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樱梅茶花 » 京剧梅花新调

京剧梅花新调

发布时间: 2023-06-04 00:54:28

⑴ 京剧曲调

京剧演唱常用的西皮和二黄曲调,是各有特色的.一般的说,西皮的腔调比较高亢、激越、明快、流畅;二黄的腔调比较深沉、浑厚、稳建、舒展。所以,西皮腔适于表现慷慨激昂、热情奔放的感情。象《锁五龙》单雄信押赴刑场,《击鼓骂曹》弥衡痛骂曹操,《断桥》白素贞逃出金山寺的悲愤急切情绪,《打渔杀家》萧恩怒打教师爷等情节,都是采用的西皮曲腔,曲调高亢,如上青云。二黄腔则善于表现忧郁悲怆、含蓄而深沉的感情。如《二进宫》徐延昭、杨波忧郁进宫,《贺后骂殿》贺后质问赵光义,《文昭关》伍子胥月夜忧叹等,都采用了二黄曲腔,曲调深沉,如入幽谷。当然,这是就一般而言的,也有些戏是用西皮表现忧郁悲伤或用二黄表现激昂奔放感情的。另外,因行当的不同(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说性格不同),发声方法不同,在演唱上也各有风格特色;如老生明快、小旦细腻、花脸粗犷、武生挺拔、老旦则显苍劲等等,听来都会得到美的享受

京剧演唱常用的西皮和二黄曲调,是各有特色的.一般的说,西皮的腔调比较高亢、激越、明快、流畅;二黄的腔调比较深沉、浑厚、稳建、舒展。所以,西皮腔适于表现慷慨激昂、热情奔放的感情。象《锁五龙》单雄信押赴刑场,《击鼓骂曹》弥衡痛骂曹操,《断桥》白素贞逃出金山寺的悲愤急切情绪,《打渔杀家》萧恩怒打教师爷等情节,都是采用的西皮曲腔,曲调高亢,如上青云。二黄腔则善于表现忧郁悲怆、含蓄而深沉的感情。如《二进宫》徐延昭、杨波忧郁进宫,《贺后骂殿》贺后质问赵光义,《文昭关》伍子胥月夜忧叹等,都采用了二黄曲腔,曲调深沉,如入幽谷。当然,这是就一般而言的,也有些戏是用西皮表现忧郁悲伤或用二黄表现激昂奔放感情的。另外,因行当的不同(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说性格不同),发声方法不同,在演唱上也各有风格特色;如老生明快、小旦细腻、花脸粗犷、武生挺拔、老旦则显苍劲等等,听来都会得到美的享受

除上面所举的西皮、二黄变化来的西皮、二黄反调之外,属于西皮类的还有“南梆子”,它的曲调较为缠绵委婉,表现感叹或欢畅的情绪;前者如《霸王别姬》中虞姬巡营中所唱的“见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我只得出帐外且散愁心”;后者如《碧波仙子》中鲤鱼仙子所唱的“兴波浪离水府忙把岸上,观看这人间的美好风光。”属于于黄类的,还有“高拔子”和四平调两种曲腔。高拨子的曲调高亢挺拔,多用于人物心情焦灼和急切情绪。如《盗仙草》白素贞为救许仙涉险盗草,《徐策跑城》老徐策急切上殿保本的情景,都是用高拨子演唱的。四平调的旋律和节奏,比较舒展跳跃,可在悲喜两种情绪中使用。用于欢悦情绪的,如《乌龙院》中宋江所唱的“宋公明打坐乌龙院,猜一猜。。。”唱段;用于惆怅伤感的,如《贵妃醉酒》中杨玉环所唱的“海岛冰轮初转腾”的唱段,真是短短一曲抒情怀. 西皮、二黄的音乐结构形式,除曲腔不同以外,还有各自的板式。所谓板式,就是曲腔的节奏和速度的标志。导板,很象歌曲中自由拍节的起头,一般在人物振奋、悲伤、焦灼或震怒时使用。如《借东风》中孔明从容镇定而又无比振奋地赴南屏山借风时,唱的是二黄导板;《断桥》中白素贞在金山寺败退后。怀着悲愤焦灼的心情逃至西子湖时,唱的则是西皮导板。慢板,属于四分之四拍节,多用于人物哀伤、沉思或表白心迹、述说往事等情景。如《洪羊洞》中杨延昭哀叹杨家往事,《窦娥冤》中窦娥在狱中倾吐不幸遭遇,唱的都是二黄慢板;《空城计》中孔明智退司马懿,《女起解》中苏三哀叹不幸身世,则属于西皮慢板。原板、为四分之二拍节,多用于人物心情平静时或表白心迹,或抒发情怀。如《打渔杀家》中萧恩闷坐家中所唱的,是西皮原板,《搜狐救孤》中程婴劝慰妻子所唱的,是二黄原板。在人物情绪激烈或心潮起伏时,则分别采用自由节奏的散板或摇板。另外,西皮板式中还有四分之二的二六板和四分之一的流水板与快板,这些板式节奏舒展流畅,多用于人物委婉缠绵、侃侃而谈或彼此争执等

