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简单国画
① 梅花国画初学入门画法
梅花国画初学入门画法,内容如下:
一、在画梅枝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以下几种弊病:用笔轻飘,线条浮滑,生硬呆板,无收无缩,不含蓄,不能笔笔到位而泻势漏气;用墨无深浅变化,墨色脏而腻且散乱,死墨平滞等。画梅枝最忌出枝匀称得像“鱼刺”局晌并,穿插平行得像“井”字,多线交叉像“米”字,还有交叉形成等边三角形以及垂直出枝等。
② 梅花国画简单画法
梅花国画简单画法。
1、步骤一:先画主干,以中、侧锋用笔。
2、步骤二:主干上要适当留些飞白。
3、步骤三:从上向下画小枝。
4、步骤四:顺笔勾枝。
5、步骤五:勾细枝,交叉为“女”字形。
6、步骤六:接着画梅枝,要互相穿插形成联系。
7、步骤七:点主干上的苔点,可大可小,可浓可淡。
8、步骤八:用曙红或胭脂点细枝上的花苞。
9、步骤九:用曙红或胭脂点花,画出梅花的不同姿态。
10、步骤+:整理花朵布局。
11、步骤+一:用浓墨勾蕊(黑里也可加点胭脂),以中锋用笔,线条要挺拔、刚健。
12、步骤十二:用浓器加胭脂点花托。
13、完整图:整理画面,补花或补苔点。枯笔处也可用淡器点苔。
③ 梅花画法国画入门
梅花画法国画入门如下:
4、梅花枝干画法
梅花以老干为主体,枝自老干而生发,梢自枝而出,画枝干需曲韧老辣,劲似铁骨,枝皮粗糙
多皴。画枝干时可用兼毫,可边勾边皴擦,最好以篆隶笔法用笔,并需折笔多变。线条曲直、长
短、粗细、干湿、浓淡的不同变化要组合运用。同时要关注枝干的疏密和取势开合。
5、梅花花朵着枝画法
梅花的花朵长在枝干上,有正、反、前、后各个角度不同的朝向变化,一般在枝梢上开的茂盛
些。粗干上不长花,枝梢的顶端一般也不长花,长在枝梢上的是盛开的花,贴枝较近,半开的花要
离枝略远些,这样会显得灵动,花朵的安排要有聚散疏密变化,要自然。
6、石头画法
梅花图中的石头画法要以平面构成来处理,不能按山水画中的石头多皴多擦,花鸟画中只表现石头,所以此中石头与山石要有区别。石头可用赭石蘸墨,用水要饱满,用拖泥带水法用笔,线与面结合。石头的造型大多以浙江太湖石或安徽灵璧石来参照。这样会变化多端,石缝中穿插些许梅枝,显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石梅结合。
④ 梅花怎么画国画
梅花画法如下:
第一步,首先我们画出一枝树枝,在树枝的两侧画上梅花,注意花朵大小不一。如图所示:
重复以上步骤,梅花就画好了。
⑤ 梅花国画初学入门画法步骤
1国画的用笔精巧,运用浓淡的变化来体现不同的色调和光影。其实国画的绘画有技巧可寻,多加练习,熟练掌握之后才能画出自己的独特韵味。下面教大家几个简单的工笔画梅花的方法。
2侧边平视的梅花。用细细的线条勾勒出有弧度感的花瓣,再用比较深色的粗线条点两个花萼还有花柄。最后画上花蕊即可。
5侧边看绽放的梅花。跟俯视的区别在于,侧边看得到花的花蕊,并且看不到全部的花萼。所以前面的花瓣较小,后面的花瓣较大,并且要画出花蕊的形状。
6这是侧边的梅花的一个变形。这样的梅花也是从侧面看,但是视线几乎与梅花平行,所以看不见花萼跟花柄。
⑥ 怎么画梅花国画
国画梅花画法如下:
1、使用中号羊稿培慎毫毛笔,调朱磦或朱砂,笔尖蘸曙红,侧锋行笔,点出花瓣,花形不宜太完整,要有大小,整缺区别。主要的花朵颜色略深一些,在密集的地方点一些淡色,可以增加层次感。
5、用勾皴法画梅干时,应从暗面入笔,用硬毫石獾、鼠尾一类的二号提斗笔,边勾边皴;笔上水分宜少,灰墨蘸深墨分段画出。宜用侧锋逆行运笔,以表现老干边缘的毛、涩质感。
⑦ 梅花国画简单画法
梅花国画简单画法如下:
1、首先我们用毛笔画上梅花的枝条,根部比较粗。
⑧ 国画梅花怎么画最简单
1、匀圈画法花
双钩圈花有工笔、意笔两种形式,这里单讲意笔形式,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较小的琅毫笔、羊毫笔(如叶筋、兰竹、白云),蘸淡墨从中锋圈出花瓣。梅花的花瓣为五出,花瓣要似圆非圆。用笔要有顿挫、虚实变化,勾线流畅,忌刻板生硬。花苞、花瓣的形状、大小变化不要过圆,过圆就失去动意了。太扁则花瓣欠饱满,若勾过尖似桃花,或勾过小似杏花。花有正侧向背之分,花苞有初放未放之别。睡瓣用一笔勾出为“单勾”,两笔勾出一个花瓣叫复勾。复勾圈花有变化,易生动,要求我们以笔写形,以形写意,以形写神。用笔时要起笔藏锋、收笔回锋,笔上含浓淡墨的多少要在盘中不断调整,不可一色画到底。
