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樱梅茶花 » 梅花寻香

梅花寻香

发布时间: 2023-05-30 01:01:08

① 关于描述梅花花香的诗句(描写梅花香气的诗句)

1.描写梅花香气的诗句

梅花王安石 〔宋代〕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译文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远远的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因为有梅花的幽香传来。注释凌寒:冒着严寒。

遥:远远地。知:知道。

为(wèi):因为。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后两句写梅花的幽香,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华横溢。亦是以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品格喻示那些像诗人一样,处于艰难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的人。

全诗语简纯言朴素,写得则非常平实内敛,却自有深致,耐人寻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墙角数枝梅”,“墙角”不引人注目,不易为人所知,更未被人赏识,却又毫不在乎。“墙角"这个环境突出了数枝梅身居简陋,孤芳自开的形态。

体现出诗人所处环境恶劣,却依旧坚持自己的主张的态度。“凌寒独自开”,这里写梅花没写她的姿态,而只写她“独自开”,突出梅花不畏寒,不从众,虽在无人偏僻的地方,仍然凌寒而开,写的是梅花的品质,又像写人品。

“独自”,语意刚强,无惧旁人的眼光,在恶劣的环境中,依旧屹立不倒。体现出诗人坚持自我的信念。

“遥知不是雪”,“遥知”说明香从老远飘来,淡淡的,不明显。诗人嗅觉灵敏,独具慧眼,善于发现。

“不是雪”,不说梅花,而说梅花的洁白可见。意谓远远望去十分纯净洁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

诗意曲折含蓄,耐人寻味。暗香清幽的香气。

“为有暗香来”,“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气,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华横溢。 立在僻静甚至冷清的墙角,冲破严寒静静开放,远远地向世人送去浓郁的幽香,这是绝世之梅,也是绝世之人。

2.描写花香的诗句

1、清商怨·庭花香信尚浅

宋代:晏几道

庭花香信尚浅,最玉楼先暖。梦觉春衾,江南依旧远。

回纹锦字暗剪,谩寄与、也应归晚。要问相思,天涯犹自短。

译文:庭院里的花,还没有一点开放的消息,而玉楼中的女子已经最先感到了春天的暖意。

本打算夜间做个美梦,去到江南找寻游子,可惜这个梦没有做成。

醒来之后仍然觉得江南路途遥远,不能到达。

暗地里写封信,偷偷地寄给他,那也是徒劳,他照样不会早些回来。

如果要问我的相思有多么长的话,那么与之相比,天涯,也得算短的。

2、浣溪沙·红蓼花香夹岸稠

宋代:晏殊

红蓼花香夹岸稠,绿带歼波春水向东流。小船轻舫好追游。

渔父酒醒重拨棹,鸳鸯飞去却回头。一杯销尽两眉愁。

译文:红蓼花开,夹岸香浓。绿波春水,向东流去。此时正好坐着小船,在江上愉快地遨赏。

渔翁酒醒,又再划舟前行。鸳鸯被惊飞去。屡屡回头而望。

一杯在手,便解开紧锁的双眉,销尽愁绪。

3、浣溪沙·红藕花香到槛频

五代:李珣

红藕花香到槛频,可堪闲忆似花人,旧欢如梦绝音尘。

翠叠画屏山隐隐,冷铺文簟水潾潾,断魂何处一蝉新?

译文:一阵阵爽风吹过亭栏,频频飘来红莲的香馨,叫我如何忍受悠悠的思念,我又想起那如花的佳人。

旧日的欢情好似一场梦幻,此时的她早已杳无音信。

画屏上那重峦叠翠的山景,在我眼中模糊成团团绿云,清冷的竹席上,水一样的花纹漂动着宛如波光磷磷。

不知何处骤拦行咐响一阵蝉鸣,可是要召回我飘断的思魂?

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代: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溪桥 一作:溪头)

译文: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山路一转,曾经那记忆深刻的溪流小桥呈现在他的眼前。

5、满江红·翠幕深庭

宋代:吴文英

翠幕深庭,露红晚、闲花自发。春不断、亭台成趣,翠阴蒙密。

紫燕雏飞帘额静,金鳞影转池心阔。有花香、竹色赋闲情,供吟笔。

闲问字,评风月。时载酒,调冰雪。似初秋入夜,浅凉欺葛。

人境不教车马近,醉乡莫放笙歌歇。倩双成、一曲紫云回,红莲折。

译文:在庭院深深,绿色的窗帘后面,有红色的花朵自己开放。

春意盎然,亭台相映成趣,绿阴密密覆盖,檐下小燕子飞走,再也听不到动听的呢喃声,帘间十分寂静,帘外宽阔的水池中金鱼游动的影儿转来转去。有花香和竹色供我们欣赏吟唱和写诗。

空闲时向友人请教一些学问,和朋友们在一起闲论风景、创作等问题。携带酒水,与冰雪交融,这就像初秋的凉意,让葛衣有些冰凉,虽在尘世却让车马不靠近,在醉乡我们不要让弹唱休息。梦中听仙女们演奏仙曲《紫云回》、《红莲折》。

3.描写梅花香飘四溢的诗句

历代梅花诗历代梅花诗赠范晔陆凯 南朝 宋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山园小梅林和靖 唐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梅王安石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 ,为有暗香来。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王安石华发寻春喜见梅, 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 香杳难随驿使来。忆梅李商隐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李商隐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梅花绝句(之—)陆游闻道梅花圻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绝句(之二)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

梅花绝句(之三)雪虐风号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

早梅南朝·谢燮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江梅唐·杜甫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早梅唐·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唐·王维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杂咏唐·王维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忆梅唐·李商隐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江上梅唐·王适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咏寄人唐·刘禹锡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

梅花唐·崔道融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梅花唐·庾信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雪里觅梅花唐·萧纲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 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

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 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

梅花唐·蒋维翰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 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梅花宋·陈亮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冬日杂兴宋·张耒空山身欲老,徂岁腊还来。

愁怯年年柳,伤心处处梅。绿蔬挑甲短,红蜡点花开。

冰雪如何有,东风日夜回。再和杨公济梅花宋·苏轼莫向霜晨怨未开,白头朝夕自相摧。

斩新一朵含风露,恰似西厢待月来。赠岭上梅宋·苏轼梅花开尽白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

