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樱梅茶花 » 木浮雕梅花

木浮雕梅花

发布时间: 2023-06-16 06:43:27

『壹』 客厅沙发背景墙挂梅花好吗

客厅沙发背景墙使用梅花好不好,这个还是要根据您的装饰风格来决定的,回在选择这幅作品中尽答量要符合当下装饰风格。这样才能起到更好的视觉效果和装饰效果。不过梅花意义却是非常不错的。
背景墙是可以使用东芝uv打印机打印的,使用东芝uv打印机还可以打印出3D、浮雕效果的背景墙和自由个性定制图案。同时还不用制版、菲林。生产周期快。即打即干。如果自己需求量大的话是可以考虑使用东芝uv打印机的。东芝uv打印机采用的是东芝喷头,墨点为5pl。打印速度是爱普生的2倍,打印精度比理光G5的要高,使用寿命长24个月~36个月,喷头成本6000元。同时还有2年质保。

『贰』 2014年黄花梨笔筒拍卖价格高吗

详细说明
明清笔筒传世品极多,虽形制变化不大,但材质却颇为丰富。有竹、瓷、木、铜、象牙、玉、水晶、端石、漆等。从装饰方法上看,有刻、镂、雕、绘等,以瓷笔筒为例,有青花

、五彩、粉彩、三彩、颜色釉等。笔筒为文房用具中器型变化最小,装饰方法最为丰富的品种之一。
明代以前传世的竹刻器物甚少,一则是缺少知名的刻工,二

则有些器物上没有刻工姓名,加之竹制品本身不易保存,难以见到出土之物,故具体年代极难定夺。明代中叶之后,竹刻名家辈出,竹刻器物由实用型开始向实用和欣赏二者兼备

的类型转变,竹笔筒也在此时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收藏者的心爱之物。明代竹刻名家有朱松邻、朱小松、朱三松祖孙三代,以浮雕和圆雕的深刻法创竹刻嘉定派;有仲谦,以不

