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樱梅茶花 » 三峡梅花石

三峡梅花石

发布时间: 2023-07-21 20:22:34

㈠ 中国名石都有那几种

一;鸡血石
鸡血石为印材中的霸主,价值不低度于田黄石。鸡血石要求血色要活,红色处于其它颜色的地儿当中,要结合得界限,要像"渐融"的一样。其次红色要艳、要正、浅色不行,发暗要发褐也不行。再次,血色成片状,不能成点散状或线状、条状、最主要要求鸡血石地子温润无杂质,色纯净而柔和。最后是"藕纷地"、"芥麦地"或"牛角冻。"
2、田黄石
田黄石是目前印材中的珍稀、绝品石种。此石属叶蜡石,产自福建省州市寿山乡1000年前即有开采。至明、清两代。田黄石更称名于世。成为历朝帝王、达官显贵、文人墨客竞相搜求的宝物。相传,清初皇帝祭天,神案上每每要供上一方田黄石,寓其"福(福建)、寿(寿山)、皇(田黄)"吉祥之意。田黄石产在寿山溪涧旁的水田里,因其不像其他石种那样,可形成矿脉,往往是当地农民在耕田、掘地时偶尔得之,所以产量绝少。据1983年12月9日《羊城晚报》载,寿山乡几位农民在平整土地时,偶然挖到一块状如"蛤肉"、色似枇杷、质感细腻滑润、重达4.3斤的特大田黄石(按:田黄石以两计算大小,够两即为成材,超过1斤以上即为"田黄王"),实属价值无量的稀世之宝。历来鉴别石料以其"细、洁、润、腻、温、凝"石之"六德"为标准。在鉴别田黄石时,往往还要观其色泽。田黄石有桔皮黄,枇杷黄,鸡油黄、黄金黄、熟粟黄等色别,尤以桔皮黄为上品。此外,还有田白、田红、田黑、田绿数种。因田黄石弥足珍贵,历来不少古董商人及文物贩子,以各种黄石稍事加工而充之,殊不知田黄石存在着一种他石的没有的特征,即半透明状的石肌里,隐现萝卜纹,亦或叫"瓜瓤纹",其色外浓而淡,间有红色水格纹,故有"无纹不成田"、"无格不称田"之说。
3、艾叶绿石
产于福建、浙江、辽宁、石色如同艾叶般翠绿。艾叶绿是名贵上品,除质地温透精绝外,它的颜色更是浓艳鲜嫩,翠绿无比。辽宁产的艾叶绿是"最上品"。
4、青田石
产于浙江青田县。青田石的石性石质和寿山石不大相同。青田石是青色为基色主调,寿山石则红、黄、白数种颜色并存。青田石的名品有灯光冻、鱼脑冻、酱油冻、风门青、不景冻、薄荷冻、田墨、田白等。

㈡ 我国有哪些供观赏的石头

观赏石的产出形式多样,种类繁多,造型奇特.独具风格。在收藏、欣赏、研究、开发、交流和销售中都难免会接触到观赏石的分类问题。关于赏石的名称和分类,各家仍是众说纷纪,在目前国内尚无统一观赏石分类方案的情况下,还无统一定论。所以,本人拟以赏石外形成因及产地为基础偿试分类途径,根据观赏石产出的地质背景、形态特征及所具意义等不同,将其分为造型石、纹理石、矿物晶体、古生物化石、宝玉石、事件石纪念石和文房石七类:其目的是想与我国赏石界人士共同探讨其分类的合理性,使我国这个赏石、藏石大国的赏石理论日臻完善 。

观赏石(外形成因)的分类
造型石,纹理石,矿物晶体,生物化石,宝玉石,事件石,文房石。
1. 造型石(PLASTIC ROCK):是最常见的类型:通常是指一些造型奇特的岩石、矿物,以婀娜多姿的造型为特色,求其形.赏其貌.如江南太湖石、安徽灵壁石。西北风砺石、西南钟乳石、淄博文石等。

2. 纹理石(图案石、画面石):以具有清晰、美丽的纹理、层理或裂隙等组成平面图案为特色,求神似,赏其意,如南京雨花石、宜昌三峡石、兰州黄河石、柳州红河石、临朐齐彩石等。
3.矿物晶体:漂亮完整的单晶、晶簇等,如辉锑矿、雄黄、孔雀石、水晶、萤石等。
4.古生物化石:完整清晰和形态生动的动植物化石,如鱼、三叶虫、角石、菊石、硅化木等。
5.宝玉石
6.事件石和纪念石;重大自然事件、历史事件遗留下来的石头,如天外坠落的陨石、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弹等,或与、人物活动有关的具有特殊纪念意义和科学价值的石体,如蒲松龄收藏过的灵壁石、中美建交时尼克松赠给毛泽东的月岩标本、造成北宋败国的花石织的太湖石等。
7. 文房石;质地细腻或形奇色怪有一定实用价值的石体。如端砚石、鸡血石图章、根幅石镇纸和印章石等。
一、 造型石
1. 灵璧石
2. 英德石(英石)
3. 昆石
4. 太湖石
5. 文石
6. 崂山绿石
7. 风砺石(风凌石)
8. 钟乳石
9. 珊瑚
10. 彩陶石(来宾石)
11. 大化石
12. 天峨石
13. 彩腊石
14. 吕梁石
15. 墨石(旱墨石、水冲墨石)
16. 栖霞石
17. 千层石、
18. 天景石
19. 长岛球石
20. 武陵石
21. 穿孔石
22. 河源石
23. 河洛石.
24. 龟纹石
二、 纹理石(STRIATED ROCK )
1. 黄河石
2. 三峡石
3. 雨花石
4. 彩陶石
5. 红水河图文石——红河石、草花石、三江彩卵石、、、、、、、、
6. 齐彩石——红丝石、紫金石、枣花石、五彩石
7. 华安玉(梅花石,古称茶烘石)
8. 菊花石
9. 景文石
10. 昆仑彩石(丹麻玉)
11. 福山梅石
12. 牡丹
13. 汉江石
14. 大理石
15. 泰山石——泰山石、泰山灵芝玉、、、
16. 竹叶石

