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樱梅茶花 » 定西梅花鹿

定西梅花鹿

发布时间: 2023-07-08 21:26:39

A. 渭源有个露骨山,离天三尺三

      就像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个攀登高峰的愿望一样,登攀露骨山一直是我征服高度的第一愿望和目标!

      戊戌年的农历五月十六日,我们一众同学及同学朋友共15人相约会川镇,准备好物资(每人一个肉夹饼和两瓶水),一个个摩拳擦掌,开始征服露骨山之旅。

      车子从会川镇出发,朝岷州方向行驶,新修的212国道宽敞明亮,左手河坝边高山草甸水草丰美,成群成群的牛羊悠闲地吃着草,散着步;右手林木葱郁,低矮的灌木林和挺拔的乔木混成一体,远处高山裸露的岩石如白骨累累,我想,那就是目的地----露骨山了。

      牧马滩(水窗眼)是入山的路口,说是路口,其实也没有路,只是一条牛羊踏出的羊肠小道,道旁车前子、牛蒡子、野菊花等争奇斗艳,虽比不上芍药牡丹的雍容华贵,也是花枝招展,特别是黄色的格桑花(俗称八瓣梅)点缀在期间,星星点点,煞是好看。野生在山涧河道里的花朵虽然不像花园里的一样整齐划一,但自然迸发出来的苍翠足以证明生命的旺盛。``山上的野花为谁开又为谁败?静静地等待是否能有人采摘``,田震的野花之歌早已如雷贯耳,今日终于看到你的盛开,但是我一朵都不忍心去摘,就让你静静地守卫在露骨山的东南西北!

      90分钟后,我们到达半岭,估计是渭源和漳县的分水岭,岭北属于洮河流域,岭南属于漳河流域,洮河一路向北到刘家峡加入黄河的队伍,漳河大江东去携手渭河奔腾千里在潼关也投入黄河的怀抱,最终殊途而同归。这分道扬镳的两条河流不但滋润着沿途的千家万户,也孕育出叱咤风云的枭雄和闭花羞月的美女,漳县董卓和临洮貂蝉。我在想,如果没有露骨山的分隔,就不会形成漳洮二水,也许就不会养育出董卓和貂蝉了,三国的故事兴许就缺少了精彩的一章,所以离天三尺三的露骨山也是有功之山。当然,世上没有如果,只有结果。赶快登顶,一睹露骨山的芳容,看看大自然的造化和对这一方世界山水的安排才是今天的目的。这样想着,我们便加快了脚下的步伐,顺着山脊,翻越南沟山,下了阴坡屲,跨过无名沟,我们前面的四个人已经来到了主峰脚下,接下来开始攀登主峰。

      来不及欣赏雪山的雄伟壮观,没有网络也无法网络多彩绚烂的无名花草,我被山坡上一块块毫无规则的荒地所吸引,按理说这山高路远的,农民也罕有人至,怎么会有荒地被开辟出来?真是好奇害死猫,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司律师解释说,露骨山一带山高路远,多民族混居,自古就是三洲六县的界山,远离行政中心,管理疏散。不法分子于是因地制宜,开辟出一块块荒地来种植罂粟,后被政府查封,全部施以剧毒农药,十年内寸草不生。看来这一代毒与禁毒的斗争还很激烈,怪不得附近公路两边,房前屋后会出现那么多的禁毒宣传语。

      主峰脚下是一片高山草甸,受雪山冰雪融水的滋润,水草丰美。自然成了骏马、牦牛、绵羊的最爱。它们或三五成群,或形单影只,分布在山坡上,悠然闲适。在属于它们的伊甸园里,过着世外桃源的生活。这么想着,不免生出几分嫉妒来,钢筋水泥包裹的城市,虽然有五颜六色,但独独缺少了生命的本色,虽然有声色犬马,但独独缺少了生活的梦马和年华。一座山就是一片风景,一座山庇佑一方生灵,此话不假。

      该正式介绍一下露骨山了,在正式登顶之前。

      露骨山位于渭源县东南部35公里处,是渭源、漳县和卓尼的界山。属于西秦岭余脉,海拔3941米,冠绝定西地区。露骨山东西长5公里,南北宽3公里,在方圆1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群峰竟起,绝壁耸立,岩石嶙峋,状如骷髅。远观一片银白,犹如累累白骨,故名露骨山。又因海拔奇高,峰顶直插云端,一年除了盛夏外。大部分时间白雪皑皑,冰层覆盖,亦名雪山太子。他是雪域高原派往前线的先锋,镇守在青藏高原的最前端,隔着洮渭二水,和黄土高原对峙。他也是中温带向青藏高寒区、半干旱区向半湿润区的过渡地带,生态奇特,物产丰富。山上遍布高山杜鹃、黄尖柳和多种名贵野生中药材党参、贝母、冬虫夏草等,山中栖息着蓝马鸡、梅花鹿、豹等珍贵野生动物。自古就是渭源境内百姓敬畏的神山,动植物欢喜的天堂。

