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罗兰提纲
1. 读后感两篇,要求原创!一篇《贪心的紫罗兰》,一篇《干校六记》或《丙午丁未年纪事》
《贪心的紫罗兰》这篇文章讲的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
一种生活态度是“随遇而安”、“知足者常乐”。作品中的大多数“人物”都持这种观点:玫瑰花认为这株紫罗兰想变为自己的想法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大自然告诫它可能会遇到“巨大灾难”,别的紫罗兰则以它的下场作为不知足的教训。
另一种生活态度是为了梦想的实现不遗余力地追求,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如这株紫罗兰所说的“存在的目的就是追求存在以外的东西”。
纪伯仑从感情上明显地倾向于后者。证据是:当这株紫罗兰死去时,作者在它的脸上描绘出一笔“神圣的微笑——实现生活愿望后的微笑,胜利和满足的微笑,上帝的微笑”。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赞许这株紫罗兰的同时,并没有把另一种生活方式贬得一无是处。应该说,玫瑰花、大自然、别的紫罗兰们所说的话也都是入情入理的。不妨说,这是本文的可贵之处。的确,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你可能不甘寂寞,向往轰轰烈烈;他却可能愿做一个凡人,恪守自己的本分。对他们自己来说,这样活着是幸福的、美好的。那么,别人也就不必指手画脚,硬要充当他人生活的导师了。
这下的是网上摘的,我没读过不好意思。
试看《干校六记》中《下放记别》一章,一方面,作者展现给我们的是锣鼓喧天的热闹欢送场面,另一方面,作者却让我们感受了俞平老和俞师母年逾七旬却还要学着儿童排队出发的心酸情景。这里没有大段的抒情和议论。但却真实地写出了那一代知识分子“人何以堪”的悲惨命运。对于女婿得一的自杀,杨绛写得很轻:默存先生和作者是先后去干校的,第一次 送行的是三个人——作者和女儿阿圆,女婿得一,半年后作者别去时,却只有女儿一人送行了,原来得_已经含冤亡故。书中对这段着墨极少,却给读者留下了极大的空白,这是储藏着深不可测的感情信息的:东方美学传统历来是计白当黑的,因此这空白之下正是含藏着浓黑的悲凉。二老曾互相安慰,以为女儿有托,可以放心,不料得一冤狱沉沉。望着女儿踽踽独归的背影,真是肝肠欲断,情何以堪。作者写来,似乎淡淡,而我们却可看见她心底的斑斑血泪。
再看《丙午丁未年纪事》。对于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作者不用公元纪年,而是用“丙午丁未年”,这颇值得玩味。这不仅突出了故事的发生地是在“中国”这一文化空间,并且在时间上造成一种历史间离的效果,滤去了许多历史的重量。在“风狂雨骤”的日子里,面对群众愤怒控诉的罪行,钱钟书和杨绛夫妇认真地制作着自己的牌子,他们精工巧制,工楷细描,罗列罪名,并挂在自己胸前,互相欣赏,还不禁引用艾丽思梦游奇境的名言:“curlouser and euriouser!”读到这些细节时,你不得不佩服二老在逆境中的大智若愚、洒脱镇定。当被无知的人们拿着束腰的皮带猛抽,被勒令脱掉鞋袜排成一排,伛着腰,后人扶住前人的背,绕着圆形花栏在笑骂声中不知道跑了多少圈后,“我们”才初次意识到自己的脚底是多么柔嫩。这里用笔极为节制,不显任何锋芒,但字字皆有千钧重,让人心酸,颇多感触。当被人剃成“阴阳头”后,作者还安慰老伴说“小时候老羡慕弟弟剃光头,洗脸可以连带洗头,这会我至少也剃了半个光头”,“只是变了样”而已。当出门望见小孩就从街这边躲到街那边跑得一溜烟时,作者还戏称自己活是一只过街老鼠。作者这样的打趣和自嘲自己,我们却深深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痛楚,因为作者说,剃成“阴阳头”“那是八月二十七日晚上”。
历史、文化的灾难沉重地压迫着这批文化人,许多催人泪下、惊心动魄的浩劫在杨绛的笔下显得如此的平淡。但是在这儒雅、睿智的叙述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个饱受中西方先进文明熏陶的中国知识分子在多灾多难的社会环境中的高贵的人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