过去有人认为,原板是各种板式的基础,慢板是原板曲腔的扩展和伸延;快板是原板的缩减和加速;散板、摇板、导板则是其发展而成的自由节拍等等,这恐怕是不无道理的。因为尽管节奏变化,而其调式和主要旋律却是不变的。令人惊叹的是;京剧正是依仗这些曲腔和不同板式变化,在舞台上塑造出数以千计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创造出千变万化优美动听的唱段的。

京剧板腔体的音乐结构形式,对于唱词的要求,虽然不象昆曲曲牌那样严格,但也需要有一定的规范和格式。这就是说,唱词的句式和唱段的安排,必须适合曲调和板式的要求。同时,根据剧本内容需要所编写的唱句和词段,也必将推动曲调和板式的变化发展。两者是互相制约又互为补充的。

京剧的唱词,一般以五字、七字或士字为一句,每两句唱词构成一个相互呼应的乐句;内行也称之为上下句。上句的唱,结尾时要扬起,给人以伸展延续的感觉;下句的唱则平稳,短促,给人以间歇和结束的感觉。每段唱不论词句多少,都独立成为一个乐段,通常也叫唱段。而每个唱段,都是用不同曲腔和板式来表现的。

一轮明月照窗前,愁人心中似箭穿。
实指望到吴国借兵回转,谁知昭关有阻拦。
幸遇那东皋公行方便,他将我隐藏在后花园。
一连几天我的眉不展,夜夜何曾得安眠。
俺伍员好一似丧家犬,满腹的含冤我向谁言?
我好比哀哀长空雁;我好比龙游在浅沙滩;
我好比鱼儿吞了钩线;我好比波浪中失舵的舟船。
思来想去我的肝肠断,今夜晚怎能够盼到明天?
心中有事难合眼,翻来覆去睡不安。
背地里只把东皋公埋怨,叫人难解巧机关。
若是真心来救我,为何几日他不言?
贪图富贵来害我,你就该把我献与昭关。
哭一声爹娘不能相见,不能见,爹娘啊!
要相逢除非是梦里团圆。鸡鸣犬吠五更天,
越思越想好伤惨。想当初在朝为官宦,
朝臣待漏五更寒。到如今夜宿在荒村院,
我冷冷清清向谁言?我本当拔宝剑自寻短见,
寻短见,爹娘啊!父母的冤仇化灰烟。
我对天发下宏誓愿,我不杀平王我的心怎甘!

⑵ 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揭晓,哪些名角成功“摘梅”

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揭晓,熊明霞、楼胜、杨少彭、黄齐峰、李晓旭、黄艳艳、杨升娟、彭庆华、张璇、吴美莲、余维刚、伍思亭、张燕、涂松岩、王丽达成功“摘梅”。熊明霞凭借在新版京剧《乌龙院》中的完美演绎阎惜娇一角 ,成功获得了中国戏剧梅花奖。梅花奖是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只有在表演艺术方面特别优秀的人,才能获得此奖项。熊明霞是湖北宜昌人,她学习表演艺术已经有很多年了,这也许和她的家庭有关,因为她的爷爷就比较喜欢听戏唱戏,她的爸爸妈妈也喜欢戏剧,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氛围中,从小就受到戏剧的熏陶,没有理由不喜欢戏剧。