三、 矿物晶体 (MINERAL CRYCTAL )
1. 水晶——水晶、紫晶、烟晶(墨晶、茶晶)
2. 孔雀石——放射孔雀石、钟乳孔雀石、蓝铜孔雀石
3. 冰洲石
4. 晨砂
5. 沙漠玫瑰(重晶石)
6. 锑化(辉锑矿)
7. 锡石
8. 黄铁矿
9. 萤石
10. 菱锌矿
11. 白铅矿
12. 白钨矿
13. 铬铁矿
14. 镍铁矿
15. 重晶石

四、 生物化石(FOSSIL 化石)
太古代
元古代
古生代
1. 寒武纪——燕子石(蝙蝠石)、三叶虫化石、珊瑚化石、
2. 奥陶纪——鹦鹉螺、震旦角石、
3. 志留纪——笔石
4. 泥盆纪——贝壳、鱼化石
5. 石炭纪——两栖、爬行类化石
6. 二叠纪——
中生代
1. 三叠纪——
2. 侏罗纪——恐龙化石、
3. 白垩纪——鸟类化石、
新生代
1. 第三纪——
2. 第四纪——
其他
1. 琥珀
2. 珊瑚化石
3. 木变石(硅化木)

五、 宝玉石()
1. 宝石
1) 世界七大宝石——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变石、欧泊石、猫眼石(金漆地)
2) 高档宝石——金绿宝石、贵尖晶石、猪血堇金石、帕德马刚玉、翡翠
3) 刚玉——白蓝宝石、黑星石、金黄宝石、星光红宝石、星光蓝宝石、猫眼红宝石、猫眼蓝宝石、东方祖母绿、东方海蓝宝石、东方紫晶、东方黄玉、东方红锆石
4) 绿柱石——海蓝宝石、水蓝宝石、铯绿柱石、黄透绿柱石、白绿柱石、红绿柱石
5) 红柱石
6) 蓝晶石
7) 方柱石
8) 尖晶石——浅色尖晶石、紫尖晶石(贵榴石)、橙尖晶石、蓝尖晶石(镁铁尖晶石)、黑尖晶石(亚铁尖晶石)、绿尖晶石
9) 电气石——蔷薇电气石、红紫电气石、绿电气石、黑电气石、无色电气石、兰电气石、镁电气石
10) 橄榄石——绿橄榄石、贵橄榄石
11) 石榴石(加纳石)——紫牙乌、翠榴石、波希米亚石榴石、钙铝榴石(蔷薇榴石、加利福尼亚榴石、肉桂石) 、铁铝榴石、朱红榴石、钙铁榴石、锰铝榴石、翠榴石、黑榴石、钙铬榴石
12) 十字石
13) 黄玉(黄晶)
14) 硅铍石
15) 锆石(锆英石)——风信子石、红锆石、蓝锆石、锡兰黄锆石、马塔拉钻石、水锆石
16) 蛋白石(闪山石、月华石)——勒子石、黑云山、非猫眼(七滴石、火蛋白石、贵蛋白石)
17) 耀长石——月光石、日光石、天河石、正长石、拉长石
2. 玉石
1) 硬玉——翡翠、桃花石、京粉翠
2) 软玉
阳起石——和田玉(阳脂玉、墨玉、青玉)、蓝田玉、
透闪石——新疆碧玉
3) 蛇纹石
岫岩玉
南阳玉——安绿玉、古松绿、泰山玉、
4) 松石(松绿石、土耳其玉)
5) 青金石(青玺、琉璃)
6) 古绿石
7) 虎眼石(硅化石棉)
8) 锂辉石(紫锂辉石、翠绿锂辉石)
9) 皂石(白翡翠)
10) 玛瑙
11) 次生石英岩——京白玉、密玉、独山玉、洛翡、东陵石(砂金石)
12) 石英致密晶质——蔷薇石英(芙蓉石、祥南玉)、鹰眼石、虎眼石、耀石英、蓝宝石英
石英隐晶质
玉髓——血滴石、光玉髓、肉红玉髓、绿玉髓、腊玉髓、澳洲玉(南洋翠玉)
玛瑙——合子玛瑙、截子玛瑙、缠丝玛瑙、兰玛瑙、胆青玛瑙、缟玛瑙、酱斑玛瑙、苔纹玛瑙、红玛瑙、锦犀玛瑙
13) 人造石金星石(紫金砂)金刚砂

六、 事件石( ROCK)
火山弹、月球石、南极石、陨石等。

七、 文房石( ROCK)
1. 印石
1) 青田——浙江青田石、北京叶蜡石、福建蒲田石、宁波大松石、广东广绿石
2) 昌化石——鸡血石
3) 寿山石——田黄、塔石、冻石
4) 巴林石(成分:高岭石)——鸡血石类、冻石类、彩石类
5) 林西石
6) 辽宁岫玉
7) 泰山墨玉
8) 碳酸盐——大理石、白云石、汉白玉、方解石(冰洲石、钟乳石)
9) 动物——象牙、犀牛角、鲨鱼骨、海象牙、猛犸牙
10) 植物——黄杨、竹根、橄榄核
11) 瓷
12) 金属(金、银、铜、铅)
2. 端砚石

3.

