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慢版
A. 世界上有多少种茉莉花歌曲版本
<茉莉花>十大版本经典
这是我在文学城的音乐快递里看到的,觉得蛮好的,推荐给大家。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根据以下连接下载来听听。背景音乐是黑鸭子版。
茉莉花象征优美。西欧的花语是和蔼可亲。菲律宾人把它作忠于祖国、忠于爱情的象征,并推举为国花。来了贵宾,常将茉莉花编成花环挂在客人项间,以示欢迎和尊敬。
1.戏剧版
http://mp3..com/r?url=http://210.29.195.131/xybj/mg/05.mp3
2.萨克斯版
http://mp3..com/r?url=http://210.29.195.131/xybj/ccyy/sks/03.mp3
3.黑鸭子伴奏版
http://mp3..com/r?url=http://www.jle.com.cn/yyjd/scmp3/book5/06bz.mp3
4.黑鸭子演唱版
http://mp3..com/r?url=http://www.ytysc.com/dw/jingqu/molihua.mp3
5.男声民歌版
http://mp3..com/r?url=http://www.china918.net/91803/mg/11/1107.MP3
6.茉莉花 扬州小调 视频 王苓芬演唱
http://mp3..com/r?url=http://202.102.7.20/adsl/yztour/flower/music/yangzhou.rm
7.茉莉花女子十二坊版
http://61.172.249.15/42081124186/new4/nzseyf/nzseyfmlyyh/17.mp3
8.茉莉花童声版
http://mp3..com/r?url=http://www.csxlxx.com/sszy/huang_gl/xxyl/xxyl/mp3/007.mp3
9.茉莉花 NK Student Chorus Choir
http://mp3..com/r?url=http://ltx.xmu.e.cn/chorus/song/moli.mp3
10.茉莉花 钢琴版
http://mp3..com/r?url=http://www.cnzyzz.com/soft/3.mp3歌曲/浪漫钢琴99/cdr13/A05.MP3
好一朵茉莉花
——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茉莉花》研究综述
株洲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程方
大江南北有不少《茉莉花》,流传很广,并且有很多人都知道在普契尼的歌剧《图兰多特》中用了《茉莉花》曲调,但到底用的是哪首《茉莉花》呢?是江苏的《茉莉花》( ) ? 还是乾隆年间英国人Hittner在中国记录的《茉莉花》( ) ?很多人并不是十分清楚,大多只是听说感到骄傲而已,毕竟能够看到整幕歌剧《图兰多特》的人不多,而且研究《茉莉花》(在以后的下文中简称为《茉》)的人也不多。八十年代以来,在各期刊和专著上对《茉》的研究主要涉及的是:《茉》的“源流”“传播”“不同地区民歌《茉》的比较”及“《茉》在其他传统音乐体裁中的比较研究”等方面,现综述如下:
一.《茉莉花》溯源
主要的文章有:钱仁康的《乐歌考源(十六)》(1985/5《中小学音乐教育》杂志)、《流传到海外的第一首中国民歌——“茉莉花”》(《钱仁康音乐文选(上)》)、易人的《芳香四溢的茉莉花》(《艺苑》1982/1)及冯光钰的专著《中国同宗民歌》(1998年第1版,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钱仁康在《乐歌考源(十六)》和《流传到海外的第一首中国民歌——“茉莉花”》中对《茉》的源流进行了详细考证(但两篇文章在时间上出现了矛盾):我国最早刊载《茉》歌词的出版物是清乾隆年间(1736—1795)玩花主人选辑,钱德苍增辑的戏曲剧本集《缀白裘》,记载了《西厢记》的剧词,没记曲谱;中国最早刊载《茉》曲谱的是道光十七年(1838)(在《乐歌考源》上又说是1837年)贮香主人编辑出版的《小慧集》,卷十二载有箫卿主人用工尺谱记录的《鲜花调》曲谱;《茉》曲谱最早的记谱见于1804年(在《乐歌考源》上又说是1806年)在英国伦敦出版的、英国地理学家、旅行家、英第一任驻华大使秘书(乾隆1792—1794年间)巴罗(John Barron)写的《中国旅行》(Travels in China)的第十章,书中说《茉》谱是希特纳(Mr Hittner)记录的,钱先生从原书中的罗马字拼音歌词来推测,Hittner可能是从广州记录这首民歌的。对于Hittner记谱的“朴素”的《茉》的曲调到底是哪个地方的民歌,他确切是在何地记录的,没有文章再进一步考证。
