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百科 » 茉莉花混声合唱歌谱

茉莉花混声合唱歌谱

发布时间: 2024-07-08 01:30:37

㈠ 声乐的演唱形式有哪些 标准答案是6个!

声乐的演唱形式有独唱、齐唱、合唱、对唱、重唱、轮唱六种。

1、独唱

一个人单独演唱歌曲,称为"独唱"。人声分类中的任何声部都可以担任独唱。演唱时一般用钢琴或小乐队伴奏,有时还可加入人声伴唱。

2、齐唱

很多人一起演唱单声部的歌曲,称为"齐唱"。齐唱的人数多少不限,可以是男女混声齐唱,也可以是男声齐唱或女声齐唱。

3、合唱

将许多人分成几个声部,同时演唱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曲调的歌曲,称为"合唱"。常见的合唱形式有:混声二部合唱(由男女声混合组成),混声四部合唱(由女高、女低、男高、男低四个声部组成),同声合唱(分男声、女声、童声的二部、三部合唱)等形式。

4、对唱

两个人或两人作对答式的演唱,称为"对唱"。对唱有男女声对唱,男声对唱,女声对唱等形式。 对唱大多是单声部歌曲,气氛热烈而欢快。

5、重唱

多声部的歌曲每声部只有一人(或二人)演唱的,称为"重唱"。重唱有男女声二重唱,男声或女声重唱(包括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等形式。

6、轮唱

将许多人分成两个或三个、四个声部,各声部相隔一定的拍数,先后演唱同一曲调,称为"轮唱"。 轮唱时,各声部形成此起彼落、相互呼应的热烈气氛。这种手法叫做"卡农",是复调音乐的一种。

(1)茉莉花混声合唱歌谱扩展阅读:

声乐的唱法

1、美声唱法

美声唱法产生于17世纪初叶的意大利,以音质圆润饱满,音色华丽流畅而著称。在长达几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美声唱法因为有大批专家学者的精心研究,其歌唱理论与训练方法在三种唱法中,是最完整和系统化的。

美声唱法在演唱方法上又分竖唱法和横唱法两种。所谓“竖”唱法是因为歌唱时嘴巴上下拉开,形成长条型或椭圆状的O型; 喉咙以上下打开为主,会厌软骨充分“竖”起,声音给人有“竖”或垂直的感觉。

所谓“横”唱法则是歌唱时嘴巴左右拉开,露上齿亦像在笑;喉咙前后打开,不强调会厌充分“竖”起,而突出声带的张力——阻力为发音主体。由于声带的位置呈前后向,因而声音则有“横”的感觉。

在歌唱实践中是选择“竖”唱法还是选择“横”唱法,主要是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生理条件及歌唱爱好者心目中所向往的声音模式而定。总而言之,不论选择哪种唱法,只要运用得法,都可能达到歌唱表演的最佳境界。

2、民族唱法

中国民族民间唱法是我国传统民族唱法的一个总称,它是以演唱民歌为主要目的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一种演唱模式。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就汉民族而言,由于各地区在风土人情,生活习惯,以及思想感情的表达形式上的差异,其表现民歌内在含意的重要手段一唱法及其风格也是不相同的。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应该说还是来自于不同的民族种类与不同的民歌风格的影响。

我国的民歌种类繁多、历史悠久。在几千年的发展与变化之中,逐渐形成了属于各民族自己的多品种的民歌形式,这其中以汉族北方的山歌和南方的小调最有影响力和最有穿越时空界限之能力,并作为中国民歌的主要形式而不断地向前发展。

北方的山歌具有粗犷质朴、直爽豪放的特点,如青海的《花儿》、陕北的《信天游》以及内蒙的《爬山调》等,给人以一种身居山间旷野之中,领略高原牧场自然美景的爽朗舒畅之感。

而南方则以江苏的小调为最有特色,如歌曲《茉莉花》、《无锡景》、《姑苏风光》等,曲调细腻委婉、脍炙人口、柔和而又流畅,给人以鸳鸯戏水、鸟语花香,小河潺潺流水之美感。

