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香公牛
A. 郁金香的外形有哪些特征
郁金香原产地中海沿岸、土耳其和中亚细亚等地,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全世界栽培品种约有8000多种。郁金香是荷兰、匈牙利和土耳其的国花。
荷兰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花国,主要有郁金香、风信子、百合花、生石竹、马蹄莲、鸢尾、一品红、仙客来等。荷兰被称为“郁金香之国”。
荷兰原来不产郁金香,最早是从土耳其引进的。相传,在16世纪时,一位奥地利驻土耳其使者,看到了颜色艳丽的郁金香,就把一些球茎带回维也纳,而奥地利宫廷中的一个荷兰花匠又把它带到了荷兰,结果荷兰人看到了这种鲜艳、华贵而幽雅的郁金香,爱得简直发了狂。
1634年,荷兰种植郁金香已到达狂热的程度。据史料记载,人们把财产贱卖变成现钱,投资郁金香。大阿姆斯特丹的一条街上,有幢房屋培壁上嵌有一块石板,镌刻着下面几个字:“此屋出售,价3支郁金香。”种花人家也不吝惜1000英镑买一个花头。有人为了买一个名贵的品种所花的代价是:麦24担、谷48担、公牛4头、肥猪8头、山羊32头……还有许多衣服和金饰,总值在2500荷币以上。后来,由于郁金香天生的魅力,每当情人节、复活节和母亲节以及喜庆日子的到来,人们仍以郁金香相赠,表示祝贺,刺激了花农生产的积极性,产、供、销又兴旺起来。
郁金香的鳞茎扁圆锥形,茎叶光滑带白粉,叶子卵状或长椭圆披针形,有3-5枚。每年3-5月,花开茎顶,白天亭亭玉立,像个洋红的大酒杯,阴天和傍晚闭合,基部常带黑紫色,花谢雌蕊发育成蒴果。
郁金香的花朵由6片花瓣组成,花形有的像杯、碗,有的像卵形、球状,有的像百合花,有的像重瓣花。花色有白、粉红、洋红、鲜红、黄、橙、黑、紫等,还有单色和复色的不同。
郁金香一词,是土耳其语“头巾”一词演变而来的。因为它的形状好像那回教女人包着的头巾一样美丽。所以,土耳其人对郁金香喜爱之情,也不亚于荷兰人。
荷兰是生产和出口花卉最多的国家,阿尔斯梅尔是世界最大的花卉市场。每年9月,阿尔斯梅尔都要举行一次世界最大的花展。那时候,几百艘装满鲜花的船只排列成行,驶向花展地,络绎不绝,宛如花的海洋。
B. 史上最早的金融泡沫,一朵郁金香如何换下一栋楼
当时荷兰人的收入像木匠等手工业者的年收入大概是350荷兰盾,中产阶级像克劳修斯这样的植物学家,他在大学当教授年薪是750荷兰盾(相当于现在年收入15万人民币,一荷兰盾约等于200人民币)。以可见的实物为例,10斤面包售价为0.2荷兰盾,12头肥羊为120荷兰盾,4头成年公牛为480荷兰盾。
当时被炒最热的郁金香品种为永远的奥古斯丁,价格最高时标价为1万荷兰盾,换一套非一线城市的学区房应该不在话下。
花卉产业是荷兰的支柱产业。荷兰每年大约培育90亿个鲜花球茎,年出口额达100亿欧元,出口量占全球市场约60%。郁金香是荷兰种植最广泛的花卉,占花卉总产量的47%。
闻名世界的郁金香可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小花花,它主演了是人类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金融泡沫主角,事件被称为“郁金香狂热”。
到底这个经济泡沫被吹的有多大呢?
据记录,当时标价5000荷兰盾的郁金香最后被50荷兰盾售出,仅仅只有用了一天,然而再过几个月价格就降到几个荷兰币。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是在荷兰泡沫被吹大?