事精雕细琢,只就其天然形态稍加斫磨的金陵派。清代竹刻名家有张希黄,创留青竹刻技法,为竹刻浙派的代表;吴之璠,刻工圆润,尤善浮雕;还有封锡禄、邓浮嘉、周芷岩、

尚勋、潘老桐等人。就传世的明清笔筒看,有光素器物,不加雕饰以本身的纹理和色泽取胜,朴实无华,素雅大方,但相对来讲,工艺韵味稍差,为藏者所不重。有精心镂雕器物

,如竹雕松鹤笔筒,为明代朱松邻所刻。筒式,筒身雕有老松一截,老干横披,瘿节密布。老树旁另有小松,盘旋曲折,松针纤细,枝叶繁茂。刀法洗练剔透,层次分明,重重叠

叠,起伏而多变,为明代竹刻之精品。深刻法亦为明代笔筒刻法之一,其典型特征是纹饰全部陷入地之中,有时下剔几达七八层,运刀如笔,玲珑剔透。如竹雕白菜笔筒,为明代

竹刻名家朱三松刻制。筒式,色泽棕红,筒壁刻有白菜两棵,叶片或挺或伏,叶脉清晰,一只螳螂伏在菜叶上。其刀法为陷地深刻,菜心陷地最深,线条婉转流畅,颇见功力。明

代竹笔筒还有浮雕一种,利用深浅不同的刀法,表现出纹饰的层次感,雕工精细,有古朴典雅之美。竹雕园林人物笔筒为明代典型的浮雕器物,筒式,下有矮足,色泽棕红。筒身

用深浅不同浮雕手法,刻画出庭园、花树、山石及人物。刀法粗犷劲挺,人物表情传神。明代竹笔筒中有留青一派,所谓的留青,也称贴簧、文竹、竹簧,经煮、晒、压,胶合或

镶嵌在木胎及竹胎器上,然后磨光,再在上面雕刻纹饰,由于簧色洁净无瑕,有如象牙。竹雕仕女笔筒,为明代器物,纹饰采用了平刻浅雕、留青等多种技法,画面简洁明快,虽

然从雕琢的工艺上似乎不及镂雕、高浮雕精湛,但古朴之中别有韵味。清代竹刻艺术高度发展,竹刻名家层出不穷,而竹笔筒更是文房中不可或缺之物,这也是清代竹笔筒传世品

甚多的基本原因。清代竹刻笔筒继承了明代的优良传统,如清初的吴之璠在继承嘉定三朱的同时,而以浅浮雕突出主题,特别是留空为背景之法深得北魏浮雕之神韵。竹雕御马图

笔筒,为吴之璠所作,外壁以浅浮雕刻出马的身躯,四蹄具有深浅不一的立体感,而阳刻的人物眉眼清晰,动感强烈。特别是马的眼睛嵌入半透明的深褐色犀角,突出了康熙时期

画龙点睛的雕刻特征。清代竹笔筒中的透雕工艺极为精湛,画面层次感极强,虽盈握之器,景致深远。如竹雕竹林七贤笔筒,为清初顾珏所作,器身人物众多,神态各异,茂林修

竹,小桥流水,刀法精纯,尤其是镂空雕出的竹枝远近有别,更显竹林的幽深,为清代竹刻笔筒中的精品。清代竹刻留青笔筒以大量留白之法表现画面的淡远清秀,在清竹刻笔筒

中别具一格。竹雕山水人物笔筒,为张希黄所作,画面疏密相间,构图极为精巧,刀法细腻,线条流畅。天水之间的大量留白,有明清山水画的意境。木制笔筒在明清之际亦较为

常见,有紫檀木、沉香木、鸡翅木、黄杨木、红木等。技法与竹雕大同小异,一般来讲,明代木笔筒作工朴素浑厚,刀法遒劲流畅,而清代木

笔筒作工精致洁润,刀法细腻,意境深幽。明代木雕名家有孙雪居,其作品甚为罕见。清代有吴之璠、黄炳勋、朱清父、周芷岩等人。明代木笔筒以紫檀、沉香木较为常见,纹饰

花卉居多。紫檀笔筒很少采用较为繁复的镂雕工艺,而是利用本身的色泽、纹理或棕眼加以表现,故显得大方稳重,古朴典雅。紫檀雕花卉笔筒,筒外壁雕有折枝梅花及秋葵,

器口沿为花瓣形,整体采用浅浮雕的方法,纹饰简练,刀法圆熟古朴,明代的风格特征十分明显。清代木雕笔筒与明代风格截然不同,雕法更加全面,有去地高浮雕,浅刻及浮雕

、镂雕、阴刻综合技法。刀法纤巧细腻。黄杨木笔筒,为吴之璠所作,筒口呈扁圆形,上下口以红木镶成,与筒身的鹅黄色形成反差。筒身采用去地浮雕之法,画面上人物突出,

山石古松高远,四周留有空白。构图虚实分明,纹饰深峻生动,刀法极为精湛,为清代木雕笔筒中的佳作。所谓的浅刻即对纹饰仅以刻划来表现,虽然没有立体感,但在细腻的刀

法下纹饰仍有层次感,与透雕有异曲同工之妙。红木刻梅花笔筒,为周芷岩所作,筒身浅刻梅花及题诗句,细腻的刀法使器物上的诗情画意尽收眼中,,简洁之中见典雅,平淡之

中见奇趣,为明代浅刻笔筒的代表性作品。清代集浮雕、镂雕、阴刻于一身的木笔筒较为常见,此类器物集中表现了清代木雕技艺的成熟与高超。如沉香木雕人物笔筒,将竹雕工

艺用于木雕,使画面远深近浅,主次分明。清代木雕除上述方法外,还有巧妙利用材质本身的形状,稍加雕琢而成的笔筒,作品少有雕琢,突出天然的韵味。如黄杨木雕梅花笔筒

,利用黄杨木树根的形状,稍加雕琢,器身虽仅刻一老梅,几朵梅花,但虬劲之姿极为生动,有古朴高雅之美感。清代的木雕工艺还常用各种名贵玉石、象牙、螺钿等多种原料嵌

在笔筒上,具有华贵异常的装饰效果。如紫檀百宝镶嵌花卉笔筒,就是百宝镶嵌工艺的佳作。象牙笔筒明代极为罕见,清代传世品也不多。从风格上看,明代多以刀代笔,构图清

新,画面简洁。清代则以镂雕为主,纹饰立体感较强。牙雕山水人物笔筒,为明代器物,筒身为浅刻山水人物图,刀法流畅,人物传神,颇有中国古代白描画的韵味。牙雕龙纹笔

筒,为清代器物,筒身镂雕透空钱纹锦地,上浮雕龙纹,雕工细腻精湛,动静结合,精妙美观。明清笔筒除上述材质外,还有玉、雕漆、紫砂、铜等。由于传世品极少,收藏者寡

,故不一一介绍。明清笔筒的大宗产品当推瓷器,由于其烧造相对简单,产量高,传世品多,故为广大收藏者所喜爱 。瓷制笔筒始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但传世品中极难一见

,在具体的收藏过程中对此时期的笔筒要慎之又慎,以免上当受骗。由于瓷器的鉴定和断代较为复杂,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远非几句话就能说清,所以,对明清瓷笔筒只能略加

论述。天启、崇祯时的瓷笔筒生产量较大,以青花为主,纹饰有植物、动物、人物等。其基本形制为直口,平底,腰微束。如青花人物故事笔筒,直口,平底无釉。筒壁绘有青花

人物,直花呈色淡雅,绘工精细。器口器足处有暗刻纹饰为崇祯瓷笔筒的典型特征。清顺治瓷笔筒传世品略少,但器型品种较多,有直口直壁式,束腰侈口式等。一般来讲,前者

瘦高,后者粗壮。以青花为主。青花花鸟纹笔筒,为顺治时器物,体型较大,束腰侈口,筒壁有暗刻及青花纹饰。康熙时瓷笔筒的生产达到鼎盛时期,品种极为丰富,有青花、五

彩、斗彩、釉里三彩及各种颜色釉。纹饰内容广泛,有人物、动物、山水、花鸟、博古等。器型有束腰侈口形、直口直壁形、竹节形、方形等。其典型特征是胎釉结合紧密,胎质

细腻。无款者居多,少量有堂名款,器壁上亦见有干支款。雍正、乾隆时期是清代瓷笔筒生产的第二阶段,传世品较清初要少,但制作精巧,特别是出现了一些新颖的器型,如六

方形、扁方形、双联形等。装饰味道较清初浓郁。如粉彩双联方胜型山水笔筒,为乾隆时笔筒的典型。这一时期瓷笔筒的品种有青花、青花釉里红、粉彩、各种颜色釉地粉彩及单

色釉。雍正瓷笔筒的特征是清新典雅,乾隆则富贵华丽,官窑器物多有纪年款,民窑则为干支款或堂名款。嘉庆、道光时是清代瓷笔筒生产的第三阶段,仍以粉彩为主要品种,器

型以细高为主。纹饰以人物等居多,较为侧重观赏性。此时的另一特点是雕瓷笔筒开始出现,多模仿竹雕器物,以黄釉雕瓷笔筒最为出色。如黄釉雕瓷笔筒,以剔地手法刻出松、

石,口沿及底绘成竹节断面痕迹。官窑多有纪年款识,民窑有堂名款或刻工名号。雕瓷的著名工匠有陈国治、王炳荣、汤源和等人。晚清瓷笔筒仍较盛行,但质量下降,最典型的

特征是胎釉结合不紧密,釉面泛灰,青花浮于器表。多有六字青花款和六字红彩图章款。素胎剔地笔筒,为光绪时难得一见的精品。
笔筒的收藏最好能按不同材质有选择的进行。如竹木笔筒当以清代为重点,因明代器物传世品甚少,价格之昂贵是可想而知的,即便是一般工匠的作品,动辄也在万元之上,而清

