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夏茶花
『壹』 山茶花的颜色有哪些
茶花的常见颜色
红 紫 白 粉
山茶花的颜色有哪些
如果是说传统的油茶,花瓣是白色的,单瓣,花蕊是黄色的。现在用来观赏的茶花重瓣品种多,单瓣品种少。颜色有粉、大红、深红、黄、白色,还有一种叫大玛瑙的,每片花瓣上都有红、白2种颜色,且深浅不一。花的形状像木芙蓉。
山茶花有几种颜色啊?
总结一下有红色、深红色、暗红色、玫瑰红色、火鸡红色、白色、大红色、粉红色、火红色、
1、名称:超级南天武士
深红色,具大量白色斑块或云斑,中到大型花,直径10~12.5cm,半重瓣型到松散牡丹型;叶绿色;长势旺,紧凑,立性;花期中到晚。
2、名称:葡萄红
暗红色,花瓣近似圆形,60枚左右,呈8~10轮排列,小到中型花,直径6.5~7.5cm,玫瑰重瓣型到完全重瓣型;叶浓绿,较小,齿钝,叶浓绿;长势旺,矮灌状;花期中。
3、名称:复色大海伦
玫瑰红色,花瓣上有不同程度的白色斑块,大型花,玫瑰重瓣型到完全重瓣型;叶淡绿,偶见叶面上有黄斑;长势旺,紧凑,立性;花期中到晚。
4、名称:克瑞墨大牡丹
鲜艳的火鸡红色,散发芬芳香味,大到巨型花,牡丹型;叶浓绿,长椭圆形;长势旺,紧凑,立性;花期中。
5、名称:可娜
白色,花心泛极淡的绿色,花瓣边缘有无数深锯齿,中到大型花,牡丹型;叶浓绿,厚质;本品种易发生突变。
6、名称:大朱砂
大红色,起绒光,花瓣60~70枚,呈6~7轮排列,硬质,大型花,直径10cm以上,完全重瓣型;叶绿色,厚质,叶齿不明显;长势旺,开张,枝粗;花期中到晚
7.7、名称:劳拉夫人
粉红色,具有玫瑰红色斑块,大花瓣6轮,每轮12~15枚,雄蕊瓣3~7枚,大型花,直径10.5cm,厚5cm,玫瑰重瓣型到牡丹型;叶浓绿,长椭圆形;长势不等,立性;花期中。
8、名称:魔术城
火红色,具白色云斑或斑块,花瓣90多枚,具少量金黄色雄蕊,花丝白色,大型花,直径12.5cm,牡丹型;叶浓绿,椭圆形,中等大小;长势旺,开张,立性;花期中。
9、名称:鸳鸯凤冠
鲜艳的红色,具有放射状白色细线条,有时出现粉边,或半红半粉的花朵,中型花,直径10cm,完全重瓣型;叶暗绿色,厚质,前缘不正,叶面较粗糙;长势旺,开张;花期中到晚。
10、名称:请求
粉红色,花瓣边缘镶鲜艳的玫红色花边,中到大型花,玫瑰重瓣型到牡丹型;叶浓绿,平展;生长慢,立性;花期中到晚。
11、名称:春日野
鲜艳的红色,花瓣上有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白色云斑或斑块,花心部分有少量花瓣直立,金黄色雄芯簇状,中到大型花,半重瓣型到牡丹型;叶绿色,偶见黄斑,阔椭圆形;生长慢,开张;花期早到中。
12、名称:复色格兰那达
鲜艳的红色,花瓣上有大量白色斑块或云状白斑;叶浓绿;长势旺,立性;花期中。
山茶花有几种颜色??
你说的应该是经过了嫁接吧?把其他植物的枝叶嫁接到山茶树上的
山茶的形态特征:株高约15m。小枝黄褐色。叶互生,卵圆形至椭圆形,边缘具细锯齿。花单生或成对生于叶腋或枝顶;花径5~6cm,有白、红、淡红等色;花瓣5~7枚。
山茶品种可分为3大类,12个花型:
1、 单瓣类:花瓣1~2轮,5~7片,基部连生,多呈筒状,结实。其下只有1个型,即单瓣型。
2、 复瓣类:花瓣3~5轮,20片左右,多者近50片。其下分为4个型,即复瓣型、五星型、荷花型、松球型。
3、 重瓣类:大部雄蕊瓣化,花瓣自然增加,花瓣数在50片以上。其下分为7个型,即托桂型、菊花型、芙蓉型、皇冠型、绣球型、放射型、蔷薇型。
山茶是什么造型和颜色
山茶花是什么颜色?可以说它的颜色是比较丰富的,有红、黄、白、粉,甚至白瓣红点等色。每一种颜色的山茶花有着不同的寓意——花语。
写一个有颜色的山茶花
山茶一般是红色,粉红,白色三种。还有的是白底带红纹的。
形容山茶花颜色的句子
春天是山茶花盛开的季节,有的同一株树上有好几种颜色,远远看上去,它显得格外娇艳。我最喜欢的是那几株粉色的山茶花,它们的形态各种各样。有的含羞待放,小巧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放,许多花都和它争奇斗艳哩!有的已经完全盛开了,它像婴儿甜美的笑脸,向游客展示着它优美的身姿。山茶花的花瓣层层叠叠,柔软而有弹性,使人觉得另有一番情趣。它的花瓣里缀满了许多金黄色的小颗粒,这就是孕育这新生命的种子。听说,一般的花要开放很久才能打骨朵,而山茶花只要花瓣一凋谢,花骨朵就怎么也忍不住在花苞里了。
野山茶花根是什么颜色
山茶花原产中国。喜温暖、溼润和半阴环境。怕高温,忌烈日。山茶花的生长适温为18~25℃,3~9月为13~18℃,9月至翌年3月为10~13℃。当温度在12℃以上开始萌芽,30℃以上则停止生长,始花温度为2℃,适宜花朵开放的温度在10~20℃。山茶花的耐寒品种能短时间耐-10℃,一般品种-3---4℃。夏季温度超过35℃,就会出现叶片灼伤现象。山茶花适宜水分充足、空气溼润环境,忌干燥。高温干旱的夏秋季,应及时浇水或喷水,空气相对溼度以70%~80%为好。梅雨季注意排水,以免引起根部受涝腐烂。山茶花属半阴性植物,宜于散射光下生长,怕直射光暴晒,幼苗需遮荫。但长期过阴对山茶花生长不利,叶片薄、开花少,影响观赏价值。成年植株需较多光照,才能利于花芽的形成和开花。露地栽培,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排水性好,酸碱度出5~6最为适宜,碱性土壤不适宜茶花生长。盆栽土用肥沃疏松、微酸性的壤土或腐叶土。地栽山茶花又分为园林栽培与圃地栽培。如作园林绿化栽培,要有蔽荫树作伴,圃地栽培要成行种好遮荫树。温暖地区一般秋植较春植好。施肥要掌握好三个关键时期,即:2一3月间施追肥,以促进春梢和花蕾的生长;6月间施追肥,以促使二次枝生长,提高抗旱力;10-11月施基肥,提高植株抗寒力,为翌春新梢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清洁园地是防治病虫害、增强树势的有效措施之一。