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剧小梅花金花女
1. 潮剧为什么这样出名
潮剧,并不是一个非常出名的剧种,却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的剧种,它有它独特的唱腔、表演,运用方言来唱、念,使得它具有非常浓厚的地方特色,深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不同于舞蹈是纯肢体语言的艺术,不同于歌曲是声音上的艺术,也不同于音乐是人对乐器的演奏艺术,更不同于杂技是纯技能上的表演艺术,它是一门综合性极高的艺术,集唱、念、做、打于一身,对演员的要求非常高,培养戏曲演员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尤其是要培养一名德高艺精的戏曲演员更是难。( u: a6 y% f6 P# Z9 z, I
很多很多的白发老人,他们手执扇子,听着他们喜爱的腔调,有时候头会随着演员的腔调走动,有时候会大叫好,我仿佛看到他们年轻时候就在看戏,看着看着,头上的乌丝就变成了白发……除了老人,剩下的大概就是行内人了,或者是一些小孩,这些孩子大部分也都是戏校的孩子。" J: u l I0 w& ?' Z
其实,不只是京剧面临着一个观众老龄化的问题,很多地方戏都是这样,像潮剧,也有过很多年的低迷期。所幸,在潮剧面临着萎靡不振的形势时,在潮汕地区,有一个业余潮剧培训团体,培养了许多许多戏曲新苗,几年来,连续夺得了12块“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金牌,为潮剧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更加重要的是,它为潮剧培养了一大批潮剧小观众、小票友……这个团体在潮剧界在潮汕地区也算是小有名气,也因为他们出版了很多潮剧卡拉OK唱片,让孩子们有了一个方便学习潮剧的平台。如是,从此潮汕地区掀起了一股小孩学唱潮剧的热潮,民间也兴办了很多业余学习潮剧的机构。
e, G0 | j# O3 s 当然,潮剧这个剧种,本身有它的局限性,它是用方言唱的,外地人都听不懂、说不了,所以基本上只能由本地人来唱和演,所以它的受众面又只能是懂潮语的人,虽然现在科技也发展了,有了字幕机了,可是,如果要观众边看戏还要边看字幕,势必会分散观众的心,那观众自然也就没有办法体会到最美的享受了。说到字幕,必须强调一个问题,就是在传统潮剧剧目中,有很多俗语,都是必须用潮汕话来说才有意思才幽默的,比如潮剧《金花女》第五场中,驿丞就说到了“老婆掉进溪——凄凉(妻凉)”,这样的话外地人还可以听懂,又如,《金花女》第三场里,进财说的“秀才吃崂饼——有日”,像这样,外地人能看得懂吗?如果是很土的方言,字幕也用一些很生僻的字的话,那外地人怎么能看懂?这样,字幕就变得非常重要了,当遇到方言而且是生僻字时,打字幕的人必须把演员们要说的意思表达清楚,而不是打出那些谐音的,只有潮汕人看了才能懂的字。只有这样努力改变,我们潮剧才能把自己推向外地,推向更远的地方!只要努力用心了,一定可以,外国片也可以打上中文就拿到中国放映,照样有很大的市场。
除了字幕,还有很多方面我们潮剧都需要改进,像我们的化妆、头饰、服饰都可以多向外地剧种(比如越剧)学习。要有一出好戏,剧本也是非常重要的,而我们潮剧,当前缺的却不仅仅是优秀的演员,剧作者也是紧缺,还有作曲的老师也缺,仔细想想,潮剧面临的形势确实太严峻太危险了。
2. 对潮剧有建议,向谁投送我对潮剧有建议,却不知对谁说。
关于潮剧文化的研究报告
一、课程提出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这个信息化的世界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新奇的事物,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因此,我们经常回发现有些人疯狂地追逐哪些新奇的事物,二护绿了存在与我们身边的的,富有文化底蕴的东西,作为一个潮州人,我们应该队本土文化有所了解,比如说我们潮州文化的精髓——潮剧。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看到人们痴迷地追捧日剧韩剧,却对潮剧一无所知,所以我们现小组对潮剧文化做了研究,希望能更深地了解潮剧的内涵,传承和弘扬这一文化。
二、研究目的
1.了解潮剧的基本情况
2.了解潮剧的艺术特点。
3.弘扬潮剧文化,对潮剧的发展提出建意。
三、研究方法
1.搜查资料(上网)
2.讨论总结成文
四、研究成果
(一)潮剧简介
潮汕山川灵秀,气候宜人,大岛小屿,错落海中,碧波荡漾,虚无缥渺,堪称阆苑仙乡!千百年来,踏潮土、弄潮水、聆潮声、说潮话的潮汕儿女就生活在这里,一代接着一代。
古老的潮汕人杰地灵,富有深厚的文化传统。潮人的衣食住行,无不带着潮汕文化的独特色彩。而用潮州方言演唱的源远流长的潮剧,更是潮汕文化之中的奇珍异宝,独领!
