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樱梅茶花 » 金农梅花图片

金农梅花图片

发布时间: 2023-05-28 06:04:14

『壹』 金农梅花作品赏析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金农梅花赏析

梅花自古就有清俊高雅的风度,人们赋予了它清丽、高洁、谦虚、坚强的品格,是中国传统的名花。中国历代众多的文人学士都爱梅,咏梅,画梅,借以表达自己高尚的品质。

金农是清代扬州画派之首,他在仕途上的不得意和生活上的窘迫,使他对梅花别有偏爱。金农的梅花作品很多,但是真正开始转心画梅是在他64岁以后的晚年生活。这个时候他的作品已经逐渐成熟了。常见的金农的梅花作品,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单幅的梅花图;另一类就是梅花图册,更多一些的小篇幅的习作。

金农的梅花清逸淡雅,构图和笔墨都比较简单,却风雅至极。金农的梅花作品大多以墨梅为主,用线圈画花白,淡墨发干,用浓墨点花蕊、花丝和点苔,很少赋色,用笔也很古拙简约,即使设色也很淡雅,并不浓重。金农画的梅花粗干瘦枝,竖斜交错,画面的节奏把控技巧非常成熟。

中国画往往不是表面的摹写,而是画家更深层次的表达,对现实物象的体验感受。金农的梅花最注重的是意境,有种禅意精神。金农具有深厚的书法功底,这种书法功底同时被带到画面中来,书法和绘画通合,将书法的自然潇洒移到画面中,形成了他独特的绘画风格。这种活力曲直的梅花枝干,生动的梅花,以及刚正中正的题跋,都是他在书法中所汲取的营养,形成了古朴的天然美感。

『贰』 国画梅花作品

国画梅花作品

明 王谦《梅花黄鸟图》 明 陈洪绶 《梅石图轴》 清 沈铨 《雪中游兔图》 清 金农 《红绿梅花图》 上海博物馆藏 清 汪士慎 《梅花图》 上海博物馆藏 清 八大山人《梅花图》

作为“四君子”之首、“岁寒三友”之一的梅花,是自古以来备受人们喜爱的传统名花。

梅花,它先天下而春,欺霜傲雪凌寒而开,这种精神尤其被文人墨客喜爱。

梅花气节高洁,孤芳自赏,疏影暗香,更是惹得无数人踏雪寻梅,吟诗作对;也颇得画家青睐,成为花鸟画题材里,常见的主题。

苗桂芹写意花鸟梅花四尺斗方《梅花图》

梅花,花姿清雅孤洁,清丽脱俗,白梅冰肌玉骨,红梅灿若朝霞,粉色梅花则羞涩俏丽。梅花,花开五瓣,寓意五福“富裕、长寿、健康、美德、幸福”。同时,它代表着坚贞谦虚、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

一起欣赏几幅国画梅花佳作,品读它“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的美”。

王振兴写意花鸟画六尺横幅《梅开五福》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这是一幅描写老枝奇怪横斜,红梅璀璨繁闹的写意佳作。

枝干笔墨肆意,浓淡相宜,表现出老枝虬结崎岖的特点;梅花花开成簇,绚丽如云霞,花蕾则用淡粉浅橙敷色。

枯木枝头春意闹,生机勃勃的气息喷薄而出。

张国稳写意花鸟画梅花四尺横幅《梅花图》

『叁』 清金农扇面画梅花图的作品简介

观金农画,即被他画中的方劲古拙之气所打动。这与他的人生经历不无关系。他不同于那些从小便开始习画、一步一步成为画坛名家的画家。他步入画坛的时候是50岁,已近晚年。此前,他的创作主要以诗文为主,希望以诗人、学者的身份受人赏识,且被重用,能施展才华,因此他云游四方、广结名贤。50岁时,他被举荐博学鸿词科,却又应试落第而返,这一打击使他坚定了“以布衣雄世”的态度,于是侨居扬州,鬻文卖画。
金农出身文人,富有才华,学识渊博,这些为其绘画注入了深厚的内涵。他学画起步虽晚,但“涉笔即古”。其绘画集诗、书、画、印于一体,别具文人画的意趣,时人推之为“扬州八怪”之首。对于绘画创作,他提倡展现画家的个性,反对泥古不化。他的绘画题材涉猎广泛,人物、梅竹、山水、走兽等都入其笔,尤擅梅竹。他曾在其画的题记中自叙“六十始画竹,徙居城南,以每竿三十青蚨自山僧买来,栽于园中,并在耻寿亭旁栽老梅三十株,朝夕相对”。所以他画梅竹自得清气,有写生之意。