易人在她的《芳香四溢的茉莉花》一文中对《茉》的考源是根据1980年《音乐论丛》第三辑钱仁康发表的《“妈妈娘你好糊涂”和“茉莉花”在外国》一文来写的。易人指出:《茉》最早名称叫《双叠翠》,以后才称为《鲜花调(或《茉》)》,她同时考证了茉莉花这一植物的传入,是一千多年前由阿拉伯和印度传入我国,最早见于福建、广东,三百多年前传到苏州、杭州、扬州一带。
冯光钰在《中国同宗民歌》中提到《茉》的溯源,但不如钱仁康细致。对于贮香主人编辑的《小慧集》到底在哪年出版,两人的文章记载很不统一,冯光钰记载的是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钱仁康记载的是道光十七年,对于“公元”的确切年份钱先生自身就有矛盾(前面已提到)。另外冯光钰根据《茉》唱词与曲调的双叠翠形式,试图通过明代散曲家刘效祖的刻本《词脔》中出现的《双叠翠》唱词来考证《茉》与《双叠翠》的曲调是否有传承关系,他提出了问题,但结论却不得而知。
二.《茉莉花》的歌词
对于《茉》歌词内容的介绍,江明忄享 在他的专著《汉族民歌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第1版)中介绍得较为仔细,他认为《茉》的歌词大部分是唱《张生戏莺莺》的原词;但有的地方不唱张生的故事,只唱“好一朵茉莉花”的第一段词及由此变成同类的二三段词,如苏北的《茉》;有的地方唱其他花名的词,内容与此相近;有的地方唱《武鲜花》,叙述武松杀嫂的故事,但不多。
钱仁康在《流传到海外的第一首中国民歌——“茉莉花”》一文中提到,在我国最早刊载《茉》歌词的出版物《缀白裘》中,记载《茉》的歌词是《西厢记》的剧词,也就是说,唱的是张生戏莺莺的故事。
何仿在他的《扎根中华大地,香飘四海五洲——记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搜集》(《江苏音乐》1992/4)一文中提到他在江苏六合、仪征一带跟当地一位民间艺人学唱《茉》时,当地艺人唱的内容包括茉莉花、金银花、玫瑰花等其他花的唱词,何仿后来把这些唱词改成统一唱茉莉花的词,即现在我们所听到的江苏《茉》的唱词。
三.《茉莉花》的传播
1.《茉》在中国的传播,主要的文章有何仿的《扎根中华大地,香飘四海五洲——记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搜集》,他以歌词改编者的身份,讲述了他在江苏六合、仪征一带如何跟当地一位民间艺人学唱《茉》、如何把当时唱金银花、玫瑰花等其他花的唱词统一该成唱茉莉花的词、并将新词中的“奴”改为“我”的过程,还对新改的歌词进行了演唱提示,他最后讲述了改变歌词后的《茉》是如何在1957年、1959年、1981年及九十年代在海内外传唱开来的过程。
其他有关《茉》是如何在大江南北逐渐流传开来、最早是哪个地区唱《茉》的研究文章没有。但钱仁康在他的《学堂乐歌是怎样旧曲翻新的》(《钱仁康音乐文选〈上〉》)一文中,提到学堂乐歌旧曲翻新的手法之一是“颠鸾倒凤法”,他分析沈心工的学堂乐歌《蝶与燕》、《剪辫》是采用的“颠鸾倒凤”手法,就是运用Hittner记录的《茉》的曲调来进行旧曲翻新的。这对《茉》的传播应有所帮助。
2.《茉》在国外的流传主要是前面所提到的钱仁康的两篇文章,他考证了《茉》在海外的流传情况:由于“Barrow的《中国旅行》影响很大,1864年德国人卡尔•恩格尔(1818—1882)所著的《最古老的国家的音乐》,1870年丹麦人安德列。彼得•贝尔格林(1801—1880)所编《民间歌曲和旋律》第10集,1883年出版的波希米亚裔德国人奥古斯特•威廉•安布罗斯(1816—1876)所著的《音乐史》、1901年英国人布隆和莫法特合编的《各国特性歌曲和舞曲》,都采用或引用了《茉莉花》”,“1911年,英国作曲家格兰维尔•班托克(1868—1946)出版《各国民歌一百首》,他《茉莉花》写成了一首三部式卡农形式的钢琴伴奏”,“在美国年,1922年夫罗伦斯•赫德孙•博茨福德编的《各国歌曲集》都收进了《茉莉花》”,“日本学校歌曲《茉莉花》(上田寿四郎作词),也是根据这个曲调填词的”,“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1858—1924)还把这个曲调用于歌剧《图兰多特》中”。
四.《茉莉花》在传统音乐各类体裁中的比较研究
传统音乐的各类体裁主要包括民间歌曲、民间歌舞、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间音乐这五种,关于《茉莉花》在传统音乐各类体裁中的比较研究。主要的文章有:钱国桢的《民歌“茉莉花”在传统音乐各类体裁中的 比较研究》(1994/4《音乐学习与研究》)、易人的《芳香四溢的茉莉花》和冯光钰的《中国同宗民歌》。
1. 钱国桢的《民歌“茉莉花”在传统音乐各类体裁中的比较研究》:
(1)《茉》在歌舞体裁中的比较研究:a、以河北南皮的《茉》为例,叙述了其作为歌舞体裁的舞蹈表演形式,分析了作为舞蹈歌曲的《茉》在节奏、节拍、旋律、调式、结构、前奏、间奏等方面的特点;b、以冀中莲花落和东北的二人转《茉》为例,分析了《茉》在北方东北色彩区作为歌舞体裁的乐观雀跃的特点。