      虽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而偏安于一隅的露骨山就是以他的奇险、高耸、未开发吸引越来越多的人们去探险、去登攀和征服。然而,登上主峰的路却是千难万难,因为脚下根本就没有路,只能目测方向,朝相对平缓的山势一边前行。攻略上说,不穿枇杷林,要朝枇杷林的左边走。但是,放眼望去,左边的左边还是成片的枇杷林了,没有办法,要想登顶,我们只有强穿枇杷林了。大伙猫着腰,徒手拨开刺枝,耗时半个小时,才穿过了那片林子。之前我一直疑惑,是不是搞错了,枇杷是亚热带植物,怎么在青藏高寒区会有呢?也许是另外一种植物,当地人叫成枇杷而已呢!然而,面对酷似琵琶的枇杷叶子,加上我也真实看过枇杷树,我才明白,这一片被叫做枇杷林的植物,确实是枇杷树。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唯有亲临,才会相信,唯有多行,才会多闻。

      穿过枇杷林后,山峰已经近在眼前,行百里者半九十,这说的是在平地上,若是在山里,恐怕要改成行百里者半九十九,因为剩下的每一步都要考验登攀者的信心和耐力。还好,由于山石跌落,流水冲淌,顺着沟渠,断续铺出一条滚石路,踩在上面行走,相对轻松多了,队友们欢呼着,开玩笑说这是露骨山的高速公路。

      再往上爬,坡度变得愈加陡峭了。脚底下腐败的植物经过岁月的堆积,约有一尺来厚,踩在上面,异常松软,仿佛要陷进去似的。我们不敢大意,有的人随手折来一截枯木,当做拐杖,支撑身体;有的人手脚并用,降低重心,用手撑着,勉强前行。回头望去,登山队伍已经散落成一条断线了。最前面的我们五个人也是气喘吁吁,找了一块大石头,席地而坐,拿出干粮肉夹馍,一人一个补充能量。由于通信信号中断,后面的队员状况我们一无所知,大家只能用吼 声联络,后面的队员似乎也听到了我们发出的信号,回以吼声,一时间吼声四起,荡气回肠,山谷间净是我们的声音和回音,真正是``通信基本靠吼``。

      山里面的天气说变就变,刚刚还是晴空万里的天气,一顿饭(其实只有一顿大饼)的功夫,就已经乌云密布了,山峰不见了,沟壑不见了,能见度只有五米左右,全世界仿佛混沌一般。看不清方向,登山更加困难了,退一步讲,就算大家攀登到顶峰,大雾弥漫,又能看见什么呢?就在大伙决定折返的时候,赵大夫的一句话又把大家的脚步拉了回来。他说:``爬到这个地方没有登顶,多少有些遗憾``。何尝不是呢?这么一座山,一生中又有几个人登攀,如果这次放弃,说不定这辈子也就无缘了。老天爷似乎也要帮我们,一阵清风吹过,浓厚的大雾瞬间也远走高飞,湛蓝的天空和突兀的山峰又在向我们招手,爬上去,一定要爬上去!五个人重振旗鼓,互相鼓劲,终于攀上了顶峰。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刚刚还是遥不可及的顶峰,这会已经被勇敢者踩在了脚下。回头望去,蜿蜒的212国道如游龙一般通向远方,绵延起伏的山脉如众星拱月一般把露骨山高高掬起,山高人为峰,我们已经站在了3941米的云端。我相信大多数人一生中不可能攀登这个海拔高度的山峰,不是不能,而是畏惧。少年时怕危险,老年时没体力,最好的年龄中年时,又被时间和事业绑架,除非专业探险队员或者像王石一样早就实现财务自由的人,普通民众就只能望山兴叹了。然而,每个人心中其实都有一个登山梦,梦有多大,山有多高,心有多宽。我很荣幸,今天让我们­登上自己心目中的第一座顶峰。

      露骨山的顶峰像其他山峰一样,也不是一峰独立,而是众峰齐秀。山下看到的山峰其实只是露骨山的老三,老二和老大还藏在后台。山峰之间的山坳还是比较平坦的,也有牛羊踏出的小道,行走便利。山上除了快要凋零的高山杜鹃外,散落着一簇簇的袖珍松杉树,其他就是野花和牧草,植物花草的景致远不及山下的烂漫。然而,上帝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会打开一扇窗,经过岁月磨砺,日月雕琢,一幅幅石头上的苔藓遗痕俨然变换成了大师的水墨画,立在山顶,大家形象地称其为``石花``,如果要评选露骨山的四绝,我想``石花``必定要占其一,这种自然形成的洒脱,与顶峰的突兀交相辉映,美轮美奂,无与伦比!