冬耕可消灭越冬害虫。全年需进行中耕除草5一6次,但夏季高温季节应停止中耕,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山茶花的主要虫害有:茶毛虫、茶细蛾、茶二叉蚜等。主要病害有:茶轮斑病、山茶藻斑病及山茶炭疽病等。防治方法是:清除枯枝落叶,消灭侵染源。加强栽培管理,以增强植株抗病力,药物防治。盆栽山茶花盆子大小与苗木比例要适当。所用盆土最好在园土中加入1/2一1/3经1年腐熟的切断松针。于11月或翌年2一3月上盆,高温季节切忌上盆。上盆后水要浇足,平时浇水要适量。浇水量要随季节变化,清明前后植株进入生长萌发期,水量应逐渐增多,新梢停止生长后(约5月下旬)要适当控制浇水,以促进花芽分化。6月是梅雨季节,应防积水。夏季高温季节叶面蒸发量大,需叶面喷水,喷水宜在清晨或傍晚进行,切忌中午喷水。冬季植株逐渐进人体眠,浇水次数宜相应减少。切忌在高温烈日下浇冷水,以免引起根部不适应,而产生生理性的落叶现象。气温高或大风天,叶面蒸发量大,应多浇水或喷水。空气溼度大时,要减少浇水量。如遇干旱脱水,枝叶萎蔫,要立即将植、株置于阴处,浇透水,同时进行叶面喷水。一般茶花大叶大花种和生长迅速的品种需水量大,应多浇水。名贵品种如:十祥景、鸳凤冠、洒金宝珠、凤仙、绿珠球等水分蒸发量少,浇少过多会引起落叶、落蕾。夏、秋高温季节要及时进行蔽荫降温。冬季要采取防冻措施。盆株在室内越冬,以保持3一4℃为宜,若温度超过16℃,就会促使提前发芽。盆栽茶花的施肥、修剪以及病虫害防治等,与露地栽培基本相同。山茶花盆栽常用15~20厘米盆。山茶花根系脆弱,移栽时要注意不伤根系。盆栽山茶,每年春季花后或9~10月换盆,剪去徒长枝或枯枝,换上肥沃的腐叶土。山茶喜溼润,但土壤不宜过溼,特别盆栽,盆土过溼易引起烂根。相反,灌溉不透,过于干燥,叶片发生卷曲,也会影响花蕾发育。春季山茶花换盆后,不需马上施肥。入夏后茎叶生长旺盛育期,每半月施肥1次或用"卉友"21-7-7酸肥。9月现蕾至开花期,增施1~2次磷钾肥。在夏末初秋山茶开始形成花芽,每根枝梢宜留1~2个花蕾,不宜过多,以免消耗养分,影响主花蕾开花。摘蕾时注意叶芽位置,以保持株形美观。......
茶花新发出的叶子是什么颜色
品种不同的茶花所抽的新芽颜色是不同的,有的是浅绿色,有的是暗红色,还有一些因确乏微量元素而变珐与众不同,但抽芽结束后都会转绿,除了彩叶茶花或缺锌缺铁造成的黄化病。
『贰』 山茶花是什么季节开的
茶花是什么季节开的
从10月份始花,翌年5月份终花,盛花期1~3月份。
山茶花什么时候开花,什么季节开花
一要适用的土壤。土壤是盆栽山茶花的生长基础,因为茶花根系依赖土壤生长、发育,茶花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水分和养分主要从土壤中吸取。茶花喜欢偏酸性、含腐殖质较高、疏松通气的山地红(黄)壤土,pH值在5至6.5之间,不能采用碱性土或黏性重的土壤作盆栽茶花基质。土壤配制:山泥土(种作物的熟化红壤土)50%,木屑或食用菌渣40%,饼肥粉或牲畜粪和磷肥粉10%,三者拌匀,浇水适量装袋熟化,夏秋20天以上,春冬30天以上,这种土壤不仅疏松通气,还能保肥保水,适合茶花生长发育。
二要适度光照。茶花需要适宜的光照,又怕高温烈日直射。
春季、秋末时将山茶花要移到见光多的阳台上或地面,接受全天光照,促使植株生长发育,促使它花芽分化,花蕾健壮。进入夏天阳光最为强烈,就要将花盆移到见光背阳、通风良好的环境中养护,也可以移到北边阳台上或南边阳台内下边莳养,还可以用75%遮阳网,从上午9时到下午5时将植株盖好,避免烈日直射,引起叶面创伤或小株枯萎,有条件的将山茶移到阳棚下安全越夏。
三要适宜温度。温度是山茶花生理活动的重要条件。山茶花性喜温暖,生长最宜的温度为18℃至25℃,相对溼度60%至65%。
茶花的生长,春梢一般在3月中下旬萌动,4月份开始抽芽,5月中下旬形成顶芽,停止生长,逐渐分化出叶芽或花芽,从花芽形成直到开花要180天至240天。夏梢在乎仔7月下旬萌动,至9月上旬停止生长。山茶虽然耐低温,但遇寒潮侵入,气温骤然下降0℃以下或又遇上干燥西北大风,就会引起嫩枝冻害,花蕾受冻害则枯萎,为此,就将花盆移到背北向南处养护,使它安全越冬。
四要适宜溼度。山茶花叶片多,叶片面积大,蒸腾作用快。山茶花喜欢溼度较大气候,也喜溼润的土壤。因此,要给盆栽茶花补足水分,在春秋生长季节每天浇水1次,在夏天特别是“三伏天”每天早晚各浇水1次,如果地面干燥还要向花盆的地面和周边浇水或喷水1次至2 次,保持一定的空气溼度,植株就生长茂盛。同时,注意因浇水多,而且大多数家庭都是浇自来水,天长日久花盆的土壤就会碱化。为此,在浇水时,每月补浇0.5%至1%硫酸亚铁水,也可以采用5%至8%食用酸醋液,对叶片进行喷施。山茶花喜欢溼润的土壤,但又怕花盆内积水,在下雨天如果盆内积水,必须及时排除,以免根系浸泡在水中闷死、腐烂。
五要适量养分。山茶花是喜肥花卉,因为树势健壮,叶片较多,花期也较长,因而需肥量也多。在施肥过程中,施足液肥,结合换盆施足长效肥,根据花盆大小,每盆施3克至80克腐熟饼肥粉或晒干鸡鸭粪,放到盆底下与底土拌匀。根据植株生长时期,增施有机肥。除冬夏最冷最热时外,每月施1次至2次腐熟枯饼水,其施肥方法:将盆边土壤扒开2分左右,将液肥施入沟内即用土壤覆盖,避免发生异味。也可以将腐熟的饼肥粉施在盆边与盆土拌匀,让花卉慢慢吸收。城市花友可以上花市购买花卉专用肥,既卫生又安全。为使茶花生长更好,在山茶花生旺盛期,每月要进行1次至2次根外施肥,以0.2%至0.3%磷酸二氢钾和1%至2%的植物生长素喷施叶片。施肥的原则:宜轻不宜重,宜淡不宜浓,宜少不宜多,必须坚持薄肥勤施的方法,特别是不要施生肥。
六要适合环境。山茶花喜欢生长在空气适度流动的环境中生长,最喜爱微风吹动,它喜东南风带来的水汽,但怕西北风和大风,而使水分蒸发过快,茶花供求失去平衡,株叶也易损伤,造成植株落蕾落花现象。冬季茶花要放在避风向阳环境中养护,并有一定温度和溼度。春秋季节要将花盆移到阳台,使它通风透光,受微风摇动,这样不仅植株生长良好,也有利于花芽分化,花蕾生长发育,......