(2)在近代联曲体说唱音乐中,吸收了《茉》(或《鲜花调》)作曲牌:a、北京单弦牌子曲中的《鲜花调》由于说唱音乐化的要求,突出了快声快语、闪板夺字的节奏特征;b、广西文场中的《鲜花调》则充满了文雅气息,更接近于江苏《茉》,保持了南方民歌的色彩特点。
(3)在近现代联曲体的地方剧种中,也吸收了《茉》(或《鲜花调》)作为自己的唱腔:a、五十年代流行于津京地区的曲艺剧《新事新办》中剧中人张凤兰唱的一段《鲜花调》,曲调简洁明快、节奏疏密有致,腔词结合得当;b、广西彩调剧的调类唱腔中,《雪花飘》是《茉》的变体,整个唱腔简洁洗练,既保留了民歌《茉》的典型音调,又有地方特色音调的新鲜感。
(4)在民族器乐曲中,不管是合奏或独奏,都把《茉》纳入了自己的表现范围中。a、山西鼓吹乐八大套第三套《推辘轴》套中的第七支乐曲,为推向全套乐曲高潮,把优美抒情的《茉》变成快速火热的乐曲;b、梆笛演奏家刘管乐把《茉》改编成有四次变奏的笛子曲,乐曲由慢到快,有优美到火热,在高潮中结束。
(5)《茉》还被改编成无伴奏合唱和民族管弦乐合奏等体裁形式,钱国桢没有再列举。
2.易人的《芳香四溢的茉莉花》主要论述的是《茉》在民族器乐曲中的运用。她以山西晋中的《茉》乐曲为例,说明《茉》在作为独立的曲牌加以演奏时,吸收了山西民歌中常出现的偏音“4”“7”,构成清乐徵调式,具有鲜明的地方风味;同时晋中的《茉》乐曲还被吸收到整套乐曲中作为套曲的一个组成部分,如《茉》被安排在山西八大套的第三套中,运用添字加花的手法,显示了器乐不同于声乐的表现性能。同时,她还列举了一些以《茉》为主题改编的器乐独奏、合奏曲,说明《茉》的被吸收使乐曲的表现力更丰富多彩。
3.冯光钰在他的《中国同宗民歌》中主要以湖北小曲《鲜花调》为例说明《茉》被说唱曲种吸收,衍变成基本曲牌唱腔情况:从唱词、旋律走向、落音、乐句的发展来看,湖北小曲《鲜花调》曲调显然脱胎于民歌《茉》,但又按曲艺音乐的特点,把唱词加以“说唱化”和“地方化”,使唱腔适应地方曲艺表现的需要。
五.各地民歌《茉莉花》在音乐形态上的比较研究
主要的文章有易人的《芳香四溢的茉莉花》、江明忄享 的《汉族民歌概论》、周青青的《中国民歌》、冯光钰的《中国同宗民歌》,另外钱国桢在他的《民歌“茉莉花”在传统音乐各类体裁中的比较研究》中也论述。他们认为江苏苏北的《茉》是时调“鲜花调”的母体,都是以苏北的《茉》为最基本的形态,与其他地区的《茉》进行比较研究的。
1. 首先我们来看他们对苏北《茉》的分析:
(1)易人认为:苏北的《茉》和《鲜花调》相比,无论从旋律、节奏、音域、拖腔等方面都显得更委婉、秀丽、动听。
(2)江明忄享 认为:苏北《茉》的旋律以曲折的级进为主,小跳进很少,有典型的南方色彩特点,歌词一般只有开始几段,不唱《西厢记》故事,较早为人们所采集、介绍。
(3)周青青认为:在词曲的配置上,江苏的《茉》多为一拍一字或半拍一字,很密集,在演唱速度上比河北、东北的《茉》略快,但在整体的风格气质上,更具抒情气质。
(4)冯光钰认为:苏北的《茉》用的是五声音阶,旋律婉转流畅,节奏稳重而富于变化,音乐充满了诗情画意,生动刻画了古代少女追求美好生活的形象,有感染力。如用吴语演唱,则更显深邃细腻、新颖亲切。
(5)钱国桢认为:苏北的《茉》最具江南小调特点,五声徵调式、旋律级进、四平均、二对一、切分节奏型的交替等,使歌曲流畅而又有江南语言的节奏特点,而短促的第三句和抢先切入的第四句表达了人们对茉莉花急切的爱恋之情。
2.接下来我们看他们对各地《茉》的比较:
(1)易人在她的文章中,先比较了河南商城、甘肃泾川、江西南部、山西祁太的《茉》,认为虽然四首曲调存在许多相同的乐汇,旋律线条的起伏比较相近,都是徵调式,但由于a、四首乐曲第一句的落音不尽相同;b、甘肃泾川、江西南部、山西祁太的《茉》都出现了“4”“7”偏音;c、各地有不同习惯的衬词;d、被收在赣南采茶戏和祁太花鼓中,与舞蹈动作进行了结合,使得四首曲调的形态和音乐形象的刻画变异比较大,给人的感觉也不相同。
接下来她又比较了辽宁长海、河北南皮、山东长山的《茉》,认为它们的风格都比较粗犷,都出现了和各地方言密切联系的衬词。河北南皮的《茉》由于出现6#5和2#1的小二度,有一种新鲜的色彩感。而黑龙江的《茉》由于演唱者郭颂的处理,即在结尾时把高音加以延长,注入富有东北地方风味的衬词“哎呀哎呀哎哎呀”而显得别具风味。
另外她还比较了河北深泽县正调(当地把结束在徵音上的《茉》习惯称为正调)和反调(把结束在商音上的《茉》习惯称为反调)两首不同调式的《茉》,虽然它们的第一乐句中的两个乐句都进行了重复,但音乐的进行和落音都不相同,而第二 乐句两者的乐汇和音区位置不一样,“反调”在句尾加进了“哎哟哎哟”的衬词,使乐句延伸为五小节半,从而增添了歌曲了表现力,之后“反调”第三乐句又进行紧缩,连续三个十六分音符的字多腔少,使得“甩腔”也比较短小,最后落在商音上。
(2)江明忄享 先后分析了河北南皮的《茉》和山东日照的《述罗》。他认为河北南皮的《茉》是一首河北的典型曲调,旋法起伏较大,跳进较南方多,旋法起伏度较大,跳进教南方多,因字调而引起的字前装饰(绰注及上下三连音)多而有北方色彩,各句的加腔是由于歌舞表演的需要;段后较长的拖腔,旋律材料来自吕剧“四平腔”的常用拖腔。江明忄享 认为山东日照的《述罗》(鲁南五大调“四盼”之四)用了“鲜花调”来抒唱四到六月间盼郎归来的思念之情,旋律跳进较少,曲折细腻,第三第四乐句连接较紧,使唱词也合成一个较长的句式。
