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能种梅花吗
㈠ 南方适合种植什么花卉最好
南方适合很多的花卉品种 种植 ,那么南方适合种植什么花卉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南方适合种植的花卉,一起来看看。
南方适合种植的花卉
南方适合种植的花卉:梅花、菊花、春兰、蕙兰、建兰、寒兰、报岁兰(墨兰)、月季、杜鹃、山茶、荷花、桂花、水仙、腊梅、白玉兰、紫玉兰、桃花、李花、海棠花、石榴花、樱花、瑞香、山矾、棣棠、百合、萱草、栀子、茉莉、迎春、含笑、白兰花(缅桂)、鸡蛋花、米兰、虞美人、凤仙。
南方种植花卉适合种仙人掌和昙花(放在电视电脑边,夜间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负离子) 芦荟,吊兰和龟背竹是天然清道夫,芦荟、虎尾兰和吊兰,吸收室内有害气体甲醛的能力超强。
常青铁树、山茶、米兰、万寿菊,可吸收家中电器、塑料制品等散发的有害气体。
适合家里种植的花卉
水仙
传统名花,家庭种植主要以水培为主,此花之美用“水仙”来称呼称得上是名副其实。它的洋葱状根茎洁白如玉,从中抽出丛生之叶,翠绿可人,叶姿细长挺拔,花白而萼黄,被形象地称为“金盏玉台”。可以说,水仙通株上下,无一不美,如果选用口小底大的玻璃瓶水养,连密生的白色根须都是一景。
南天竹
南天竹从色彩上说最适合新年季——鲜红的果实簇状挂在枝头,衬着绿叶分外精神,因为这份好彩头,它又有“富贵籽”、“腰缠万贯”等吉祥如意的别名,是好养又好看的年节观果植物。
腊梅
清香袭人的腊梅花朵,配上苍凉有劲的茎干造型,一盆腊梅足以给家增添浓浓的雅趣。由于腊梅需要大肥大水的生长环境,我们并不建议自己从小苗开始培植。年节之前,花市里会有大量腊梅应市,挑选最符合你喜好的那盆搬回家就好,它的花期能维持一个多月呢,整个新年都会有清香萦绕不散。
风信子
同样是园艺著名品种,花朵极其繁盛美丽,而且一个球茎对应一簇花,无论是单盆摆放或是密植都相当有观赏性。再加上它希腊神话的背景,成为时尚指数最高的年节花。
金鱼花
金鱼花是少有的在家居暗光环境下仍能开花的植物,而且,花期从秋到春能维持半年之久,橙色的金鱼小花挂在枝头,很能给新年添加喜庆感。
长寿花
作为多肉植物里少见的以花取胜的植物,长寿花在年节花市也是主角,每年初冬开始盛放,直到春天来临,在冷清的季节里为家居增添色泽。它超级耐旱又好活,即使是没时间管它也能长得很好,在整个新年季都用浓艳的花朵回报主人。还有可爱的袖珍园艺品种,花盆仅手掌大小,开出的花朵却一点儿都不逊色,趣怪感超群。
适合阳台种植的花卉
一、观花植物
牡丹、茶花、月季、大丽花、美人蕉、兰花、夜丁香、晚香玉、米兰、茉莉、栀子、含笑、桂花等。
二、观叶植物
龟背竹、苏铁、棕竹、红枫、变叶木、文竹、绿萝、吊兰、吊竹梅等。
三、观果植物
石榴、葡萄、金橘、佛手、冬珊瑚、乳茄等。
四、观茎植物
如多肉类的仙人掌植物。
五、观形植物
如五针松、罗汉松、六月雪、福建茶、九里香、凌霄、鸡蛋花、沙漠玫瑰、金琥等。
南方菊花种植 方法
(1)上盆:生根的菊苗可栽于口径15厘米左右的花盆中,底部垫瓦片三块,以挡住排水孔,但又利于排水,然后稍加些培养土,将菊苗放在花盆中央,扶正苗子再加土压紧,使土面与盆口保持2厘米的距离,以便浇水;初上盆的菊苗要浇透水,并要防止日晒,3——5天后即可移至向阳处;待苗长大后,视生长需要,由小鹏换至约20厘米口径的大盆。换盆时若有腐熟的基肥,可作底肥垫在盆底,以补充培养土的营养,有利于植株生长;