㈢ 湖北出什么石种的奇石

湖北观赏石:
1、襄阳石
襄阳石,产于湖北省西北部襄樊市。襄阳石的种类较多,其代表石种有造型石和浮雕石。
襄阳造型石,主要产于凤凰山上,在隆中山、大旗山、小旗山、乐山等襄樊境内的许多山上都有分布。呈青黑、灰褐等色,击之有声;其形状千姿百态,有山势险怪的山形石,也有似人物、动物的象形石,极富灵气和神韵。《云林石谱》襄阳石:“襄阳府去城十数里,有山名凤凰,地中出石,积长尺余,或如拳者,巉岩险怪,往往如大山势。色稍青黑,间有如灰褐者,扣之有声,土人不甚重。政和间,惟镇江苏仲恭留台家有数块,置几案间。”
襄阳浮雕石,产于襄樊境内的南漳山区,蕴藏在离地表一米以下的山泥里。浮雕石出土后,因石缝中所嵌的泥土十分坚硬,要将其彻底清洗干净,颇费时间,粗看并不怎么样,仔细欣赏却是大雅之石。浮雕石质地很好,击之仿佛玉振金声;其形态有苍茫之美,石上的天然浮雕具灵动之气,气象万千。
2、汉江石
汉江石,产于湖北省汉江河床、沿岸及支流。汉水发源于陕西北源,全长1577公里,流河穿越湖北十堰,从丹汉口东下,流经老河口、谷城、襄樊进入汉江平原。汉江石是河卵石,石质成分主要由砂岩、泥岩、灰岩等组成。其形成年代久远,经过亿万年的地质变动、风化侵蚀、水流冲刷等作用,石上天然纹理有似飞禽走兽及各种景物,画面逼真,极具美感。汉江石经过长期的水洗沙磨,石质细腻、湿润,硬度在6~7度左右,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
汉江湖北武当山段,产出一种如丹漆似彩霞的不规则卵石。此石石质坚硬,色彩艳丽,有强烈的玻璃光泽,宛如新疆红玉玺。石上偶生一二道白纹,构成如汉字或象形等图案。
汉江湖北谷城段的奇石资源极为丰富,在谷城境内有六十多公里长的卵石带。由于汉江两岸岩石结构复杂,奇石品种较多,有玉质性的汉江玛瑙、汉江鸡血红,也有动植物化石等。并以图纹石为主,少量造型石。石上纹理自然、呈现出似自然景观、珍禽异兽、花草、动物等绚丽多彩的图案。
汉江湖北襄樊段是较为理想的奇石寻觅地,襄樊段的汉江石品类较为丰富,已发现的有鸡血石、玉带石、玛瑙石、金纹石、玉髓、红碧玉、化石、蜡石、硅石、石英石等。这些石头经上游冲滚磨炼、沙磨击浪后,其质地、形状、石色、纹理等极富自然韵味,通灵传神,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3、汉江水墨石
汉江水墨石,产于大荆山襄阳一带江流间的卵石滩。该石的源于鄂西北山地,在自然的漫长作用下,岩石从小溪到大河,不断滚磨,形成光滑的卵石。
汉江水墨石的地质构成简单明晰,石英质与石灰质互相渗透,白的泛青,黑的似墨,奇妙地变幻出了浑然天成的图案。其石纹线条优美、富于变化,石色自然朴实。构成画面有似神迹仙踪或古风野俗,有的似山峰层叠或水波荡漾。
4、黄石孔雀石
黄石孔雀石,产于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县境内的铜录山。孔雀石古称石绿,又叫铜绿,有放射状和皮壳状两种,放射状可作为天然颜料,且颜色鲜亮久不褪色,皮壳状可作观赏石或琢制工艺品。
铜录山出产的孔雀石,大多为豆状、皮壳状,呈深绿色或墨绿色,坚韧厚重,经抛光后有水波花纹,绿莹莹的仿佛半透明,有的还呈猫眼现象。浑然天成无破损的铜绿山矿孔雀石,厚重润泽,光洁如绿玉,石上有一圈圈绿色的花纹,清俊、雅洁。用孔雀石雕琢成的工艺品,可与翡翠、玛瑙制品媲美。
铜录山有古矿冶遗址,早在明代,就有人在这里进行铜矿开采和冶炼。
《大冶县志》记载:铜录山在县西叫堡,距城五里,山顶高平,巨石对峙,每骤雨过后,有铜绿如雪花小豆,点缀于石之上,故得名。
《湖北省志》:孔雀石,绿色,玻璃光泽至金刚光泽,硬度3.5-4,比重3.9一4,性脆。产在含铜硫化物矿床的氧化带,是原生含铜矿物氧化后所形成的表生矿物。化学成分为Cu2[CO3](OH)2,单斜晶系,单晶体呈针状,通常成放射状或钟乳状集合体。由于色泽鲜艳,可作找寻原生铜矿床的标志。化验结果表明,铜绿山矿矿床是属于多元素的伴生、共生型,伴生的主要元素有铁、铜、金、银、钴、钼、硫等,以铁为主,其中含铜1.61%,铁40.23%,金1.15克/吨,银11.73克/吨,钴0.0154%,钼0.12%,硫25.4%。
5、玛瑙石
玛瑙石,也称三峡雨花石,主要产于湖北省宜昌地区流经宜昌、当阳、枝江的玛瑙河流域。该石近似雨花石,呈红、黄、白、绿、紫、黑等色,五彩斑斓,散落于玛瑙河滩。在当地有诸多称谓,枝江人称玛瑙,夷陵区人称玛光,猇亭区人称玉石,也有称五彩石、花石头等。宜昌玛瑙石的储量较多,在夷陵区的土门、丰宝山,猇亭区的云池、高家、桃子冲、石板冲、马宗岭、虎牙,西陵区窑湾、伍家区伍家乡等地均有发现,分布面积约400平方公里。宜昌枝江一带早在1000多年前就有人收藏雨花石,但产地大都被林地覆盖,雨花石多从山体自然崩塌等裸露处拾取。
