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傲雪
A. 赞美梅花傲雪精神的诗句
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2、迎春古早发,独自不疑寒。
3、前村春雪里,昨夜一枝开。
B. 梅花傲雪的诗句
1、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
2、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欧阳修《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3、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4、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谢枋得《武夷山中》
5、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其一》
6、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苏轼《西江月·梅花》
7、诗老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苏轼《少年游·咏红梅》
8、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杜甫《小至》
9、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陆游《梅花绝句》
10、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范成大《霜天晓角·梅》
11、弄梅骑竹嬉游日。——王国维《虞美人·弄梅骑竹嬉游日》
12、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张嵲《墨梅》
13、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崔道融《梅花》
14、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风飚,徒有霜华无霜质。——鲍照《梅花落·中庭多杂树》
15、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16、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吴涛《绝句·游子春衫已试单》
17、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曹雪芹《咏红梅花得“花”字》
18、银河宛转三千曲。——周邦彦《菩萨蛮·梅雪》
19、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李清照《懈恋花》
20、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周邦彦《花犯·小石梅花》
21、一朵江梅春带雪。——赵鼎《蝶恋花·一朵江梅春带雪》
22、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柳宗元《早梅》
23、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曹雪芹《访妙玉乞红梅》
24、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25、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齐己《早梅》
26、风送梅花过小桥,飘飘。——赵显宏《昼夜乐·冬》
27、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28、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陆游《落梅》
29、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韩偓《夜深》
30、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31、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32、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曹雪芹《咏红梅花得“红”字》
33、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34、雪后燕瑶池,人间第一枝。——赵令《菩萨蛮·春风试手先梅蕊》
35、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36、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齐己《早梅》