南宋时中国东南沿海形成了戏曲——潮剧又名潮州戏、潮音戏、潮调、白字戏,主要流行于潮州方言区,是用潮州方言演唱的一个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主要分布于粤东、闽南、、香港和东南亚等地。
潮剧的形成和发展,距今已有四百三十多年的历史。它是宋元南戏的一个分支,由宋元时期的南戏逐渐演化,吸收了弋阳、昆曲、皮黄、梆子戏的特长,结合本地民间艺术,如潮州音乐等,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潮剧传统剧目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来自南戏传奇和杂剧,如《琵琶记》、《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珍珠记》、《蕉帕记》、《渔家乐》等。另一类取材当地民间传说故事或实事编撰的地方剧目,如《荔镜记》、《苏六娘》、《金花女》、《柴会》、《龙井渡头》等。
潮剧有自己的体系和独特的风格。音潮剧传统剧目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来自南戏传奇和杂剧,如《琵琶记》、《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珍珠记》、《蕉帕记》、《渔家乐》等。另一类取材当地民间传说故事或实事编撰的地方剧目,如《荔镜记》、《苏六娘》、《金花女》、《柴会》、《龙井渡头》等。
潮剧在国内主要流布在广东、福建闽南南潮语区,也流行于香港和,也经常在庙会上演出,表示于对“老爷”的尊敬,老百姓也喜爱在非常热闹的氛围下观看,使节日气氛更浓。
(二)发展历史
潮音班,流行于粤东、闽南、香港、以及东南亚的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地。
潮剧是宋元南戏流传到粤东潮汕地区之后,融化吸收了潮州音乐以及潮汕其它民间艺术,用潮州方言演唱的地方剧种。明代戴璟在《广东通志初稿》卷十八《风俗》中载:“潮俗多以乡音搬演戏文。”清初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载:“潮人以土音唱南北曲曰潮州戏。”年在揭阳的明墓中出土的、用潮州方言演唱的抄本《蔡伯皆》和年潮州挖西山西在凤塘鹤陇施工时发现的明墓中出土的明宣德抄本《刘希必金钗记》,是明代潮人以乡音搬演戏文的文物佐证。
(三)潮剧唱腔
潮剧演唱用真声,主要受外地传入在弋阳腔、昆腔影响,与京剧、粤剧等的假声唱腔很大区别,唱念用古谱&uot;二四谱&uot;,韵味浓郁。唱腔是以曲牌联缀为主的曲牌体和板腔体的联体制,至今仍保留着一唱众合(帮腔),二、三人合唱一曲或曲尾的形式,风格独特,表现力很强。
潮剧的声腔在明代称为“潮腔”,也称“潮调”现在存世的潮腔剧本,有明嘉靖丙寅()刊刻的《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入诗词北曲勾栏荔镜记戏文》、万历辛巳()刊刻的《新刻增补全像乡谈荔枝记和万历年间刊刻的《重补摘锦潮调金花女大全》(附《苏六娘》)等。万历辛巳刻本《荔枝记》,署有“潮人李东月编集”,用潮腔演唱是与嘉靖刻本《荔镜记》同一故事内容的不同演出本。嘉靖刻本《荔镜记》,在曲牌名之下标有“潮腔”或“泉腔”字样,是两个声腔剧种通用的剧本。两个声腔通用一个剧本,这不是唯一的一个。清顺治辛卯刊刻的《新刊时兴泉朝雅调陈伯卿荔枝记大全》,也是潮、泉两个声腔的通用本,反映了粤东的潮剧与闽南的梨园戏两个古老剧种在历史发展上的一些关系。其中在潮剧唱腔上具有代表性人物是著名潮剧老生黄盛典,其唱腔宏亮高昂、振奋激越,折服过无数的观众和专家,在首届中国戏剧节上,其凭借在《张春郎削发》中扮演皇帝一角,赢得广泛好评,其唱声更是被专家评为“超黄金点男高音”早期潮剧的“帮声”,即登台演员唱至最精彩片段时后台众声“齐唱”相和的现象,在其他戏曲中甚为少见,是潮剧的特点之一。
(四)潮剧角色
潮剧行当齐全,生、旦、净、丑各有应工的首本戏,表演细腻生动,身段做工既有严谨的程式规范,又富于写意性,注重技巧的发挥,其中丑行和花旦的表演艺术尤为丰富,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地方色彩。
从表演上来看,潮剧的脚色行当中以生、旦、丑最具地方特色。生旦戏《扫窗会》被誉为中国戏曲以舞演故事的典型代表;潮剧丑角分为十类,其中项衫丑的扇子功蜚声南北,为世所称。老丑戏《柴会》中,丑角的溜梯功为潮剧所独有,在戏曲界享有盛誉。潮剧在过去一直实行童伶制,小生、青衣、花旦均由儿童艺人担任,这些艺人长大后,声音改变,即被淘汰,这一体制严重阻碍潮剧艺术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童伶制,并在各方面锐意改革,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演员,使潮剧这一古老艺术焕发出新的光彩。
(五)著名潮剧唱段
1.《苏六娘》
河流纵横的潮汕,浪花滔滔,奔流赴海。潮汕的一条江就有一篓故事,一座村落就有一筐传说。在美丽的榕江畔,至今仍存一所胜迹,那就是苏六娘故居和墓地。传说苏员外娶妻林氏怀孕五始却皆早产,便请风水先生看了地理观了厝宅。风水先生说苏宅卜居鹰地,应栽林木。一年后员外产下已是第六始的女婴,取名六娘。长大后的苏六娘如花似玉,在潮阳西胪舅家寄读,与表兄郭继春日久生情。无奈族长作媒,将六娘强配讼棍杨子良。六娘以钢铁般的意志写下绝命书,奔向黑黝黝的浩渺江波。
“欲娶雅妻苏六娘”。苏六娘是潮汕心中的一个美人形象。潮汕姑娘,在非常时刻竟焕发出如此炽热光明的能量,这便是《苏六娘》的动人之处。
2.《翁万达主婚》
自古以来由于潮人倚山傍海,有海的胸怀与山的气慨,因而潮人出类拔萃。从潮汕大也走了无数大名鼎鼎的商人学士和彪炳史册的朝廷命官。其中有曾三度被明世宗委以兵部尚书的明代军事家翁万达。《明史》用首屈一指的篇幅撰写其传,翁万达刚介坦直,文武全才,亦卿亦帅,博古通今,下笔万言,诗文磊落,富有奇气,著有《稽愆集》、《稽愆诗集》等大量诗文,是优秀的潮汕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潮剧《翁万达主婚》虽则只描画了他人生旅途的几个细节,但已让人感受到一代旷世伟人也是性情中人,英勇善战的带兵人也有善良可亲的一面。
(六)著名潮剧演员
著名潮剧演员:姚璇秋 著名潮剧演员:方展荣
著名潮剧演员:李玉兰 著名潮剧演员:林初发
五、对弘扬潮剧文化的建议
1.应该采取一些弘扬潮剧文化的相关措施。
2.媒体可适当举办关于潮剧文化的节目活动,如《梨园英会》,潮剧小梅花等。
3.门可适当开展宣传潮剧文化的活动,增强青少年对潮剧文化的了解。
六、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收获了很多。首先,我们懂得了团队合作的力量和重要。更重要的是,这次活动使我们对潮剧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潮剧的魅力吸引着我们,她那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令我们不禁赞叹:潮剧真是潮州文化之精髓!作为一个潮州人,我们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弘扬潮剧文化!
