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梅花儿开歌谱
『壹』 哪里有黑管独奏的红梅花儿开
之所以没有红梅花儿开的单簧管曲谱的原因,是因为‘红梅花儿穗指开’本来是歌剧《江姐》中的键扮一个唱腔,应该是歌谱。后来改编成管弦乐过,但是由于单簧管过于绅士冷静的音色不适合表现红梅花儿开那种激昂的感情,所以一直没有改编成单簧管作品稿族灶。
http://www.tt-art.com/shop/html/20090221095626BNY4FGA32ASU6.html
这是《单簧管中国乐曲19首》的网址,希望对你有帮助。
『贰』 七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课件
七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课件一
一、教学内容和目的要求:
1、给学生安排座位,向新同学提出上课的教学常规,师生共同遵守。
2、对学生进行音乐课的摸底调查,为今后教学工作提供依据。
3、介绍有关音符的知识,认识音的高低和时值的长短,为视唱教学打好理论基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由于小学阶段各学校重视音乐教育的程度不同,使学生的音乐水平差别较大,同时由于六年级的学生都不上音乐课了,很多的音乐基本知识都会忘记,因此,在第一节课让学生重温音符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本课重点是要学生掌握音符的高低和时值,能教准确地唱准C大调音阶。
三、 教学方法 :讲解、讨论、视唱
四、教学过程:
(一) 组织学生进入音乐室,安排座位。
(二) 教学常规讲解,向学生提出上音乐课的要求。
(三) 师生互动,了解学生小学阶段的音乐学习情况。
(四) 认识音符(本环节可以考虑用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主要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1、音的高低: 1 2 3 4 5 6 7 I
2、音 名: C D E F G A B C
3、唱 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4、音符时值:
1 - - - 全音符 4拍
1 - 二分音符 2拍
1 四分音符 1拍 1 八分音符 1/2拍 十六分音符 1/4拍
5、回答问题:请说出以下音符的音高和时值,并把它唱出来。
6、划拍唱出以下的音符和节奏 1 3 2 5 ,,,
7、视唱以下旋律,要求节奏和音高都要准确。
1=c 1 2 3 4 | 5 6 7 I | 7 6 5 4 | 3 2 1 3 | 5 3 1 - ‖ 1=c 1 34 | 5 - | 6 I 7 6 | 5 - | 1 3 4 | 5 - | 6 5 4 3 | 2 - | 1 34 |
5 - | 6 i 7 6 | 5 . i | 7 i 2 7 | i 6 5 6
| 3 2 | 1 - ‖
五、小结本课。
七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课件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学生能对俄罗斯民族民间音乐产生兴趣;
2、能感受、体验作品的音乐情绪及风格;分辨男高音、男低音的音色。
3、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音乐活动,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 :把握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及主题思想。
教学难点 :体会速度、力度、节奏等音乐要素在乐曲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实物投影仪、VCD光盘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在上节课所学的《桑塔露琪亚》歌声中,学生进入教室。
【设计意图:复习上节课学悉物习内容,为男高音、男低音的音色对比做铺垫。】
二、创设情境 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上周我们学习了意大利那坡里地区的船歌《桑塔露琪亚》,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俄罗斯民歌
《伏尔加船夫曲》。
中罩出示课题: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
教师展示绘画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同时播放《伏尔加船夫曲》。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歌曲和画面描绘的意境中去。】
三、聆听歌曲 欣赏绘画 感受音乐
师:在沙皇统治下的俄罗斯劳动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十九世纪俄国著名画家列宾的名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对此进行了深刻的描绘。看了画、听了歌后,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悲伤、激动、愤恨不平
【设计意图:体现学科综合,且通过不同类别的艺术作品,产生通感,全面获得情感体验。】师:对比《桑塔露琪亚》的演唱,领唱者的声音有什么特点?是男高音还是男低音演唱的?