『肆』 中国古代哪位画家擅长画梅花

古代擅长画梅的画家有王冕、金农、汪士慎等。

1、王冕

王冕(1287年~1359年),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才。

王冕性格孤傲,鄙视权贵,诗作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有《竹斋集》3卷,续集2卷。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又攻画梅。

所画梅花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对后世影响较大。存世画迹有《南枝春早图》《墨梅图》《三君子图》等。能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明史》有传。

2、金农

金农(1687年—1763年),字寿门、司农、吉金,号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寿道士等,因其人生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所以自封“三朝老民”的闲号,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布衣终身。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首。

他好游历,卒无所遇而归。晚寓扬州,卖书画自给。嗜奇好学,工于诗文书法,诗文古奥奇特,并精于鉴别。

书法创扁笔书体,兼有楷、隶体势,时称“漆书”。五十三岁后才工画。其画造型奇古,善用淡墨干笔作花卉小品,尤工画梅。

代表作有《东萼吐华图》、《空捍如洒图》、《腊梅初绽图》、《玉蝶清标图》、《铁轩疏花图》、《菩萨妙相图》、《琼姿俟赏图》等。著有《冬心诗集》、《冬心随笔》、《冬心杂著》等。

3、汪士慎

汪士慎(1686—1759)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字近人,号巢林、溪东外史等,汉族,安徽休宁人,寓居扬州。

工分隶,善画梅,神腴气清,墨淡趣足。暮年一目失明,仍能为人作书画,自刻一印云:“尚留一目看梅花”,后来,双目俱瞽,但仍挥写,署款“心观”二字。有《巢林集》。

与罗聘、李方膺、李鳝、金农、黄慎、高翔和郑燮并称”扬州八怪“。

(4)金农梅花图片扩展阅读:

画作:

1、王冕

王冕以画梅著称,尤攻墨梅。他画的梅简练洒脱,别具—格。其《墨梅图卷》画横向折枝墨梅,笔意简逸,枝干挺秀,穿插得势,构图清新悦目。

用墨浓淡相宜,花朵的盛开、渐开、含苞都显得清润洒脱,生气盎然。其笔力挺劲,勾花创独特的顿挫方法,虽不设色,却能把梅花含笑盈枝,生动地刻画出来。

不仅表现了梅花的天然神韵,而且寄寓了画家那种高标孤洁的思想感情。加上作者那首脍炙人口的七言题画诗,诗情画意交相辉映,使这幅画成为不朽的传世名作。

元代王冕所作,画横向折枝墨梅,笔意简逸,枝干挺秀,穿插得势,构图清新悦目。用墨浓淡相宜,花朵的盛开、渐开、含苞都显得清润洒脱,生气盎然。

其笔力挺劲,勾花创独特的顿挫方法,虽不设色,却能把梅花含笑盈枝,生动地刻画出来。不仅表现了梅花的天然神韵,而且寄寓了画家那种高标孤洁的思想感情。加上作者那首脍炙人口的七言题画诗,诗情画意交相辉映,使这幅画成为不朽的传世名作。