代传世品较多,可供选择的余地较大。瓷质笔筒当以清早中期为重点,特别要注意的是清末及民国时曾烧造过许多仿康熙、雍正、乾隆时的青花、五彩、粉彩器物,这就需要收藏

者在鉴定这些器物时,要掌握各个时期的时代特征,使自己的收藏跃上一个更高的层次。

『叁』 鉴定明清笔筒

笔筒是中国古代除笔、墨、纸、砚以外最重要的文房用具,大约出现在明朝中晚期。笔筒因使用方便,很快就风靡天下,至今仍盛而不衰。

老笔筒材质多样,有瓷、木、竹、漆、玉、牙、紫砂等。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以前的瓷笔筒,因存量很小,一直是藏家追寻的目标,但晚清和民国时期出产的瓷笔筒存世量还很大。从年代上讲,康熙笔筒属藏家难得之物,市场上大量带康熙款和画风的瓷笔筒其实大多为晚清同治、光绪年间仿造,鉴定两者区别,需要从釉色、造型、画意笔法仔细研究。
明清笔筒传世品极多,虽形制变化不大,但材质却颇为丰富。有竹、瓷、木、铜、象牙、玉、水晶、端石、漆等。从装饰方法上看,有刻、镂、雕、绘等,以瓷笔筒为例,有青花、五彩、粉彩、三彩、颜色釉等。笔筒为文房用具中器型变化最小,装饰方法最为丰富的品种之一。

明代以前传世的竹刻器物甚少,一则是缺少知名的刻工,二则有些器物上没有刻工姓名,加之竹制品本身不易保存,难以见到出土之物,故具体年代极难定夺。明代中叶之后,竹刻名家辈出,竹刻器物由实用型开始向实用和欣赏二者兼备的类型转变,竹笔筒也在此时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收藏者的心爱之物。明代竹刻名家有朱松邻、朱小松、朱三松祖孙三代,以浮雕和圆雕的深刻法创竹刻嘉定派;有〓仲谦,以不事精雕细琢,只就其天然形态稍加斫磨的金陵派。清代竹刻名家有张希黄,创留青竹刻技法,为竹刻浙派的代表;吴之璠,刻工圆润,尤善浮雕;还有封锡禄、邓浮嘉、周芷岩、尚勋、潘老桐等人。就传世的明清笔筒看,有光素器物,不加雕饰以本身的纹理和色泽取胜,朴实无华,素雅大方,但相对来讲,工艺韵味稍差,为藏者所不重。有精心镂雕器物,如竹雕松鹤笔筒,为明代朱松邻所刻。筒式,筒身雕有老松一截,老干横披,瘿节密布。老树旁另有小松,盘旋曲折,松针纤细,枝叶繁茂。刀法洗练剔透,层次分明,重重叠叠,起伏而多变,为明代竹刻之精品。深刻法亦为明代笔筒刻法之一,其典型特征是纹饰全部陷入地之中,有时下剔几达七八层,运刀如笔,玲珑剔透。如竹雕白菜笔筒,为明代竹刻名家朱三松刻制。筒式,色泽棕红,筒壁刻有白菜两棵,叶片或挺或伏,叶脉清晰,一只螳螂伏在菜叶上。其刀法为陷地深刻,菜心陷地最深,线条婉转流畅,颇见功力。明代竹笔筒还有浮雕一种,利用深浅不同的刀法,表现出纹饰的层次感,雕工精细,有古朴典雅之美。竹雕园林人物笔筒为明代典型的浮雕器物,筒式,下有矮足,色泽棕红。筒身用深浅不同浮雕手法,刻画出庭园、花树、山石及人物。刀法粗犷劲挺,人物表情传神。明代竹笔筒中有留青一派,所谓的留青,也称贴簧、文竹、竹簧,经煮、晒、压,胶合或镶嵌在木胎及竹胎器上,然后磨光,再在上面雕刻纹饰,由于簧色洁净无瑕,有如象牙。竹雕仕女笔筒,为明代器物,纹饰采用了平刻浅雕、留青等多种技法,画面简洁明快,虽然从雕琢的工艺上似乎不及镂雕、高浮雕精湛,但古朴之中别有韵味。