⑶ 京剧的几大流派分别是什么

京剧流派及其创始人
言派——言菊明,高派——高庆奎,盖派——盖叫天,杨派——杨小楼,刘派——刘鸿声,汪派——汪桂芬,李派——李春来,孙派——孙菊仙,潭派——潭鑫培,裘派——裘盛戎,程派——程砚秋,马派——马连良,尚派——尚小云,荀派——荀慧生,麒派——周信芳,梅派——梅兰芳,余派——余步岩,金派——金少山,裘派——裘盛戎,叶盛章——叶派等。

拓展内容: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全国的重要剧种之一。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原来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4个徽调班社,陆续进京演出,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相互影响,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逐渐融合、演变,发展成为京剧。其音乐基本上属于板腔体,唱腔以徽调的二黄和汉调的西瓜为主,所以旧时称之为“皮黄”。另有西皮反调(即“反西皮”)、二簧反调(即“反二簧”)以及南梆子、四平调、吹腔、高拨子、南锣等唱腔。伴奏乐器以京胡为主,二胡、月琴、三弦为辅。有的唱腔及乐曲以唢呐、笛等伴奏。打击乐器有单皮鼓、檀板、大锣、小锣、铙钹、堂鼓、星子等。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并重,常用虚拟动作,重视情景交融,声情并茂。京剧自产生以来,曾有过许多名称,如“乱弹”、“簧调”、“京簧”、“京二簧”、“二簧(二黄)”、“大戏”、“平剧”(北京曾称为北平)、京戏等。京剧传统剧目有上千个,流行的有《将相和》、《群英会》、《空城计》、《贵妃醉酒》、《三岔口》、《拾玉镯》、《打渔杀》等。

参考内容:网络-京剧

⑷ 关于京剧的知识

京剧的起源和特点分别是什么

京剧大家都很熟悉,现在的每年的中央春晚为了发掘国粹,都要有京剧的片段,那么京剧的起源是什么的呢?

说起京剧,和京剧流派,我喜欢梅兰芳,出生于北京,四大名旦之一,在梅兰芳50余年的演艺生涯中和舞台生活中,发展和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并其代表作有《贵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锋》《打鱼杀家》等。

当然,梅兰芳是老一代艺术家,现代京剧名家,李玉刚,当红花旦,一位来自吉林的小伙子,他也曾把贵妃演活了。不光是我,挺多人也喜欢李玉刚,大街上总能听到人模仿李玉刚演唱,一些粉丝“模仿秀”!

京剧作为一种国粹,现在并不陌生,在我们小学校里分别开设了京剧特长班,喜欢京剧的家长可以给孩子报班学习,希望我们国家的国粹发扬光大,世代繁华。

⑸ 京剧梅派都有那些传人

著名梅派传人有言慧珠.杜近芳.梅葆玖.胡文阁.李胜素等。

言慧珠(1919年,农历己未年-1966年9月11日,农历丙午年七月廿七日 ),原名义来,学名仲明;蒙族旗人,祖籍北京,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昆曲旦角女演员。

12岁从姜顺仙、程玉菁等学艺。1935年登台初演《扈家庄》,后相继在上海、天津演出,1943年在上海拜梅兰芳为师——能得梅兰芳实授真传者,只有李世芳与她二人;建国后备受排挤,1957年在上海戏曲学校执教,1960年同俞振飞再婚;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受到批斗;9月11日凌晨在卫生间悬梁自尽;代表作品有《西施》、《太真外传》、《生死恨》、《春香传》、《霸王别姬》、《凤还巢》、《墙头马上》等剧。

杜近芳(1932年,农历壬申年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著名京剧旦角,著名京剧演员,女,1932年生于北京。她曾获第六届世界青年和平联欢节金质奖章。京剧演员,工旦行,师承梅兰芳,王瑶卿。从1951年起成为国家演员,在中国文化部中国戏曲研究院的实验京剧团工作。与李少春、叶盛兰等固定合作,曾随团到多国演出。与李少春共同主演的新编历史(古装)京剧《野猪林》(饰演林冲妻子张氏)在1962年由崔嵬、陈怀皑合作拍成彩色京剧电影。

