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栀子花
『壹』 盛开的栀子花读后感怎么写
《盛开的栀子花》读后感
寒假到了,老师为了培养我们爱阅读的好习惯,要求我专们寒假属里要多读书。在我读过的书中,我最喜欢《盛开的栀子花》。
《盛开的栀子花》主要讲的是卜奶奶的故事。家家户户的天井里都长着几株月季花,只有卜奶奶家种的是栀子花。卜奶奶把栀子花当成她的命根子,起初我很不理解卜奶奶的行为。后来我才明白,是因为卜奶奶生了6个小孩,其中5个死了,只有小碗活着,但又失踪了。老奶奶守着栀子花,就像守着自己的孩子。最终卜奶奶还是没有等到小碗回来,她失望地离开了人间。
看着卜奶奶的遭遇,我觉得卜奶奶十分可怜。如果卜奶奶的孩子在她身边,那该多好多幸福啊!又或者小碗能陪在卜奶奶的身边,卜奶奶也不至于这么孤独寂寞。想想我自己身边有那么多朋友和亲人,和卜奶奶相比,我是多么幸福啊!
读完这本书,我更真切地体会到亲情的可贵。所以我一定要好好珍惜身边所有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
『贰』 席慕容《栀子花》读后感
《栀子花》1
把花市逛了两圈,仍然空手而归。
我原来是想买一株栀子花的,花市里也有不少盆栽的在展示,却都没有我想要的那一种。
我想要的那种栀子开起花来像大朵的玫瑰一样,重瓣的花朵圆润洁白的舒展着,整株开满的时候,你根本不可能从花前走开,也许终于下定决心离开它,可是在日里夜里那种香气那种形象就一直跟着你,根本没办法将它忘记。
也是因为这样,所以花市里的栀子都无法入选,不是太单薄就是太细小,没有一株能够让我停留。
我把我想要的那种栀子花描述给花贩们听,有人说那种品种是有过,但是不容易找到。有人半信半疑。更有人说我一定看错了,世界上那你会有那么大的栀子花。
而所有的花贩都劝我:
“算了!你找不到那种栀子花的了!不如就买我眼前这一盆吧。你看!它不也开得挺好的,小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微笑有礼地一一回绝了他们,走出花市,心里竟然有种空落落的感觉。
我想,如果不是曾经遇见过那样美丽的一棵花树,我也许会对眼前的这些都觉得很满意了。在生活里,作个妥协并且乐意接受劝告的人,也没有什么不好。
但是,有些深印在生命里的记忆,却是不容我随意增减,也不容我退让迁就的,那怕只是一棵小小的花树。
《栀子花》2
其实我盼望的
也不过就只是那一瞬
我从没要求过你给我 你的一生
如果能在开满了栀子花的山坡上
与你相遇如果能
深深地爱过一次再别离
那么再长久的一生
不也就只是就只是
回首时
那短短的一瞬
『叁』 栀子花(席慕容):读后感
她是画画出身,但因写诗出名。
从《七里香》到《无怨的青春》到《时光》………
她在诗中写相思、写离愁,她的爱和忧。淡淡轻轻。
她是蒙古王族的后裔,尽管移民辗转,然而生活安顺流畅。除了离别和衰老,她的世界是绝对的好。但她也有遗憾:“我原该在山坡上牧羊/我爱的男儿骑着马来时/会看见我的红裙飘扬……”一个公主的遗憾。
我深深爱过那红色裙子和白色的羊,对那马背上的男儿也曾向往。就这样,别人在享受爱情的时候,我在享受爱情诗。
教室临窗的课桌前,清风徐徐的林子间,洒满落花的小径上,我在读她的诗。澄明,柔情。与其说是诗打动了我,不如说我打动了我自己。那时候我爱她的诗如同爱一件霓裳。
那是我的大学时光,没有疾苦和悲痛,没有憾恨。一点点青春期的小情小绪,如同她诗中的情绪,是流水的怅惘,是昙花的忧伤。
那还是为读诗词强作愁,不知愁滋味的年岁。我以为我读懂了她的诗,其实我没有。现在,能够懂得,然而,不再读。
现在,她的诗集被尘封在我的书架上,如同我的那些被尘封的美好时光。当上帝把我丢给血和泪的时候,当他对我不再友善的时候,我再无勇气翻看那些浪漫美好。就像别人看见西施是享受,在东施就是痛苦。
新雨后,涉江而过,芙蓉千朵,她是最明眸善睐的一枝。她让我的青春记忆散溢淡淡荷香。
『肆』 四年级作文《栀子花香》读后感400字
这个故事主要讲来了:卜奶奶家源没有孩子,只有一颗栀子树,这棵树就是她的命根子,每当开花时,卜奶奶都会坐在栀子树下做针线活,谁也别想区摘栀子花,今年栀子花开了,月娥很喜欢栀子花的香味,她忍了很久,终于机会来了,下雨了,卜奶奶无法在树下做阵线活了,于是,月娥摘了一篮的栀子花。等到卜奶奶发现树上的雪白的栀子花不见了,抱着树哭了起来,村里的人知道了,个个都在找偷花贼,。
后来,月娥才知道,卜奶奶曾经生过很多孩子,但不幸的是她的孩子都死了,家里只剩下卜奶奶一个人,所以栀子树就是卜奶奶的命根子。
