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若梅花
A. 《梅花三弄》的三个故事有联系吗
《梅花三弄》是因为这三个故事都与梅花有关,梅花的起源是硕亲王府的大福晋“偷龙内转凤”容换来了一个儿子,她为了给亲生女儿一个记号,在女儿肩上烙下了一个梅花烙印,作为日后相认的标记,这一烙印,就像是这个格格一生苦难的象征。这是第一个故事《梅花烙》。接着就是《水云间》中梅若鸿因为谐音梅若红,杜芊芊为了表示自己对他的爱慕,在胸前刺下了一朵红梅,这红梅情系一生,虽未与生俱来,却伴随终生。《鬼丈夫》中,女主人公袁乐梅出生在一片梅花林中,身上巧合的有一朵梅花胎记,这一胎记成了十八年后她和柯起轩再次相识相爱的引线。这梅花似乎是来世今生,生死轮回的暗示,从《梅花烙》中小格格的烙印开始一直串联下去,三个故事中每个女主人公的身上都有着梅花的记号,这不免有些“神化”,因为这“神化”,三部小说才被归为“一系列”。而他们是不是真的是同一个人的轮回呢?这是琼瑶小说的粉丝都想知道的吧,而琼瑶却没有阐明它们之间的关系,这大概是出自吸引读者,给读者留下无限遐想的原因吧!
B. 描写花多的美的诗句
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 ,为有暗香来。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 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 香杳难随驿使来。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李商隐 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梅花绝句(之—) 陆游 闻道梅花圻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绝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 梅花绝句(之三) 雪虐风号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 早梅 南朝·谢燮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早梅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唐·王维 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杂咏 唐·王维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忆梅 唐·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江上梅 唐·王适 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咏寄人 唐·刘禹锡 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 梅花 唐·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梅花 唐·庾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雪里觅梅花 唐·萧纲 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 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 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 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 梅花 唐·蒋维翰 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 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 梅花 宋·陈亮 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蘩:白蒿。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 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阳和:春天的暖气 《史记·秦始皇本纪》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 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屯:驻,聚集。 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杂英;各种各样的花。芳甸:郊野。 南朝梁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洛城:洛阳城。风日:春光风物。道:说。 唐 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海曙:海上日出。梅柳渡江春:梅柳渡过江来,江南一片春色。淑气:春天的和暖气息。转绿苹浪:使水中苹草转绿。四句意谓: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苹草。 唐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 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忆山中》 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唐 李白《古风》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唐 刘昚虚《阙题》 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 唐 刘昚虚《积雪为小山》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意为:道路被白云遮断,春景与青青的流水一样绵延不断。 唐 刘昚虚《阙题》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 李华《春行即兴》 描写春天的古诗和描写春天的名句(二)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前两句形容花色红,柳絮素。后两句谓日色渐长.