玛瑙石多是半透明的玛瑙,石质坚硬,多为扁圆形。其色彩、种类、石质等方面与南京雨花石大致相似,但宜昌的玛瑙石内含矿物杂质较多,构成的图纹更为丰富;且个体大,直径在10厘米以上的玛瑙石较为常见,少数可达20公分以上;还有为数不少的绿色玛瑙石。
宜昌玛瑙石所含矿物质成份达10种以上,因矿物成份的浓淡多寡不同,而产生缤纷的色彩变化。呈混合色或单色,而混合色一般都是各种色彩相互穿插,石上构成的花卉、风景等图案,内涵极其丰富。有似千姿百态的梅花,显白底红梅、黑底白梅、黄底黑枝红梅、棕枝红梅、绿枝红梅和黄梅;有的构图精绝,恰似秋景,朱红与金黄混然一体,或黄色底面上缀满红果,或红黄色彩在山头峡谷间点缀,或红色枝叶与金黄色石面相映,呈现出层林尽染的诗情画意;有的似花草枝影,呈现出橙红、绿蓝等草花图案,还间有一轮明月;有的形色似青花瓷,彩色草花纹布满瓷体;有的呈黄、白、红、紫等艳丽色彩,显现出似迎春花、映山红、玫瑰、桃花、荷花、桂花的图案。有神似,有形似,有形神兼备,图案奇特,意境深远。
玛瑙河发源于当阳玉泉山,在枝江姚家港注入长江,全长28公里,因这一带未有大山脉大水源,可能古源头在神农架境内,神农架有玛瑙矿,经古河将玛瑙冲积于下游两岸,后沧桑变迁,上游古河床隐迹。
宋·杜绾《云林石谱》玛瑙石:“峡州宜都县产玛瑙石,外多沙泥积渍,凡击去粗表,纹理旋绕如刷丝,间有人物鸟兽云气之状。土人往往求售,博易于市。……”注:峡州宜都县,今湖北省枝城市。峡州辖境相当于今湖北省宜昌、远安、宜都等地。
《归州志》载:“苍茫溪,一名玛瑙河,盛产玛瑙,大者如瓜,小者如豆,藏在遍河床卵石之内……色红、茶黄、淡青……尤以透明纹理、中有鱼虾、月亮、屋宇图案者为贵。”
6、清江云锦石
清江云锦石,又称古陶石,产于湖北省恩施市大龙潭清江河漫层。该石石体由内外两种不同性质的石头所组成,花纹突出石面,有的突出面高达1cm~2cm,呈浮雕状,以优美流畅、婉转曲折的线条构成各种图案,似行云流水、狂涛巨浪、人物肖像、飞禽走兽、亭台楼阁等。有的内胎已融蚀殆尽而成为镂空石,有的花纹层被冲磨而成全裸的石骨。石胎母岩主要是硅质或硅炭质灰岩,石质坚硬致密,呈灰褐色或浅黑色。是1996年发现的新石种,色如古陶、青铜器,造型天然别致,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清江云锦石质地细腻温润,色泽和谐凝重。以黄色、青色为主色调,并有灰白、浅棕、淡蓝、铁红、微黑等色,显得古朴、沉稳。有不少青花云锦石的花纹层砺腻相兼,质感清润,在强光下能反射出瓷釉光泽。其花纹突出石面,如镂如刻,线条粗细均匀,如云似锦,如波似浪;有的花纹相叠,形成浮雕型和镂空型,构成千姿百态、富有立体感的景物景象,古风古韵,古朴典雅。按其形态大致可分四类:全包型,整个石面布满花纹,没有溶蚀空间;浮雕型,石面未被花纹完全覆盖,花纹或粗或细,错落有致,黄色花纹与灰白色的溶蚀空间形成浮雕状;镂空型,花纹疏密相间,彼此相连,空间溶蚀较深,有的只剩很少母岩,如镂空雕刻艺品;多色型,硅质灰岩与硅炭质灰岩相间的砾石,在溶蚀、结晶过程中形成黄色、褐色或黑色花纹,互相映衬。
清江云锦石一般要等到枯水季节才能采集,从泥砾层中挖出来时,表层有松软细腻的灰白色或黄色粘土包裹,外形与砾石相似,为卵状、卵块式圆状。经清理洗刷去除粘土层,即呈现出浮雕式的花纹,花纹层硬度3.0~5.5,无石灰性反应;花纹层里面是一层灰白色或黑色母岩,有弱石灰性反应,系硅质、硅炭质灰岩。
清江云锦石是第四系大姑期冰碛泥砾层中的硅质灰岩、硅炭质灰岩类砾石在特殊的地形水文条件下所形成的,在河漫滩中,硅质灰岩、硅炭质灰岩砾石里的炭酸盐、硅酸盐在洪水季节溶蚀,溶蚀出来的盐类,到枯水季节有的淀积下来形成新的硅酸盐。如此干湿交替,反复地溶蚀、流失、淀积,而河漫滩冰碛泥砾层地形又相对稳定,在漫长的年代里淀积析出的硅酸盐结晶构成云锦花纹,其硬度因纯度和结晶程度而异,而残留的铝氧化物则形成灰白色或黄色高岭土状表层。
7、湖北菊花石
湖北菊花石,产于湖北省西部宣恩县长潭河乡、恩施市红土乡及建始县等地。该石呈黑灰色,石质坚硬而细腻,石中花朵,色若堆雪,形态以菊花为主,间有帚状花、蝴蝶花等。花朵大小不一,直径一般5cm~15cm,最大者可达40cm~50cm。菊花石图案飘逸潇洒,石质软硬适中,是较为稀有的观赏石,也可雕琢成各种工艺品,独具欣赏价值。
湖北菊花石致密坚硬,外观呈块状,基底为灰黑色间白、灰白色菊花状纹,少数有白色方解石细脉穿插和体态较大的生物化石点缀。花瓣放射状,其矿物成分主要是方解石和石英,有的含菱锶矿及天青石。花蕊主要由方解石和石英组成。石上花形有多种,有花蕊花瓣者,花瓣向四周散开,呈蝴蝶状、绣球状、凤尾状等,花蕊为圆形位于花瓣中心;有花瓣无花蕊者,花形不完整,但仍有观赏价值。还有的无花形,似脉状、不规则状、星点状等散落在基底上;以花形完整,有花蕊花瓣者为佳。