生:这个声音听着低沉、厚实、有力,应该是男低音。男高音听起来感觉是很高、很明亮。
师:回答正确,你听得可真仔细!为什么不用男高音来演唱《伏尔加船夫曲》?生:男高音大多适合演唱快乐、喜庆的歌。而这首歌是很忧伤、很卖陆闹压抑的 。
【设计意图:辨别男高音和男低音,对比感受它们的音色特点。】
师:你们从音乐作品中还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生:(1)歌曲唱得很慢;(2)演唱声音由小到大,再又到小 ;(3)听到 “哎嗨-哟嗬”这句在不断地重复。(4)歌曲中有领唱,还有合唱;(5)演唱者声音很浑厚、很深沉;(6)纤夫们有着忧愁、痛苦、悲愤;(7)感觉纤夫要与不平等的社会进行抗争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聆听,并积极参与、认真思考、主动探索,自由表达对音乐的感受,从音乐中获得体验。】
师:同学们好样的!你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歌曲在速度、力度、节奏、情绪等方面的特点。我还想请大家进一步思考:这首歌曲为什么要有力度变化?为什么要唱得这样缓慢与低沉 ?“哎嗨-哟嗬”这句为什么要反复演唱?
【设计意图:给予学生肯定与鼓励评价,进一步激发学习热情。同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四、抓住音乐要素 分析音乐作品 挖掘歌曲内涵
(采用听、唱、议、动的方式)
师:请结合歌谱图片再听中央乐团合唱团演唱的《伏尔加船夫曲》。同时思考:歌曲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节奏、力度、速度有怎样的特点?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A、感受歌曲力度的变化;速度、旋律的特点;体会它们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
学生聆听《伏尔加船夫曲》,随录音轻声演唱。听后,教师提问。
师:歌曲可分为几部分?请根据自己的感受完成表格中内容。
师: 通过力度变化你联想到怎样的.画面?全曲速度为什么很慢?第二段旋律为什么起伏大?
生:(1)力度的变化让我好像看到纤夫们拖着沉重的货船,迈着艰辛的步伐从远方走来,后又远去直到看不到;(2)速度缓慢表现纤夫脚步沉重、有力;(3)中间部分旋律起伏大,表现纤夫要与命运抗争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欣赏,加深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内涵,体验音乐中的情绪、情感,学生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B、体会劳动号子动机。
师:为什么哎嗨-哟嗬” 的号子声要贯穿整首歌曲?
生:(1)统一步伐、让大家一起使劲。(2)有时它像叹息,有时它又像呐喊。
(3)纤夫们很痛苦,他们走得很艰难。(4)表现纤夫们意志得很坚定
教师弹奏 “ 53630|53630|”与“5363—|5363—|”要求学生将两句对比唱一唱,伴着音乐走一走,感受两句间的不同。
学生:有休止的这句才能表现纤夫沉重而又坚定有力的脚步。
【设计意图:通过形体动作深入理解号子,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内涵。】
师:当时在沙皇统治下的俄罗斯劳动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难道他们甘愿被奴役、被剥削吗?在哪部分表现出他们有反抗精神?
生:第二部分。
师:哪一句表现了他们要以坚韧不拨的毅力,同沙皇政府作斗争?
学生: “踏平世界的不平路,对着太阳唱起歌。”
【设计意图:揭示歌曲主题,升华情感体验】
师总结:《伏尔加船夫曲》刻画了纤夫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英雄形象。表现了俄罗斯人民忍辱负重、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有勇敢的反抗精神;表达了他们对光明的追求和向往。
五、创作表现 深化主题
教师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歌曲主题。
1、学生用固定音型“哎嗨—哟嗬”声为歌曲伴唱。体会歌曲力度的变化
2、参照油画《伏尔加河的纤夫》,随《伏尔加船夫曲》的歌声做拉纤的即兴表演。