〈2〉浇水:浇水是一件经常而细致的工作,也是菊花生长好坏的关键。浇的水温度应与土壤温度接近,因此夏天宜早、晚浇水为合适;天旱多浇,如六、七、八三个月每日可浇两次,天阴不浇或少浇;遇有大雨应及时将盆内积水倒出或在下雨前将盆搬至能防雨处,以免菊根受涝腐烂死亡。新移栽及换盆菊苗第一次必须浇透水,其他时期保持土壤湿润即可,水量过多会造成菊苗萎黄或死亡。生长后期含蕾待放时,需水量较多,待花开放后水量宜减少。浇水或下雨后若有泥浆溅污叶片,应及时用淸水冲洗干净,否则容易落叶。
〔3〉施肥:施肥的数量与时间,以观察菊苗生长情况而定。叶子瘦而发黄的说明肥料不足;叶子厚而发黑说明肥料过多。不同品种对肥料要求不同,一般大型菊花需肥较多,但自 立秋 后孕蕾至开花前,须每5-10天施用一次追肥;肥水的浓度可逐渐增加。施肥的时间要选天气晴朗的日子,土壤要干些,以便根部吸收追施的肥料;施肥时也要防止肥料溅污植株叶片;如叶片残留肥料,要立即用淸水洗净,施肥的第二天一定要浇水,俗称”还水”;
(4)中耕:菊花生长前期每半个月将土壤中耕松土一次,深约3-5厘米;特别在施肥前大雨后土壤板结时一定要进行。菊花生长后期,根已密布,就不需要中耕了;
(5)摘心除芽:若养独本盆栽菊,则在六月初保留基部3-4片叶,将上部剪去,俗称”抹头”,以后凡叶腋长出的小芽要及时全部除去,只留顶芽直到现蕾时,顶端形成一个肥大的花莆。一般家庭养盆菊留花4-7朵;菊苗定植后,留4-5片叶摘心,待其腋芽长大后,再留2-3片叶又摘心,就可达到所需要的花朵数,停止摘心。七、八月间,偶见茎顶出现似花芽而非花芽的不正常的梢头,俗称”柳叶头”,是一种病毒为害所致,应立刻将植株淘汰。
(6)立支柱:菊花长大后,常易倒伏,应于七月下旬在菊干旁设立支柱。支柱数目可依花头多少而增减,多用细竹竿作支柱材料。特殊品种花瓣下垂,需用花托支托,才能显示花朵花形之美。支托的方法是用长约25厘米的20号铅丝弯曲如盘香状托于花下。
(7)病虫害防治:菊花新梢与花蕾上常有蚜虫危害或叶被红蜘蛛危害。可用加水1500倍的乐果或800-1000倍敌百虫或敌敌畏喷杀,有时在菊叶上有绿色或褐绿色肉虫危害,并在根旁发现虫粪,应及时扑杀;夏季还有地蚕危害根部,使整个植株枯死,可用敌百虫加水根灌防治,若夏季多雨还容易发生菊叶斑病、菊褐斑病、菊黑斑病、霜霉病等,
使菊叶毁坏脱落,主要防治 措施 为避免髙温多湿条件,如发现已有病叶,应及早摘除,防止蔓延,最好在发病前每隔十五天喷加水800倍托布津或多菌灵,共喷二、三次,即可预防,另外,栽种菊花的土壤应每年更换,淸洁园地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8〉花期的管理:菊花开花时已近 霜降 ,地栽菊苗应在开花前上盆,并将开放的盆株放在温度不髙于5度的环境中,则花期可以大大延长。花后将菊秆在距土面10-15厘米处剪去,贮藏过冬。
家庭养菊时究竟怎样才能保存好宿根,并防止冬季抽出如嫩菜芽般的无用根芽呢?关键是要将宿根贮藏在温度不超过5度,而土壤又不致结冰的环境中,土壤要既不过干也不太湿,使菊株处于休眠状态;若条件许可,可将根带着土团,栽于庭院背风向阳处,浇透水,并覆草过冬;或者将盆栽菊花茎杆剪掉,置于朝南的阳台上,并作适当覆盖,防止土壤过干。但在数九寒天夜晚还得将盆搬至屋内冷凉的地方,以免在阳台受冻。总之贮藏菊根最忌的是温度高、水大及偏阴的条件。
二月下旬至三月初天气转暖后,适当增加浇水量,促进老根萌发新芽,供扦插繁殖用,若秋冬之际,菊株已形成蘖芽,即可在入冬时扦插;扦插后只需将插芽置于45度温度及半阴条件下过冬即可。
早菊是园艺工作者培育的不需要任何处理就能在 国庆节 开花的菊花;由于它比一般菊花开得早,所以叫早菊。目前早菊品种还不多,颜色仅有白、黄、紫、粉等数种,花形也较单一,其栽培方法与菊花相同。要使早菊在国庆节盛开,主要关键是最后一次摘心的时间。如盆栽白色和紫色早菊。最后一次摘心时间是七月一日至五日;黄色早菊是七月十五日至二十日;地栽的菊花最后一次摘心要略早几天。