山茶花在什么季节开放?
雪里开花到春晚。山茶花作为一类花卉,它的花期很长。在我所在的浙南地区,开花最早掘顷型的在九月底,最迟的开到清明后,甚至到五一还有零星开放的。 但就某地单个品种而言,并没有那么长,不同的品种花期不一样。
山茶花一年开几次花呀,都是什么时候?
1.茶花一年开二判猜次。春天的二月份开。秋天的10月份开!在北方的温室里它大概能开20天。一般的花,花期是12月到1月之间,控制好了可以到春节开花。
2.山茶花的花期较长,一般从10月份始花,翌年5月份终花,盛花期1~3月份。但有的茶花品种开花较早,有的开花较晚,从总体来说,可历时7~8个月之久。茶花持久的花期,使它既成了一种很好的观赏植物,又成了南方温暖地区一种很难得的冬季蜜源植物。
山茶花在哪个季节开花?
分早花品种、中花品种和晚花品种
主要集中在2-4月
不同品种的茶花特征都不一样。以中花品种为例
花期2-4月——4-6月花期后萌叶——7-8休眠——9-11月初秋梢生长,同时花原基形成并进入生长——11-2月休眠,花芽分化进行中。
山茶花什么时候开?
山茶别名茶花、曼佗罗树、晚山茶、耐冬、檀、洋茶、菇春、山椿,花期较长,多数品种为1~2个月,单朵花期一般为7~15天。花期2~3月,大约11月--4月开。我的家乡有很多山茶,我家乡就是以山茶作为县花。
请问茶花什么季节开。
茶花的种类有很多,每种的开花季节大都在冬春季节,这和茶花的习性和天气有关。你那茶花有花苞了,可能要提前,正月初就能看到你那漂亮的茶花了。
山茶花什么季节开花,什么色
一般从10月份始花,翌年5月份终花,盛花期1~3月份。但有的茶花 品种开花 较早,有的开花 较晚,从总体来说,可历时7~8个月之久。茶花持...总得来说茶花的品种不同,开花时间也不同,茶花开花 一般在1~4月。
山茶花在什么季节开放?
茶花的花期较长,一般从10月份始花,翌年5月份终花,盛花期1~3月份。但有的茶花品种开花较早,有的开花较晚,总体来说,可历时7~8个月之久。茶花持久的花期,使它成为了一种很好的观赏植物。 金华的市花耶
山茶花什么时候开呀
山茶花一般指茶花。
茶花又名山茶花,是山茶科、山茶属多种植物和园艺品种的通称。花瓣为碗形,分单瓣或重瓣,单瓣茶花多为原始花种,重瓣茶花的花瓣可多达60片。花期较长,从10月份到翌年5月份都有开放,盛花期通常在1-3月份。
单瓣类
1、大花金心:山茶的栽培品种。叶椭圆形,边缘具细锯齿。花单生,色大红,花朵小。花期3-4月。
2、紫花金心:山茶的栽培品种。花蕾心脏形,花色紫红。花期2月。
3、赛金光:山茶的栽培品种。叶长椭圆形,卷曲状,叶尖下垂。花复色,白底间桃红条点,偶有桃红色花。花营长椭圆形。花期12月至翌年1月。
4、美人茶:山茶的栽培品种。叶长椭圆形,有光泽,叶缘有钝锯齿,较稀。花色大红或水红,喇叭形,较繁多花期1-4月。
复瓣类
1、红牡丹:山茶的栽培品种。叶椭圆形,先端尖,略下乖,叶缘具细锐锯齿。花粉红色或红色。花期3-4月。
2、松子:山茶的栽培品种。嫩枝紫红色。叶椭圆形,探绿色,叶尾突尖。花大红色,略暗些。花期3-4月或12月至翌年3月。
3、东方亮:山茶的枝培品种。叶深绿色,有光亮,叶缘具钝密锯齿。花韧开肉红色,渐肉白色。花期1 -3月。
重瓣类
1、全盘荔枝:山茶的栽培品种。叶倒卵形,边缘具细密锯齿。花大红色。花期3-4月。
2、白宝珠:山茶的栽培品种。枝细柔下垂。小叶椭圆形。花纯白色。花期2-3月。
3、花牡丹:山茶的栽培品种。叶深绿,椭圆形,叶面上有黄斑。花鲜红底色,上洒白斑块。花期11月至翌年1月。
4、白芙蓉:山茶的拽培品种。花白色,有红色条纹斑,五彩缤纷。花期2-4月。
『叁』 山茶花的资料
山茶花又名茶花,为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山茶花花姿丰盈,端庄高雅,为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也是世界名花之一。是中国重庆市.温州市、金华市和昆明市的市花。
山茶花又名茶花,为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山茶花花姿丰盈,端庄高雅,为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也是世界名花之一。是中国重庆市.温州市、金华市和昆明市的市花。
山茶花是山茶花科的常绿灌木。耐冬、曼罗等。属山茶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3一4米。树干平滑无毛。叶卵形或椭圆形,边缘有细锯齿,革质,表面亮绿色。花单生成对生于叶腋或枝顶,花瓣近于圆形,变种重瓣花瓣可达50-60片,花的颜色,红、白、黄、紫均有。花期因品种不同而不同,从十月至翌年四月间都有花开放。蒴果圆形,秋末成熟,但大多数重瓣花不能结果。茶花具有“唯有山茶殊耐久,独能深月占春风”的傲梅风骨,又有“花繁艳红,深夺晓霞”的凌牡丹之鲜艳,因此自古以来就是极富盛名的木本花卉,在唐宋两朝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境,直到十七世纪引入欧洲后,造成轰动,也因此获得“世界名花”的美名。其性喜冷湿气候,不耐高温。对土质不苛求,但以含湿度高之砂质土壤较合适,全日照半日照均适宜。花果实为蒴果,果大皮厚,内含1~2或2个以上的种子。
山茶花花语
可爱、谦让、理想的爱、谨慎、了不起的魅力白山茶花纯真无邪你怎能轻视我的爱情红山茶花天生丽质11月11日白色山茶花(Camellia)花语:含蓄
山茶花产于中国,浙江、江西、四川及山东;日本、朝鲜半岛也有分布。为常灌木或小乔木。喜半阴、忌烈日。喜温暖气候,生长适温为18~25℃,始花温度为2℃。略耐寒,一般品种能耐-10℃的低温耐暑热,但超过36℃生长受抑制。喜空气湿度大,忌干燥,宜在年降水量1200mm以上的地区生长。喜肥沃、疏松的微酸性土壤,PH以5.5~6.5为佳。一年有2次枝梢抽生,第一次为春梢,于3~4月开始夏梢7~9月抽生。花期长,多数品种为1~2个月,单朵花期一般为7~15天。花期2~3月。别名山茶、茶花、曼佗罗树、晚山茶、耐冬、檀、洋茶、菇春、山椿
山茶是常绿阔叶灌木或小乔木。枝条黄褐色,小枝呈绿色或绿紫色至紫褐色。叶片革质,互生,椭圆形、长椭圆形、卵形至倒卵形,长4一10厘米,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至近半圆形,边缘有锯齿,叶片正面为深绿色,多数有光泽,背面较谈,叶片光滑无毛,叶柄粗短,有柔毛或无毛。花两性,常单生或2-3朵着生于技捎顶端或叶腋间。花梗极短或不明显,苞萼9-1片,覆瓦状排列,被茸毛。花单瓣,花瓣5-7片,呈1-2轮覆瓦状排列,花朵直径5-6厘米,色大红,花瓣先端有凹或缺口,基部连生成一体而呈简状;雄蕊发达,多达100余枚,花丝白色或有红晕,基部连生成筒状,集聚花心,花药金黄色;雌蕊发育正常,子房光滑无毛,3-4室,花柱单一,柱头3-5裂,结实率高。荫果圆形,外壳本质化,成熟茹果能自然从背缝开裂,散出种子。种子淡褐色或黑褐色,近球形或相互挤压成多边形,有平面和棱角,种皮角质坚硬,种子富含油质,子叶肥厚。
