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花速写
A. 8月4日的生辰花,油茶花
8月4日的生日花,油茶花。
茶花在中国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蜀汉时期,那时的人们和现在的我们一样爱美,也非常喜欢茶花的艳美,靓丽,栽植到了大江南北。并有资料记载,中国的山茶花品种已有883种了。
在三国的时候,把它定格为七品三命,已是把山茶花栽种进入了平常的人家。风飘留香,逐渐的人工栽培的同时期,也随之进入了帝王宫廷,贵族庭院里,只是他们更注重花的品种与品质。野生的原始种山茶花,漫长分布在山野川谷,同时也吸引了无数的粉丝。
而我们已很少人见过的油茶花,虽与山茶花有过相识,但还有并与之不太相同的地方。日常的欣赏山茶花有很多品种,但是对于与油茶花来说品种稀少,但是珍贵的程度远比山茶花有一个大大的不同。
作为四季常绿的一种小乔木,油茶花树皮光滑,成灰褐的颜色。它喜欢湿冷不耐高温和寒霜,却总是会在一些南方偏僻的山谷旷野中遇见它。
它有野生,更有人工栽植的品种。初初看见油茶花的时候,在人们的印象中总是与红艳的山茶花联系在一起。它们很像,真的很像,但却不是同一种茶花。最大的不同,一个是油料大亨,一个是花色艳妃。
当然,油茶花才是那个俗称的油料大亨,它的个性喜爱温暖,怕寒冷,基本上同人的通常适应能力相差一个级别。我们可以度过很多零下的气候气温,但是油茶花不行。所以在平均气温突然的低温被霜冻或者被高温暴晒,会造感冒与生病,即落花,落果,失去状态,会减产少油。
油茶花的花朵香溢漫野,有很香甜的花蜜,你可以在清晨的时候踏入油茶花的天地,迷离其中,随手摘一朵油茶花下来,除却花蒂,用嘴吸吮,会有一丝清甜的蜜流,溜进你的口里,一直到达胃蕾得到你人生中少有的一种甜蜜的满足。
所以,油茶花盛放的季节也正是蜂蝶们最忙碌的季节,到处弥漫着一种,在快乐的工作氛围之中。
油茶花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经济树种,是南方低丘陵区很重要的食用油料植物,栽培历史悠久。它的美不但是花树美丽漂亮,更重要的是它油茶籽还可以用来榨取油脂,含油量可以达到58%以上,在中国是一种产油量很高的植物。中国的茶油其实是植物油中的一种无法比拟的精品,甚至比橄榄油还要精品,还要健康。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耐贮藏,具有一切优质食用油的特征。
当然,对于油茶花骄傲的地方,还有它比橄榄油强的地方是可作为润滑油,防锈油用于工业,还可作为肥皂,蜡烛的原料。
真的是油茶花,可以说是全株是宝。
B. 如何区分山茶,油茶和茶梅
(1)茶梅与山茶花为同属的姐妹花,在形态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的地方。如山茶的幼枝、主脉上无毛;而茶梅幼枝和主脉上都具有绒毛,小的叶片两面也都具有绒毛。茶梅的花朵平开,花瓣呈散状。
(2)茶梅的形态与油茶也有不少貌似之处,因此花木市场上常出现冒牌货,即以油茶之假,冒充茶梅之真。两者的主要区别介绍如下:①叶片大小、光泽不同。茶梅叶深绿色,椭圆形,较小而薄,有光泽。幼叶主脉向两边凸起,叶面有柔毛,叶背也有少量柔毛。叶片背面的网脉较为明显。而油茶的叶色深浅不一,长圆形,叶片较大,少光泽。叶片主脉平正,叶背主脉无柔毛。叶片背面网脉几乎看不到。②枝条着生位置不同。茶梅小枝斜生或横生,嫩枝有柔毛。而油茶小枝横生不明显,嫩枝无毛。③花期、花色不同。茶梅花单瓣或重瓣,有红、白、粉、紫及两色相间的,花径4~5厘米,花瓣6~40片,子房有短柔毛。而油茶花朵较大,多为单瓣,花瓣较小,子房无柔毛,花期较茶梅早。