湖北菊花石赋存于二叠系石灰岩、白云岩与碱性火成岩接触交代带上,根据地质产出和岩石特征分析,是含锶高碳酸盐岩在成岩深埋藏阶段后期经重结晶~交代作用而形成的。最早于1987年在宣恩长潭河发现,之后在恩施地区数县市都有出露。恩施市菊花石主要分布于红土乡、新塘乡、沙地乡辖区交界处的沿马尾沟、清江河一线,矿石赋存于下二叠系茅口组和栖霞组地层中,含矿段厚20~25米,从上往下有三层菊花石,相互间隔6~8米,分别为0.77米,1.2~2米,1.8~2.74米。花纹呈放射状,似鸡爪、蟹爪、菊花、蝴蝶花、铜钱花、绣球等形态,花朵嵌布于灰岩中,其直径大者70cm,小者5cm,一般在10~20cm,由8~14个花瓣组成,花蕊近似园形。花朵分布不均,稀者每平方米6~8朵,密者可达10余朵。
8、三峡石
三峡石,产于湖北省长江三峡沿岸河床滩头。该石是产于长江三峡地域内各种奇石的总称。三峡石的石质成分为蛋白石、石髓、玛瑙、砾石等;色彩丰富,以黑、白、灰、黄色为主;形状千姿百态,天然纹理独特。
三峡石主要分布在峡江两岸的溪流河谷或崇山峻岭中。石源来自长江上游冲积到此和该区古老的前震旦系变质岩、沉积岩和前寒武纪侵入的花岗岩。三峡石种类繁多,在形态、色彩、纹理等方面颇具特色。以画面清晰、景致典雅的图纹石为主;也有奇形怪状、抽象奇巧的水冲石和山石等造型石,如神农架的山石,远安、兴山等地的怪石;还有色彩石、化石、矿物晶体等。或状形类物,惟妙惟肖;或色泽艳丽,构图精妙;或晶光闪耀,玲珑多姿。
9、黄州石
黄州石,也称黄州玉,产于湖北省黄冈县黄州一带长江沿岸。该石质地坚而柔韧,光滑圆润,温莹如玉;呈红黄之深浅色,有的纹理细如丝,既鲜丽,又宛然;形状多为椭圆、扁圆,也有奇形怪状的,以奇形为佳;大者如西瓜,最小者亦似黄豆粒。
黄州石是一种五彩玛瑙石,现黄州赤壁及龙王山等地仍可拣到。其赏玩最好是水浸法,水浸石长年润泽不枯,生机盎然,石子色泽、纹理、图案尽显,有极高观赏价值。
宋·杜绾《云林石谱》黄州石:“黄州江岸与武昌亦壁相对,江水中有石。五色斑斓,光润莹彻,纹如刷丝,其质或成诸物像,率皆细碎。顷因东坡先生以饼饵易于小儿,得大小百余枚,作怪石供,以遗物迹,后亦为士大夫所采玩。”
10、堵河石
堵河石,产于湖北省十堰市堵河。堵河发源于神农架,是汉江最大的支流,上游峡谷中各种山岩在漫长年代中经上千米落差急流的搬运、冲刷、撞击和洗磨,于堵河中下游稍缓的地段沉积、幻变成质地坚硬,造型生动,线条流畅,色彩斑斓的卵石。
堵河石为硅质岩、碧玉岩、粉砂岩等,质地细密坚硬,石表光滑细腻,体形硕大,多有高宽数尺,重几百斤的佳品。绝大多数为圆形或椭圆形,也有许多千姿百态、造型奇特者。颜色以红、黄、蓝、绿、紫组合构成,尤以红、绿、黑为主调,色泽明快、朴素清新。石上纹理千变万化,多显杂乱,少数规律有序,显同心圆状、对称均衡状等,或疏密、虚实似有韵味,有的亦构成山水、动物、草木等图案。
11、荆山类太湖石
荆山类太湖石,产于湖北省谷城县茨河镇承恩寺村一带的荆山山脉。该石质地稍脆,轮廓凹凸不平,盘古苍劲,变化多端。多体形较大,一般达2~3米,也有小巧玲珑者,约在0.3米左右。造型千姿百态,有的似奇峰凌云,有的似禽像兽,也有的洞孔遍体,风姿飘逸,击之有声,具有瘦皱漏透之美。
12、南河石
南河石,产于湖北省襄樊市谷城县的南河。该石为南河中的卵石,石质硬度约4~6度左右,石表光滑细腻,有陶质感;体量在5cm~45cm之间;有的造型奇特,粗犷雄浑,内涵丰富;有的形成浮雕山水画,意境怡人。其彩色浮雕石亦较为稀罕,石上纹路清晰,璀璨怪异。
南河发源于神农架林区东南麓,经房县、保康、谷城汇入汉江。在谷城境内流经5个乡镇,流长74公里至城关镇格垒嘴村入汉江,流域1051平方公里。南河石主要产于胡家渡以下与汉江汇合处的三十多公里河段,多为卵石类图纹石,也有少数造型石,其质地亦有玛瑙、石英、矿晶、化石等。
13、震旦角石
震旦角石,又称宝塔石、直角石、竹笋石、太极石、塔影石。产于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荷花店山中及长阳县、兴山县等地。该石为古生物化石,外形呈圆锥形,一头尖,一头宽,表面发育有节、竖纹等,将它倒置有如一座宝塔,其石面有二三十节环状圈纹突起,亦犹似竹笋,如果剖面是横向,则似一幅太极图。角石经过凿磨,倩影外露,景致高贵典雅,光彩照人,极具观赏性。宜昌一带对震旦角石的开发利用早至宋代,其琢磨为石屏等则盛行于清末明初。
