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根芦茶花
❶ 拔根芦柴花 歌词
拔根芦柴花
作词:江苏民歌
编曲:孟文豪
演唱:李伟如梦
牡丹花儿回开答 芙蓉花儿开
玉兰花儿开 玫瑰花儿开
叫呀我这么里呀来 我呀就的来嘹
拔根的芦柴花 花清香
那个玫瑰玉兰花儿开 蝴蝶那个恋花
牵姐那个看呀 鸳鸯那个戏水 要郎猜
小小的郎儿来 月下芙蓉牡丹花儿开
玫瑰花儿开 就是我给你的爱
我的爱不会败 请你不要猜
还记得那个情人节 我走在五亭桥上
一个人是那样的寂寞 气氛有点伤感
就在此刻传来美妙的情歌
远处隐隐约约看到我的希望
船桨拨开月光 我看见你的摸样
这水面清晰映着你美丽的脸庞
耶 叫呀我这么里呀来我呀就来嘹
拔根的芦柴花花清香 那个玫瑰玉兰花儿开
蝴蝶那个恋花 牵姐那个看呀
鸳鸯那个戏水 要郎猜
小小的郎儿来 月下芙蓉牡丹花儿开
http://music..com/song/64353606
❷ 拔根芦柴花的歌曲背景
《拔根芦柴花》原是一首江苏江都的汉族民歌,属于邵伯秧号子,来源于歌会中的一段美丽的传说:
古时候,邵伯是有名的戏曲之乡,会唱的人可很多,但唱得最好的要数莺歌了。那时,邵伯地区有个风俗,每年六月十九观音会,都会有对歌竞赛,唱得好的就能得到“歌王”的称号。
然而比赛前,莺歌却生病了,恰巧,遇见一位神医,叫莺歌到水急浪大的地方拔根芦柴花煎水服饮,连服三剂,保证药到病除。结果,莺歌一试,果真好了。
比赛这天,莺歌便干脆唱了芦柴花,大家都惊呆了。 从此,民歌《拔根芦柴花》在邵伯湖岸边唱响开来,并流传到了全国。
后来由钱静人,费克等人带队到扬州、江都采风,收集了大量民歌,并对其进行了加工。于是便有了现在大家听见的《拔根芦柴花》了。
而当时钱静人是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费克是江苏省歌舞队队长,他们两个人一个写词,一个改编曲调,这次的加工整理过程一直持续到1954年年底、1955年初。
在中国民歌中,“花”是一个最普遍的主题,其用法大约有三种:一种是以花喻人,借花表达情爱,如《茉莉花》和“花儿”令曲《上去高山望平川》;一种是歌颂大自然,传授自然知识,如各地的一些《对花》;另有一种是借花起兴,以花为歌唱的媒介,而花本身无特定的含义。如山西北部的“开花调”和这一首《拔根芦柴花》等等。
1953年江苏省歌舞团的初创团队(当时歌舞团还没有成立,只有一支歌舞队),钱景仁,费克等人带队到江都、扬州采风,收集了大量民歌,并进行了加工。当时钱静人是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费克是江苏省歌舞队队长,他们两个人一个写词,一个改编曲调,这次的加工整理过程一直持续到1954年年底、1955年初。
江苏民歌演唱家雪飞是演唱这首歌曲的第一人。1956年7月,北京举行全国民间文艺调演。雪飞在大会上演唱了《拔根芦柴花》,受到了热烈欢迎。接着这首歌又被选送到中南海怀仁堂给中央首长欣赏。在雪飞唱完这首歌以后,文化部的周巍峙同志到后台通知她说:“周总理还要听你唱的淮调。”于是她又上台唱了《刘桂英是朵大红花》中的选段。总理上台接见演员时对雪飞说:“你唱得很好,家乡的民歌真好听啊!” 从北京回来后,雪飞经常一边继续收集整理民间歌曲(近千首),一边进行演出。《拔根芦柴花》是每场必演,不唱这首歌观众就不让她下台,可见群众是非常喜爱这支歌的。她先后共演唱了近千场。 1956年和1981年,雪飞曾先后两次录制《拔根芦柴花》,都是中央广播电台录制的。
❸ 有个很老很老的曲子,歌词好像是:安金米皮鸡,拔牙应花钉。请问有知道什么曲子的吗
是扬州方言唱的《拔根芦柴花》,经典民歌。
拔根芦柴花
歌手:张其萍
专辑:《思源》
发行时间:2015-01-07
拔根芦柴花 - 张其萍
词:江苏民歌
曲:江苏民歌
叫呀我这么里呀来
我呀就的来了
拔根的芦柴花花
清香那个玫瑰玉兰花儿开
蝴蝶那个恋花啊牵姐那个看呀
鸳鸯那个戏水要郎猜
小小的郎儿来哎
月下芙蓉牡丹花儿开了
金黄麦那个割下
秧呀来的栽了
拔根的芦柴花花
洗好那个衣服忙把桑来采
洗衣那个哪怕黄昏那个后呀
采桑那个哪怕露水湿青苔
小小的郎儿来哎
月下芙蓉牡丹花儿开了
泼辣鱼那个飞呀跳
网呀来的抬了
拔根的芦柴花花
姐郎那个劳动来呀比赛
姐胜那个情郎啊山歌那个唱呀
情郎那个胜姐亲桃腮
小小的郎儿来哎
月下芙蓉牡丹花儿开了
月下芙蓉牡丹花儿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