云南山茶叶片较山茶为大,长6-14厘米,宽3-7厘米,叶缘具锐锯齿。花比山茶更大,径8-16厘米,亦有达22厘米者;子房3-5室,密被丝状绒毛。茹果扁球状,表面有毛。金花茶为小乔木,高2-6米,叶薄革质,叶长圆形,缘具骨质小锯齿或纫锯齿,两面光滑,有时有毛。花瓣7-8枚,多的可达17枚,金黄色至淡黄色,具蜡质光泽,花径3-5.5厘米;子房多3室,无毛或有毛。蒴果扁球形或近球形。
山茶除原种外,园艺品种很多。当今世界上山茶品种已发展到5000余个。中国山茶的品种约300余个,现正在整理研究中。根据雄蕊的瓣化,花瓣的自然增加,雄蕊的演变,萼片的瓣化,概分为3大类、12个花型:
一、单瓣类花瓣排列1-2轮.5-7片,基部连生,多呈筒状,雌、雄蕊发育完全,能结实。(一)单瓣型:特征如上。
二、半重瓣类花辩排列3-5轮,20片左右,多者近达50片(包括雄蕊瓣化的花瓣)。(一)半重瓣型:花瓣排列2-4轮,雄蕊小瓣与维蕊大部集中于花心,雄蕊大部趋向退化,偶能结实。如'白绵球,、'猩红牡丹'等。(二)五星型:花瓣排列2-3轮,花冠呈五星形,雄蕊存,雌蕊趋向退化。如'东洋茶,等。(三)荷花型:花瓣排列3-4轮,花冠呈荷花型,雄蕊存,雌蕊趋向退化或偶存。'十样景'、'虎爪白'等为代表种。(四)松球型:花瓣排列3-5轮,呈松球状,雌、雌茁均存在。64.松子,、'大松子'为代表种。
三、重瓣类大部维蕊瓣化,花瓣自然增加,花瓣数在50片以上(包括雄蕊瓣)。
山茶花为常绿阔叶灌木。枝条黄褐色,小枝呈绿色或绿紫色至紫色至紫褐色。叶片革质,互生,椭圆形、长椭圆形、卵形至倒卵形,长4--10厘米,先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至近半圆形,边缘有锯齿,叶片正面为深绿色,多数有光泽,背面较淡,叶片光滑无毛,叶柄粗短,有柔毛或无毛。
山茶花花单生或2~3朵着生于枝梢顶端或叶腋间。花单瓣或半重瓣。重瓣。花梗极短或不明显,苞萼9--13片,覆瓦状排列,被茸毛。花单瓣,花瓣5--7片,呈1--2轮覆瓦状排列,花朵直径5--6厘米,色大红,花瓣先端有凹或缺口,基部连生成一体而呈筒状;雄蕊发达,多达100余枚,花丝白色或有红晕,基部连生成筒状,集聚花心,花药金黄色;雌蕊发育正常,子房光骨无毛,3--4室,花柱单一,柱头3--5裂,结实率高。蒴果圆形,外壳木质化,成熟蒴果能自然从北缝开裂,散出种子。
山茶是常绿阔叶灌木或小乔木。枝条黄褐色,小枝呈绿色或绿紫色至紫褐色。花两性,常单生或2-3朵着生于技捎顶端或叶腋间。花梗极短或不明显,苞萼9-1片,覆瓦状排列,被茸毛。花单瓣,花瓣5-7片,呈1-2轮覆瓦状排列,花朵直径5-6厘米,色大红,花瓣先端有凹或缺口,基部连生成一体而呈简状;雄蕊发达,多达100余枚,花丝白色或有红晕,基部连生成筒状,集聚花心,花药金黄色;雌蕊发育正常,子房光滑无毛,3-4室,花柱单一,柱头3-5裂,结实率高。种子淡褐色或黑褐色,近球形或相互挤压成多边形,有平面和棱角,种皮角质坚硬,种子富含油质,子叶肥厚。云南山茶叶片较山茶为大,长6--14厘米,宽3--7厘米,叶缘具锐锯齿。花比山茶更大,径8--16厘米,亦有达22厘米者;子房3--5室,密被丝状绒毛。蒴果扁球状,表面有毛。金花茶为小乔木,高2--6米,叶薄芏质,叶长圆形,缘具骨质小锯齿或细锯齿,两面光滑,有时有毛。花瓣7--8枚,多的可达17枚,金黄色至淡黄色,具蜡质光泽,花径3--5.5(10)厘米;子房多3室,无毛或有毛。蒴果扁球形或近球
山茶花原产中国。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怕高温,忌烈日。山茶花的生长适温为18~25℃,3~9月为13~18℃,9月至翌年3月为10~13℃。当温度在12℃以上开始萌芽,30℃以上则停止生长,始花温度为2℃,适宜花朵开放的温度在10~20℃。山茶花的耐寒品种能短时间耐-10℃,一般品种-3---4℃。夏季温度超过35℃,就会出现叶片灼伤现象。
山茶花适宜水分充足、空气湿润环境,忌干燥。高温干旱的夏秋季,应及时浇水或喷水,空气相对湿度以70%~80%为好。梅雨季注意排水,以免引起根部受涝腐烂。
山茶花属半阴性植物,宜于散射光下生长,怕直射光暴晒,幼苗需遮荫。但长期过阴对山茶花生长不利,叶片薄、开花少,影响观赏价值。成年植株需较多光照,才能利于花芽的形成和开花。露地栽培,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排水性好,酸碱度出5~6最为适宜,碱性土壤不适宜茶花生长。盆栽土用肥沃疏松、微酸性的壤土或腐叶土。
栽培特性
山茶花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忌烈日,喜半阴的散射光照,亦耐阴。山茶花为常灌木或小乔木。喜喜温暖气候,生长适温为18~25℃,始花温度为2℃。略耐寒,一般品种能耐-10℃的低温耐暑热,但超过36℃生长受抑制。喜空气湿度大,忌干燥,宜在年降水量1200mm以上的地区生长。喜肥沃、疏松的微酸性土壤,PH以5.5~6.5为佳。一年有2次枝梢抽生,第一次为春梢,于3~4月开始夏梢7~9月抽生。花期长,多数品种为1~2个月,单朵花期一般为7~15天。花期2~3月。
常用繁殖方法
有扦插、嫁接、播种(1)扦插华东地区的扦插适期是6月中、下旬。第2次扦插在8月下旬一9月初进行。这两个时期气温均在30°C左右,采取遮荫设施,气温可控制在25°C左右。插穗应选取树冠夕外部组织充实、叶片完整、叶芽饱满和无病虫害的当年生半成熟枝。插穗长度一般4一10厘米,先端留2个叶片,剪取时工部要带踵。扦插密度一般行距10一14厘米,株距3一4厘米,要求叶片相互交接而不重叠,插穗入土3厘米左右,浅插生根快,深插发根慢,插后要喷透水。从扦插至生根,一般需要30天左右。‘成活的关键是扦插前期要保持足够的湿度,采取措施以减少热气对流,切忌“阳光直射,并注意叶面喷水,保持叶面经常覆盖一层薄薄的水膜。生根后,要逐步增加阳光,10月份以后要使幼苗充分接受阳光,加速木质化。(2)嫁接苗砧芽嫁接,种子播于砂床后约经2个月生长,幼苗高达4一5厘米,即可挖取用劈接法进行嫁接。接穗选择生长良好的半木质化枝条,从下至上1芽1叶,一个一个地削取。将接穗削成正楔形,放入湿毛巾中。将挖取的砧木幼苗,去净泥砂,然后在幼苗子叶上方1一1.5厘米处剪断,顺子时合缝线将茎纵劈一刀,深度与接穗所削的斜面一致;将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劈口之中,对准一边形成层,用塑料薄膜带扎紧。