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糕描写
❶ 海棠糕作文,要描写味道、做法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在苏州,有许多美景,什么园林啊、太湖啊、天平山啊……但在苏州,不只有美景,还有让人垂涎三尺的苏州小吃。
苏州有许多小吃,什么梅花糕啊、海棠糕啊,还有苏州人最喜欢吃的糖粥等等,要说最令我 “口水直流三千尺”的,就是梅花糕。不过我喜欢上梅花糕,还有一段小小的历史呢。
想当年,我只有八岁,吃过的美食三天三夜都说不完。不知为什么,我就是不喜欢吃梅花糕,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反正我一看到梅花糕我就直打哆嗦。为此,奶奶不知皱了多少次眉头:哎呀,一个苏州小孩怎么不喜欢吃苏州小吃呢?终于有一天奶奶带我去了苏州著名的七里山塘街古街。奶奶带我到梅花糕铺前,买梅花糕的是一位四五十岁的老爷爷,他慈眉善目,和蔼可亲。他问我:“小朋友,要买梅花糕吗?”我听了,也不敢摇头,只好一声不吭。奶奶不管三七二十一,买了一块给我吃,我不肯,奶奶就硬逼这我吃。她使劲把梅花糕塞在我的嘴巴里,我交了一口。啊,多么好吃。此糕入口甜而不腻、软脆适中、回味无穷,甚至胜过奶奶烧的美味佳肴。我一口气全吃了,嘴里还说:“我‘爱’上它了。”奶奶再买了一个梅花糕,我细细端详着,它全身呈金黄色、形如梅花、色泽诱人 ,怪不得叫梅花糕。我还想买一个,可是已经卖光了,老爷爷只好从新做一个。只见他取了一些面粉放入桶内,加等量温水,用长柄铁勺搅拌均匀,他说要放四五个小时,就去别的地方了。我们回来后,老爷爷已经做好了。我付了钱,拿起一个热腾腾的梅花糕。我刚准备吃,老爷爷好心地叮嘱道“慢慢地咬,慢慢地咬哦,不要在嘴巴里烫出个泡来。”可是,这么诱人的小东西,还没等他说完,我早已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于是在老爷爷的笑声中,实现了他刚才的劝告,但心里却是极其满足的。吃完梅花糕,我细细的回味着……就这样,我喜欢上了吃梅花糕。
朋友们,看了以上所述,你垂涎三尺了吗。如果你没有,那就到七里山塘来, 敞开肚子,尽兴地品尝美味的苏州风味小吃。
❷ 苏州最有名的小吃是什么
但凡小吃比较出名的地方,都是 历史 悠久, 历史 上曾经有过相当长的繁荣期的城市。
比如成都,广州,苏州,南京,上海,长沙,因为只有经济繁荣,人们在解决温饱之后,才会考虑到菜肴的精致和小吃,宵夜这种消磨时间的小玩意。
因此,小吃,注定不会是为解决温饱而准备的东西,它总是带着一点闲情,带着一点精美,带着一点消磨时间的意味。
苏州无疑是一个适合小吃生存和发展的地方,因为它自身就是一个精致富庶的文明古城,所谓江南文明,大概就是苏州古城这种优雅适意的味道吧。
有人把苏州面纳入小吃,明显不对的,苏州一碗面,是老百姓的主食。至于什么津津豆腐干,采芝斋的粽子糖,甚至于黄天源的糕团,我觉得都已经和小吃的真正滋味离得远了一点,毕竟是大规模的生产了,少了一点红尘的烟火气。
我来说说我心中的苏州小吃。
潘玉麟糖粥。潘玉麟是人名,两口子推着小车卖糖粥,一碗糖粥竟然成了全苏州割舍不掉的情怀。至今好像潘先生都没有自己的门面,每天和妻子熬好糖粥推到观前街,皮市街那一带,卖完走路。不想着规模化经营,不想着扩大再生产,不想着挣更多更大的钱,很典型的老苏州的规矩。一碗糖粥,不过是糯米,豆沙,桂花,小圆子和糖,但是能做到无法忘怀,确是几十年的火候和功力练成的。
