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产自哪里
⑴ 梅花出自哪里
梅花系我国特产。我国是梅花的世界野生分布中心,也是梅花的世界栽培中心。
梅花野生于我国西南及长江流域以至台湾省的山区,其中滇、川两省是我国野梅的分布中心,并东延至鄂西地7a6431333234316637区。梅花在我国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由于梅花适应性较强,露地栽培分布区很广,包括华东(含台湾省)、华中、西南、华南之大部及华北、西北之南部。
古代先民采集野梅,主要系加工食品或祭祀之用。在长期的驯化栽培过程中,个别出现了复瓣、重瓣、台阁等变异,有心人另行嫁接繁殖,就育成了专供观赏的新品种。这就是花梅(梅花)从果梅(梅子)中分化而出的来龙去脉。
梅始以花闻天下,约在西汉初叶。如《西京杂记》载:“汉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朱梅、胭脂梅”。又载:“汉上林苑有侯梅、同心梅、紫蒂梅、丽有梅”。稍迟,扬雄(公元前53~公元18)撰《蜀都赋》,有“被以樱、梅,树以木兰”之记述。可见,距今约2000年前,梅已在华西各域作城市绿化树种应用了。汉初之梅花品种,似多属江梅型、宫粉型,或有少量朱砂型。
魏晋之际,有关梅花栽培的诗文渐多。如晋之陆凯自荆州专寄一枝梅花赠长安范晔并附短诗“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至南北朝时,如宋之鲍照,梁之庾肩吾、何逊、阴铿、陈之谢燮、苏子卿乃至北周之庾信等,均有梅花诗,萧纲(梁简文帝)有《梅花赋》等。
自汉、晋至南北朝,可称我国栽培梅花初盛时期。时至隋、唐、五代,梅花栽培渐盛,此际梅花品种,主要仍属江梅、宫粉型;而在四川,则朱砂型脱颖而出,当时称为“红梅”。唐代恐始有属绿萼型之“绿萼梅”。
宋元400年(960~1368)是古代栽培梅花的兴盛时期,形成了一段艺梅的高潮。宋代咏梅最著者北宋有林逋、苏轼、秦观、王安石、欧阳修等,南宋则有陆游、陈亮、杨万里、范成大等。梅花见重于宋代和画艺大有关联。北宋画家始创“墨梅”之法,将枝干虬曲、疏影横斜之神态勾勒得淋漓尽致。至元代王冕,更以《墨梅》诗、画闻名于世。由于文学绘化创作的兴盛,也就更助长了艺梅之风。宋元之际,梅花类型与品种大增。除真梅系直枝梅之江梅、宫粉、朱砂、绿萼等型外,新增玉蝶型(重叶梅)、早梅型(早梅)与黄香型(黄香梅)以及杏梅系等。
明、清时是艺梅昌盛时期,明王象晋著《群芳谱》,清陈昊自撰花镜,书中记述梅花品种与栽培甚详,反映此际在艺梅规模及水平上均有发展。如《群芳谱》列记了19个梅花品种,还介绍了不少艺梅经验。《花镜》中记述了21个品种,新增‘照水梅’、‘台阁梅’等。明朝已发展了艺梅、赏梅胜地,如南京梅花山、苏州之光福、杭州之西溪等。
辛亥革命后,艺梅事业又有新的发展,品种续有增多。各地私家园林在国内搜集不少品种,上海黄园还从日本引入洒金型、垂枝类新品种数十,并将艺梅经验写入《花经》中。曾勉教授1942年发表梅花专刊,并记重庆梅花品种15个。这是标志科学整理梅花品种的里程碑。1947年陈俊愉教授在南京调查,开始发现‘龙游’梅。50年代后梅花栽培的规模与技艺均有迅猛发展,品种也大量增加,并系统开展全国梅花品种调查研究,开始梅花引种驯化与杂交育种等研究。
⑵ 梅花主要生长在哪些地方以及它生长环境
梅花是蔷薇科植物,有3个变种;500余个园艺品种。梅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花果,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梅花回原产西答藏、山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北、安徽、浙江、江苏、台湾等地,这些地区在海拔450-1600米的山地上,都有野生梅,这些地区大部分属于亚热带湿润性气候,适宜梅花生长。梅花是一种阳性花卉,喜欢温暖气候,有一定的耐寒能力,一般品种也能经受-10℃的低温,但怕冷冻,华北地区要选避风向阳的环境栽培。冬季或早春,如果气温低到-18℃以下,时间长了可能受到冻害。人工栽培在露地栽植亦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通风向阳的高燥地,成活后一般天气不旱不必浇水。
