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纹
A. 元代丝织纹样的设计特征
散点式是两宋时期的流行排列方式,指一块块面积较小的花卉纹样散点排列组成连续图案。花卉的外轮廓不再拘束在团窠的形态里面,而是各种自由的姿态。笔者参与分析鉴定的南京长干寺遗址地宫出土的北宋纺织品中就有不少散搭花的丝织品,如四瓣朵花绫、花卉纹绞经纱(图1)等,后者纹样为两花左右对称成一组的折枝菊花,成散点排列,摇曳生姿。类似的排列在黑龙江阿城金代齐国王墓出土的绿地折枝梅织锦绢绵裙面料、江西德安周氏墓出土的折枝梅花绮、星点折枝梅花绫上也有反映。
折枝式宋代折枝式构图采用牡丹、芙蓉、山茶等大朵花为主,配以梅花、桃花等小花及叶、蕾等为辅,组成紧簇折枝在画面上均匀布局。福州南宋黄升墓出土的深烟色牡丹海棠花绫(图2)、褐色牡丹芙蓉梅花绫、褐色山茶花罗及金坛南宋周瑀墓出土的折枝花绮等多件丝织品,均以折枝大花为主,间饰小花,主花写实,枝叶装饰,虚实得当。
缠枝式缠枝式是以缠枝为基本骨架、以花卉等做主题纹样的排列形式。宋代缠枝花写生风格浓郁,多为四方连续。大花分布均匀,枝条处于次要地位,难以分清骨架和主题纹样的区别。如湖南衡阳何家皂北宋墓出土的黑色缠枝牡丹花纱单衣残片(图3),纹样由两朵盛开的缠枝牡丹组成一花回单元。花纹工整秀丽,叶瓣分明,布局饱满[3]。金坛南宋周瑀墓出土的缠枝牡丹花罗、缠枝花绫、缠枝花卉纱等多件丝织品,也皆为此种排列方式。
几何填花式将琐纹、方胜、球路、龟背、曲水等几何纹样与花卉纹样结合穿插是宋代极为流行的锦缎装饰纹样。几何填花式构图有多种形式,有的以花卉为主花,周围格子中巧妙安排几何小花纹,有的以几何图形为骨架,填各种花卉[4]。如八达晕填花,是中心为八面几何形,由向八面延伸的花团网格组成骨架,在骨架中饰以莲花、灵芝、桃子等纹样的形式。从相关文献来看,《清秘藏》所记宋锦中有八花晕锦,《蜀锦谱》中也有八答晕的记载,都应类此。又如毬路填花,是以圆圆相交为基本骨架,在骨架中饰以各类花卉的形式。《蜀锦谱》中记载有花锦盘毬锦、真红雪花毬路锦等名目。再如“落花流水”纹,是在连续的曲水纹上饰以单朵或折枝的梅花、桃花等小型花朵的形式。元代陶宗仪《辍耕录》所记宋御府名画锦褾所用织锦中,有“紫曲水”一名,并注“俗呼落花流水”[5]。
造型手法与装饰处理特征
写生花宋代丝织花卉纹样造型受画院花鸟写生之风大盛的影响,纹样素材一般直接取源于自然生活中的花卉加以写生变化,似鲜花迎春,摇枝飘叶,栩栩如生。写生花卉在宋代图案中常见有散搭花、折枝花和缠枝花三种形式[6]。前文所述不少出土的丝织品就采用了写生花造型,如南京长干寺遗址地宫的北宋花卉纹绞经纱(图1)、南宋黄升墓的深烟色牡丹海棠花绫(图2)、南宋周瑀墓的缠枝花绫等。写生花写实生动、恬淡自然的风格成为宋代审美意识的典型纹样程式。
复合花从出土文物来看,两宋时期出现了复合花的大胆创造,即花中有花,叶中有花,显示出设计的别具匠心。如福州南宋黄升墓出土的黄褐色牡丹花心织莲花罗、浅褐色芙蓉叶内织梅花罗(图4),以复瓣的牡丹、芙蓉折枝花为主体,一件在主花花心部位套织莲花、一件在芙蓉叶子上填织梅花。又如金坛南宋周瑀墓出土的以两朵大牡丹花为主体的缠枝牡丹花罗,小花穿插枝头,摇曳多姿,叶内填饰梅花折枝,错落有致。这些复合形式的图案主花写实、枝叶装饰、虚实得当,是写实与装饰手法相结合的佳作。