清代竹刻艺术高度发展,竹刻名家层出不穷,而竹笔筒更是文房中不可或缺之物,这也是清代竹笔筒传世品甚多的基本原因。清代竹刻笔筒继承了明代的优良传统,如清初的吴之璠在继承嘉定三朱的同时,而以浅浮雕突出主题,特别是留空为背景之法深得北魏浮雕之神韵。竹雕御马图笔筒,为吴之璠所作,外壁以浅浮雕刻出马的身躯,四蹄具有深浅不一的立体感,而阳刻的人物眉眼清晰,动感强烈。特别是马的眼睛嵌入半透明的深褐色犀角,突出了康熙时期画龙点睛的雕刻特征。清代竹笔筒中的透雕工艺极为精湛,画面层次感极强,虽盈握之器,景致深远。如竹雕竹林七贤笔筒,为清初顾珏所作,器身人物众多,神态各异,茂林修竹,小桥流水,刀法精纯,尤其是镂空雕出的竹枝远近有别,更显竹林的幽深,为清代竹刻笔筒中的精品。清代竹刻留青笔筒以大量留白之法表现画面的淡远清秀,在清竹刻笔筒中别具一格。竹雕山水人物笔筒,为张希黄所作,画面疏密相间,构图极为精巧,刀法细腻,线条流畅。天水之间的大量留白,有明清山水画的意境。木制笔筒在明清之际亦较为常见,有紫檀木、沉香木、鸡翅木、黄杨木、红木等。技法与竹雕大同小异,一般来讲,明代木笔筒作工朴素浑厚,刀法遒劲流畅,而清代木笔筒作工精致洁润,刀法细腻,意境深幽。明代木雕名家有孙雪居,其作品甚为罕见。清代有吴之璠、黄炳勋、朱清父、周芷岩等人。明代木笔筒以紫檀、沉香木较为常见,纹饰以花卉居多。紫檀笔筒很少采用较为繁复的镂雕工艺,而是利用本身的色泽、纹理或棕眼加以表现,故显得大方稳重,古朴典雅。紫檀雕花卉笔筒,筒外壁雕有折枝梅花及秋葵,器口沿为花瓣形,整体采用浅浮雕的方法,纹饰简练,刀法圆熟古朴,明代的风格特征十分明显。清代木雕笔筒与明代风格截然不同,雕法更加全面,有去地高浮雕,浅刻及浮雕、镂雕、阴刻综合技法。刀法纤巧细腻。黄杨木笔筒,为吴之璠所作,筒口呈扁圆形,上下口以红木镶成,与筒身的鹅黄色形成反差。筒身采用去地浮雕之法,画面上人物突出,山石古松高远,四周留有空白。构图虚实分明,纹饰深峻生动,刀法极为精湛,为清代木雕笔筒中的佳作。所谓的浅刻即对纹饰仅以刻划来表现,虽然没有立体感,但在细腻的刀法下纹饰仍有层次感,与透雕有异曲同工之妙。红木刻梅花笔筒,为周芷岩所作,筒身浅刻梅花及题诗句,细腻的刀法使器物上的诗情画意尽收眼中,简洁之中见典雅,平淡之中见奇趣,为明代浅刻笔筒的代表性作品。清代集浮雕、镂雕、阴刻于一身的木笔筒较为常见,此类器物集中表现了清代木雕技艺的成熟与高超。如沉香木雕人物笔筒,将竹雕工艺用于木雕,使画面远深近浅,主次分明。清代木雕除上述方法外,还有巧妙利用材质本身的形状,稍加雕琢而成的笔筒,作品少有雕琢,突出天然的韵味。如黄杨木雕梅花笔筒,利用黄杨木树根的形状,稍加雕琢,器身虽仅刻一老梅,几朵梅花,但虬劲之姿极为生动,有古朴高雅之美感。清代的木雕工艺还常用各种名贵玉石、象牙、螺钿等多种原料嵌在笔筒上,具有华贵异常的装饰效果。如紫檀百宝镶嵌花卉笔筒,就是百宝镶嵌工艺的佳作。象牙笔筒明代极为罕见,清代传世品也不多。从风格上看,明代多以刀代笔,构图清新,画面简洁。清代则以镂雕为主,纹饰立体感较强。牙雕山水人物笔筒,为明代器物,筒身为浅刻山水人物图,刀法流畅,人物传神,颇有中国古代白描画的韵味。牙雕龙纹笔筒,为清代器物,筒身镂雕透空钱纹锦地,上浮雕龙纹,雕工细腻精湛,动静结合,精妙美观。明清笔筒除上述材质外,还有玉、雕漆、紫砂、铜等。由于传世品极少,收藏者寡,故不一一介绍。明清笔筒的大宗产品当推瓷器,由于其烧造相对简单,产量高,传世品多,故为广大收藏者所喜爱。瓷制笔筒始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但传世品中极难一见,在具体的收藏过程中对此时期的笔筒要慎之又慎,以免上当受骗。由于瓷器的鉴定和断代较为复杂,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远非几句话就能说清,所以,对明清瓷笔筒只能略加论述。天启、崇祯时的瓷笔筒生产量较大,以青花为主,纹饰有植物、动物、人物等。其基本形制为直口,平底,腰微束。如青花人物故事笔筒,直口,平底无釉。筒壁绘有青花人物,直花呈色淡雅,绘工精细。器口器足处有暗刻纹饰为崇祯瓷笔筒的典型特征。清顺治瓷笔筒传世品略少,但器型品种较多,有直口直壁式,束腰侈口式等。一般来讲,前者瘦高,后者粗壮。以青花为主。青花花鸟纹笔筒,为顺治时器物,体型较大,束腰侈口,筒壁有暗刻及青花纹饰。康熙时瓷笔筒的生产达到鼎盛时期,品种极为丰富,有青花、五彩、斗彩、釉里三彩及各种颜色釉。纹饰内容广泛,有人物、动物、山水、花鸟、博古等。器型有束腰侈口形、直口直壁形、竹节形、方形等。其典型特征是胎釉结合紧密,胎质细腻。无款者居多,少量有堂名款,器壁上亦见有干支款。雍正、乾隆时期是清代瓷笔筒生产的第二阶段,传世品较清初要少,但制作精巧,特别是出现了一些新颖的器型,如六方形、扁方形、双联形等。装饰味道较清初浓郁。如粉彩双联方胜型山水笔筒,为乾隆时笔筒的典型。这一时期瓷笔筒的品种有青花、青花釉里红、粉彩、各种颜色釉地粉彩及单色釉。雍正瓷笔筒的特征是清新典雅,乾隆则富贵华丽,官窑器物多有纪年款,民窑则为干支款或堂名款。嘉庆、道光时是清代瓷笔筒生产的第三阶段,仍以粉彩为主要品种,器型以细高为主。纹饰以人物等居多,较为侧重观赏性。此时的另一特点是雕瓷笔筒开始出现,多模仿竹雕器物,以黄釉雕瓷笔筒最为出色。如黄釉雕瓷笔筒,以剔地手法刻出松、石,口沿及底绘成竹节断面痕迹。官窑多有纪年款识,民窑有堂名款或刻工名号。雕瓷的著名工匠有陈国治、王炳荣、汤源和等人。晚清瓷笔筒仍较盛行,但质量下降,最典型的特征是胎釉结合不紧密,釉面泛灰,青花浮于器表。多有六字青花款和六字红彩图章款。素胎剔地笔筒,为光绪时难得一见的精品。

笔筒的收藏最好能按不同材质有选择的进行。如竹木笔筒当以清代为重点,因明代器物传世品甚少,价格之昂贵是可想而知的,即便是一般工匠的作品,动辄也在万元之上,而清代传世品较多,可供选择的余地较大。瓷质笔筒当以清早中期为重点,特别要注意的是清末及民国时曾烧造过许多仿康熙、雍正、乾隆时的青花、五彩、粉彩器物,这就需要收藏者在鉴定这些器物时,要掌握各个时期的时代特征,使自己的收藏跃上一个更高的层次。

『肆』 小学四年级植物作文300字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小学四年级植物作文300字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四年级植物作文300字 篇1