一天,
卜奶奶对月娥说:“卜奶奶老了,不想再守着栀子树了,奶奶我不怕死,就怕死了后看不家的路,只要你在奶奶死后的四十九天里天天喊奶奶回家就行了,好吗?”“行。”月娥答应了。
第二天,月娥看见卜奶奶不再树下,立刻冲进屋里,一看卜奶奶睡在床上,再仔细一看,卜奶奶死了。
卜奶奶死的这天好多人都来送她,在卜奶奶死后的四十九天里月娥天天叫卜奶奶回家这声音回荡在村子里,是那么的动人,那么的清纯。
在读这本书的结尾时,我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伍』 《栀子花开》读后感300字
一过六一,期末就紧跟着来临了。这几天天气闷热,学业又紧张忙碌,好想早点投入暑假的怀抱啊!
不过,日子是人过的,舒服不舒服,得咱们自己说了算!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适应、改变这消极的环境。于是,昨日问班级学生:“大家家里是否种着栀子花呀?”好多学生呼应:“有!有好多!”“不仅有白色的,还有黄色的呢!”“还有一些花,也挺香的!”“好!今天给你们一个任务,家里有种花的,请剪几枝吧!”“好!”孩子们欢呼雀跃地讨论去了。
今天,来到教室,只见走廊栏杆上摆满了一排栀子花,香气四溢,那白色的花瓣纯洁娇嫩,真好,心情舒爽!又暗想:这些孩子,叫他们交个作业、回执什么的,不见得有这么积极呢!孩子就是孩子啊!
动手将插在茶杯里的花儿们整理了一下,分别摆在教室的各个角落,真好,教室马上变得生动起来!同时,告诉孩子们:该拥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只要有心,一定能将生活、学习变得多姿多彩。就像学习,每个人都要经历这个历程,与其充满抱怨、东拖西拉的,不如积极面对,使其变成生活的一种调剂品,何乐而不为呢?!
栀子花开,开的不仅仅是花,而是一种态度!一种朝气!一种执着!!
『陆』 一束白色的栀子花读后感
写作思路:写作时从大处着手,尽量阐述自己的看法或者思想,全面详细的解答问题,并且紧扣问题的中心,把要表达的内容完整表述出来。
白色的栀子花依偎在柔和的粉红色包装中,纯洁无瑕,芬芳沁人,给人带来了无尽的欣悦。那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一束鲜花——白色的栀子花,总会在“我”生日那天送到家里。但花束里没有常见的留言卡,到任何原本可以查出的地方也查不到。
没法查明送花人的身份,然而“我”没有一天不在想这个人的形象。妈妈也帮“我”想。她多次问“我”,是不是曾经为某人做过好事?会不会是“我”在寒假里常常帮他取邮件,而省去他在冰地上滑倒的那位老人?是不是……“我”实在没法知道。
而栀子花的馥郁与温馨却无时无刻不陪伴在“我”的身旁,让我真切地感觉到自己是可爱的,值得别人关心和爱的。“我”就在这栀子花香中想象着,在栀子花中成长,一直到22岁。母亲去世了,也就再没有人给“我”送栀子花了。
从文章中可以看出,栀子花是妈妈送的。作者原本就是可爱的,因为她会帮助左邻右舍的人,但妈妈为什么还要给作者送栀子花而又匿名呢?因为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没什么朋友,因为有朋友的话,在作者过生日的那一天就会收到很多礼物,她也就不用在乎那一束栀子花了。而且妈妈要让作者知道,还是有人留意你,有人关心和爱你。
当作者在22岁生日那年,也就是母亲去世的那年,生日里的栀子花中断了,中断了,永远地中断了。作者那纯真无暇的想象最终有了个底,在作者心里永远留下母亲营造的爱和关心。
『柒』 浸透母爱的白栀子读后感600字
浸透母爱的白栀复子读后感制
一束鲜花——一束白色的栀子花,总会在我的每个生日送到我的家里。我没办法查明送花人的身份,每一次我想起这位神秘人士的时候,都是我最幸福的时刻。
妈妈也给我的想象推波助澜。她多次问我是不是我曾经为某人做过什么事,而今他以这种方式向我表达他的谢意?我实在没法知道,而栀子花的馥郁与温馨却无时无刻的陪伴在我身旁,让我真切的感觉到自己是可爱的,值得别人关心与爱。
我就是在这栀子花香中想象,在栀子花香中成长,直到22岁。这一年,我的妈妈过世了,生日里的栀子花也在这一年中断了。
读着这篇感人的文章,我想:这是多么饱含母爱的栀子花啊!她让“我”感到自己很可爱,感到自己是值得别人关心与爱的,让自己一直生活在纯真充满想象的世界里。淡淡的花香,浓浓的母爱,这是一位多么伟大的母亲啊!