2、金农

所画人物造型奇古夸张,笔法古拙简练,形象鲜明突出;山水构图别致,随意挥写点染,简朴疏秀 ;其梅、竹用笔奇拙 ,凝练厚重 。

书法从《天发神谶碑》、《禅国山碑》、《谷郎碑》变化而出,运笔扁方,竖轻横重,别具奇趣,风格独特,自谓漆书。金农的书画在当时享誉很高 ,为扬州八怪之一 。

有《山水人物册》、《月华图》、《携杖图》、《东萼吐华图》、《墨竹图》等传世。著《冬心诗集》、《冬心随笔》、《冬心杂著》等。

3、汪士慎

汪士慎画的梅花,清淡秀雅,李方膺的“铁干铜皮”恰成鲜明对比。金农屏曰:“巢林画繁枝,千花万蕊,管领冷香,俨然灞桥风雪中。”但我们从其传世的作品来看,汪士慎的梅,枝与花并不是太繁,但其间有一股舒香冷气,倒是不夸张的。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王冕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金农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汪士慎

『伍』 谁能推荐一些历史上比较出名的梅花、竹子国画作品

中国国画历史上,金农的梅花最出名,郑板桥的竹子最出名。这里只能发一幅照片,我给您一副郑板桥的竹子吧!

金农的梅花您可以上网搜索。

『陆』 什么让金农笔下的梅花不再寒冷梅花心事几人知

自古中国文人喜爱梅花,认为它是不屈精神与高雅情怀的象征。

金农的画,造型奇特,尤其是画梅,为后世所称重。其入室弟子罗聘,号两峰,也是扬州八怪之一,继承了金农优点,亦工画梅。翁方纲,字正三,号苏斋等,是清代乾嘉时期著名的书法家、金石学家、诗人、鉴赏家。翁方纲官至内阁学士,虽位高权重,名满天下,但对布衣终身的罗聘及其师金农非常欣赏,这是源于他们之间的“梅花心事”。

翁方纲在其一生众多的金石书画交游者中,罗聘并不算瞩目的一位。虽然他俩还同时与黄易、毕沅等著名金石书画学者相往来,但是相比这些偏重于金石碑刻的学者,翁方纲与罗聘的交往却少不了梅花这个主题。而由于罗聘与金农的关系,他们在话题上就往往少不了金农,这是他们之间特有的“梅花之交”。

自古中国文人喜爱梅花,认为它是不屈精神与高雅情怀的象征。这一点,画风独特怪异的扬州八怪中的金农与罗聘不例外,书风中正平和的翁方纲也不例外,高洁清雅的梅花正如他们的君子之交,平淡若水,纯粹如雪。

翁方纲虽然比金农小46岁,但与罗聘同档团岁,所以翁方纲与罗聘除了在爱好上有相同的地方外,也由于他俩是同龄人,从而显得更加默契。罗聘师从金农且继承其画梅,对金农的认可自不必多说。对翁方纲来说,虽然翁、罗在40岁时金农便去世,但这并不阻碍翁方纲对金农的无限敬仰,在翁方纲晚年,看到金农的《墨梅图》时依然禁不住赞叹:

谙公房里拈禅偈,朱草林中记兴深。

个个冰珠清峭影,难传湖舫妙明心。

而罗聘,则很乐意把自己的作品拿去和翁方纲讨论。作品中,除了以梅、竹等主要题材为内容的画作之外,还有砚台、墨块等,翁方纲在这些作品上不是作跋就是作铭,以抒其意。有一次,在给罗聘画梅花的砚台作铭时,翁方纲还看到有金农的铭语在上头,便说:“末七字,是冬心(金农)自铭写经砚语也,以此语铭此砚,正是梅花心事。”此梅花心事,说出了他们心灵之间最为相通的梅花情怀,在金农眼中的“树无丑态香沾袖,不爱花人莫与看”之梅在这里找到了爱花人。在之后翁方纲为罗聘题写的金农自 *** 作品上,许是看到了金农自画像,便有了如下之诗,拜谒这位老来依然鬓未华的金农,如同其杭州同乡——那个同样也以爱梅著称的北宋西湖处士林逋一般澹然自逸:

