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恨
㈠ 数点梅花亡国恨,二分明月故臣心 写的是谁
史可法
梅花岭上的忠魂
史可法
数点梅花亡国恨
二分明月故臣心
-----衣冠冢
生平
史可法(1602-1645),明河南祥符回(今开封答)人,字宪之,号道邻,崇祯进士.
授西安府推官,稍迁户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
崇祯八年(1635年),迁右参议,分守池州,太平,监江北诸军以堵截民变队伍.
崇祯十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安庆,光州等府县,提督军务,扼李自成军.后由漕运总督,凤阳巡抚升任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
崇祯十七年,闻北京失陷.初欲立潞王,马士英,阮大铖合谋欲立福王,送之至仪真,遂立福王於南京.加东阁大学士,入阁参政.受马士英排挤,以兵部尚书大学士督师扬州.清兵至,可法传檄各镇,无一至者,亲守西门险要.城破,自刎不死,被执,不屈死,以袍笏葬於城外梅花岭.人称史阁部,谥忠靖.清乾隆追谥忠正.有《史忠正公集》.
㈡ …梅花寂…更堪悲…应有恨 出自哪首诗词
香消夜月梅花寂 韵冷苍天鹤构寒 雨泣黄花应有恨 风凄翠竹更堪悲
这是个挽联来着,出处不知道
㈢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草归塞草茵 树点梅花亡国恨,二分明月故臣心
与苏武和史可法有关。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出自唐代温内庭筠的《苏武容庙》,写的是西汉名臣苏武。
“数点梅花亡国恨,二分明月故臣心”,这是清代诗人张尔荩撰的联,写的是明朝大忠臣史可法。残落的梅花瓣就像亡国者留下的血泪,明朝老臣的心也如同残月一样失明一半。
㈣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是什么意思
远方的友人的音信,寄来了温暖的关心和嘱咐,却平添了我深深的别恨离愁。
出自《踏莎行·郴州旅舍》,是宋代词人秦观的作品。此词大约作于绍圣四年(1097)春三月作者初抵郴州之时。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江苏省高邮市人,字少游,号太虚,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苏轼曾戏呼其为“山抹微云君”,北宋婉约词人。
原文如下: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译文如下:
雾迷蒙,楼台依稀难辨,月色朦胧,渡口也隐匿不见。望尽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无处觅寻。怎能忍受得了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春寒料峭,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
远方的友人的音信,寄来了温暖的关心和嘱咐,却平添了我深深的别恨离愁。郴江啊,你就绕着你的郴山流得了,为什么偏偏要流到潇湘去呢?
(4)梅花恨扩展阅读:
此词为作者绍圣四年(1097)作者因坐党籍连遭贬谪于郴州旅店所写。当时作者因新旧党争先贬杭州通判,再贬监州酒税,后又被罗织罪名贬谪郴州,削去所有官爵和俸禄;又贬横州,此词作于离郴前,元祐六年(1091年)七月,苏轼受到贾易的弹劾。
秦观从苏轼处得知自己亦附带被劾,便立刻去找有关台谏官员疏通。秦观的失态使得苏轼兄弟的政治操行遭到政敌的攻讦,而苏轼与秦观的关系也因此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有人认为,这首《踏莎行》的下阕,很可能是秦观在流放岁月中,通过同为苏门友人的黄庭坚,向苏轼所作的曲折表白。
㈤ 数点梅花亡国恨,三分明月故臣心
是‘二分抄’
梅花岭上的忠魂
史可法
数点梅花亡国恨
二分明月故臣心
-----衣冠冢
生平
史可法(1602-1645),明河南祥符(今开封)人,字宪之,号道邻,崇祯进士.
授西安府推官,稍迁户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
崇祯八年(1635年),迁右参议,分守池州,太平,监江北诸军以堵截民变队伍.
崇祯十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安庆,光州等府县,提督军务,扼李自成军.后由漕运总督,凤阳巡抚升任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
崇祯十七年,闻北京失陷.初欲立潞王,马士英,阮大铖合谋欲立福王,送之至仪真,遂立福王於南京.加东阁大学士,入阁参政.受马士英排挤,以兵部尚书大学士督师扬州.清兵至,可法传檄各镇,无一至者,亲守西门险要.城破,自刎不死,被执,不屈死,以袍笏葬於城外梅花岭.人称史阁部,谥忠靖.清乾隆追谥忠正.有《史忠正公集》.