(3)周青青采用对比谱来综合比较苏北、河北南皮和黑龙江的《茉》。与江苏的《茉》相比,南皮的《茉》旋律起伏大些,色彩明亮些,曲调更具叙述性质。但从北方民歌的角度看,南皮的《茉》因速度缓慢,大调五声音阶的级进进行、曲调中五次出现的小二度音程而显得相当柔媚和细腻。东北的《茉》在旋律上与河北的《茉》关系比江苏的《茉》更接近,但曲调比南皮的《茉》平直、朴实、跳进多、幅度大,因而显得棱角也大些,没那么细致;最后拖腔的旋律骨干音与南皮《茉》的拖腔完全一致,但风格不同,有东北人豪迈、直爽、快人快语的性格特点。
(4)冯光钰前后分析了河北南皮、山西临汾、宁夏固原县回族和黑龙江的《茉》。他认为南皮的《茉》是带变音的六声音阶,音域比苏北《茉》宽广,旋律起伏较大,明亮、具北方小调的特点;由于唱词为张生与莺莺的故事,音乐的叙事性与抒情性有机结合,曲调既有说唱风味有动听,节奏既从容舒展又轻盈跳动,加之民歌演唱者的出色表现,使民歌的意境得到了有力的渲染。
山西临汾的《茉》是一首七声音阶的民歌,旋律中特别强调偏音“4”“7”,调性色彩比较自然,使旋律更为婉转优美,是一首情歌色彩浓郁的民歌,民歌手的演唱含蓄深厚,着重于内在感情的表达。
宁夏固原县的《茉》与苏北的《茉》相比,唱词内容及旋律进行产生了许多变异,原位“4”音与徵“#4”音的交替出现,使得“4”音的运用很有特色,引起一定的色彩变化,句末“牧童哥”的衬腔突出了地方特点,但其音乐结构、各乐句的落音与苏北的《茉》大致相似。
黑龙江的《茉》是由男歌手演唱的民歌,与女歌手的演唱相比,显得别致而干净利落,富有层次感,纯朴稳重中含有轻巧优美、含蓄中洋溢着热情。歌曲旋律简练朴实而诙谐幽默,速度徐缓,抒情中具有热情开朗的性质,起句的衬词与结束句的衬腔首尾呼应对答,颇有特色;曲调棱角分明,柔中有刚、起伏自然,把人们热爱茉莉花的喜悦之情表现得十分真切。
综上所述,《茉莉花》流传到各地后产生了许多的变体,多姿多彩,各具一格,为适应各地各阶层广大人民的需要,已主要成为汉族民族音乐各种体裁中的一个共同的音乐主题。再一次肯定回答的是,在普契尼的歌剧《图兰多特》用的《茉莉花》曲调,就是乾隆年间英国人Hittner在中国记录的《茉莉花》( ) 。芬芳四溢的茉莉花带给我们骄傲,带给我们许多美好的艺术享受,衷心祝愿我们的茉莉花能常开不败,能越开越美!
参考资料:http://www.zzer.org/download.asp?ID=700&SN=0
B. 《茉莉花》的几种版本及评注
<茉莉花>十大版本经典
这是我在文学城的音乐快递里看到的,觉得蛮好的,推荐给大家。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根据以下连接下载来听听。背景音乐是黑鸭子版。
茉莉花象征优美。西欧的花语是和蔼可亲。菲律宾人把它作忠于祖国、忠于爱情的象征,并推举为国花。来了贵宾,常将茉莉花编成花环挂在客人项间,以示欢迎和尊敬。
1.戏剧版
http://mp3..com/r?url=http://210.29.195.131/xybj/mg/05.mp3
2.萨克斯版
http://mp3..com/r?url=http://210.29.195.131/xybj/ccyy/sks/03.mp3
3.黑鸭子伴奏版
http://mp3..com/r?url=http://www.jle.com.cn/yyjd/scmp3/book5/06bz.mp3
4.黑鸭子演唱版
http://mp3..com/r?url=http://www.ytysc.com/dw/jingqu/molihua.mp3
5.男声民歌版
http://mp3..com/r?url=http://www.china918.net/91803/mg/11/1107.MP3
6.茉莉花 扬州小调 视频 王苓芬演唱
http://mp3..com/r?url=http://202.102.7.20/adsl/yztour/flower/music/yangzhou.rm
7.茉莉花女子十二坊版
http://61.172.249.15/42081124186/new4/nzseyf/nzseyfmlyyh/17.mp3
8.茉莉花童声版
http://mp3..com/r?url=http://www.csxlxx.com/sszy/huang_gl/xxyl/xxyl/mp3/007.mp3
9.茉莉花 NK Student Chorus Choir
http://mp3..com/r?url=http://ltx.xmu.e.cn/chorus/song/moli.mp3
10.茉莉花 钢琴版
http://mp3..com/r?url=http://www.cnzyzz.com/soft/3.mp3歌曲/浪漫钢琴99/cdr13/A05.MP3
好一朵茉莉花