此老依然鬓未华,太虚为室养丹砂。

空山搭纤悟处非关雪,迦叶拈来岂有花。

双树影堂开石钵,一条楖栗袖青蛇。

诗林朱草苏斋谒,何似西湖处士家。

不同于当时的画坛主流四王吴恽,以金农为首的扬州八怪所创的新风格在当时看来是很另类的,是一时不为人所接受的“非主流”,金农书法特有的“漆书”与奇异的墨梅,必然在初始阶段要经过一段孤独。正如他所说的“画毕自看还自惜,问花到底赠何人”之句,和早他一百多年的徐渭自题其墨葡萄为“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一样地如出一辙,使人感叹。但有了他的梅花传承人罗聘与梅花知己翁方纲,便使得这些孤独如梅的文人们惺惺相惜,金农笔下的梅花也不再行枝橘寒冷。

『柒』 金农书法作品

金农书法作品:《寄人篱下图》。

作者简介:

金农(1687到1764),清代著名画家。字寿门,号冬心。别号很多,有:金牛、老丁、古泉、竹泉、曲江外史、稽梅主、莲身居士、龙梭仙客、耻春翁、寿道士、金吉金、苏伐罗吉苏伐罗(佛家经典上“苏伐罗”即汉文“金”字,苏伐罗吉苏伐罗就是金吉金)、心廿六郎、仙坛扫花人、金牛湖上会议老、百二砚田富翁等。原籍浙江仁和(今杭州),久居扬州。

平生未曾做安。性好游历,“足迹半天下”。他嗜奇好学,工于诗文书法,诗文激凯古奥奇特,并精于鉴别。书法创扁笔书体,兼有楷、隶体势,时称“漆书”。他收藏的金石文字多至千卷。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荐举博学鸿词不就。五十三岁后才工画。其画造型奇古,仔饥善用淡墨干笔作花卉小品。

『捌』 各位,请问有没有简单一点的国画梅花的图片,麻烦大家帮帮忙,谢谢!

梅花的画法:

  1. 正面花为五个近似圆形的花瓣构成,大小基本相等。先画上半部二瓣回,再勾圈下面两答瓣,一笔勾成一个花瓣,也可两笔勾出一个花瓣。初学时,要画得认真规矩,每瓣都交代清楚,不可马虎潦草,熟练之后,笔墨自如,圈勾自然圆转,生动灵活。五个瓣组成的一朵花,大体上是一个较为规矩的圆形。

  2. 用淡墨勾圈时,线条可稍粗些,水份较饱和,圈出花朵有滋润感。也有用深墨圈花的,但线条要略细而发毛(中锋运笔时略带偏锋)。花朵的大小,最好与原花等大或略大一些,不宜画小,不可因画纸小而缩小花的比例。圈花瓣时切忌内外皆实,五瓣分离、花瓣过尖过长、无中心等。

  3. 花心的处理,不能一朵一朵地个别进行,需在一张画的花朵全部圈点完成后,再统一画花心。梅花花形较小,花心部分可作适当夸张,正面花心,可在五个花瓣中间画一小圆圈,花心须成辐射状,用硬毫中锋剔须,线条要挺劲粗实,“健似虎须”,要长短相间,齐而不乱。切忌剔使用弯曲无力,过于纤细。

『玖』 清金农扇面画梅花图的介绍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扇面《梅花》,画一老梅,花头任意圈点,却意趣天成,是金农画墨梅的典型风貌。该画为纸本水墨,作于金农76岁之时,也就是乾隆二十七年(1762)。

热点内容
栀子花能吃口腔溃疡吗 发布:2025-02-14 01:25:59 浏览:40
七夕偶书 发布:2025-02-14 01:24:19 浏览:248
木那出的紫罗兰 发布:2025-02-14 01:23:46 浏览:54
盆景室内图 发布:2025-02-14 01:23:30 浏览:638
mac口红色66一打康乃馨 发布:2025-02-14 01:22:03 浏览:251
雪色花语 发布:2025-02-14 00:59:56 浏览:605
百合锁具 发布:2025-02-14 00:55:04 浏览:759
用静态描写写郁金香 发布:2025-02-14 00:53:29 浏览:13
栀子花怎样烤干泡茶 发布:2025-02-14 00:48:39 浏览:245
鲜花兰篮 发布:2025-02-14 00:47:25 浏览: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