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古诗王冕
⑴ “王冕”的诗《梅花》的解释。
元·王冕《梅花》
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译文:
三月春风吹拂,冰雪渐渐消融,
湖的南面山色翠绿,如同被水淋洗过。
听到一声悠悠的羌管,却无人出现,
只见无数的梅花,飘落在野桥上。
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妍,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⑵ 关于梅花的诗句 王冕
梅花乃是岁寒三友中的.领头羊,它生性坚毅、不服输。在风雪之中,远处一点点鲜红,正顶着狂怒的寒风,慢慢开放,是梅花,是梅花。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 王冕《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 王冕《墨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 王冕《白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 王冕《墨梅》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 王冕《白梅》
1、无数梅花落野桥元王冕 《梅花》
2、新岁梅花正好看元王冕 《雪后》
3、梅花雪后开无数元王冕 《庚辰元旦》
4、梅花清苦□斑斑元王冕 《送本中上人》
5、溪上梅花谁可共元王冕 《偶成 其三》
6、梅花却胜去年开元王冕 《偶成 其四》
7、溪上梅花相笑迎元王冕 《偶成 其七》
8、梅花出竹似索笑元王冕 《己丑二月三日大风雨雪 其一》
9、草堂欲作梅花梦元王冕 《己丑二月三日大风雨雪 其二》
10、梅花雪落五更船元王冕 《送沙学正归松江》
11、谁把梅花仔细看元王冕 《偶书》
12、野梅花开尚古色元王冕 《归来》
13、梅花满屋春元王冕 《次韵答申屠子迪府推》
14、梅花玉满枝元王冕 《雪晴》
15、梅花拥林屋元王冕 《梅花易洞为胡伏臣赋》
16、梅花出修竹元王冕 《竹梅幽禽》
17、梅花杨柳俱忘言元王冕 《钱塘纪行》
18、门外梅花三百树元王冕 《送林叔大架阁上京》
19、赋梅赋得梅花情元王冕 《题墨梅送宋太守之山东运使》
20、嗟哉梅花太清苦元王冕 《题墨梅送宋太守之山东运使》
⑶ 梅花 元 王冕的译文
〈梅花〉
元·王冕
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一声羌管无人见,无内数梅花落野桥。
译文:
三月容春风吹拂,冰雪渐渐消融,
湖的南面山色翠绿,如同被水淋洗过。
听到一声悠悠的羌管,却无人出现,
只见无数的梅花,飘落在野桥上。
王冕还有两首脍炙人口的咏梅诗:
〈白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墨梅〉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⑷ 作者王冕关于“梅花”的诗是哪首
作者王冕关于“梅花”的诗是《墨梅》。
⑸ 王冕的梅花诗五字诗
王冕的梅花诗五字诗
其一
林下见清真,草衣如野人。
开花冰雪里,岂是不知春?
其二
清苦良自持,忘言养高洁。
夜静月明多,开门满山雪。
其三
十月霜风寒,山木俱摧折。
独此冰玉姿,照影清溪月。
其四
故人江海去,相隔万重云。
岁晚思无已,梅花可寄君。
其五
何处寻春信?江南路渺漫。
夜深山月白,疏影隔窗看。
其六
老干渍清霜,寒梢挂新月。
徐徐暗香来,可是春机泄?
其七
疏枝照清浅,一见兴何饶?
记得春风夜,题诗过断桥。
其八
仙子步轻盈,泠泠玉佩声。
罗浮烟水远,诗梦不胜情。
其九
冷艳凝轻露,清香度晚风。
如何冰玉质,却学小桃红?
其十
深院春无限,香风吹绿漪。
玉妃清梦醒,花雨落燕脂。
十一
湖上春何在?罗浮梦已空。
清香入书屋,不是杏花风。
十二
庭院春日迟,风回翠鸾舞。
谁倚玉阑干?摇动燕脂雨。
十三
不作桃李态,山林别是春。
但令心似夷,何虑惹缁尘?
十四
面墨已无情,岂但心如夷?
昨宵疏影横,空山半窗月。
十五
明洁众所忌,难与群芳时,
怀贞岁华晚,只有天地知。
⑹ 王冕的《墨梅》全诗,诗意及赏析
墨梅
元代: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译文: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出淡淡的墨痕。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诗意:这幅画画的是我家洗砚池旁边的一棵树,每一朵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黑色,没有鲜艳的色彩。我不需要别人夸它颜色多么漂亮,只要它能在天地之间留下清淡的芳香。
赏析:此诗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
在这首诗中,一“淡”一“满”尽显个性,一方面,墨梅的丰姿与诗人傲岸的形象跃然纸上;另一方面令人觉得翰墨之香与梅花的清香仿佛扑面而来。从而使“诗格”、“画格”、人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有境界,有气魄,淡中有味,直中有曲,在元诗中别具特色。
(6)梅花古诗王冕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此诗约作于元顺帝至正九年至十年(1349—1350)期间。王冕在长途漫游以后回到了绍兴,在会稽九里山买地造屋,名为梅花屋,自号梅花屋主。此诗就作于梅花屋内。此时正值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前夕,作者面对现实生活中无法解决的矛盾,感慨之下作此诗。
梅花,开放在万花凋零的严寒季节,她傲冰斗雪既有清肌玉骨的仙姿,又能先于众花报春,寒气愈重,其清香愈加芬芳。因此古人常把她作为坚强品格和高贵气节的象征。本课的墨梅,指只用水墨不用颜色画成的梅花,看上去十分的高雅大方。
本诗作者王冕是元末明初人,被称为“画梅圣手”。这是一首作者自己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诗中所描写的墨梅劲秀芬芳、卓然不群。
古人写诗,注重炼字。诗中(亦指画中)的梅花生长在作者日日洗涤笔砚的池水边,那一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墨痕。一、二两句运用白描手法写梅花的形态,一个“淡”字既道出画梅花的技法,又刻画出梅花朴素淡雅、傲立于严寒的风骨,令人耳目为之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