当时荷兰处于黄金时代,社会处于变革之中,整个国家是鼓励赚钱的,阿姆斯特丹是一个沼泽上的城市,其他产业并不是太发达。而且当时还爆发了黑死病,人们平均年龄不超过40岁,很多人也是抱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赌徒心理。加之荷兰已经有证券交易所,对郁金香球茎的期票交易起到了推动作用。
除了郁金香,风信子、大丽花、唐菖蒲、长春君子兰都被炒过高价。比如,1838年的法国发生了大丽花狂热,一朵美丽的大丽花可以换一颗上好的宝石;1985年中国长春君子兰狂热,最贵的品种售价达到20万人民币,
C. 郁金香简介
郁金香原产地东亚的土耳其一带,别名洋荷花、草麝香。普为熟知的外销回大国荷兰引答进第一颗郁金香是在十六世纪末期。欧洲最早种植的郁金香,从土耳其引入,首先在奥地利栽培。我国19世纪开始引进。依生长地区纬度不同而花期各异,普遍约在三月下旬至五月上旬。虽然全世界约有2,000多种郁金香品种,但被大量生产的大约只有150种左右。[1] 喜欢冬季较温和、湿润、夏季凉爽、稍干燥的向阳或半阴环境。郁金香花色艳丽多样,常利用各种颜色配植成几何图形的花坛,或分品种成片种植在草坪、林内、水边。 也被欧洲人称为“魔幻之花”的郁金香,自古以来就有一种莫名的魔力让园艺学家热衷于品种改良,甚至有人倾家荡产只为了它那稀有的球根。
D. 可怕的错觉内容简介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曾发生过一些令人瞠目结舌的事件,其中最为显著的莫过于股票市场的疯狂投机,它引发了一场堪称“法国大革命”的股市崩盘,进而催生了拿破仑的法兰西帝国。当时,一个郁金香的价值竟然能等同于八只肥牛、四头公牛、两吨奶油、一千镑乳酪,甚至一个银制杯子和一套生活必需品。连伟大的科学家牛顿也无法抵挡这种“南海股市狂潮”的诱惑,最终损失了相当于十年工资的两万英镑。
预言家们的“2012世界毁灭”虽屡遭事实嘲讽,但每次末日预言的出现都会引发全球范围的恐慌。这些看似荒谬的信念,却是历史的真实写照,它们揭示了“可怕的错觉”如何吞噬着人们。麦基在他的著作中,揭示了人性中最盲目和疯狂的一面,无论是国王、科学家,还是普通百姓,都曾为财富、圣物和欲望所驱使,陷入一个个看似简单却极具破坏力的错觉中。
从炼金术士的黄金梦到难民在末日恐慌中的四处逃亡,这些错觉导致了无数的悲剧和羞辱。然而,为何人类一次又一次地重蹈覆辙,陷入相同的错误?这正是麦基作品中所深入探讨的问题。这些最可悲、最可怕的错觉,尽管每个人都可能犯下,但它们的普遍性和重复性令人深思。
(4)郁金香公牛扩展阅读
作者:(英国)查尔斯·麦基 译者:冯松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页码:346 页出版日期:2008年ISBN:9787802289376装帧:平装开本:16外文书名:Extraordinary Popular DELUSIONS市场价:¥39.00
E. 什么是“郁金香泡沫”
1. “郁金香泡沫”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金融泡沫。
2. 16世纪中期,郁金香从土耳其被引入西欧,不久,人们开始对这种植物产生了狂热。
3. 到17世纪初期,一些珍品卖到了不同寻常的高价,而富人们也竞相在他们的花园中展示最新和最稀有的品种。
4. 到17世纪30年代初期,这一时尚导致了一场经典的投机狂热。
5. 人们购买郁金香已经不再是为了其内在的价值或作观赏之用,而是期望其价格能无限上涨并因此获利。
6. 1635年,一种叫Childer的郁金香品种单株卖到了1615弗罗林。
7. 如果你想搞清楚这样一笔钱在17世纪早期荷兰的经济中是什么价值,你只需要知道4头公牛(与一辆拖车等值),只要花480弗罗林,而1000磅(约454公斤)奶酪也只需120弗罗林。
8. 郁金香的价格还是继续上涨,第二年,一株稀有品种的郁金香(当时的荷兰全境只有两株)以4600弗罗林的价格售出,除此以外,购买者还需要额外支付一辆崭新的马车、两匹灰马和一套完整的马具。
9. 所有的金融泡沫正如它们在现实世界中的名称所预言的一样脆弱。
10. 当人们意识到这种投机并不创造财富,而只是转移财富时,总有人会清醒过来,这个时候,郁金香泡沫就该破灭了。
11. 在某个时刻,当某个无名小卒卖出郁金香——或者更有勇气些,卖空郁金香时,其他人就会跟从,很快,卖出的狂热将与此前购买的狂热不相上下。
12. 于是,价格崩溃了,成千上万的人在这个万劫不复的大崩溃中倾家荡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