呃,这是范文哦,你参考参考一下咯
3. 潮剧的剧种简史
潮剧又名潮州戏、潮音戏、潮调、潮州白字(顶头白字)、潮曲,主要流行于潮州地区,是用潮州话演唱的一个古老的汉族地方戏曲剧种。
潮剧在国内主要流布在广东东部、福建南部、台湾、香港、上海,以及东南亚、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等讲潮州话的华侨、华裔聚居的地区 。
潮剧经常在庙会上演出,表示于对“老爷”(指 神明)的尊敬,老百姓也喜爱在非常热闹的氛围下观看,使节日气氛更加浓厚,因此,潮剧要比其它剧种更具浓郁的民俗色彩。
潮剧是宋元南戏的一个分支,由宋元时期的南戏逐渐演化,是一个已有4 4 0多年历史的古老剧种,主要吸收了弋阳腔、昆曲、梆子、皮黄等特长,结合本地汉族民间艺术,如潮语、潮州音乐、潮州歌册、潮绣等,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我国戏曲在12世纪至13世纪形成北方杂剧和南方戏文(南戏)。北杂剧在宋金原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至元代达到繁荣;南戏是12世纪初叶,在浙江温州首先形成发展起来的。在宋元二百多年的流传发展中,南戏向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流传,形成了弋阳腔(江西),海盐腔、余姚腔(浙江),昆山腔(苏州),以及泉潮腔(闽南粤东)等声腔剧种。
南戏流传到各地并形成地方声腔剧种,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南戏原有的曲调流传到各地之后,被戏曲演员以当地语言传唱着,由于语言、语调上的差别,使之不断变化,在风格上也逐渐地方化起来;一种是当地的汉族民间音乐——从秧歌、小调、直到某些宗教式歌曲,不断地被采用到戏曲中来,丰富着原有的曲调。这两种因素相互渗透,便形成了若干不同风格的声腔剧种。” 明本潮州戏文的发展,证明了现潮汕地区在元明时期有过繁荣的南戏演出活动,一些在史籍上记载已佚的宋元南戏早期剧本,如《颜臣》(即《陈颜臣》,演陈颜臣与连静娘的故事)、《刘希必金钗记》,就是早期南戏曾在现潮汕地区流传的佐证。
其次,《蔡伯喈》、《刘希必金钗记》,均是用潮州方言演唱的南戏剧本,说明南戏流传到现潮汕地区之后,潮州艺人曾用潮州方言演唱,由于语音、语调上的不同,使原有的曲调起了变化,同时还吸收潮州的民间音乐、小调等,从而在南戏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声腔——潮腔。明代戴璟在《广东通志》所载:“潮俗多以乡音搬演戏文”。清初屈大均在《广东新语》所载:“潮人以土音唱南北曲,曰潮州戏。”这两手抄演出本的出土,是潮人以乡音唱南北曲的佐证。
其三,《荔枝记》、《荔镜记》是以潮州汉族民间故事编写,结构完整、手法娴熟、用潮腔演唱的剧本,说明潮腔在嘉靖年间已趋于成熟,那么,它形成的年代,自然应在嘉靖之前。前到什么年代呢?有的戏曲研究专家根据有关的史料,认为“明中叶以前,泉潮腔已很盛行,它有独特的剧目和演出形式,流传在泉州、漳州、潮州一带”。“明中叶以前”即15世纪初,距今已有500多年了。如果从《荔镜记》刊刻的嘉靖丙寅(1566年)算起,潮剧历史的绝对数字,也有4 5 0多年了。
经过明清的发展之后,潮剧在近代走过了一段曲折的历程。
抗日战争时期,潮剧处于衰落阶段,原先多个班社,到此时寥寥无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艺得到重视,潮剧又得以复兴,潮剧在过去一直实行童伶制,小生、青衣、花旦均由儿童艺人担任,这些艺人长大后,声音改变,即被淘汰,这一体制严重阻碍潮剧艺术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童伶制,并在各方面锐意改革,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演员,使潮剧这一古老艺术焕发出新的光彩。50到60年代的黄金年代,各地专业与业余的潮剧团发展到近200个,出现广受好评的第一代“五朵金花”。并先后2次进京演出,受到各方好评如潮。
“文化大革命”期间,这些剧团全被解散,直至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才得到恢复。
