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李小青落选梅花奖
1. 你心目中的秦腔十大名角都是谁
从民国到如今,秦腔名角多了去了。因各人爱好不同,欣赏的角度,还有年龄方面的原因,答案是不尽相同的。
农夫从五十年代后期开始爱看秦腔戏,到如今巳有五,六十个年头了。我心目中的秦腔名角有活周仁任哲中,郭明霞,袁克勤,刘毓中,孟遏云,王辅生,闫振俗,贠宗翰,李爱琴,李正敏,肖若兰,肖玉玲,刘茹惠,郝彩风,王玉琴,吴德,陈妙华等(已超过了十名,但实在无法割爱)。
当然,秦腔的新人辈出,现在仍活跃在舞台上的很多秦腔新秀,诸如丁良生,候红琴,孙存蝶,张涛,乔慷慨等也都很优秀,但说实话并没有亲临戏台下看过他们的演出,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过。
百名演员唱腔集锦,按年代分出10名就可以了!
1、李正敏、陈雨农、刘毓中;王谋儿、朱林峰、王文鹏 苏育民、晋福长、王天民;田德年。
2、杨金声、何振中 孟遏云、张德明、宋上华;王集荣、李正华、闫振俗
李甲宝、刘易平.
3、袁克勤;张建民、苏蕊娥、康正绪
杨金凤、杨令俗、李可易;李夕岚、张新华、王仲华
4、李爱云、刘化鹏、王玉琴;樊新民、李正斌、王辅生 吕明发、马蓝鱼、颜春苓;殷守中。
5、董化清、阎更平 余巧云、贠安民、赵桂兰;焦晓春、查俊卿、乔新贤
张彩香、杨天易。
6、任哲中;肖若兰、杨桂琴、姚裕国
李应贞、陈振民、雷震中;周辅国、付凤琴、雷开元。
7、肖玉玲、陈仁义、申水琴;郝彩凤、尹良俗、郭明霞 王君秋、南秦秀、全巧民;崔惠芳、
8、闫瑞民、舒曼莉 曹海棠、陈妙华、李买刚 张咏华、张惠霞、郭葆华
王麦兰、贺美丽、蔡志诚;
9、李淑贤、张燕、马友仙 李兴、郝宝丽、昝金香;高信民、霍惠君、马金仙。
当然还有现在活跃在舞台的名家:就是各位梅花奖得主(名单露掉观众补齐)。
第3届 李东桥 秦腔《千古一帝》
第5届 戴春荣 秦腔《卓文君》
第13届 李 梅 眉户《留下真情》
第14届 窦凤琴 折子戏《斩秦英》、《打路》、《卷席筒》
第16届 雷通霞 折子戏《失子惊疯》、《探窑》、《谢瑶环》
第17届 候红琴 秦腔《火焰驹》
第18届 谭建勋 秦腔《飞将军李广》
第18届 孙存蝶 秦腔《柳书传奇》
第18届 李 娟 秦腔《杨七娘》
第19届 柳 萍 折子戏《武松杀嫂》《月下来迟》《打神告庙》
第21届 李小锋 折子戏《白逼宫》《打柴劝弟》《盘肠战》
第21届 齐爱云 秦腔《郑英娇》
第21届 边 肖 折子戏秦腔《白逼宫》陇剧《坐楼杀惜》《苏武归汉》
第23届 任小蕾 秦腔《雀台歌女》
第23届 王新仓 折子戏《悔路》《逼侄赴科》《拷寇》
第23届 张小琴 折子戏《斩窦娥》、《杀狗劝妻》、《劈棺惊梦》兰州戏曲剧院
第23届 张哓琴 折子戏《赵五娘吃糠》《月下来迟》《李逵探母》青铜峡文工团
第24届 张 蓓 折子戏《虞姬泪》《杀狗》《鬼怨.杀生》
第24届 惠敏莉 秦腔《柳河湾的新娘》
第24届 屈巧哲 折子戏《赵五娘吃糠》《背女》《赶坡》
第24届 李小雄 折子戏《杀庙》《寇准背靴》《太庙请罪》
第25届 李 梅 眉户《迟开的玫瑰》(二度梅)
第25届 李君梅 秦腔《梨花情》
第25届 候 艳 折子戏《武松杀嫂》《花木兰》《安安送米》
第25届 李淑芳 折子戏《藏舟》《柳公馆》《山乡御妹》
第26届 赵杨武(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
苏凤丽(甘肃省秦腔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
屈连英(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