震旦角石是古无脊椎动物化石,这种动物为软体头足纲的一属,生活在大约五亿年前的大海中,有一个坚硬的圆锥形外壳,或直或盘卷,壳体表面有波状横纹,壳内有很多横板,壳长可达二米以上,多数在几十公分至一米之间。震旦角石分布在奥陶纪地层的岩石中,除了宜昌,咸宁市咸安区的刘家桥、通山县等地震旦角石的蕴藏量也很丰富。作为观赏用的震旦角石一般不宜从岩石中全部剥离出来,应依其形态精工细凿,使它呈半浮雕状,显得质朴有趣。
《东湖县志》载: 县北九十里,大王坪山产此石,横开有白圈,伊如太极,直开文彩耸出,俨如浮图。大可为屏,小可为砚,惜不发墨。 普溪坪、黄公山上有箍子洞,产石,直者象笋,横则为太极图。 (东湖,今宜昌)
《荆门州志》宝塔石: 产远安荷花店山中,形如笋,一笋者居多,或有三笋连生者,有纵横生者,锯为屏风,直者如塔,横者如太极图,亦奇产也。
14、青龙山恐龙蛋
青龙山恐龙蛋,产于湖北省郧县柳陂镇青龙山。青龙山,面积约4平方公里,恐龙蛋化石群东距郧县县城约12公里,南距十堰市区18公里。青龙山恐龙蛋化石发现1995年3月,在青龙山周围不足4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地表恐龙蛋分布集中的有8处,其中以红寨子和土庙岭两地分布最为集中,这里恐龙蛋化石成片出露,数量之多,分布之集中,保存之完好,实属世界罕见。
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特点是:数量大,地表可见的恐龙蛋化石或蛋坑有2000个,在分布最集中的地带约6万平方米范围内,地下贮存量更多。埋藏浅,产蛋地层大多已露出接近地表,稍加揭露即可见到成窝完整的恐龙蛋化石。种类多,恐龙蛋在目前国际报导发现的8个科,国内报导发现的7个科中,青龙山发现有5个科,且恐龙蛋化石和科中多数的属种为首次所见。分布集中,蛋化石密集程度高,在地层剖面上产蛋层位一般为2~6层,且层位比较稳定,仅土庙岭分布有5层,同一层位蛋窝间距一般为3~5米,最密处不足3米,每窝蛋的数量一般为10个左右,最多可见25个。保存完好,化石及区内地貌保存较完整,基本保存了原始成窝状态。
1997年郧县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列为国家一级地质遗迹保护区。1998年郧县在恐龙蛋化石最为集中的土庙岭修建了500多米长的保护墙,保护区总面积为0.6平方公里。
15、绿松石
绿松石,又名松石、绿宝石,古称襄阳甸子、荆州石,产于湖北省十堰市郧县、郧西县、竹山县一带。该石质地细腻纯净,色泽鲜嫩艳丽,灿烂柔和,质感强烈。颜色多为天蓝、碧绿、灰蓝、粉绿,形状多呈豆状、葡萄状,一般大小有如核桃或苹果,大块不多。绿松石是一种次生矿物,由含铜、铝、磷的地下水在早期花岗岩石中淋滤而成,在近地表的矿脉中沉淀形成凝聚体,被岩脉的基质所包裹,因其色、形似碧绿的松果而得名。尤以郧县云盖寺附近开采出来的绿松石品位最佳,最为珍贵,国际上称为 云盖石 。
目前世界最大的一块绿松石,产于湖北郧县海拔1200多米的云盖山上。这块绿松石呈蓝绿色,结构完整,质地细腻,长82厘米,高、宽各29厘米,重达66公斤。
◎资料:绿松石是含水的铜、铝磷酸盐矿物,化学分子式为CuAl6(PO4)4(OH)8·5H2O。属三斜晶系。晶体形态呈致密的隐晶质集合体,有时呈皮壳状、凝聚体状,单个晶体极为罕见。颜色多呈天蓝色、淡蓝色、绿蓝色、绿色、淡绿色。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条痕白色,不透明。折光率1.62,双折射率0.040,多色性弱。莫氏硬度5-6度,密度2.6~2.9g/cm3。无解理,断口平坦状,有时呈贝壳状。质地十分细腻,韧性相对较差。绿松石的形成与外生淋滤作用有关,多呈豆状、鲕状、葡萄状、姜状和角砾状产出。绿松石中常杂有如线似网的黑色纹状杂质,其石线又分铁线与泥线,铁线纤细,粘结牢固,质坚硬,具蜘蛛网纹的亦可成佳品;泥线为粘土质细脉组成,胶结不牢固,质地较软,基本上没有使用价值。绿松石的颜色因所含元素不同而有异,氧化物中含铜时呈蓝色,含铁时呈绿色。优质绿松石呈纯正的天蓝色,不透明或微透明,光泽柔和,无褐色铁线或偶有铁线构成蜘蛛网状花纹,抛光面似上釉瓷器。
16、江汉鱼化石
江汉鱼化石,主产于湖北省荆州市的松滋市、宜昌市的当阳市、宜都市一带。江汉鱼化石体长一般为6至15厘米,鱼骨己磷酸盐化,大部分脊椎、肋骨、细刺、鳞片清晰,形态完整,保存在暗绿灰色或灰色的石板上,石中有单条或多条大小不一的江汉鱼化石,神态悠然,栩栩如生,具有一定的观赏情趣。
江汉鱼属于硬骨鱼纲,鲤形目。头部较小,鱼背凸起,背鳍高而位于身体中部,尾鳍深叉明显、对称,体形肥宽且短,形态侧扁,类似于现在的武昌鱼。其磷酸盐化的骨质脆而硬,摩氏硬度4.5~5度,部分有方解石交代、充填,呈褐、浅褐、深褐色,半透明至微透明状。鱼化石基岩为浅灰、灰黄、绿灰色的薄层状钙质粘土叶岩,间有浅黄白色水云母粘土叶岩,层理清晰,易沿层面剥离获得完整的化石标本。