祥记鸡爪。深藏在 体育 场路的一个犄角旮旯店,据说是几个下岗阿姨开的店,卖卤鸡爪和赤豆粥,旁边学校的孩子最有口福了,放学之后就会叽叽喳喳的排成长队。老板态度极差,但是手艺极好。
其实所谓极好,我的感觉就是超级入味了,鸡爪煮的时间足够的长,已经开始发粘了,趁热放到嘴巴里使劲一抿,能把鸡爪上的肉全部卷到嘴巴里,又香又糯,非常过瘾。
葑门横街的海棠糕和梅花糕。这两样是典型的路边小吃,小吃摊前永远围着馋嘴的孩子,看着花花绿绿的海棠糕,散发出焦糖的诱人香味,简直是无法抗拒的事情。这两样小吃,秘诀就是上面放得玩意儿多,杏仁,果脯,红丝,绿梅,光是那鲜艳的颜色,就已经是风情万种了。唯一的缺点就是太甜,当然了,换一个词,也可以说是杀念,过瘾。
就我个人而言,最好的苏州小吃,不在外面,而是自家就可以做的:糖水鸡头米。苏州的鸡头米是我吃过的质量最上乘的品种。鸡头米就是芡实,芡实自古就有南北之分,南芡实的极品就是苏州鸡头米。现在已经苏州鸡头米价格已经超过一百元,但是物有所值。鸡头米就拿清水煮好,已经是很美味的小吃。我一般不爱吃原味的东西,唯有鸡头米的清香,的确是咀嚼的时候满口清香,有一种让人心情愉快的奇妙功效。如果放一点冰糖和桂花,更加妙不可言。
你喜欢什么样的小吃呢?
哑巴生煎
是江苏苏州传统特色小吃,苏州人没有包子这一说,如果是肉馅的就是肉馒头,如果是菜馅的就是菜馒头,如果啥都没有就是白馒头,如果是花卷则还是花卷。生煎馒头顾名思义就是把馒头生着煎一下。
梅花糕和海棠糕
大概是苏州城里长相最漂亮的两种小吃,事先没在网上见过它们的“芳容”,反而让我对这两种花样名字的小吃充满期待。最正宗的梅花糕在山塘街。踏着凸凹不平的石板路,弯弯的石拱桥静静地横跨在小河上。梅花糕的小摊子在通贵桥旁边,这个小摊简单而古朴,摊子前“姑苏名产陈老大梅花糕、海棠糕”的字样十分醒目。碰巧一个模子的海棠糕熟了,只见戴白帽子围白围裙的陈老大熟练地将盖着铁板的模具翻了180度,模子一撤,热腾腾的海棠糕全都落到了铁板上。一炉七个,就像是一朵海棠花
矮脚楼馄饨
坚持在用料及制作方法上精益求精,以良好的口碑、地道的品质和鲜滑的口感被誉为“妈妈做的馄饨”而远近闻名。店内招牌馄饨和秘制生煎、小笼包等都已成为苏州地区脍炙人口的纯正 美食 。三鲜馄饨是矮脚楼的招牌特色,鲜肉、开洋、榨菜制成馅心,故称“三鲜”。以肉骨头吊汤,鸡蛋丝和紫菜为佐料做出的三鲜馄饨皮薄、馅多、汤鲜。除了特色馄饨外,矮脚楼的生煎馒头也别具风味,色泽金黄、滚烫鲜香。
枫镇大面
由乾隆亲自赐名的面条。也被誉为苏州 “最难做、最精细、最鲜美” 的面条,面汤采用肉骨、黄鳝骨等鲜物吊成,味道浓郁鲜美,是来苏州必尝的 美食 。
蜜汁豆腐干
主要采用炸好的老豆腐加入特制料汁制作而成, 可以当主菜,也可以当零嘴吃,微甜且多汁 。
苏州糖粥
“笃笃笃,卖糖粥” ,糖粥是苏州人儿时的回忆。红豆带着糯米的香糯,好吃又营养。
哑巴生煎
在苏州人的定义里就没有包子这一说,肉馅的便是肉馒头,菜馅的就是菜馒头,所以生煎便是将包子煎着吃。一口咬下去,汤汁四溢,再裹着酥脆的外皮,成为来苏州必吃的 美食 。 特别推荐临滨路上的这家生煎店。
枣泥拉糕
由红枣和糯米粉制作而成,是典型的苏式糕点。 口感香甜软糯。
豆腐干
苏州的豆腐干 选用的是豆腐泡而不是豆腐干 ,加入调好的卤汁制作而成的,满满的汤汁非常好吃。
酒酿饼
酒酿饼的外形与月饼很像,但是它的面粉是用清酒酿发的,所以取名酒酿饼。它的特点是只卖一季,根据馅料不同分为荤素两种。 强烈推荐苏州当地的老店同万兴。
海棠糕
创制于清代的海棠糕,以花生作为主料,经过烘烤,外形像绽放的海棠花,香甜且软, 建议热食喔!
