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樱梅茶花 » 梅花的茶席

梅花的茶席

发布时间: 2023-06-06 06:48:14

① 喝茶到底要买多少茶具呢

这个问题好.

对于爱喝茶的人来说,茶具不仅是泡茶的器具,更是观赏品.茶好,茶具赏心悦目喝起来味道都是不一样的.

当然这除了一定的心理作用,还跟水质、水温、茶具材质、冲泡手法也都具有一定的关系.

那喝茶茶具到底要买多少合适呢?

我个人认为,如果喜欢清简,就选自己最喜欢的那一套.这样自己每天看着也喜欢.

如果喜欢收藏,可以每种风格和材质的都备一套.感受不同的茶具,带来的不同体验.

日常可以备两套,一套在家用的,一套旅行装的.

所以茶具买多少,这个全凭个人喜好.

每个人的爱好都不一样,有的喜欢收藏念珠,有的喜欢收藏玉石,有的喜欢收藏邮票、钱币,有的喜欢收藏茶叶、茶具....

这个问题因人而异,答案并不固定,视个人情况而定.









喝茶不一定要把所有茶具买齐(那得家里有矿呀~),茶具实在太多啦!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小懂来介绍一下茶具。

茶席上常见的茶具包括: 主泡器、壶承、公道杯、水盂、品茗杯、水壶、茶则、茶巾、盖置。

中国的茶具按材质种类分可分为六大类茶具,品种如下:

1、陶土茶具

陶器中的佼佼者首推宜兴紫砂茶具,紫砂壶其里外都不够釉,采用本地的紫泥、红泥、团山泥抟制焙烧而成。因为成陶火温高,烧结密致,胎质细腻,既不渗漏,又有肉眼看不见的气孔,经久运用,还能汲附茶汁,蕴蓄茶味;且传热不快,不致烫手;若热天盛茶,不易酸馊;即便冷热剧变,也不会决裂;若有需要,甚至还可直接放在炉灶上煨炖。紫砂茶具还具有造型精练不吝啬,色彩憨厚高古的特点,外形有似竹结、莲藕、松段和仿商周古铜器外形的。

2、瓷器茶具

(1)白瓷茶具:景德镇五代窑址是南方地区已发现的最早白瓷产地。除景德镇外,福建德化的白瓷在世界享有极高声誉,其特征,色泽光润明亮,乳白如凝脂,在光照之下,釉中隐现粉红或乳白,因此有“猪油色”、“象牙白”之称,享有“中国白”的美誉。其他如湖南醴陵、河北唐山、安徽祁门的茶具也各具特征。

(2)青瓷茶具:青瓷茶具晋代开端开展,宋朝时五台甫窑之一的浙江龙泉哥窑到达了鼎盛期间,出产各类青瓷器,包罗茶壶、茶碗、茶盏、茶杯、茶盘等。

(3)黑瓷茶具:宋代福建斗茶之风流行,斗茶者依据经历以为建安所产的黑瓷茶盏用来斗茶最为适合,因此著名。宋蔡襄《茶录》说:“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必。”

3、漆器茶具

漆器茶具始于清代,首要产于福建福州一带。福州出产的漆器茶具多姿多彩,有“宝砂闪光”、“金丝玛瑙”、“釉变金丝”、“仿古瓷”、“雕填”、“高雕”和“嵌白银”等种类,特殊是发明了红如宝石的“赤金砂”和“暗花”等新工艺今后,愈加鲜艳耀眼,逗人喜欢。

4、玻璃茶具

在现代,玻璃器皿有较大的开展。玻璃质地通明,光泽耀眼,外形可塑性大,形态万千,用处普遍。玻璃杯沏茶,茶汤的艳丽光彩,茶叶的细嫩柔嫩,茶叶在整个冲泡进程中的上下穿动,叶片的逐步伸展等,可以一目了然,可说是一种动态的艺术赏识。特殊是冲泡各类名茶,茶具晶莹剔透,杯中轻雾缥缈,清亮碧绿,芽叶朵朵,亭亭玉立,观之心旷神怡,别有幽默。玻璃用具的缺陷是轻易破裂,比陶瓷烫手。

5、金属茶具

用金、银、铜、锡等金属制造的茶具,尤其是锡作为贮茶器具资料有较大的优胜性。锡罐多制成小口长颈,盖为筒状,比拟密封,因而对防潮、防氧化、防光、防异味都有较好的结果。唐代时皇宫饮用顾渚茶,金沙泉,便以银瓶盛水,直送长安,首要因其不易破裂,但单造价较昂贵,普通老庶民无法运用。

6、竹木茶具

在前史上,广阔乡村,包罗产茶区,良多运用竹或木碗沏茶,它价廉物美,经济实惠,但现代已很少采用。至于用木罐、竹罐装茶,则依然到处可见,特殊是作为艺术品的黄阳木罐和二簧竹片茶罐,既是一种奉送亲朋的珍品,也有必然的适用价值。

中国前史上还有效玉石、水晶、玛瑙等资料制造的茶具,但总的来说,在茶具史上仅居很非必须的位置。由于这些用具制造难度大,价钱昂扬,并无多大适用价值,首要作为陈设,用来显示主人富有罢了。