C. 请告诉我油茶栽培技术
油茶栽培技术
2009年06月01日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陈永忠
一、油茶生物学特性 油茶属于山茶科山茶属树种,为常绿大灌木或小乔木,树高一般为2~8m,树龄可达100年以上。蒴果球形、桔形、卵形、橄榄形等;果实颜色有青色、红色、青黄色、红黄色等。油茶幼龄期一般经历3~5年时间,7~8年逐渐进入丰产期,油茶生长到7O~8O年后,逐渐进入衰老期。 油茶从新梢萌发开始生长,根据萌发季节的不同,可分为春梢、夏梢、秋梢和冬梢。通常油茶以百夏梢为主,冬梢常见于生长旺盛的幼龄植株,春梢在3月上旬或中旬开始萌发,5月上中旬基本结束。夏梢通常在5月中下旬开始萌发,7月下旬终止。二次夏梢始于7月中旬,8月下旬终止。秋梢一般在9月上旬萌发,1O月中旬终止。 油茶花多着生于生长良好的当年生春梢上,少量发育健壮的夏梢也能分化花芽。花芽分化开始形成于新梢停止生长之后,一般在5月中下旬,到6月下旬基本成型。油茶花大多于1O月下旬开放,最盛时期为11月,少量春花物种2—4月开放。油茶为虫媒两性花,当花朵授粉受精以后,到3月中旬子房逐渐膨大,形成幼果。3月下旬到8月下旬,果实以体积增长为主,至1O月上旬或下旬,油茶果实成熟。此时正直花蕾大量开放,形成了花果并举的奇特现象,俗称“抱子怀胎”。
二、油茶丰产栽培技术 油茶丰产栽培必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油茶丰产林》,国家林业局《林木种子质量管理办法》、《油茶种苗质量管理规定》。以及一些地方标准和法规,提高林木良种意识,杜绝非良种苗木用于油茶产业基地建设,坚持油茶生产的良种化、标准化、科学化。 1、造林地的选择 油茶林地应选择红壤、黄壤、红黄壤地,土层深度60cm以上,土质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地下水位在1m以下,pH值4.5~6.5。海拔高度10O~5O0m的低山丘陵地区,应选择阳光充足的阳坡和半阳坡,坡向以南向、东向或东南向为好,所选林地要开阔,无寒风,坡度25度以下的中下坡为宜。 2、林地规划 营造油茶林之前,对山林面积要进行全面的规划设计。要尽量集中连片,根据地形、地势和地貌,划分林班和小班,规划好公路、林道和作业区等。有条件的地方,还要考虑灌溉和蓄水、抗旱的设施。 3、整地施肥 整地应在造林前一年或半年进行,最好是在头一年的夏、秋季开荒、翻地。整地前期,必须清楚林地上的杂草、灌木和树蔸。可以采用人工清理、机械处理或化学除草剂处理等方式。整地方式有全垦、带垦和穴垦。要根据林地立地条件、地形、坡度和经营方式的要求,以及资金和劳力等情况,因地制宜选择进行。 每穴施农家肥10~20kg或饼肥l kg或复合肥O.3~0.5kg,然后回填表土。覆土要高出地表10~15 cm,将穴填满,使之呈馒头形。 5、良种壮苗 良种是丰产的基础,是高产、优质、高效的前提。造林苗木要求为通过国家和省级以上的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的油茶良种,苗木规格达I I级苗以上。