17、松滋石
松滋石,产于湖北省西南部松滋市溪水中。该石五色亮丽,间有莹澈纹理,温润如刷丝,类似江苏仪征的玛瑙雨花石。
《云林石谱》松滋石:“荆南府松滋县溪水中出五色石,间有莹彻,纹理温润如刷丝,正与真州玛瑙不异,土人未知贵。”
18、石棋子
石棋子,产于湖北省武昌,近似雨花石。《云林石谱》石棋子:“鄂州沿江而下,隔罗洑之西,土名石匮头。水中产石,如自然棋子,圆熟匾薄,不假人力。黑者宜试金,白者如玉温润。山下有老姥,鬻此石为生,相传神怜媪,故以此给之。”
19、穿天石
穿天石,亦称穿心石,产于湖北省襄阳市汉江中。穿天石是一种乳白色的小石头,上面有天然形成穿透石头的孔窍。《云林石谱》:“襄州江水中多出穿心石,色青黑而小,中有小窍。土人每因春时,竟向水中摸之,以卜子息。……”
宋代正月二十一日过穿天节时,襄樊百姓在汉江边聚会,妇女们在沙滩上捡拾有孔窍的小石头,用丝线穿起来,戴在头上,以祈求生孩子,吉祥幸福。
20、香溪石
香溪石,产于湖北省西陵峡香溪河谷的香溪中。该石五色斑烂,图纹美轮美奂,石体被溪水冲磨得光滑圆润,很有蜡质感,盛产于香溪。香溪又称昭君溪,由发源于神农架的九冲河与龙口河汇流而成,上起宜昌市兴山县城西北皂角树,流经昭君村前,至秭归县城西7.5公里香溪口汇入长江,全长37公里。溪水湛蓝碧透,溪底彩石斑斓。
《归州志·物产》: 五色石出归州香溪。 ;清·宋荦《均廊偶笔》: 归州香溪中多五色石。曩有宦游者于溪中得石,大如斗…… 。
21、龙马石
龙马石,产于湖北省秭归县屈原镇(原新滩镇)龙马溪和天门垭村。该石呈黑色,上有金色纹理,敲打时能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可用雕制于砚台、屏风等工艺品,亦可制成磬石和乐器。龙马石的利用始于明代,清代时新滩所产的 龙马金花砚 可与广东肇庆的端砚媲美。
《归州志·物产》: 龙马石出龙马溪中,其色黑,上有金花,可为砚及屏、磬之类。
22、丰宝石
丰宝石,产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的丰宝山。
《宜昌府志·物产》: (东湖)县东二十五里丰宝山产石,红白二色,纹彩绚烂,谓之纹石。 《东湖县志》: 珠宝之山,实峙县阳,山产纹石,色辉夜光,理密缠丝,赤白成行,安得玉人,追琢其章。
注: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夷陵县为东湖县并为宜昌府治所,1912年改东湖县为宜昌县,2001年撤宜昌县设夷陵区。
23、雷石
雷石,亦称雷楔、雷榍,产于湖北省宜昌麻溪一带,峡口北岸之晓峰、新坪一带也有分布。该石多掩埋于沙砾之中经雷雨洗刷之后出露,宜昌麻溪一带自古亦有产出。
《宜昌府志》: 雷石,麻溪山中出,形似枣核,大者如卵,莹澈如水晶,每经雷雨后山田中往往觅得之,一名雷楔。
24、大沱石
大沱石,产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荆州市江陵县一带的长江中。该石石质坚硬,叩之有声,多为青黑色,偶有黄、绿色两色,纹理稍粗,经江水长久冲刷磨洗,形态圆滑,石上布满天然花纹,有的似花草林木,高雅美观。可制砚台,亦颇能发墨,大沱石砚的制作始于北宋。
大沱石多产于峡江两岸沱滩之间,尤其以秭归大表沱所产为佳。峡江是指长江流域三峡的四百里水域,即从重庆奉节到湖北宜昌的江段。峡江人称江水为沱,沱石即江水中的石头。
杜绾《云林石谱》:“归州石出江水中,其色青黑,有斑纹如鹧鸪,质颇粗,可为研,甚发墨。土人互相贵重。峡人谓江水为沱,故名大沱石。”
赵汝珍《古玩指南》:“湖北省荆州属归州产石,名大沱石,其色青黑,其纹理较粗,亦颇发墨。归峡人谓江水为沱,盖即江水中石也。归峡人多用之,他处人士多不知也。”
25、石燕
石燕,产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夷陵区及襄樊市南漳县等地。该石属古生物化石,因石中之纹状如燕翼而名。形态似燕的古生物化石有多种,如三叶虫、笔石、鹦鹉螺、珊瑚等。
《宜昌府志》: 石燕,罗惹坪诸山多有之。 《石雅》:石燕 出湖北南漳、宜昌及秭归,今宜昌所见,品类不一,尤多古代珊瑚。
26、渔洋石
渔洋石,产于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聂家河镇一带渔洋河中。渔洋河全长104公里,发源于五峰、长阳交界处,流经宜都市52公里后汇入清江。聂家河镇位于清江下游最大支流的渔洋河畔,距宜都市约13公里。 文章来源:中国花卉奇石网www.51huahui.cn

