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巡航导弹
⑴ 二战时期,日本的樱花导弹性能如何
听到“空射巡航导弹”这个名字,你一定会认为其科技含量很高,像是军工大国苏联,也到了1962年才研制出了第一款空对地反舰导弹,即Kh-22,可见其技术研制难度之高,而其实在二战之时,就已经有了“空射反舰导弹”,这就是日本的MXY-7“樱花”特别攻击机。
根据美国海军记载显示,由日方“樱花”导弹造成的最大损失是来自于“希”号驱逐舰,35名水兵阵亡,91人受到不同程度的伤,而为了造成这些“抽奖”般的打击效果,日军往往要付出一整队轰炸机和“樱花”导弹的代价才偶尔能有幸取得,大部分时段外出袭击的机组经常全军覆没,且“樱花”导弹无一命中目标
⑵ 零式战机就是樱花战机,
MXY-7 樱花(来日语:桜花源),第一海军航空技术厂专为神风特攻队而设计的特别攻击机。实质上,这是一种由人操纵进行自杀攻击用的空对地导弹。目的和效能相当于今日的反舰导弹与巡航导弹。
唯一曾经出战过的樱花型飞机属于最初的11型。基本上,一架樱花型飞机是由一个2646磅(1.2t)重的弹头,和木制机翼所组成,动力由一具四式一号十二型固态火箭引擎提供。11型能实现高速飞行,可惜航程十分有限,这在实际使用时是十分令人头疼的,因为它需要由一架负载极重并缓慢的母机,带领至离目标36公里的距离才能被发射,使得它极难躲避敌方战机的攻击。
⑶ 巡航导弹和"樱花特攻机"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日本不学德国,要用载人的方式是日本当时技术不行吗
巡航导弹是描好目标,计算好距离,让导弹自己飞过去,樱花特攻机是人开着飞,机器永远专跟不上人的,巡航导弹属的误差是很大的,肯定不如人开的准,当年仗快打完了,日本老早资源就跟不上了,人开是以最小的损失换取最大的回报,不但有自杀飞机,还有自杀潜艇,说白了就是最后蹦跶一下了
⑷ 樱花弹厉害吗
太厉害了,就是一枚人驾驶的炸弹,在太平洋海战中这玩意不知道击沉了多少美军战舰
⑸ 二战中的樱花弹是什么
二战中的樱花弹实际上就是一种有人操控的炸弹。
在樱花弹出现之前,日本虽然也制造了其他类型的有人操控炸弹,且造价十分便宜,但必需由轰炸机携带到目标上空投放。如果进行远程攻击,则轰炸机肯定会遭到敌人的火力拦截。为了减少昂贵的轰炸机损失,空技厂在MXY-OHKA有人滑空炸弹试制成功时,又提出了给有人滑空炸弹安装发动机的构想,使有人炸弹获得一定射程。
这个建议立即就得到了日本海军部的赞同,于是空技厂则在高度保密的环境下开始试制动力滑翔有人炸弹,这就是被海军命名为“樱花”的MXY7特殊攻击机(虽然叫特殊攻击机,实际上就是可操控的载人炸弹~~)。
樱花弹首先设计时采用的动力装置有火箭发动机与喷射发动机。安装喷射发动机的“樱花”开发的时间较晚,最先制造出来的是安装火箭发动机的樱花弹。这种樱花弹由1式陆攻进行投放,有效射程37公里。除了空对舰的“樱花弹”以外,还有装更强劲发动机可以自行起飞的岸对舰型,甚至还有用潜艇发射的潜对舰型,战争期间日本一直在不断完善樱花弹的性能,提高樱花弹的射程。
由于樱花弹的俯冲时速度可以达到900-960公里/小时,以当时的科技实际上是无法空中拦截的,所以对目标的威胁巨大,一旦被发射出来,那么被攻击的舰艇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樱花弹是原本被日军计划用做本土决战的秘密武器,所以战争期间只有少量樱花11型投入了测试性实战。1945年4月12日以后,美军知道了樱花弹的真相,感到十分恐惧,所以舰队不再接近日本本土航行,以免被1式携带“樱花”混到舰队附近造成威胁。另一方面,美军还加强了远程巡逻,重点打击携带樱花的1式陆攻,将樱花摧毁在发射之前。二战结束前日军共动用樱花55架,战死540人,据说仅有4月12日那次袭击美军获得了战果。
日军在看到樱花弹11型由于射程太短,美军舰队远离日本海岸后,携带樱花11型的1式陆攻难以接近到发射距离后,就停止了进一步使用樱花弹打击远方美军舰队的行动,改为准备在本土决战中在大规模使用。另外日本还大力发展生产采用喷射发动机的樱花22型与33型,并计划使用速度更快性能更好的银河轰炸机携带樱花弹,战争结束前还在生产可由潜艇发射的樱花弹。
⑹ 樱花弹的介绍
樱花弹,即樱花MXY-7人弹。是日本于二战期间发明并创造的自杀式飞机,机身为全木质,机舱内满载着炸药。第一海军航空技术厂专为神风特攻队而设计的特别攻击机。实质上,这是一种由人操纵进行自杀攻击用的空对地导弹。今日的巡航导弹其目的和效能与其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