四时花四时花指以春夏秋冬四季的多种花卉组成图案,以示完美之意。陆游《老学庵笔记》[7]记载:“靖康初,京师织帛及妇女首饰衣服,皆备四时。如节物则春幡、灯毬、竞渡、艾虎、云月之类,花则桃、杏、荷花、菊花、梅花皆并为一景,谓之一年景。”福州黄升墓的一件用于被面的深褐色杂花绮(图5),将牡丹、芙蓉、荷花、梅花等不同时节花卉和谐排列成四方连续。另一件用于裤子的褐黄色杂花绮,纹样以牡丹、海棠、梅花等多种穿枝花组成,花纹明朗丰满。江苏常州武进南宋墓和江西德安周氏墓也出土了四时花遍地的花罗织物。
情景花情景花指将花卉与鸟蝶瑞禽等相结合的情景纹样,如婴戏、花鸟等图案。这类图案反映出宋人追求富贵荣华、福禄寿喜、连生贵子等传统思想对丝绸艺术的影响。花卉婴戏题材如湖南衡阳何家皂北宋墓出土的金黄色牡丹莲蓬童子绫(图6),纹样以牡丹、莲蓬为主体,用攀枝童子作陪衬,并以缠枝串通,整个图案布局和谐,线条流畅。穿花动物题材如何家皂北宋墓出土的褐色狮子藤花绫、棕色“富”狮子滚绣球藤花绫、深褐色仙鹤藤花绫等。
文人花将“岁寒三友”———松、竹、梅安排在同一幅丝织纹样中,是宋代丝织纹样文人风格的典型代表。在德安周氏墓和福州黄升墓都有此类题材织物出土。如在黄升墓出土织品中有一件用于夹衣面料的棕黄色纹纬六枚提花缎,满地花枝纹样以松针、竹叶、梅花为主题,以写意的手法表现出植物的结构特点。
色彩特点从传世的纺织品和人物画中所反映的情况来看,宋代花卉纹样丝织品配色深受时代审美思想的影响,总体色彩倾向于清淡柔和、典雅庄重。不喜用鲜艳华丽的饱和色和对比强烈的配色,较多采用深浅不同的茶色、褐色、棕色、绿色、藕色等两种色的调和色,再配上白色图案,呈现淡雅柔和的色彩效果[8-9],与写实化的纹样造型相协调。
宋代丝织花卉纹样在现代丝绸家纺中的设计实践
传统美和时代美的结合是设计产品成熟的标志。将宋代丝织花卉纹样经过适当的变形和改造,应用到现代的家纺设计中,以现代的织造方式呈现出来,既能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又能提高现代纺织品的文化内涵和附加值。
设计主题与定位宋代丝织花卉纹样清新脱俗、洒脱典雅,这种风格正迎合了现代人渴望返璞归真,随心自在的心态。本设计通过运用宋代丝织花卉等纹样元素,结合现代表现手法,展现出庄严中透着活力,典雅中透着时尚的文化风情。设计定位为高端丝绸家纺,织花面料经纬纱线均选用桑蚕丝,采用低纯度的经典颜色为主色调,表现高雅脱俗的古典风格。
图案设计整套家纺的图案设计以花卉纹样为主,从宋代经典的丝织纹样中提取花卉和几何纹等元素,借鉴它的造型规律和特点,结合现代时尚元素进行创新设计。
主纹样设计运用现代装饰变形技法将宋代织物中的花头进行变形,还将现实中的花卉进行宋代风格的重构,形成适合现代床品的牡丹、月季、茶花等几种花卉形态。同时配上宋代生色折枝花特有的纤巧的枝条,自然写实的叶片,叶盖枝,枝连花,花生叶,形成柔美的花卉纹样。在构图上,舍弃宋代丝织品较均匀式的构图,地部引入现代的不规则条纹骨架,骨架内以“卐”字变形纹满铺,上层以大小不等的圆为纹样框架,在大圆中填入精心设计的宋代风格四时花卉形态,每个圆中的花卉图案各不相同,部分枝条从圆形里延伸出来,穿插于各圆之间,增加联系、填补空隙。主纹样设计稿见图8,主要用于被套、被面等。