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墨梅宋·朱熹梦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凛冰霜。

如今白黑浑休问,且作人间时世妆。题杨补之画宋·楼钥梅花屡见笔如神,松竹宁知更逼真。

百卉千花皆面友,岁寒只见此三人。雪梅宋·卢梅坡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香。雪梅宋·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从张仲谋乞腊梅宋·黄庭坚闻君寺后野梅发,香蜜染成宫样黄。

不拟折来遮老眼,欲知春色到池塘。钓雪舟倦睡宋·杨万里小阁明窗半掩门,看书作睡正昏昏。

无端却被梅花恼,特地吹香破梦魂。寒夜宋·杜耒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古梅宋·萧德藻湘妃危立冻蛟背,海月冷挂珊瑚枝。

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瓶梅宋·张道洽寒水一瓶春数枝,清香不减小溪时。

横斜竹底无人见,莫与微云淡月知。红梅苏东坡年年芳信负红梅, 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 直和根拨送春来。早 梅柳宗元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新栽梅白居易池边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 今年好为使君开。墨梅赵秉文画师不作粉脂面, 却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识, 夏馥从来琢玉人。白梅元 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墨梅元 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梅花元·王冕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立春日赏红梅之作元·元淮昨夜东风转斗杓,陌头杨柳雪才消。

晓来一树如繁杏,开向孤村隔小桥。应是化工嫌粉瘦,故将颜色助花娇。

青枝绿叶何须辨,万卉丛中夺锦标。忆梅元·段克己姑射仙人冰雪肤,昔年伴我向西湖。

别来几度春风换,标格而今似旧无。西湖梅元·冯子振苏老堤边玉一林,六桥风月是知音。

任他桃李争欢赏,不为繁华易素心。鸳鸯梅元·冯子振并蒂连技朵朵双,偏宜照影傍寒塘。

只愁画角惊吹散,片影分飞最可伤。题画墨梅元·陶宗仪明月孤山处士家,湖光寒浸玉横斜。

似将篆籀。

4.有哪些写梅花香气的诗句

梅花花香清幽淡雅,似有还无,“着意寻香不肯香,香在无寻处。”

被称为“暗香”。梅香虽难以捕捉,却时时沁人心脾,催人欲醉。

梅开时节,徜徉其中,微风轻轻掠过,香气扑鼻,仿佛浸身香河,通体蕴香。古人以细腻、微妙、丰富的审美感受,浮想联翩,将鼻端嗅到的梅香通感到视觉、味觉,甚至触觉。

“孤”“暗”、“酸”乃至“冷”的感觉纷至沓来。1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2•姜夔《暗香》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 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 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 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3。郑谷《梅》江国正寒春信稳,岭头枝上雪飘飘。

何言落处堪惆怅,直 是开时也寂寥。素艳照萼桃莫比,孤香粘袖李须饶。

离人南 去肠应断,片片随鞭过楚桥。 4。

崔橹《岸梅》含情含怨一枝枝,斜压渔家短短篱。惹袖尚余香半日,向 人如诉雨多时。

初开偏称雕梁画,未落先愁玉笛吹。行客见 来无去意,解帆烟浦为题诗。

5 •林逋《梅花三首》选一吟怀长恨负芳时,为见梅花辄人诗。雪后园林才半树,水 边篱落忽横技。

人怜红艳多应俗,天与清香似有私。 堪笑胡 雏亦风味,解将声调角中吹。

6•陆游《梅花绝句》之一当年走马锦西城,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 羊宫到浣花溪。

7。程梦星《雨后看梅》山斋愁坐雨萧萧,趁早看花不待邀。

应是东风知客到,暗 香先送过溪桥。

5.描绘梅花又香又甜的诗句

正月梅花香又香, 二月兰花盆里装, 三月桃花红十里, 四月蔷薇靠短墙, 五月石榴红似火, 六月荷花满池塘, 七月栀子头上戴, 八月丹桂满枝黄, 九月菊花初开放, 十月芙蓉正上妆, 十一月水仙供上案, 十二月腊梅雪里香.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10.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6.描述花香的诗句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百花中. (郑思肖《寒菊》)

一朵忽先变, 百花皆后香(陈亮《梅花》)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不是一番寒彻骨, 那得梅花扑鼻香? (裴休《宛陵录上堂开示颂》)

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 唐王绩《赠李征君大寿》

折得蔬梅香满袖,暗喜春红依旧.宋晏几道《清平乐》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写的《梅》

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长相思》 李白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温庭筠《 莲花 》

依依梦中情绪. 观数点茗浮花,一缕香萦炷 陶潜《羲皇侣》

② 梅花香,是一种什么味道

梅花香,是一种淡淡的清香,没有桃花甜,但是很幽。

梅花香味别具神韵、清逸幽雅,被历代文人墨客称为暗香。“着意寻香不肯香,香在无寻处”让人难以捕捉却又时时沁人肺腑、催人欲醉。探梅时节,徜徉在花丛之中,微风阵阵掠过梅林,犹如浸身香海,通体蕴香。

梅花盛开,远远都能闻到那一股馨香扑鼻而来,那是一种悠远的香,飘渺的香,冷冷的香,直钻进了人的心坎里,回味悠远。

(2)梅花寻香扩展阅读

中国古代文人对梅花情有独钟,视赏梅为一件雅事。赏梅贵在“探”字,品赏梅花一般着眼于色、香、形、韵、时等方面。

探梅赏梅须及时。过早,含苞未放;迟了落英缤纷。古人认为“花是将开未开好”,即以梅花含苞欲放之时为佳,故名“探梅”。梅花以“惊蛰”为候,一般以惊蛰前后10天为春梅探赏的最佳时机。 观赏梅花的情境也十分讲究。

宋代诗人范成大在《梅谱》中说:“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怪石着为贵。”所以在诗人、画家的笔下,梅花的形态总离不开横、斜、疏、瘦四个字。人们观赏梅韵的标准,则以贵稀不贵密,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谓之“梅韵四贵”。

