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炙视频
『壹』 梅花灸是如何加工完成的
梅花灸是从太乙神针于雷火神针中演化而来,继承了原有艾灸的作用与疗效,在“艾叶回”通答行十二经的基础上,加入了大量活血化瘀、行气祛湿的名贵中草药,经过精心配伍,高科技压制而成。具体工序:
1.几片生姜片扎眼儿垫底,用艾绒挫成小壮施灸,
2.在中脘穴上和中脘穴上下左右各一寸灸,灸单不灸双。
功效:主治各种胃病,实症胃癌禁用。
希望让你有帮助,谢谢!
『贰』 有一个很有名的灸法叫梅花灸,如何操作
操作者首先点燃香的一头,面对侧卧患者背部,香头距患者皮肤2到3公分,香与皮肤35——40度夹角,以患者皮肤感到温热适度为宜。由点到面从大椎穴顺脊柱自上而下到尾椎,顺时针立体圈疗,皮肤颜色无变化,再循经继续灸。如中途发现病灶左右流窜,在病灶周围寸余缓缓圈疗,则体内的病毒慢慢地被提出皮肤之上,肉眼可见大小不规则红斑或圆圈,恶性的出现紫块(红为阳,紫为阴),五花色为阴阳交织。久香疗则阴变阳,红云消褪。
选取经穴为重点熏照,反复2到3次,每次2到3秒。选取主穴、原穴、五腧穴为重点。
1、内脏器官有病者,先应以前胸后背,任督两脉为先香疗。
督脉:从背部的颈部至腰、尾椎止。重点穴位有大椎、至阳、中枢、命门、尾椎、长强。
任脉:从喉部直下心口至肚脐、会阴止。重点穴位有天突、膻中、上脘、神阙、气海、关元。
2、四肢有病者,先以病灶处为重点,再选经穴。
上肢:肩井、曲池、阳池、内关、合谷。
下肢:伏兔、委中、足三里、承山、昆仑、涌泉。
3、头部患者:如有头痛、头昏、目痛、眼跳等症状,重点穴位:百汇、头维、风池、玉枕、太阳穴。
4、面部患者:耳疼、耳鸣、面部神经麻痹、中风不语、嘴歪眼斜等重点穴位:上关、下关、翳风、攒竹、巨醪。
香疗时应掌握先阳经,后阴经;督脉自上而下,任脉自下而上;十二经脉选相应特定的五腧穴、原穴。每次任选左侧或右侧一组经穴,两侧经穴交替使用的原则。
梅花香灸,每天治疗一次,每次60——90分钟,十天为一疗程。病重者可酌情增加每天的香疗次数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