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树下醉歌
A. 急需要 郭沐若的一首 梅花树下醉歌 这首诗的全部赏析和艺术风格 求大佬
摘自《语文天地》
本诗表现了作者超前的自我崇拜,核心为创造精神,积极向上的精神,与“五四”时代精神主潮相合拍。
第一节中,抒发自我对大自然怀着特殊的感情,热情地赞美梅花,赞美梅花从自我当中吐露幽香,“开放出窈窕的好花”。
诗人歌颂自我,从根本上否定了上帝,否定了上帝是宇宙的本体,从而变上帝崇拜为自我崇拜,这种自我意识的觉醒正是“五四”青年冲破旧思想的羁绊,睁开惺忪的睡眼,争取自我,歌颂个性解放这一时代的真实反映。诗人对此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歌颂。
第二节中,诗人用优美的诗句表现了对大自然的歌吟和赞美,梅花是“宇宙的精髓”,是“生命的泉水”,假使“没有花”,“没有爱”,无限大自然到哪里去寻找新鲜的情调?世界将变成个什么样子?诗人用这一设问来表白自己对美丽自然的赞颂,抒发自己对光明,对生命,对创造的向往和景仰,对真、善、美的倾心,同时也表白了返归自然的社会理想,但这理想不同于隐士的返朴归真,隐逸出世的消极理想。
B. 郭沫若写了多少首诗
第一辑
《女神之再生》
《湘累》
《棠棣之花》
第二辑
《凤凰涅盘》
《天狗》
《心灯》
《炉中煤——眷念祖国的情绪》
《无烟煤》
《日出》
《晨安》
《笔立山头展望》
《浴海》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三个泛神论者》
《电火光中》
《地球,我的母亲!》
《雪朝》
《登临》
《光海》
《梅花树下醉歌》
《演奏会上》
《夜步十里松原》
《我是个偶像崇拜者》
《太阳礼赞》
《沙上的脚印》
《新阳关三叠》
《金字塔》
《巨炮之教训》
《匪徒颂》
《胜利的死》
《辍了课的第一点钟里》
《夜》
《死》
第三辑
《Venus》
《别离》
《春愁》
《司健康的女神》
《新月与白云》
《死的诱惑》
《火葬场》
《鹭》
《鸣蝉》
《晚步》
《春蚕》
《蜜桑索罗普之夜歌》
《霁月》
《晴朝》
《岸上》
《晨兴》
《春之胎动》
《日暮的婚筵》
《新生》
《海舟中望日出》
《黄浦江口》
《上海印象》
《西湖纪游》
《雷峰塔下》
《赵公祠畔》
《三潭印月》
《雨中望湖》
《司春的女神歌》
要数量在网络里摆摆
C. 郭沫若写的《女神》这首诗的诗词
一、郭沫若的《女神》中共分三辑五十七首,具体名录如下:
序诗
第一辑
女神之再生
湘累
棠棣之花
第二辑
凤凰涅槃
天狗
心灯
炉中煤
无烟煤
日出
晨安
笔立山头展望
浴海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三个泛神论者
电火光中
地球,我的母亲!
雪朝
登临
光海
梅花树下醉歌
演奏会上
夜步十里松原
我是个偶像崇拜者
太阳礼赞
沙上的脚印
新阳关三叠
金字塔
巨炮之教训
匪徒颂
胜利的死
辍了课的第一点钟里
夜
死
第三辑
VenLls
别离
春愁
司健康的女神
新月与白云
二、扩展知识:
1、作品简介:《炉中煤——眷念祖国的情绪》是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在日本留学时创作的一首新诗,写于1920年,首次发表在1920年2月3日《时事新报·学灯》上。全诗在一系列的比喻中寄托自己的深情和热望,一层深似一层地表现了爱国的衷肠。这首诗风格豪放、明朗,音调和谐流畅。
2、诗集简介:《女神》。郭沫若作。收入1919年到1921年之间的主要诗作。连同序诗共57篇。多为诗人留学日本时所作。其中代表诗篇有《凤凰涅槃》、《女神之再生》、《炉中煤》、《日出》、《笔立山头展望》、《地球,我的母亲!》、《天狗》、《晨安》、《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等。在诗歌形式上,突破了旧格套的束缚,创造了雄浑奔放的自由诗体,为“五四”以后自由诗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天地,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今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本,后又重印多次。
3、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一1978)。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县铜河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 1930年,他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1949年,郭沫若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会主席。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国文联主席等要职,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二、第三、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78年6月12日,因病长期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8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