这两种不同形式的民歌风格,代表了中国民族唱法的基本表现风格,但在唱法的技能技巧方面,民族唱法还强调“字正腔圆”,注重发声的自然性和声音靠前、在行腔咬字中唇与齿的有力配合,以获得“字清”而“韵正”的最佳效果等特点。

3、流行唱法

流行唱法是“流行歌曲唱法”的简称,又称通俗唱法。“流行歌曲”这个概念是不准确的,准确的概念应为商品歌曲,即以赢利为主要目的创作的歌曲。它的市场性是主要的,艺术性是次要的。因而流行唱法准确的概念应为“商品歌曲唱法”。

流行唱法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单易唱、通俗方便。虽然在国内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其影响力已超过了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正所谓:极易上口,人人歌之。

流行唱法是一种具有较强即兴性的唱法,由感而发,随口可唱。在技能技巧的运用上不同于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那样规范,而着重强调其“感觉”。一个歌手是否能够发展成为歌星,不是要看他是否具备一副优质的嗓子,而是要看他是否具有较强的乐感和摹仿力。

由于流行唱法具有追求个性与特色的特点,在唱法分类上有“气声”唱法、“沙哑式”唱法和“喊式”唱法等几种。“气声”唱法的特点主要是喉部松弛,基本保持吸气的状态,发声时声带不需要闭紧而留有较大的空隙,以使其漏气,声音空和暗,因而也可称其为“漏气式”唱法。

“沙哑式”唱法的特点是喉器上提,气息集中冲击松弛的声带且着力于喉部,使之出现气泡声,故有沙哑感。

所谓“喊式”唱法,主要是运用大本嗓去歌唱,并且刻意使声音横向发展。由于用力较大,声音既白而又尖硬,故有“喊”的感觉。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声乐