按《油茶良种选育与苗木质量分级》(LYl730.3—2008),一年生嫁接容器杯苗苗高7cm、地径0.20cm以上;二年生嫁接苗苗高30cm、地径0.30cm以上;一年生家系苗苗高15cm、地径0.20cm以上。 6、适时栽植 油茶栽植后能否成活,与栽植季节关系密切。应当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苗木地上部分停止生长或雨季的时期栽植。一般在12月至3月造林。 7、密度控制 油茶优良品系单株产量高,有了足够合理的株数,才能有效地形成群体产量。栽植密度以株距2~2.5m,株距2.5~3.5m,每亩90~120株为宜。一般低山丘陵为每亩11O株为宜,株行距为2m×3m。造林时因地制宜选择造林密度。 8、科学抚育管理 (1)幼林管理 ①及时补植及培蔸 发现缺株和病株,要以同龄壮苗补植,并加强管理,使补植苗与林地幼苗生长基本保持一致。同时对未栽正的或根系裸露的苗木要及时扶正及培土。 ②抚育时间与次数 一般要连续抚育三年,每年抚育两次,主要是除草、松土、培蔸、培土和扩穴。第一次在5~6月份,第二次在8~9月份。新造油茶林地,可在林内间种作物,以耕代抚。 ④适当施肥 定植当年可以不施肥,有条件的地方可在6—7月份树苗恢复生长后,适当浇些稀薄的人粪尿,或每株施25~50克的尿素或专用肥。从第二年起,每年3月份新稍萌动钱半个月左右,每株施速效氮肥50~100g;11月上旬,则施以土杂肥或有机肥作为越冬肥,每株5~10kg。随着树龄的增大,施肥量应从小到多,逐年提高。 ⑤间作套种 适宜在油茶幼林内间种的作物很多,但要选择合理。要选择地上植株矮小、枝叶稀疏,地下部分根盘范围小,生长不过旺,吸肥力较小;适应性强,耐酸、耐瘠、耐旱,与油茶无共同病虫害的作物,忌用藤蔓作物。如春季作物有马铃薯,夏季作物有黄豆和花生,冬季作物有油菜、豌豆和蚕豆等。间作物应距油茶植株60cm左右。 ⑥定干整形 在油茶长到1m左右,应在幼树距地面0.5~O.8m处短截主干,待其萌发新枝,从中选留不同方位、上下间距1O~15cm的健壮枝条4~5个,作为骨干枝。幼林修剪整形,以轻度修建为主,控制徒长枝,促进主侧枝生长,培育形成自然圆头形和开心形树冠。 当主枝间距过大时,宜选留有培养前途的分枝作为副主枝,主枝、副主枝间距宜保持6O~70cm,使其所分生的侧枝均可受到充分的阳光。主枝基部或主干上所萌发的无用枝与过密枝,要早行除萌,或及时剪去。 ⑦病虫害防治 油茶炭疽病 病害特征:油茶炭疽病主要危害叶、枝梢、花蕾和果等部位,常引起落叶、枯梢、落蕾和落果。发病初期果皮上出现褐色小斑,后扩大成褐色圆形病斑,有时数个联合成不规则形,无明显边缘,病果早落;叶部病斑多发生在叶尖或叶缘,为棕色至褐色,圆形、半圆形或不规则形;枝干上病斑多呈长椭圆形或棱形,患部下陷,木质部变黑,边缘波状或不规则。大树嫁接换冠时也可在树干上见到溃疡病斑。 发病时间:通常发生时间是5—8月高温高湿季节,7—8月是发病高峰期,成林在8—9月会大量落果落叶。 防治方法:①综合防治:配合营林措施减少病源,清除病叶、病枝、病果及历史病株;②化学防治:在苗期时春夏季节定期喷施1%的波尔多液(硫酸桐:生石灰:水=1:1:100)预防,发病早期可用50%的多菌灵等内吸性杀菌剂防治。 油茶软腐病 病害特征:油茶软腐病又称落叶病,主要在果实、叶、芽和梢上发生,造成大量落叶落果,芽梢枯死。叶片感病后出现棕黄色或黄褐色水渍状斑,病叶在2—3天内脱落;芽梢受害后呈淡黄褐色,并很快枯死;果实感病后出现水溃状淡黄色斑点,病斑中心有隆起的小褐点,常在2—3周内脱落。 