小学六年级歌茉莉花歌谱
《好一朵茉莉花》简谱
《好一朵茉莉花》歌词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它,(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又怕看花的人儿骂。)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茉莉花开雪也白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旁人笑。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花开比也比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来年不发芽。
《好一朵茉莉花》简介
1942年,何仿随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来到六合地区,听到当地民歌《鲜花调》并整理改编成了《茉莉花》 。
1982年,《茉莉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为世界优秀歌曲。
2003年3月,扬州将《好一朵茉莉花》定为市歌。
《好一朵茉莉花》鉴赏评价
这首民歌的五声音阶曲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另一方面,它又具有流畅的旋律和包含着周期性反复的匀称结构 ;江浙地区的版本是单乐段的分节歌,音乐结构较均衡,但又有自己的特点,此外句尾运用切分节奏,给人以轻盈活泼的感觉 ;《茉莉花》旋律优美,清丽、婉转,波动流畅,感情细腻,乐声委婉中带着刚劲,细腻中含着激情,飘动中蕴含坚定 。
歌中抒写了自然界的.景物,表现出一种淳朴优美的感情 ,将茉莉花开时节,满园飘香,美丽的少女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爱花、惜花、怜花、欲采又舍不得采的美好心愿,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首民歌旋律优美平和,符合中国人“以柔克刚”的个性 。
Ⅱ 茉莉花简谱及歌词
版本一歌曲名称:《茉莉花》歌曲类别:江苏民歌歌曲体裁:抒情歌曲分属语系:国语歌词: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茉莉花开,雪也白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旁人笑话。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比也比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来年不发芽。简谱: 版本二歌曲名称:《茉莉花》歌曲类别:江苏民歌歌曲体裁:抒情歌曲分属语系:国语歌词: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白人人夸让我来将你摘下送给别人家茉莉花呀茉莉花简谱:
Ⅲ 口琴《茉莉花》的简谱
《茉莉花》的简谱:
《茉莉花》是中国民歌,起源于南京六合民间传唱百专年的《鲜花调》,属由军旅作曲家何仿采自于六合的民歌汇编整理而成。1957年完成改编曲、词。
此歌曲先后在香港回归祖国政权交接仪式、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南京青奥会开幕式等重大场面上演出。在中国以及国际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在中国及世界广为传颂,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代表,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国歌” 。
(3)小学六年级歌茉莉花歌谱扩展阅读:
这首民歌的五声音阶曲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另一方面,它又具有流畅的旋律和包含着周期性反复的匀称结构;江浙地区的版本是单乐段的分节歌,音乐结构较均衡,但又有自己的特点,此外句尾运用切分节奏,给人以轻盈活泼的感觉;《茉莉花》旋律优美,清丽、婉转,波动流畅,感情细腻,乐声委婉中带着刚劲,细腻中含着激情,飘动中蕴含坚定 。
歌中抒写了自然界的景物,表现出一种淳朴优美的感情,将茉莉花开时节,满园飘香,美丽的少女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爱花、惜花、怜花、欲采又舍不得采的美好心愿,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首民歌旋律优美平和,符合中国人“以柔克刚”的个性。
Ⅳ 六年级苏教音乐书上的茉莉花简谱,要656121开头的,竖笛谱(8孔高音)啊,江湖救急!SOS
65612142161 2 4565424161 161 2456421 156165424 6545 612421 156165452 45 64542421大体就是这样半天没拟态出来把琴拿出来了……望采纳
Ⅳ 茉莉花口风琴简谱
茉莉花是中国著名民歌,在国内以及国际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在中国及世界广为传颂,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代表,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国歌”。
《茉莉花》起源于南京六合,源自于六合民间传唱百年的《鲜花调》,由著名军旅作曲家何仿采自于六合的民歌汇编整理而成。口风琴简谱如下:
Ⅵ 歌曲茉莉花简谱
歌曲茉莉花简谱如下:
中国民歌《茉莉花》,起源于南京六合民间传唱百年的《鲜花调》,由作曲家何仿采自于六合的民歌汇编整理而成。 1957年完成改编曲、词,在中国以及国际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其改编版也在世界广为传颂,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代表,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国歌”。
歌曲歌词: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看花的人儿骂。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茉莉花开雪也白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旁人笑话。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花开比也比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来年不发芽。
Ⅶ 寻《茉莉花》简谱
希望抄对你有用:http://www.tom163.net/yuepuku/gequyuepu/sanzigequ/200605/7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