春色淡远,唯听鸟雀调嗽,无人来往,独有柴门而已, 唐 杜甫《春运》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燕支:胭脂。荇:荇菜,一种水生草本植物。 唐 杜甫《曲江对雨》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萱草:一种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此句说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泄:透露。 唐 杜甫《腊日》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唐 杜《远怀舍弟颖观等》 春城而色动微寒 唐 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朝:早晨。 唐 杜甫《清明二首》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 唐 钱起《春郊》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汀:水岸平地。 唐 戴叔伦《苏溪亭》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半;多数。未匀:参差不齐。 唐 杨巨源《城东早春》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唐 张籍《春别曲》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此是清明时节的景色描写。 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 唐 韩愈《春雪》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草色遥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点细芽,远看一片新绿,近看却似不见。绝胜;远远胜过。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芳菲:美盛的花草。 唐 韩愈《晚春》 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韩愈《感春五首》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唐 杜牧《怅诗》:“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一夜风:一夜春风。 唐 王涯《春游曲》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飒飒:风声。唐 李商隐《无题四首》 寒随一夜去,春还五更来 唐 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唐 丘为《题农父庐舍》 不觉春风换柳条 唐 韩滉《晦日呈诸判官》:“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觉春风换柳条。” 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 唐 赵嘏《喜张沨及第》 描写春天的古诗和描写春天的名句(三)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若个:哪个? 唐·东方虬《春雪》 马踏春泥半是花 唐·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 见:显现。 唐·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唐·刘方平《代春怨》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刘方平《夜月》 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 唐·令狐楚《春游曲三首》 落花满春光,疏柳映新塘 唐·储光羲《答王十三维》 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 野渡:野外渡口。 唐·李嘉佑《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 风弱知催柳,林青觉待花 两句写初春将近时的景色。 唐·卢僎《岁晚还交台望城阙成口号先赠交亲》 南园桃李花落尽,春风寂寞摇空枝 唐·杨凌《句》 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 唐·温庭范《题望苑驿》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 渌:清澈。 五代前蜀·韦庄《菩萨蛮》 一庭春色恼人来,满地落花红几片 五代后蜀·魏承班《玉楼春》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 宋·钱惟演《木兰花》 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 冰笋:冰棱。意谓从冰棱的融化看到冬天已悄悄过去;从柳枝梢头看到春天已偷偷归来。 宋·张来《春日》 老树着花无丑枝 宋·梅尧臣《东溪》:“野岛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翠色:嫩绿的草色。和烟老:随着暮霭变成深绿。 宋·梅尧臣《苏幕遮》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宋·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春色恼人眼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宋·王安石《春夜》 恼人天气又春阴 宋·晏殊《浣溪沙》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料峭:形容春天的寒意。 宋·苏轼《定风波》 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 信:消息。露:显示。 宋·苏轼《一丛花》 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春风自恨无情水,吹得东流竟日西 竟日:整日。 宋·苏轼《往年宿瓜步梦中得小诗录示民师》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意谓春雨为春天的路旁增添了更多的鲜花,花儿在春风中摇动,满山弥漫着春色。 