发病时间:通常于3—6月和10—12月为发病高峰期,在南方对于油茶苗期,则全年都有可能发生,造成苗木落叶后成片死亡。 防治方法:①综合防治:主要采用营林管理措施,清除树上或地面的病叶、病果,消灭越冬病菌;②化学防治:1%波尔多液预防效果较好,其次为多菌灵和托布津。 油茶根腐病 病害特征:根腐病主要为害油茶一年生苗木,病菌最先侵染地面附近苗木根颈部,起初患部组织褐色,上生白色绵毛状物,并迅速向上及土壤表面扩展。受害苗木根部腐烂,叶片凋萎脱落,最后枯死。 发病时间:4—5月和9—10月份为发病高峰期,7—8月是重病株死亡期。 防治方法:①综合防治:从圃地选择开始,注意土壤质地、排水情况等;②化学防治:发病后清除重病株,以熟石灰拌土覆盖,或5O%退茵特、5O%多菌灵等浇灌根茎处。 主要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能造成经济损失的油茶害虫主要有以油茶尺蠖和茶毒蛾为代表的食叶害虫,包括刺蛾类、蓑蛾类、金龟子类和叶甲类;以茶梢尖蛾和油茶绵蚧为代表的枝梢害虫,包括油茶蛀梗虫和蚧虫类;以蓝翅天牛为代表的蛀干害虫;以及种实害虫茶籽象甲等。 油茶虫害的防治:①综合防治:加强营林管理,修剪清除病虫枝和过弱枝,消灭越冬害虫;②生物防治:保护天敌;③化学防治:鳞翅目和鞘翅目食叶害虫可在2—3龄时以9O%敌百虫、50%辛硫磷乳油等防治,蚜虫和介壳虫等刺吸式害虫可用40%乐果乳油或氧化乐果乳油防治,茶梢蛾和茶蛀梗虫等钻蛀性害虫应在成虫盛发期、卵初孵化或幼虫转移蛀梢盛期以40%氧化乐果乳油等强渗透内吸作用化学农药喷洒。 (2)成林管理 ①土壤改良 垦复有全垦、带垦、穴垦和阶梯式垦以及壕沟施肥抚育等多种。其中阶梯式垦复简便易行,增产效果显著。阶梯式垦复是在全面深挖垦复,砍除灌木和杂草的基础上,修成外高内低、外筑埂、内开沟的等高梯地。梯地的宽度随坡度而定,坡度15度左右可修成3—4m宽的梯地,超过15度可修成1~2m的梯地。梯地两边要挖排水沟和蓄水沉沙池。垦复包括冬垦和夏垦。冬垦深度一般为2O~25cm,并将土块翻过来,草根朝天。夏垦深度一般为1O~15cm,要求浅铲。三年一深挖,一年一浅锄。 ②合理施肥 春季施速效肥,每株O.5~1.Okg;冬季施土杂肥或农家肥等有机肥20—30kg,酌情喷施速效肥或叶面肥。施肥方法在树冠投影边缘挖圆形或长方形沟,沟的宽和深均为30-40cm,肥料施入后用土盖好。油茶施肥以结合冬季挖山、夏季中耕进行为最好。大年要多施氮磷肥,以促进保果、长油和抽梢;小年应多施磷钾肥,以保果和促进花芽分化。 ③水分管理 干旱较严重的年份,尤其是保水能力较差的土壤以及造林后的第一、第二年,要在6~8月份进行1~2次人工抗旱,以在早晨或傍晚浇水为好。 ④科学修剪 修剪时间在收果后至春梢萌发前(11月一翌年2月间)。修枝对象为枯枝、病虫枝、徒长枝和交叉枝等。修剪原则是幼树轻剪,老树重剪;大年重剪,小年轻剪。方法要因树制宜,先剪下部,后剪中上部;先剪冠内,后剪冠外。做到修剪均匀,上下不过分重叠,左右不拥挤,留桩不能过高。切口要求平滑,稍倾斜,要用接蜡或黄泥封闭切口。避免用砍刀砍枝,尤其是大枝,要用锯锯枝,以免损伤树干树皮,引起病虫害。