昨天,老师带着我们一、二年级的小朋友去植物园春游。虽然从学校到植物园有些远,可这一路上,同学们还是有说有笑。

公路两旁的田野里最抢眼的要数那金灿灿的油菜花了,就像绿地毯上缝着一个个黄格子。春风把公路两旁的山都换上了绿装,清清的小河沿着公路静静地流着,花瓣儿洒了小河一身。

走了好久,我们终于来到了植物园。植物园的桃花盛开了,远远望去就像一片粉红的朝霞。艳丽的月季花也竞相开放,一朵朵的花儿就像在参加选美大赛。不远处的池塘里,鱼儿互相追逐着,还有一群群的小蝌蚪正在找妈妈。池塘边的柳树已经长出了新叶子,长长的绿辫子正随风摆动。一阵风吹来,小树林里的树叶都飘落下来,像漫天飞舞的紫蝴蝶。春天怎么会落叶呢,我仔细一看这些飘落下来的树叶都是紫红的,我想那是春风姐姐在为小树换新装吧。

我们走累了,老师和我们就在这片小树林里休息了。有几个同学在打牌,人虽然小,可脑子却很灵活;有几个小朋友一起放风筝,一个拿着风筝另一个跑着,虽然跑了半天没有放飞成功,但他们还是很开心;还有的小朋友干脆就躺在草地上享受日光浴……

植物园的春光真美,有了我们的这春光更美了。

腰来,真是太有趣了。

小学四年级植物作文300字 篇2

在我家的阳台上养了许多盆花,有吊兰、有百合、有一品红、还有蝴蝶兰……但我最喜欢这盆普普通通的含羞草。

远远的看,这形状好像画里的一棵小树,树枝向外伸展着。走近看觉得更奇特,每个枝杈上这细细的叶子竟然没有叶脉!只要你用手碰一下它的枝杈,它就会害羞地包在一起,真像个怕羞的小姑娘。如果你碰一下它的枝杈,它会立刻耷拉下来,像突然被大风刮折了似的,但过几分钟再看它时,会惊奇地发现,含羞草又伸开它这细小的身躯,恢复如初了,叶子的颜色也好像比原来更绿了。

有一天,我发现含羞草的叶子旁长了一朵茸球似的小粉花,我想摸摸它是什么感觉,没想到它也合拢起来,看来它是不愿意让人碰的小可爱。

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含羞草听到音乐后,它的生长速度就会加快,这种植物可真奇妙啊!

不过,到现在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含羞草一碰就会害羞地合拢,只觉得很好玩儿,但我会继续仔细观察,争取早日揭开这个谜底!

小学四年级植物作文300字 篇3

大家知道植物浮雕是什么吗?哈哈,其实就是把做好的橡皮泥给粘在一张圆卡纸上,然后看起来像浮起来、立体的罢了。

上美术课的时候,老师把我们的作品给一个一个的拍下来,然后展示给大家看。

首先,我看到了三朵玫瑰花,那是李沁雯和蔡佳桦的作品。我感到那三朵玫瑰花很立体、漂亮,就像真的一样,当我正在研究者三朵玫瑰花是怎么做成的时候,李沁雯就告诉了我答案。她告诉我们:先把一块橡皮泥给搓成一个条,再压扁,然后再卷起来,要越卷越下,这样,一朵玫瑰花就做成了。

当我正沾沾自喜的时候,老师调到了我和吕婧语的作品。

我们紧张的上去。我们的作品叫开花之树。树是这么做的:先取一块棕色的橡皮泥,然后搓成一个条,再压扁,画上纹。然后取三块绿色橡皮泥,把他们搓成团,再压扁,然后粘在一起,再粘到树干上。一棵树就做好了。花是这么做的:先去一丁点粉色橡皮泥,搓成团,压扁,把下面弄尖一点,再做五块这样的花瓣,把这五块花瓣粘在一起,在中间放上一小块黄色橡皮泥,一朵花就做好了。然后再做五朵,站在树叶上,OK。

因为我们感觉一颗树立在中间太孤单了,所以我们在旁边做了一个蜗牛。

植物浮雕真好玩。

小学四年级植物作文300字 篇4

世界上有许多花,数也数不清,有人喜欢名贵的剑兰,有人喜欢五颜六色的菊花,而我却和大家想法不一样,我最喜欢矗立在风雪之中的梅花。

记得那是一年冬天,我和妈妈一起去太姥姥家看梅花,我在想这么冷的天,梅花怎么可能在冬日盛开呢?当我看到它的那一刹那间,便惊呆了,梅花实在太美了。它的花瓣娇小玲珑,颜色分别为红色和白色两种,叶片卵形和椭圆形,长4—8厘米,宽2.5—5厘米,先端尾尖,香味浓,先于叶开放,成长时逐渐脱落。

突然,一阵寒风吹过,梅花散落一地,梅花树上只剩下几片花朵,原本美丽的景色就这样昙花一现,我伤心地哭了,妈妈告诉我:“别难受,过一个月它又焕然一新。”

梅花为何如此美丽,它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我这么一介绍,大家是不是迫不及待想要目睹它的美呢?

小学四年级植物作文300字 篇5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了植物园。

保定植物园位于保定市区的北部,总占地110公顷,全园以植物造景为主,主要展示各种植物姿态和多种植物相互搭配的自然野趣。至今引进各种植物500余种。

秋色园的正北方向是尧园,尧园面积138亩,其中水面面积59亩,并与竹园水系形成统一水系,展示唐尧文化,也是目前河北省最大的岩生园景竹园水系区。园内规划有各式桥梁9座,设有水榭、木亭、木栈台、花架等建筑小品,并建有尧母洞、先祖洞,洞内有展示我国神话传说的壁画。尧洞东侧是树木园,它包括竹园、忍冬园、木樨园、槐香园、蔷薇园……

我们顺路游览到了植物园的北边,我给大家介绍植物园,希望大家有时间去那里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小学四年级植物作文300字 篇6

你能听到花开的声音吗?你能听到草长的声音吗?告诉你把,我能听到!这声音是多么美妙啊!我常常在我的小天地里,聆听这令人愉快的声音。

早晨,阳光透过窗户,把一丝丝金线撒得满地都是。一株君子兰沐浴在这圣光中,显得十分惬意。我把耳朵凑在花瓣上,隐隐约约听见了“咝咝”“沙沙”的声音,好像沙锤有节奏的摆动。

中午,火辣辣的太阳悬挂在蓝天上,周围还点缀着几朵白云。向日葵随风摇摆,却一直迎着太阳。我想,再过几个月它就要长出满脸的“青春痘”了。我仔细地观察者这朵向日葵,还听到了小蜜蜂“嗡嗡”的声音,好像一个指挥家在忙着指挥。

夜晚,一两颗星星在空中闪烁,像是调皮小孩在黑布上戳的小洞。夜来香不但不睡觉,还把自己打扮得分外美丽。一阵风吹过草坪,小草“嘭嘭”地向上长着,好像笛子在吹奏催眠曲。

你瞧,花花草草也有音乐。让我们一起聆听大自然里更多更美妙的.乐曲吧!