『捌』 枙子花香的读后感范文
枙子花香的读后感范文1
暑假期间,我看了许多课外书,有《金波儿童诗选》、《草原上的小木屋》、还有《巧克力工厂》等,但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栀子花香》着篇文章,它讲了一个发生在农村里关于栀子花和一位老奶奶的感人故事。
在故事里的小乡村里,家家户户都会种上一棵或几颗月季花,一位村里的人们喜欢热闹喜欢红火,讨厌冷清讨厌沧桑。但是只有卜奶奶家没有月季花,门前只有一棵栀子树,春夏时,栀子花开,一树白嫩,浓郁的香味沁满一村子。栀子花白的素雅,但缺火红。卜奶奶又没有一个孩子,缺火红的日子又缺了热闹。村里人都知道卜奶奶原本是有三儿两女的,但他们都离卜奶奶而去,就连应该陪她度过晚年的老伴也走了。卜奶奶天天孤苦零仃,村里有个小姑娘叫月娥,月娥娘跟月娥讲了卜奶奶的情况后,月娥经常去看望卜奶奶,陪卜奶奶聊聊天。可就在第二次去看望卜奶奶刚走时,卜奶奶便走了。栀子树其实是卜奶奶最伤心时,一位年轻人送给他化解心中的忧伤。在一片哭泣声中,卜奶奶躺进了棺木。棺木盖上,还溢出一股沁人的栀子花香。棺木的后面跟着一列长长的队伍,村里的老老少少都来送卜奶奶走了。之后,月娥天天守在卜奶奶家门口,保护卜奶奶门前的栀子树,就像卜奶奶还在一样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乡村的和谐,也只有了和谐才让这个乡村从满了美好和快乐,没有了仇恨与报复!
枙子花香的读后感范文2
暑假期间,我看了许多课外书,有【金波儿童诗选】、【草原上的小木屋】、还有【巧克力工厂】等,但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栀子花香】着篇文章,它讲了一个发生在农村里关于栀子花和一位老一奶一一奶一的感人故事。
在故事里的小乡村里,家家户户都会种上一棵或几颗月季花,一位村里的人们喜欢热闹喜欢红火,讨厌冷清讨厌沧桑。但是只有卜一奶一一奶一家没有月季花,门前只有一棵栀子树,春夏时,栀子花开,一树白一嫩,浓郁的香味沁满一村子。栀子花白的素雅,但缺火红。卜一奶一一奶一又没有一个孩子,缺火红的日子又缺了热闹。村里人都知道卜一奶一一奶一原本是有三儿两女的,但他们都离卜一奶一一奶一而去,就连应该陪她度过晚年的老伴也走了。卜一奶一一奶一天天孤苦零仃,村里有个小姑一娘一叫月娥,月娥一娘一跟月娥讲了卜一奶一一奶一的情况后,月娥经常去看望卜一奶一一奶一,陪卜一奶一一奶一聊聊天。可就在第二次去看望卜一奶一一奶一刚走时,卜一奶一一奶一便走了。栀子树其实是卜一奶一一奶一最伤心时,一位年轻人送给他化解心中的忧伤。在一片哭泣声中,卜一奶一一奶一躺进了棺木。棺木盖上,还溢出一股沁人的栀子花香。棺木的后面跟着一列长长的队伍,村里的老老少少都来送卜一奶一一奶一走了。之后,月娥天天守在卜一奶一一奶一家门口,保护卜一奶一一奶一门前的栀子树,就像卜一奶一一奶一还在一样……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乡村的和谐,也只有了和谐才让这个乡村从满了美好和快乐,没有了仇恨与报复!