——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茉莉花》研究综述
株洲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程方
大江南北有不少《茉莉花》,流传很广,并且有很多人都知道在普契尼的歌剧《图兰多特》中用了《茉莉花》曲调,但到底用的是哪首《茉莉花》呢?是江苏的《茉莉花》( ) ? 还是乾隆年间英国人Hittner在中国记录的《茉莉花》( ) ?很多人并不是十分清楚,大多只是听说感到骄傲而已,毕竟能够看到整幕歌剧《图兰多特》的人不多,而且研究《茉莉花》(在以后的下文中简称为《茉》)的人也不多。八十年代以来,在各期刊和专著上对《茉》的研究主要涉及的是:《茉》的“源流”“传播”“不同地区民歌《茉》的比较”及“《茉》在其他传统音乐体裁中的比较研究”等方面,现综述如下:
一.《茉莉花》溯源
主要的文章有:钱仁康的《乐歌考源(十六)》(1985/5《中小学音乐教育》杂志)、《流传到海外的第一首中国民歌——“茉莉花”》(《钱仁康音乐文选(上)》)、易人的《芳香四溢的茉莉花》(《艺苑》1982/1)及冯光钰的专著《中国同宗民歌》(1998年第1版,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钱仁康在《乐歌考源(十六)》和《流传到海外的第一首中国民歌——“茉莉花”》中对《茉》的源流进行了详细考证(但两篇文章在时间上出现了矛盾):我国最早刊载《茉》歌词的出版物是清乾隆年间(1736—1795)玩花主人选辑,钱德苍增辑的戏曲剧本集《缀白裘》,记载了《西厢记》的剧词,没记曲谱;中国最早刊载《茉》曲谱的是道光十七年(1838)(在《乐歌考源》上又说是1837年)贮香主人编辑出版的《小慧集》,卷十二载有箫卿主人用工尺谱记录的《鲜花调》曲谱;《茉》曲谱最早的记谱见于1804年(在《乐歌考源》上又说是1806年)在英国伦敦出版的、英国地理学家、旅行家、英第一任驻华大使秘书(乾隆1792—1794年间)巴罗(John Barron)写的《中国旅行》(Travels in China)的第十章,书中说《茉》谱是希特纳(Mr Hittner)记录的,钱先生从原书中的罗马字拼音歌词来推测,Hittner可能是从广州记录这首民歌的。对于Hittner记谱的“朴素”的《茉》的曲调到底是哪个地方的民歌,他确切是在何地记录的,没有文章再进一步考证。
易人在她的《芳香四溢的茉莉花》一文中对《茉》的考源是根据1980年《音乐论丛》第三辑钱仁康发表的《“妈妈娘你好糊涂”和“茉莉花”在外国》一文来写的。易人指出:《茉》最早名称叫《双叠翠》,以后才称为《鲜花调(或《茉》)》,她同时考证了茉莉花这一植物的传入,是一千多年前由阿拉伯和印度传入我国,最早见于福建、广东,三百多年前传到苏州、杭州、扬州一带。
冯光钰在《中国同宗民歌》中提到《茉》的溯源,但不如钱仁康细致。对于贮香主人编辑的《小慧集》到底在哪年出版,两人的文章记载很不统一,冯光钰记载的是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钱仁康记载的是道光十七年,对于“公元”的确切年份钱先生自身就有矛盾(前面已提到)。另外冯光钰根据《茉》唱词与曲调的双叠翠形式,试图通过明代散曲家刘效祖的刻本《词脔》中出现的《双叠翠》唱词来考证《茉》与《双叠翠》的曲调是否有传承关系,他提出了问题,但结论却不得而知。
二.《茉莉花》的歌词
对于《茉》歌词内容的介绍,江明忄享 在他的专著《汉族民歌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第1版)中介绍得较为仔细,他认为《茉》的歌词大部分是唱《张生戏莺莺》的原词;但有的地方不唱张生的故事,只唱“好一朵茉莉花”的第一段词及由此变成同类的二三段词,如苏北的《茉》;有的地方唱其他花名的词,内容与此相近;有的地方唱《武鲜花》,叙述武松杀嫂的故事,但不多。
钱仁康在《流传到海外的第一首中国民歌——“茉莉花”》一文中提到,在我国最早刊载《茉》歌词的出版物《缀白裘》中,记载《茉》的歌词是《西厢记》的剧词,也就是说,唱的是张生戏莺莺的故事。
何仿在他的《扎根中华大地,香飘四海五洲——记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搜集》(《江苏音乐》1992/4)一文中提到他在江苏六合、仪征一带跟当地一位民间艺人学唱《茉》时,当地艺人唱的内容包括茉莉花、金银花、玫瑰花等其他花的唱词,何仿后来把这些唱词改成统一唱茉莉花的词,即现在我们所听到的江苏《茉》的唱词。
三.《茉莉花》的传播
1.《茉》在中国的传播,主要的文章有何仿的《扎根中华大地,香飘四海五洲——记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搜集》,他以歌词改编者的身份,讲述了他在江苏六合、仪征一带如何跟当地一位民间艺人学唱《茉》、如何把当时唱金银花、玫瑰花等其他花的唱词统一该成唱茉莉花的词、并将新词中的“奴”改为“我”的过程,还对新改的歌词进行了演唱提示,他最后讲述了改变歌词后的《茉》是如何在1957年、1959年、1981年及九十年代在海内外传唱开来的过程。