37、天涯也有江南信。——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38、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李清照《临江仙·梅》
39、去时梅萼初凝粉。——欧阳修《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
40、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曹雪芹《咏红梅花得“红”字》
41、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何逊《咏早梅》
42、落梅庭榭香,芳草池塘绿。——晏几道《生查子·落梅庭榭香》
43、后不如今今非昔,两无言、相对沧浪水。——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44、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苏轼《西江月·梅花》
45、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汪藻《点绛唇·新月娟娟》
46、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李商隐《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47、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48、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49、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李清照《临江仙·梅》
50、幽姿不入少年场。——陆游《朝中措·梅》
C. 梅花傲雪的含义
诗歌中的梅花意象
〖诗人们咏梅绝不只是为了描摹梅的物态,更重要的是借梅怡情,抒怀,表节。咏梅诗之不同于一般的咏物诗,想是由于诗中报咏之梅,已经成为诗人心灵的客观对应物,一代一代层累凝聚着深刻的含义,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独立高潮的心灵境界。〗
梅花是中国古代常见的审美意象。它以其曲折多姿的形态,经霜耐寒的特性受到古代文人反复咏唱,诗人借助这客观之象,融进自身的主观之意,赋予梅花各种美好的品格。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融合为一体,梅花的艺术形象既有理性也有感情,激发读者的想象。现在就以宋诗为中心,说说梅花的意象,其主要意象有三:一是象征志土、贞土;二是象征隐者、高土;三是象征美人、仙子。
早在魏晋时期,梅花就被写入诗歌中,人们首先把它作为一般春花春树认识和描写,就比如萧纲的《雪里觅梅花》:<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俱羞惜腕露,相让到腰赢。定须还剪彩,学作两三枝>后来梅花渐渐上升为独立的审美表现对象,而不仅仅作为春景的点缀,就自然产生了梅花独有的意象。
南朝鲍照在其《梅花落》中云:<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虽然仍视梅花为春花,但已看到梅花开在霜雪中的悲哀,意在托寓自身才能行不到发挥。到了盛唐,张九龄在其仕途受挫之时所作的《庭梅咏》:<更怜花蒂弱,不受岁寒移。朝雪那相妒,阴风已屡吹。馨香虽尚尔,飘荡复谁知。>在感怀身世的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坚毅不屈的意志,这是鲍诗所没有的。至中唐朱庆馀《早梅》一诗,就把梅花傲雪作为高尚品性加以赞美:<天然根性异,万物尽难陪。自古承春早,严冬斗雪开。>在此就可看出,诗人已经赋予了梅花高风亮节的品性。
尤其是宋代,生活在龌龊尘世,志不得伸的诗人们更与梅花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看到在寒霜季节盛开的梅花,傲雪耐寒,独入清香,于是就把它诠解为一种孤高绝俗,贞洁自爱的君子情操,以梅隐喻自身的美德。<穷冬万木产枯死,玉艳独发凌清寒。>欧阳修《对和雪忆梅花》描绘了梅花娴雅不俗,耐得寒冷,饱经霜打依旧傲然挺拔的贞秀丰姿。宋初诗人韩维眼中梅花就是如此孤高绝俗,在严寒霜雪中保持铁骨芳姿。《劲谢》=还有描写在恶劣环境下生长的梅花:<自持孤石比坚性,不与众木争芳姿>(释显忠《石缝梅》)虽生长环境不好,但依然顽强自下而上,不随俗浮沉而保持真我。