将接好的苗子,以8厘米乘以2厘米的行株距种植于苗床中。床上以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为宜。种植后的苗床要搭塑料棚保温,一般10一15天开始愈合,20一25天可在夜间揭开薄膜,使其通气。其后逐步加强通风,适当增加光照,至新萌动以后,全部揭去薄膜。半熟枝嫁接,利用粗种山茶或油茶成年植株作砧木,进行换减少腹接,1一2年内即可培育成名种山茶的大型植株。选择植株健康,芽眼饱满而无病虫害的植株作砧木,夏接在2月底以前进行修整,秋接在6月上、中旬进行修整,剪除病弱枝、下垂枝、交叉枝和过密枝。嫁接适宜温度为5一30°C。对直径1厘米以上的枝条,均采用拉皮接,即在砧木的适当部位,上、左、右各刻一刀,深达木质部,将皮拉下,其长度与接穗的削面一致,然后将削好的接穗贴在砧木拉皮处,将皮拉上包住接穗,然后用塑料带缚住,露出芽子,再套上塑料袋,以增加湿度,促进愈合,30天后解除包扎,待接穗抽出新梢,逐步木质化后,解除绑扎。断砧分3次进行,第1次在绑扎时剪除梢顶;第2次在接穗的第1次新梢充分木质化后,剪去砧木上部的1/3;第3次在接穗第2次新梢充分木质化后,于接口处断掉砧木。高温季节进行嫁接,成功与否要取决于对高温的控制。必须搭荫棚,盖双层帘子,使棚内基本上不见直射阳光,中午前后要喷水降温,使局部气温控制在30°C左右。(3)播种10月、上、中旬,将采收的果实放置室内通风处阴干,待蒴果开裂取出种子后,立即播种。若秋季不能马上播种,需行砂藏至翌年2月间播种。播种前可用新高脂膜拌种,一般秋播比春播发芽率高。常用扦插、嫁接、压条、播种和组培繁殖。
扦插繁殖
山茶花
以6月中旬和8月底左右最为适宜。选树冠外部组织充实、叶片完整、叶芽饱满的当年生半熟枝为插条,长8~10厘米,先端留2片叶。剪取时,基部尽可能带一点老枝,插后易形成愈伤组织,发根快。插条清晨剪下,要随剪随插,插入基质3厘米左右,扦插时要求叶片互相交接,插后用手指按实。以浅插为好,这样透气,愈合生根快。插床需遮荫,每天喷雾叶面,保持湿润,温度维持在20~25℃,插后约3周开始愈合,6周后生根。当根长3~4厘米时移栽上盆。扦插时使用0.4%~0.5%吲哚丁酸溶液浸蘸插条基部2~5秒,有明显促进生根的效果。
嫁接繁殖
常用于扦插生根困难或繁殖材料少的品种。以5~6月、新梢已半质化时进行嫁接成活率最高,接活后萌芽抽梢快。砧木以油茶为主,10月采种,冬季沙藏,翌年4月上旬播种,待苗长至4~5厘米,即可用于嫁接。采用嫩枝劈接法,用刀片将芽砧的胚芽部分割除,在胚轴横切面的中心,沿髓心向上纵劈一刀,然后取山茶接穗一节,也将节下基部削成正楔形,立即将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裂口的底部,对准两边的形成层,用棉线缚扎,套上清洁的塑料口袋。约40天后去除口袋,60天左右才能萌芽抽梢。
压条繁殖
梅雨季选用健壮1年生枝条,离顶端20厘米处,行环状剥皮,宽1厘米,用腐叶土缚上后包以塑料薄膜,约60天后生根,剪下可直接盆栽,成活率高。
播种繁殖
适用于单瓣或半重瓣品种。种子10月中旬成熟,即可播种。以浅播为好,用蛭石作基质,覆盖6毫米,室温21℃,每晚照光10小时,能促进种子萌发,播后15天开始萌发,30天内苗高达到8厘米,幼苗具2~3片叶时移栽。
组培繁殖
外植体常用实生苗,经常规消毒后切成1厘米长接种在添加激动素1毫克/升、6-苄氨基腺嘌呤1毫克/升和吲哚乙酸0.1毫克/升的MS培养基上,经4周培养只形成愈伤组织,而不形成芽。再转移到新的培养基后,开始形成4厘米的单个枝条,然后在吲哚丁酸0.5毫克/升溶液中浸泡20分钟,再转移到1/2MS培养基上,4周后长根。在长根培养基上生长8周后将苗移栽到装有珍珠岩和泥炭的盆中。
栽培方式
地栽山茶花又分为园林栽培与圃地栽培。如作园林绿化栽培,要有蔽荫树作伴,圃地栽培要成行种好遮荫树。温暖地区一般秋植较春植好。施肥要掌握好三个关键时期,即:2一3月间施追肥,以促进春梢和花蕾的生长;6月间施追肥,以促使二次枝生长,提高抗旱力;10-11月施基肥,提高植株抗寒力,为翌春新梢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清洁园地是防治病虫害、增强树势的有效措施之一。冬耕可消灭越冬害虫。全年需进行中耕除草5一6次,但夏季高温季节应停止中耕,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山茶花的主要虫害有:茶毛虫、茶细蛾、茶二叉蚜等。主要病害有:茶轮斑病、山茶藻斑病及山茶炭疽病等。防治方法是:清除枯枝落叶,消灭侵染源。加强栽培管理,以增强植株抗病力,药物防治。盆栽山茶花盆子大小与苗木比例要适当。所用盆土最好在园土中加入1/2一1/3经1年腐熟的切断松针。于11月或翌年2一3月上盆,高温季节切忌上盆。上盆后水要浇足,平时浇水要适量。浇水量要随季节变化,清明前后植株进入生长萌发期,水量应逐渐增多,新梢停止生长后(约5月下旬)要适当控制浇水,以促进花芽分化。6月是梅雨季节,应防积水。夏季高温季节叶面蒸发量大,需叶面喷水,喷水宜在清晨或傍晚进行,切忌中午喷水。冬季植株逐渐进人体眠,浇水次数宜相应减少。切忌在高温烈日下浇冷水,以免引起根部不适应,而产生生理性的落叶现象。气温高或大风天,叶面蒸发量大,应多浇水或喷水。空气湿度大时,要减少浇水量。如遇干旱脱水,枝叶萎蔫,要立即将植、株置于阴处,浇透水,同时进行叶面喷水。一般茶花大叶大花种和生长迅速的品种需水量大,应多浇水。名贵品种如:十祥景、鸳凤冠、洒金宝珠、凤仙、绿珠球等水分蒸发量少,浇少过多会引起落叶、落蕾。夏、秋高温季节要及时进行蔽荫降温。冬季要采取防冻措施。盆株在室内越冬,以保持3一4℃为宜,若温度超过16℃,就会促使提前发芽。盆栽茶花的施肥、修剪以及病虫害防治等,与露地栽培基本相同。
栽培管理
山茶花盆栽常用15~20厘米盆。山茶花根系脆弱,移栽时要注意不伤根系。盆栽山茶,每年春季花后或9~10月换盆,剪去徒长枝或枯枝,换上肥沃的腐叶土。山茶喜湿润,但土壤不宜过湿,特别盆栽,盆土过湿易引起烂根。相反,灌溉不透,过于干燥,叶片发生卷曲,也会影响花蕾发育。春季山茶花换盆后,不需马上施肥。入夏后茎叶生长旺盛育期,每半月施肥1次或用"卉友"21-7-7酸肥。9月现蕾至开花期,增施1~2次磷钾肥,配合喷洒花朵壮蒂灵促使花蕾强壮。在夏末初秋山茶开始形成花芽,每根枝梢宜留1~2个花蕾,不宜过多,以免消耗养分,影响主花蕾开花。摘蕾时注意叶芽位置,以保持株形美观。同时,将干枯的废蕾随手摘除。生长期应保持充足水分,同时叶片每天喷水1次,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夏季遮荫50%。每月施水肥一次,同时抽新梢前后追施浓肥,8月以后开始逐步控肥,9月以后停肥,以促进花芽形成,待花蕾形成后再追液肥。
病害防治