㈡ 南方地区(泉州)是否可以种植红梅花
南方地区(泉州)可以种植红梅花 。
繁殖 梅花可用嫁接、扦插、压条和播种法繁殖。作为砧木,南方多用梅或桃,北方常用杏、山杏或山桃。杏与山杏都是梅的优良砧木,嫁接的成活率也高,且耐寒力强,北方尤多用之。通常用切接、劈接、舌接、腹接或靠接,于春季砧木萌动后进行;腹接还可在秋天进行。也可以利用冬闲进行舌接。至于靠接,多以果梅老蔸与梅花幼树相接,春、秋均可。芽接于6-9月进行,多用盾状芽接法。长江流域进行芽接时,接芽可带较厚的木质部。北方接芽可以带极薄的木质部或完全不带木质部,也可用方块芽接。梅的硬木扦插,多在长江流域应用,一般于11月扦插10-15厘米长的一年生枝。因品种不同,成活率差别较大,最高可达80%以上。扦插前如将插条用500ppm吲哚丁酸水溶液快浸际萌发的枝条,用利刀环剥,将环剥部埋入土中,深3-4厘米,于秋后割离母体分栽。高压是繁殖大苗时采用的方法,可于霉雨季节进行。为了培育砧木或新品种,可采用种子法繁殖。将成熟种子清洗凉干,进行秋播;也可混湿少层积,以待来春播种。如以育种为目的则夏播为好。
2.栽培 梅花栽培,可分园林栽培、切花栽培、盆景栽培以及催延花期栽培等。园林栽培最重要的是要适地适树。首先要选择适当的地点,栽植时,应注重突出梅花主题,并要有松、竹等常绿树作背景、客景。一般栽2-5年生大苗,可孤植、丛植或群植。培植大面积的梅林、梅岭或梅山应选择阳坡或壮举阳坡,株距3-5米,要疏密有致,配置自然。挖掘树穴后,施足基肥,再行栽植,栽后浇透水,并加强管理。梅树以整成得天独厚开心形为宜,一般宜轻度修剪,以疏剪为主、短截为辅。生长季节一般要施3次肥,即秋季至初冬施基肥,如饼肥、堆肥、厩肥等;含苞前尽早施速效性肥,如人粪尿、尿素等为“催花肥”;6月底、7月初新梢停止生长后,要适当控制水分,并施过磷酸钙、氯化钾等速效性肥料,以促进花芽分化。平时要注意花的管理工作,包括灌溉、排水、除草及病虫防治。以生产切花为主要目的时,多在露地成片多栽种,株行距可缩小至3米乘以3米,定干约30厘米,并适当重剪,多施肥料,以肿生较长的花枝。作切花的品种,要求长势健壮,而且年年着花繁密。以宫粉型梅花作切花最好绿萼型、玉蝶型次之。
梅耐修剪,发枝力强,花芽易于形成,故适于盆栽。将成活的苗木露地栽培数年,于年底上盆。盆土宜疏松、肥沃,最下铺一层砖或粗土块,以利排水。栽前与栽后,均要加以整形修剪。采用毁、棕丝扎、铁丝缠、斧劈、火烧等措施,达到“疏、欹、曲”和“苍劲自然”的效果,且忌“顺风梅”、“疙瘩梅”、“屏风梅”、“龙蛇梅”等呆板形式。修剪梅桩、盆梅,应较露地梅花为重。盆梅浇水要适度,太湿易引起黄叶干青叶易脱落。新枝长至30厘米左右时(约6月间)要适当控制水分,并增施追肥,以促花芽分化。花前先置下冷室向阳处,含苞待放时移至室内观赏。花后应进行强度短截,仍移至露地培养,借以恢复元气。
梅花适于催延花期栽培,可令其在春节、“五一”、“七一”、国猛,并要经常洒水,以保持空气湿度,应将其放于阳光充足处,待花蕾露色后,移至低温处,则含苞欲放的状态可维持10-20天之久;若给予15-20oC的条件,则经一周左右即可开花。为了延长观赏期,或将初放的梅花移至10oC左右的条件下。如要其在“五一”开放,可将花芽丰多的盆梅于略高于冰点的冷室中,延至翌年4月上中旬逐渐移出室外;若要提前至国庆节开花,则要在抽梢长30厘米后及时“扣水”,重施追肥,并摘除全部叶片,再依次给以低温和增温处理,以促花芽于国庆节前夕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