⑶ 梅花主要生长在哪些地方以及它生长环境
梅花原产我国的东南、西南、华中及台湾等地,性喜温暖,但也能较耐岩滑低温。现已专有几十个抗寒性属强的品种能在三北地区陆地越冬。梅花对土壤要求不严,耐贫瘠,凡排水良好的粘土,壤土及沙壤土,微碱性土(ph值在6—8),均能良好生长。梅最怕涝,如遇大量积水,常易烂根致死。梅花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但冬季过于干燥常易落蕾。北方早春的干风常造成生理性干旱,使部分枝条干枯。所以北方忌栽在风口处。梅花性喜阳,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粗哪腊生长良好。
梅在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但以长江流域以南各省最多,江苏北部和河南南部也有少数品种,某些品种已在华北引种成功。日本和朝鲜也有。
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无论作观赏或果树均有许多品种。许多类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观赏,还可以栽为盆花,制作梅桩。鲜花可提取香精,花、叶、根和种仁均可入药。果实可食、盐渍或千制,或熏制成乌梅人药,有止咳、止泻、生津、止渴之效。梅又能抗根线虫危害,可作核果类果树的砧木。
梅花,又名梅,别名:春梅、干枝梅、酸梅、乌梅, 蔷薇科、杏属小乔木,稀灌木,树皮浅灰色或带绿色,平滑;小枝绿色,光滑无毛。叶片卵形或椭圆形,梅原产我国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无论作观赏或果树均有许多品种。
(3)梅花产自哪里扩展阅读
梅花变种和品种极多,可分花梅及果梅两类。
花梅主要供观赏。果梅其果实主要作加工或药用,一般加工制成各种蜜饯和果酱;用青梅加工制成乌梅供药用,为收敛剂,能治痢疾,并有镇咳、祛痰、解热、杀虫等功效,又为提取枸橼酸的原料;花蕾能开胃散郁、生津化痰、活血解毒;根研成粉末治黄疽有效。
该种植物对氟化氢污染敏感,可以用来监测大气氟化物行染。未成熟果实含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等;种子含苦杏仁苷;花含挥发油,油中含苯甲醛、苯甲酸等。
梅花最宜植于庭院、草坪、低山丘陵,可孤植、丛植、群植。又可盆栽观赏或加以整剪做成各式桩景,或作切花瓶插供室内装饰用。
梅花原产我国的东南、西南、华中及台湾等地,性喜温暖,但也能较耐低温。现已专有几十个抗寒性属强的品种能在三北地区陆地越冬。梅花对土壤要求不严,耐贫瘠,凡排水良好的粘土,壤土及沙壤土,微碱性土(ph值在6—8),均能良好生长。梅最怕涝,如遇大量积水,常易烂根致死。梅花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但冬季过于干燥常易落蕾。北方早春的干风常造成生理性干旱,使部分枝条干枯。所以北方忌栽在风口处。梅花性缓局喜阳,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良好。
⑷ 梅花生长在什么地方
在最早的时候,梅花是生长在我国的西南、东南、华中等地区的。它有很好的生长能力,适合在温暖的环境下生长,也有不错的耐寒性。它是很怕积水的,因此养殖梅花的地方不能有太多的水分,它喜欢接受适当的阳光照射,因此要多见阳光。
产地及习性:梅花原产我国江南及西南地区,在南方成片地栽,北方多为盆栽。梅花适应温暖湿润的气候,具有一定的耐寒性,在华北地区栽植多选择抗寒性强的品种,并植于背风向阳面。要求有充足的光照和通风良好的条件,对土壤要求不严,颇能耐瘠薄土壤,但终以深厚、疏松肥沃的壤土为好。不耐积水,以免造成烂根。
⑸ 梅花的产地分布在哪里