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种新娱乐方式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潮剧同其他中国传统戏曲一样,在艰难中前进,不断探索新的发展道路。
潮剧明末已在潮州、闽南的诏安、云霄等地广为流传,与梨园戏关系密切。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由建阳麻沙出版的《荔镜记》剧目,用“泉、潮二腔”演唱,同时,吸收南戏的音乐曲调。据清顺治《潮州府志》载:明末清初,潮剧是“杂以丝竹管弦之和南音土风声调”。乾隆版《潮州府志》载:“所演传奇,皆习南音而操土风”,“声歌轻婉,闽、广参半。”演出剧目的唱白以闽南方言杂潮语,故清李调元认为“潮音似闽”。
清代,潮剧在潮汕及闽南十分繁盛。乾隆十三年(1748年),漳浦蔡伯龙在《官音汇解释义》中称:“做正字,唱官腔;做白字,唱泉腔;做潮调,唱潮腔……”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云霄厅志》载:“俗好演剧,导淫增悲,岂可使善男女见之?今虽不能尽革,亦当取其有裨风教者,编成歌曲,庶听之者可以兴起良心,不为无助。”
从清末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潮剧发展兴盛时期。据《云霄县志》卷四“风土”载:“按本邑今唯潮音剧盛行,查此剧喜演乡曲,流传鄙俚不堪之小说,以迎合妇孺。每一唱演,则通宵达旦,举国若狂。”而且“每岁一街社最少演出十数台,所费不赀。”龙岩近城各坊也“越境招致”,“竞聘潮剧”演出。所演剧目,按内容题材分为大锣戏、小锣戏和苏锣戏三大类。大锣戏多为传统剧目,保留有《蔡伯喈》、《刘智远》、《郭华》、《拜月记》、《荆钗记》等一批宋、元南戏;小锣戏多取民间题材,为生活小戏,如《桃花搭渡》、《益春藏书》;苏锣戏则属于公堂戏和武打戏。
潮剧是什么年代,在什么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研究者曾有不同的说法,一说是从潮州巫术“关戏童”发展起来的,一说潮剧是弋阳腔的一支,是“弋阳腔在各地流传后的直接产物”。
直到世纪30年代以来,流存于海外的明代潮剧剧本的发现,以及明代艺人手抄南戏剧本在潮州出土,潮剧的南戏渊源得到了史料佐证的论说。
1936年,我国历史学家向达,在《北平图书馆馆刊》上,发表《记牛津所藏的中文书》一文,首次介绍存于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的潮剧明代刻本《班曲荔镜戏文》(即《陈三五娘》剧本)。戏文的全题《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人诗词北曲勾栏荔镜记戏文》。牛津大学所藏的这个刻本,因“最后一页有残缺,不能知道此书究竟刊于何时”,但向达认为“就字体各插图形式看来,类似明万历左右刊本”。
向达介绍牛津的《荔枝镜》藏本之后,二十年过去了。1956年,梅兰芳和欧阳予倩率中国京剧团到日本访问,在日本天理大学见到了另一明刊本《班曲荔镜戏文》,以及另一个藏于东京大学东洋大学研究所的《重补摘锦潮剧金花女大全》(附刻《苏六娘》)。藏于天理大学的明刊本《班曲荔镜戏文》,与英国牛津大学所藏的《班曲荔镜戏文》是同一刻本。但该本保存完好,末页是书坊告白的文字和及“嘉靖丙寅年”字样。嘉靖是明世宗朱厚熜年号,嘉靖丙寅年即公元1566年。藏于东京大学东洋大学研究所的《重补摘锦潮调金花大全》,没有刊刻年号,但据专家考证,系明代万历年间刻本(见《明本潮州戏文五种后记》)。
嘉靖刻本卷末刻有书坊一段告白:“重刊荔镜记戏文,计一百五叶,因前本荔枝记字多差讹,曲文减少,今将潮泉二部,增入“颜臣”,“勾栏、诗词、北曲、校正重刊,以便骚人墨客,闲中一览,名曰荔镜记,买者须认本堂余氏新安云耳”。说明这个“重刊”本,是从旧本“荔枝记”,揉合潮泉二部,增“颜臣”、北曲等内容,并“校正”旧本荔枝记文字的差讹而成的。
1964年,牛津大学东方研究所主任、汉学家龙彼得教授,在奥地利维也纳国家图书馆,又发现潮剧的另一个明代刻本,这就是刊于明万历辛巳(公元1581年)的《新刻增补全像乡谈荔枝记大全》。这个“新刻增补”的潮剧本,不称《荔镜记》,而称《荔枝记》,是与《荔镜记》同一故事内容的不同演出本。它的底本是不是嘉靖重刻的荔镜记依据的原本,沿难断定,但这个刻本是“新刻增补”本,说明在万历之前,已在原刻(初刻)存在了。这个刻本的卷首,刻有“潮州东月李氏编集”字样。地方戏曲向不登大雅之堂,戏曲编剧者署上名字也不多见,这个刻本把编剧者潮州人李东月也刻上了。