喝茶无需多少茶具,只要一只顺手,喜爱的杯杯,足矣。若是品茶,这就有许多讲究了,好茶配好水,水是母,器是父。茶有多种,水也多种,器皿更是五花八样,好茶配得好水,必泡出茶之韵味,若在配上相应的茶皿,更显风雅有趣。品茶,一在品味,二在品性,其过程更加凸显泡茶之技艺,泡茶之器皿。不同的茶用不同的水,不同的茶具,乃好茶人之喫好,



当今市场,各种茶具层出不穷,选择好的茶具在品茶中确实有意想不到之意境,犹如,用水晶杯泡绿茶或青茶,茶叶在水的冲泡中显示的各种花样,千姿百态,且每泡各不一样,无意之增加无数雅兴与乐趣,甚至品出舒展腾空之快感。当然好的茶具其价格不匪,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没必要过度追求。

我也是一位好茶者,有几十年之 历史 。若要我来说,作为一个好茶者,买一套好点紫沙壶作为自己专用是必须的。因为紫沙壶透气性能好,泡茶更入味,也易串味,故而应专茶专用,也就是平常所讲的养壶。其次,一套陶瓷茶具,一套玻璃茶具也是家中必备,两者茶具可适用泡各种茶。总之茶具只是用来泡茶之器皿,增添泡茶之气氛。若要泡出好茶,则要看泡茶之技朽。首先,泡茶之水,无任何种茶必须选择软水,当然山中天然泉水为上选。我生活在广州,在白云山每天都能看见不少人上山装山泉之水,不是他们省钱,实则是山中泉水所泡之茶确实好于各种纯净水。现在人无法选择水,但一定要控制水温,古人讲三眼,现在讲温度,当然温度更具科学。绿茶指不发孝茶,其水温控制在80度上下,青茶一般指乌龙茶为半发孝茶,大多都用佛水冲泡,还需高空冲下,更易冲泡茶叶,散发茶之香味。至于其它发孝茶,可根据其发孝成度,选择不同之温度,一般都在80度至90度之间。此温度不是烧至度数,而是烧开之后冷之温度。品茶大都品热茶,人走茶凉,虽指人情冷暖,但也说明茶凉而失味。品茶不怕烦,不怕等,只有厌得其烦,等得有心,才有品茶之趣味。

故品茶,不单品味,更可品性。品生活之味,品人生之意境。当年曹操煮酒论英雄,而今茶友品茗话人生。




我是一枚客家妹子。茶是从小伴随着长大的一种饮品,而且一直被灌输一种观念,女孩子要懂点茶文化,学点茶礼仪,能让姿态更优雅。因此对于茶,有种不可言传的亲切感和喜爱感。

茶的起源源自神农氏时代,陆羽的《茶经》就有一句:“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传说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这就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

先认识下茶的器具有哪些,在茶道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茶道组合,也被称为茶道六君子。六君子指的是:茶筒、茶匙、茶针、茶漏、茶夹、茶则。

茶筒:是盛放茶艺用品的器皿茶器筒。

茶匙:挖取泡过的茶,壶内茶叶,茶叶冲泡过后,往往会紧紧塞满茶壶,加上一般茶壶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叶既不方便也不卫生,故皆使用茶匙。

茶针:疏通茶壶的内网,以保持水流畅通。或放入茶叶后把茶叶拨匀,碎茶在底,整茶在上。

茶漏:便于将茶叶水倒入茶壶时用,以稳固茶壶。能有效过滤茶汤中残留的各种杂质,保存茶汤中对人体有益的物质,经过过滤的茶汤会更加通透明亮。

茶夹:可将茶渣从壶中夹出,也用来夹着茶杯洗杯,防烫又卫生。

茶则:取茶时,用茶则从茶荷中取得茶叶,用茶则分三次将茶叶缓缓分入茶壶。

除了最基本的茶道六君子外,茶器具一般还包括:

用公道杯分茶,每个茶杯分到的茶水一样多,以示一视同仁。它用来盛放茶汤,再把茶汤分倒各品茗杯中,使茶汤浓度相近、滋味一致,并起到沉淀茶渣的作用。杜牧诗言:「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现在看来,饮茶亦然。

公道杯也称茶海,有一个「海」字,言其有容大之心,如果客人多,可利用较大的茶海冲入两壶茶再平均分茶,人数少时,茶汤置于茶海中,可避免茶叶泡水太久而生苦涩。

随手泡,也就是电动烧水壶。现在泡茶时最常用来烧水的用具。操作简单、方便、安全、煮水快。

盖碗,也称三才碗。三才是: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暗含天地人和之意。

相传,盖碗是唐代德宗建中年间,由西川节度使崔宁之女在成都发明的。崔宁与其女儿都特别喜爱喝茶,那时的茶杯没有衬底非常烫手,于是崔宁的女儿就发明了木盘子来托茶杯。

但茶杯容易滑倒,她又设法用蜡将木盘中央环上一圈,使杯子固定,这便是最早的茶船。最早使用盖碗的是四川成都,也叫盖碗茶文化。

鲁迅先生在《喝茶》一文中曾这样写道:“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可见,连鲁迅先生也比较青睐于使用盖碗泡茶。

闻香杯是乌龙茶特有的茶具,品好茶,讲究一嗅二闻三品味。因为闻香杯只是用于闻香气,最好用瓷的材质。

使用方法是:第一、将炮制好的茶汤倒入闻香杯。第二、将品茗杯倒扣在闻香杯上。第三、用手将闻香杯、品茗杯托起,迅速将闻香杯倒转,使闻香杯倒扣在品茗杯上,此时茶汤以倒入品茗杯中。第四、再将闻香杯竖直向上提起,使闻香杯杯口朝上。第五、双手搓动闻香杯,靠近鼻端闻香。