3、在歌声伴奏中朗诵俄国诗人涅克拉索夫的《拉纤夫之歌》
【设计意图:通过对音乐的理解,以不同的艺术形式来表现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表现能力】
六、课堂小结
师:俄罗斯优秀民歌还有很多。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红莓花儿开》、《三套车》等,同学们课外可要多听听。多听优秀的、经典的音乐作品才能扩大我们的音乐视野,提高我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叁』 人文爱乐合唱团
人文爱乐合唱团简史 2004-2009
逯 建
序
2004年以前人文爱乐合唱团的发展简史,我已经在五年前的文章中记述过了。自2004年以来,合唱团还发生了许多事情,有必要在时隔一段时间之后再次回顾反思。与2004年之前合唱团的重点任务主要是理顺人员组织相比,2004年之后的合唱团则将关注的重点完全放到了合唱艺术之上,围绕着合唱团的种种外在的制度改变都被一些细小的内部变化所代替,让准确完整地描述这段时间所发生的事情变成了一件更加困难的事情。
一、走入真正地“合唱艺术”(2004.9-2005.12)
因人文学院的分院,人文爱乐合唱团变成了一个校级合唱社团。这一变化虽然给合唱团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却也赋予了学生在社团组织中更大的权利。2004年春湖北省合唱协会下属的几支高水准的合唱团到武汉大学梅园小操场的演出,使得人文爱乐真正接触到了湖北省最高的合唱水平,也认识到了自身水平的差距。合唱团趁此机会加入了省合唱协会,为日后水平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5月22日“金黄色的云朵安睡了”专场结束后,合唱团下决心今后一律使用五线谱记录的曲谱进行排练,并使用固定调唱名法唱名。这样一方面可以锻炼团员的音高意识,也可以扩大曲目(特别是来自国外的一流曲目)的选择范围。2004年的暑假,合唱团进行了第一次的暑期集训,利用不到一周的整段时间,团员们进行了发声、呼吸、识谱等训练,也试排了《Habana Linda》等作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004年春,合唱团曾进行了一次人员补招,但那次招新无论从组织还是规模都谈不上正式。2004年9月,合唱团正式面向全校2004级同学进行了一次招新。新同学或是经过在食堂门口发放传单、现场报名的海选模式,或是通过已有的合唱团成员的推荐,再集中到一个固定的地方进行面试。面试环节分自我介绍、模唱、试唱、歌曲选唱等环节,试题的难度也随着新同学的能力有所变化,这样总共只有不到5%的同学被录取。被录取的同学很快成为了合唱团的主力,合唱团还在日后的排练中不时推出各种考核、PK活动,以保证每个合唱个体的训练水平。
2004年的下半年,合唱团并没有任何演出,转而专心于团队的内部建设上,2005年,合唱团代表武汉大学参加了全国大学生艺术节,获得了湖北省一等奖。5月又在物科院报告厅上演了现代音乐专场,在全校合唱爱好者中收到了很好的反响。
通过一年的训练与探索,合唱团团员们终于认识到了合唱艺术与作为群众活动的歌咏的区别。我们普通所指的“合唱”,一般指的是参与人数多、很能调动群众情绪的歌咏,它的目的更多是抒发胸臆,陶冶情操。而合唱艺术则要在歌咏之上要求的更多,除了需要精确处理音准、节奏、呼吸、咬字、发声方式以外,还需要体会词曲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歌曲应有的意境,是比歌咏高很多层次的。作为大学生合唱团,理应在艺术方面有更高的追求,因此如何在接下来的训练中提高自身的水平就成为了合唱团发展的主要任务。
虽然合唱团明确了合唱艺术歌曲的发展方向,但究竟该排练什么作品仍是一个大问题。国内公开出版的合唱谱集还达不到真正的合唱艺术歌曲的水准,要想获得适当的曲谱还需另想办法。此时,加入省合唱协会所带来的好处就逐渐凸显出来。通过合唱协会的平台,人文爱乐逐渐与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田晓宝教授及他所指挥的TIANKONG合唱团取得了联系。TIANKONG合唱团此时已在国内合唱界小有名气,他们向人文爱乐提供了许多高水平的曲谱,也在具体的排练上给予了人文爱乐很大的帮助。通过观摩TIANKONG合唱团与美国的哈丁大学、奥古斯塔那大学合唱团、德国德累斯顿德国无伴奏合唱团的交流演出,人文爱乐的团员们领略到了国外高水平合唱的高超实力,也极大地激发了团员提高自身水平实力的斗志。