李东桥 二度梅(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柳萍 二度梅(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
张 涛(第27届,2015年,西安市秦腔剧院)
韦小兵(第28届,2017年,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
袁丫丫(第28届,2017年,天水是西秦研究院副院长
李小青(第29届,2019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袁克勤 任哲中 马友仙 肖若兰
肖玉玲 周辅国 刘毓中 李淑芳
薛南宁 阎振俗
伴演角色,举例于下,按上顺序为:
《 斩黄袍》《周仁回府》《断桥》《于无声处》《三堂会审》《火焰驹》《三滴血》《河湾洗衣》《斩韩信》《十五贯》
注,一,其中薛南宁唱《斩韩信》我记不准,请友们指正。
二,上述十位的选定,主要是凭自己的喜好。夲人绝无专业评论之意。
田雨浓,党甘亭,刘毓中,田德年,王天民,何振中,宋上华,苏氏三杰,陈仁义,杨令俗,李正敏,孟遏云,肖若兰,苏蕊娥,余巧云,肖玉玲,李爱云,王玉琴,全巧民,张咏华,陈妙华,郭明霞,仁哲中,尹良俗,杨天易,焦晓春,宁秀云,王芷华......等等
我心中的秦腔十大名角是:1秦腔正宗李正敏,2衰派一绝刘毓中,3须生翘楚刘易平,4花面魁首田德年,5活诸葛焦晓春,6弹颤一绝郭明霞,7木偶戏名生袁克勤,8六龄童李爱琴,9农民领袖任哲中
10幽默大师闫振俗
作为戏迷,说起西北地区秦腔界明家真是太多了,在我心目中远不止十大名角。如果非要局限于十位,那我也只有分两个阶段来讲了。
老一辈艺术家有:马友仙,肖若兰,肖玉玲,王辅生,任哲中,阎振俗,郝彩凤,刘毓忠,郭明霞,陈仁义等多位。
中青年艺术家有:李东桥,李梅,李娟,李小峰,齐爱云,候虹琴,刘随社,丁良生,柳萍,候艳……实在是太难以割舍,让人很纠结
雷开元的血泪仇,王辅生的看女,李乃刚的包公赔情,任哲中的周任回府,肖玉玲的火焰驹,陈妙华的三滴血,刘随社的金沙滩,丁良生的苏武牧羊,马友仙的游西湖,郝彩风的祝福。乔康慨的教学。名家荟萃,秦腔发杨广大,西北老年人的文艺美餐
秦腔界名角太多了,举不胜举,有老一辈和已故的艺术家们,也有正在活跃在舞台上为秦腔事业奉献的中青年,如果一定要拿十个名角为局限的话,只有按个人喜欢的排名了,老一辈有刘毓中 田德年 阎更平 陈妙华 肖玉玲 李夕岚 张咏华 马友仙 贠宗瀚 王辅生 等十位老艺术家了。新秀太多太多了,个人喜欢:张兰秦 窦凤琴 张 涛 候红琴 王战毅 李 宁 李东桥 李小锋 惠美丽 王占锋 不好意思选择了,因为新秀太多……
郝彩凤,马友仙,郭明霞,尹良俗,员宗汉,肖若兰,雷开元,全巧民,任哲中,苏蕊娥,苏育民,苏哲民,李爱琴,肖玉玲,孙存碟,王辅生,蔡志诚,孟遏云,马咏华,王君秋,张小斌,陈妙华,李夕岚,马桂英,马兰鱼,老一辈的,还有戴春荣,大家不会陌生吧?曾经也是唱闺阁旦的《卓文君》饰演卓文君。
谭天杏,侯红琴,窦凤琴,丁良生,李淑芳,王占毅,李小锋,王新仓,李梅,
秦腔是大西北人最爱的……比较有名的是 张兰秦 窦凤琴 孙存碟 白江波 李买刚 陈仁义 雷开元 李小峰 刘随社 郭明霞……因为她们的唱腔风格……别人只能模仿……无法超越