蟹壳黄
又被称作小麻糕。外壳金黄,有咸口和甜口两种口味,咸口主要是以猪肉丁做馅,甜口有玫瑰、枣泥等等作为馅料的。 口感香脆松软。
蟹粉小笼包
以蟹肉,猪肉馅制作, 咬下去满满的都是蟹油的鲜美 ,深受全国各地的喜爱。
1、酱汁肉
酱汁肉是苏州当地的传统名吃,相传在200多年就有了,那时叫酒焖汁肉,是用红胭脂作为着色原料,后来改用红米着色,进而改称为酱汁肉。 其特点:色泽桃红,甜而不腻,酥而不烂,入口即化。
2、枫镇大面
枫镇大面这江苏这带的传统名吃,相传已有200多年的 历史 了,主要是以面条为主,在加用猪骨及鳝鱼熬的汤,还要加酒糟和螺丝。浇头是一块焖肉,是不是想一想就流口水啊。其特点:焖肉肥美,入口即化;面汤鲜滑,酒香醇厚。
3、苏州糕团
苏州糕团,即苏式糕团,为苏州糕点的统称,是苏州著名的传统糕点。苏州著名的糕点有梅花糕、海棠糕、葱猪油糕、猪油年糕、金钱方糕、松子黄千糕、云片糕等等。苏州糕团尤其以黄天源牌的苏州糕团最为著名,黄天源牌制作的糕团有近200年 历史 ,包含时令特色糕团、玫瑰大方糕、松子黄千糕、枣松猪油夹糕、炒肉团、双馅团等三百余种
4、蟹壳黄
蟹壳黄,形如蟹壳,色如蟹黄。苏州人嗜茶,旧时茶馆里,点单率最高的两种茶点之一,即是蟹壳黄。在曾经物质匮乏的年代,极偶尔的,能把蟹壳黄当作早点心,那种齿颊留香的感觉,注定要成为美好的永恒。颇受人喜爱的传统茶食中,椒盐味的袜底酥也是一道。小小酥饼,做工考究,一层层薄如蝉翼,真正见功夫。
5、鸡头米羹
苏州人吃“水中人参”鸡头米有很多讲究。一是要吃南塘的鸡头米,质量最好;二是买少量,一次吃完,吃的就是那带着水的气息的新鲜味道;三是一定要赶在中秋时节吃,一旦错过,就只能眼巴巴地等来年的上市了。
鲜肉大汤团
芝麻大汤团
哑巴生煎
鲜肉大馄饨
小笼汤包
蟹壳黄
秘制豆腐干
以上这些都是据我所知的。还有老款采芝斋的各种点心。还有东吴面馆的面。这些都是百吃不厌的 美食 。从食品当中就可以体现出当地人的性格的甜美和修养。
梅花糕,海棠糕,鸡头米小圆子。。。
苏州小吃都喜欢,糖粥,蟹壳黄。
酒酿饼,是我印象最深的苏州小吃。当然,苏州小吃太多,其他我就不去描述。
这是个好问题。
苏州小吃众多。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有应景的小吃,春季有青团子,腌笃鲜、夏季有枫镇焖肉面、秋季有红菱,茭白肉丝,大闸蟹,各式鲜肉月饼桂花糯米藕、冬季有肠肺汤,藏书羊肉,酱方,冬酿桂花酒。
真要分个伯仲高下,还真不容易。不过,陆文夫在小说《 美食 家》里面有一段 美食 描写。
我觉得可以转过来,回答您的问题。
“那时候,苏州有一家出名的面店叫作朱鸿兴,如今还开设在怡园的对面。至于朱鸿兴都有哪许多花式面点,如何美味等等我都不交待了,食谱里都有.算不了稀奇,只想把其中的吃法交待几笔。吃还有什么吃法吗?有的。同样的一碗面,各自都有不同的吃法, 美食 家对此是颇有研究的。比如说你向朱鸿兴的店堂里一坐.“喂!(那时不叫同志)来一碗XX面。”跑堂的稍许一顿,跟着便大声叫喊:“来哉,XX面一碗。”那跑堂的为什么要稍许一顿呢,他是在等待你吩咐做法的——硬面,烂面,宽汤,紧汤,拌面,重青(多放蒜叶),免青(不要放蒜叶),重油(多放点油),清淡点(少放油),重面轻交(面多些,交头少点),重交轻面(交头多,面少点),过桥——交头不能盖在面碗上,要放在另外的一只盘子里,吃的时候用筷子挟过来,好象是通过一顶石拱桥才跑到你嘴里—一如果是朱自冶向朱鸿兴的店堂里一坐,你就会听见那跑堂的喊出一大片:“来哉,清炒虾仁一碗,要宽汤、重青,重交要过桥,硬点!”