品茗杯,用于品茶及观赏茶的汤色的专用茶杯。故此品茗杯多为白瓷、紫砂或者玻璃所制。

所谓好茶配好杯。茶杯应保证小、浅、薄、白:小则一啜而饮;浅则水不留底;质薄如纸以使其能起香;色白如玉用以衬托茶的颜色。一般以瓷质品茗杯最为多见。观看茶汤真实的色泽,则宜选用白色内壁。

茶荷经常用来欣赏干茶,观赏性很高。在用茶荷盛放茶叶时,泡茶者的手不能碰到茶荷的缺口部位,用手拿茶荷时,拇指和食指及中指捏住茶荷两侧。

用于放置品茗杯,在茶礼仪中,一般主人放置好杯垫后,客人不应对杯垫进行移动,客人喝茶后放回杯垫,以方便主人再次斟茶使用。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无论如何忙碌,趁着明月,邀几个闺密,在自家喝茶,除了解渴,还可以养心,悠哉悠哉,何乐而不为。

--------------------------------------------------------------------------------------------------------------------------

俗话说的好:一入茶门深似海,要喝茶,首先要用到的就是茶具。如何选茶具?到底要买多少茶具才够?

自动烧水器、泡茶器紫砂壶、盖碗、飘逸杯、茶杯、公道杯、茶巾、茶道六君子(茶筒、茶匙、茶漏、茶则、茶夹、茶针。)还有茶宠等等


如果你放弃茶盘,要玩干泡,那么我们就要准备茶席,茶席上会有茶洗、插花的小花瓶、茶叶罐等,还可以配上壶承,用来放壶或者茶杯,让你的茶席变得更加生动。

每天为你更新不一样的茶知识。

喝茶要买多少茶具呢?

玩过茶具的都知道,只要你入了坑就会发现,只要看到感觉不错的茶具都要买。

一般喝茶的器具有哪些呢?

①壶,这是必须要的。至于紫砂,玻璃,陶瓷,金属等等,看你喜好。宜兴的紫砂,河间和永康的玻璃。福建泉州与景德镇的陶瓷,日本的铁器。这些都是手机中的华为和苹果。[呲牙]

②盖碗,青花,粉彩,银器,斗彩,刀子等有不同的纹式。也有不同年代。

③品茗杯,有罗汉杯,水纹杯,斗笠杯,鸡缸杯,玉足杯等。不同的器型,有不同的韵味,结合不同的材质又有更多的讲究。

④公道杯,公道杯主要是分杯用的。常见的有玻璃,陶瓷,银制等。公道杯中有很多花纹让人爱不释手,也有不同的造型让人眼花缭乱。

⑤茶宠,这是喝茶的玩伴,有很多茶水来洗,有不同的造型,有很多也会变色。比如蟾蜍,生肖,还有一些寓意发财的神兽等。

⑥茶道六君子,喝茶用到的一些物件,茶则,茶匙,茶漏等。衍生出来比如盖置等

⑦茶炉或者烧茶器具。比如潮汕地区的红泥茶炉,古代用碳炉,现如今的自动电炉等。

⑧茶盘,分为干湿茶盘,也称之为泡台。有红木的,石头的,电木的,或者是竹木的等等。圆的,方的。残缺的等。也是茶具爱好者把玩的物件。

喝茶到底要买多少茶具?关于这个问题,要看你怎么喝茶,是简单快捷的办公室冲泡?还是复杂纷繁的茶艺表演?又或者准备喝地道功夫茶?


第一,简单冲泡


比如我们在办公室,不具备良好的冲泡场地和条件,只能用最简单的方式来喝茶,在此情况下,只需要一个心仪的茶杯即可。不管是绿茶,还是红茶,都可以用茶杯冲泡。当然,绿茶用茶杯来泡,属于常规操作。很多人觉得白茶、红茶一类,没办法用茶杯泡。这时,可以购买一个简易的飘逸杯茶具,分离茶汤,同样不要多大地方,多么复杂的茶具,在办公室就能喝上一杯热茶。


第二,功夫茶道


在特定品茶场所,比如茶楼茶室,希望冲泡一杯地道功夫茶,或者认为红茶普洱黑茶白茶岩茶等,只能用功夫泡法,则需要多准备些茶具。包括用来煮水的茶壶、用来承载茶具的茶盘、盛放均匀茶汤的公道杯、品尝的品茗杯、冲泡的盖碗或紫砂壶等等,另外还有其他辅助茶具,包括茶则、茶匙、茶夹、茶漏、茶针、茶巾、杯垫等等。


总的来说,不管是用什么方法泡茶,只要自己喜欢,适合自己,不必在过于拘泥于形式。

茶具是指茶杯、茶壶、茶碗、茶盏、茶碟、茶盘等饮茶用具,中国茶具种类繁多,造型优美,是使饮茶富于艺术性的重要条件,为历代茶的爱好者所喜爱。从古至今,茶具按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金属茶具、瓷器茶具、陶土茶具、竹木茶具、漆器茶具、搪瓷茶具和玻璃茶具等,现代主要以陶、瓷和玻璃为主。