网络—演唱形式

㈡ 何仿的作品介绍

在长期的革命和音乐创作、指挥生涯中,何仿写出了《毛泽东的战士人民的兵》、《前进在陆地天空海洋》、《五个炊事兵》、《我们是千里海防的巡逻兵》、《我的名字叫中国》等一批激动人心、广泛流传的歌曲和《大翻身》等歌剧音乐,在全国全军多次获奖,并收集、加工、整理江苏民歌《茉莉花》。1949 年7月6日,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举行的音乐会上,何仿指挥第三野战军文工团演唱《淮海战役组歌》,毛泽东主席听后高兴地说,三野的仗打得好,歌也唱得好。1964年,参加指挥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一曲清丽优美的民歌《茉莉花》,唱红了中国,响彻了全球,也给它的收集加工者何仿带来了很高的声誉。
1942年冬天,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来到南京六合金牛山脚下演出。一个雨天的下午,年仅14岁的小团员何仿(何仿,著名军旅作曲家,原前线歌舞团团长)听当地人说附近有位艺人不 仅吹拉弹唱是一把好手,更有一肚子的歌。何仿在一间茅屋里找到了那位艺人。艺人很热情,问何仿有没有听过《鲜花调》。何仿摇了摇头。艺人说,这歌在道光年间就有人唱,蛮好听的。说着艺人拉着琴唱了起来: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草也香不过它,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来年不发芽;好一朵金银花,好一朵金银花,金银花开好比勾儿牙,奴有心采一朵戴,看花的人儿要将奴骂;好一朵玫瑰花,好一朵玫瑰花,玫瑰花开碗呀碗口大,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刺儿把手扎。”
年轻的何仿一下子就被这首悠扬动听的《鲜花调》迷住了,他花了大半天的时间,不仅用简谱记下了这首歌,而且按照艺人的方法准确唱了出来。《鲜花调》虽然动听,但毕竟来自于民间,创作上不免有些粗糙。何仿考虑再三,对《鲜花调》动了“大手术”,将歌中三种花改为一种花,更改后的歌词为:“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草也香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茉莉花开雪也白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旁人笑话;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比也比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来年不发芽。”
1957年,已是前线歌舞团作曲兼指挥的何仿率合唱队到北京参加全军文艺会演,修改后的江苏民歌《茉莉花》一炮打响,不久被正式灌制成唱片,很快在全国流传开来,成了一首脍炙人口的民歌。1959年,《茉莉花》正式走出国门,在维也纳歌剧院唱响。在这之前,何仿又对歌词作了修改,将“满园花草”改为“满园花开”,将“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改为“又怕看花的人儿骂,”旋律上又进一步丰富,在维也纳演出受到高度赞赏。从此《茉莉花》一发不可收,从奥地利唱到前苏联,唱到印尼、波兰、匈牙利、阿尔巴尼亚,唱遍了世界各地。还被收入了《世界名曲专辑》。1997年6月30日午夜,香港会展中心5楼会议大厅,在香港回归祖国政权交接仪式开始之前,中国军乐队奏响了脍炙人口的江苏民歌《茉莉花》;1999年12月19日午夜,《茉莉花》再次在我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交接仪式现场奏响。2002年12月3日,在摩纳哥首都蒙特卡洛举行的2010年世博会主办权投票活动现场,中国代表团的申博宣传片中先后十多次响起《茉莉花》的旋律,并以此征服了各国代表和国展局的官员。2004年8月19日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茉莉花》的旋律再次倾倒了全世界的观众。 何仿早期创作的歌曲难免幼稚粗拙,但也有一些优秀作品,如《民兵之歌》(何捷明词)、《反攻》(何仅词)等。这两首歌词曲朴素,曲调是以民族五声调式为基础的七声宫调,没有装饰音和大的音程跳跃,然而雄壮有力,节奏性强,很适合当时的战士和民兵演唱,因此在淮南根据地及苏北、山东一带流传较广,起到了很好的宣传鼓励作用。
三年解放战争期间,何仿常有佳作流传。1947年,他创作的歌曲《练兵》(杨浓词),在华东野战军中广为流传,并获得创作奖。1947年7月,孟良崮战役结束后,何仿及时创作了《去掉一个大祸害》(自己作词),歌声响彻齐鲁大地。接着,他又陆续创作了歌曲《打死老疯狗》(缪文渭词)、歌剧《两种作风》的主题歌等,流传甚广。当年冬,文工团集体创作了反映土改反霸斗争的大型舞剧《大翻身》,何仿与吴祖庚负责作曲。此剧演出后产生了轰动效应,一直成为该团的保留节目。1948年10月,何仿随军参加淮海战役追击战,创作的队列歌曲《拉开两条飞毛腿》(葛培武词),在部队中迅速流传并获奖。 1950年秋,何仿进入上海音乐学院干部进修班学习深造。第二年春,他创作了献给志愿军的颂歌《慰问前方战士》(程今词),1951年夏,又创作出队列歌曲《前进在陆地天空海洋》(洛辛词)。
1957年秋,何仿回到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任合唱队队长兼指挥。此时正值总政调该团到北京汇报演出和公演,何仿指导排练了安徽民歌《姐在田里薅豆棵》,浙江民歌《李三宝》,苏皖民歌《茉莉花》。《茉莉花》演唱后反响更大。《茉莉花》体现了何仿在学习民间艺术、搜集加工整理民歌方面的突出成就,构成了他艺术生命的一个辉煌侧面。
此后,何仿的主要精力用于组织建设合唱事业方面,前线歌舞团男女声小合唱、混声合唱的艺术水平空前提高,《澧水船夫号子》、《五个炊事兵》、《我们是千里海防的巡逻兵》等合唱,都曾名动一时。1964年,何仿被选调北京,参加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音乐指挥。这构成了他艺术生命的又一个重要侧面。 上世纪80年代,何仿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谱写了《将军骑马上雪山》、《我从江南到天山》等,一如既往地歌颂社会主义祖国、歌唱民族大团结、歌唱人民军队。
何仿新时期歌曲创作的艺术风格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战歌风的宣传鼓动歌曲,旋律雄健豪迈,多用来歌唱祖国、军队、长城等庄严重大题材;一类是带有民歌风的抒情歌曲,旋律委婉多姿,多用来歌唱地方风物和乡情等题材。但不论哪一类歌曲,其调式或旋律都既继承了民族音乐传统,又汲取融化了西洋音乐的精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2009年春,81岁高龄的何仿应来安县政府之邀,为“中国·来安第二届白鹭岛生态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暨歌舞晚会”谱写了女声独唱《美丽的白鹭岛》(严希作词,张其萍演唱)。这首歌的曲调具有皖东民歌元素,富有地域文化色彩。听过这首歌的人们都说非常好听,何仿本人亦很满意。这首歌充分展示了何仿老年阶段蓬勃的艺术生命力。