2. 获得戏剧梅花奖的演员不少,哪几位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梅花奖是咱们国家对戏曲表演者的最高奖项,之所以叫“梅花奖”,可能是有一句话叫“梅花香自苦寒来”,从事戏曲表演艺术成长之路充满了艰辛,就这个意思吧,获此殊荣实属不易,我自己猜想获得大奖的表演者必须有自己的代表作吧。从84年到现在举办了27届了,加上全中国大小剧种几百个,期间涌出的艺术家何其多!戏曲表演是舞台艺术,是立体呈现的综合性的艺术形式。戏曲舞台上讲究四功五法(唱念做打是为“四功”,手眼身法步叫做“五法”),讲究人物的塑造要有血有肉,要立体,要有 情感 上的跌宕起伏,很不容易。所以就有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说。
现在说正题,我是陕西人,只对我们省的地方剧种回答一下。西北五省主要流行秦腔,是梆子腔的鼻祖,很古老的一个剧种了。按照戏曲艺术的行当来说:生旦净丑,千生万旦,一净难求,丑行更是人才稀缺。所以,戏曲梅花奖更多的讲的是生角和旦角行当。这个秦腔生角旦角梅花奖获得者数不胜数,但本人生角喜欢李爱琴老师、李东桥老师、红生的康建海老师、刘随社老师,还有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小梅花团的包东东老师,他们各自都有很精彩的作品呈现,就不一一列举了。旦角更喜欢省戏曲研究院马友仙老师,三意社肖(玉玲)派的侯红琴老师,还有甘肃“陇上金凤凰”之称的窦凤琴老师。她们在各自的舞台上塑造人物活灵活现,十分鲜明,有自己的特色或者叫特点,有的都成了秦腔大家,成绩斐然,毋庸讳言。
其实,秦腔戏曲舞台上涌现的好演员不在少数,尤其是民间,也是高手频现。(比如甘肃的羊倌)真正的高手在民间,这样最好了,秦腔艺术植根在老百姓的沃土中一定会薪火相传生生不灭发扬光大的。[微笑]
尚长荣是给我印象很深的戏剧梅花奖获奖演员。他曾三次获得梅花奖,是唯一获得梅花大奖的演员。
尚长荣出身梨园世家,父亲是四大名旦尚小云。尚长荣本工花脸,发声自然,非刻意模仿,能以传统程式刻画人物,演绎的每个人都能生动感人。他不但能把《李逵探母》《将相和》等前辈演红的剧目演出新意,还创新排演了《曹操与杨修》《廉吏于成龙》等新编 历史 剧。剧中的快原板等在继承的基础上确有发展和创新,令人耳目一新。
再一位令我推崇的是二度梅获得者河南豫剧演员李树建,他是豫剧李派的创始人,是国家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李树建在传统豫西调的基础上发扬光大,创立了唱腔深沉委婉低回醇厚,表演生动感人催人泪奔的豫剧新流派。新创剧目《程婴救主》《清风亭》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再一位令我印象深刻的梅花奖得主是现任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张火丁。张火丁是京剧的大青衣宗程派。她曾受教于很多程派名家,后拜在赵荣琛名下。张火丁继承流派又不拘泥流派。把刻化人物放在首位。她的唱腔深沉委婉迂回幽咽。非常感人心魄,比传统的程派更好听更有新鲜感。她演的传统戏中规中矩,新编剧出彩出新。由她首演的现代京剧《江姐》是样板戏后最成功的新编戏之一。不但好看好听还满满的释放了正能量。里面的唱段《红岩上红梅开》和《绣红旗》以及《春蚕到死丝不尽》脍炙人口广为传唱。
李梅,李娟,齐爱云,窦凤琴,侯红琴,李小锋,李淑芳,惠敏莉,李东桥,任小蕾,张蓓,袁丫丫,谭建勋,张涛,孙存蝶,李君梅,窦凤霞,李小青,雷通霞,柳萍等。他们的梅花奖实至名归。我心中的梅花奖还有康亚婵,丁良生,马璐璐,薛广民。
中国戏剧梅花奖,始于1983年,取意“梅花香自苦寒来”之意,旨在表扬在戏剧领域取得成就的中青年艺术家,苦尽甘来,予以肯定。作为爱好秦腔文化艺术的西北人,当然我们最为关注的就是获得梅花奖的秦腔表演艺术家。因为这是戏剧界的最高荣誉勋章!