三、油茶低产林综合改造技术 (一)低产林的定义 油茶低产林是与高产林相比较而存在的,各地划分标准不一。低产林主要是指生产能力没有发挥或没有充分发挥的林分。 (二)低产林的现状和改造意义 目前我国的油茶低产林分面积是十分巨大的,全国良种面积比率不足10%。低产林核心问题主要是大面积油茶单产低,残次林比例大,生产效益差,也就是油茶存在“劣、疏、密、老、病、荒”的普遍现状。其主要原因是经营过于粗放,林地荒芜严重,长时间的自然演替导致品种混杂和品质低劣,林分处于野生或半野生状态,基本上是只采果,不投入。通过油茶良种的应用和工程的实施,低产林的改造取得了很好的效益,如联合国援助项目“2696工程”和国家低产林改造工程的滚动实施,使油茶生产更上了一个台阶,在永兴、常宁和耒阳三县共改造9万亩,改造前的1983—1985三年平均亩产油3.36kg,而改造后的1986~1989年平均亩产油12.44kg;衡东县的4000亩低改林从改造前的4.2kg提高到1988~1989年平均23.2 kg。攸县新市油茶场进行的油茶优良无性系换冠中试林,改造后第四年年产油达到4O.5kg/亩,现在基本稳定在30—50kg的水平,基收益扣除当年投资,平均每亩纯收入近500元。 (三)低产林的分类 根据立地条件、产量水平等可以将油茶低产林分为四类。一类林为立地条件好、林相整齐、经营水平较高,年亩产油5 kg以上的林分;二类林为立地条件较好、经营水平一般,林相不整齐,年亩产油3—5kg的林分;三类为立地条件一般,林分老化衰败、长期荒芜,年亩产油2--3kg的林分;四类林为立地条件差或长期与其他树种混生,处于自然生长状态,年亩产油2kg以下的林分。 对一、二类林主要采取深挖垦复、开竹节沟、修枝亮脚、合理施肥等措施,加以改造,提高单产。对三类林选择立地条件较好,具有开发潜力的林地实施良种更新;对四类林可考虑按分类经营的要求转化为生态林或其他林种。 (四)具体技术措施 存在针对以上原因,提出10条具体技术措施,根据不同立地条件和林分情况有选择地使用。 1、林地清理 油茶林内灌木、杂草、寄主植物和其他混生的用材林、经济果木林树种进行彻底的伐除。对于有杂灌的林地,要先一次性全面彻底的清除,有利于后续作业。在清理林地时,不但要清除杂灌,对油茶的老、残、病株也要一并砍掉。 2、土壤改良 低产林大多是处于野生状态,粗放经营管理,长期呈荒芜或半荒芜状态。林地荒芜严重,杂灌丛生、土壤板结、产量下降。通过深挖垦复,挖除一切杂灌树蔸,抑制杂草的生长,减少或清除与油茶争夺养分的对象。垦复要全面,垦复深度在20cm以上,只有深挖才能真正见效,深度不够达不到改土的目的。垦复方法同新造林。 3、保水保肥 水平竹节沟能使整个坡面的径流形成分段截留的格局,既防止了地表径流,增加了地下径流,又可蓄水延长地下径流时间,提高土壤含水量和稳定性,同时,可阻滞部分表肥土和林地凋落物,防止养分的损失。竹节沟要组织专业队,逐山统一放线,确保水平竹节沟的规整和合理设置。沿环山水平线开挖竹节沟,沟底宽50cm,深40cm,节长因地势而定,可长可短,以最小投工为原则费定,但不宜太短,一般要求在1.5m以上,太短不成其沟而变为洞。沟距依林坡度大小而定,坡度大于15度的上下沟距8m,15度以下的沟距10m。最上一条竹节沟应设置在山顶往下7~8m处,最下一条竹节沟的定线应是山脚油茶林边缘以上的4~5m处。 4、密度调控 油茶由于在长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自然萌发更新、人为破坏或病虫害等原因, 导致林分多代同堂,良莠不齐,林相杂乱。林分密度过大,枝叶交错,相互挤压,不但 造成相互间的机械损伤,更严重的是相互间为争夺空间而引起垂直向上而生长过旺,生殖生长衰弱,影响产量和茶油品质。要砍掉树体结构不合理、不太结果或不结果的树,砍棹林下受压的小树。