小学四年级植物作文300字 篇7

“叮铃铃”上课铃声响了,老师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教室门口,他的手里有一团黄黄的小东西,定睛一看。啊!原来是一只可爱的小鸭子,身体黄黄的,在灯光下闪亮闪亮的,十分漂亮。他的嘴是张开的,我仿佛听到小鸭子“嘎嘎嘎”一直叫着。我们走进一看,小鸭子的背上还驼着三株多肉呢!

一株多肉一片一片的,外边紫色的,里边绿油油的,像极了一朵正怒放的花儿。一组多肉植物一根根的,和圆柱形有几分相似,似乎是失去了手掌的手,只剩几根手指可怜的手指。最后一颗离鸭头最近,比鸭头要高出一些,是一株“迷你”型的仙人掌,上面有一些毛茸茸的小刺,摸起来十分柔软,一点也不扎手。我盯着那盆多肉看,突然,眼前一亮,发现了“新大陆”。仙人掌那几根什么也不像的东西下面,还有一张垫子一样的东西,我想:正是因为有那东西在,那些几根东西才会生长成“迷你”仙人掌吧!

这盆多肉真奇特!

小学四年级植物作文300字 篇8

我们的小区边上有一座植物园,那里四季都十分漂亮。

春天,小树又抽出了嫩芽,花儿也开出了一朵朵细小的小花,小草也发出了绿色,小鸟又重新回到了原来的家。

夏天来了,小树的嫩芽有一次变成翠绿的大叶子,小草也更加翠绿了,花儿也变得更加艳丽了!傍晚,蝈蝈在草丛里表演着歌唱,开了一个小小的演唱会。

秋天到了,有的树上果子接的到处都是,压完了枝头,有的树叶子都黄了、枯了。正在一片叶子一片叶子的掉落下来。我们十分高兴,因为那些枯黄的叶子一踩就会发出“咔嚓咔嚓”的响声,就像是跟道路铺了一层地毯,真好玩!

当寒冷的冬天来到时,寒风呼啸,树叶全落光了,小草、小花也失去了原色,树枝不在有树叶,光秃秃的样子十分单纯,但是一下大雪,地上就有了一层白色的雪花,又给大地换上了白色的被子,真好看!

四季的植物园景色不一,但每一个季节都有自己的味道!

小学四年级植物作文300字 篇9

今年暑假,我们一家人去海南旅游,并参观了兴隆热带植物园。

走进了兴隆热带植物园,只见园内树木高大茂盛、郁郁葱葱。里面种满了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和珍奇树种,有香草兰、可可,有狐尾椰、旅人蕉,还有传说中的“见血封喉”……。当导游向我们介绍橡胶树的时候,外婆感慨地说:“以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开垦荒地,每天凌晨一、二点钟就要起床割胶,等到早上八、九点钟又要去收胶水,工作非常辛苦。橡胶树的胶水有很大的用处,可以做成汽车的轮胎、胶鞋等等。以前的生活是多么的艰苦,现在国家富强了,经济也发达了,一切都是现代化和高科技,人们的生活都变得幸福美好了。”

听了外婆的话,我想:以后我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刻苦学习,将来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报效祖国。