㈢ 鏈夋病鏈夐煶涔愭暀甯堬紝鎺ㄨ崘涓棣栫畝鍗曪技鍜屽0濂斤技绡囧箙涓嶅ぇ鐨勬贩澹板悎鍞辨洸鐩

銆婂彲鐖辩殑涓鏈电帿鐟拌姳銆嬨婇樋鎷夋湪缃曘嬨婂崡娉ユ咕瑁傞珮琛銆嬨婂崐涓鏈堜寒鐖涓婃潵銆嬨婅寜鑾夎姳銆嬨婂皬娌虫穼姘淬嬨婄編涓界殑鐨勮崏鍘熸垜鐨勫躲嬨婂僵浜戝康宀╄拷鏈堛嬶紙绋嶉毦锛夊彲浠ユ壘鎵捐倖鑵旈粦楦瀛愮殑涓撹緫锛屽ス浠鐨勫拰澹版瓕鏇查兘寰堢編銆

㈣ 李焕之的个人生平

李焕之祖籍福建晋江,1919年1月2日生于香港,早年在厦门双十中学读书。作曲家后来回忆道:“厦门双十中学给我的印象极其深刻,我的音乐爱好是母校培育的。当时学校的课外活动开展得很活跃,我参加了学校的合唱团、铜管乐队,这使我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还参加了其他文艺活动,陈梦韶老师把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改编为话剧演出,我还扮演剧中的小尼姑一角呢!这些活动,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他还喜欢用风琴弹奏《友谊地久天长》、《老黑奴》等四部和声谱成的曲子。这对他形成合唱多声部思维、后来写作合唱曲产生了基础性的影响。1935年,他读高中一年级时,就为郭沫若的诗作《牧羊哀歌》谱曲,成功的尝试使他毅然决然地走上音乐之路。
1936年春李焕之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从师萧友梅学习和声学。1937年投入抗日文艺活动,作有《厦门自唱》(燕风词)、《保卫祖国》(克锋词)等早期歌曲。1938年8月到延安,进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结业后又继续在高级班从冼星海学习作曲指挥,并于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留校任教时深深为合唱的独特魅力所吸引,尤其恩师冼星海的四部大合唱《生产大合唱》(塞克词)、《九一八大合唱》(天兰词)、《黄河大合唱》(光未然词)、《牺盟大合唱》(傅秉岱词)对他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和深刻的启迪,曾多次指挥《黄河大合唱》、歌剧《白毛女》的演出。此后李焕之毕生以合唱创作为主,并探索“不按照美声唱法而是真正具有浓郁的民间或古代歌曲的韵味来进行编曲、创作和演唱”。从30年代到80年代,先后创作了三四百首的合唱歌曲,如《青春曲》(胡乔木词)、《中国女子大学大合唱》(刘御词)、《我们齐声歌唱——党的颂歌》(贺敬之词)、《民主建国进行曲》、《大反攻大合唱》中的《终曲——胜利进军》、《我们的国家站起来了》(管桦词)、《我们生活在英雄的国家》(江山野、严辰词)、《生产忙》、《八月桂花遍地香》、《焦裕禄颂歌》(均为希扬词)《红旗颂》(巩志伟词)、《东方红》之《北方吹来十月的风》、《友谊的长城》(与科留克夫合作)、《送郎当红军》、《三湾来了毛委员》、《石油战歌》(与吕远合作、任彦芳词)、《万里征途献丹心》(金帆词)、《沁园春·祝文艺春天》(茅盾词)、《贺新郎》(毛泽东词)、《长城颂》(王健词)、《新长征颂》(张藜词)等。 1957年8月,为了迎接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的合唱比赛,在刚刚组建一年的混声民歌合唱队的基础上,吸收了北京一些爱好民歌的青年学生参加,组成“北京青年业余民歌合唱团”。在李焕之、王方亮分别指挥下,合唱团演唱经过改编、发展的东北民歌《瞧情郎》、云南民歌《茶山谣》、陕北民歌《三十里铺》、古琴曲《苏武》,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格,浓郁地道的中国风味,率真质朴的演唱作风,倾倒了在场的所有评委和听众,因而荣获金质一等奖。这是中国合唱团在世界上的首次获奖。在参赛的曲目中,有两首是李焕之的作品,即四乐章合唱组曲《茶山谣》和在古代琴歌《汉节操》(又名《苏武思君》)的基础上编写的弦歌合唱《苏武》。为了写好这部作品,李焕之多次向古琴大师查阜西先生请教,并把查先生的唱奏录音带回去学唱、记谱,终于完成了这部忠实于原曲韵味的合唱作品。