北宋中期,经过苏轼等人的吟咏,梅花的君子意象得到进一步深化。苏轼是梅花的乱,写了大量咏梅诗,在其诗中带有强力主观表现性,一方面,如前人一样淋漓尽致地展现诗人孤芳自赏,幽洁自持的性格志趣,另一方面也寄托了内心深处与世委蛇而又不甘沦弃的孤清与落寞。<先生独饮勿叹息,幸有落月窥清樽。>(《松风亭下梅花盛开》)<酒醒人散山寂寂,惟有落蕊粘空樽。>(《再用前韵》)<人去残英满酒樽,不堪细雨湿黄昏>。(《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等诗都可体现苏轼泳梅诗中高洁之志与孤寂之感交渗一体的双重感情取向。在苏轼以后,也有不少借泳梅感慨落寞孤独的诗篇:<岁寒为尔添愁绝,倚树微吟亦自伤。>(沈与尔《次韵梅花》)在寒夜独倚着树而叹息,是何等寂寥索寞。陆游也甚爱梅,写下了<可怜庭中梅,开尽无人知。寂寞终自香,孤贞见幽姿。>的诗句(《城南王氏庄寻梅》)以盛开的梅花无人去欣赏,透露出怀才不遇的无奈与感伤。另外李少云的《梅花落》:<素艳明寒雪,清香任晓风。可怜深似我,零落此山中。>此比喻极为明显:抱负既然不能伸展,唯有顾影自怜了。这些诗篇不但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思想感情,其中蕴涵的那份幽独寥落,冷清荒寒的感觉正是当时土大夫在仕途挫折时的经常体验。
到了南宋,国势飘摇,社会动荡,土人阶层涣散零落,诗人在受挫时感到尘世的不如意,而且还受道家逍遥自适人生哲学的影响,很多诗人寄情于山林,渴望过一种清净无为与世无争的生活,于是在咏梅诗中,出现了梅花另一个意象------隐者高士的意象。
梅花开在残腊初春之际,长于高山纲谷,水驿荒村,但它清香依旧,洁白无暇,给身处逆境的诗人以无限慰籍。<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王琪《梅花》)所表现的是一种平淡恬静的生活态度。<木海亭前花似锦,岭头梅蕊怯风沙。正如隐者归幽谷,鹤版征书未到家。>(张舜民《望子岭梅花方开用黄道韵》)<独自不争春,都无一点尘。>(吕本中《早梅》)_<本来淡薄难从俗,纵入纷华亦绝尘。>(韩元吉《梅花》)含括了老庄的虚静淡泊,萧散自得的隐士襟怀,更包含着对个人志节操守的重视以及对个人精神自由的维护。梅花自古就有<霜雪美人>的意象,早在柳宗元《龙城录》里已记载了一个梅花传说,隋开皇中赵师雄于寒冬时节在罗浮山中见一淡妆素服的美人,此女就是梅花所化。此后诗人就爱将梅花比拟?lt;霜美人>,<雪美人>,<冷美人>。这是由于梅花本身具有美人姿态,有清冷淡雅的美。使人不由得将其看作是<客来惊起晓妆匀>的女子,是忽然发现的惊心动魄的<空谷佳人>。
宋初诗人梅尧臣笔下的梅花是玲珑的小家碧玉:<家住寒溪曲,梅花杂暖春,学妆如小女,聚笑发丹唇。>(《红梅》)在吴颐《次韵宪宣德红枨诗韵》里梅花就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高洁处子:<玉骨冰肌冷照人,匀红轻绛罗巾……寄声闭户英夫子,体取居尘不杂尘。>也有诗人将梅花描绘成一个冰肌雪肤玉骨霜心的仙子<皎皎仙姿脉脉情,绛罗仙萼裹瑶英。>(晁端友《梅花》)<玉立寒烟寂寞滨,仙姿潇洒净无尘。>(朱熹《次韵列秀野前树梅》)<骑龙古仙绝火食,惯住空山啮冰雪。>(陆游《湖山寻梅》)在周必大眼中梅花既有仙子的袅娜多姿,又有邻家女子的娇涩可人<初疑太真欲起舞,霓裳拂拭天然姿。又如东家窥墙女,施朱映粉尤相宜。><(《次韵史院洪境卢简洋馆中梅》)更有诗人将梅花比喻为罹的爱人的:<秋水娟娟隔美人,江东日暮几重云。孤灯竹屋霜清夜,梦到梅花即见君。>可见梅花在诗人心中的地位是何等高尚与尊贵。
其实梅花这三个象征意象往往不是分离的,而是相融相通的。在很多咏枨诗中,这三个象征意义是同时存在的。比如欧阳修的《对和雪忆梅花》:<穷冬万木立枯死,玉艳独发凌清寒,鲜妍皎如镜里面,绰约对若风中仙。>既写出梅花傲雪坚毅的品格,也赞吧梅花如仙的形貌。又如陆游的《开岁半月湖村梅开无馀偶得五诗以烟湿落梅村为韵》:<居人空巷者,疑是湖中仙。>久居荒芜之地的人,既是隐者,又像神秘的仙人,陆游巧妙地将这两个意象交织在一起,使此诗内容更丰富。张孝祥的《道间见梅》中则把梅花描绘成一个孤高自爱的女子,其实也是把贞士和美人的意象结合了。梅花的三个意象之所以能相融,是因为这三个意象都有共通的核心-- 贞洁的象征。
另外,以梅花来表达对远方朋友的罹,也是古诗中梅花又一重要意象。第一首梅花诗,南北朝陆凯所作的《赠范晔》就是以梅花传达友情:<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唐代不少诗人已经运用这个意象进行咏梅诗的创作。折梅赠远已成为常用的典故。到了宋代,王安石等人继承了这一意象<驿使何时发,凭君寄一枝>(《梅花》)殷勤手折遥相赠,不欲花前独举觞。>(《和史诚之谢送张明叔梅台三种梅花》)梅花成为传达友情的信物。<折梅寄友>表达友情的意象逐步深化、发展。到了宋朝中期,梅花在诗歌里不仅仅是一个信物,更代表着一种情绪,诗人看到梅花就不由想起远在他乡的朋友?lt;岭北霜枝最多思,忍寒留待使君来。>(苏轼《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为怜北客飘流远,偷报东君信息回。香气轻于新酿熟,襟怀重似故人来。舟中莫问无兼有,急急呼儿觅酒杯。>(张舜民《舟行湘岸见梅盛开》)也有诗人在咏梅诗中抒发对友人情人的相思之情,如朱松《饮梅花下赠客》:<且当醉倒此花前,犹胜相思寄愁绝。>以及朱熹《清江道中见梅》:<他年千里梦,谁与寄相思。>都透露出悠悠相思的情愫。更有迁骚人以咏梅抒发思乡的愁苦:<还怜客路龙山下,未折一枝先断肠。>(陆游《客舍对梅》)<望远可无南北使,客愁定费短长吟>。(尤袤《梅花》)诗人有感于世路艰难,抒发了思乡却不得归的怆痛之感之感。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诗人们咏梅绝不只是为了描摹梅的物态,更重要的是借梅怡情,抒怀,表节。咏梅诗之不同于一般的咏物诗,下是由于诗中报咏之梅,已经成为诗人心灵的客观对应物,一代一代层累凝聚着深刻的含义,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独立高潮的心灵境界。