通过疏伐,将郁闭度调整在0.7~0.8之间,使林分内保持合理的透光度。 对于林中空地或密度太稀的地方,要进行补植,充分利用地力空间,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补植要用2年生以上的油茶良种苗木,切记就地就近挖取幼树小苗补植。每年在垦复、复铲、施肥的同时,对补植幼树要进行特别管理,促进其快速生长。 5、整形修剪 由于长期荒芜和疏于管理,林冠郁闭紊乱,枝头密生,交叉重叠,徒长枝、萌发枝、病虫枝、重叠枝、内膛细弱枝、下脚枝、下垂枝等较多。这些枝条影响垦复、施肥、开沟等作业;消耗营养不结果或少结果;有的影响林内通风通光性,形成病原载体。因此很有必要进行修剪。修剪方法同油茶新造林的成林修剪。 6、合理施肥 油茶长期荒芜,粗放经营,生长发育不良,产量偏低,与土壤严重缺肥有很大关系。 因此,综合垦复,增施一定的肥料,是大幅度提高油茶产量的关键技术措施。施肥时可遵循以下几条原则:大年以P、K肥为主, 小年以N肥为主;秋冬以有机肥为主,春夏以速效肥为主;大树多施,小树少施;丰产树多施,不结果或结果甚少的树少施或者不施;生长势强的树少施N、多施P、K肥、生长势弱的树要多施N肥;立地条件好的、生长势强的林分多施P、K肥,立地条件较差,生长势弱的树多施N肥。施肥量以尿素20~3Okg/亩,磷肥40~60kg/亩,钾肥10~20kg/亩,有机肥每亩500kg以上。施肥方法同油茶新造林。 7、更换劣株 凡是品种类型很差,树势衰老,生产能力很低的林分。劣株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因老、弱、病、残而结果少,生长不良、衰败,树体结构不合理。另一种类型是因遗传基础较差,生长势也好,营养生长较旺,树体结构也合理,就是不结果或结果甚少。对于前一种类型的劣株,应在清理林地时一并清除掉,进行良种大苗大穴补植更换,对于后一种类型,可采取大树嫁接换冠的形式进行更换。 8、防治病虫 防治病虫害,要贯彻“防重于治”的原则,以营林技术措施为基础,生物措施和药物防治相结合,进行综合防治。严格掌握密林疏伐、整枝修剪、林地清理等技术标准。疏代要合理,老、弱、病、残株要全部剪掉,彻底清除病原。施氮肥要适度。尤其是立地条件较好,生长势旺的林分,要少施氮肥,防止营养生长过旺,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 9、引蜂授粉 油茶是虫媒异花授粉植物。能给油茶花传粉的昆虫,有蜂、蝇、蚁等5O多种,其中授粉效果最好是土蜂.为了充分保护土蜂,lO月份至11月下旬,土蜂陆续羽化出土,不要在林内熏烟、烧火土灰,不要喷洒农药。人工饲养的蜜蜂,虽有传粉作用,但油茶花蜜浓度大、皂素多,对蜜蜂有毒害,不宜在油茶林内放养蜜蜂。 10、适时采收 严格采收时间。寒露籽应在寒露节前后采收,霜降类型应在霜降节前后采收,一般在节气的“前三后七”为宜。各地应订立乡规民约,统一采收时间,防止茶果采收的混乱秩序和提早采收。 (五)高接换优 对第三类林或者第一、二类林分中的植株进行改造可采用高接换优方法。该法适用于大树换冠,是一种先嫁接活再断砧的技术,易于操作和恢复树势,广泛应用于采穗圃和丰产示范林的建设、种质资源收集和观赏茶花大树的培育等。
D. 日记的家乡油茶花100字
家乡的油茶花
我的家乡位于江南丘陵地区,在这片火热的红土地上,满山遍野