有茶花炭疽病、茶花饼病;常见虫害有红蜘蛛及介壳虫类。山茶在室内、大棚栽培时,如通风不好,易受红蜘蛛、介壳虫危害,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防治或洗刷干净。梅雨季节空气湿度大,常发生炭疽病危害,可用等量式波尔多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防治。
春季花卉常见病虫害
春季气温乍暖还寒,且空气湿度大,目前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呈中等偏重程度,花卉的病虫害也较多,一般4-5月份危害较严重的有以下几种:蚜虫木槿、碧桃、扶桑、月季、金银花等都容易受蚜虫的危害。随着气温的升高,蚜虫也日益增多。防治方法:1.40%的氧化乐果或多或50%的亚胺硫磷对水1200-1500倍后喷洒。2.少量盆花还可喷70-100倍的中性洗衣粉液。红蜘蛛对茉莉、扶桑、文竹、月季、大丽花等从4月上旬开始出来的危害。防治方法:1.可喷施速扑杀1000倍液。2.少量盆花经常用自来水冲洗叶正、背面,或者喷、蘸经煮沸并冷却的100-150倍的面糊水,过一两天再用清水冲一次,可收到明显的效果。介壳虫(花虱子)白玉兰、月季、黄杨、海桐上的介壳虫大都在4月中旬至5月中、下旬开始孵化。防治方法:1.在其孵化前人工轻轻地把虫体刷掉。2.在幼虫孵化期喷洒40%的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立枯病当气温达到20℃时,新播种的花卉、树苗以及一些易烂根的花卉在土壤湿度大时极易发生立枯病。防治方法:1.播种前每苗用70%的五氯硝基苯1.5-4公斤均匀拌在土壤里。2.在小苗期控制浇水,勿使土壤过湿。3.发病初,浇灌1%的硫酸亚铁或200-400倍50%的代森铵液,每平方米浇灌2-4公斤药水。锈病玫瑰锈病于玫瑰花含苞待放时侵害。防治方法:1.在玫瑰发芽时应及时将先萌发的黄色病芽摘掉烧毁,消灭传染病源。2.在初侵害期喷洒15%的粉锈宁700-1000倍液。白粉病月季白粉病、凤仙花白粉病大多发生在5-6月,夏季易造成黄叶、枯叶、嫩梢弯曲等症状。防治方法:1.注意花卉的通风透光。2.少施氮肥,多施些磷钾肥。3.初染期喷1次15%的粉锈宁700-1000倍液即可。
『肆』 山茶花的种植方法是什么呢 怎样养好山茶花
1、山茶花的种植,用山泥土、木屑、食用菌渣、饼肥配制成 pH 5-5.6的培养土,春秋两季,山茶花要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四季要放在凉爽的地方,山茶花喜欢温暖的环境,最好是18-25℃。
2、山茶花既怕冷又怕热的植物,可在春秋季节使用。主要是冬季和夏季,夏季的气温比较高,所以要将其放在比较凉爽的环境中。冬季必须移入室内饲养。
3、山茶的繁殖方式很简单,就是用树枝来培养,因为山茶的树枝本来就很粗,用树枝来繁殖很有好处,而且很容易就能生根,而且修剪一根小树枝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在选择新芽的时候,新发的幼苗是非常好的,只要把它插入土壤中即可。
4、延伸:山茶有美丽的冠冕,绿色的叶子,巨大的花朵,美丽的花朵,在元旦和春节的时候开花。花木点缀客厅、书房、阳台,营造出一种高雅奢华的氛围。在园内种植,与花墙、亭前山石相衬,风景优美。在贮存和运输时,应避免高温、通风,否则花蕾、花蕾容易脱落,从而降低品质。山茶是一种很常见的花卉。因为墨绿色的树叶非常美丽,所以它可以用树叶来衬托其它的花朵。但它的缺点是,花易枯萎。经常可见一片被樱草铺成的花圃或盆栽。别浇水过多。小心别让它的根烂掉。
『伍』 山茶花的资料
茶花复又名山茶花,是山茶科、制山茶属多种植物和园艺品种的通称。花瓣为碗形,分单瓣或重瓣,单瓣茶花多为原始花种,重瓣茶花的花瓣可多达60片。
茶花有不同程度的红、紫、白、黄各色花种,甚至还有彩色斑纹茶花,而花枝最高可以达到4米。性喜温暖、湿润的环境。花期较长,从10月份到翌年5月份都有开放,盛花期通常在1-3月份。
因其植株形姿优美,叶为浓绿绿而光泽,花形艳丽缤纷,而受到世界园艺界的珍视。茶花的品种极多,是中国传统的观赏花卉,“十大名花”中排名第八,亦是世界名贵花木之一。
(5)山夏茶花扩展阅读:
生长习性
茶花惧风喜阳、地势高爽、空气流通、温暖湿润、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黄土或腐殖土。pH5.5-6.5最佳。适温在20-32 ℃之间,29℃以上时停止生长,35 ℃时叶子会有焦灼现象,要求有一定温差。
环境湿度70%以上,大部分品种可耐-8 ℃低温(自然越冬,云茶稍不耐寒),在淮河以南地区一般可自然越冬喜酸性土壤,并要求较好的透气性。
以利根毛发育,通常可用泥炭,腐锯木,红土,腐植土,或以上的混合基质栽培。茶花春秋冬三季可不遮阴,夏天可用50%遮光处理。
『陆』 山茶花简介
目录
- 1 拼音
- 2 英文参考
- 3 《中医大辞典》·山茶花
- 3.1 山茶花的别名
- 3.2 来源及产地
- 3.3 性味归经
- 3.4 功能主治
- 3.5 化学成分
- 3.6 山茶花的药理作用
- 4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茶花
- 4.1 拼音名
- 4.2 山茶花的别名
- 4.3 来源
- 4.4 性味
- 4.5 功能主治
- 4.6 山茶花的用法用量
- 4.7 摘录
- 5 《中华本草》·山茶花
- 5.1 出处
- 5.2 拼音名
- 5.3 英文名
- 5.4 山茶花的别名
- 5.5 来源
- 5.6 原形态
- 5.7 生境分布
- 5.8 栽培
- 5.9 性状
- 5.10 化念贺闷学成份
- 5.11 山茶花的药理作用
- 5.12 性味
- 5.13 归经
- 5.14 功能主治
- 5.15 山茶花的用法用量
- 5.16 各家论述
- 5.17 摘录
- 6 参考资料
- 附:
- 1 用到中药山茶花的拍耐方剂
- 2 古籍中的山茶花
1 拼音
shān chá huā
2 英文参考
camelliae,flo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Japanese camellia flower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中医大辞典》·山茶花
山茶花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纲目》[1]。
3.1 山茶花的别名
红茶花[1]
3.2 来源及产地
山茶科植物山茶Camellia japonica L.的花。产江苏、浙江、云南、四川等地[1]。
3.3 性味归经
