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香根茎金币
㈠ 郁金香泡沫的其他故事
在十七世纪初,英国的工业革命尚未发生。在欧洲人眼中,英国还不能算一个富 国。当时在荷兰流传着一些笑话,说从英国来的旅游者土头土脑,居然不认得郁金香。他们象剥洋葱、大蒜一样,把郁金香的球茎一层层撕开来看。有的英国船员荒唐透顶,甚至拿郁金香的球茎当午饭吃,这个事情传了出来,大家都在想着,这东西长的也不算多美,吃起来也就和大蒜差不多,它值这么多钱吗?这件事越传越远,越传越远,最后大家都想,郁金香的价格就开始暴跌,从1000多金币降到了10多个金币,尽管这样,还是没有人买。这次投机事故给荷兰造成了相当大的打击,3年内荷兰的经济陷于瘫痪。
在历史上第一个记录郁金香泡沫的是Mackey。他在1852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研究了两百年之前发生的这一案例。可惜,他的文章只有7页纸,不仅 提供的数据不全,还没有指出所引用数据的来源。在他之后,Beckmann归纳出了1637--1643年的有关数据,Muning讨论了1672-- 1696年之间的经济数据。在1950年以后,由于要研究多元动态和不稳定资产的价格变化规律,人们又一次注意到了在荷兰发生的这一次非常典型的泡沫经济现象。郁金香泡沫成为载入文献的最早的泡沫经济案例。
㈡ 求QQ农场郁金香、仙人掌、铃兰的属性图
郁金袭香(基本属性)
红色郁金香:4季作物,初熟32小时,再熟15小时,390.65金币/小时,1.49经验/小时
郁金香(红土属性)
红色郁金香:4季作物,初熟32小时,再熟15小时,433.01金币/小时,1.49经验/小时
郁金香(黑土属性)
红色郁金香:4季作物,初熟25.6小时,再熟12小时,594.22金币/小时,1.87经验/小时
仙人掌:成熟时间:32 小时再次成熟:14 小时预计产量:24 个4季作物,果实售价:35 金币/个
铃兰:成熟时间:32 小时再次成熟:14 小时预计产量:25 个4季作物。果实售价:43 金币/个
望采纳。
㈢ 关于郁金香的画
最近因为拍花田迷上了郁金香,也专门了解了一下荷兰郁金香的历史。谁曾想到,荷兰如今的王牌名片和主力产业,曾经有这么一段故事。
郁金香最初产于高山地区,其球茎普遍可耐-14℃的低温。15世纪中期,奥地利外交大使 Ogier Ghiselain de Busbecq 造访奥斯曼帝国,将郁金香带回了维也纳。在维也纳,大使将球茎交给了皇家植物园的 Carolus Clusius,这位植物学家在1593年将郁金香带到了荷兰的莱顿大学植物园。同年 Carolus 在莱顿植物园成功培育出了适应荷兰种植环境的郁金香,并培育出了新的郁金香品种。Carolus 看重郁金香的科研价值,并不想将其商业化,所以并未公开培育方法。然而有心的商人嗅到了商机,认为这种美丽且稀有的新兴产品会非常有市场。他们从植物园偷了一些郁金香球茎自己种植,并在市场上大肆造势宣传。起初只是一些法国的贵妇人倾慕于郁金香的独特与稀有,乐于用新鲜采摘的郁金香作服饰装饰。或摆在自家花园里,凸显尊贵的身份。
比如在这幅1609年的夫妻双人肖像画中,丈夫就特地拿了郁金香的球茎和一朵郁金香,以彰显富贵的家室。在当时,郁金香都是一支一支卖的,能像如今这般成束成束买的在当时都是大富豪。
为了更好的呈现郁金香的美,代尔夫特地区的蓝瓷作坊还专门设计了一种金字塔型带开孔的瓷器。它们通常带着圆形突起的小开孔,以便插入郁金香并保持直立。瓷瓶的瓶身以女神或天使的图案装饰,并将西方拱廊立柱的建筑样式融入其中,与东方的青花瓷瓶有明显的不同。
然而由于郁金香刚被进口到欧洲,并没有实现大面积的种植,且生长周期长,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某些珍奇品种更是仅此一朵,稀缺性造成了市场的哄抢。1634年后,对郁金香的需求只增不减,郁金香期货在鹿特丹,莱顿的郁金香交易市场被欧洲的投机者几经转手交易。有人已经可以用三株稀有的郁金香换一栋楼。1636年10月后,不仅珍奇品种的价格被抬高,连普通品种的郁金香价格都连续上涨。名为“瑞士”的郁金香球茎在一个月之内上涨485%,而最昂贵的“永远的奥古斯都”则涨到了10000荷兰盾。这笔钱在当时够买阿姆运河边的豪宅,包马车花园。在小镇Hoorn,郁金香甚至被当成货币使用了三年。
这些稀有物种的诞生源自于一种叫“花叶病”的病毒的感染。花叶病不会让郁金香致死,而是让其花瓣产生一些色彩对比明显的彩色条纹。投机商们遵从物以稀为贵的原则,大力造势,将这些稀奇古怪的郁金香的价格越抬越高。