枙子花香的读后感范文3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这本书是曹文芳写的水蜡烛系列之中的栀子花香。
主人公是卜奶奶和月鹅,月鹅是一个极为闹腾的孩子,经常闹笑话,村里人家家门前都有一棵红杏树,只有卜奶奶家门前是栀子树。那棵树是卜奶奶的命根子,卜奶奶有六个孩子都相继死了,最后一个孩子碗儿死的时候,卜奶奶找到了这棵栀子树,所以栀子树是卜奶奶的命根子,卜奶奶一生都守着这棵树。
月鹅很喜欢这棵栀子树上的花,总想摘。有一次她和哥哥姐姐们偷摘一下,全摘光了,害得卜奶奶伤心了好半天。最后卜奶奶走了,走地风风光光的,月鹅和村里的孩子们都围在一棵树下喊:卜奶奶天黑了,快回家吧。
就是这篇短文启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枙子花香的读后感范文4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这本书是曹文芳写的水蜡烛系列之中的栀子花香。
主人公是卜一奶一一奶一和月鹅,月鹅是一个极为闹腾的孩子,经常闹笑话,村里人家家门前都有一棵红杏树,只有卜一奶一一奶一家门前是栀子树。那棵树是卜一奶一一奶一的命一根子,卜一奶一一奶一有六个孩子都相继死了,最后一个孩子碗儿死的时候,卜一奶一一奶一找到了这棵栀子树,所以栀子树是卜一奶一一奶一的命一根子,卜一奶一一奶一一生都守着这棵树。
月鹅很喜欢这棵栀子树上的花,总想摘。有一次她和哥哥姐姐们偷摘一下,全摘光了,害得卜一奶一一奶一伤心了好半天。最后卜一奶一一奶一走了,走地风风光光的,月鹅和村里的孩子们都围在一棵树下喊:“卜一奶一一奶一天黑了,快回家吧。”
就是这篇短文启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枙子花香的读后感范文5
那时候,我在市郊的一个小镇读师范。那学校是一所乡村师范,小镇还要走二三十分钟的乡下。学校被绿野环绕着,再远处是宁静的村庄。这是一所百年老校,校园里有多排古朴、典雅的旧式平房,黑瓦砖墙朱红的廊柱,一条幽深的长廊穿过一排排教室,长廊上垂挂下来一串串美丽、淡雅的紫藤花。总觉得在这里学习的应该是穿着蓝衫黑裙剪着童花头的五四时期的女学生。校园里草木葱茏,花儿芬芳,环境幽静,空气清新,是一个美丽的世外桃源。
一年级时我参加了学校文学社,文学社有两位男老师,一位是自己班的语文老师,教《文选与写作》课,叫陆伟民,笔名李劼,现在是当代著名思想文化学者,作家,红学专家,文学批评家。一位是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叫张旻,现在是著名作家。
第一次参加活动,我和同班好友邓丽娟穿过了那条幽深的长廊,穿过长廊旁的迎春花、月季花、杜鹃花,穿过长廊旁的石榴树、夹竹桃、斑竹,来到校园最南面那间宽敞的教室。两位老师分别给同学们讲了对路遥《人生》的理解和读后的感悟,《人生》是讲高中毕业回到家乡的青年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之间的爱情悲剧。老师深入具体分析了高加林自尊、自卑、自信等复杂的性格特征,巧珍的纯朴善良、坚强豁达,高加林悲剧根源,路遥的家园意识我们觉得老师博文多识、无所不通,不由得产生一种敬意。窗外下午的阳光照进教室,教室里灿烂明朗,清爽的风吹拂着同学们的头发,吹拂着脸庞,也吹拂正在抑扬顿挫讲课的老师的衣襟,那风中混合着田野的稻香和校园青草的味道,我们觉得这样的下午真美!