      时光如梭指间消逝,云雾飘渺脚下流淌。触摸完露骨山的四面八方,不敢再做停留,装上旖旎风光和对苍天的仰望,依依不舍中结束了露骨山的探险之旅,打道回府。

离天三尺三,陇右露骨山

撑高西秦岭,隔断三郡县

冬春雪皑皑,夏秋水潺潺

漫踩牧马滩,幽穿水窗眼

穿越枇杷林,问路问神仙

出发有十五,至此余四三

造化聚峰顶,董卓和貂蝉

心随云卷舒,极目望长安

指南:

1、交通,会川镇到牧马滩约半小时车程,只能自驾或者包车。兰州到会川可选择坐长途汽车或者自驾,车程2小时左右。

2、登山时间,登顶的话需要约5小时。

3、装备,若无专业登山装备,建议穿旧的运动鞋和牛仔裤,另外备一根手杖。水建议带两瓶,干粮若干(露骨山尚未开发,沿途无任何商店)。

4、费用,无

B. “渭源县城在阳坡还是阴坡”

正值农历小年,走进渭源县会川镇半阴坡村,分外热闹。村民们正忙着扫房、做年馍馍,巷道里小孩的嬉闹声、偶尔听到的鞭炮声,提醒着大伙佳节临近。

忙碌了一年的曹文学家也不例外,马不停蹄地准备着年货。走进曹文学家,厨房里飘出阵阵热油香,妻子王银莲正在忙活。“最近我从网上学着做核桃酥,今天试一下,给家里人尝个鲜。”王银莲说。

“十多天前,家里才宰了一头200多斤的猪,其他年货在网上买得差不多了。”曹文学说,如今,日子过得真是越来越好。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几年曹文学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曹文学全家六口人,2011年,父亲在干农活时不慎摔伤腰部,母亲因高血压不能干重活。因病、因缺劳动力,几年前,曹文学一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活的重担一下压在他头上。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曹文学和妻子通过勤劳和努力,从苦日子里走了出来。这几年,家中当归、马铃薯收成渐好,他还抽时间去务零工增加收入。

2017年底,曹文学成功脱贫,他也因心思活泛、吃苦能干,被村民选为半阴坡村下梁社社长。

曹文学家的变化,并不是个例。2019年底,半阴坡村脱贫,越来越多村民过上了期盼已久的好日子。

“现在大伙都很时髦哩,买年货都是网购,村部每天都有五六十个快递。”在曹文学家中商量事情的半阴坡村副支书符海山说。

问起谁家年货准备得好,符海山笑呵呵地说:“阳屲社的丁家兄弟日子过得一个比一个好,他们的年货办得好。”

走进大哥丁卯生的家,女婿女儿忙着扫房、挂装饰画,一家人其乐融融。“党的政策好,我们农民在家种地有收入,外出务工挣钱多,今年家里收入在11万元左右!”丁卯生笑着说。

女婿杨立群收拾完家里后,准备带着妻子和孩子开车去镇里置办年货。“这辆车是8天前买的,花了12万左右,是我们家最好的‘年货’,疫情过去了我要带着家人去西安转一转。”杨立群笑着说。

而在弟弟丁成胜家里,丁成胜妻子已经做了年馍馍和桃酥。作为村委会副主任的丁成胜忙着村里的事,置办年货的事全靠家人忙乎。

可谈起新年的打算,丁成胜早就有了想法:“我干好村里的工作,妻子种好地,小女儿念好书,儿子谈个对象,大伙儿各司其职!”

半阴坡村的这个年,家家户户年味浓

热点内容
小红丁香 发布:2025-02-07 20:56:21 浏览:2
紫罗兰不发芽 发布:2025-02-07 20:52:10 浏览:161
杭州插花师工资 发布:2025-02-07 20:06:20 浏览:515
情人节ex 发布:2025-02-07 20:03:00 浏览:568
花卉水墨画 发布:2025-02-07 19:59:08 浏览:693
绿植简单素描 发布:2025-02-07 19:48:41 浏览:408
临沂花艺培训 发布:2025-02-07 19:44:52 浏览:666
盆景的自述 发布:2025-02-07 19:40:01 浏览:938
鲜花夹道 发布:2025-02-07 19:21:11 浏览:142
好的百合游戏 发布:2025-02-07 19:08:04 浏览: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