第一,因茶制宜。因茶叶种类和档次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茶具。绿茶按档次由低到高可分别选择玻璃杯、瓷杯或茶壶;红茶中的工夫红茶、小种红茶、袋泡茶和速溶红茶一般用白瓷杯或玻璃杯,红碎红茶和片末红茶用茶壶;乌龙茶则有专门的茶具,由薄瓷壶、紫砂壶、小火炉、小瓷杯等组成;花茶按档次由低到高可分别选择玻璃杯、白瓷盖杯和茶壶;紧压茶要先将捣碎的茶块放在壶中或锅中烧煮后倒入茶碗饮用。

第二,因地制宜。我国辽阔的地域使得各地的饮茶习俗各不相同,对茶具的要求与偏好也不一样。长江以北及内地的许多城市居民,喜用有盖瓷杯冲泡,以保茶香;而沿海的城市居民则好用玻璃杯冲泡,这样既闻香玩味,又可观色赏形。其中,南京、杭州一带居民尤其注重茶的香气滋味,所以用紫砂茶具的也较多。我国南方的闽粤台地区和乌龙茶时,习惯用小杯细啜,闻香玩味,故选用“烹茶四宝”--潮汕风炉、玉书碨、孟臣罐、若琛瓯泡茶,以领略茶的韵致。巴蜀大地的四川人钟情于盖碗茶,左手托茶托,右手拿碗盖,拨去浮在汤面上的茶叶,加盖保香,去盖观色,一席儒雅气派。

第三,因人制宜。在古代,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茶具,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地位与身份。如历代的文人墨客都特别强调茶具的“雅”。宋代文豪苏东坡在江苏宜兴讲学时,自己设计了一种提梁式的紫砂壶,“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独自烹茶品赏。 另外,职业有别,年龄不一,性别不同,对茶具的要求也不一样。如老年人讲求茶的韵味,要求茶叶香高、味浓,重在物质享受,如铁观音茶叶对老年人来说就需要用韵香型的茶叶,因此,多用茶壶泡茶;年轻人以茶会友,要求茶叶香清味醇,重于精神品赏,因此,多用茶杯沏茶。

喝茶到底要买多少茶具?

茶友们常讲,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品茶,自然离不开好水,好器具。

那么,喝茶到底需要哪些茶具呢?

答曰: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酌情购买。

喝茶的基本茶具配置:盖碗,公道杯,品茗杯,滤网,烧水壶。齐活!

如果经济能力允许,可供选择的精美茶具太多。光紫砂壶的器型,集齐了就几十上百把。

烧水壶,有银壶,铜壶,铁壶等等。配合烧水壶的电陶炉,各式各样,甚是精美。

品茗杯,各种样式,各种材质的。本人就是一个杯子控,喜欢收集各式各样的品茗杯。玻璃的,白瓷的,青瓷的,青花瓷的,柴烧的,冰裂的,建盏等等。


当然,对于极简主义者来说,这些都太繁复了。极简喝茶,只需一个茶水分离杯。

以前的晓茗是个粗人,喝茶一点也不将就,只要一个茶杯,一点茶叶,用开水一冲泡,就可以喝上半天,当然那时的晓茗不是为了品茶,只是不想喝没滋味儿的白开水。后来随着对茶的认识和喜爱,才发现,晓茗之前有活的都多粗糙,也了解到其实喝个茶也是很讲究的,下面晓茗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喝茶的必备茶具,看看你是否都认识?知道它是何用途吗?

1、茶则

不讲究的我竟然在一开始就混淆了茶则和茶匙,还曾经以为茶则就是把茶叶耙进杯子里的小

工具,还好当时我没说话。不过茶则长得确实像汤匙,有手柄也有盛放茶叶的凹小空间,该

小空间便是量置茶叶的地方,其也是茶则用途作用地。

茶则内凹空间大小是标定好的,所以一些没有经验的新手可以按照茶则大小来估量茶叶用量,

如此茶叶冲泡口感才不会过浓或过淡。另外茶则也可以用来观察干茶或制茶分样。

2、茶漏

茶漏有点像没有底的碗,可以看成漏斗,主要架在小茶壶壶口,形成围挡,避免投茶时茶叶掉落。

3、茶匙

茶匙在我印象中应该是汤匙形状才对,没想到手柄另一端的匙面却是扁平状,有点尖细,所以可以用来清理壶嘴,避免淤塞,当然这种工具的最主要用途是辅助茶叶入壶,如此避免了手捏茶叶,所以看起来更加干净。

4、茶盏

茶盏是没有盖子的茶壶,所以两者的用途一致,与茶壶一样,都可以冲泡各种茶。茶盏大小适宜,如此水茶比例控制适当,在冲泡后,茶叶的滋味儿才会完全发挥出来。

除了壶形茶盏,此外还有无把式或筒式。

5、茶针

茶针外形很像古代最为简单的簪子,一端尖细,成针状,一端为形式各样的手柄。其主要用来疏导壶嘴,减少小壶嘴流水不畅问题。

6、公道杯

公道杯长得有点像壶型茶盏,其更像一个敞口茶壶,不过公道杯的容纳量更大,所以也称为茶海,其主要用来盛放盖碗冲泡出来的茶汤,在没泡都均匀混合在一起时,茶汤的浓度会更均匀,稳定,茶汤量也能满足在座各位客人,在分茶时用公道杯,会显得很公平。

7、闻香杯

讲究的茶客在喝茶时,会先嗅其香气,然后一边喝,一边感受这种香气。闻香也是品茗的重要环节,闻香杯可以延长这一环节的发生时间,其保湿效果较好,可以使茶香久留。

较品茗杯,闻香杯高度稍微大些,整体更加细长些。在喝乌龙茶时,必备闻香杯。

8、茶盘

主人在泡茶前,需要温杯,也需要在客人面前,清洗客人的杯子。有时品茗论茶时,需要交替饮用好几种茶,在分茶前,主人还需要再次清洗客人的杯子。那么杯中水要倒向哪里呢?