其他有关《茉》是如何在大江南北逐渐流传开来、最早是哪个地区唱《茉》的研究文章没有。但钱仁康在他的《学堂乐歌是怎样旧曲翻新的》(《钱仁康音乐文选〈上〉》)一文中,提到学堂乐歌旧曲翻新的手法之一是“颠鸾倒凤法”,他分析沈心工的学堂乐歌《蝶与燕》、《剪辫》是采用的“颠鸾倒凤”手法,就是运用Hittner记录的《茉》的曲调来进行旧曲翻新的。这对《茉》的传播应有所帮助。
2.《茉》在国外的流传主要是前面所提到的钱仁康的两篇文章,他考证了《茉》在海外的流传情况:由于“Barrow的《中国旅行》影响很大,1864年德国人卡尔•恩格尔(1818—1882)所著的《最古老的国家的音乐》,1870年丹麦人安德列。彼得•贝尔格林(1801—1880)所编《民间歌曲和旋律》第10集,1883年出版的波希米亚裔德国人奥古斯特•威廉•安布罗斯(1816—1876)所著的《音乐史》、1901年英国人布隆和莫法特合编的《各国特性歌曲和舞曲》,都采用或引用了《茉莉花》”,“1911年,英国作曲家格兰维尔•班托克(1868—1946)出版《各国民歌一百首》,他《茉莉花》写成了一首三部式卡农形式的钢琴伴奏”,“在美国年,1922年夫罗伦斯•赫德孙•博茨福德编的《各国歌曲集》都收进了《茉莉花》”,“日本学校歌曲《茉莉花》(上田寿四郎作词),也是根据这个曲调填词的”,“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1858—1924)还把这个曲调用于歌剧《图兰多特》中”。
四.《茉莉花》在传统音乐各类体裁中的比较研究
传统音乐的各类体裁主要包括民间歌曲、民间歌舞、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间音乐这五种,关于《茉莉花》在传统音乐各类体裁中的比较研究。主要的文章有:钱国桢的《民歌“茉莉花”在传统音乐各类体裁中的 比较研究》(1994/4《音乐学习与研究》)、易人的《芳香四溢的茉莉花》和冯光钰的《中国同宗民歌》。
1. 钱国桢的《民歌“茉莉花”在传统音乐各类体裁中的比较研究》:
(1)《茉》在歌舞体裁中的比较研究:a、以河北南皮的《茉》为例,叙述了其作为歌舞体裁的舞蹈表演形式,分析了作为舞蹈歌曲的《茉》在节奏、节拍、旋律、调式、结构、前奏、间奏等方面的特点;b、以冀中莲花落和东北的二人转《茉》为例,分析了《茉》在北方东北色彩区作为歌舞体裁的乐观雀跃的特点。
(2)在近代联曲体说唱音乐中,吸收了《茉》(或《鲜花调》)作曲牌:a、北京单弦牌子曲中的《鲜花调》由于说唱音乐化的要求,突出了快声快语、闪板夺字的节奏特征;b、广西文场中的《鲜花调》则充满了文雅气息,更接近于江苏《茉》,保持了南方民歌的色彩特点。
(3)在近现代联曲体的地方剧种中,也吸收了《茉》(或《鲜花调》)作为自己的唱腔:a、五十年代流行于津京地区的曲艺剧《新事新办》中剧中人张凤兰唱的一段《鲜花调》,曲调简洁明快、节奏疏密有致,腔词结合得当;b、广西彩调剧的调类唱腔中,《雪花飘》是《茉》的变体,整个唱腔简洁洗练,既保留了民歌《茉》的典型音调,又有地方特色音调的新鲜感。
(4)在民族器乐曲中,不管是合奏或独奏,都把《茉》纳入了自己的表现范围中。a、山西鼓吹乐八大套第三套《推辘轴》套中的第七支乐曲,为推向全套乐曲高潮,把优美抒情的《茉》变成快速火热的乐曲;b、梆笛演奏家刘管乐把《茉》改编成有四次变奏的笛子曲,乐曲由慢到快,有优美到火热,在高潮中结束。
(5)《茉》还被改编成无伴奏合唱和民族管弦乐合奏等体裁形式,钱国桢没有再列举。
2.易人的《芳香四溢的茉莉花》主要论述的是《茉》在民族器乐曲中的运用。她以山西晋中的《茉》乐曲为例,说明《茉》在作为独立的曲牌加以演奏时,吸收了山西民歌中常出现的偏音“4”“7”,构成清乐徵调式,具有鲜明的地方风味;同时晋中的《茉》乐曲还被吸收到整套乐曲中作为套曲的一个组成部分,如《茉》被安排在山西八大套的第三套中,运用添字加花的手法,显示了器乐不同于声乐的表现性能。同时,她还列举了一些以《茉》为主题改编的器乐独奏、合奏曲,说明《茉》的被吸收使乐曲的表现力更丰富多彩。
3.冯光钰在他的《中国同宗民歌》中主要以湖北小曲《鲜花调》为例说明《茉》被说唱曲种吸收,衍变成基本曲牌唱腔情况:从唱词、旋律走向、落音、乐句的发展来看,湖北小曲《鲜花调》曲调显然脱胎于民歌《茉》,但又按曲艺音乐的特点,把唱词加以“说唱化”和“地方化”,使唱腔适应地方曲艺表现的需要。
五.各地民歌《茉莉花》在音乐形态上的比较研究
主要的文章有易人的《芳香四溢的茉莉花》、江明忄享 的《汉族民歌概论》、周青青的《中国民歌》、冯光钰的《中国同宗民歌》,另外钱国桢在他的《民歌“茉莉花”在传统音乐各类体裁中的比较研究》中也论述。他们认为江苏苏北的《茉》是时调“鲜花调”的母体,都是以苏北的《茉》为最基本的形态,与其他地区的《茉》进行比较研究的。
1. 首先我们来看他们对苏北《茉》的分析:
(1)易人认为:苏北的《茉》和《鲜花调》相比,无论从旋律、节奏、音域、拖腔等方面都显得更委婉、秀丽、动听。