宋·秦观《好事近》 芳菲消息到,杏梢红 芳菲:指春花季节。 宋·贺铸《小重山》 午睡渐多浓似酒,韶华已入东君手 韶华:美好的年华。东君:春神,这里指春天。 宋·周邦彦《蝶恋花》 二月风光浓似酒,小楼新湿青红 青:绿叶。红:红花。 宋·葛胜仲《临江仙》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宋·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乍暖还寒:忽冷忽热。将息:养护,调养。 宋·李清照《声声慢》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宋·李清照《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柳眼:柳叶。梅腮:指梅花。 宋·李清照懈恋花》 洛阳城里又东风,未必桃花得似、旧时红 宋·陈与义《虞美人》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杨柳句谓杨柳遮不断春大的景色。 宋·陆游《马上作》 一春常是雨和风,风雨晴时春已空 宋·陆游《豆叶黄》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枝枝不教花瘦 宋·辛弃疾《粉蝶儿·和晋臣赋落花》 东风吹雨细于尘 宋·辛弃疾《浣溪沙》 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 杜宇:杜鹃。 宋·辛弃疾《浣溪沙》 满眼不堪三月喜,举头已觉千山绿 宋·辛弃疾《满江红》 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 春事:春景。十分花柳:花柳最盛之时。 宋·辛弃疾《感皇恩·为范倅寿》:“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唤得笙歌劝君酒。酒如春好,春色年年如旧。”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春阴:春天的阴云。幽花:清幽的花。明:绚丽。 宋·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春在乱花深处鸟声中 宋·陈亮《南歌子》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荠麦:芥菜,麦子,泛指田间作物。 宋·姜夔《扬州慢》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宋·姜夔《淡黄柳》 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 著物:春风润泽万物。 宋·程致道《过红梅阁一首》 春到人间草木知 宋·张栻《立春偶成》:“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微雨洒芳尘,酝造可人春色 酝造:酿造。可人:喜人。 宋·石孝友《好事近》 瘦雪一痕墙角,青子已妆残萼 瘦雪:残雪。这里用以形容春花的飘零。青子:青青的小果于。 金·王庭筠《谒金门》 东风轻扇春寒 轻扇:轻轻地吹动。 金·段克己《望月婆罗门引》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飞红:花瓣飞舞。 元·白朴《天净沙·春》 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 ,为有暗香来。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 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 香杳难随驿使来。 梅花绝句(之—) 陆游 闻道梅花圻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绝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 梅花绝句(之三) 雪虐风号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 唐·王维 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忆梅 唐·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江上梅 唐·王适 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咏寄人 唐·刘禹锡 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 墨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C. 周坤玲的曾经拍摄过的电影
红金龙大战蝙蝠精 (1964)
苦海亲情 (1963) .... 陆玲
危巢小凤 (1962) .... 阮玉冰
孖生小艺人 (1962) .... 罗淑仪
双星泪 (1962) .... 林秀凤
恩重如山 (1962) .... 孟柳茵
飘零孤凤 (1962) .... 颜姐
魔影惊魂 (1962) .... 林韵萍
乞儿小皇帝 (1962) .... 刘明珠
大战泗洲城 (1962) .... 张英莲
小红娘 (1961) .... 梁淑仪
小千金 (1961) .... 沈坤仪
母爱 (1961) .... 叶紫云
飞天小侠 (1961) .... 文妻
鱼雁曲 (1961) .... 陆彦薇
儿女作冰人 (1961)
秘密情人 (1961) .... 金绮莲
小财神 (1961) .... 何丽嫦
罗刹娇娃 (1961) .... 蔡媚娘
屈金香 (1961) .... 屈金香
南洋亚伯 (1958) .... 梁小玲
铁嘴鸡水鬼升城隍 (1957) .... 余美容
魂归离恨天 (1957) .... 胡绮霞
牡丹花发状元红 (1957) .... 李咏梅
花落断肠桥 (1956) .... 莫静兰 孝道 (1956)
星洲艳迹 (1956) .... 叶丹红
好男儿 (1955)
苦吻 (1955) .... 白荔薇
后窗 (1955) .... 敏华
长相忆 (1955) .... 陈慧
璇宫春色 (1955) .... 白柳香
余之妻 (1955) .... 宋素心
红粉飘零未了情 (1955) .... 阿香
胭脂泪 (1954) .... 李秀芬
人望高处 (1954) .... 周月嫦
阎瑞生 (1954) .... 黄莲英
桃红绿柳燕嬉春 (1954) .... 周宝燕
双凤迎龙 (1954) .... 赵淑娴
锦上添花 (1954) .... 卖花女
济公新传 (1954) .... 许莲