甘、微辛,凉。入肝、肺经。[1]
3.4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散瘀[1]。
1.治吐血,衄血,血崩,肠风下血,赤痢。煎服:3~9g[1]。
2.治烫伤,研末麻油调涂[1]。
3.5 化学成分
本品含山茶酮一醇( camellenodiol)、山茶二酮醇(camellendionol)、芸香苷、对羟基苯甲酸、山茶鞣质A、B等、槲皮素、山柰酚、可可豆堿、β香树脂醇、羽扇豆醇、儿茶精、表儿茶精、矢车菊素的3半乳糖苷和3葡萄糖苷等[1]。
3.6 药理作用
山茶鞣质可抗肿瘤[1]。
4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茶花
4.1 拼音名
Shān Chá Huā
4.2 山茶花的别名
茶花
4.3 来源
为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山茶Camellia japonica L.,以根、花入药。根全年可采;花春冬采,晒干或烘干。
4.4 性味
辛、苦,寒。
4.5 功能主治
收敛凉血,止血。用于吐血,衄血,便血,血崩;外用治烧烫伤,创伤出血。
4.6 山茶花的用法用量
2~3钱。外用适量,研末麻油调敷。
4.7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5 《中华本草》·山茶花
5.1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百草镜》:山茶多种,惟宝珠入药。其花大红四瓣,大瓣之中,又生碎瓣极多,味涩,二三月采,阴干用之。若俱是大瓣千叶者,名洋茶,不入药,单瓣者,亦不入药。
5.2 拼音名
Shān Chá Huā
5.3 英文名
Flower of Japanese Camellia
5.4 山茶花的别名
曼阳罗树、宝珠山茶、红茶花、宝珠花、一捻红、耐冬。
5.5 来源
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山茶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mellia japonica L.
采收和储藏:45月花朵盛开期分批采收,晒干或抗干仔弯。在干燥过程中,要少翻动,避免破碎或散瓣。
5.6 原形态
红山茶 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0m。树皮灰褐色,幼枝棕色,无毛。单叶互生;叶柄长 815mm;叶片革质,倒卵形或椭圆形,长510cm,宽2.56cm,光瑞渐尖而钝,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锯齿,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两面均无毛,叶干后带黄色。花两性,单生或对生于叶腋或枝顶,大红色,径58cm;萼片5,宽卵圆形,外被白色柔毛;花瓣57,栽培品种多重辩,有白、淡红等色,花瓣近圆形,先端有凹缺,基部稍连合;雄蕊多数,外侧花丝基部连合,附着于花瓣基部,内侧离生;子房上位,无毛,花柱先端3裂。葫果近球形,径2.23.2cm,果皮厚,光滑无毛,室背开裂。种子近球形,有角棱,长l.882.5cm,暗褐色。花期45月,果期910月。
5.7 生境分布
原产我国东部,现全国各地常有栽培。
5.8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生长最适温度为1525℃,忌烈日直晒和干旱,寒冷山地不宜栽培。以上层深厚、疏松、肥沃的腐殖土或夹沙土的酸性土壤栽培较好,不直粘土栽培。
栽培技术 用扦插、嫁接或压条繁殖。扦插繁殖:采用单芽扦插法,育苗移栽。910月期间进行。在母株上剪取当年生香消,每节剪成!支插条,从叶片上部0.3cm左右处稍斜剪断剪口要平滑,剪后立即插于苗床中,行距1520cm,株距5cm左右,四周要围好,以能稍透阳光即可。经常注意喷水,保持苗床湿润。第2年春新芽萌发后,追肥1次,并适当增大荫棚的透光度,可调整为半阴半阳。第4年即可移栽。嫁接繁殖:选单瓣山茶花的种子,春季播种育苗,第2年34月移栽在盆钵中,再培育23年,45月,连盆钵移到良种母树下,靠接,l年后接口愈合,在34月与母株分离,即可出盆移栽。压条繁殖:可采用高技压条法培育l2年,即可剪下栽种。
田间管理 栽后34年内生长缓慢,要注意经常松土除草,并应在夏、冬两季追肥1次。剪去过多的侧枝,便成单一主干。由于山茶花不耐强光,故在封林前,夏季可在林中间种玉米、高粱等高秆作物。冬季可间种豆类或蔬菜。但间种不能过密,避免妨碍生长。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茶炭疽病、茶烟煤病;虫害有红蜘蛛、多种介壳虫。
5.9 性状
性状鉴别 花蕾卵圆形,开放的花呈不规则扁盘状,盘径58cm。表面红色、黄棕色或棕褐色,萼片5片,棕红色,革质,背面密布灰白色绢丝样细绒毛;花瓣57或更多,上部卵圆形,先端微凹,下部色较深,基部连合成一体,纸质;雄蕊多数,2轮,外轮花丝连合成一体。气微,味甘。以色红、未开放者为佳。
5.10 化学成份
花含花色甙(anthocyanin),花白甙(leucoanthocyanin),芸香甙(rutin),山奈酚3O芸香糖甙(kaempferol3Orhamnoglucoside),杨梅树皮素3O葡萄糖甙(myricetin3Oglucoside),矢车菊素3半乳糖甙(cyanidin3galactoside),矢车菊素3葡萄糖甙(cyanidin3glucoside),矢车菊素3( 6对香豆酰基)葡萄糖甙〔cyanidin3OβD(6OpCOUMAROYL)glucoside]即是风信子甙(hyacinthin),槲皮素(quercetin),山柰酚(kaempferol),3, 4,5, 7四羟基8甲氧基黄酮(sexangularetin),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没食子酸(gallic acid)和3β羟基28去甲齐墩果17烯16酮12,13环氧化物(3βhydroxy-28-norolean-l7en16on12,13epoxide),山茶二酮醇(camellendionol),山茶酮二醇( camellenodiol),马瑞甙元(maragenin)Ⅱ等三萜类成分。又含路边青鞣质(gemin)D长梗马兜铃素(Pencula-gin),新唢呐草素(tellimagrandin),山茶鞣质(camelliin)A及B等鞣质以及a菠菜甾醇(aspinasterol),β谷甾醇D葡萄糖甙(βsitosterylDglucoside),豆甾醇D葡萄糖甙(stigmasterylDglucoside),豆甾7烯3β醇(stigmast7en3βol)。近又分得山茶皂甙(camellidin)Ⅰ、Ⅱ。还含可可豆堿(theobromine)。