地栽种着油茶树。在我的记忆里,那里就是我童年的乐园。 每年春暖花开的时节,茶树也开始披上了嫩绿的新妆。偶一抬头,会看见茶树上有一个个青色的、红色的、白色的东西挂着在那里,那就是茶果了。青的和红的很涩,那是生的,不能吃,等到里面的果肉膨涨,撑破外皮,变成白色的,那就是成熟了。挑一个一口咬下去,绵绵甜甜的,有一股淡淡的清香。低下头来,你会发现在树下的小枝上,有一片片巴掌大的、晶莹的、肥肥肉肉的,那就是茶片了,其实就是由茶树的嫩叶风化形成的,口感比茶果更好吃些。我们放牛或放学回来,经常是让那些茶果和茶片撑得肚子鼓鼓的,连饭也省了。还用几根长长的竹枝穿着我们的战利品,碘着肚子,凯旋而回,父母兄妹自然也享了口福了。
春末夏初,油茶花满山遍野地开放了,一片一片的,雪白灿烂,与天上洁白的云朵连在一起,都分不清那是云那是花了。油茶花瓣是白色的,花蕊淡黄,花芯中有豆大的一粒花蜜。那时我还是上小学,我们几个小伙伴上学放学,每天都要在油茶树下穿行。闻着茶花醉人的芳香,忍不住折一小截小竹枝,对着花芯一吸,花蜜那个甜呀,沁人心脾。那简直就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琼浆玉液。尤其在那缺衣少食的年代,那么甜美的感觉至今仍让人难以忘怀。
茶树是一种常绿乔木,结的茶籽可榨油。那时我们村的茶山多,产的油上交国家,人平均超过一百多斤,那在横近百里都是少有的。当时我父亲是生产队长,被省政府开小车接到省里去开表障大会,还奖给村里一台榨油机呢!我记得那时家里有几个一人多高的大油缸,除了全家一年的食用外,有时拿出去卖些以补贴家用,其余的就是送给亲戚朋友了。那时很多亲戚都没有油炒菜,得到些茶油宝贝得不得了。其实在现在茶油仍然是珍贵的原生态植物油。不过现在茶油是越来越少了,家乡的茶山都变成了工厂了。
多少次梦里回家乡,徜徉在那油茶花的洁白的海洋。 真怀念家乡的油茶花啊!
E. 千岛湖畔的油茶树生就了一副怪脾气
空格前的题干,提到了油茶树的怪脾气,那么与这个怪脾气相连最紧密的,就是③,所以③句放首位,排除B和D;接下来确定①④的顺序,很明显,①句“这花”引起后面对油茶花的介绍之后,才会有④句的描述,所以①在前 ④在后,因此排除C项.故选:A
F. 又到油茶花开季
我不知道什么原因很少有写油茶花的诗词,也少有散文写油茶花,可我却非常喜欢油茶花。
深秋的时节,大地的色彩多为黄色,黄色在蓝天白云下显得那么浓厚、那么高贵。这时油茶山却是另一种风彩,白色的油茶花透过默绿的叶子开遍了漫山遍野,雪一样的白让人有一种清新、圣洁的感觉。
走进山里、走近茶树,看那挂在枝头的深红色的油茶果、深绿的叶子、洁白的花不仅仅是相映成趣而是一种说不出的美。这种情形有一种美丽的叫法叫花果同树,也叫抱子怀孕,我查了很多资料发现也只有油茶树才有这种情形。
油茶树从开花到果实成熟要经历十三个月,每年十一中下旬开花,花期一个多月直至十一月底,然后经霜雪战酷暑,在秋高气爽的的季节又闪亮登场,亮出它丰硕的果实、洁白的花朵。
那天我陪市电视台的记者到文源林业的油茶基地去采访,虽然天空不时的飘下小雨,但大家兴致很高,我随同电视台摄影的记者满山跑。起伏的群山黛色树叶、一团团、一片片洁白的油茶花在镜头下是最美丽的风景。对面山上采摘茶果的人不知聊些什么一阵阵欢声笑语,油茶树在欢声笑语中抖动着。
我们来到采摘茶果的山坡,正在摘茶果的大部分是女同胞,是文源林业公司请的,她们嘴里说笑着,手却没有闲着,小树几分钟、大的树也只要十几分钟就摘完了,一会就是一篓子茶果,有专门的人负责收集运输。她们说一天能摘好几百斤,每斤有五毛钱的报酬,一天有近两百元收入,一个季节下来能挣好几千元呢!