怒发冲冠为红颜 (1954)
艳滴海棠红 (1954) .... 庄淑勤
重续今生未了缘 (1954) .... 李霜萍
蝴蝶夫人 (1954) .... 蝴蝶
错烧龙凤烛 (1954) .... 周玉英
义犬伸冤 (1954) .... 周淑贞
情韵动芳心 (1954) .... 阿玲
弄假成真 (1953) .... 周月仙
慈善红伶歌唱大集会 (1953)
代代平安 (1953)
再恋负心人 (1953) .... 庄秋霞
艳女情颠假玉郎 (1953) .... 卢艳红
凤烛烧残泪未干 (1953) .... 杜双成
财归财路 (1953) .... 吴行素
钱作怪 (1953)
同遮唔同柄 (1953) .... 陈上霜
新马仔胡不归 (1953) .... 赵颦娘
呆佬嫁女 (1953)
得运一条龙 (1953) .... 杨淑芬
一见钟情 (1953) .... 周如萍
糊涂脂粉客 (1953)
骨肉喜重逢 (1953) .... 金芳
珍珠塔-上集 (1953)
珍珠塔-下集 (1953)
淘金记 (1953)
作威作福 (1953) .... 阿梅
歌唱海棠红 (1953) .... 潘金莲
秋雨残花 (1953) .... 阿兰
红粉多情 (1953) .... 冯秀贞
芬芳艳史 (1953) .... 小莹
相逢尽是未婚人 (1953)
人间富贵花 (1953) .... 李娜娜
捷足先得 (1953) .... 周玉兰
不夜天 (1952) .... 罗曼娜
月媚花娇 (1952) .... 郑明媚
玉女凡心 (1952)
为情颠倒 (1952) .... 周曼玲
银灯照玉郎 (1952) .... 林仪
点错鸳鸯谱 (1952) .... 阿花
古灵精怪 (1952) .... 阿玲
春宵醉玉郎 (1952) .... 林秀兰
海棠花溅泪 (1952) .... 翠玲
艳福齐天 (1952) .... 杨玉玲
花开燕子归 (1952) .... 孟秋琳
难为了爸爸 (1952) .... 鲁思芳
儿女情长 (1952) .... 林大嫂
大话夹好彩 (1952) .... 区少清
黄金美人 (1952) .... 李秋菊
红运妈姐 (1952) .... 阿玲
借妻艳史 (1952) .... 白翠莲(麦洁华)(麦洁莹)
新夜送寒衣 (1952) .... 秀音
戏迷情人 (1952) .... 嘉慧
唔嫁又嫁 (1952) .... 周燕萍
一丈红 (1952) .... 陈露茜
红伶歌唱大集会 (1952)
女少爷 (1952) .... 兰枝
拜错石榴裙 (1952) .... 马小杏
珍珠泪 (1952) .... 阿珍
绿窗红泪 (1952) .... 陈丽芬
新海角红楼 (1952) .... 红娘
十奏严嵩 (1952) .... 皇后
万花锦绣 (1952) .... 周雁玲
我结婚十年 (1952) .... 曹慧贞
迷楼金粉 (1952) .... 钱小眉
时来运到 (1952) .... 区美英
龙凤花烛 (1952) .... 晴芸
大良阿斗官 (1952) .... 李小红
良宵花弄月 (1952) .... 周翠玉
大光灯 (1952) .... 阿碧
新金叶菊 (1952) .... 林梦仙
春到人间 (1951)
范斗 (1951) .... 赵秋玲
大班周 (1951) .... 黄璐司
零落断肠花 (1951) .... 叶紫云
暴雨情花 (1951) .... 文素莲
明珠泪痕 (1951) .... 颜爱丝
野花那有家花香 (1951)
粉阵迷龙 (1951) .... 三小姐钱玉
无限恩情无限恨 (1951) .... 吴凯玲
茶花泪 (1951) .... 许梅芳
谁怜后母心 (1951) .... 李兰芳
彩凤戏金龙 (1951) .... 李太太
天堂春梦 (1951) .... 高淑芬
一帆风顺 (1951) .... 路明珠
繁华梦 (1951) .... 玉梅
孽债 (1951) .... 方怀青
阿福 (1951) .... 王翠凤
纸醉金迷 (1951) .... 林绮云
从此萧郎陌路人 (1951) .... 顾香茹
呷错醋 (1951) .... 赵湘灵
对错亲家 (1951) .... 周碧
红白杜鹃花 (1951) .... 大凤
十二金钗戏玉郎 (1951)
升官发财 (1951) .... 蓝玫瑰
两仔爷 (1951) .... 李小娟
泣残红 (1951) .... 徐绮红
银海春光 (1951) .... 陈淑芬
三打祝家庄 (1951) .... 钟离母
恩重情深 (1951) .... 梅瑛
冷落春宵 (1951) .... 柳慧心
唔嫁 (1951) .... 周燕萍
红楼新梦 (1951) .... 晴雯
锦绣年华 (1951) .... 符洵美
五姊妹 (1951) .... 黄慧
卖错相思表错情 (1951)
福至心灵 (1951) .... 丁素霞
千金小姐丫鬟卖 (1951) .... 吴霭君
歌唱沙三少 (1951) .... 三少奶
凌贵兴三打梁天来 (1951) .... 凌婢
双料夫妻 (1951) .... 陈丽
飘零二孤女 (1950) .... 麦燕零
东成西就 (1950) .... 杜美英
侠盗黑海棠 (1950)
万劫情鸳 (1950) .... 赵梅芳
蛇王 (1950)
鸳鸯刼 (1950) .... 何小兰
卖油郎独占花魁女 (1950) .... 花魁女美娘
暴雨寒梅 (1950) .... 梅若菊
夜半钟声 (1950) .... 梅绮纹
豪门弃妇 (1950) .... 阿珍
古园妖姬 (1949) .... 紫罗香
孟丽君 (1949) .... 孟丽君
客途秋恨 (1949)
生死同心 (1949) .... 白云仙
伦文叙卖菜 (1949)
凄凉姊妹花 (1949) .... 周锦裘
三娘汲水 (1949)
争妍斗丽 (1948)
血染霓裳 (1948)
几度春风 (1948) .... 叶零
阿女 (1948) .... 阿女
海角情鸳 (1947) .... 李美娟
鸾凤和鸣 (1947)
娱乐升平 (1947)
情海英雄 (1947)
幸运新娘 (1947)
怕见旧情郎 (1946) .... 张少玲
狂蜂浪蝶 (1946)
光明之路 (1946)
D. 闲梅若解邀君伴,让雪三分恐未然什么意思
表达的意思:闲来无事的时候邀请你和我做伴来赏梅,如果说梅花比雪逊三分,恐怕不是这样的。
古诗全文:《梨花》清代作者:章甫玉骨冰肌_自怜,溶溶院落月明天。_梅若解邀君伴,让雪三分恐未然。
章甫(1045—1106)建州浦城人,徙居苏州,字端叔。神宗熙宁三年进士。调临川尉,移知寿春。进所著《孟子解义》,除应天府国子监教授,改著作佐郎。元丰中知山阴县,监左藏北库。哲宗朝通判宿州,复除开封府提举常平等事。徽宗即位,知虔州。崇宁初为都官郎中,时立元_党籍,乃上言元_臣僚因国事获罪,不应刻名著籍,禁锢子孙。坐忤宰相曾布,降官知泰州。后提举舒州灵仙观以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