辅纹样设计辅纹样图案主要提取主纹样中的一些元素,比如几何形的底纹,经典的花头等,以达到配套呼应的效果。其中辅纹样一(图9)为靠垫的独幅适合纹样。对角处以现代流行的线描花方式,勾勒出宋代经典的牡丹、山茶纹样。两花之间用块面状的波点纹肌理填充,体现出传统与时尚的结合。辅纹样二(图10)为抱枕独幅设计纹样,辅纹样三(图11)主要用于枕头、床单等,皆以“卐”纹变体呼应整体设计。
色彩设计根据2012—2013年中国家纺流行趋势,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的家纺产品色彩,一类会运用绚丽鲜艳的色彩,另一类则主要倾向于运用温和的调性。新种类的颜色被不断地开发出来,被设计师大胆地运用到设计中去,而经典的颜色则被在新的图案中重新演绎。本设计选用与宋代丝织品色调相和谐的咖啡色和米色为主色调,搭配如墨绿之类的比较沉稳的颜色,再配以小面积的亮色作为点缀,体现内敛典雅的古典特色。
织造工艺整个产品系列包括四款面料,经线选用[22.2×24.4dtex×1(1/20/22D)厂丝80捻/10cmS×2]68捻/10cmZ(米白色)桑蚕丝,经密为1140根/10cm;纬线选用22.2×24.4dtex(1/20/22D)×3(3/20/22D)桑蚕丝,颜色根据不同设计进行相应选择。选用主纹针数为96000针的电子提花机织造,单造单把吊装造。
组织设计说明主纹样、辅纹样一和辅纹样二面料,为纬二重产品;辅纹样三面料,为单层产品。组织以加强缎纹为主,配合斜纹等组织,表现色彩的不同深浅层次,以主纹样面料为例,做具体说明。主纹样面料甲纬选用咖啡色,乙纬为墨绿色。纹样设计,咖啡色有5个层次,米色2个,绿色2个。最深的咖啡色,仅用甲纬难以达到效果,所以使背衬的墨绿色纱线故意露出来,加深整体颜色,甲纬8枚纬缎背衬乙纬横向的加强四个组织点的8枚加强纬缎;第二层次的选用甲纬12枚纬缎背衬乙纬12枚经缎;第三层次,甲纬横向的加强2个组织点的12枚加强纬缎背衬乙纬12枚经缎;第四层次,甲纬1/5斜纹背衬乙纬6枚经斜纹来表现;最浅的咖啡色,甲纬横向的加强四个组织点的8枚加强纬缎背衬乙纬8枚经缎。米色两个层次,分别选用甲纬8枚经缎背衬乙纬16枚经缎,甲纬12枚经缎变化组织背衬乙纬12枚经缎。绿色两个层次,分别选用乙纬12枚经缎背衬甲纬12枚经缎,乙纬横向加强三个点的12枚变化纬缎背衬甲纬12枚经缎。上机织造下机面料成品由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制织。
款式设计及效果模拟本套丝绸家纺产品由一件被套、两个靠垫、一个抱枕、两个枕头和一件床单组成。款式设计上,以主纹样为被套表面,外围拼接较主纹样地部颜色稍浅的纯色面料。被套内面则用浅咖啡的纯色面料。靠垫以辅纹样一织花面料为主体,图案居中,缘镶滚边。抱枕以辅纹样二织花面料为正面,四角加饰小型盘长流苏。枕头采用拼接方式,以浅咖啡色纯色面料为主体,一侧拼缝辅纹样三织花面料。床单采用与枕头相同的浅咖啡色纯色面料为主体,三边拼缝辅纹样三织花面料。
B. 大理石茶几花纹什么样的好看