『伍』 潮州木雕的历史渊源

历史悠久的潮州木雕,是中国著名的民间传统艺术,与浙江东阳及安徽木雕并列为中国三大木雕流派,流行于旧潮州府粤东地区,始于唐,兴於宋,至明清两代 ,潮州木雕技艺臻于完美,现潮州开元寺天王殿梁架上有一草尾装饰的斗拱为唐代遗物,而悬挂铜钟的木龙则为宋代遗物。潮州许驸马府建于北宋治平年间,其建筑装饰木雕亦以草尾为主。由此可知潮州木雕唐宋时期即已存在,公元1054年,潮州郡守郑仲重做计时器漏时已有指工绳木,卯金涂漆的记载。
潮州木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唐昭宗年间任职广州的刘恂,在其《岭表异录》中,有三则有关潮州雕刻艺术的记载:广之属郡,潮、循州多野象,牙小而红,最堪作笏。(卷上);枹木产江溪中,叶细如桧,身坚类柏,惟根软不胜刀锯。今潮、循人多用其根,刳而为履。当未干时,刻削易如割瓜;既干之后,柔韧不可理也。或油或漆,其轻如通草。暑月著之,隔卑湿地气,有力如杉木。今广州宾从诸郡牧守,初到任,下檐皆有油画枕木履也。(卷中);枸椽子,形如瓜,皮似橙而金色,故人重之,爱其香气,京辇豪贵家仃盘筵,怜其远方异果。肉甚厚,白如萝卜。南中女子竞取其肉雕镂花鸟,浸之蜂蜜,点以胭脂,擅其妙巧,亦不让湘中人镂木瓜也。(卷中)
这三则记载,说明在中唐时期,粤东潮循二州地方已有牙雕、木雕和瓜果雕的物品艺术,其中的“油画枹木履”,已是当年到广东当官者穿着的名产。以后历代志乘杂著均有记到潮州木履,而唐代的“油画木履”,可说是以后著名的潮州金漆木雕的最早的萌芽。
潮州金漆木雕的正式出现,有文献可查的,始于北宋至和元年甲午(1054)。《永乐大典》“潮”字,卷5345林汶可《刻漏记》,记载了当年的潮州郡守郑伸,在先一年莅任修好城垣之后,第二年鉴于州城计时用的木制漏滴“岁久水蚀椌腐”,“乃议新刻漏”,有人献议说,临汀郡的莲花漏“最为精密”,郑伸“乃择牙校就汀受法,指工绳木,丱金涂漆。历四旬,凡总六十事件,而漏刻成。”“丱”,音掼,原指儿童束发成两角之乳,这里引申为装饰之义。”“丱金涂漆”,指的正是在木刻构件完成之后饰金涂漆,这就是金漆木雕。在未再发现有更早于这件莲花漏刻之时,这件作品,可说是潮州最早的金漆木雕。
北宋时期,虽然出现这样精细的金漆木雕,但未普遍用于民居建筑和应用物,包括一些官宦人家府第。兴建于北宋英宗年间(1064年-1067)潮州城“许驸马府”,被专家誉为“国内罕见的宋代府第建筑”(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虽然历代屡有修缮,至今仍保存着宋代的建筑格局和大量建筑遗物,如门簪,驼峰、卷云托等,均未发现有金漆痕迹。及至100年后的南宋乾道元年(1165),才传出了佛门寺庙有“金碧照耀,争务壮丽”的信息。事见《永乐大典》“潮”宇,卷5345陈余庆《重修州学记》。该文记当年潮州太守曾造在重修州学前,对郡丞姚某及其属吏说:“夫瞿昙(指佛门——笔者)以祸福渺茫之说,恐动流俗。其徒之居,金碧照耀,争务壮丽。陋则增修,坏则易置,若无其难者”。这段话在于指斥僧徒的奢侈,但“金碧照耀,争务壮丽”之语,可以理解为指包括金漆木雕在内的建筑装饰。唐末时期,除了曾出现如上述的精雕细刻和金油漆的木雕作品外,现仍可见的如开元寺里的唐代木鱼的雕饰,宋代铜钟悬梁“木龙”雕饰以及“许驸马府”的雕饰,都是简朴的。
潮州木雕的成熟期在明代。建于明初洪武二年的潮州府衙谯楼(镇海楼),其外走廊108个柱头雕饰有108只神态各异的木猴,是潮州木雕走向成熟期的标志。该楼在辛亥革命时毁于炮火,但保留下来,现收藏于该市博物馆的三只木猴,其状物传神之功,可见一斑。上一辈人传说下来的人们讲述这108只木猴,绘声绘影,一只只像活的一样,民间通称为“府楼猴”。如果说,明初的府楼猴是潮州木雕中圆雕的最高艺术品,那么明末出现的现仍保存于开元寺的2.58米高的六角形七层千佛塔,则是综合运用浮雕和圆雕手法向多层次镂通的精细通雕的开端或始期。该塔每层每面刻拱门,内供佛像,门口左右各刻金刚护法神,其塔基刻有唐僧取经故事,塔顶又另置一五层小塔。又因金塔聚漆贴金,故称金千佛塔。现仍保存于开元寺的龛桌和保存在潮州市博物馆的挂筒《仙姬送子》也都是聚漆贴金,这也说明在明代末年金漆木雕已在一些重要建筑物和家用品中出现。其他各地遗存下来的一些明代建筑物的木雕装饰,有的虽然不是金漆木雕而是素雕(如建于明天启年间的潮安县庵埠镇文祠后座的木雕装饰),但其造型稚拙质朴,又夸张幽默,很有艺术感染力,则说明明代潮州木雕已趋于成熟期。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戊年),万历二十九年(1601辛丑)更新,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丁酉)扩建的揭阳城北门关帝庙,前厅顶上的八卦形藻井,镶嵌着琳琅满目的人物动植木雕群,其手法之多样、技法之精练、造型之精美已达到完美的境界,如能确认是明代中期的作品,则潮州木雕的纯熟程度,应提前予以确认。
清代是潮州木雕的完美和全盛期。在清代的前中期建造许多祠堂寺庙,仍保存较为完好的,如揭阳古溪大宗祠、揭西钱坑鸣鸾公祠、揭西棉湖永昌古庙等的梁架木雕装饰、神龛、屏风装饰,已经综合运用沉雕、浮雕、圆雕、通雕等形式和技法表现复杂的内容。到清代末期的光绪年间,为今代驰名于世的多层镂通的木雕龙虾蟹篓的罕世精品奠下基础的半片蟹篓面世了。它是被誉为“木雕状元”的黄开贤的创作。同一时期兴建于汕头的大峰祖师庙(存心善堂),梁架上的木雕蟹篓也是他的创作。黄开贤是揭阳榕城人,他与林西科、谢国强同是清末民国初年潮汕地区著名木雕艺人。黄开贤与谢国强等人合作制作的揭西棉湖凤湖祠堂的木雕“七贤上京”等作品,人物生动,栩栩如生,牡丹多层镂面,玲珑剔透,俱称精品。上述诸人,是当时潮汕地区木雕艺术的代表人物,他们使潮州木雕艺术走向完美境界。
清代中后期,潮州府所属各邑陆续兴建许多高墙大屋。乾隆府志载:“望族营造屋庐,必建立家庙,尤为壮丽。……家有千金,必构书斋,雕梁画栋,缀以池台竹树。”嘉庆澄海县志载:“望族喜营屋宇,雕梁画栋,池台竹树,必极工巧。大宗小宗竞建祠堂,争夸壮丽,不惜赀费。”民国三十三年(1944)《广东年鉴》载:“粤有华侨,喜建造大屋大厦,以夸耀乡里。潮汕此风也甚,惟房屋之规模,较之他地尤为宏伟。富贵之家,住屋必有家庙及书斋。”志乘所记述的潮汕地区建大屋大厦争夸壮丽这一风气,为潮州木雕艺术的全盛期创造了条件。兴建于清同治至光绪初年历十四年始完成的海阳县金砂乡(今属潮安县彩塘镇)丛熙公祠和建于光绪年间的潮州城己略黄公祠,其木、石雕刻的精致,手法的多种多样,可谓是潮汕地区木、石雕刻的集大成者。民国时期,也还有此类建筑,如潮阳深洋村的梅祖祠等。这些建筑物的木雕,真教人瞠目结舌,叹为观止。而村村竞建祠堂、书斋以及庙宇的结果,又使潮汕处处都有建筑艺术之乡。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在考察潮汕农村民居后,著文说:“在一些木雕比较集中的地方,令人感到村村都像木雕艺术博物馆,家家都像雕刻陈列室。” (见《美术》1960年12月号《潮州木雕》)。建成于清光绪二十年被誉为“中国南方建筑艺术明珠”的广州陈家祠的木雕装饰,多是潮州木雕,也说明潮州木雕的声誉。
民国时期,由于战乱频仍,经济衰落,民间建造祠堂庙宇减少,木雕用场不如清代广泛,木雕艺人生活困难,木雕艺术没有多大发展。
当代,潮州木雕艺术步入一个新阶段。新中国成立后,手工业行业走集体生产道路,有的办手工业合作社,有的办厂,有的还成立工艺研究所,政府倡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政策,一些新文艺工作者参与工艺行业的工作,一些美术家给予指导,一些艺人被派参加进修,接受培训,开阔艺术视野。自50年代至70年代,祠堂寺庙虽不兴建,但木雕、石雕等艺术品都有出口生产任务,还有修复文物古迹,需要这些艺术,因此木雕艺术水平仍得到提高,甚至有重大突破。1954年,潮州著名木雕艺人张鉴轩、陈舜羌师徒2人应广东省文化局之请,到广州从事木雕创作,他们继承并发展了黄开贤木雕“蟹篓”,创造出第一个面面可观的木雕蟹篓。这件作品于1957年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铜质奖章,潮州木雕艺术开始为国际注目。这段时间,广东文化部门也拨专款收购大量潮州木雕精品(约2万件)供广东民间工艺馆、广东省博物馆、广州美院等收藏。
1958年至60年代初,为适应国家和省市堂馆会所的需要,一些大型木雕出现。1958年张鉴轩、陈舜羌等人制作的《三羊开泰》《雉梅五福》《荷塘秋色》《龙虾蟹篓》和1962年揭阳县郭映腾、林应足制作的《梅花喜鹊》等大型木雕挂屏(每件都在3平方米以上)被选送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广东厅。
在经历了“文革”一段时间的禁锢之后,20世纪70年代中期,随着国际市场的需要和接着而来的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旅游事业的发展,酒楼宾馆的装饰,文物古迹和宗祠寺庙的修复,个人欣赏与收藏的需求,又为木雕的生产和艺术的进展造成契机。木雕摆件,尤其是仿古作品,远销欧美、日本、东南亚、港澳和国内各省市。不少原来没有潮州木雕装饰的文物古迹,如佛山祖庙,广州六榕寺等,也求之潮州木雕作装饰。新建筑物,如广州东方宾馆、白天鹅宾馆、港、澳的一些酒店等等也以配套潮州木雕装饰为贵。这些木雕在艺术上也有很大突破,取得特殊效果。如汕头市木雕厂张维怀等设计制作的取材于《红楼梦》的《大观园庆元宵》大型挂壁木雕长12米,宽4.5米,厚0.9米,总面积为54平方米。这件场面恢宏、场景繁杂、人物众多、金碧辉煌的4层通雕巨制,现陈列于广州东方宾馆。取材于《红楼梦》的《贾元春省亲》巨型木雕,是揭阳工艺厂陈保国等人的作品,也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现陈列于九龙某酒家。汕头市木雕厂何长清工艺师创制的7层通雕《百万雄师过大江》等新题材巨制也陆续出现,在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中获得轰动效应。再如潮阳市叶锡永工艺师制作的《飞夺泸定桥》,栩栩如生地刻划了红军战士在摇摇摆摆的铁索桥上浴血奋战的情景——将铁索桥的一环扣一环的铁链皆刻为活动的;桥上火光接天,桥下河水险恶;加上炸弹落在河面上隆起的水柱,使人感到气势磅礴,如临战斗现场。
蜚声海内外的“龙虾蟹篓”木雕,在80年代又有新发展。潮州市“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陈舜羌于1987年病逝前数年里,在他儿子陈培臣的辅助下,完成了最后的另一巨构。这件作品直径70厘米,高1.83米,比1985年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银杯奖”的另一巨构还高出10多厘米。工艺更为艰巨,造型艺术更加成熟。这件作品,篓内篓外,盘绕着7对龙虾、24只螃蟹、9尾游鱼。有的挣扎于篓内,有的嬉戏于篓外,有的“交头接耳”,有的爪足怒张……千姿百态,加上座下浪花飞溅,水草摇曳,煞有天趣。作品造型雄奇兀突,立体幽深,玲珑剔透。这件作品重50公斤,是用一块直径1米、高2米、重800公斤的樟木镂通刻成的,它集浮雕、圆雕、通雕三大成,历四五个春秋之时间。该作品是大师的最后创作,是稀世珍品,现被广东省工艺美术珍品馆收藏。