梅葆玖(1934年3月29日—2016年4月25日),祖籍江苏泰州,出生于上海思南路,京剧演员 ,国家一级演员。梅葆玖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第九个孩子,梅派艺术传人,原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团长。代表作有《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穆桂英挂帅》、《太真外传》、《洛神》、《西施》等。2016年4月25日上午11时许,京剧大师梅葆玖病逝,享年82岁。

胡文阁,1967年出生于陕西西安,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领衔主演,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梅(兰芳)派青衣,第三代嫡传弟子。

李胜素,1966年2月16日出生于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中国国家京剧院主要演员,国家一级演员,工青衣、花衫。现任国家京剧院一团团长,京剧界领军当红名角,该团领衔主演。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拓展资料:

“梅派”艺术的特点是从不强调特点中来体现的。梅兰芳所创立的“梅派”,也和其他京剧流派一样,在承师前辈艺人的基础上,走自己的创新发展道路。梅兰芳从吴菱仙所学到的戏,基本都是京剧青衣应工的开蒙戏,从陈德霖、王瑶卿等所学到的也都是规规矩矩的传统老戏。梅兰芳不仅在唱、念、做、打方面,样样精通,在继承前辈艺人的艺术风格中有所创新与发展,形成独树一帜的京剧旦行流派--梅派,另外在表演、服装、音乐、化妆、舞蹈、舞台灯光等方面,也有改革与创造。

网络——梅派

⑹ 京剧【梅花板】和【吹腔】有什么不同

一楼京剧“梅花板”答案真有天才,想象力丰富,令人捧腹。但京剧演回员演唱不会用“梅花答扳手”伴奏的。(觉得答的十分有趣,开句玩笑。)
本人寡闻,查了近180种京剧板式没发现有“梅花板式”,不知京剧板式中有无“梅花板”。觉得楼主问的可能是:演员演唱时的某段伴奏曲调是用的京剧曲牌“梅花”,但它不是一种京剧板式。如是,则两者的区别在于:“梅花”是京剧曲牌之一,属曲牌体。吹腔属板腔体。曲牌体与板腔体是我国戏曲音乐的两大体系。(这里不多做解释,楼主若有兴趣详解,请参看新浪hxwtutu的博文:京剧曲牌的解析与欣赏一文)。
吹腔是用笛子伴奏的腔调,最初是受西北秦腔的影响,在安徽石牌一带形成的腔调,故吹腔也叫石牌腔。它与四平调以及西皮都有很密切的血缘关系。吹腔的上下句落音基本上与四平调相同吹腔的曲调悠扬动听,流畅华丽,可以表达多样感情,《奇双会》中的吹腔哀婉凄切,《古城会》中关羽用的是吹腔则庄严威武。
一点妄议,仅供参考。

⑺ 京剧《梅花簪》歌词是什么

歌名:梅花
演唱:自邓丽君
作词:刘家昌
作曲:刘家昌
歌词:
梅花,梅花满天下
愈冷它愈开花
梅花坚忍象征我们
巍巍的大中华
看啊遍地开了梅花
有土地就有它
冰雪风雨它都不怕
它是我的国花
看啊遍地开了梅花
有土地就有它
冰雪风雨它都不怕
它是我的国花

热点内容
花卉点彩图 发布:2025-02-12 23:48:57 浏览:618
十八支玫瑰花语 发布:2025-02-12 23:43:25 浏览:636
情人节玫瑰花送的越多越好吗 发布:2025-02-12 23:40:57 浏览:548
玩火玫瑰泰剧 发布:2025-02-12 23:40:54 浏览:480
婚庆鲜花制作 发布:2025-02-12 23:37:50 浏览:595
情人节送相册 发布:2025-02-12 23:36:16 浏览:125
樱花庄的宠物女轻小说 发布:2025-02-12 23:21:54 浏览:198
梅花和女忍 发布:2025-02-12 23:15:53 浏览:43
盆栽芙蓉葵 发布:2025-02-12 23:05:44 浏览:485
荷花鱼酸菜 发布:2025-02-12 23:05:44 浏览: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