梅花,又名春梅、红梅。蔷薇科李属,落叶乔木,少有灌木。高可达5一6米。树冠开展,树皮淡灰色或淡绿色。小枝细长,枝端尖,绿色,无毛。叶宽卵形或卵形,边缘有细锯齿,先端渐尖或尾尖,基部阔楔形,幼时或在沿叶脉处有短柔毛,叶柄短,具腺。花梗短,1一2朵右生于1、2年生枝梢,萼筒钟状,有红,暗红及绿色等。花有单瓣或重瓣,白色、红色或淡红色,有芳香,多在早春1一2月先开花,后发叶。核果近圆球形,黄色或带绿色,5-6月成熟。 梅花原产于中国,主要以长江流域及西南地区栽培为盛。喜温暖而稍湿润的气候,宜在阳光充足、通风凉爽处生长,其性畏涝,能耐旱。梅花、梅果可以入药,梅花冲水可代茶。梅果素有“健康食品”之称,可加工成各式干果,不胜枚举。 梅花是世界著名的观赏花木,尤以风韵美而著称,每当冬末春初,疏花点点,清香远溢,在中国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本文综合有节选陈允嘉文字)
梅花是中国古代常见的审美意象。它以其曲折多姿的形态,经霜耐寒的特性受到古代文人反复咏唱,诗人借助这客观之象,融进自身的主观之意,赋予梅花各种美好的品格。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融合为一体,梅花的艺术形象既有理性也有感情,激发读者的想象。现在就以宋诗为中心,说说梅花的意象,其主要意象有三:一是象征志土、贞土;二是象征隐者、高土;三是象征美人、仙子。
早在魏晋时期,梅花就被写入诗歌中,人们首先把它作为一般春花春树认识和描写,就比如萧纲的《雪里觅梅花》: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俱羞惜腕露,相让到腰赢。定须还剪彩,学作两三枝。后来梅花渐渐上升为独立的审美表现对象,而不仅仅作为春景的点缀,就自然产生了梅花独有的意象。 南朝鲍照在其《梅花落》中云: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虽然仍视梅花为春花,但已看到梅花开在霜雪中的悲哀,意在托寓自身才能行不到发挥。
到了盛唐,张九龄在其仕途受挫之时所作的《庭梅咏》:更怜花蒂弱,不受岁寒移。朝雪那相妒,阴风已屡吹。馨香虽尚尔,飘荡复谁知。在感怀身世的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坚毅不屈的意志,这是鲍诗所没有的。至中唐朱庆馀《早梅》一诗,就把梅花傲雪作为高尚品性加以赞美:天然根性异,万物尽难陪。自古承春早,严冬斗雪开。如此就可看出,诗人已经赋予了梅花高风亮节的品性。
尤其是宋代,生活在龌龊尘世,志不得伸的诗人们更与梅花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看到在寒霜季节盛开的梅花,傲雪耐寒,独入清香,于是就把它诠解为一种孤高绝俗,贞洁自爱的君子情操,以梅隐喻自身的美德。 穷冬万木产枯死,玉艳独发凌清寒,欧阳修《对和雪忆梅花》描绘了梅花娴雅不俗,耐得寒冷,饱经霜打依旧傲然挺拔的贞秀丰姿。宋初诗人韩维眼中的梅花就是如此孤高绝俗,在严寒霜雪中保持铁骨芳姿。《劲谢》=还有描写在恶劣环境下生长的梅花:自持孤石比坚性,不与众木争芳姿(释显忠《石缝梅》)虽生长的环境不好,但依然顽强自下而上,不随俗浮沉而保持真我。
如果真的是“自古画梅不如花”的话,那么中国古诗对梅花的描写则惟妙惟肖,在梅花的自然美中又被赋予人文的隽永韵味。梅园的设计又常以诗而立意,园艺家精心植梅布景,使人看到梅就想到诗,见到诗又想起梅。 在弯弯的梅园透花窗墙旁,植有一棵花如白雪的梅花。远远望去,是雪是梅难以的分辨,但阵阵暗香飘来,那无疑是梅花。面对这体味无穷的享受,怎么能不想起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开在残腊初春之际,长于高山纲谷,水驿荒村,但它清香依旧,洁白无暇,给身处逆境的诗人以无限慰籍。“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王琪《梅花》)所表现的是一种平淡恬静的生活态度。“木海亭前花似锦,岭头梅蕊怯风沙。正如隐者归幽谷,鹤版征书未到家。”(张舜民《望子岭梅花方开用黄道韵》)“独自不争春,都无一点尘。”(吕本中《早梅》)_“本来淡薄难从俗,纵入纷华亦绝尘。”(韩元吉《梅花》)含括了老庄的虚静淡泊,萧散自得的隐士襟怀,更包含着对个人志节操守的重视以及对个人精神自由的维护。 梅花自古就有(霜雪美人)的意象,早在柳宗元《龙城录》里已记载了一个梅花的传说,隋开皇中赵师雄于寒冬时节在罗浮山中见一淡妆素服的美人,此女就是梅花所化。此后诗人就爱将梅花比拟“霜美人”,“雪美人”,“冷美人”。这是由于梅花本身具有美人姿态,有清冷淡雅的美。使人不由得将其看作是“客来惊起晓妆匀”的女子,是忽然发现的惊心动魄的“空谷佳人”。