1、一款清新淡雅,令人怦然心动的一款茶几,无论是造型还是色泽都让人十分喜爱。拥版有规则纹路贴纸权石的一款茶几,带有一个白油抽屉,精致的支架设计凸显它的个性与独特魅力。
2、大理石的台面,光滑耐磨,易于打理,不锈钢框,使这款茶几更加的结实耐用。茶几采用白冰花大理石和象牙白亮光油漆,颜色纯洁、宁静,给您一个安静的居家生活。
3、这是一款非常漂亮实用的茶几,无论从设计还是色泽,更或是材质上都体现出了强烈的现代感!银白龙大理石的台面茶几,天然的纹理十分漂亮,光滑细腻的台面也便于您的打理。
4、这是一款高档的大理石茶几,厚实精致而且还耐磨,大理石上面的纹路是自然天成的,是天然石最纯美的花纹,不加任何修饰,样式独特好看,四肢不锈钢支架,光泽度好,是一款不错的茶几。
C. 我家附近有一只白底茶色花纹的猫,它生了一只胖胖的小黑猫,我很喜欢它们,想收养它们,可是它们见人就跑
美食抄诱惑之,,一开始害怕不靠近?! 没关系,,,我们打持久战。。
少则一周,多则一个月,,,你每天看到它们都给好吃的,
一开始是隔了十几米放点吃的你走开,让它们敢去吃。。
慢慢距离减小,知道不害怕你,看到你就过来蹭腿要吃的,
这时候就果断抱住扛到家里,,,好吃好喝伺候着,养一周之后疫苗驱虫洗澡。
╮(╯_╰)╭
D. 茶色花纹玻璃搭配啥颜色好看
这个要看个人喜好,
没有什么固定的搭配个人感觉
色彩要对比鲜明
E. 抹茶花纹蛋糕怎么做如何做好吃
主料
新鲜鸡蛋3个 细砂糖30克 蛋白用
细砂糖20克 蛋黄用 低筋面粉50g
牛奶30g 色拉油30g
抹茶粉6g 柠檬汁或白醋几滴
抹茶花纹蛋糕的做法步骤
16.16.用刀切块,就可美美享用了。
F. 明洪武釉里红茶花纹军持大缸图片价格,我有一个釉里红大缸,高31公分,口径17公分,圆围1、2米,圆
洪武釉里红目前发现均为大件器物,有瓶、盘、碗、壶、炉等,基本不见杯专盏之类的小件。 (一)碗属 洪武釉里红碗有直径40厘米的大碗和直径20厘米的中碗两类。 直口大碗,直口,深壁,矮圈足。釉底或底足露胎,砂底有火石红,涂姜黄色或赭色护胎汁,...1228
G. 新古堡灰大理石茶几花纹好看吗
新古堡灰就是这样的啦,好不好看这个看个人喜好吧。满意请采纳!
H. 灵芝茶花纹的瓷器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
这次你最早出现在那个清朝,清朝后期出现了这种瓷器
I. “景泰御前的珐琅”的类型有哪两种
“景泰御前的珐琅”改作的方式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利用各种不同样式的旧器物,截取不同部位,经过拼装焊接重新组装成器,镌刻年款后,再行镀金。这类通体各个部位都用旧器拼装组合的制品,整体釉色一致,设计亦十分巧妙,看不出明显的拼接痕迹。但器身上的图案花纹缺乏完整性,造型比例亦不甚规范,辅助装饰常有异样。
如铜胎掐丝珐琅花卉纹龙耳瓶,阔腹、细颈、洗式口、圈足。器腹中间饰铜镀金弦纹一道,把腹部划分为上下两组,并以不同的图案作为装饰。
腹之下部施浅蓝釉地,饰彩釉茶花纹,近足处饰莲瓣纹一周。器腹上半部亦为浅蓝釉地,饰彩色釉缠枝莲纹。腹和颈部的衔接处,凸起彩色釉莲瓣一周。长颈之上饰绿色釉蕉叶,上压折枝花卉。颈部两侧附弓身回首龙形铜镀金耳。器底镌阳文楷书“景泰年制”4字双行款。整体造型端庄大方,通体釉色光洁明亮,具有水晶般晶莹透明之感,颇为富丽。通观全器,总体花纹图案富于变化,具有元明之际流行的风格特点;但器腹中部以一道镀金弦纹作为分界,显得过于生硬。