一碗面的吃法已经叫人眼花缭乱了,朱自冶却认为这些还不是主要的,最重要的是要吃“头汤面”。千碗面,一锅汤.如果下到一千碗的话,那面汤就糊了,下出来的面就不那么清爽、滑溜,而且有一股面汤气。朱自冶如果吃下一碗有面汤气的面,他会整天精神不振,总觉得有点什么事儿不如意。所以他不能象奥勃洛摩夫那样躺着不起来,必须擦黑起身,匆匆盥洗,赶上朱鸿兴的头汤面。吃的艺术和其它的艺术相同,必须牢牢地把握住时空关系。”
哑巴生煎
❸ 关于梅花糕的诗句
1. 苏州的小吃梅花糕作文300字
梅花糕 我最喜欢吃的小吃就是梅花糕。
梅花糕那热气腾腾的,散发着淡淡的,犹如梅花一般似有似无的香把我吸引住了。小巧的梅花糕,表面如同一朵盛放的梅花,梅花上面点缀着几颗玉白如珠的珍珠圆子,零点洒着几根色彩鲜亮的青红丝,就像夜晚路边上的那几盏霓虹灯,格外的诱人。
趁热咬上一口,软软糯糯的,珍珠圆子顺舌尖滑过,在口中来回的流动,有趣的很,一口咬的大了些,就流出了糕中琥珀色的红豆沙馅,赶忙用舌尖去舔,爽滑而甜腻额,带着桂花的芳香,飘然至心,心情在这妙不可言的甜香里瞬间明朗起来。 梅花糕不仅好吃而且制作过程简单。
制作时所需的特制模具,内有19个梅花状孔。带炉火烧得通红,先用刷子将铜模子孔刷上油,然后老爷爷将稀面浆注进模孔里,一半深就够了,放入豆沙,果仁,枣泥,果酱,小圆宵,松子仁等各种馅心,再在上面注上面浆,撒上些红绿丝,瓜子仁在上面,盖上铁盖烘烤。
等上些时间,一个个新鲜,可爱的梅花糕出炉了。 形似梅花,香似梅花,但味只有你亲自来品尝一下才会知到了。
2. 梅花糕作文,急6点半前
梅花糕起源于明朝,发展到清朝时成为江南着名小吃。
梅花糕还有个故事呢!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见梅花糕其形如梅花,色泽诱人,故作品尝,入口甜而不腻,软脆适中,回味无穷,胜过宫廷御点,大加称赞,因其形如梅花,变赐名为梅花糕,故流传至今。 听了上面的故事,我仿佛看见了那让人垂涎欲滴的梅花糕,热气腾腾的,散发着淡淡的,犹如梅花一般似有似无的香。
小巧的梅花糕,表面如同一朵盛放的梅花,梅花上面点缀着几颗玉白如珠的珍珠圆子,零点洒着几根色彩鲜亮的青红丝,就像夜晚路边上的那几盏霓虹灯,格外的诱人。 梅花糕不仅好吃而且制作过程简单。
制作时所需的特制模具,内有19个梅花状孔。带炉火烧得通红,先用刷子将铜模子孔刷上油,然后老爷爷将稀面浆注进模孔里,一半深就够了,放入豆沙,果仁,枣泥,果酱,小圆宵,松子仁等各种馅心,再在上面注上面浆,撒上些红绿丝,瓜子仁在上面,盖上铁盖烘烤。
等上些时间,一个个新鲜,可爱的梅花糕出炉了。 趁热咬上一口,软软糯糯的,珍珠圆子顺舌尖滑过,在口中来回的流动,有趣的很,一口咬的大了些,就流出了糕中琥珀色的红豆沙馅,赶忙用舌尖去舔,爽滑而甜腻额,带着桂花的芳香,飘然至心,心情在这妙不可言的甜香里瞬间明朗起来。
形似梅花,香似梅花,但味只有你亲自来品尝一下才会吃到了。希望能帮到你如果您认可我的答案,请点击下面的“选为满意回答”按钮,谢谢!欢迎追问(*^__^*)。
3. 梅花糕作文400到600字
梅花糕起源于明朝,发展到清朝时成为江南着名小吃。
00梅花糕还有个故事呢!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见梅花糕其形如梅花,色泽诱人,故作品尝,入口甜而不腻,软脆适中,回味无穷,胜过宫廷御点,大加称赞,因其形如梅花,变赐名为梅花糕,故流传至今。00听了上面的故事,我仿佛看见了那让人垂涎欲滴的梅花糕,热气腾腾的,散发着淡淡的,犹如梅花一般似有似无的香。
小巧的梅花糕,表面如同一朵盛放的梅花,梅花上面点缀着几颗玉白如珠的珍珠圆子,零点洒着几根色彩鲜亮的青红丝,就像夜晚路边上的那几盏霓虹灯,格外的诱人。00梅花糕不仅好吃而且制作过程简单。
制作时所需的特制模具,内有19个梅花状孔。带炉火烧得通红,先用刷子将铜模子孔刷上油,然后老爷爷将稀面浆注进模孔里,一半深就够了,放入豆沙,果仁,枣泥,果酱,小圆宵,松子仁等各种馅心,再在上面注上面浆,撒上些红绿丝,瓜子仁在上面,盖上铁盖烘烤。