就在流传于海外的潮剧明代刻本被陆续发现期间,1958和1975年,在揭阳县渔湖和潮安县凤塘两地的明墓中,相继出土《蔡伯喈》(即《琵琶记》)和《刘希必金钗记》手抄剧本。这两个抄本的出土,引起国内外戏曲专家的高度重视,认为“是研究戏曲发展史的珍贵文献”,是“新中国建国以来戏曲文物的一次重大发现”。
新中国以来,潮剧界开展了一系列的传统剧目传承活动。
潮剧现有的这批传统剧目,大致可以分成两类。第一类是经过加工提炼具有很高艺术水准的剧目。这当中最有代表性的,长戏当属《荔镜记》《苏六娘》,折子戏则有《扫窗会》《芦林会》《辩本》《闹钗》《刺梁骥》《闹开封》等。
在五六十年代,潮剧界能人甚多,老艺人和新文艺工作者济济一堂,社会上的文人学者也无微不至地关注着潮剧,当时对传统的整理传承达到了一个高峰。专家学者对大量的传统剧目进行了甄别筛选,绝大多数有提炼价值的剧目经过加工,成为潮剧的经典和保留剧目。这批剧目剧本紧凑,立意高,唱词文雅,文学价值很高;音乐既保留了传统,也融入了新素材;动作设计与人物塑造紧密相连,并保留了潮剧细腻典雅的特色和独有的表演程式。
此外,也增加编写了一批优秀的新编历史剧,如《辞郎洲》、《袁崇焕》等。
另外,揭阳揭东小梅花潮剧团以及广东小百花潮剧团的成立都在努力把古老潮剧的艺术魅力向青少年传递,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小梅花还聘请著名潮剧演员林舜卿老师指导。
此外韩山师范学院的学生开发的卡通潮剧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现状
潮剧是中国古老戏曲存活于舞台的生动例证,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表现形式的代表之一,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较高的审美价值。1990年以后,潮剧受到市场经济的制约和多种现代文艺形式的冲击,投资减少,人才流失,艺术水平下降,优秀的传统表演艺术濒临灭亡,正处在艰难发展的状况之中,亟待保护和扶植。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潮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已在广州成立“广东省潮剧发展与改革基金会”。2012年9月24日,第四届潮剧节在汕头开幕,潮剧向联合国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目标
不但深受广东、福建潮语区人民的喜爱,也流行和影响于香港、台湾及东南亚一带。是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潮剧的艺术魅力,潮剧的文化品位,是潮州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为弘扬潮州文化,让潮剧这朵艺术奇葩绽放得更加鲜艳,让大家在网上欣赏到家乡文化,这是我们在所不辞的责任。
注解
①见萧遥天《民间戏剧丛考》。
②见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
③《蔡伯喈》,1958年在揭阳县渔湖公社西寨村的一座明墓发现。共出土五册,其中三册在出土后毁损无存。抄本《蔡伯喈》共两册,其中“总本”一册,五十四叶。“生本”一册,三十八叶。残文三叶,总共九十五叶,“总体”从“高堂称庆”至“糟糠自恹“,是全剧上半部的写本。“生”本从“南浦送别”至“一门旌表”,中间有残缺。
《刘希必金钗记》1975年12月23日,在潮安县凤塘公社西山溪一夫妇合葬的明墓中发现。写本正文七十二叶,计戏文六十七出(中间缺四出),附锣鼓谱“三棒鼓”,“得胜鼓”一叶、散曲“黑麻序”二叶,共七十五叶,正文叶中间有“宣德六年”,末页有“宣德七年六月”字样,是明宣德年间写本。
④⑤⑦⑧⑨刘念兹《南戏新证》。
⑥黄仕忠《蔡伯皆琵琶记初探》。
4. 广东潮剧院一团所有演员名字