大家在茶艺表演中,经常可以看到茶艺师随手将水倒在面前的茶盘中,水一会儿便会流干净。开始我对水的去向很感兴趣,后来同事告诉我茶盘又叫茶船,下面是有空隙的,专门容纳废水。

茶盘上面则可以放置茶壶、茶杯之类。

此外茶具还有用来盛放废水的茶池和水盂,用来过滤茶叶的汤滤以及放置茶壶盖的盖置等。

————————关注晓茗说茶,诚信与您聊茶,有问必答!

② 茶席布制作方法

17℃的春光就应该浪掷在大自然中。杭州的春光及其短暂,稍纵即逝,何不趁着明媚春光在户外布台茶席,“偷得浮生半日闲”约上三两好友,户外品茗?

在很多人印象里,户外布席特别麻烦,其实不然。今天我们就给大家整理篇实用贴:掌握6个点,即可布出一台美美哒又实用的户外茶席。

户外茶会,选址有讲究。美景衬托茶席,喝茶更有感觉。户外选址几个建议:

◈ 1.户外草坪

最好后面有植物、花朵做背景,这样整体取景效果非常好;

尽量选取表面平整的草坪,一来茶席上的茶具放置时会更稳、安全,二来整体的平衡感会更好。

不足:必须天晴时才好布席。

◈ 2.亭子

户外的亭子也是个不错的布席点,而亭子最初的功能,便是请人们停下脚步,或休息,或观赏,或仅仅是坐在里面凝神发呆。

亭子是所有中国古典单体建筑中,唯一没有墙的一类建筑形式,既是观景的场所,也是风景的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建筑美感。同时,和茶的包容气质很吻合。

优点:不受天气限制,同时亭内场地与视角都开阔,容易聚集喝茶的氛围。

◈ 1.防潮垫

第一,防硌。由于在户外时找到一块很平整的地方不太容易,所以布席会有一定限制,而使用防潮垫,情况会改善很多;

第二,保暖。春天乍暖还寒时候,如果直接坐在茶席边上,仅靠茶席布的隔热效果是微乎其微的,所以在身体与地面之间如有一层防潮垫相隔,保暖效果较好。

第三,防潮。在户外一般夜间地面很潮,而防潮垫是防水的,可起到隔潮的作用。

建议点:淘宝搜索“户外防潮垫”既可,规格选择2米*2米,价格一般在百元之内,可重复使用。

◈ 2.茶席布

(1)大茶席布

用大茶席布遮盖防潮垫,做底色衬托。因为在户外,可以选择深色的茶席,一来比较百搭,二来耐脏。

如果有特别需要表达的茶会主题,可以选择相应的颜色。

(2)桌旗

除了大茶席,还需要桌旗来调色,可选择纯亮色点的桌旗,形成颜色反差。同时拍照取景也很漂亮。比如绿色+白色搭配,其他可自行搭配,切记太花、太繁复,不然拍出的照片感觉会乱糟糟。

◈ 1.自带热水

有些地方无法生火,只能选择自带热水。建议买个3L左右的保温壶,确保保温效果良好。

不足:温度难以维持,对于一些水温要求比较高的茶,无法泡出最好的口感。

◈ 2.现场烧水

(1)选择户外汽罐+烧水壶。

烧水壶建议买专业的户外烧水壶、汽炉,这样煮水快捷。淘宝搜索“户外烧水壶”,容量大小选择1.5L左右即可。

有些人会直接用固体酒精做燃料,这样速度会比较慢。也有人直接选择液体酒精,则不太安全。建议直接买灌装的汽罐,相对便捷又安全。同时自带打火功能,比较迷你,收纳又方便。

不足:有些景区内不准使用明火,须提前了解相关准则。

(2)风炉

“风炉煮水烹茶”确实很赞,拍照也美。但是一阵套搬到户外,着实吃力,同时又容易被磕着碰着,难以全身心投入喝茶。

户外喝茶,最重要的是心情。不愿受太多茶具搭配等影响干扰,一套便携式茶具套组就非常方便。

◈ 便携随行装:

泡茶器:充分利用泡茶器内胆空间,将杯与壶归整为一体,卡位精准。

品茗杯:采用高温青瓷,瓷质细腻,感受不一样的手感体验。

泡茶器内胆:采用青瓷滤网,轻松实现茶水分离。

棉麻旅行包:配备棉麻便携旅行布包,可轻松携带,实用又方便。

一壶三杯,适合一人独饮、两人对品或三人互饮。将繁杂的泡茶过程简单化,外出或旅行时泡茶方便快捷。

春天,在户外可选择相对水温要求比较低的茶,如绿茶、白茶、红茶等。

◈ 1.西湖龙井

品上一杯西湖龙井,缱绻在江南的无限春光中。

◈ 2.蜡梅红茶

以蜡梅花入茶,有祛热生津,开胃散郁效果,红茶性暖,配以蜡梅清香冷韵,微微的花香让茶显得更加迷人生动!