等上些时间,一个个新鲜,可爱的梅花糕出炉了。00趁热咬上一口,软软糯糯的,珍珠圆子顺舌尖滑过,在口中来回的流动,有趣的很,一口咬的大了些,就流出了糕中琥珀色的红豆沙馅,赶忙用舌尖去舔,爽滑而甜腻额,带着桂花的芳香,飘然至心,心情在这妙不可言的甜香里瞬间明朗起来。
00形似梅花,香似梅花,但味只有你亲自来品尝一下才会吃到了。
4. 海棠糕作文,要描写味道、做法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在苏州,有许多美景,什么园林啊、太湖啊、天平山啊……但在苏州,不只有美景,还有让人垂涎三尺的苏州小吃。
苏州有许多小吃,什么梅花糕啊、海棠糕啊,还有苏州人最喜欢吃的糖粥等等,要说最令我 “口水直流三千尺”的,就是梅花糕。不过我喜欢上梅花糕,还有一段小小的历史呢。
想当年,我只有八岁,吃过的美食三天三夜都说不完。不知为什么,我就是不喜欢吃梅花糕,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反正我一看到梅花糕我就直打哆嗦。为此,奶奶不知皱了多少次眉头:哎呀,一个苏州小孩怎么不喜欢吃苏州小吃呢?终于有一天奶奶带我去了苏州著名的七里山塘街古街。奶奶带我到梅花糕铺前,买梅花糕的是一位四五十岁的老爷爷,他慈眉善目,和蔼可亲。他问我:“小朋友,要买梅花糕吗?”我听了,也不敢摇头,只好一声不吭。奶奶不管三七二十一,买了一块给我吃,我不肯,奶奶就硬逼这我吃。她使劲把梅花糕塞在我的嘴巴里,我交了一口。啊,多么好吃。此糕入口甜而不腻、软脆适中、回味无穷,甚至胜过奶奶烧的美味佳肴。我一口气全吃了,嘴里还说:“我‘爱’上它了。”奶奶再买了一个梅花糕,我细细端详着,它全身呈金黄色、形如梅花、色泽诱人 ,怪不得叫梅花糕。我还想买一个,可是已经卖光了,老爷爷只好从新做一个。只见他取了一些面粉放入桶内,加等量温水,用长柄铁勺搅拌均匀,他说要放四五个小时,就去别的地方了。我们回来后,老爷爷已经做好了。我付了钱,拿起一个热腾腾的梅花糕。我刚准备吃,老爷爷好心地叮嘱道“慢慢地咬,慢慢地咬哦,不要在嘴巴里烫出个泡来。”可是,这么诱人的小东西,还没等他说完,我早已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于是在老爷爷的笑声中,实现了他刚才的劝告,但心里却是极其满足的。吃完梅花糕,我细细的回味着……就这样,我喜欢上了吃梅花糕。
朋友们,看了以上所述,你垂涎三尺了吗。如果你没有,那就到七里山塘来, 敞开肚子,尽兴地品尝美味的苏州风味小吃。
5. 梅花糕是那里的特色小吃阿
梅花糕源于苏州,历史悠久。
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行经苏州时(微服私访),在集市中偶然见到该糕点,色泽诱人,状如梅花,煞是诱人,当即品尝。入口感觉甜而不腻,喷香松软,回味无穷,不禁大加赞赏,盛赞口感超过无数宫廷小吃。
乾隆皇帝一时兴起,要给它取名,因见其形如梅花,便赐名“梅花糕”。经乾隆皇帝金口赐名后梅花糕红极一时,“梅花糕”这个名字也沿用至今。
梅花糕它选用上等面粉,酵粉和水拌成浆状,注入烤热的梅花模具,放入豆沙、果仁、枣泥、果酱、小元宵、松子仁、玫瑰等各种馅心,再注上面浆,撒上白糖、红绿瓜丝,用灼热的铁板盖在糕模上烤熟即成。 此糕呈金黄色,形如梅花,松软可口,老少皆宜。
成本每个五角,零售一元,现做现卖,有一小推车或一小摊位就可经营。一锅可出19个。
学费1200元,函授1000元。均含模具费用。
6. 看到梅花,想起哪些思乡的诗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早 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回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墨梅 居简 莫恨丹青废画工,不须求异只须同。