李焕之的妻子是厦门同乡作曲家李群,1942年6月两人在延安结婚。李群与李焕之一道,也是多产的歌曲作曲家,作品如《大生产》、《在祖国和平土地上》(光未然词)、《放风筝》(根据河北沧州民歌改编)、《茉莉花》(根据河北昌黎民歌改编)、《慰劳红军》(根据江西兴国山歌改编)、《歌唱毛泽东》(根据北京说唱单弦音乐改编)、《快活的买牛郎》(与李焕之合作、根据河南说唱“二夹弦”音乐改编)、《学大寨,赶大寨》、《石油歌》(李季词)、《祖国之恋》(卢生词)等。李群尤其创作了许多儿童歌曲,除了独唱歌曲外,如《快乐的节日》(管桦词)、《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杨因词)、《为祖国锻炼》(金波词)、《中华,中华》(瞿琮词)、《快乐的小队》(金波词)、《风筝,美丽的风筝》(柯岩词)、《新年,你好!》(张振芝词)、《创作之歌》(金波词)、《哎呀呀,窗外的小月亮》(欧阳逸冰词)、女高音独唱与童声合唱《摇篮》等等。[“天天艺术”出有《小鸟的天堂》李群、李焕之歌曲选唱盘。 改革开放后李焕之着重探索了基于中国古曲的合唱作品,继《苏武》之后,又根据东汉女诗人蔡文姬的诗歌《胡笳十八拍》写出琴歌合唱套曲《胡笳吟》;根据唐代诗人李白的乐府诗《子夜四时歌》写出琴歌女声合唱《子夜四时歌》;根据唐代凯乐歌祝词《秦王破阵乐》写出男声合唱与大鼓、钢琴伴奏的《秦王破阵乐》。1981年为在香港举行的“亚洲作曲家大会”专门创作了一首古筝协奏曲《汨罗江幻想曲》,取材于古琴曲《离骚》,乐曲古朴、抒情而又不失悲愤激越,深刻地刻画了屈原的崇高品质。1987年初,他应香港中乐团之约,创作了一部箜篌、大合唱与民族管弦乐协奏的《箜篌引》,以唐代诗人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和顾况的《箜篌歌》摘句为词而谱曲,同年4月由该团在香港公演,引起轰动。
抗战胜利后李焕之曾担任过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音乐系主任,建国后很快进入音乐领域的领导层,1985年成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直至1999年卸任。除贺绿汀当过名誉主席外,历届中国音协主席总共只有三人——李焕之的前任一直是吕骥,继任至今是傅庚辰。这三人包括李焕之在内没有以“古典音乐”或中国民乐创作为主的,只有李焕之还有少量“古典音乐”和中国民乐形式的杰作,“严肃音乐”在中国的发展状况由此可见一斑。
《春节组曲》和《天风海涛》是李焕之屈指可数的少数大型管弦乐作品,但质量很高,都堪称中国音乐经典。此外还作有歌剧《异国之秋》。从16岁到80岁,李焕之从未停止音乐创作,65年的创作生涯中经历了中国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在每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都留下了他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作品题材横跨群众歌曲、艺术歌曲、歌剧、西洋管弦乐、民族管弦乐等各个领域。1999年,患晚期癌症并双耳失聪的李焕之,坚持用最后的生命和心血完成了单乐章民族管弦乐《大地之诗》。2000年3月19日李焕之先生病逝于北京,享年81岁。 李先生写得一笔好书法,中央民族乐团等单位的名称都由李先生题写。而在2005年,厦门音乐广场竖起一座李维杞制作的李焕之雕像,以“乐思如潮,心静如水”为主题,塑造了刚刚从海边散步归来的李焕之——双腿交叉斜倚坐在礁石上,微笑凝望远方,感受着“天风海涛”的韵律……
旁边的造型石上还刻着老舍1963年题献给李焕之的诗:
碧海为琴浪作弦,水仙吹笛老龙眠。
滩头自有知音客,谱出风云交响篇。