苏凤丽,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人。秦腔旦角演员,2013年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是秦腔泰斗李正敏先生(敏派)传人、秦腔表演艺术家肖玉玲女士亲传弟子,主攻正小旦,擅长唱腔表演大家闺秀,其风格大气流畅,追求内秀。在艺术上不张扬,实实在在,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对自己的艺术要求非常严格。在唱腔上比较讲究,做工细腻。为人谦和,业务是老乡吧,印象深刻。可谓庄浪大山里飞出来的金凤凰!
韦小兵, 祖籍甘肃省庄浪县,现为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花脸演员。第28界梅花奖获得者。1986年,11岁的他因为爱好和特长,以优异成绩考入甘肃省庄浪戏校学习秦腔表演艺术, 1989年7月戏校毕业后在甘肃省庄浪县秦腔剧团参加工作、一干就是13年,从艺以来,足迹几乎走遍了陕甘宁喜好秦腔的山山水水、村村落落,把自己的汗水挥洒在了秦腔艺术的大地上。其唱腔宽宏有力,质感强,风格独特,深受观众喜爱。他和苏凤丽都是庄浪人的骄傲。每次回家乡来演出,乡亲们都热烈欢迎,他两也很谦和,总是说回乡演出感觉亲切,也算是汇报演出!
谭建勋,陕西凤翔人,18界梅花奖获得者。主攻小生,须生。谭建勋戏路很宽,小生、须生都能演,他的《斩姚期》不论做工还是唱腔都堪称精品,他做派稳健大气,唱腔很有感染力,为人真诚敬业。在庄浪来演出过几次,其《周仁回府》感情饱满真挚,感染力强,令观众落泪!
还有其他梅花奖得主,都非常出彩,不在一一列举,你心中的醉美梅花是谁?分享给大家听听!
刘长瑜——她就是一个为戏而生的一个人!她扮相好,声腔好,表演好,修养好!
她塑造了一系列只属于她的艺术形象,活泼可爱的梅香,俏皮的春草,悲情的燕燕,温婉的乐昌公主………还有那个坚强不屈,英勇顽强的小铁梅。无疑,这些角色已经成了中国戏曲画廊中最具光彩的艺术形象!
舞台上的她光芒四射,舞台下的她温婉可亲!
她就是一朵雪中红梅,花色娇艳动人,馨香扑鼻暖心。这就是常说的德艺双馨吧!
这在戏剧界是不多见的!
最喜欢的梅花奖获得者是李胜素和于魁智,她们是最美的一对舞台表演艺术家,唱 念 做 打 堪称一流!还有王艳和孟广禄的演唱也是我的最爱!她们的演唱及表演,功底扎实,潇洒自如!
梅花奖是戏曲届的最高奖项,今天咱们其它戏曲奖项不谈,专门来谈一谈近年来秦腔的梅花奖获得者。下面是第三届到第24届秦腔梅花奖获得者名单。
第3届 李东桥 秦腔《千古一帝》
第5届 戴春荣 秦腔《卓文君》
第13届 李 梅 眉户《留下真情》
第14届 窦凤琴 折子戏《斩秦英》、《打路》、《卷席筒》
第16届 雷通霞 折子戏《失子惊疯》、《探窑》、《谢瑶环》
第17届 候红琴 秦腔《火焰驹》
第18届 谭建勋 秦腔《飞将军李广》
第18届 孙存蝶 秦腔《柳书传奇》
第18届 李 娟 秦腔《杨七娘》
第19届 柳 萍 折子戏《武松杀嫂》《月下来迟》《打神告庙》
第21届 李小锋 折子戏《白逼宫》《打柴劝弟》《盘肠战》
第21届 齐爱云 秦腔《郑英娇》
第21届 边 肖 折子戏秦腔《白逼宫》陇剧《坐楼杀惜》《苏武归汉》
第23届 任小蕾 秦腔《雀台歌女》
第23届 王新仓 折子戏《悔路》《逼侄赴科》《拷寇》
第23届 张小琴 折子戏《斩窦娥》、《杀狗劝妻》、《劈棺惊梦》兰州戏曲剧院
第23届 张哓琴 折子戏《赵五娘吃糠》《月下来迟》《李逵探母》青铜峡文工团
第24届 张 蓓 折子戏《虞姬泪》《杀狗》《鬼怨.杀生》
第24届 惠敏莉 秦腔《柳河湾的新娘》
第24届 屈巧哲 折子戏《赵五娘吃糠》《背女》《赶坡》
第24届 李小雄 折子戏《杀庙》《寇准背靴》《太庙请罪》
截止到第24届,秦腔演员共有22人获得秦腔梅花奖 。他们是秦腔届的精英,秦腔届的顶梁柱,是观众心目中的名家!