二、参加“世界合唱比赛”(2005.12-2006.7)
参加世界性的合唱比赛,当然是人文爱乐一直期望的一个目标。由于TIANKONG合唱团于2004年到德国不莱梅参加了第三届世界合唱奥林匹克大赛(World Choir Olympic Games,现改称“世界合唱比赛”)获得了很好的成绩,且第四届比赛在厦门举办,参赛费用可以大大节省,因此合唱团冒然决定准备参赛。但当下了决心以后,大家却发觉困难重重。人文爱乐的水平离TIANKONG合唱团尚有一段距离,而且从没有过参加国际比赛的经验,完全不知道国际主流的合唱曲目以及合唱风格是什么,如果文不对题,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甚至挫伤团员的积极性。不过这种担忧很快就被团员们的热情所化解。本来奥林匹克的精神就是重在参与,那么通过参赛本身就是一个锻炼提高的机会,得奖与否并不是最为重要的问题。合唱团在达成了如此的共识以后,就开始了忙碌而漫长的一年准备工作。
参赛之前的准备,整体上说是比较凌乱的。结合自身的特点,合唱团选择了参加难度大、竞争激烈的黑人灵歌以及混声室内两个组别。直到报名截至之前的最后三个月,合唱团才收集完所有的参赛曲谱,许多曲目的排练也要远落后于计划,许多团员都为排练的进度捏了一把汗。不过好在合唱团的备赛得到了武汉及全国音乐界前辈的鼎力支持,田晓宝老师曾多次给予人文谱务及排练的建议,省合唱协会会长王秀峰老师及夫人林静白老师则多次亲自到合唱团参与排练,上海音乐学院教授王燕老师在最后集训时也给予了合唱团很大的指导,在赛前给予团员们很大的信心。团员们在排练中也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五一”与七月前半个月的暑期集训,虽然比较辛苦,却也使团员们从水平的提升中体会到了快乐。
参赛的经费是另一项需要考虑的问题。虽然世界大赛在国内进行可以节省大笔费用,但仅5000元的报名费就让合唱团难为了许久。由于是学生自发的组织,团务组对团员愿意承担多少额度的食宿费用并不清楚,所以并不敢估计总体的经费缺口。就在此时,恰逢刘道玉老校长的回忆录《一个大学校长的自白》出版,书的封底上留下了刘道玉基金会的联系方式,团务组借此与基金会取得了联系。基金会方面在多次与人文爱乐的团务组同学进行沟通并现场考察了人文爱乐的排练情况之后,对合唱团发展十分肯定,决定给予合唱团5000元的报名费赞助。之后,合唱团陆续收到了一些团员的个人赞助,在团的团员也表示能够承受赴厦门的食宿费用,赴厦门比赛期间又受到了武大厦门校友会的鼎力支持,经费紧张的问题的才得以基本解决。
在2005~2006年的一年中,人文爱乐共主办了两场正式演出。第一场是2005年11月底的人文爱乐六周年庆典,这场音乐会同时也肩负了厦门比赛预赛报名录音的任务,第二场是2006年6月10日与湖北省歌剧舞剧院爱乐合唱团的交流演出,当然这场音乐会也是赴厦门前的一次曲目汇演。值得一说的是,与省歌爱乐的交流演出也开启了后来两支或多支合唱团相互交流的先例。最终,人文爱乐在厦门获得了混声室内复赛金奖决赛银牌和黑人灵歌复赛银奖的成绩,应该说已经大大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了。
三、广泛的交流与学习(2006.9-2009.12)
世界合唱比赛的获奖,从外在的形式上证明了合唱团具有了一定的实力,然而合唱团的真实水平的提升,还必须从反复的演出实践中获得。从厦门归来后,合唱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学习。由楚天音乐台的名主播阿申主持的湖北省图书馆合唱专场是厦门归来之后的人文爱乐走出去的第一场音乐会,节目的录音当日晚上还在《阿申爱乐》播出。而利用省合唱协会的平台,人文爱乐也学习到很多东西。2006年底,人文爱乐参与了湖北省合唱协会在武汉音乐学院编钟音乐厅主办的学生合唱团交流音乐会。自2007年开始,省合唱协会的会长王秀峰老师及夫人林静白老师更是对人文爱乐进行过多次亲自的指导。通过王老师对排练和林老师的声音训练,使团员不论是在对曲谱的理解、音准节奏的控制还是声音及情感方面都上了一个很大的层次。武汉音乐学院的朱步熹教授、上海音乐学院的王燕教授也对人文爱乐给予了很大的帮助。两位教授曾多次到合唱团的排练现场指导排练,合唱团还有幸在朱步熹教授指挥专场音乐会上与朱步熹教授有过合作。