汤丽娟, 广东省潮剧院一团女演员,主攻闺门旦,国家二级演员,1995年分配到广东潮剧院一团版工作至今。先后在权《保婴记》中饰金满月、《京娘送兄》饰京娘、《金花女》中饰金花女,《张春郎削发》饰双娇公主、《狄青出使》饰八宝公主、《楚宫风云》饰孟嬴、《赵少卿》饰赵赛英、《大义巾帼》饰柴玉英、《烟霞山》饰夏妃、《红鬃烈马》饰玳瓒公主、《苏后复国》饰白玉兰等。1998年参加广东省中青年演艺大赛获得金奖,同年被评为汕头市文艺一等奖。1999年参加广东省中青年演唱演奏比赛获得金奖,同年被评为汕头市文艺一等奖。2002年参加潮剧院中青年演艺大赛获得一等奖。2002年参加中国名家名段演唱大赛荣获全国专业组二等奖,同年被评为汕头市文艺一等奖。2006年参加广东省中青年演艺大赛荣获金奖,参加中国第三届红梅荟萃大赛荣获金奖,同年被评为汕头市文艺一等奖。2008年赴上海戏曲学院导演系进修并结业。曾多次随团赴新加坡、越南、柬埔寨、香港等地演出,广受赞赏。
5. 潮剧花旦演员郑小霞相关消息
郑小霞(1960~),女, 潮剧 旦角。 汕尾市 陆丰县 东海镇人。
表演细腻、唱功清版丽宛转获观众好权评。饰演过《三篙恨》、《金花女》、《汉文皇后》、《飞霞传》、《飞龙女》、《六月雪》、《芦林会》等剧目
6. 哪里能找到潮剧天子奇缘和金花女的戏词
《金花女》选段《心不留郎也留郎》帮声:五更月落天地朗
金花送郎出乡关
双人相对双无语
一重心事一重山
金花:夫妻不洒别时泪
寄万种恩情在不言中
刘永(娘子)
金花(官人)
刘永:三月恩爱情无限
金花:一旦分离心凄怆
刘永:缄口不说离别语
为怕娇妻心作难
金花:强作笑容送君走
愁丝不系远行人
刘永:求功名暂把爱妻撇
忍教她弱质对空房
金花:我怕他
此去关山跋涉苦
挨寒捱冻缺茶汤
刘永:家无余粮她怎为妇
纵不挂牵也挂牵
金花:千里迢迢无车马
心不留郎也留郎
刘永:思至此不由人眉头双锁
金花:想起来好教奴有口难
有口难言 。
《金花女》选段《我郎心中有奇才》
壁破风侵知天冷 手勤心热可持家 嫁时不贪锦共缎 于今无忘麻与纱 虽然是寒门少余绩 稀饭伴蔬更 且喜夫妻情笃同甘苦 内外顺随心宁气静 手剥黄麻把郎待 文章有价郎早回 势利小人行呀行开去 识才丈夫行呀行磨来 有心织麻麻成丝 愿郎得志赴科期 村野寒梅知呀知春早 春风报喜入呀入门闾 织幼绩细细开 我郎心中有呀有呀有奇才 布鞋雨伞上京去 金鞍白马返呀返回来 返回来 返回来
7. 潮剧的特点
潮剧传统剧目相当丰富,已发掘出一千三百多个,大致分为以下二类:
一类是来自宋元南戏和元明杂剧,传奇如《琵琶记》、《荆钗记》、《拜月亭》、《白兔记》、以及《高文举珍珠记》、《何文秀玉钗记》、《绣繻记》、《破窑记》、《跃鲤记》、《蕉帕记》、《渔家乐》、《玉簪记》等。这类剧目的主要“关目”与古本大多相同,文词典雅,乐器古朴,做工精细。其中如《琵琶记》的《奏皇门》、《拒父》、《描容》、《上路》、《认相》,《拜月亭》的《姐妹拜月》,《白兔记》的《井边会》、《回书》、《磨房会》,《高文举珍珠记》的《扫窗会》,《蕉帕记》的《闹钗》,《跃鲤记》的《芦林会》,《渔家乐》的《刺梁冀》,《玉簪记》的《妙嫦追舟》等,为潮剧舞台经常上演的锦出艳段。潮州书坊还刊行木刻唱本,一直流传于国内外潮人居住的地方。
另一类是取材于地方民间传说或以当地实事编撰的剧目,如《荔镜记》、《苏六娘》、《金花女》,以及《龙井渡头》、《陈太爷选婿》、《李子长》、《换偶记》、《剪月容》、《柴房会》、《蓉娘》等,这类剧目戏文雅俗共赏,情节曲折有趣,富于地方色彩,其中如《荔镜记》的《陈三磨镜》、《益春藏书》,《苏六娘》的《桃花过渡》、《杨子良讨亲》,《金花女》的《南山相会》等,更是家喻户晓,老少咸宜,并分别成为潮剧生、旦、丑的传统应工戏、教材戏
8. 潮剧院一团一级演员汤丽娟
汤丽娟, 广东省潮剧院一团女演员,主攻闺门旦,国家二级演员,1995年分配到广版东潮剧院一团工作至今。
先后权在《保婴记》中饰金满月、《京娘送兄》饰京娘、《金花女》中饰金花女,《张春郎削发》饰双娇公主、《狄青出使》饰八宝公主、《楚宫风云》饰孟嬴、《赵少卿》饰赵赛英、《大义巾帼》饰柴玉英、《烟霞山》饰夏妃、《红鬃烈马》饰玳瓒公主、《苏后复国》饰白玉兰等。
1998年参加广东省中青年演艺大赛获得金奖,同年被评为汕头市文艺一等奖。1999年参加广东省中青年演唱演奏比赛获得金奖,同年被评为汕头市文艺一等奖。2002年参加潮剧院中青年演艺大赛获得一等奖。2002年参加中国名家名段演唱大赛荣获全国专业组二等奖,同年被评为汕头市文艺一等奖。2006年参加广东省中青年演艺大赛荣获金奖,参加中国第三届红梅荟萃大赛荣获金奖,同年被评为汕头市文艺一等奖。
2008年赴上海戏曲学院导演系进修并结业。曾多次随团赴新加坡、越南、柬埔寨、香港等地演出,广受赞赏。
9. 潮汕较出名潮剧演员有谁
潮剧著名演员有:谢大月、芦吟词、谢吟、杨其国、陈华、黄玉斗、洪妙、郭石梅、蔡锦坤、李有存、方展荣、姚璇秋、范泽华、吴丽君、张长城、黄瑞英、黄盛典、叶清发等。