问那几位演员留下的印象最深,我说他们都不错,是秦腔届的骄傲!至于印象最深的演员,我来说说。
第一、窦凤琴,甘肃省秦剧团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先后在30多部戏中,担任女主角,代表剧目有《白花曲》、《斩秦英》、《窦娥冤》、《玉蝉泪》、《梨花情》、《思源》等。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在汲取秦腔艺术丰富营养的同时,又把民歌、流行歌曲的一些发声、行腔的特色,溶入秦腔演唱之中,高亢嘹亮而又委婉细腻,在秦剧旦行表演艺术方面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演唱风格,有“陇上金嗓子”、“秦腔界的金凤凰”之美称,与谭建勋、张兰秦并称为“陇原三俊杰”。
第二、雷通霞,1967年出生,甘肃省靖远县人。国家一级演员,第十六届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甘肃省剧协副主席,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攻正旦、小旦。秦腔肖派传人,师承国家一级演员、着名秦腔表演艺术家肖玉玲和京剧表演艺术家陆淑绮。代表剧目有《官鹅情歌》、《王宝钏》、《秦香莲》、《胡杨河》、《窦娥冤》、《女儿如花》、《黎秀芳》等。
她的成就最主要的是把肖(玉铃)派艺术传承和发扬,肖派的戏她演的惟妙惟肖!
第三、李小峰,1965年出生,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副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秦腔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第二十一届中国"梅花奖"获得者。主攻文武小生。他先后在《白逼宫》、《周仁回府》、《清水衙门糊涂官》、《打柴劝弟》、《西湖遗恨》、《花亭相会》、《盘肠战》、《寇准升堂》等几十个大小剧目中担任主要角色,以娓娓动听的唱腔、扎实的功底塑造了众多性格迥异的舞台艺术形象。
当然,其她梅花奖得住我也很喜欢,比如王新仓、侯红琴、李梅、李娟张蓓等名家都很厉害,是秦腔届的翘首,我同样也爱他们!
大家好,我是老芦听戏,今天说说我最喜欢的梅花奖演员,京剧程派演员张火丁。
张火丁作为当今京剧舞台少数极富艺术魅力与个人魅力的领军人物,“程腔张韵”早被戏迷们口口相传。张火丁的演出,常常一票难求。她的程派唱腔收放合度,充分又得体,每一个小腔从她沉敛的嗓音中细细地、清晰完整地吐出来,迷倒了无数观众,更为她赢得了“第一票房青衣”的美誉。张火丁以极佳的天赋和良好的悟性,很快成长为程派后学中的佼佼者。其音色纯正幽远,行腔低回婉转,表演节奏鲜明,身段丰富多彩。
我最爱的是《锁麟囊》,尤其是2015年2月7日,上海大剧院的演出给我印象最深,戏中登朱楼水袖的表演堪称一绝。后来这一次的演出看了很多遍,很是过瘾,爱听、爱看。我也就成了火粉,没有那么多的为什么,就是喜欢张火丁。这就是我的回答,一个京剧爱好者的偶像张火丁。
昆曲名家张继青,首届梅花奖榜首;京剧名家尚长荣,首位梅花大奖(三度梅)获得者;
梅花奖是两年选一次,这是颁给那些在艺术上有极高成就的艺术家,也是对艺术家最高的奨励。我映象最深刻的是京昆表演艺术家裴艳玲先生,她是位女性,但表演的男性角色那真是绝了。记得60年看她演的"林冲夜奔"心里真是崇拜到五体投地,裴先生把林冲的绝望,孤独,沧凉悲愤表现得淋漓尽致,唱,午,动作配合得丝丝入扣。裴先生的表演称得上是到了戏剧表演的最高境界,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地,她是我国戏剧界的国宝级人物。
3.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演员职称
马健翎 剧作家、戏剧家 陕西省作协主席、剧协主席,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
李应真(1937—1971)青衣兼闺阁旦、花旦,誉为陕西省戏曲剧院的“四大名旦”之首。“文革”中以“三名三高”备受折磨,后病故,时年仅34岁。马兰鱼 国家一级演员,青衣 人称“火凤凰” 陕西省艺术学校副校长,誉为陕西省戏曲剧院的“四大名旦”之一段林菊 国家一级演员,小旦 (1937--2009)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眉碗团副团长 誉为陕西省戏曲剧院的“四大名旦”之一李瑞芳 国家一级演员,小旦,成名作是《梁秋燕》。陕西省戏曲剧院的“四大名旦”之一,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副院长
任哲中 国家一级演员,小生 有“活周仁”之称郝彩凤 国家一级演员,小旦、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副团长马友仙 国家一级演员,小旦,青衣,自创“马派”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副团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员宗汉 国家一级演员,须生 老生。自创“员派”弟子:王婉丽 国家一级演员,工青衣、老旦杨荣荣 国家一级演员,小旦崔惠芳 国家一级演员,青衣李夕兰 国家一级演员,正旦、老旦焦瑞霞 国家一级演员,小旦,代表作:曲江歌女 演员:王大治母亲胡 波 国家一级演员,工正小旦王 斌 国家一级演员,生 演员:王大治父亲蔡志成 国家一级演员,小生张新尚 国家一级演员,丑行吴 德 国家一级演员,生王 琦 国家一级演员,丑行 院眉碗团艺术指导白江波 国家一级演员,工花脸雷开元 国家一级演员工须生