③ 梅花代表什么象征意义

梅花象征意义梅花象征着不屈不挠,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奋勇当先的精神品质。

在我国民间,梅花被寄寓了传春报喜、吉祥平安之意。古人认为梅具四德:初生蕊为元,开花为亨,结子是利,成熟时为贞。后人则认为梅花五瓣象征五福,即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

自古以来,人们都对它赞赏有加,历代文人都留下了动人的作品来赞美梅花的精神品格,“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的崇高品格和坚贞气节,它不与百花争春的高洁之美。因而,梅花又作为品格坚强、高风亮节之人的象征。

观赏

中国古代文人对梅花情有独钟,视赏梅为一件雅事。赏梅贵在“探”字,品赏梅花一般着眼于色、香、形、韵、时等方面。

色:梅花的花色有紫红、粉红、淡黄、淡墨、纯白等多种颜色。“红梅”,花形极美,花香浓郁;“绿萼”,花白色,萼片绿色,重瓣雪白,香味袭人;“紫梅”,重瓣紫色,淡香;“骨里红”,色深红重瓣,凋谢时色亦不淡,树质似红木。

“玉蝶”,花白略带轻红,有单重瓣之分,轻柔素雅。成片栽植上万株梅花,疏枝缀玉缤纷怒放,有的艳如朝霞,有的白似瑞雪,有的绿如碧玉,形成梅海凝云,云蒸霞蔚的壮观景象。

香:梅花香味别具神韵、清逸幽雅,被历代文人墨客称为暗香。“着意寻香不肯香,香在无寻处”让人难以捕捉却又时时沁人肺腑、催人欲醉。探梅时节,徜徉在花丛之中,微风阵阵掠过梅林,犹如浸身香海,通体蕴香。

④ 关于梅花的气味怎么描写

1、待徜徉在梅花丛中,则香气盈怀,你若深深地吸上一口气,更是清香满口,沁心入脾,顿觉心旷神怡。梅香还能持久,赏梅归家,那梅香仍沾襟染袖,萦身绕体,数日不绝。

2、我凑近一嗅,几近零距离感受那丝淡淡的清香,越闻越让人不忍离开,那股馨香嫌滚竖,沁人心脾,却又不浓烈,淡雅至极。

3、虽然梅花没有兰草清秀的枝叶,没有玫瑰娇嫩的花朵,但它那幽幽的清香,却为人们增添了不少乐趣。只要一靠近梅花,那股清香就会迎面扑来,让人感到流连忘返。这时,你深深备腊吸上几口气,顿时会觉得精神倍增,心旷神怡。

4、走近树旁,缕缕清香若有若无地浮散在风中,沁人心脾。徜徉梅花间,冷冽寒风中透出的幽幽花香扑鼻而来,清新梅花诗词微甜。空气里到处弥漫着梅的气息,缥缈浮动的幽香,疏影横斜的风韵。

5、梅花香味别具神韵、清逸幽雅,被历代文人墨客称为暗香。“着意寻香不肯香,香在无寻处”让人难以捕捉却又时时沁人肺腑、催人欲醉。探梅时节,徜徉在花丛芹大之中,微风阵阵略过梅林,犹如浸身香海,通体蕴香。

6、一株蓬勃的腊梅花灿烂地开放着,远远都能闻到那一股馨香扑鼻而来,那是一种悠远的香,飘渺的香,冷冷的香,直钻进了人的心坎里,回味悠远……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缕缕若有若无却清凉素雅的甜蜜钻进你的心里。

⑤ 梅花的气味是什么样子的呢,梅花的样子颜色气味其他

1.梅花的气味是一种淡淡的清香,没有桃花甜,但是很“幽”。

2.梅花香味别具神韵、清悔旁逸幽雅,一直以来被历代文人墨客称为“暗香”。

3.更有诗句形容为“着意寻香不肯香,香在无寻处”,以此宽野可见其香味让人难以捕捉、却又时时沁人肺腑、催人欲醉。

4.梅花原产于中国,后来引种到韩国和日本,具有重要的观碧巧橡赏价值及药用价值。

5.中国文学艺术史上,梅诗、梅画数量重多。

6.梅花是中华民族和中国的精神象征,象征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受到人们的赞美和爱戴。

⑥ 非遗古法线香:踏雪寻梅之梅花香

《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大雪节气言:“ 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 ”那些纷纷而落的雪花,落在枝头成了梅花,落在纸上,便成了浪漫的大雪诗词。“何时仗尔看南雪,我与梅花两白头。”“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似乎有关于雪中之景,总少不了梅花的身影。因此本期的节气香,我们选择了《陈氏香谱》中的 梅花香 。

传统香事古籍中记载了许多关于模拟梅花香气的香方,梅花树于冬日凝霜绽放,象征着高洁的志向,因此颇受古代文人墨客的喜爱。而于天地皆白之时,携一暖炉,踏雪寻梅,更是冬日里极风雅可爱之事。

作为古代香方中的热门选手,梅花香有多种不同的配比,仅《陈氏香谱》中就有20余个,其中最著名的包括苏东坡的雪中春信、韩琦的韩魏公浓梅香、寿阳公主梅花香、李王帐中梅花香等等。尽管香料不尽相同,但大都少不了丁香。丁香本身是花,香气酸甜如梅子,在低温、中温、高温区都能表现出明显的花的特性,在传统合香体系中,几乎可以算作梅花的具象化表现。

本次的梅花香,同样也是以丁香为主要原料,辅以其他纯天然香料:藿香、甘松、檀香、牡丹皮、零陵香、白茅香、降真香、白芷、茴香、小甲香等,经九龙沉香博物馆传统非遗古法技艺纯手工制作成线香,香气自然纯粹,纯天然香料也让它可以作为家居香薰来使用,同时也是非遗文化的传承。

最后呈现出来的香气,在温软清甜的花香调基础之上,又有着草本香料的凛冽与微苦,这种轻盈的山林质朴之气,再叠加上薄荷冰所模拟的枝头飞雪的寒意,冲淡了花香的媚,显得格外清净出尘。

淡雅柔和,幽静清远,如见泠泠红梅,霜雪仙姿。

⑦ 关于梅花的气味怎么描写

描写梅花香气的句子有:

1、我凑近一嗅,几近零距离感受那丝淡淡的清香,越闻越让人不忍离开,那股馨香,沁人心脾,却又不浓烈,淡雅至极。

2、走近树旁,缕缕清香若有若无地浮散在风中,沁人心脾。徜徉梅花间,冷冽寒风中透出的幽幽花香扑鼻而来,清新梅花诗词微甜。空气里到处弥漫着梅的气息,缥缈浮动的幽香,疏影横斜的风韵。

3、寒冷的风像针刺一般紧贴肌肤,那一缕缕暗香送来,嗅鼻而来那一阵阵淡淡的清香如酒酿的老窖,韵味深长。

4、那清鲜的香味弥漫着整个校园,老师、学生在它的香味中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和学习,又在它的艳丽芬芳中结束一天的行程。

5、没有蜜蜂的嬉戏,没有蝴蝶的追逐,只有淡淡的清香和着清新的空气飘在空旷的原野,那艳丽的色彩、清雅的淡香,醉了小鸟,也醉了我。

6、走进花树,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那清新的淡雅、诱人的气息沁入心脾,令人心旷神怡。微风吹来,它们点头颔笑,把它们最动人的姿势展现给辗转徘徊的人们,把它们最迷人的香奉献给最虔诚的崇拜者。

7、梅花开得正盛,远远的就能闻到一股细细的清香,直进入人们的心肺。那白里透黄,黄里透绿的腊梅,那娇艳似火,红艳满天的红梅,那洁白如雪,白净无暇的白梅,仿佛是梅花事先知道了冬天人间的寒冷,提前送来花枝,然后再长出绿叶。

8、虽然梅花没有兰草清秀的枝叶,没有玫瑰娇嫩的花朵,但它那幽幽的清香,却为人们增添了不少乐趣。只要一靠近梅花,那股清香就会迎面扑来,让人感到流连忘返。这时,你深深吸上几口气,顿时会觉得精神倍增,心旷神怡。

9、梅花芬芳浓郁,暄香远溢。若去赏梅,尚未近其树,未见其花,便先有浮动的暗香阵阵袭来,为你引路。待徜徉在梅花丛中,则香气盈怀,你若深深地吸上一口气,更是清香满口,沁心入脾,顿觉心旷神怡。梅香还能持久,赏梅归家,那梅香仍沾襟染袖,萦身绕体,数日不绝。

10、梅花分冬梅、腊梅等。梅花的颜色大体有黄的、白的、红的。我看到公园的的梅花是腊梅。无论我离它多远,总有一股淡淡的香味随风飘进我的鼻子里。这香味肯定让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并把我的痛苦和烦恼全部“扔到”九霄云外了。

⑧ 不为繁华易素心——元代咏梅诗赏析(下)

不为繁华易素心

——元代咏梅诗赏析(下)

王传学

元代咏梅诗中,有一部分是诗人的唱和作品,其中以诗人冯子振与释明本唱和的《梅花百咏》最为有名。

元代文学家冯子振,诗词曲赋无所不能,一生著述甚丰。他为官一生清廉,深受百姓敬仰,故有墓联  “一丛芳草先人墓、百树梅花学士魂”赞之。冯子振一生酷爱梅花,他与释明本唱和的《梅花百咏》,是现存最早且保存完整的百咏组诗。他的梅花诗从方方面面描绘了梅花的形态、花香、花色,赋予梅花超凡的品格、精神,寄托了诗人的志趣、情致、理想,透露出宦海沉浮和人情冷暖,远大抱负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状态,反映了当时士大夫的境遇。

先看其《野梅》:

花落花开春不管,

清风明月自绸缪。

天然一种孤高性,

真是花中隐逸流。

在南宋范成大的《梅谱》中,列第一位的便是野梅。文云:“江梅,遗核野生,不经栽接者。又名直脚梅,或谓之野梅。凡山间水滨,荒寒请绝之趣,皆此本也。花稍小而疏瘦有韵,香最清,实小而硬。”  范成大对野梅的评断,透出了“荒寒清绝”的审美趣味。

花开花落用不着春天管,清风与明月原本就情谊深切。美好天生就有一张孤高的品性,简直可以称为花中的隐逸之流啊。三、四句正面夸赞梅花具有天然孤高的品性,是花中的隐逸之辈。诗人写出了野梅独善其身、不同流合污的品格。他在写梅的时候何尝不是在写自己。诗人借物抒情,用词含蓄,以梅花来抒发自己内心之感想。

再看其《早梅》:

从来花发先群芳,

又向丛中独擅场。

毕竟先开定先落,

争如雪里更馨香。

早梅与别的花不同,在百花沉寂的寒冬最先绽开了花蕾,而在群芳艳丽时落下花瓣。即便是先开先落,但严寒雪花之中散发的馨香更突出了它的雅洁,不同凡俗。

再看其《寒梅》:

山中万木冻欲折,

林下幽芳独自香。

怪底孤根禁受得,

就中原有铁心肠。

在严寒袭来、万木冻得都 要折断之时,林中的梅花却独自开放,清香四溢。梅花的孤根怎么能经受得住这么寒冷天气的袭击?原来是它有着坚硬似铁的心肠。诗人赞美梅花有着抗寒的本性和坚强的意志。

再看其《西湖梅》:

苏老堤边玉一林,

六桥风月是知音。

任他桃李争欢赏,

不为繁华易素心。

全诗描写了西子湖畔的美丽梅花,与清风明月为知音,不与桃李争欢赏的清幽纯美,不为繁华改变素心的素雅高洁的品质,诗人对梅花坚守素心的赞美,也是咏花明志,表明自己不易素心的坚定志向。

冯子振还写有一首《鸳鸯梅》:

并蒂连技朵朵双,

偏宜照影傍寒塘。

只愁画角惊吹散,

片影分飞最可伤。

诗中描写了寒塘边的并蒂梅花,成双成对、恰似鸳鸯的美丽形状。  “只愁画角惊吹散,片影分飞最可伤”,只可惜军营的号角吹散了并蒂梅花的花瓣,最让人伤心的莫过于一片纷飞,一片仍在树上。隐喻动乱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对时事的忧伤。