㈣ 国内有哪些不坑爹的春游景区

个人经验,游览时提升性价比的关键:

1、淡季去,很多景区门票半价,人少。

2、走远些,不要门票或门票便宜,人少。

3、多做功课,多与同好交流,发现自己感兴趣,其他人不太感兴趣的景区,便宜,人少。

4、季节性强的景点,做好功课,去对时候,值回票价。

5、过于常规的热门景区,做足功课,深入游览,把感兴趣的点尽可能体验到,值回票价。

以下是一些推荐

1、淡季去,很多景区门票半价,人少。

  • 甘南郎木寺冬季免费,几无游客,提前做功课可赶上盛大的佛事活动,壮观免费。遇下雪如仙境。

  • 10年去甘南拉卜楞寺冬季门票半价,游客少,藏民多,食宿便宜。

  • 天水麦积山石窟冬季门票半价,可以看到麦积覆雪的胜景,游客少到不行,栈道上没人拥挤,想看多久看多久,想怎么拍怎么拍。

  • 冬天的拉萨布宫,淡季票价,不用提前排队买票,随到随进,想怎么看怎么看,想走回头路随便你,夏天绝对不行。而且冬天的拉萨游客少,前后藏,卫藏、康区的人都上去了,大昭寺前面好像一个免费藏族服饰展,尽情看吧。

  • 悬空寺、云冈石窟,冬季去游客比其他三季都少。悬空寺的栈道上不拥挤,也不用腿软了。云冈石窟游客少,每个窟都可以拿着自己买的手册,比对着慢慢看,比导游讲的好。

  • 敦煌,莫高窟冬季门票半价,游客特别少,开的窟和夏天一样多,门口博物馆的复原展没人看。千佛洞也没游客,随便看。缺点是鸣沙山冷,月牙泉冻住了。

热点内容
没有情人节的句子 发布:2025-02-06 19:44:08 浏览:947
消炎的花卉 发布:2025-02-06 19:29:53 浏览:997
坦尼克白玫瑰 发布:2025-02-06 19:20:52 浏览:981
竖幅牡丹图 发布:2025-02-06 19:15:36 浏览:50
樱花盛饮料 发布:2025-02-06 18:45:52 浏览:697
临清海棠花 发布:2025-02-06 18:45:50 浏览:303
078期正版四字梅花诗 发布:2025-02-06 18:08:38 浏览:671
鲜花网页模板 发布:2025-02-06 17:53:16 浏览:651
七夕送披萨 发布:2025-02-06 17:48:54 浏览:689
梅花生物股票最新消息 发布:2025-02-06 17:31:36 浏览: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