杨凤兰(1943—1999)国家一级演员 秦腔正宗”李正敏入室弟子,“敏派传人”。胡正友(1935—2011),国家一级演员,工花脸。曾任院秦腔团副团长杨金凤(1923—2011),工花旦,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郝彩凤、马友仙、段林菊等演员都曾得其教诲 李正敏(1915--1973),工青衣 自创敏腔,称敏派。 弟子:杨凤兰 “秦腔正宗”之誉苏蕊娥(1931—1967),工旦角 自创苏派 弟子:张宁 坤伶皇后华启民(1911-1990),工花脸,著名表演艺术家刘易平(1908--1998),工须生,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张 云(1920—1999),西北戏曲实验学校校长高登云(1921--2005),工文武小生,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
李东桥 国家一级演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艺术总监,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李 梅 国家一级演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艺术总监,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中国秦腔“四大名旦”之一李 娟 国家一级演员,第十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现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副团长,中国秦腔四大名旦之一孙存蝶 国家一级演员,青年实验团艺术指导,第十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谭建勋 国家一级演员,第十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李小锋 国家一级演员,第二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青年团党支部书记,马兰鱼弟子齐爱云 国家一级演员,第二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师承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马兰鱼,中国秦腔“四大名旦”之一任小蕾 国家一级演员,第二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青年实验团艺术指导张 蓓 国家一级演员,第二十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青年实验团艺术指导李君梅 国家一级演员,第二十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表演艺术家马兰鱼弟子王新仓 国家一级演员,第二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副团长赵扬武 国家一级演员,第二十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团长
徐松林 国家一级演员,院秦腔团副团长丁良生 国家一级演员,主演剧目《打镇台》、《八件衣》张 宁 国家一级演员,秦腔团,苏派耿建华 国家一级演员,秦腔团,须生司卫东 国家一级演员,眉碗团刘随社 国家一级演员,秦腔团卫小莉 国家一级演员,眉碗团郝 卫 国家一级演员,现任青年实验团团长段桂珍 国家一级演员,秦腔团武红霞 国家一级演员,秦腔团胡 萍 国家一级演员,眉碗团
王小平 国家一级演员,青年实验团
官小良 国家一级演员,青年实验团
刘红梅 国家一级演员,秦腔团
苗德发 国家二级演员,从花脸行当起家,转为红生须生,后专演丑角,著名演员苗圃父亲朱彩娥 国家二级演员,工青衣 著名演员苗圃母亲张小平 国家二级演员,主工闺阁旦、正旦闫冬贤 国家二级演员赵梦兰 国家二级演员,主攻文武花旦槐 保 国家二级演员姜兰君 国家二级演员 三团演员连玉枝 国家二级演员梁 才 国家二级演员刘小虎 国家二级演员王复兴 国家二级演员,工文武小生徐福宪 国家二级演员原安民 国家二级演员杜爱仙 国家二级演员,工青衣贺安东 国家二级演员李慧茹 国家二级演员,工青衣、花旦、刀马旦李九龙 国家二级演员,主工小生、须生。院秦腔团演员李秦英 国家二级演员,正、小旦王桃叶 国家二级演员,工花旦,二团演员文晓霞 国家二级演员,工刀马旦、青衣,第八期训练班主教练兼导演赵志义 国家二级演员,工文武小生,兼演须生、花脸左 红 国家二级演员,主工正小旦徐 炎 国家二级演员张玉梅 国家二级演员王化武 国家二级演员陈 魁 国家二级演员,青年团刘照亮 国家二级演员,青年团张 波 国家二级演员,青年团赵改琴 国家二级演员,秦腔团任美玉 国家二级演员,眉碗团穆晓鹏 国家二级演员,小梅花秦腔团副团长韩 丽 国家二级演员李兆钫 国家二级演员,秦腔团熊东林 国家二级演员曹普超 国家二级演员,主工铜锤、架子花脸,青年团郁苏秦 国家二级演员,眉碗团冯艳丽 国家二级演员,秦腔团魏青艳 国家二级演员谭天杏 国家二级演员,秦腔团,师从著名表演艺术家郝彩凤。赵曼莉 国家二级演员安 娜 国家二级演员,眉碗团。师承马友仙王小平 国家二级演员,主工文武小生王战备 国家二级演员,眉碗团,工小生胡林焕 国家二级演员,花脸,师从秦腔著名艺术家刘茂森、胡正友.主工秦腔铜锤、架子花脸黄小莉 国家二级演员,主工正、老旦,青年团武永安 国家二级演员,秦腔团艺术指导、业务科长.工须生,师承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貟宗翰先生张小敏 国家二级演员,现任小梅花团艺术指导,工武生
李小青 国家二级演员,工小生、须生,中国戏曲“红梅”大赛“红梅金奖”柳水涛 国家二级演员,正旦,老旦,