茶席上其他的小配件:

1.水盂 便于盛装茶席上的废茶水;

2.茶巾

3.杯垫

4.茶盒、茶针

配备以上,完美!

户外茶会很多人会选择穿茶人服,即为了拍美美哒照片,操作起来又方便舒适。关于选择服装,以下两点小建议,让你的户外品茶幸福指数提升一个level。

▲ 1.服装与茶席颜色反差大些,与外景颜色相近。这样拍出的照片会比较漂亮。如红色、米白色等等,都会很显肤色。

▲ 2.款式宜宽松,以裤裙、灯笼裤最为适宜。方便盘腿坐,坐姿舒服,又雅致,同时行动方便。

“茶可以这样玩”——城市游走的公益户外茶会,邀您一同发现杭州的时节之美。

循着古人的足迹,四时幽赏——春寻花、夏观雨、秋拾桂、冬烹雪,给心灵一次休憩的机会,哪怕只是一杯茶的时间。所谓诗意生活,就是在喧闹浮躁的现世中,寻一份心灵的自由。

你问我人间花开几许?

来“四时幽赏”茶会喝一杯茶吧,

我们慢慢说给你听……

更多干货,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问山读城”

191阅读
搜索
手工布艺茶席教程
90平米小三室装修软件
茶席制作讲解
自制茶盘盖布教程
135平方装修价格简装
茶席布最佳尺寸

③ 功夫茶桌上摆什么植物

茶桌上适合一些香气淡雅的,比如梅花,比如一支小桂花(桂花多的时候味道浓郁,但是一小支还是蛮可爱的)

可以按照花开的时令去布置点缀一些小花朵。


茶桌茶席的布置大致都是以素雅为主,所以茶桌上的花儿也不能太过艳丽,太过跳跃,像大朵大朵的玫瑰就不太适合放在茶桌上。不过在茶桌上面撒点玫瑰花瓣倒是不错哦。

茶桌挑选的花儿颜色上要能恰到好处。即便点不睛也没关系,实际上只要有花整个茶席就会变得活起来。

在颜色上推荐一些带着枝丫的杏花、桃花、木槿花等等,如果花儿不带枝丫,像菊花、兰花,可以找点其他枝丫衬托一下。

除了在茶桌上插花,其实其他盆栽也是很不错哦。

菖蒲清香绿意,淡泊素处,无趋颜媚俗之姿,颇有君子之风。菖蒲四季皆绿,淡淡的清逸。一直被古代文人比拟风骨。因为和古代文人的个人主张不谋而合,所以文人雅士都偏爱菖蒲


仙洞龟背竹是龟背竹的一个变种,同属天南星科龟背竹属。与仙洞龟背竹相比,仙洞龟背竹植株要小巧玲珑一些,叶片卵状椭圆形,约成年人巴掌大小,上面紧密排列着椭圆形或长椭圆形的孔洞,新颖别致,极富观赏价值。

④ 茶席中的插花要素、花卉选材及插花技巧

茶席中的插花要素、花卉选材及插花技巧

茶席中的插花,不同于一般的宫廷插花、宗教插花、文人插花和民间生活插花。而是为体现茶的精神,追求崇尚自然、朴实秀雅的风格,并富含深刻的寓意。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茶席中的插花要素、花卉选材及插花技巧,欢迎阅读。

【茶席插花的要素】

1、茶席插花的形式,一般可分为直立式、倾斜式、悬挂式和平卧式四种。直立式是指鲜花的主枝干基本呈直立状,其它插入的花卉,也都呈自然向上的势头;悬崖式是指第一主枝在花器上悬挂而下为造型特征的插花;平卧式是指全部的花卉在一个平面上的插花样式。茶席插花中,平卧式虽不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茶席布局中,如移向式结构及部分地铺中,用平卧式插花可使整体茶席的点线结构得到较为鲜明的体现。

2、茶席插花的意境创造,一般有具象表现和抽象表现两种表现方法。具象表现一般不作十分夸张的设计,而是实实在在,不留矫揉造作的痕迹,使营造的.意境清晰明了;抽象表现就是运用夸张和虚拟的手法来表现插花的主题。可以拟人,也可以拟物。把握抽象表现的尺度在似是而非之间。

3、茶席插花的花器,是茶席插花的基础和依托。插花造型的结构和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花器的型与色。就花器的造型来说,它既限制了花体,也村托了花体。相反,茶席中的插花,要求花体简约、精巧,同时,也决定了花器的大小。在花器的质地上,一般以竹、木、草编、藤编和陶瓷为主,以体现原始、自然、朴实之美。

4、茶室插花的花器有其特定要求,首先要便于悬挂和摆放,同时花器的色调和质感要与茶室氛围相协调,常选用竹木和陶瓷花器,分为瓶、盆、缸、筒、碗、篮和自由式花器。

5、茶室插花传承东方式插花的风格采用剑山固定和支撑花材。用于剪取花材的剪刀分板剪和小剪等各种规格。粗细铅丝用于固定和弯曲花材。还有用于绑扎固定草本等较弱的花材的胶带和为花材喷水的工具等等。

【茶席插花的选材】

茶室插花常采用中国传统插花艺术,作品强调其自然美、线条美和意境美的同时色彩不过于华丽。常选用松、竹、梅、蜡梅、银柳、桃花、南天竹、红叶、菊花、百合荷花、紫藤等传统花材和枯枝、根材、藤条等。选择花材应注意掌握如下几点:

多选用木本花材,少选用娇嫩的草本花材,以延长使用期。根据茶会主题选择花材,如告别会选用勿忘我,新年会选用松竹梅。选择季节感强的花材,例如春天—桃,夏天—荷,秋天—菊花、红叶,冬天—梅、山茶。在花材特性上为和茶室环境相协调,注意选择东方风格的花材,尽量少用西洋风格花材(如葱花、郁金香、红黄色月季)。一般较少选用色彩过于华丽的花材(如红掌、红月季)。

避免选用有浓重气味花材(香水百合、夜来香)和有毒花材(变叶木、虎刺梅、夹竹桃等)。

插花的历史在我国十分悠久,早在汉代就在佛教的活动中出现。在宋代,插花已经和茶、画、香一起,被人们作为生活的“四艺”同时摆于茶席之中。以后日本出现的“花道”也源于我国。

茶席中的插花,不同于一般的宫廷插花、宗教插花、文人插花和民间生活插花。而是为体现茶的精神,追求崇尚自然、朴实秀雅的风格,并富含深刻的寓意。其基本特征是:简洁、淡雅、小巧、精致。鲜花不求繁多,只插一两枝便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并追求线条,构图的美和变化,以达到朴素大方、清雅绝俗的艺术效果。

;

⑤ 梅花的品种

梅花的品种 中文:梅花 学名:Prunus Mume 科名:蔷薇科樱属植物,落叶乔木 叶:有柄单叶互生,叶子的形状成卵形、倒卵形或广椭圆形,叶的前端锐尖,基部则为钝形,末端为长尾尖或突尖,叶缘细锐锯齿状,叶长约4~10公分、叶宽约2~4公分,叶柄具腺体,并偶有线形托叶2枚。。 花:冬季开花,花无梗,先开花后长叶,花苞似苞片鳞状或尊筒钟状,花色依种类不同有相当多种颜色:白、淡红、浓红或淡绿等,以白色和淡红色为主,花萼5裂,基部与花托合生,淡雅清香,花单瓣或重瓣,通常花瓣5片且为阔倒卵形;花其有短柄,呈单生或2~3朵簇生,雄蕊数量极多,生於花托边缘被有绒毛;而雌仅1枚、子房体具被毛,花柱细长而弯曲;核果成球形,一侧具浅沟,核具浅皱纹及凹点。花期约为12月至翌年1~2月。 白鹃梅 Exochorda racemosa 为蔷薇科白鹃梅属的落叶灌木。原产地为中国,在欧美广为栽培,株高约3~4公尺,叶片长约4~6公分,呈椭圆形,背面为白色。每逢5~6月,枝干前端开出6~10朵纯白色花朵,花径约4公分,花瓣5枚。可供作庭园树、盆栽、及切花之用。虽为茶席中不可或缺的花朵,但其花朵会一次全部绽放是其缺点。 绵毛樱 Prunus tomentosa 为蔷薇科樱属的落叶灌木,原产於中国北部,每逢4月上旬,淡红色或白色的小花,与叶片同时或较早绽放於枝头。与庭梅相似,花柄短,且花朵直接依附在枝干上,易於辨别,花瓣5枚。 黄梅 Jasminum nudiflorum 为木犀科素馨属的落叶灌木。原产地为中国,分布於山东、河南至四川、云南等地区,最早被记载於“花坛地锦抄”中呈藤蔓状的茎干朝下方延伸,一旦接触地面便长出须根。中国名为迎春花,早春时期於叶片萌芽前即开满鲜黄色花朵。筒状花,花径约2~2.5公分,前端6裂,有的花朵呈重瓣,无香味。因花期与梅花相同,花形也状似梅花,故名为黄梅。性喜日照良好、排水性佳之土壤。 庭梅 Prunus japonica 为蔷薇科樱属之落叶小灌木。原产於中国中部及北部,栽种做为观赏用。因种植於庭园,且花朵状似梅花而得名,株高约1~2公尺。每年4月左右,於直立的枝干上各自长出2~3朵小花,花色为淡桃色或白色,花径约1.3公分,花瓣5枚,前端略圆。每逢7~8月左右,径约1公分的果实成熟并转为紫红色。 檀香梅 Lindera obtusiloba 为樟科钓樟属的落叶灌木,分布於中国、日本、韩国等地,生长於暖地山区,枝干稀疏,株高约3~7公尺,叶片呈椭圆形,具3浅裂,长约4~5公分,逢秋季,叶片会转为黄叶,每逢3月下旬至4月,於叶片萌芽前,会先开出充满芳香的黄色小花,5~6朵花集中绽放,花瓣6枚。雌雄异株。木质本身具香味,可当作庭园木及手工艺品之材料。 蜡梅 Chimonanthus praecox 为蜡梅科蜡梅属之落叶灌木。原产於中国中部,常做为观赏用植物。株高约2~4公尺,树皮具椭形的皮孔。每逢12月至翌年2月左右,於小枝上开满了花径约2公分、具强烈芳香的花朵。内侧的小型花瓣呈暗紫色,外侧的花瓣为黄色且略带光泽,最外侧为鳞片状花瓣。据说蜡梅之名,是因花瓣的颜色类似蜜蜡,又於腊月(12月)绽放,且状似梅花而得名。品种有花朵全部呈黄色的素心蜡梅,及花瓣宽广、大型之大花蜡梅等。中国自其花朵萃取香料。