除了向合唱音乐界的前辈悉心学习之外,人文爱乐还广泛与其他合唱团进行交流。武汉大学常青合唱团是武大的退休老教师组成的老年合唱团,他们对由武大的学生组成的人文爱乐有着特殊偏爱。除与人文有一次非常深入地交流以外,还多次向人文提供了老干部活动中心的排练场地。省歌爱乐合唱团是王秀峰、林静白老师亲自指挥的合唱团,人文也与他们有过交流和同台演出。黄石爱乐是省协会中另一只活跃的合唱团,人文曾与他们在省歌舞剧院有过一次同台演出,2008年“五一”人文还曾到黄石市铁山区与黄石爱乐进行过交流。2008年3月,人文爱乐接待了到访武汉的香港重唱艺术团,并与之进行了交流和共同演出。一年之后的2009年7月,人文爱乐回访香港,并与香港重唱艺术团在香港大会堂共同举行过演出。
随着合唱团水平和社会影响的逐步提高,人文团员构成及训练方式在这几年间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由于报名的踊跃,团员的基础有了明显的提高,大多数团员都能熟练识谱,其中大部分团员具有相当好的乐器基础,有人甚至能演奏多种乐器。通过外聘声乐指导(如声乐顾问叶自强)的方式,合唱团尽可能地弥补团员在声音方面的先天不足。2007年秋,在大多数团员的要求下,人文每周增加一次日常排练,大大增加了排练复杂作品的可能性。在这三年中,人文爱乐尝试排练过许多不同语言、不同风格的合唱作品。合唱团还尝试变化,采用合唱、重唱、小组唱的形式来对这些作品进行演绎。通过大量新鲜且风格迥异的作品的排练,团员对合唱艺术的理解得到了大大的增强,团员在舞台上的表现力感染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时值2010年世界合唱比赛又要在中国举办,自2009年下半年开始,合唱团又开始了针对在绍兴举办的第六届世界合唱比赛的系统准备工作,力争在这次比赛能取得好的成绩。
四、内部管理
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固然是一个社团追求的目标,而稳健的内部管理,则是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随着人文爱乐的发展逐渐步入了正轨,内部管理也逐渐趋于规范化、制度化。自建团之始,人文爱乐就同时拥有合唱团团长与艺术总监两个职务。合唱团团长平时一般负责内部纪律、演出时负责协调场地后勤等事务,艺术总监则负责排练等业务问题。团长一般任期一年,特别情况下可以续任,2009年下半年开始,合唱团又尝试了团务小组的制度。在团长(团务小组)之下是声部长。原来的声部长在合唱团中仅作为上传下达的职务,但在实际训练中逐渐发现,声部长对合唱团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声部长逐渐负责排练中试唱、本声部的基本的音准节奏等问题,同时还要负责声部内部人际关系的协调。随着人文爱乐的逐渐成熟,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团员的入团,可担任声部长的人选逐渐增多,不少富有热心的同学主动请缨,声部长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合唱团的中坚,排练的效率得以大大提高。
2004下半年起,随着五线谱识谱要求的提出,合唱团内部诞生了一个新的职位——谱务主管。谱务主管负责曲谱的保管、简谱向五线谱的转换以及分声部的MIDI制作。设置这一职务最初的考虑主要是个别团员还存在识谱的困难,需要借助辅助排练的手段,但随着合唱团团员素质的提高和积累的作品的增加,谱务管理的工作逐渐变得比较简单。2006年开始,合唱团又设立了财务主管的职务,财务主管不仅管理日常的经费,还负责制订诸如外出比赛表演时的预算。财务主管一般由经管学院(尤其是会计学专业)的同学担任,实行人事与财务事务上均独立于团长(团务组)的运作模式。而在每次校内招新和公开演出的宣传中,合唱团都要制作多种海报,于是海报制作又成为一个相对而言比较专业的工作。虽然海报的设计并不仅局限于专业同学,但一般倾向于城市设计和工业设计专业的同学。大型活动之后,一般也有同学专门负责向学校的主要媒体写稿。通过以上的内部管理,合唱团为许多团员提供了能力锻炼的机会,不仅提高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工作的积极性,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也通过分散权力与职责达到了稳定合唱团的管理目的。
五、基金顾问支持
人文爱乐合唱团的发展,一直得到了刘道玉基金会的鼎力支持。刘道玉老校长一直希望将这个基金会的资金用于鼓励教育特别是创新型教育,人文爱乐这种自发的、探索型的发展理念完全符合基金会的设立精神。自2005年底收到合唱团的求助邮件以来,基金会的老师们就一直主动与合唱团进行沟通,并多次对合唱团的发展表示肯定。开始的两年多的时间里,基金会使用的是每逢大型比赛演出一次性支付一定费用的支付方式,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基金会将对人文爱乐的支持经费设立成为专项,提高支持的额度并接受公众监督。有了此笔经费,大大拓宽了人文爱乐的活动范围,到香港演出、到绍兴的比赛都得以成行,从而开拓了团员的视野,结交了大批合唱爱好者,提高了合唱团的社会知名度。