我想起曾经摘茶果的经历,那时的树是百年老树很高大,山上有很多杂树杂草,一天仅能摘百多斤,而且很累,累了坐在树下伸手拉根树枝,嗅嗅花香,用舌头吮吸花粉,很香很甜,疲劳的身体会在这香甜的花香中得到恢复。山里很安静,我想这么香这么甜的花怎么很少有蜜蜂来采蜜。直到现在我才知道,油茶有一糖类是蜜蜂难以消化的,小蜂吃了便因消化不良而死掉,因此没有放蜂人敢把蜜蜂放在油茶山林中,山中只有极少数的野蜜蜂。
大自然真的很神奇,如果山林中尽是蜜蜂来采蜜又有谁敢采摘油茶果呢?油茶果的价值可比蜂蜜高多了,山茶油品质非常好,号称东方橄榄油,以前只有有钱人才能吃得到,现在也一样要高收入人群才享受。
在深秋的温暖的阳光里,在满是油茶树的山林里,闻着清甜的花香,收获油茶果,虽然有些累但也很快乐。我想如果把成片的油茶林稍作整理,不要有杂树杂草,把交通搞好,在比较高的山头修上观景台,一定会有城里人来观景、来体验采摘油茶的乐趣。如果真有这么一处地方我会是常客。
我对文源林业公司的老板说了我的设想,电视台的记者也很赞同,文源林业的老板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意。我说这那是什么创意只是我从小就喜欢油茶花,你们建好了,每年观花就有了好去处,我可是很期待哦!
G. 油茶花诗句经典名句
描写油菜花的诗句有:《再游玄都观》、《油菜花吟》、《七律·油菜花》、《题梁贤巽公房》、《宿新市徐公店》。
1.《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2.《油菜花吟》
姿容清丽厌奢华,淡淡平平不自夸。
羞去院庭争宿地,乐来田野绽黄花。
小园安暖焉贪此,大宇风云独恋它。
耐得无人观赏后,痴心结籽为农家!
3.《七律·油菜花》
为觅春踪垄上行,晴光一点入眸明。
花开浪漫风中舞,籽结馨香鼎里烹。
乡野自怜姿窈窕,园田谁爱势峥嵘。
不知紫苑群芳谱,却把民生排几名。
4.《题梁贤巽公房》
吴王庙侧有高房,帘影南轩日正长。
吹苑野风桃叶碧,压畦春露菜花黄。
悬灯向后惟冥默,凭案前头即渺茫。
知有虎溪归梦切,寺门松折社僧亡。
5.《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7)油茶花速写扩展阅读:
油菜花,别名芸薹,拉丁文名Brassica campestris,原产地在欧洲与中亚一带,是一种十字花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集中在江西婺源篁(huáng)岭、汉中盆地和江岭万亩梯田、云南罗平平原、青海门源高原等。
新中国成立以来,油菜作为最主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发展稳中有升,新品种推广实现了三次革命。建国初期通过品种评选推广的一些油菜优良品种如七星剑、江西婺源篁(huáng)岭和江西婺源江岭油菜花,江岭油菜、兴化油菜、浠水白等,对中国油菜生产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