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虫病
防治病虫害:来盆栽梅花的源病虫害主要是蚜虫和毛虫,因此应及早防治,以免为害新梢生长,可用敌敌畏加入400倍~500倍水防治,并从5月份开始每10天用多菌灵和磷酸二氢钾兑水喷施,以预防梅花炭疽病。梅花易发生的生理病害有涝害、药害和中毒。
涝害:梅花怕水涝,如根部积水过多会导致根部烂根而死亡。因此,梅花浇水要适量,同时应防止雨季盆内积水。预防涝害的措施是:露地栽种梅花要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地方。盆栽宜选用腐叶土4份、堆肥土4份、沙土2份混匀配制培养土。雨季注意及时排水和倾倒盆内积水,即可防止烂根。
药害:梅花对乐果、敌敌畏等农药敏感,在防治蚜虫、红蜘蛛、卷叶蛾等害虫时,若喷洒上述农药,则易发生药害,引起叶子提前脱落。故此时宜喷洒50%辛硫磷或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
中毒:梅花对有毒气体如二氧化硫、化学烟雾等抗性弱。如空气中含有大量有害气体,梅花的长势会很弱,严重时甚至会死亡。因此栽植地点宜选在空气清新之处,特别应注意不能将其栽种在具有污染源的工厂的下风方向。
2. 为害梅花的病虫害有哪些
梅花的病虫害防治:(1)梅花易患炭疽病,褐斑病等,高温多雨季节时发病十分严重。
防治方法:合理施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在植株开花前,剪去病枝、过密枝、枯枝,冬季将栽培场地的残枝败叶集中在一起进行焚烧。每年的4月下旬至7月上旬,每隔10天轮流使用40%的拌种双可湿性粉剂300倍液、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1次。
(2)虫害防治:在栽培中常见梅金毛虫侵袭梅花。主要以幼虫为害。严重影响翌年梅花开花。
防治方法:每周喷施50%的敌百虫结晶1000倍液1次,用药3次。此外,红腹缢管蚜为害梅花也比较严重,危害嫩叶、新梢及花朵。
防治方法:在虫害发生期,每周喷施50%的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用药2次。
3. 梅花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是什么
(一)病害
梅花病害主要有褐斑穿孔病、李流胶病、缩叶病、炭疽病等。以褐斑穿孔病、李流胶病为害比较严重。
1.褐斑穿孔病
(1)症状特征
受害叶片初生紫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大成圆形略具轮纹的紫褐色病斑,中央灰白色至褐色,偶在病斑两面现灰色霉状物,病部常脱落成穿孔。穿孔边缘整齐。叶上病斑多时,致叶片变黄、脱落。温暖多雨、多风的气候条件发病重。树势衰弱、排水通风不良及夏季干旱易发病(图11)。
图11 梅花褐斑穿孔病
1.症状 2.分生孢子
(2)防治方法
①冬季剪除病枝,清除落叶,减少来年侵染源。
②冬季或早春萌芽前,喷洒45%晶体石硫合剂300倍液,既可杀菌,又可杀死越冬的虫和螨类。
③发芽后,喷施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或40%百菌清悬浮剂5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粒剂2500倍液。梅对铜制剂敏感,慎用波尔多液和其他含铜杀菌剂。此外,梅上使用杀虫剂时,40%乐果乳油也易产生药害,对水倍数不得少于1200倍。
2.李流胶病
(1)症状特征
其发病处皮层微肿胀,暗褐色、湿润,皮下有黄色黏稠的胶液,后病部变为黑褐色,凹陷开裂,溢出大量黄白色胶液。潮湿条件下,胶液顺枝干下流;干燥条件下,凝成硬球,发亮,光滑。病部表面长出大量梭形或近圆形小黑点,这是与生理性流胶相区别的依据。
(2)防治方法
①加强管理,增强树势。
②冬季剪去病死枝,集中烧毁,并喷石硫合剂保护。
③在树干、枝上发现虫洞或有新鲜虫粪时,可在新鲜虫孔中塞入蘸有80%敌敌畏乳油100倍液的药棉,然后用黏土封口熏杀害虫。
④对病原性流胶,则要注意刮除病树皮,伤口涂保护剂,或在未开花前刮去胶块,涂50%退菌特50克加50%硫悬浮剂250克混合药液。
⑤在生长期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每15天1次,共喷3~4次。
(二)虫害
梅木蛾
(1)为害特征
为害多种花卉。主要以幼虫取食叶片,造成卷叶、缺刻等,影响植株生长。
(2)防治方法
冬季刮除翘皮,堵塞裂缝,消灭越冬虫卵。喷施50%辛硫磷或杀螟松1000倍液或乐斯本1000倍液,可有效杀死初期幼虫,降低为害。
4. 梅花的病虫害要怎样防治
梅花的病虫害防治:在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夏天,可发生白粉病、烟煤病等,可喷70%甲基托布津粉剂1500倍液,或50%多菌灵粉剂1000倍液防治。常见虫害为蚜虫及蜘蛛,可用1/5000敌杀死,或1/1500的甲氰菊脂喷杀,每周1次,连用2~3次,效果均好。忌用滴滴喂和乐果,以免发生药害,造成死亡。
5. 怎样对梅花的病虫害进行防治
梅花最常见的病害有白粉病、缩叶病、炭疽病、膏药病、流胶病等,病发初期可喷版70%托布津可权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的代森锌锰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常见虫害有天牛类、蚜虫、介壳虫类、刺蛾类、夜蛾类、枯叶蛾类、卷叶蛾类等。种植上防止过密,以利通风排水,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如已发生病虫害,应及时根治。特别提醒,在药物防治中,避免对梅喷射氧化乐果,否则易引起早期落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