『陆』 描金雕花古床价值多少,上面集镂雕,浮雕等工艺,有喜鹊,梅花,龙等图案。木为樟木。

看看什么材质的吧,。。现在看图好像不是什么 特别稀少的材质。。。还有那个不是龙。。叫草龙。。是根据以前象形文字来的。。就是怕跟什么属相冲突。 主要得看什么材质的 年代的

『柒』 木雕浮雕梅花制作实训总结怎么写

学画图的 方法和学到的内容,还有遇到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其实很好写!

『捌』 梅花纸浮雕【纸雕】怎么做啊!马上!速度速度!!

你是学生吗?我老公是搞纸雕的

热点内容
成都盆栽租摆 发布:2025-02-09 09:23:50 浏览:778
紫罗兰女王可以砍头吗 发布:2025-02-09 09:19:39 浏览:488
拉美盆栽 发布:2025-02-09 09:19:38 浏览:761
河北玉兰花园 发布:2025-02-09 09:15:11 浏览:77
现代草书盆景 发布:2025-02-09 09:15:00 浏览:49
家里能盆栽桑树吗 发布:2025-02-09 09:12:40 浏览:468
花犟君花店 发布:2025-02-09 09:11:57 浏览:983
花盆栽修剪 发布:2025-02-09 09:00:17 浏览:609
新娘鲜花礼服造型 发布:2025-02-09 08:53:03 浏览:79
海棠糕绿色 发布:2025-02-09 08:42:28 浏览: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