5.11 山茶花的药理作用
山茶甙予大鼠或小鼠口服13个月,可抑制移植性软组织肿瘤的生长,并抑制9,10二甲基1,2苯骈蒽引起的成横纹肌细胞瘤的形成。
5.12 性味
甘;苦;辛;涩;凉
5.13 归经
肝;肺经
5.14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散瘀;消瘀肿。主吐血;衄血;咳血;便血;痔血;赤血痢;血淋;血崩;带下;烫伤;跌扑损伤
5.15 山茶花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研末。外用:适量,研末麻油调涂。
5.16 各家论述
1.《本经逢原》:山茶,吐血、衄血、下血为要药。生用能破宿生新,入童便炒黑则能止血。朱震亨:吐血、衄血、肠风下血,并用红者为末,入童溺、姜汁及酒调服,可代郁金。2.《纲目》:汤火伤灼,研末麻油调涂。3.《医林纂要》:补肝缓肝,破血去热。4.《百草镜》:凉血、破血、止血。消痈肿跌扑,断久痢、肠风下血,崩带血淋,鼻衄吐血;外敷炙疮。5.《本草再新》:治血分,理肠风,清肝火,润肺养阴。
5.17 摘录
『柒』 山茶花该怎么养
山茶花系半阴性树种,深根性,主根发达,常生于松栎混交林或常绿阔叶林次生灌丛中,在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的疏阴湿润地或沟谷两侧生长良好。云南山茶花的花期12月至翌年2~3月,每朵花自始花至终花延续约15天,果熟期9-10月。[1]
栽培特性:山茶花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忌烈日,喜半阴的散射光照,亦耐阴。
1.花芽形成 花蕾形成于初夏,6~7月份形成花芽。花芽形成的适宜温度;白天26(、,夜间1 5 C。
2.开花整个山茶花花期较长,在秋末至次年5月均有山茶开花,不同品种花期不同,大部分品种花期在2~4月,有的品种早在11月,有的品种可迟到次年5月,单朵花期可长达两周。
3.结果果实秋季10月底至11月份成熟。成熟果实开裂,种子自行脱落。
4.种子萌发 种子须经过休眠方可萌发。种子保存温度:0~5℃,在18~20 山茶花
℃时一个月可发芽,5月上旬至中旬出苗。[3]
施肥方法:不能施肥过量,不能施浓肥,这是山茶花的不喜欢浓肥的特性,否则会损害根系,减少花朵的数量,山茶花的基肥最好是用有机肥,如经过发酵的鸡鸭粪和动物脏器以及豆饼、鱼骨粉等。这些有机肥中氮、磷、钾等成分俱备,比较全面,而且肥效很长。施用时,可以将其晒干,碾碎成粉末,先和5~6倍的干土混合起来,然后在翻盆装盆土时撤在离植株根部2~3厘米处。
山茶花喜欢阴凉的天气,惧怕高温炎热,在开春以后迫肥时,须浇施矾肥水。矾肥水的制作是在10公斤清水中加入100克绿,再加入200克豆饼粉、1000克干禽粪泡沤。天热时泡1个月,天凉时泡3~4个月即可腐熟。[4]
常用方法:有扦插、嫁接、播种。
『捌』 山茶花怎么养,山茶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山茶花的养殖方法:
1、土壤选择:山茶花通常喜欢高温多湿的环境,不太挑土质,但最好是以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为宜(PH值5-6.5),夏季不干燥且接近碱性的土壤。
2、温度要求:山茶花喜温暖湿润气候,较耐阴,忌曝晒。抗寒力因品种而异,接近原始种的品种能忍受-10℃低温,名贵品种抗低温能力就差。
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25℃,超过35℃就会出现日灼。始花温度为2℃,适宜开花温度为10-20℃之间。夏秋高温季节应遮荫降温。
3、光照要求:山茶花在半遮阴处生长良好,但为了使花色更加艳丽,最好放在光照充足的地方种植。在幼苗尚嫩的情况下要特别避开盛夏午后的强烈光照。
4、施肥方法:山茶花喜肥沃、疏松、微酸性的壤土或腐殖土,pH值在4.5-6.5范围内都能生长,要求排水良好,不积水,以免烂根。
但要求空气湿度大,忌干燥,年降水量1200mm以上地,只要大雨后及时排水,都能生长良好。因此,山茶花育苗和栽培过程应经常浇水,保持土壤和空气湿润。要求补肥次数多、浓度低,切忌一次高浓度、大剂量施肥。
5、浇水方法:夏季不要使其特别干燥,要每天浇水,为了使花盆不干燥,进行灌水式浇灌更好。
盆栽情况下,山茶花结了花苞却不开花甚至产生落苞现象,是由水分不足造成的,因此在结花之时要经常喷雾以提高湿度防止落花。
山茶花的养殖注意事项:
1、注意不要把山茶花放到烈日曝晒:
山茶花是喜半阴半阳的环境,喜温暖湿润。山茶花生长的最适温度是15-25℃,所以适宜在夏天有半阴或散光,冬天南面受全光,而北面有风障的地方栽种。
夏天高温时要在枝叶上及其周围喷洒水雾,降温防燥。6至9月间则要进行遮阴处理。
2、注意不要随意改变山茶花的摆放方向:
山茶花适应性较差,在4至9月间抽芽长蕾时期不能随意改变山茶花的摆放方向,以免原来靠阴面的叶片突然接触强光而凋落。
3、注意不要用碱性的土壤养殖山茶花:
山茶花根肉脆弱,要用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粘性、碱性土均不适合,石灰质土更不能用。
而且盆土最好二三年换一次,换盆时注意要在盆底垫基肥,可用少量的头发、骨粉、鸡毛、禽类等含过磷酸钙的物质。换盆时间选在“雨水”至“立夏”两个季节之间进行比较好。
4、注意不要给山茶花浇过多水,施过浓的肥:
山茶花为肉质根、浇过多水容易烂根,必须适量。干旱高温时要每天向叶面浇水两次。山茶花喜肥,除花期外,平时可薄肥勤施,但切忌施过浓的肥,否则容易伤根并导致植株被烧死。
肥料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次,用三分腐熟的饼肥、鸡粪或人粪混七分水为好。夏、秋二十天左右施一次,以促使山茶花生长旺盛,植株健壮。
(8)山夏茶花扩展阅读:
山茶花简介:
山茶花(学名:Camellia japonica L.),又名:山茶、茶花,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属常绿灌木和小乔木。古名海石榴。
有玉茗花、耐冬或曼陀罗等别名,又被分为华东山茶、川茶花和晚山茶。
茶花的品种极多,是中国传统的观赏花卉,“十大名花”中排名第七,亦是世界名贵花木之一。分布于重庆、浙江、四川、江西及山东;日本、朝鲜半岛也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