柏海英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正、小旦。张继宾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铜锤、架子花脸杨虹丽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小旦刘建奇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须生,老生张保华 国家三级演员,主工须生、小生兼老生门艳丽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青衣魏艳妮 国家二级演员,主工青衣,小梅花团当家青衣,师承郝彩凤王 航 优秀青年演员,文武小生,小梅花团当家小生唐喜良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须生,小梅花团当家须生崔 江 优秀青年演员,文武小生,小梅花团李江伟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花脸,小梅花团当家花脸包东东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须生,小梅花团杨 运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武生,小梅花团当家武生郭 楠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武生,小梅花团张耀栋 优秀青年演员,文武小生,小梅花团杨 静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武旦,小梅花团王 静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老旦,小梅花团孙 艳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青衣,小梅花团谭 敏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丑行,小梅花团范 凯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小生,小梅花团李 迎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花旦,小梅花团张晓兰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青衣,小梅花团优秀领唱于 苗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青衣,小梅花团孟佳茹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花旦,小梅花团王 璟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小旦,小梅花团车红娟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青衣,小梅花团孟阳芝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青衣,正旦小梅花团付鑫瑶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小旦,小梅花团方海燕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青衣,小梅花团卢 涛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小生,小梅花团翟 博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丑行,小梅花团弋长江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男旦,小梅花团陈 黎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青衣,秦腔团,师承李梅
张雅琴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小旦,秦腔团,师承李梅
马 丽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小旦,青年团,花旦,师承马友仙。中国戏曲“红梅”大赛“红梅金奖”孙 筱 优秀青年演员,主工小旦,秦腔团,师承李梅
南怀容(1929--2010),国家一级编剧王 烈(1925--2012),国家一级编剧袁多寿(1918--1991),国家一级编剧 曾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团长陈 彦 国家一级编剧,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二度获曹禺戏剧文学奖和文华奖,中国戏曲现代戏突出贡献奖,五个一工程奖党小黄 国家一级编剧,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艺术研究中心艺术指导成全民 国家一级编剧刘富民 国家一级编剧朱 学 国家一级编剧,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历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副院长傅祖浩 国家一级编剧毋 致 国家一级编剧,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团长杨淑琴 国家一级编剧黄权中 国家一级编剧,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副团长、团长张晓斌 国家一级编剧,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眉碗团团长顾 群 国家一级编剧,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艺研中心副主任