(2)江明忄享 认为:苏北《茉》的旋律以曲折的级进为主,小跳进很少,有典型的南方色彩特点,歌词一般只有开始几段,不唱《西厢记》故事,较早为人们所采集、介绍。
(3)周青青认为:在词曲的配置上,江苏的《茉》多为一拍一字或半拍一字,很密集,在演唱速度上比河北、东北的《茉》略快,但在整体的风格气质上,更具抒情气质。
(4)冯光钰认为:苏北的《茉》用的是五声音阶,旋律婉转流畅,节奏稳重而富于变化,音乐充满了诗情画意,生动刻画了古代少女追求美好生活的形象,有感染力。如用吴语演唱,则更显深邃细腻、新颖亲切。
(5)钱国桢认为:苏北的《茉》最具江南小调特点,五声徵调式、旋律级进、四平均、二对一、切分节奏型的交替等,使歌曲流畅而又有江南语言的节奏特点,而短促的第三句和抢先切入的第四句表达了人们对茉莉花急切的爱恋之情。
2.接下来我们看他们对各地《茉》的比较:
(1)易人在她的文章中,先比较了河南商城、甘肃泾川、江西南部、山西祁太的《茉》,认为虽然四首曲调存在许多相同的乐汇,旋律线条的起伏比较相近,都是徵调式,但由于a、四首乐曲第一句的落音不尽相同;b、甘肃泾川、江西南部、山西祁太的《茉》都出现了“4”“7”偏音;c、各地有不同习惯的衬词;d、被收在赣南采茶戏和祁太花鼓中,与舞蹈动作进行了结合,使得四首曲调的形态和音乐形象的刻画变异比较大,给人的感觉也不相同。
接下来她又比较了辽宁长海、河北南皮、山东长山的《茉》,认为它们的风格都比较粗犷,都出现了和各地方言密切联系的衬词。河北南皮的《茉》由于出现6#5和2#1的小二度,有一种新鲜的色彩感。而黑龙江的《茉》由于演唱者郭颂的处理,即在结尾时把高音加以延长,注入富有东北地方风味的衬词“哎呀哎呀哎哎呀”而显得别具风味。
另外她还比较了河北深泽县正调(当地把结束在徵音上的《茉》习惯称为正调)和反调(把结束在商音上的《茉》习惯称为反调)两首不同调式的《茉》,虽然它们的第一乐句中的两个乐句都进行了重复,但音乐的进行和落音都不相同,而第二 乐句两者的乐汇和音区位置不一样,“反调”在句尾加进了“哎哟哎哟”的衬词,使乐句延伸为五小节半,从而增添了歌曲了表现力,之后“反调”第三乐句又进行紧缩,连续三个十六分音符的字多腔少,使得“甩腔”也比较短小,最后落在商音上。
(2)江明忄享 先后分析了河北南皮的《茉》和山东日照的《述罗》。他认为河北南皮的《茉》是一首河北的典型曲调,旋法起伏较大,跳进较南方多,旋法起伏度较大,跳进教南方多,因字调而引起的字前装饰(绰注及上下三连音)多而有北方色彩,各句的加腔是由于歌舞表演的需要;段后较长的拖腔,旋律材料来自吕剧“四平腔”的常用拖腔。江明忄享 认为山东日照的《述罗》(鲁南五大调“四盼”之四)用了“鲜花调”来抒唱四到六月间盼郎归来的思念之情,旋律跳进较少,曲折细腻,第三第四乐句连接较紧,使唱词也合成一个较长的句式。
(3)周青青采用对比谱来综合比较苏北、河北南皮和黑龙江的《茉》。与江苏的《茉》相比,南皮的《茉》旋律起伏大些,色彩明亮些,曲调更具叙述性质。但从北方民歌的角度看,南皮的《茉》因速度缓慢,大调五声音阶的级进进行、曲调中五次出现的小二度音程而显得相当柔媚和细腻。东北的《茉》在旋律上与河北的《茉》关系比江苏的《茉》更接近,但曲调比南皮的《茉》平直、朴实、跳进多、幅度大,因而显得棱角也大些,没那么细致;最后拖腔的旋律骨干音与南皮《茉》的拖腔完全一致,但风格不同,有东北人豪迈、直爽、快人快语的性格特点。
(4)冯光钰前后分析了河北南皮、山西临汾、宁夏固原县回族和黑龙江的《茉》。他认为南皮的《茉》是带变音的六声音阶,音域比苏北《茉》宽广,旋律起伏较大,明亮、具北方小调的特点;由于唱词为张生与莺莺的故事,音乐的叙事性与抒情性有机结合,曲调既有说唱风味有动听,节奏既从容舒展又轻盈跳动,加之民歌演唱者的出色表现,使民歌的意境得到了有力的渲染。
山西临汾的《茉》是一首七声音阶的民歌,旋律中特别强调偏音“4”“7”,调性色彩比较自然,使旋律更为婉转优美,是一首情歌色彩浓郁的民歌,民歌手的演唱含蓄深厚,着重于内在感情的表达。
宁夏固原县的《茉》与苏北的《茉》相比,唱词内容及旋律进行产生了许多变异,原位“4”音与徵“#4”音的交替出现,使得“4”音的运用很有特色,引起一定的色彩变化,句末“牧童哥”的衬腔突出了地方特点,但其音乐结构、各乐句的落音与苏北的《茉》大致相似。
黑龙江的《茉》是由男歌手演唱的民歌,与女歌手的演唱相比,显得别致而干净利落,富有层次感,纯朴稳重中含有轻巧优美、含蓄中洋溢着热情。歌曲旋律简练朴实而诙谐幽默,速度徐缓,抒情中具有热情开朗的性质,起句的衬词与结束句的衬腔首尾呼应对答,颇有特色;曲调棱角分明,柔中有刚、起伏自然,把人们热爱茉莉花的喜悦之情表现得十分真切。
综上所述,《茉莉花》流传到各地后产生了许多的变体,多姿多彩,各具一格,为适应各地各阶层广大人民的需要,已主要成为汉族民族音乐各种体裁中的一个共同的音乐主题。再一次肯定回答的是,在普契尼的歌剧《图兰多特》用的《茉莉花》曲调,就是乾隆年间英国人Hittner在中国记录的《茉莉花》( ) 。芬芳四溢的茉莉花带给我们骄傲,带给我们许多美好的艺术享受,衷心祝愿我们的茉莉花能常开不败,能越开越美!
