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梅花拳协会会长
1. 梅花拳传人是什么意思
就是梅花拳的继承人。
梅花拳亦称梅花桩,梅拳。汉族传统武术拳种之一。为演练方内便,在地容面演练较为广泛,称为落地干枝梅花桩。
梅花拳起始时间,众说不一。有云春秋战国时有之;有云秦汉时有之;亦有千年矣。[2]
梅花拳于宋末元初,清乾隆年间流传较广。布桩图形有北斗桩、三星桩、繁星桩、天罡桩、八卦桩等。桩势有:大势、顺势、拗势、小势、败势等五势。套路无一定型,其势如行云流水,变化多端,快而不乱。"又据《大文底》《梅花拳根源经》和《梅花拳传承谱》记载:梅花拳开派祖师是朱永元 收元老祖(虚拟),第二代张朕书,传说在巫山羽化升天。前两代均以开法传道为主,且单一相传。自第三代王红亮 邹宏义开始,开法四辈孟有德住开州城东老人集,开法四辈邹志刚住山东鸡仙山。才有文理武功的具体记载。
2. 菏泽段效灵梅花拳几代
菏泽段效灵梅花拳四代。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菏泽梅花拳是山东省传统拳术,三辈扎根、四代传法、五代兴盛,至清朝乾隆歼搭兆年间已枝物发氏租展迅速开来,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006年5月,梅花拳被国务院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3. 韩其昌的招式动作
其所练之梅花桩起源于明代,原是栽100根桩,在桩上练。拳法按天干地支分作五式,五式宛如梅花盛开,故称干支五式梅花桩。后因栽桩费钱且麻烦,便改在地上练,因此在名称上加了“落地”二字,就叫“落地干支五式梅花桩”了。据说,梅花桩是从山东传到河北的。说起来还有一段传奇:当年河北武强县牛家庄村头庙前有个大拳场,一个过路的李老头落脚在这里卖油条和火烧度日,晚上时常看练拳。
一日晚上,两个小贩的布匹被强盗抢劫,跑来哀求练拳的人帮忙。李老头也随人流追去,当人们走到半路时,却见李老头挑着布匹已经往回走了。原来这老头叫李庭吉,山东威县翟家庄人,他深得“梅花桩”真传,因抱打不平,打死富家护院,便逃亡至此。此后他开始收徒授拳。后来,其弟亦来此授拳。诸徒中,以任俊杰(其重孙任耀勋仍健在,现任武强县梅花拳协会会长)功夫最佳,任又传授给尹墨池和赵应廉。尹和赵即是韩其昌的授业老师。
4. 请问王守义是什么地方的人
一、王守义是北方人,1898年生于河北省高阳县西田果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一家人依靠父亲种田、母亲织布维持生计。
二、王守义,十三香的创始人。驻马店市王守义十三香调味品集团有限公司始创于1984年,目前是我国最大的纯天然调味品生产企业,前身是兴隆堂调味品厂,在纯天然调味品行业中独占鳌头,产品形成了家喻户晓、老少皆知的知名品牌。
三、兴隆堂历史悠久,始创于北宋都城东京(开封),专营草药、香料,其创始人原为官宦之家,善烹饪,后辞官在开封开药铺,取名“兴隆堂”。公元一千一百零一年兴隆堂推出一种秘制调料,因其性能独特而名扬京城,被收入御膳,供宫廷享用。
(4)菏泽梅花拳协会会长扩展阅读:
一、早在70年代,兴隆堂的继承人王守义从祖父的手中继承了这一秘方之后,在原配方基础上,不断挖掘中国传统调味品之理论。
二、并加以实践、研究,根据特定的地理、人文、风俗习惯,容纳中国传统调味和医疗保健为一体的食疗观念。
三、将配方完善改进,并取名“王守义十三香”。
四、延续至今日。实际上“十三香”并非十三种原料构成,而是以花椒、胡椒、丁香、草果、大茴、桂皮、木香等二十多种天然中药材泡制加工而成,实可谓大自然的浓缩,纯天然的精华,健康生活的好伴侣。
五、产品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有较强的生命力,适合现代生活的需要,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公司以“诚信”为本,产品遍布全国各地,远销周边国家。
5.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邵庄镇梅花拳传人
刘宝印,现在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魏海社区住,是梅花拳第15代传人
6. 菏泽梅花派有谁知道、句体点
梅花拳产生于明朝末,据传,明崇祯年间,徐州砀山县小尖庄的张山偶遇一僧人到其家传艺三年,遂学成此门武功。这是梅花拳的第一代传人。至第十代冯老帽和龙门派登州栖霞县邱长春真人来菏泽传艺。他们在菏泽高庄急收徒赵傅,这是梅花拳在菏泽流传的开始。赵傅为第十一代传人。赵又传艺司占彪,李家松等,是为第十二代传人,后,司占彪参加义和团,为义和团大师兄。他的四路七枪,混沌条曾威霞齐鲁。光绪末年,义和团失败,司遂潜回菏泽,悉心授徒,直至病逝。司和李又传艺吴宗明,郭玉明,师松光,司ⅩⅩ(司占彪之子)等,是为第十三代传人。至此,梅花拳遂在菏泽一带广泛流传开来。清末民初,司ⅩⅩ(司占彪之子)传艺李福田等,是为第十四代传人。司ⅩⅩ因体弱得病,李福田的武功实为司占彪所受。后,李福田又传艺杨士文,杨坤和,赵明朗,孔繁玺等,是为第十五代传人。这些人中有的享誉一方,有的全国闻名。其中杨士文曾于二十年代南京全国擂台比武中力克群雄,夺得甲等奖,冯玉祥将军亲赠单刀和银盾。后,杨士文又赴上海创办精武馆,广门收徒,梅花拳在菏泽一带盛极一时。1937年杨士文传艺贾龙升,贾龙图,贾锡钊等,是为梅花拳第十六代传人。贾龙升在李福田,杨士文的精心培育下,武功精进。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在天津召开的“全国民族体育运动会”上,他勇夺长兵和技击两项甲等奖。1959年后连获青海省,山东省武术比赛一等奖。1993年9月以78岁高龄,又在第三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上参加丈八梅花长枪,刀里加鞭,和猴拳三项比赛,荣获器械,拳术双项金奖。由于他的威名远洋,四方拜师学艺者络绎不绝。仅他的嫡传弟子就传180余人,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有用人才。改革开放以来,梅花拳得到飞速发展,仅贾公龙升所办的曹州武术馆至今已培养学生几万人,遍及全国十余个省份。短短几年即已传至二十一代,成为菏泽一带流传最广泛的拳种。
7. 菏泽梅花拳大师马富德
马富德是梅花拳十五代传。台湾的梅花拳是他传的。
8. 王守义的基本信息
生于1931年5月。自五岁随著王松元(梅花拳14代传人)练武。山东菏泽人。1936年随父习武,少年时便掌握梅花拳基本功老架、七节鞭、流星锤、徒手和器械对练等。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8年任济南部队武术队队长兼教练,同年10月在全军武术选拔赛中获全能冠军。1959年参加第二届全军运动会武术比赛获拳术亚军、器械第三名。后曾任“八一”武术队班长兼教练。1970年转业到菏泽地区体委任武术教练,先后向山东省武术队输送了十余名优秀运动员。1978年获全国少年儿童业余武术优秀教练员称号。1982年被评为菏泽地区模范共产党员。现为省武术协会委员、菏泽地区武术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