还有几位教授在合唱音乐、西方艺术文化等方面给予人文爱乐很大的帮助。艺术系的江柏安教授一直通过公选课程《西方音乐文化》和“周末艺苑”的演出平台对人文爱乐进行宣传和鼓励,他还主持过一场合唱团成立十周年的庆典演出晚会。哲学学院赵林教授是指挥周锴的导师,他对西方文化特别是宗教文化的研究也通过著作、讲座以指挥转述的方式在合唱团广泛传播。通过介绍,合唱团指挥赴香港及台湾交流访问,使人文爱乐得以与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的温伟耀教授、台北爱乐艺术总监杜黑先生取得联系。温伟耀教授对宗教哲学和音乐文化都很有研究。2007年6月,他曾在武汉与人文爱乐合唱团的全体团员有过一次比较深入的音乐文化交流。2009年,人文爱乐赴香港演出期间也回访了中文大学崇基学院。台北爱乐的杜黑先生是台湾合唱界的前辈,他对人文爱乐合唱团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除了安排排练观摩之外,还赠送了许多富有台湾特色的歌谱,使合唱团得以了解海峡对岸的合唱音乐及合唱社团文化。
六、同时期的其他学生合唱团
人文爱乐合唱团的团员,来自全校各个学院,通过团员对各个学院合唱团的带动,使得各个学院合唱团的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坚持全年训练的团队从2004年之前的生科、法学两家扩展到了经管、数学、信管、外语、化学、国软等学院,所排练的曲目也基本摆脱了歌咏合唱的范畴,大量的合唱艺术作品进入到金秋艺术节比赛的选择范围,其中不乏国际合唱比赛难度级别的作品。各个学院合唱团在比赛的前后还开展了相互观摩活动。这些活动一方面提高了各合唱团的相对水平,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各合唱团的友谊和联系,各学院合唱团间那种彼此不相往来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2007年,人文爱乐与部分学院合唱团开始发起春季合唱展演。展演在2008年之后逐步演变成五院联合演出,以及后来的合唱艺术节。
各院团的蓬勃发展反过来也促进了人文的进步。通过与院团的互动,一些未被人文面试招录到的高水平团员得以进入到人文爱乐,提升了合唱团的实力。各个学院在提供排练场地、后勤支持、宣传方面对人文爱乐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各学院合唱团的团员还成为了人文爱乐历次演出的忠实观众。随着生科院、经管等学院的合唱团加入湖北省合唱协会,以及五院合唱展演的开展,武大的合唱社团群体已初具规模,引起了周边其他高校合唱爱好者的关注。
人文爱乐虽是武汉大学的学生社团,但并不排斥其他学校同学的加入,先后有中国地质大学、湖北大学的学生成为人文爱乐的成员,这些团员的到来大大促进了人文与这两所高校合唱团的交流。除此之外,人文爱乐还先后与中科大学生合唱团、天津大学北洋合唱团等非武汉的高校合唱团建立了联系,北洋合唱团还在比赛信息和曲谱方便给予了人文爱乐很大的帮助。这些都为人文爱乐将发展的视野拓宽至全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结语:对未来的定位
如果说2004年之前的合唱团还更像是个小学生,所体现的更多是同学们对大学校园生活的美好向往,那么2004年之后的合唱团就更像是一个有执着追究的年轻学者,在她的身上更多地体现出的是艺术人文气质。建团十周年以来,虽然人文爱乐的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理想状态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只有认清自身所处的位置、面临的挑战及可能的机会,才能正确地找到快速发展社团的途径。
从已存的或潜在的问题来说,首先,合唱团接触严格意义上的合唱才几年,很难说真正理解到了合唱艺术的真正内涵,其次,由于国内资源的缺乏,合唱团在曲目的选择时比较有限,对曲目理解还谈不上非常深入,造成了演出效果不尽人意的情况。从艺术的推广角度来讲,合唱团的受众较多是高校的爱乐人士,那些对艺术了解不多的人士被拒之门外,因此如何在自身艺术水平的提高与合唱艺术的普及上有所作为,的确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合唱艺术,虽然是“小众艺术”,但并不是不可推广的。而作为高校的爱乐合唱组织,如何利用高等学校的平台,利用与其他合唱团的关系,最大可能地推广普及该种艺术,是摆在人文和所有合唱爱好者面前的一个艰巨的任务。