释明本号中峰,又号幻住。姓孙,出家吴山圣水寺。学博而好滑稽,才思敏捷。自写小像赞云:“幻人无此相,此相非幻人。若唤作中峰,镜面添埃尘。”

释明本的七言绝句《梅花百咏》,是和冯子振的《梅花百咏》而作,《四库全书》载“是编所载七言绝句一百首,即当时所立和者是也。后又附‘春’字韵七律一百首,则仅有明本和章,而子振原倡,已不可复见矣。”由此可知,当时两人各写了一百首七绝和一百首“春”字韵七律,但冯子振写的七律未保存下来。

释明本的七言绝句《梅花百咏》题材广泛,从不同方面展示了梅花的姿态和特点。他的诗歌透露出许多禅道思想,在人生困境时仍能看到乐观,在乱世中仍能看到希望。他的咏梅诗更多的是追求内心的平静。静心明性,不争也是一种态度。

先看其《江梅》:

寻香日日醉江边,

更买扁舟花下眠。

酒醒潮生风力紧,

掀蓬无奈雪漫天。

为寻梅花的香气每天醉倒在江边,买下扁舟在花下休息。酒醒之时,潮水涨了,风力更紧了,掀开蓬盖一看,大雪纷纷,白茫茫一片。给人展现的是一幅很宏阔的场面。诗中描写了一位狂放不羁的隐者形象,实者赞美了梅花的不惧寒冷,任性开放。

再看其《落梅》:

风榭飞琼舞遍时,

春初早赋惜花诗。

家童轻扫庭前雪,

莫遣香泥污玉肌。

梅花随风起舞,遍地都是。诗人早在初春之时就写了一首惜花诗。嘱咐家童轻轻打扫庭前的积雪,莫让污泥污染了这冰清玉洁的花瓣。表达了诗人对落花的怜惜。

释明本的《九字梅花咏》十分有名:

昨夜西风吹折千林梢,

渡口小艇滚入沙滩坳。

野桥古梅独卧寒屋角,

疏影横斜暗上书窗敲。

半枯半活几个擫蓓蕾,

欲开未开数点含香苞。

纵使画工奇妙也缩手,

我爱清香故把新诗嘲。

明本这首《九字梅花咏》流传甚广,同代中即获盛誉。《风月堂杂志》载:大书画家赵子昂与明本为方外至交,对明本赞赏有加,翰林学士冯子振却不以为然。赵子昂强拖明本同访冯子振,冯出示自己所作《梅花百咏诗》,颇有炫耀之意。明本一览,走笔亦成百首。冯子振仍未认可。明本出此《九字梅花咏》求和,冯悚然久之,难以下笔。乃服输并致礼,遂成知交。

这首诗用浓重的笔墨描绘寒梅忍受西风,含苞欲放的生动姿态。以诗喻人,提醒人们也要坚守自己的节操,保持自己的本性。

诗的一、二句“昨夜西风吹折千林梢,渡口小艇滚入沙滩坳”,大有“昨夜西风凋碧树”(宋·晏殊《蝶恋花》)之感,西风劲吹,吹断了千林树梢,一派肃杀之气笼罩大地,小船停在渡口沙滩低凹的地方。写出的大环境给人悲凉之感。三、四句“野桥古梅独卧寒屋角,疏影横斜暗上书窗敲”,笔锋突转,写野桥边的古梅,独自在屋角开放,在月光映照下,梅枝稀稀落落,敲打着书窗。这里将梅花写得活灵活现,仿佛像个调皮的小孩一样。

五六句,对仗句式,“半枯半活几个擫蓓蕾”,古梅虽有些许枯老,仍有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显现出生命力的顽强。“欲开未开数点含香苞”,欲开还休,显出梅花的娇羞状态。结尾两句“纵使画工奇妙也缩手,我爱清香故把新诗嘲”,笔锋又突转,写到人。丹青手绘画技术纵然炉火纯青,面对这时的景色也会停止挥毫,被这宁谧之夜梅花散发的清香所吸引;我爱梅花的清香,特意写这首新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这首诗每句九个字,气势起伏,变化多端,将梅花的姿态和周围的环境写得惟妙惟肖,给人欣喜、惊奇之感。

元代诗人韦珪也流传下一部《梅花百咏》,不过集中八十四首均见于明本的《梅花百咏》唱和集中,仅有十六首未见于其中。

韦珪的咏梅诗鲜明地反映了自己的林泉之乐。如《溪梅》:

夜月滩头浸玉寒,

暗香微度石桥边。

一枝带雪横清浅,

不碍中流访戴船。

诗中写寒冬溪水滩头上梅花开放,清香传到石桥边。一枝带雪的梅花横出水面,其潇洒自适的风致不亚于晋代名士王子猷的雪夜访戴。《雪夜访戴》出自南朝刘义庆所作笔记小说《世说新语·任诞》,讲述王子猷(王徽之,王羲之的儿子)雪夜访戴安道,未至而返,人问其故,他答道:“吾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一语道出了名士潇洒自适的真性情。不过历代诗、画中皆不及梅花。而韦珪的“雪夜访戴”句中,有意写出“一枝带雪横清浅”,让访戴的典故与梅花发生联系,这等于让梅花的故事上延自东晋,显示了诗人的林泉之乐,是以晋人风致为范本而有意追慕之。

再看他的《野梅》:

不因地僻减清香,

春暖孤根到处芳。

抱蕊荒村甘寂寞,

任他桃李在门墙。

韦珪的这首诗,很像是野梅的心理独白。

“不因地僻减清香,春暖孤根到处芳”,野梅生长在荒凉无人的偏僻环境,一个“僻”字点出了荒凉的气氛。野梅虽然在这样一个地方独自开放,天生丽质,终难自弃,毕竟还要珍重自己美好的品质。野梅之香不是为了悦己者,不能因为生长偏僻,无人欣赏就自暴自弃,自我堕落,自我败坏,而是得春暖之地气,独自开放自己,清香依旧不减他处。野梅拥有最清绝的香气,不但不嫌弃和抱怨“地僻”,反而用自己的独芳氤氲荒僻的环境。