玉容不及寒鸦色,故托缁尘异汉宫。 早梅 齐已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村前深雪里,昨夜一 枝开。 墨 梅 张臬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早梅 李公明 东风才有又西风,群木山中叶叶空。
只有梅花吹不尽,依然新白抱新红。 墨梅 赵秉文 画师不作粉脂面,却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识,夏馥从来琢玉人。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梅 王琪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 输一首 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梅 贡性之 眼前谁识岁寒交,只有梅花伴寂寥。 明月满天天似水,酒醒听彻玉人箫。
❹ 中国最有名的花为什么是梅花
1、春落梅枝头。古人说,梅具四德,初生蕊为元,开花为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后人又有另一种说法:梅花五瓣,是五福的象征。一是快乐,二是幸福,三是长寿,四是顺利,五是我们最希望的和平。梅花的五片花瓣,分别象征着吉祥。 2、梅常被民间作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陈志岁微型诗《梅花》这样写道:“为使与严寒搏斗之俦侪坚持下去,便把春消息透露给人。”梅花是岁寒三友之一,花中四君子之首。自古以来,人们都赞美它的傲雪精神,它的孤独的不与百花争春的高洁的美。所以,她象征: 一、隐者高士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二、霜美人、雪美人、冷美人 ——家住寒溪曲,梅花杂暖春,学妆如小女,聚笑发丹唇 三、高风亮节的人 ——天然根性异,万物尽难陪。自古承春早,严冬斗雪开 3、梅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具有强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动力。梅花象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民间传说别的花都是春天才开,它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其中有一首古诗是这么写的: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有骨气的花!几千年来,它那迎雪吐艳,凌寒飘香,铁骨冰心的崇高品质和坚贞气节鼓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勇开拓,创造了优秀的生活与文明。有人认为,梅的品格与气节几乎写意了我们“龙的传人”的精神面貌。全国上至显达,下至布衣,几千年来对梅花深爱有加。“文学艺术史上,梅诗、梅画数量之多,足以令任何一种花卉都望尘莫及。” 梅花高风亮节。二十四番花信之首的梅花,冰枝嫩绿,疏影清雅,花色美秀,幽香宜人花期独早,“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被誉为花魁。“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的崇高品格和坚贞气节,象征我们龙的传人之精神。松,竹,梅花被称为“岁寒三友”梅花培植起于商代,距今已有近四千年历史。梅是花中寿星,我国不少地区尚有千年古梅,湖北黄梅县有株一千六百多岁的晋梅,至今还在岁岁作花。梅花在人们心目中斗雪吐艳,凌寒留香,铁骨冰心,高风亮节的形象,鼓励着人们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地去迎接春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