这样疯狂的历史在画中的呈现是,身形肥大的花商坐拥大量的球茎和金币,用天平称着客人带来的金币。客人则将郁金香高高的举着,彰显着花的地位。
然而泡沫经济的规律都是类似的。作为鼻祖的郁金香泡沫,见证了大量的投机者在价格非理性增长的情况下依然飞蛾扑火,纷纷入市,最后破产的经历。后世经济学家总结出的“博傻理论”就非常适用于此时的投机商和普通民众。大家都知道郁金香球茎的价格早就高于其实际价值,却依然相信会有人比他们更傻,愿意出更高的价格从他们手里买入球茎。只是物极必反,当再没有人买得起稀有郁金香,或者市场短期内再也培育不出新品种的时候,转折就要来了。1937年初,投机商人意识到郁金香期货交货的时间即将来临,一旦将球茎入土,再倒手转卖的可能性就小了。2月4日,在一磅白黄冠在连降价三次的情况下都无人问津时,酒馆里的交易者们慌了。一传十,十传百,商人们失去了信心,泡沫被戳破,郁金香市场全面崩盘。过山车一样的曲线击垮了大多荷兰家庭,多年积蓄如烟消云散,政府的救市也无济于事。
泡沫破裂之后,一些带讽刺意味的画作出现了,比如Hendrik Gerritsz的这幅“愚人之旅”。这幅画左边的群众代表着Haarlem的纺织工人,在郁金香价格疯涨的年代,人人都觉得郁金香来钱快。不仅达官贵族,普通的劳动人民也乘上了“发家致富”的顺风车。这些纺织工人放弃了纺锤和织布机,追随着乘坐了花神,酒鬼,货币兑换商人和双面女神的车子,向代表灭亡的大海驶去。带着郁金香花香的大风吹来,车轮越滚越快,吞噬一切的大海也越来越近。
Jan Brueghel the Younger 则以未开化的猴子比作疯狂的人类,讽刺人们在这场危机中丧失的理性。画里身穿上层阶级服饰的花商猴子在为权贵介绍郁金香,金丝猴会计腰绑秤砣计算价格。红袍猴子手举郁金香和钱袋,满脸的喜悦,像极了泡沫破碎前人们一心只求花一朵的交易场景。
不过好在经济危机只摧毁了郁金香投机市场,并未摧毁花农的积极性。在后期印象派大师莫奈和梵高的风景油画里,我们依然看到了成片成片的花田,用鲜艳的色彩铺满大地,警示人们过去的疯狂。
画中的景象与现在的荷兰花田几乎一致,可能只是机械的进步让种植面积越来越大,采摘工艺也由原来的手摘变成了机械化切花。
至于为什么要把郁金香割下来,原因有三。一是用成花提取香精制作香水,二是作鲜切花投放到各大鲜花市场,最重要的还是保护球茎。一株郁金香值钱的还是它的根茎部位,可以无性繁殖来年长出品种稳定的郁金香。
郁金香球茎极其耐寒,根系的生长温度宜在5℃以上,14℃以下,尤为10℃左右最佳。所以荷兰这种4月有负数温度的地区非常适合郁金香的培植。郁金香的球茎需要冬天经历的春化储存足够的营养才能顺利的在春天开花。买了郁金香球茎的游客,如果种不出来可能是气候问题,别一生气像英国人一样当洋葱吃了。
最后,在这么美好的花见季,欢迎大家春天来大农村赏花。
参考资料
1.The Dutch love for flowers – the Tulip,Wahid Saleh
2.Rijksmuseum: 1637-tulipmania
3.Wikipedia: Tulip_mania
4.http://www.visual-art-research.com/2013/04/wagon-of-fools
㈣ QQ农场郁金香具体资料
种植等级:16 级 成熟源时间:52 小时 再次成熟:22 小时 预计产量:30 个 最高产量:37 个 果实售价:54 金币/个
发芽需时:10 小时 小叶子需时:10 小时 大叶子需时:10 小时 花蕾需时:11 小时 盛开需时:11 小时
㈤ "郁金香”是哪个国家的象征
荷兰
郁金香事件来:17世纪,曾源经的欧洲金融中心、东方贸易霸主-荷兰,因一个小小的郁金香球茎竟然导致了其世界头号帝国的衰落。
自1634年开始,郁金香已成为当时投机者猎取的对象, 投机商大量囤积郁金香球茎以待价格上涨。在舆论鼓吹之下,人们对郁金香表现出一种病态的倾慕与热忱。
1636年,以往表面上看起来不值一钱的郁金香,竟然达到了与一辆马车、几匹马等值的地步。直至1637年,郁金香球茎的总涨幅已高达5900%!
当有一天,一位外国水手将那朵球茎(一位船主花3000金币从交易所买来的)就着熏腓鱼象洋葱一样吞下肚去后,这个偶然事件引发了暴风雨的来临。一时间,郁金香成了烫手山芋,无人再敢接手。郁金香球茎的价格也一泻千里,暴跌不止。最终球茎的价格不到顶峰时价格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