“抱蕊荒村甘寂寞,任他桃李在门墙”,野梅抱蕊荒村,孤艳自芳,甘于寂寞,这种傲世独立的卓绝风骨,代表了隐士的审美理想。

而生长在园林中的桃李,则代表了处于优裕环境中的人士的审美趣尚。

诗人在赞美野梅的同时,让荒野与园林发生对比,“任他”两字表达了野梅对于桃李的不屑态度,亦由此蕴涵着诗人的价值选择。在野梅与桃李的对比中,诗人无疑选择了以野梅为象征的隐士生活模式。

在元代众多诗人的笔下,都有咏梅佳作。

先看元代诗人元好问的《梅花》:

一树寒梅古寺边,

荒山草木动春妍。

东家赖有诗人在,

照影横枝莫自怜。

元好问是金末元初的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字裕之,号遗山,著有《遗山集》,编有《中州集》、《壬辰杂编》等。

这首诗赞美梅花不畏恶劣环境,自由开放。

诗的前两句写梅花生长的环境。“一树寒梅古寺边,荒山草木动春妍”,这一树梅花生长在一座古寺旁边,周围是荒山野岭,长满了杂树野草。寒冷的冬天里,梅树在这荒山野草树丛里绽开了美丽的花朵。诗人笔下的梅花,是那样普通,又是那样不凡,它不择环境,冒着严寒,自由开放,传递出春天的信息。在诗人心目中,梅花的形象,就是隐者形象的写照。

诗的后两句写诗人的感叹。“东家赖有诗人在,照影横枝莫自怜”,梅花生长在这偏僻无人的地方,幸亏其邻居有诗人在欣赏、描绘它,梅花的树影横枝也就不必自我感伤了。诗人对梅花的安慰,也是自己内心情感的表露。

梅花不畏恶劣的环境,自由自在地开放,在寒冷的冬天传递春天的信息,赢得诗人的赞美,也隐含了诗人愿做隐者的人生追求。

再看元初诗人段成己的《乘兴杖屦山麓,值梅始华,徘徊久之。因折数枝置几侧,灯下漫成两首》(其二):

幽香不许俗人知,

才是东风第一枝。

误认文君新睡起,

读书窗下立多时。

段成己与其兄克己早以文章出名,被学者、礼部尚书赵秉文誉为“二妙”,有《二妙集》并行于世。元初被启用为平阳府儒学提举,坚拒不赴,诗人誉为“儒林标榜”。后与其兄隐居龙门山。

梅花,不畏严寒,独步早春。它赶在东风之前,向人们传递着春的消息,被誉为“东风第一枝”。诗中赞美梅花幽香暗送,不让俗人知道,是真正的“东风第一枝”。后两句以汉代才女卓文君相比,赞美梅花的优雅姿态。梅花好似文君新睡才起,站在窗下读书,给人优雅娴静之美感。

再看元代诗人虞集的《于仲元舍赋红梅》:

白雪不成夜,丹霞遂崇朝。

妙质承日映,飞英向风飘。

醉来红袖近,歌罢彩云消。

扬州问何逊,何似董娇娆。

虞集(1272年—1348年),字伯生,号道园,世称邵庵先生。元代著名学者、诗人,曾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虞集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诗人在好友仲元的屋舍看到红梅盛开,遂写下此诗。诗的意思是:夜晚在白雪的反光下依然明亮,红梅迎着丹霞盛开。承接着朝日的映照,品质更加美妙,清香随着晨风四处飘散。醉眼看花,似红袖起舞;美妙的歌声,如彩云飘飞。借问南朝诗人何逊,扬州的梅花,是否像汉代美女董娇娆美丽?何逊写有《扬州法曹梅花盛开》,赞美扬州的梅花“映雪拟寒开”。

诗人用拟人、映衬、比喻等手法,从多方面展现了红梅的美丽多姿,清香四溢,给人以美感。

早春时节,经过严冬的不便出户,正值梅花盛开,有些许的春意,正是激发诗人诗兴的时候,诗人一般会踏雪观梅。如诗人仇远的《北园赏梅》:

梅花先受东君知,

一时开遍南北枝。

吴姬持杯劝客醉,

已恨赏花三日迟。

主人惜花不惜酒,

自摘一枝春在手。

大开笑口问东风,

金谷几人曾白首。

仇远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水以终。

此诗写诗人游园赏梅之兴。梅花最先感知到春天的到来,满树枝头绽开了花蕾。诗人把酒赏花,只恨赏花晚了三天。主人爱惜梅花,不断劝客人饮酒。诗人摘一枝梅花在手,顿时满手春光。不由得大开笑口问春风:那豪华的金谷园里,有几人活到了白头?言外之意是说,只有寄情山水,享受大自然的风光,才能享受天年。

《梅花落》是魏晋乐府古曲,后人常借用此曲名抒发现实感叹。先看元末著名文学家、书画家钱惟善的《梅花落》:

笛里《梅花落》,何处最多愁。

纷飞江月夕,吹破陇云秋。

肠断白榆塞,梦回黄鹤楼。

形容不堪听,双泪滴孤舟。

《梅花落》,约产生于魏晋时期,属于乐府中的横吹曲调。梅开在早春,花落之时,春天已经来临。军旅中的士兵翘首期盼,可还是归去无音,又得待来年,忍不住地潸然泪下。其内容主要表现的是军旅情怀,以怀乡情思为主。“乐府《梅花落》是魏晋以来梅‘始以花闻天下’的一个先声,标志着人们对梅的关注从果实转移到了花色,标志着一个花色欣赏时代的开始。”  (程杰《中国梅花文化审美研究》p423)

钱惟善生活在元末动乱时代,诗中描写的是有人在吹《梅花落》,笛音袅袅,让人听后肠断塞外,梦回中原,愁似江水难收回。孤舟上的行旅人忍不住流下两行清泪。从这里可以看出,此曲渲染的是悲苦苍凉的意境,也可以看出此曲带给人们的共鸣很强烈。

再看元末诗人陈高的《落梅曲》:

梅花开满枝,无奈晓风吹。

风吹花落尽,争似未开时。

花开终有落,非关晓风恶。

愁杀爱花人,城头复吹角。

满枝的梅花争相开放,晓风吹过,花瓣纷纷掉落,又回到未开花时的样子。正当可惜之时,城头响起了号角声。花开花落终有时,美好的时光也总是短暂,片刻之后,又得回归到战乱之中。

诗人借花开花落的自然现象,隐喻现实社会的动乱轮回,发人深省。

⑨ 关于梅花香的诗句古诗词

1. 关于梅花香的诗句
关于梅花香的诗句 1.要梅花香的古诗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卢梅坡·雪梅)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元·高明·琵琶记)

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落梅》陆游)

完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杨维桢)

《 警世贤文》之勤奋篇:

有田不耕仓禀虚 有书不读子孙愚 。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

少壮不经勤学苦 老来方悔读书迟 。 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到经过才知难 。

板橙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句空 。 智慧源于勤奋 伟大出自平凡 。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做舟 。 少时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

欲求生富贵 须下死功夫。

(卜算子•咏梅•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山园小梅 -林和靖 )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梅- 王安石 )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 ,为有暗香来。

( 梅在他乡)

中华一箭梅 流落在他乡 水土几时服 家国几曾忘 一只紫萧曲 三更明月光 关山万千重 梦里归汉唐

中华一箭梅 流落在他乡 天纵风与雅 何须愁而怅 雪落天下白 心裁旧时装 西风不相识

问是谁家香

(早梅 -唐·齐己 )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梅花 -宋·陈亮 )

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雪梅 -宋·卢梅坡 )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画梅 明·陈道复 ): 梅花得意占群芳,雪后追寻笑我忙。

折取一技悬竹杖,归来随路有清香

(梅花诗--清·俞樾内子 ): 耐得人间雪与霜,百花头上尔先香。

清风自有神仙骨,冷艳偏宜到玉堂。

(和内子梅花诗 --清·俞樾 ):庭院无尘夜有霜,见来不是等闲香。

寒宵同作罗浮梦,绝胜东坡在雪堂。

{希望对你不会太迟,更希望以后谁都能用!}
2.描写梅花香飘四溢的诗句
历代梅花诗历代梅花诗赠范晔陆凯 南朝 宋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山园小梅林和靖 唐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梅王安石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 ,为有暗香来。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王安石华发寻春喜见梅, 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 香杳难随驿使来。忆梅李商隐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李商隐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梅花绝句(之—)陆游闻道梅花圻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绝句(之二)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

梅花绝句(之三)雪虐风号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

早梅南朝·谢燮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江梅唐·杜甫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早梅唐·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唐·王维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杂咏唐·王维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忆梅唐·李商隐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江上梅唐·王适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咏寄人唐·刘禹锡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

梅花唐·崔道融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梅花唐·庾信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雪里觅梅花唐·萧纲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 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

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 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

梅花唐·蒋维翰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 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梅花宋·陈亮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冬日杂兴宋·张耒空山身欲老,徂岁腊还来。

愁怯年年柳,伤心处处梅。绿蔬挑甲短,红蜡点花开。

冰雪如何有,东风日夜回。再和杨公济梅花宋·苏轼莫向霜晨怨未开,白头朝夕自相摧。

斩新一朵含风露,恰似西厢待月来。赠岭上梅宋·苏轼梅花开尽白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

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墨梅宋·朱熹梦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凛冰霜。

如今白黑浑休问,且作人间时世妆。题杨补之画宋·楼钥梅花屡见笔如神,松竹宁知更逼真。

百卉千花皆面友,岁寒只见此三人。雪梅宋·卢梅坡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香。雪梅宋·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从张仲谋乞腊梅宋·黄庭坚闻君寺后野梅发,香蜜染成宫样黄。

不拟折来遮老眼,欲知春色到池塘。钓雪舟倦睡宋·杨万里小阁明窗半掩门,看书作睡正昏昏。

无端却被梅花恼,特地吹香破梦魂。寒夜宋·杜耒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古梅宋·萧德藻湘妃危立冻蛟背,海月冷挂珊瑚枝。

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瓶梅宋·张道洽寒水一瓶春数枝,清香不减小溪时。

横斜竹底无人见,莫与微云淡月知。红梅苏东坡年年芳信负红梅, 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 直和根拨送春来。早 梅柳宗元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新栽梅白居易池边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 今年好为使君开。墨梅赵秉文画师不作粉脂面, 却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识, 夏馥从来琢玉人。白梅元 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墨梅元 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梅花元·王冕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立春日赏红梅之作元·元淮昨夜东风转斗杓,陌头杨柳雪才消。

晓来一树如繁杏,开向孤村隔小桥。应是化工嫌粉瘦,故将颜色助花娇。

青枝绿叶何须辨,万卉丛中夺锦标。忆梅元·段克己姑射仙人冰雪肤,昔年伴我向西湖。

别来几度春风换,标格而今似旧无。西湖梅元·冯子振苏老堤边玉一林,六桥风月是知音。

任他桃李争欢赏,不为繁华易素心。鸳鸯梅元·冯子振并蒂连技朵朵双,偏宜照影傍寒塘。

只愁画角惊吹散,片影分飞最可伤。题画墨梅元·陶宗仪明月孤山处士家,湖光寒浸玉横斜。

似将篆籀。
3.要梅花香的古诗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卢梅坡·雪梅)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元·高明·琵琶记) 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落梅》陆游) 完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杨维桢) 《 警世贤文》之勤奋篇: 有田不耕仓禀虚 有书不读子孙愚 。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 少壮不经勤学苦 老来方悔读书迟 。

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到经过才知难 。 板橙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句空 。

智慧源于勤奋 伟大出自平凡 。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做舟 。

少时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 欲求生富贵 须下死功夫。

(卜算子•咏梅•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山园小梅 -林和靖 )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梅- 王安石 )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 ,为有暗香来。 ( 梅在他乡) 中华一箭梅 流落在他乡 水土几时服 家国几曾忘 一只紫萧曲 三更明月光 关山万千重 梦里归汉唐 中华一箭梅 流落在他乡 天纵风与雅 何须愁而怅 雪落天下白 心裁旧时装 西风不相识 问是谁家香 (早梅 -唐·齐己 )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梅花 -宋·陈亮 ) 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雪梅 -宋·卢梅坡 )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画梅 明·陈道复 ): 梅花得意占群芳,雪后追寻笑我忙。 折取一技悬竹杖,归来随路有清香 (梅花诗--清·俞樾内子 ): 耐得人间雪与霜,百花头上尔先香。

清风自有神仙骨,冷艳偏宜到玉堂。 (和内子梅花诗 --清·俞樾 ):庭院无尘夜有霜,见来不是等闲香。

寒宵同作罗浮梦,绝胜东坡在雪堂。 {希望对你不会太迟,更希望以后谁都能用!}。
4.描写梅花香味的诗
林逋《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西江月(梅花)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

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

不与梨花同梦。

<;红楼梦>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

冻脸有痕皆是血,醉心无恨亦成灰.