⑥ 梅花山的梅花品种

梅花相传到现在,已是花繁品茂,主要分为两种,一为花梅、一为果梅;花梅以观赏为目的,经陈俊愉教授研究,1962年时已有231个品种,而且还在不断创新中,按其生长姿态分有直脚梅类、杏梅类、照水梅类、龙游梅类;按花型花色分,有宫粉型、红梅型、玉蝶型、朱砂型、绿萼型和洒金型等。其中宫粉型梅最为普遍,品种最多。玉蝶型别有风韵,绿萼型香味最浓,尤以成都的“金钱绿萼”为好。果梅-主要采其果实即梅子食用,花较小,可分青梅、白梅、花梅、乌梅等。台湾地区梅花分布以嘉义县梅山乡梅花最著名、南投县栽植之梅树,以采摘青梅,制成各类梅子畅销各地。

梅是我国的特产。她原产于滇西北、川西南以至藏东一带的山地。大约6000年前分布到了长江以南地区,3000年前即引种栽培。据科学考证,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脯梅”、“元梅”已有2150年的历史。公元前2世纪引种到了朝鲜,8世纪便引种到了日本。现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也有有志之士在栽培研究。连欧美的友人也开始接受梅花精神,盛赞蜡梅的香味是“冬天的甜蜜”。

梅按种型分为三个种系,分别为直梅种系、杏梅种系、李梅种系。其下,主要又按枝姿分为五个大类。

第一类叫直枝梅类。枝直上或斜生。这是梅家族中历史最悠久,成员最繁茂的一类,下分品字梅、宫粉等9种。

第二类名为垂枝梅类。枝自然下垂或斜垂,有粉花垂枝等5型。

第三类名为龙游梅类。枝天然扭曲如龙游,仅1类(龙游梅类)1型(玉蝶龙游型)。

第四类名为杏梅。乃梅与杏(山杏)之种间杂交,宋代的范成大在《梅谱》中首次对它进行了记载,花、叶、枝居于梅杏之间,‘杏梅类’不香或微香(非梅香),花托肿大。下有单瓣杏梅型及春后型。

第五类是樱李梅类,乃紫叶李与宫粉梅之人工杂交种,紫叶红花,重瓣大朵,抗寒。

梅花又名“五福花”,她象征着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以一种鲜花来寓喻某种情怀,这在文明民族中是一种共有的现象。但用梅花来寄托多种情思,这在世界民族大家庭中是绝无仅有的。

梅花原产我国,现在我国已栽培应用的梅花品种有300个以上,并仍有野梅分布于山间。野梅以西南山区,尤其是滇、川两省为分布中心,井东延至鄂西地区。梅花品种及变种很多,其品种按枝条及生长姿态可分为叶梅、直角梅、照水梅和龙游梅等类;按花色花型可分为宫粉、红梅、照水梅、绿萼、大红、玉蝶洒金等型。其中宫粉最为普遍,花粉红,着花密而浓;玉蝶型花紫白;绿萼型花白色,香味极浓,尤以“金钱绿萼”为好。

⑦ 茶席之学如竹节、品若梅花

茶艺之【梅之席】

️内涵寓意:学如竹节、品若梅花

️茶品:乌龙茶:武夷山岩茶(莲花峰肉桂)

️泡茶器:酱釉高壶聚香➕玻璃公道杯,潮汕风炉➕陶壶侧把

️席材:清代老木板(竹兰)老油灯(点蜡烛)

️投茶器:竹子茶则➕茶拨配套

️用水:ph约值:沿溪山泉

️冲泡法:沸水高冲

️水温:100度水温

️浸泡时间:开头即冲,清含第二道延迟8m,第三道延迟10m....慢慢延伸。

【10】茶韵:莲花峰肉桂是武夷山风景36名峰之一,位于景区西北部,山峰不算高(海拔536m)但势突允耸持,丹崖悄叠,峰峦崖瑰,山路迂回,相对其他肉桂更加柔和,虽入口绵柔,却柔中有骨,香气幽长,犹如梅花在三尺空山冻雪埋撑枝,傲骨待春来。

【11】外形:条索均匀,乌亮、紧结厚实。

【12】茶侣:无

【13】花器:土陶罐

【14】花材:野杜鹃

【15】过程:

1行礼(桃未芳菲杏未红)

2温碗润器(冲寒先喜笑东老誉风)

3赏茶(魂飞庚岭春难辩)

4洗茶(霞隔罗浮梦未通)

5冲泡(绿鄂添汝隔宝柜)

6奉茶(缟仙扶醉跨岩鸿)

7品茶(春来岂是寻侍正段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8行结束礼(以上诗词采用《红楼梦》第五十回合)

热点内容
石山铁树盆景 发布:2025-02-12 17:09:12 浏览:88
花卉名称品种 发布:2025-02-12 17:08:29 浏览:980
西兰花和鸡蛋能一起吃吗 发布:2025-02-12 17:08:20 浏览:582
七夕描绘画 发布:2025-02-12 17:08:19 浏览:198
喝丁香茶会拉肚子吗 发布:2025-02-12 17:02:35 浏览:554
茉莉花歌曲钢琴 发布:2025-02-12 17:01:10 浏览:338
康乃馨素描图片 发布:2025-02-12 16:48:18 浏览:989
茉莉花一个花苞能开几天 发布:2025-02-12 16:41:57 浏览:624
玉海棠腿受伤 发布:2025-02-12 16:36:51 浏览:840
花卉接种 发布:2025-02-12 16:31:55 浏览: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