㈤ 銆婂敱鏀灞辨瓕缁欏厷鍚銆嬬畝璋

銆婂敱鏀灞辨瓕缁欏厷鍚銆绠璋憋細

鎵╁睍璧勬枡锛

1963骞达紝鍏ㄥ浗鎺璧蜂簡鍚戦浄閿嬪︿範鐨勯珮娼銆傘婂敱鏀灞辨瓕缁欏厷鍚銆嬪氨鏄鍦ㄨ繖娆¢珮娼涓浜х敓鐨勪竴棣栦紭绉姝屾洸銆傚畠鐨勬瓕璇嶈妭褰曚簬銆婇浄閿嬫棩璁般锛屾槸闆烽攱浠庢姤涓婃憳璁扮殑涓棣栬瘲锛屼綔鑰呬负闄曡タ閾滃窛鐭垮姟灞鐒﹂攢缃╁潽鐓ょ熆鐨勮亴宸ュ氭檽鑸燂紙绗斿珜锠㈠悕钑夎悕锛夈

浣滄洸瀹舵湵璺佃冲皢鍏惰氨鎴愬北姝岄庡懗鐨勭嫭鍞辨洸锛屼綔涓烘晠浜嬬墖銆婇浄閿嬨鐨勬彃鏇诧紝鐢鑳℃澗鍗棣栧敱銆傜孩鑹插奖鍝嶏細杩欐槸涓棣栨繁鎯呪斺旀偛鎬嗏斺旀縺鏄傜殑鈥滀笁閮ㄦ洸鈥濆紡姝屾洸锛屾儏鎰熻瘔姹傚崄鍒嗗己鐑堬紝鍑℃湁杩囩浉浼肩粡鍘嗙殑浜猴紝閮借兘浜х敓寮虹儓鍏遍福銆

缁忓啘濂村嚭韬浜忚呴椆鐨勮棌鏃忔瓕鎵嬫墠鏃﹀崜鐜涘啀搴︽紨缁庯紝寰堝揩娴佷紶鍏ㄥ浗锛屽嚑鍗佸勾涔呭敱涓嶈“銆

㈥ 缇庝附鐨勭炶瘽锛氱敺濂冲0棰嗗敱涓庢贩澹板悎鍞憋細浜旂嚎璋变笌绠璋辩洰褰

浠ヤ笅鏄鍏充簬鐢峰コ澹伴嗗敱涓庢贩澹板悎鍞辩殑缇庝附绁炶瘽鐩褰曪紝鍖呭惈涓绯诲垪缁忓吀鐨勬瓕鏇插拰涓鍥戒紶缁熶寒琛闊充箰浣滃搧:



  • 1. 鑼夎帀鑺 - 涓鍥芥皯姝岀殑闊靛懗

  • 2. 鎬濆康 - 姣涢樋鏁忔繁鎯呮紨缁

  • 3. 缇庝附鐨勭炶瘽 - 瀛欐犱笌闊╃孩鍚堜綔鐨勭數褰变富棰樻洸锛屾棆寰嬪姩浜

  • 4. 鐗垫墜 - 鑻忚姰鐨勬俯鎯呬箣浣

  • 5. 鏄ユ睙鑺辨湀澶 - 涓鍥戒紶缁熼煶涔愮殑鐟板疂

  • 6. 鍖栬澏 - 銆婃佺濄嬩腑缁忓吀鏃嬪緥涔嬩竴

  • 7. 钂欏彜浜 - 鑵炬牸灏旂殑鑽夊師椋庢儏

  • 8. 鍖椾含鍠滆鍒拌竟瀵 - 姘戜箰鍚堝忕殑鐑闂逛笌娆涔

  • 9. 鍦ㄩ偅閬ヨ繙鐨勫湴鏂 - 鐜嬫礇瀹炬敼缂栫殑浼犱笘涔嬩綔

  • 10. 涓鍥芥暚宸炶厰灏戞暟姘戞棌姝屾洸鑱斿敱 - 澶氬厓姘戞棌闊充箰鐨勭洓瀹

  • 11. 鏂扮枂涔嬫槬 - 绠″鸡涔愬睍鐜扮殑鍦板煙椋庢儏

  • 12. 鍥炲樺 - 娌冲寳姘戞瓕鐨勪翰鍒囦笌娓╂殩

  • 13. 褰╀簯杩芥湀 - 鏈堣抗璐ュ滀笅鐨勮瘲鎰忔棆寰

  • 14. 鏄ヨ妭搴忔洸 - 鏂板勾鐨勫枩鎮︿笌鏈熷緟

  • 15. 鍦ㄩ摱鑹叉湀鍏変笅 - 鐜嬫礇瀹剧殑娣辨儏閰嶆瓕

  • 16. 濂戒汉濂芥ⅵ - 瀛欐偊涓庨偘姝e电殑鍜岃皭鍚堝敱

  • 17. 鍗冮噷涔嬪 - 鍛ㄦ澃浼︾殑鍒涙柊婕旂粠

  • 18. 鑿婅姳鍙 - 鐢靛奖銆婃弧鍩庡敖甯﹂粍閲戠敳銆嬬殑涓婚樻洸锛屽懆鏉颁鸡鐨勫姏浣

  • 19. 鏈堜寒浠h〃鎴戠殑蹇 - 閭撲附鍚涚殑姘告亽缁忓吀

  • 20. 鐢滆湝铚 - 閭撲附鍚涚殑鐢滆湝鎯呮瓕

  • 21. 灏忓煄鏁呬簨 - 閭撲附鍚涚殑缁嗚吇鍡撻煶

  • 22. 涓嶄簡鎯 - 钄$惔鐨勬繁鎯呰癄閲

  • 23. 浣犵殑鐪肩 - 钄$惔鐨勭嫭鐗归瓍鍔

㈦ 造成茉莉花曲调的原因是什么

《茉莉花》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歌之一,也是第一首流传至海外的民歌。《茉莉花》曲调在中国家喻户晓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多种形式的改编之时;在西方,《茉莉花》曲调同样也受到作曲家的青睐,同样也以此曲调旋律进行改编。然而,《茉莉花》曲调在中西方的再创作中,却是因其音乐审美观的不同而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音乐形象。
茉莉花》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歌之一,来源于江苏民歌。《茉莉花》在扬州清曲中又称为“鲜花调”,在数代扬州清曲艺人的不断加工下,最终成为了是扬州清曲的曲牌之一。
而以工尺谱形式出版,是在清朝道光年间(1821年),《茉莉花》首次刊登在贮香主编的《小慧集》中,但其名仍为《鲜花调》。