另外,以梅花来表达对远方朋友的罹,也是古诗中梅花的又一重要意象。第一首梅花诗,南北朝陆凯所作的《赠范晔》就是以梅花传达友情:“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唐代不少诗人已经运用这个意象进行咏梅诗的创作。折梅赠远已成为常用的典故。到了宋代,王安石等人继承了这一意象“驿使何时发,凭君寄一枝”(《梅花》)“殷勤手折遥相赠,不欲花前独举觞。”(《和史诚之谢送张明叔梅台三种梅花》)梅花成为传达友情的信物。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诗人们咏梅绝不只是为了描摹梅的物态,更重要的是借梅怡情,抒怀,表节。咏梅诗之不同于一般的咏物诗,下是由于诗中报咏之梅,已经成为诗人心灵的客观对应物,一代一代层累凝聚着深刻的含义,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独立高潮的心灵境界。
D. 雪花翩翩祈丰年,梅花傲雪绽笑颜。翻译
解释如下
雪花翩翩祈丰年,梅花傲雪绽笑颜
片片雪花飞舞,祈祷有个丰收的年头;大雪中,坚贞的梅花傲然开放。
愿我们都能拥有雪花的纯净恬淡,拥有梅花的顽强不屈,继续行走在辞旧迎新的路上。
E. 关于梅花傲雪的诗句
1、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
2、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欧阳修《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3、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4、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谢枋得《武夷山中》
5、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其一》
6、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苏轼《西江月·梅花》
7、诗老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苏轼《少年游·咏红梅》
8、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杜甫《小至》
9、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陆游《梅花绝句》
10、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范成大《霜天晓角·梅》
11、弄梅骑竹嬉游日。——王国维《虞美人·弄梅骑竹嬉游日》
12、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张嵲《墨梅》
13、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崔道融《梅花》
14、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风飚,徒有霜华无霜质。——鲍照《梅花落·中庭多杂树》
15、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16、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吴涛《绝句·游子春衫已试单》
17、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曹雪芹《咏红梅花得“花”字》
18、银河宛转三千曲。——周邦彦《菩萨蛮·梅雪》
19、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李清照《懈恋花》
F. 梅花傲雪多思忖对下联
出句:梅花傲雪多思忖,
对句:菊蕊斗霜自考量。
出句:梅花傲雪多思忖,
对句:柳叶舞风常揣摩。
G. 赞美梅花傲雪古诗词
白梅
元·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生长在冰清玉洁的雪林中,梅花有一种魔力:风中带来的清香,仿佛让我们闻到了春天的气息。
梅花
唐·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梅花身姿美丽孤傲,入了画,也很难画出她的神韵来;梅花香气清新,在数九寒天,也不觉得寒冷。
看着朔朔冷风中瑟瑟发抖的花瓣,只愿这西风善解人意,吹得轻柔一些,帮我呵护这冬日里来之不易的春色。
卜算子·咏梅
近代·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如果说,梅花有自我意识,她对于自己在寒冬盛开这件事,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呢?