器腹下半部装饰茶花纹,上半部装饰缠枝莲纹,亦感不甚和谐。腹、颈结合部位凸起的莲瓣上,釉色灰暗,填釉不饱满,明显与整体釉色不同。
对这些现象进行仔细推敲,即可发现器腹的下半部原是一件茶花纹盌,被截去盌口之后,与另一件缠枝莲瓶的上部拼接,再配一节长颈,就形成一件新式样的珐琅瓶了。
器腹上半部与颈的衔接处,由于两件原器的口径稍许不相吻合,故新加了一道凸起的莲瓣,经过这样处理,使衔接处巧妙地重合,且掩盖了拼接痕迹。
显然,这件珐琅器是利用多件旧器改装成新器的典型例证,只是新配制了两只龙耳和铜质镀金口足。
二是利用早期遗存的珐琅重器,截取其主要部位,再重新烧配造型所需要的其他局部,组装成新的器物,镌刻“景泰年制”款。
这类经过重新烧配改装的器物,其造型和图案均可参照旧器局部形式,按需要加以配制,使通体的风格特点相吻合,致使整体上看不出有何异样。
但是,由于各个时代所用珐琅釉的配方不尽相同,烧造出来的色泽存在明显差异,这是仿造者所无法回避的难题。故这类重新烧配组装的器物,可以比较容易地从珐琅釉色中看出破绽。
如一件铜胎珐琅缠枝莲兽耳三环尊,阔腹、敛颈、敞口、平底、三兽形足。腹上部等距离凸起3个兽面,口衔铜镀金环。器底铜质无釉,中心处隐起双龙,环抱“大明景泰年制”楷书阳文款。
尊体施浅蓝釉为地,饰彩釉缠枝莲及花卉、葡萄纹。腹部釉料充实饱满,呈色光洁明亮,特别是葡萄紫、青草绿和绛黄色釉,更是光泽闪烁,具有晶莹的半透明感,色彩非常纯正。掐丝起线粗壮,颇为流畅自然。
而器之颈、口和足上部的釉色,与器腹显然不同,浅蓝釉地灰暗无光泽,红、紫色釉干涩不纯正,更无晶莹透亮的质感。釉面凹凸不平,不甚饱满。掐丝规整严谨,粗细较匀。在同一器物上,釉色特点、掐丝技巧、烧造水平反差如此之大,可以充分断定该器的腹部是旧器改造的,而颈、足和兽衔环,均为后期烧配组装的。
通观器腹的造型和图案装饰风格,极似元代青花瓷罐特征。当然,这种相似绝不是雷同,因为各类工艺制品都有各自不同的工艺要求,在时代总体风格的规范下,必然展现出多样性的变化。
陶瓷制胎和铜胎珐琅器的成型,手法各异,必定会在造型上出现某些区别。瓷器上图案的绘制和珐琅工艺掐丝、填釉的技法更不相同,所显示的风格亦会有所区别。
正如元代瓷器上的缠枝花纹,缠枝间很少有装饰小花苞的现象,而元代的纳失失锦和掐丝珐琅制品上,则较普遍流行。这种风格似乎保留了较多的外来影响。
还有铜胎珐琅缠枝莲三环尊,重新组装和配制技巧也很见功力,采用几道凸起的镀金弦纹作为过渡,把新旧不同部位间隔开来,使釉色上的区别不过分显眼,也掩盖了衔接处的痕迹,并增强了造型的力度,使器物形体显得高大壮观,气魄宏伟。
不言而喻,这种艺术上的成果,原是建立在旧有的珐琅缠枝莲纹大罐基础上的。
重新改装增添了造型的美感,但在釉色烧造和工艺技术方面,却远逊于原来的水平。从记载中可知,明末清初时,“景泰御前珐琅”名声已经很高了。所以,后世常把万历时期的珐琅制品改成“景泰年制”。也有的作品是按照“景泰珐琅”的风格特点进行仿造的。
诸多后改款或加款的珐琅制品,都采取上述两种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