㈥ 古诗词“金戈铁马年年恨,辜负梅花一片心。”的出处
金戈铁马年年恨,辜负梅花一片心。
出自:
还剑奇情录之【七绝三首之二】
梁羽生
百战归来酒版尚温权,繁霜侵鬓转消沉。
金戈铁马当年恨,辜负梅花一片心。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出自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
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
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
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㈦ 只有梅花知此恨怎么样
她的小说资料少,多是散文。 石评梅关注同时代的妇女的痛苦和命运,倡导男女平等、女子自强,并为女子的解放苦苦找寻出路,她所向往的出路便是《匹马嘶风录》中何雪樵的道路选择,像男子一样驰骋战场,融入时代的风云。《匹马嘶风录》刊发在自家的《蔷薇周刊》“周年纪念增刊”上,是继具有极重的女人气的《弃妇》之后表现妇权主义的作品,是一篇体现石评梅诗人气质的作品,也是一篇表现“革命加恋爱”题材的小说。它以第一人称视角,主人公在革命与爱情的抉择上选择了革命,离开心爱的恋人,同时揭示了女主人公何雪樵微妙复杂的心灵世界。 “我生命中有两个世界,一个世界是属于你的,愿把我的灵魂做你座下永禁的俘虏,另一个世界我不属于你,也不属于我自己,我只是历史使命中的一个走卒”——好像是一封情书。《匹马嘶风录》里,在收到牺牲在“断头台畔”爱人的死信,首先使何雪樵痛绝如“匹马嘶风”,在情感世界的狂奔中竟将手枪对准自己的脑门,革命的残酷考验于她,是蓦然清醒后独自在四无人烟的深夜荒野痛哭,以后便永不再流泪。石评梅把这样一个女性之于革命的故事,写到极致之情里,写在生命鲜 血的挥洒里,让人看到了女性血写的成长超越。 内容上与《野祭》有一个相似性的情节:爱恋者(或被暗恋者)的牺牲,更加激发了他/她的恋人的革命意志,激励他/她们更坚定地走上革命道路,但同时也描写他/她们对死难者充满爱意和内疚的忏悔心理。 《匹马嘶风录》非常诗性化地表达革命信念与生命激情之张扬,把一个女性之于革命的成长故事写到极致之情里,在同类题材中颇具特色。
㈧ 金戈铁马当年恨,辜负梅花一片心的意思
这是梁羽生《还剑奇情录》七绝中的中的一句,大概描写了侠客辗转江湖多年后,蓦然回首,才惊觉辜负了当年等他的那一片痴情。
㈨ 唯有梅花知此恨,相逢月底恰无言……是什么意思表达什么意思
爱恋得不到满足,痛苦无言,独自徘徊。
㈩ 数点梅花亡国恨下一句是什么
数点梅花亡国泪,
二分明月故臣心。
史可法是河南开封人,是南明时期一内位了不起的汉民容族英雄,公元1644年明朝政权垮塌,明朝的陪都南京快速反应,建立了弘光政权,但是因为内部党争以致上下不团结,建立不到一年即被清军剿灭,史可法当时是在扬州督师,在扬州百姓的支持下,积极抗清,豫亲王多铎围城,并劝降史可法,遭到史可法严词拒绝,清军调来红衣大炮猛轰扬州城,扬州城被轰塌一角,清军蜂拥而入,史可法和扬州军民与清军展开巷战,寡不敌众,被俘,多铎爱惜史可法忠臣,数次劝降,史可法都没有答应,随后被杀害,多铎这个刽子手为了报复扬州百姓的抵抗,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史称“扬州十日”。
最后史可法的义子史德威由于无法找到史可法的遗体,逐葬其衣冠于梅花岭下。在明朝形势急剧恶化的时候,扬州军民殊死抗争,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他们都是保卫祖国,捍卫民族文化的英雄。史公以及扬州全城不屈的百姓将永受后世的拜谒和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