大--贺 林 国家一级导演
小--贺 林 国家一级导演
李继祖(1937--2010),国家一级导演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原副院长寇治德(1938--1999),国家一级导演任国保 国家一级导演,院研究室主任、秦腔团团长杨 珺 国家二级导演,小梅花秦腔团副团长
党晞光(1933--2004),国家一级作曲 曾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华剧(碗碗腔)团艺术指导米 晞(1924--2010),国家一级作曲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研究室副主任、三团团长、副院长肖 炳(1938—2002),国家一级作曲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副团长王 激 国家一级作曲,“文华音乐创作奖”三度获得者,中国现代戏突出贡献奖获得者,院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马生采 国家一级作曲,眉碗团副团长、院艺研室主任徐光明 国家一级作曲,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副院长杨世科 国家一级作曲,艺术处副处长、眉户团团长兼党支部书记石仲柯 国家一级作曲,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艺术研究中心艺术指导、音乐创作研究室主任薛天信 国家一级作曲,陕西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刘克忠 国家一级作曲谭建春 国家一级作曲,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主任,青年实验团艺术指导马 骥 国家一级作曲斯英玮 国家二级作曲吴复兴 国家二级作曲
杨满元(1944--2005),国家一级演奏员 曾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实验团团长李 书 国家一级演奏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党支部书记,文化厅评为“青年音乐家”黄育英 国家一级演奏员翟志忠 国家一级演奏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艺术指导葛瑞民 国家一级指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副团长焦志信 国家一级演奏员 工板胡,兼二胡、京胡、古筝、柳琴、碗碗腔月琴邵吉民 国家一级演奏员,陕西民族管弦乐学会理论创作部副主任罗新昌 国家一级演奏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鼓师兼作曲,艺术指导邓增奇 国家一级演奏员,工板胡焦俊武 国家一级演奏员,工司鼓,眉碗团副团长杨天基 板胡演奏家,享受国家高级职称待遇,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演员训练班板胡专业教师、艺术教研组组长
戚渝生 国家二级指挥,长笛演奏杨 辉 国家二级演奏员,原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梆子团乐队队长杨君民 国家二级作曲张 伦 国家二级演奏员,主奏板胡、兼高、低音板胡、二胡、扬琴、唢呐、笙。李通训 国家二级演奏员,工“三大件”乐器三弦、月琴刘爱琴 国家二级演奏员,主工古筝程连良 国家二级演奏员,西安音乐学院扬琴考级评委侯兴勤 国家二级演奏员杨传贤 国家二级演奏员郝西英 国家二级演奏员段 岗 国家二级演奏员,司鼓彭戈旗 国家二级演奏员侯建军 国家二级演奏员刘向东 国家二级演奏员聂四季 国家二级演奏员张宗让 国家二级演奏员
窦培德 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艺术研究中心艺术指导马兰成 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院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 博 国家一级美术师王桐花 主任舞台技师张小楠 主任舞台技师刘桂莲 主任舞台技师张凤兰 主任舞台技师白宗民 主任舞台技师任继瑞 主任舞台技师刘小飞 主任舞台技师陆根才 主任舞台技师刘汉洲 国家二级舞美设计师,艺研室副主任、业办主任韦秦中 国家二级美术师杨振琪 国家二级灯光设计师何应林 国家二级舞台设计师张宇华 国家二级舞美设计师王 军 国家二级舞美设计师,青年实验团张庆寿 国家二级美术师
4. 秦腔任小蕾老公是秦腔演员吗谢谢!
秦腔任小蕾老公是秦腔演员,是李小青,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目前是国家二级演员。
李小青的相关介绍:
先后在《周仁回府·悔路》、《放饭》、《哭祖庙》、《赵五娘》、《赵氏孤儿》、《花亭相会》、《别窑》等剧中担任主要角色。
优秀青年演员,荣获中国戏曲“红梅”大赛“红梅金奖”、陕西赛区优秀表演奖、第2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等奖项。
以上资料参考网络——李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