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

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

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

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

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

卜算子

咏 梅

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

咏 梅

毛泽东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杨柳枝词(其一)

刘禹锡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雪梅》

年代:宋 作者: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雪梅》

年代:宋 作者: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卜算子 咏梅》

年代:宋 作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梅花》

年代:宋 作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临江仙》

年代:宋 作者: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

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2]。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

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早梅》

年代:唐 作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早梅》

年代:唐 作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林村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销。

《玉楼春》

年代:宋 作者: 李清照

红酥肯放琼苞碎,

探著南枝开遍未,

不知蕴藉几多香,

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

闷损阑干愁不倚,

要来小酌便来休,

未必明朝风不起。
5.赞美梅花香气的诗句.
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 晋·陶渊明《蜡月》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迥临:远离。

唐·张谓《早梅》:“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 著:开。 唐·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梅衰未减态,春嫩不禁寒 不禁:经受不住。

唐·杜牧《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员外》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唐·李商隐《忆梅》 寒柳翠添微雨重,腊梅香绽细枝多 唐·薛逢《奉和仆射相公送东川李支使归使府夏侯相公》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两句写早梅开放。传说诗中“一枝”原作“数枝”,郑谷为改,齐己因称郑谷为“一字师”。

唐·齐己《早梅》 腊后花期知渐近,寒梅已作东风信 腊后:进入腊月之后。腊月是阴历的十二月。

东风:春风,这里指春天。信:信使。

宋·晏殊《蝶恋花》 小梅枝上东君信,雪后花期近 信:消息,征兆。东君:司春之神.借指春天。

宋·晏几道《虞美人》 折得疏梅香满袖,暗喜春红依旧 宋·晏几道《清平乐》 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宋·晏几道《临江仙》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暗香:清幽的香气,此指梅花的清香。 宋·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孤瘦:指梅枝干枯,梅花稀疏。

雪霜姿:指梅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的姿态。意谓迟开的梅花虽故作桃杏之色,却仍保持着孤高清瘦,傲霜斗雪的姿态。

宋·苏轼《红梅》 溪源新腊后,见数朵江梅,剪裁初就 宋·周邦彦《玉烛新》 天憎梅浪发,故下封枝雪 浪发:滥开,开得太烂漫。 宋·周邦彦《菩萨蛮·梅雪》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 江南信:春天到来的消息。

梅破:梅花开放。 宋·黄庭坚《虞美人》 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

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 诗境:富有诗意的地方。物华:美丽的景物。

应酬:指眼睛看不过来。 宋·张道洽《岭梅》 小春何处有梅花,想见水边篱落,数枝斜 宋·吴则礼《虞美人》 不与群芳争绝艳,化工自许寒梅 化工:天工,指大自然的创造或生长万物的功能力量。

宋·叶梦得《临江仙》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 宋·吕本中《踏莎行》 东风已有过来信,先返梅魂 信:消息。 宋·王灼《丑奴儿》 月笼明,窗外梅花瘦影横 宋·李重元《忆王孙·冬词》 不知墙外夜来梅,忍寒添得疏花否 疏花:很少几朵花。

宋·侯真《踏莎行》 雪后疏梅,时见两三花 宋·辛弃疾《江神子》 着意寻春不肯香,香在无寻处 着意:特意。 宋·辛弃疾《仆算子》:“只共梅花语,懒逐游丝去。

着意寻春不肯香,香在无寻处。” 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 剩水残山:冰雪覆盖下露出来的山水。

无态度:没有生机。料理:妆扮。

风月:美丽的景色。 宋·辛弃疾《贺新郎》 向来冰雪凝严地,力斡春回竟是谁 严地:严寒的地方。

斡:挽回。 宋·陆游《落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驿外:客店外面。

无主,无人问。 宋·陆游《卜算了·咏梅》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宋·杜耒《寒夜》:“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问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人间奇迹,只有梅花枝上雪 宋·张孝祥《减字木兰花》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疏影:指稀疏的梅花影子。

暗香:清幽的香气,此指梅香。 宋·林逋《山园小梅》 一朵忽先变,百花背后香 宋·陈亮《梅花》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逊:不如。

输:差于。 宋·卢梅坡《雪梅》:“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疏花个个团冰雪,羌笛吹他不下来 两句写梅花的高洁品格。

元·王冕《素梅》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清气:清香之气。乾坤:天地之间。

元·王冕《墨梅》 野梅烧不尽,时见两三花 明·刘基《古戍》 清香传得天心在,或许寻常草木知 天心:天然真纯的情意。寻常:普通。

明·方孝孺《画梅》。

热点内容
唐朝情人节十 发布:2025-02-13 19:19:42 浏览:333
一朵云描 发布:2025-02-13 19:13:18 浏览:293
服装花卉图案 发布:2025-02-13 19:11:38 浏览:758
项链花语 发布:2025-02-13 19:11:35 浏览:75
5月丁香在线播放 发布:2025-02-13 19:10:50 浏览:986
海棠登不上 发布:2025-02-13 18:59:55 浏览:328
三树茶花 发布:2025-02-13 18:55:46 浏览:430
荷花水泥盆 发布:2025-02-13 18:55:15 浏览:835
鹿角海棠刚上盆皱了 发布:2025-02-13 18:39:10 浏览:262
大太阳花语 发布:2025-02-13 18:34:59 浏览: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