文学社的活动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们,在那儿感受到了在生活中不能感受的世界,远在几百年前的、近在当代的,或国外、或国内的那些社会生活的画面、人物的心理活动。记得那时两位老师讲过戴厚英的《人啊人》、张洁的《沉重的翅膀》、张贤亮的《绿化树》;也讲过舒婷、顾城的诗歌;甚至讲到狄更斯、茨威格和毛姆的作品等等。老师的课很生动,很厚重,更多的时候大家静静地聆听,也有的`时候讨论交流对人物对作品的理解。沉浸在这样的文学氛围里,非常愉悦,这样的生活与我们以往的生活是完全不同的。
我们的写作激情是被老师激发起来的。那天,老师讲好课后,还留了很多时间对社员们的文章做了评价,老师称赞我委婉细腻,邓丽娟的天真烂漫,那时年纪小,很在乎老师的表扬,老师的表扬记在心里,是前进的动力。
我们看了很多很多的文学名著,也记了很多本笔记,当然也非常勤奋地写作,写了不少的文章。我记得自己的文章也有几次刊登在社刊上,第一篇文章是《十六岁的天空》。
一个春天的傍晚,我和邓丽娟在校外的大路上散着步。路旁的蚕豆花开着蝴蝶一样的花朵,田野里麦苗青青,油菜花金黄金黄的,一片连着一片。那路上有许多学生,也有老师,清新的晚风徐徐吹来,他们显得那么悠然。我们又聊起文学方面的话题,不知不觉又聊到《人生》,谴责背信弃义的高加林,同情美丽善良的农村姑娘巧珍,同时慨叹人生中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以及得出把握人生的抉择,走好每一步的重要性说着说着看到陆老师和张老师从不远处走来,共同的理想和爱好使他们很投缘,他们走得很近,离我们不远的时候,隐约听到两位老师也在聊文学方面的话题。我觉得有这样的对文学执著的热爱与追求的老师和同学真好,在这样宁静而美丽的校园学习真好,是那么幸福,人生那么有诗意。
两年之后,五月的初夏,教室前面的栀子花开了,一丛丛,一簇簇,深绿色叶子衬托一朵朵洁白素雅的花朵,那么清新宜人。栀子花的清香流溢在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整个校园都笼在馥郁的香气中。教室里,男同学们在用功地练习毛笔字。我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看一本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写的《雪国》。不远处操场上其他班男同学打篮球喧哗的声音传来,我想象他们穿着汗衫、短裤个个运动员的样子。琴房里飘扬出浑厚的风琴声和清脆的钢琴声,这是《生产队里的小鸭子》,那是《彝族舞曲》我听出了她们各自弹的曲子,感觉自己的身上匀染着淡淡的栀子花香,觉得夕阳下的校园那么有诗意,但同时感到隐隐的惆怅和落寞,因为文学社已经解散,陆老师和张老师先后调离学校。此时,邓丽娟兴冲冲的跑来,手里拿着陆老师寄来的信,信中称赞我们对文学的热爱与写作的进步,鼓励我们坚持文学的梦想,执着的追求并努力获得成果。
陆老师是到华东师范大学读中文系研究生的,师从著名学者钱谷融,后留校任教。再后,漂洋过海,旅居美国。如今,陆老师已是著名学者、作家、文学批评家,但我们再也没有见过老师的面。老师著作等身,我有时也去他的博客看看,他的学识和思想有高山仰止的感觉,而学生还在原地踏步,不知如何在评论一栏写几句读后感想文字,再加工作和家庭琐事忙碌,没有很好学习老师的文章。张老师虽在上海,也没有再见过,有时听同学提起,老师名气也越来越响,是广东省作协、上海市作协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嘉定区文联副主席。
当年文学社的师生,都是年轻人,大孩子带着一帮小孩子,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和爱好走到一起,阅读,使我们有不一样的气质、内涵和美丽。小小的种子在心灵种下,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文学社的同学如今天各一方,有的是校长、有的在其他岗位上担任行政职务,有的做一位平凡的教师,教书育人,但我想他们对文学的钟情从未割裂过,一天忙碌之后,习惯地拿起他们喜爱的书籍读读。还有的,勤奋地在这片土地上耕耘,笔耕不辍,取得了了不起的成果,成为著名的作家和诗人。如青浦的徐斌,笔名林宕,青浦报的副主编,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九十年代初作品就在《上海文学》、《小说界》、《钟山》等发表,被《作品与争鸣》、《小说月报》等转载,小说界有名气。周民军,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校长助理,语文高级教师,上海市写作协会会员,松江文联、华亭诗社骨干,著有小说集《谁让我遇上了你》,诗歌集《云影天光》等两部,上海诗歌界有名气。愚钝惰性如我者,虽没有什么收获,但临近天命之年,对文学的热爱又回到少年时的向往和渴求。
那些读过的书以及我们曾经的梦想,给了我们不一样的青春和人生。对世界和生活的思索和担当,使我们更具有悲悯情怀,生命更厚重,由内而外散发着美和善的香。每每回想起那些读过的书,那青春的校园青葱的美好时光,就会闻到清新宜人的栀子花的香气,那馥郁的香气浸染我们的光阴,绵延我们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