毛主席告诉我们:她不愿与百花争艳,开在这隆冬,就是为了报春。等到春日山花浪漫时,就是她功成身退,安心休息的时候了。
那么,踏雪寻梅,寻的这枝梅花,就是春天。
- 寄情 -
探波傲雪,剪雪裁冰,梅花代表了中国人最理想的人格。
踏雪寻梅,寻的不仅是一缕清香,找的也不仅是一个春天;
更多的时候,我们找寻的是一份高雅,一种信念和一份情谊。
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喜爱梅花,因为她的高洁。就算花瓣落尽,就算被踏入泥泞里,香气依然芬芳扑鼻。她这一生,就是令人敬仰的。
H. 梅花傲雪绽放 根据这个场景,写一段话
那花白里透红抄,花瓣润袭滑透明,像一颗颗价值不菲的水晶。梅花有的早开,有的晚开,在同一棵树上,可以看到千姿百态、各种形态的梅花。风吹叶落时,你不必担心梅花花瓣会随之落下而摔破,梅花不是娇贵的话,反而越是寒冷,越是开得精神、秀气。古人云“宝剑峰从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正是梅花品质的写生吗?
梅花的色,艳丽而不妖。梅花的香,清幽而淡雅。梅花的姿,苍古而清秀。难道,这不正是我们的建筑工人么?他们无论严寒酷暑,无论刮风下雨,无论天寒地冻,他们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的工作着。我要学习梅花,我要做一个像梅花一样的人。
I. 用梅花傲雪绽放写一段句子
又下雪了,我欣喜的走到门外。晶莹的雪花轻轻的天空飘飞而下,像圣洁回的小天使。雪答花很密,一会儿房顶上,路面上,树枝上就覆盖了薄薄的一层。我随意走着,忽然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那香味轻盈的若有若无,但却让人无法忽视,无法忘怀。循着香味前行,忽然眼前一亮,路旁飘飞的雪花中,傲然挺立着两株绽放正盛的腊梅,黄色的近乎透明的花朵怒放着,那傲然让人全然忘却了严寒,和着白雪宛然构成一幅绝妙的梅花傲雪图。真是:
烟霏霏,
雪霏霏。
雪向梅花枝上堆。
春从何处回。
J. 梅花傲雪这个成语的解释
没有 梅花傲雪 这个成语,有
傲雪凌霜成语
拼 音 ào xuě líng shuāng 常 用 常用成语, 年 代 古代成语, 结 构 联合式成语, 词 性 中性成语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经历磨炼,面对困难无所畏 解 释 形容不畏霜雪严寒,外界条件越艰苦越有精神。比喻经过长期磨练,面对冷酷迫害或打击毫不示弱、无所畏惧。傲,傲慢、蔑视。 出 处 宋·杨无咎《柳梢青》:“傲雪凌霜,平欺寒力,搀借春光。” 例 子 如松柏之性,~。(清·钱泳《履园丛话·谭诗·总论》) 近义词 傲雪欺霜、无所畏惧、欺霜傲雪、战天斗地、无所畏惧 反义词 含垢忍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 歇后语 腊月里的梅花 灯谜面 腊梅【解释】:形容不畏霜雪严寒,外界条件越艰苦越有精神。比喻经过长期磨练,面对冷酷迫害或打击毫不示弱、无所畏惧。傲,傲慢、蔑视。
【出自】:宋·杨无咎《柳梢青》:“傲雪凌霜,平欺寒力,搀借春光。”
【示例】:如松柏之性,~。 ◎清·钱泳《履园丛话·谭诗·总论》
【近义词】:傲雪欺霜、无所畏惧
【反义词】:含垢忍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经历磨炼,面对困难无所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