梅花原产中国西南部,最初的野梅,主要分布在川东、鄂西山区;鄂东南、赣东北、皖浙山区;两广、赣南山区和闽、台等地区。其中台湾省以台南县楠西乡梅岭风景区、南投县信义乡最多。后来引种到韩国与日本,又从日本传播到西方国家,而梅花的学名实际上是日语的发音,这个发音据说是来自中国古代中原地区对梅花一词的发音。为落叶乔木。梅喜温暖气候,花期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梅喜空气湿度较大,但花期忌暴雨。梅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瘠薄。阳性树种,喜阳光充足,通风良好。为长寿树种。长江流域花期12月至翌年3月。在四川、湖北、广西等高海拔地区均有野梅分布。栽培的梅花在黄河以南可安全露地越冬,经杂交育种的梅花,在北京露地越冬已获成功,梅花喜温暖稍带湿润的气候,喜阳略耐阴,不畏寒,土质以轻壤、砂壤而富含腐殖质最佳,在中黏壤土上生长易生刺。四川的成都,自古以梅花著称。宋代诗人陆游《咏梅花》诗:“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如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另外,大家不要把梅花与腊梅混淆了,虽然两者都带有一个“梅”,但完全是两种不击的植物。梅花属蔷薇科,腊梅属腊梅科。腊梅高最高仅三米,且花多为黄色。果为瘦纺锤形,这与梅花也是不同的。梅是亚洲梅树(蔷薇科李属)的日本名称。作为赏花树种被广泛种植,果实可以食用。虽然被称为梅,但实际上在分类上更接近于杏属。还有一种日本梅被称作sumomo。
在日本,梅的花期为一月的下旬及二月份,先开花后长叶子。花五瓣,直径1~3厘米。花野生型为白色,有玫瑰红及深红等人工变种。叶在花落之后很快抽出。叶椭圆型,叶尖箭形。果实于初夏成熟,也就是日本的六月。因为果实成熟时期恰逢中国江南雨季,所以这种时期又被称为梅雨季节。果实圆形,自柄至尖部有一道浅槽。果皮绿色,采摘后逐渐转黄,并可能呈现红色,此时表明果实已经成熟,另外果肉呈黄色。梅是在4世纪时伴随中国文化传入日本,在日本广有种植。在西方除了新西兰略有分布外,欧美也少有种植。
⑹ 梅花盛产于我国哪
梅花,风姿高雅,清香隽永,凌寒独放,斗雪盛开,自古以来深受人们喜爱,被誉为刚筋铁骨。为南京、无锡、苏州、武汉市市花。梅花产于我国,全国各地多有栽培。尤以云南、四川盛产。栽植颇多的有武汉磨山、无锡梅园、苏州光福、南京梅山、杭州孤山,且栽培管理水平较高。梅花在我国已有3000余年的栽培历史。最早是在《诗经》中有关于梅花的记载。汉代时已广植于园林之中,隋唐时,赏梅、咏梅、艺梅之风甚盛。
⑺ 梅花的主要产地在哪里
梅产我国,在四川、云南、西藏、广东、广西、湖北、江苏、浙江、安徽等省的山区均有野生梅分布。
野生梅的利用已有3000余年历史,经长期的人工选育演化成今日的果梅与观赏梅两大系统。南宋范成大是位赏梅、咏梅和记梅的名家,他撰写的《梅谱》是我国第一部梅花专集,并记载了梅花的嫁接技术。梅花是典型“中国式”花卉,除日本外,国外栽培不多。
在梅系生物学中可分为真梅、杏梅和樱李梅三系,其生长类型又分为直枝梅(枝直上)、杏梅(枝叶似杏)、垂枝梅(枝下垂)和龙游梅(枝扭曲)。目前,我国栽培梅花品种达300多种,观赏梅花有大红梅、台阁梅、照水梅、绿萼梅、龙游梅等品种。
⑻ 梅花生长在北方还是南方
梅花原产于南方,现南北均有分布。梅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无论作观赏或回果树均有许多答品种。许多类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观赏,还可以栽为盆花,制作梅桩。
鲜花可提取香精,花、叶、根和种仁均可入药。果实可食、盐渍或干制,或熏制成乌梅人药。梅又能抗根线虫危害,可作核果类果树的砧木。
(8)梅花产自哪里扩展阅读
梅花种类:
1、宫粉梅
宫粉梅其花复瓣至重瓣,呈或深或浅的红色。宫粉梅是梅花栽培类型中品种最为丰富的个类型,其中有很多花果兼用之梅品。
2、朱砂梅
朱砂梅为真梅系直脚梅类,枝条直伸或斜展,不下垂成拱形也不弯曲。属双子叶植物纲,蔷薇科植物,分布于东亚、中亚、小亚细亚和高加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