正因《茉莉花》曲调优美、动听,所以此曲调在多地都有各自版本的《茉莉花》,光在此曲的发源省份江苏,就有数首《茉莉花》和《鲜花调》,如“流行于扬州、苏州、泗阳、徐州的《鲜花调》5首,六合、兴化的《茉莉花》2首,在扬州清曲、扬剧、南京白剧、锡剧琴书等戏曲、曲艺中也有《茉莉花》《鲜花调》流传”。而在其他省份中,也同样流传着各自的《茉莉花》,像河北民歌《茉莉花》、东北民歌《茉莉花》、陕西民歌《茉莉花》等等。这些不同版本的《茉莉花》虽然在曲调上却大同小异,但却融入了自身地方的特点。
不仅如此,在中国,《茉莉花》还被许多作曲家、演奏家改编或再创作,如作曲家鲍元恺就将《茉莉花》进行了再创作、竹笛演奏家王铁锤改编了江苏民歌《茉莉花》、作曲家金巍将《茉莉花》改编成了一首混声合唱、台湾歌手梁静茹的歌曲《茉莉花》也是根据江苏民歌《茉莉花》主题改编的等等。其中,作曲家李文平于1999年改编创作的交响版《茉莉花》,其不但是北京交响乐团经常演出的曲目,也是同名作品中被指挥家与乐团演奏频率最高的作品。

㈧ 跪求茉莉花合唱谱曲式分析

歌曲为五声调式,四个乐句,此歌共三段歌词。用同一段曲子,一唱三叹。音乐结构均衡版但又有自己的特点:第权三、四句歌词连成一气,在音乐上很难从中剪断。流畅抒情的曲调洋溢出中国人民真诚善良的精神本质。它曾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作为素材用于著名歌剧《图兰朵特》,并通过它在全世界广为流传。 yE aim~
Qj?qWVapA
合唱曲《茉莉花》第一段为齐唱,第三段的主旋律在第I声部,其下的Ⅱ、Ⅲ声部运用固定节奏型“×○ ○×× ×× ×○”及歌词“好一朵茉莉花”的反复演唱,利用和声烘托了人们对茉莉花的赞美。第三段运用了复调手法,两个声部此起彼伏,情绪更为热烈。 <$f7&6B
DE{tpN
婉转优美的旋律要求在演唱中突出主旋律,保持歌词语句的完整性和全曲的连续性,除标有换气记号外,其余乐句均以两小节换气为宜。随着旋律的起伏,处理好力度的变化,注意声部间的衔接和互补。由于此歌音域较宽(5~3),高音区还要用好“高位置”,低音区要控制好气息,做到声音自然下沉。因此排练中要加强气息和音域扩展训练。

热点内容
玫瑰插花要不要留叶子 发布:2024-10-06 06:10:22 浏览:730
形容樱花的 发布:2024-10-06 06:06:00 浏览:809
有咲的盆栽 发布:2024-10-06 06:05:17 浏览:388
手绘梅花图片简笔画 发布:2024-10-06 06:04:10 浏览:267
牡丹江到榆树的客车 发布:2024-10-06 05:52:07 浏览:125
栀子花长霉点 发布:2024-10-06 05:51:55 浏览:125
沭阳新河花卉批发市场 发布:2024-10-06 05:23:03 浏览:269
裱玫瑰花图解 发布:2024-10-06 05:22:39 浏览:879
国画牡丹娇 发布:2024-10-06 05:22:28 浏览:989
鱼戏荷花醉 发布:2024-10-06 05:18:49 浏览: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