潮剧传统剧目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来自南戏传奇和杂剧,如《琵琶记》、《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珍珠记》、《蕉帕记》、《渔家乐》等。另一类取材当地民间传说故事或实事编撰的地方剧目,如《荔镜记》、《苏六娘》、《金花女》、《柴房会》、《龙井渡头》等。
推荐的剧目
1、扫窗会(姚璇秋、翁銮金)
2、庐林会(范泽华、黄清城)
3、井边会(姚璇秋、陈瑜、李有存、孙暹龙)
4、回书(张长城、陈瑜、郑建英)
5、磨房会(范泽华、张长城)
6、闹钗(方展荣、谢素贞、陈郁英、陈丽璇)
7、赵宠写状(叶清发、陈丽璇)
8、闹开封(张长城、朱楚珍、方展荣、吴玲儿等)
9、杨令婆辨本(洪妙、林银门)
10、包公会李后(洪妙、蚁锡深)
11、薛仁贵回窑(陈书橱、温美蕉)
12、柴房会(方展荣、吴楚珊)
13、庵堂认母(王少瑜、周细卿)
14、庵堂认母(吴丽君、陈学希)
15、六月雪(郑建英、胡娟)
16、梅亭雪(姚璇秋、陈瑜)
17、嫦娥奔月(郑健英、郑仕鹏)
18、孟姜女过关(吴楚珊、孙暹龙)
19、益春藏书(王少瑜)
20、泼水记(李泽瑞、刘育生等)
21、芦林会(郑小霞、陈学希)
22、六月雪(郑小霞)
23、苏六娘(电影录音)
24、陈三五娘(电影录音)
25、刘明珠(电影录音)
26、江姐(姚璇秋、谢素贞、方展荣等)
27、彭湃(陈秦梦、林舜卿、郑健英等)
28、蝶恋花(郑健英、吴文兰、张小重等)
29、万山红(姚璇秋、谢素贞、林玩贞等)
30、换偶记(洪妙等)
31、白兔记(范泽华、张长城、陈瑜、温美蕉)
32、金花女(郑小霞、陈学希、林舜卿、李有存等)
33、张春郎削发(中唱1984年版本)
34、辞郎洲(姚璇秋、翁銮金、谢素贞等)
35、续荔镜记(姚璇秋、叶清发、张长城等)
36、续荔镜记(吴丽君、黄清城、翁銮金等)
37、汉文皇后(郑小霞、陈学希、张长城等)
38、飞龙女(吴玲儿、方展荣、郑小霞等)
39、古琴案(方展荣、吴玲儿、吴丽君等)
40、苏后复国(郑小霞、陈瑜等)
41、袁崇焕(陈秦梦、林玩贞等)
42、赵氏孤儿(范泽华、陈光耀等)
43、审皇后(郑健英、陈光耀、钟怡坤、王少瑜等)
44、告亲夫(郑建英、曾馥、陈文炎等)
45、柳明月义救孤儿(郑健英、周若虹、许惠琴等)
46、救风尘(郑健英、王少瑜、陈文炎等)
47、绣襦记(王少瑜、胡娟等)
48、南唐遗事(钟怡坤、郑健英等)
49、血染南梁宫(王少瑜、郑建英、钟怡坤等)
50、血溅美人图(王少瑜、胡娟、郑薇等)
51、花笺状(王少瑜、黄振龙等)
52、荆钗记(王少瑜、吴文兰、林玩贞等)
53、嫦娥奔月(钟怡坤、杜冰、曾馥等)
54、美人泪(郑健英、周细卿等)
55、银锁怨(郑健英、陈丽玉、钟怡坤等)
56、三篙恨(郑小霞、胡娟、蚁锡深等)
57、屠夫状元(钟维、魏璇卿、马婵如等)
58、谢瑶环(曾馥、吴文兰、陈文炎等)
59、香罗帕(陈丽璇、马婵如等)
60、龙女情(王少瑜、钟怡坤、周细卿、黄学勇)
61、宝莲灯(邱楚霞、许淑婉、陈廷良等)
62、七日红(唐龙通、许淑婉等)
63、莫愁女(邱楚霞、郑跃生、许淑苑等)
64、二度梅(邱楚霞、许淑苑、陈廷良等)
65、五女拜寿(邱楚霞、唐龙通、黄少华等)
66、回唐山(潮州团)
67、梁山伯与祝英台(郑莎、李娜等)
68、逼上梁山(蔡植群、郑莎等)
69、彩楼记(郑莎、蔡植群等)
70、杨八姐闯幽州(郑莎、赖舜娥等)
71、文武香球(郑莎、蔡植群、王文和等)
72、姐妹易嫁(陈芳生、赖舜娥等)
73、江秀卿(李娜等)
74、红珊瑚(陈丽玲、赖舜娥等)
75、罗衫记(陈丽玉、许惠琴、陈大筐等)
76、孝妇杀家姑(王瑞芬、林洁、张桂坤等)
77、珍珠塔(邱应发、田佩兰、陈丽玉、廖文卿等)
78、飞龙刺狄青(张秀兰、李丽容、黄素玲、陈家汉等)
79、武则天亲断梨花案(陈丽玉、张桂坤、陈家汉等)
80、春香传(李楚卿、许悦蓉等)
81、血溅美人图(李楚卿、许悦蓉、郑薇等)
82、张古董借妻(李楚卿、彭钟亮、胡娟等)
83、火烧临江楼(李楚卿、吴文兰等)
84、孔雀东南飞(李丽容、郑莎等)
85、孟丽君会苏映雪(黄楚霞、方壮华等)
86、白蛇传(黄芝香、肖岳潮、方壮华等)
87、杨门女将(张楚吟、黄芝香等)
88、白玉扇(黄芝香、肖岳潮等)
89、金龙银凤(黄芝香、周辉南等)
90、柯山红日(普宁二团)
91、红鬃烈马(余林侬、陈燕鸣等)
92、弓剑情(余林侬、陈燕鸣等)
93、陆文龙归宋(余琳侬、陈燕鸣、陈乔、张仕耀等)
94、古堡恩仇记(余林侬、陈燕鸣等)
95、歌女剑刺江西王(陈燕鸣、麦素芝等)