未来的设想:社团化应该是人文爱乐应该坚持的办团方向,只有这种形式才能最大可能地去除功利心,同时调动所有团员的积极性。坚持高雅音乐与高等教育相结合,在大学校园里更加积极普及合唱艺术,应该能收到更好的效果。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员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的人才理念将能够得到更广泛的认同,人文爱乐应该能够借助此种趋势,尽可能地提升自身的价值。
附:人文爱乐合唱团历年主要的音乐会及交流演出(2004~2009)
2005年5月 现代音乐专场音乐会 物理学院
2005年11月 人文爱乐成立六周年庆典音乐会 武大教五楼报告厅
2006年6月 与湖北省歌舞剧院爱乐合唱团交流音乐会既赴厦门比赛汇报演出 武大人文馆主厅
2006年10月 招新专场音乐会 樱顶大学生俱乐部
2006年11月 省图专场(阿申主持) 湖北省图书馆报告厅
2006年12月 湖北省合唱协会学生合唱团交流音乐会 武汉音乐学院编钟音乐厅
2006年底 与武大常青合唱团交流 武大老年活动中心
2007年6月 纪念金秋艺术节20周年专场音乐会(与生科院、经管院合唱团合办) 武大人文馆主厅
2007年10月 与洛杉矶华人合唱团、黄石爱乐合唱团交流音乐会 省歌舞剧院
2007年12月 人文爱乐成立八周年庆典音乐会 樱顶大学生俱乐部
2008年3月 与香港重唱艺术团交流音乐会 武汉音乐学院编钟音乐厅
2008年5月 与黄石爱乐合唱团交流 黄石市铁山区
2008年6月 参与武大五个学院合唱团交流音乐会 武大人文馆主厅
2008年11月 参与朱步熹指挥音乐会 武汉音乐学院编钟音乐厅
2009年7月 与香港重唱艺术团交流音乐会 香港大会堂音乐厅
2009年5月 人文爱乐成立十周年庆典音乐会(之一:合唱重唱专场) 武大理学院
2009年10月 人文爱乐成立十周年庆典音乐会(之二:迎新专场)樱顶大学生俱乐部
2009年12月 人文爱乐成立十周年庆典音乐会(之三:中国歌曲专场) 武大教五楼报告厅
2009年12月 武汉大学新年音乐会合唱专场 武大法学院模拟法庭
2010年5月初稿
2012年6月修改
特别感谢苏小笛对本文的修改
『肆』 求俄罗斯民歌,河水无声歌谱
歌曲:红莓花儿开 俄语橘升歌词 Ой, цветёт калина в поле у ручья Парня молодого полюбилая. Парня полюбила на свою бедуНе могу открыться, слова не найду! 圆历老Он живет, не знает ничего о том,Что одна дивчина думает о нем. У ручья с калины облетает цвет, А любовь девичья не проходит, нет! А любовь девичья с каждым днем сильней. Как же мне решиться рассказать о ней?烂腔Я хожу, не смея волю дать словамМилый мой, хороший, догадайся сам!
『伍』 求俄罗斯民歌《红衣裳》歌谱及歌词
美丽的姑娘
朴树
很小的时候
我们假装盖起了新房
矮矮的草屋
里面却是空空荡荡
没有窗户也没有灯光
却反射着月亮的光芒
噢,我就是新郎你就是新娘
但这一切却是假装
噢,美丽的姑娘美丽的姑娘
你现在在何方
我要为你跳舞我要为你歌唱伍桐
我要带你去远方
哦,美丽的姑娘美丽的姑娘
你不要让我在心伤
我要为你跳舞我要为你歌唱
我要娶你做腔毕坦新娘
*^-^**^-^*
那时候我们也曾
假装有了欲望
这里从此不在寂寞有了声响
炽热的火焰在我胸中燃燃激荡
[02:03,22]噢,我就是新郎你就是新娘
但这一切全是假装
噢,美丽的姑娘美丽的姑娘
你现在在何方
我要为你跳舞我要为你歌唱
我要带你去远方
噢,美丽的姑娘美丽的姑娘
你不要让我在心伤
我要为你跳舞我要为你歌唱
我要娶你数告做新娘
噢,美丽的姑娘美丽的姑娘
你现在在何方
我要为你跳舞我要为你歌唱
我要带你去远方
噢,美丽的姑娘美丽的姑娘
你不要让我在心伤
我要为你跳舞我要为你歌唱
我要娶你做新娘
*^-^*886*^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