参考资料:http://www.zzer.org/download.asp?ID=700&SN=0
C. 茉莉花开花太慢
如何让茉莉花生长强健、花多、花香:
1 茉莉是典型的强阳性花卉之一,夏季高温季节生长旺盛,需多晒太阳。有“晒不死的茉莉”之说。如光照不足,叶片会变大变薄,叶色变为淡绿,花少且香气差。
2 施肥:茉莉在生长旺盛季节,要大水大肥,可促其生长旺盛、花多、花香。“清兰花,浊茉莉”就可见茉莉喜肥的程度。
3 浇水:除生长季节需给大水,其余季节则应适当控水,不使盆土过湿。
4 用土:茉莉喜用酸性土培植,可直接到花卉商店购买。自配培养土,可以园土、堆肥各4份,山黄砂2份,草木灰1份。上盆时间宜在4~5月,不可过早。
5 保温、防风: 茉莉畏寒冷,霜降前入室置向阳处养护,室温不应低于8度,温度过低时可套塑料袋防风、防冻。春天宜防冷风,特别要注意避开吹西北风。出室不宜过早,应在断霜后的清明前后。
6 茉莉极易出现叶色变淡、变黄,大量落叶,影响开花,严重时甚至死亡。主要原因是:
a 长期放在室内,不见或少见阳光;
b 盆土长期过湿,通透性不好、缺氧,导致根系腐烂;
c 未及时更换盆土,未及时施足肥料,土壤肥力不足;
d 土壤呈现碱性。
解决办法是勤换土,勤施肥,充分接受阳光。如浇水水质偏碱,可于生长季节定期用千分之二左右的硫酸亚铁水施用,以改变土质的酸碱度,使其保持在微酸性范围内。
7 其他需注意的方面:
a 每次花谢后要及时摘除残花,适当修去过长枝。还应施一次肥; b 在购买茉莉花时,应尽量购买年轻的植株,茉莉都在新枝上开花。已形成树桩的老棵要慎买,老桩往往开花较少,常是产花盛年过后花农淘汰的植株;
c 春天出房后要及时换土,摘除隔年老叶,修去过长枝(约留10厘米左右即可),修去剪除病枯枝、过密过细枝,以促健壮新枝条萌发。d 虫害都因植衰弱、通风不良引起,强壮植株极少发生。]
e 到9月上旬应停止施肥,以利枝条木质化,有利越冬。
只要您充分掌握了茉莉的栽培要令,认真实践,就一定能够使您的茉莉健壮、花香不断。预祝成功!
D. 关于民歌《茉莉花》的歌词和版本
1、江苏民歌《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它,
(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
(又怕看花的人儿骂。)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茉莉花开雪也白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旁人笑。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花开比也比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来年不发芽
2、河北民歌《茉莉花》
好(喂)一朵茉莉花,好(喂)一朵茉莉花,
满园地怎么看比不下它吔,
我也有心掐一朵戴,
又怕(那个)看花的人儿骂。
好(喂)一朵茉莉花,好(喂)一朵茉莉花,
满园地怎么看比不下它吔,
我也有心掐一朵戴,
又怕(那个)看花的人儿骂。
3、其他版本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芬芳美丽满枝桠
又香又白人人夸
让我来将你摘下
送给别人家
茉莉花呀茉莉花
(4)茉莉花慢版扩展阅读
《茉莉花》是清代以来流传于全国的民间小调,它是一首在我国历史悠久的汉族民歌。《茉莉花》有各种各样的变种,但以流行于江南一带的一首传播最广,最具代表性。它轻盈活泼、淳朴优美、婉转流畅、短小精致、易唱易记,表达了人们爱花、惜花、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情感。
《茉莉花》是第一首流传海外的中国民歌,在国外被公认“旋律优美,浓郁东方韵味”,最具有中国东方意境的歌曲。甚至很多外国人声称,学会的第一首中文歌就是茉莉花,被评为“中国的第二国歌”。
E. 武林外传的茉莉花背景音乐
尚敬执导的电视剧《武林外传》中茉莉花的背景音乐是《武林外传 茉莉花 轻快版》。
是一首由 Artists谱曲,Various Artists编曲,贺凝演奏的纯音乐歌曲,该歌曲收录在专辑《Cover》中,2018-03-08发行。该张专辑包含了3首歌曲。
另外一个版本是由云廷公子演奏,收录在专辑《音乐时光机热歌榜》中,发行于2019-11-20,该张专辑收纳了3首歌曲。
(5)茉莉花慢版扩展阅读
《武林外传》主题曲《好久不见》介绍——李小龙填词,李小龙谱曲,李小龙演唱。
嘿兄弟我们好久不见你在哪里
嘿朋友如果真的是你请打招呼
嘿兄弟我们好久不见你在哪里
嘿朋友如果真的是你请打招呼
别对着我笑没人会在乎,别对着我哭没人会无助
其实大家早已经清清楚楚
脚下踏上了不回头的路,我说好久不见你去何处
你却对我说我去江湖,恩恩怨怨没人会认输
舞刀弄剑一点都不酷,来吧热上一壶好酒
说吧要说原来的辛苦,难得知己聪明又糊涂
儿女情长牵肠又挂肚,你我更需要忍受孤独
独来独往英雄不问出处,笑一笑朋友快乐会无数
喝完了这壶让我们上路,嘿兄弟嘿朋友
嘿兄弟我们好久不见你在哪里
嘿朋友如果真的是你请打招呼
嘿兄弟我们好久不见你在哪里
嘿朋友如果真的是你请打招呼
F. 古筝茉莉花初学入门教程
茉莉花介绍 通过古筝再次将茉莉花的清丽淡雅完美呈现。全曲清新、优美,赞美了茉莉花的洁白和芬芳。《茉莉花》这首江南小调尽人皆知、几乎人人都会哼唱。
乐曲曲式结构 乐曲为G调定弦,2/4拍节奏,演奏时间大约6分钟。曲式结构为A、B、A′三部曲式。引子是一个散板乐段,节奏自由、抒情流畅,仿佛勾勒出一幅鲜活的图画,也为后面主题段的呈现作出铺垫。音乐起始以右手的摇指由弱渐强带入,再通过左、右手交替演奏进入主题。节奏清新明快,别致跌宕,韵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