96、王莽篡汉(陈燕鸣、陈乔等)
97、乱世佳人(林羡、陈经伦等)
98、秦香莲(陈舜卿等)
99、铁面县令怒斩玉面狼(林娟、黄派林、陈舜卿等)
100、猫儿换太子(林娟、陈舜卿等)
101、粉妆楼(林娟、林玉等)
102、龙井渡头(吴丽华、林若英、林静香等)
103、秦王李世民(许淑娥、吴丽华等)
104、十五贯(林炳利、黄明强、周芝圃等)
105、包公铡侄(林令勇、周芝圃、林炳利等)
106、周不错(周芝圃等)
107、王魁休妻(电台版)
108、刘璋下山(惠来,李开珠、吴玉华等)
109、生死牌(揭西,林木汉等)
110、秦香莲(马丽端、曾友禄等)
111、赵少卿(陈碧霞、许云坡等)
112、一门三进士(方巧玉、陈楚惠等)
113、四郎探母(许云波、陈美云等)
114、朱玉莲(柳惜春、许云波、李美英等)
115、杨乃武与小白菜(陈碧霞、陈碧玲等)
116、桃园奇冤(方巧玉、陈楚惠等)
117、苦尽甘来(陈碧霞、许云坡等)
118、玉堂春(陈美云、方桦等)
119、秦凤兰(陈美云、庄静静等)
120、孟舍落难(陈嫦娥、许云坡等)
10. 潮剧是怎么来的
考古资料证明,潮剧由南戏发展而来。
南戏产生于南宋的浙江,是用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由宋杂剧、宋词、里巷歌谣综合发展而成。明代祝允明《猥谈》云:“南戏出于宣和之后,南渡之际,谓之温州杂剧”。
温州在浙江东部,离京城临安(杭州)不远。宋室渡江以来,大批官员士子尾随而至,中原百姓更是纷纷逃难而来。富庶的江南变得冠盖如云,人才济济。苟安的朝廷不雪靖康耻,“直把杭州作汴州”;颟顸的士子不解新亭泪,“西湖歌舞几时休”。处于这种偏安局面,需要一种新的娱乐形式,以沉醉风月。宋杂剧这种歌舞表演形式,是他们在汴京早就熟悉了的,填宋词更是里手,民间歌谣也不难找寻。于是,一种新的戏曲形式便应运而生了。
南曲以唐宋大曲、宋词、江南民间小调糅合而成,音乐柔和,长于抒情。这类唐宋乐曲,本为宫廷音乐,因社会变故而散落民间。杜甫离乱中遇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时代的剧变,使宫廷乐师沦为江湖艺人,庙堂的典雅艺术和民间的质朴艺术结合了。这无疑也是音乐的大幸。这方面,可以从今天的潮剧音乐中找到踪影。老剧作家老舍说“潮剧音乐很丰富,恐怕还保留有唐宋的音乐。”指的正是这一点。
南戏以江浙一带的语音为标准,兼用中州音韵。但在明代,声腔分流之后,中州音却在某些声腔中占优势,民间称其为“官腔”,闽南语系地区把这种戏曲叫做“正音戏”或“正字戏”。明初入潮的南戏,便是唱正字的一种声腔。或谓“正音”实是潮州人日常所说的“读书音”,相对于口语(白话)而言,道理上都说得通。
有几个明代古本,为我们清晰地勾划出南戏演变为潮剧的轨迹。首先是《金钗记》。
1975年,潮安县出土了一本明代宣德七年 (1432)的手抄演出本《金钗记》。此乃元代传奇《刘文龙)流传于民间的改编本。此剧的出土,为解决潮剧渊源、早期演出情况、入潮路线与演变过程,都找到例证。
剧本注明“正字”,是说它唱正音。“南北”,是说南北曲合套,北曲本是元杂剧所使用的北乐,自元代杂剧兴盛以来,南戏逐步吸收北曲的营养,形成了形式更为自由灵活的“传奇”。《金钗记》便是用正音唱南北曲的传奇剧目。《金钗记》掺杂了不少潮州方言土语,如“鸟脯”、“平长”、“好物”、“无过”、“痴哥”、“讨死”、“棺柴”、“参叉路”、“百梯”、“接面”等。还有一些潮州地名,如“洗马桥”、“凤城”。这些土语及地名,是南戏在潮州流传之后,为使语言生动,能吸引观众,而有意加进去的。它极好地说明,南戏地方化的第一步,是从口白的改造开始的。其次是嘉靖手抄本《蔡伯皆》,元本《琵琶记》在潮州的演出本,有艺人的演唱处理符号及舞台提示。虽仍按正音演唱,但潮州方言民俗更多,更普遍,地方化更进一步了。
从《金钗记》到《琵琶记》近百年间,潮剧已由胚胎到成形,南戏亦真正落地生根。经过一个世纪与地方文化的融合,一个新的声腔剧种已破茧而出了。
这一标志,便是《荔镜记》、《荔枝记》、《金花女》、《苏六娘》四个剧目的出现。它们全用潮州方言音韵,按当时的说法,属“乡音搬用戏文”。《荔枝记》前面有“乡谈”二字,乃曲艺术语,指用方言演唱。
《荔镜记》年代较早,与《蔡伯皆》同时,故仍出现“官潮杂陈”现象。《苏六娘》与《金花女》则全用方言编写,只偶尔出现官腔。
上述剧目,向我们展现早期潮剧“加方言口白——官潮杂陈——唱潮腔”的演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