2、花蒂、花蕊画法
花须(丝)、花蕊均以中锋蘸焦墨或浓墨来刻画。正面的花蕊外形为圆形,侧面花蕊似扇形,每根蕊须要有力度,蕊头有笔触地错落点成,形似“椒珠”“蟹眼”。花朵、花蒂与枝干连接部分,形似“丁”字形状,也有称之“丁香头”,也有用“小”字形状的。侧面花蒂三笔画出,先画中间一笔,左右各一笔,或先画左右两笔,后画中间一笔都可以的。怎样顺手就怎样画。背面花蒂为六笔完成,先画五点,后画中间花柄。花离枝干不宜太近,也不宜太远,花一定生长在枝上,留出花蒂的地方。勾花蕊要细心,花须要发自花心,花须不宜多,不宜太短,不宜过长,不宜过细,不宜过粗。一幅画中,花朵、花蕾,不全是一样大,在画时要随机应变,不可生搬硬套。
3、先句后点红梅
勾完梅花后,若点成红色(是在梅花的轮廓线内填色),要讲色彩变化,调色不要过浓,浓则会把线条遮盖上,线条不清晰,影响美观。也更是不能平涂,平涂之法花朵呆板,闷,没灵气,无巧性,最好还是以笔根先蘸淡色,后蘸浓色。水分不宜过大,用点、氮法,一瓣一瓣地画出五瓣花形,点色时要不规则地留出一点空白。一朵花里,有一两瓣或三瓣即可,不要每一瓣都留空白。留空白,在一组花里要特别注意空白的位置不能相同,大小不能相同。色彩既要谐调,还要有跳动,就是在一个色调中的基础上用加强、减弱色调的手段来调整花的色彩变化。红梅常用的较沉稳的色彩有朱砂、胭脂、曙红。
4、先匀后点绿梅
绿梅画法同上,关键是用色问题。常用的色彩是草绿、二绿、三绿。在使用二绿、三绿时应稀于草绿。因色内粉性大,亮度差,透明程度差,覆盖力强,在使用时更为小心。若以草绿色为主调来画梅花,可先蘸草绿后蘸花青色来加强调整。用三绿为主调时,可用二绿、草绿、花青来调整画面,这三种色的深浅结合使用要注意色的调配和色彩跳动与统一。
5、先句后点黄梅
画黄梅的方法同上,在色彩使用上对初学者可能会感到有点不太好使用,黄色透明程度高。正因如此,色彩用得浓了,画面有一种燥的感觉;用得淡了.色彩不但不突出,而且在画时又不容易看出效果。我认为,色彩只能淡不能浓,浓则画面不易调整,淡则易于调整,一是可在原色上加重。二是可用另一色彩来衬托。三是淡黄加淡朱漂或是淡曙红或淡黄加淡褚石均可进行全面调整,局部加强。
6、先句后点白梅
梅花勾完后,不着色其本身就已是白色,可着色,可不着色,就看自己的构思了。若计划涂白色,就必须从背面涂色,因白色是不透明、不透亮、覆盖力最强、粉性最大、胶质性最大的一种色彩。背面点色时色彩不宜浓,同样不能超出轮廓线。若感觉白花不突出,可采用勾勒法在白梅的轮廓线外用另一种色彩再勾勒一次。如淡黄加淡墨,淡草绿加淡墨,淡花青加淡墨等较为合适。其次,可采用衬托的办法加强效果,用淡绿色或淡灰色等色来衬托。其方法也必须从背面用较大点的毛笔点、虱、扫之法来烘托,不能平刷、平涂。根据画面的平衡程度,不断调整色彩的使用,用色彩补充画面平衡,衬托白花。
7、点弹结合法
梅花点完后某个局部地方觉得还不丰富,不烂漫,可采用弹点相结合的办法来处理。弹色在整个画面中只能是起个点缀作用,不能占主要地位。这个办法适应于红、黄、绿、白梅。如画红梅,有时是在一幅画完成时觉得某个部分不理想,可用毛笔蘸红色点弹。调色时不宜过浓,过浓时不易把色彩弹下,过稀时不易把第一层深色盖上,要浓稀适中。弹色有时不一定会掌握很好,可进行局部点修。点还可以加大,过疏时可再加点,弹点时注意与自己的主体画面相谐调、融合。真正能起到一个点缀作用,某个部位需要有层次表现,一般先弹较深一点的颜色,等第一层深色基本干时,再弹第二层较浅一点的颜色,若感觉层次厚度还有点差,可用较亮的颜色适当点上几点,这样处理,厚度感、层次感就表现得生动活泼。然后可穿枝。穿枝时不要面面俱到,若面面俱到,其画面就失去了烂漫之风采。
⑨ 国画梅花画法教程
国画梅花画法教程如下:
点画法:使用中号羊毫毛笔,调朱磦或朱砂,笔尖蘸曙红,侧锋行笔,点出花瓣,花形不宜太完整,要有大小,整缺区别。主要的花朵颜色略深一些,在密集的地方点一些淡色,可以增加层次感。
梅花盛开时叶未发,故画梅只需画枝干和花朵而不画叶。花有单瓣、复瓣之别,写意画一般以单瓣入画。梅花主要由主干、枝条、花朵三部分组成。入画顺序为先画干、后发枝、再著花。梅花在花鸟画中是以枝干为代表的花卉,以表现枝干为主。只要把主干枝条画好了,再画花蕾、苔点等就较为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