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之都茶花
Ⅰ 山茶之都和烈香的区别
山茶之都(Massee Lane)
大型花,花色粉嫩,莲花型到牡丹型,云杂,但花瓣却细薄,容易爆蕾,这点与大多数的云杂容易开好不同。有纯粉和带斑两种。
烈香(High Fragrance)台 湾名:天香、醉香
新西兰芬莱(J.R. Finlay)培育的杂交种,其杂交组合是哈姆斯夫人(Mrs Bertha A. Harms) x [赛拉伯(Salab) x 甜香水(Scentuous)],1985年初花。 淡象牙粉色,花瓣边缘具深粉红色隐边,花瓣约30枚,假花瓣约10枚,花型多种,一般有牡丹型、单瓣型(营养不足时)、托桂型、半重瓣。中型花,花径8-lOcm,厚6.5cm;具有浓烈的茉莉花和玫瑰花混合香型,是目前世界上香味最浓烈的茶花;叶暗绿色,7.5x4.5cm,叶齿钝而明显,叶面平整;株形开张,长势快;花期1-3月。此品单花期较短,在花季注意别浇大水才不至于整朵花掉落。
Ⅱ 山茶之都的学科简介
山茶属植物另一个有世界影响的方面是观赏花卉,现代的人工栽培范围遍布中国长江以南、以及日本、北美、西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传统上作为观赏花卉而栽培的山茶属植物均是山茶组(Sect.Canellia)种类,如山茶C.japonica,云南山茶C.reticulata.,茶梅C.sasanqua.等。山茶古称海榴,在唐朝已有栽培,宋代以后才出现山茶的名称,北宋陈景沂的《全芳备祖》,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吴彦匡《花史》,王世懋《花疏》,王象晋《群芳谱》中都有对山茶形态、分类、用途及栽培的详细记录,历代文人对山茶也有许多题咏。
约在公元7世纪初,茶花传入日本,并于18世纪时传入欧美,英、美、日、意、法、德、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都在栽培和培育,茶花已成为各国不可或缺的庭院观赏花木,而且有的国家进行大宗的商品化生产,作为出口创汇的物资之一。
云南山茶虽有1300多年的栽培历史,自隋唐开始,宋、元、明以后渐盛,但地处偏僻,山川阻塞,世界各国知道较少,云南山茶的学名CamelliareticulataLindley,始于19世纪中叶,但到20世纪后半叶才引起各国园艺学家的重视。云南山茶花大色艳,花型变异较多,极具观赏价值,而且野外分布较多,常易形成自然杂交新品种,如腾冲野生红花油茶林中就有由于自然杂交而形成的花型、花色有很大区别的新品种,90年代初由腾冲县城建局组织了对红花油茶林中自然杂交新品种的鉴定,经专家仔细研究后共评审鉴定了62个云南山茶新品种。1995年又从昆明震庄国宾馆的栽培品种中鉴定出10个新品种。我国茶花育种应发挥我国茶属众多的种质资源优势,进行种间和属间远缘杂交,培育出我国特色的茶花新品种。
对新品种的培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育芳香茶花:用有香味的茶属植物杂交,形成有香味的茶花品种,如美国已培育出的香粉红Fragrantpink,以及辛迪玉桂CinnamonCindy等多个具有香味的茶花品种;
2.不同茶色茶花的选育:茶花的花色仅有红色(从粉红、银红、桃红到深红)或白色,60年代发现了黄色的金花茶,以后又发现了20多种开黄花的种类,但黄色花的花型较小,花瓣较少,观赏价值不太高,国内外正在将黄色花的种类与茶属其它植物杂交,希望能得到有较高观赏价值的黄色品种;
茶花具牡丹之绚丽,梅花之风骨,不仅适宜于家庭盆栽,而且也是很好的园林绿化树种,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因此,它已被列为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也日渐成为世界适宜于栽培茶花的国家和地区的流行花卉。
茶花品种很多,我国茶花品种数量总计约有500多个,全世界茶花品种总数量多达2万个以上。随着世界各国茶花育种工作的开展,每年茶花新品种的数量正以50-80个的速度增加着。
我国从80年代末在原有国内传统茶花品种的基础上,开始通过不同渠道引进国外新奇品种。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000多个外来茶花品种在我国安家落户了。
其实,世界上尽管茶花品种数量多不可数,但是真正流行的,即广泛被接受的也不过只有1000个左右而已。
茶花分类
我们所看到的茶花大体上可以分为五类。第一是红山茶品种群(C. japonica),第二是云南茶花品种群(C. reticulata),山茶之都就属这一种。第三是茶梅群(C. sasanqua),第四是杂交品种群(Hybrids),第五类是原种群(Species)。
Ⅲ 知道什么是山茶花吗山茶花有什么作用呢山茶花的生长环境怎么样呢
大家在生活中应该都听说过茶花,但是你了解茶花吗?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山茶花吧。茶花到底是什么,茶花有什么作用?如果你想知道,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茶花是什么?
山茶,山茶科的一种古老植物,极为罕见。在国外被称为神奇的东方神茶,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茶族的女王”。山茶花是一种非常端庄优雅的植物。山茶又名茶花,属于山茶科山茶属。茶花浓郁,端庄典雅。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也是世界名花之一。
Ⅳ 山茶之都的栽培要点
1、扦插
插条的选择与剪取:
秋季扦插选择什么样的枝条最好?一般来说,要选择叶芽饱满,未受到病虫害的,壮年植株上的枝条。最好选取树冠外围受到充分光照的枝梢或叶芽饱满的枝条。选择枝条的老嫩程度,对扦插也有一定影响。太老太嫩都不合适。太老的枝条,插条不易产生断面愈伤组织。太嫩的枝条,本身内部的组织尚不健全,芽叶都很嫩,还不能储藏营养物质。
在5~6月雨季,选择幼龄母树,从顶端切取一年生嫩枝,长约10cm,除去下部叶片,在节的下面用刀片削平,顶端保留顶芽侧芽各一个,叶片2~3枚,插于河沙或砾石的介质中,插入深度1/3~2/3。插后覆盖草帘遮荫,加强叶面喷雾,保持插床空气湿度,促使生根。为提高扦插的成活率,可用50~100ppm的ABT生根粉溶液浸泡插条,浸泡时间8~12小时。
山茶之都如何用全光照扦插繁殖: 这是在一定的空气湿度下,利用阳光和照射,使茶花在无根情况下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促使插穗基部迅速愈合组织,发根成活。
(1)扦插苗床苗床一般用砖砌成,高30厘米,长200厘米,宽80厘米。根据插穗的多少,苗床大小可以适当变化。
(2)扦插的时间一般情况下,以每年的6月中旬至7月中旬最佳。
这时的插穗,正处于半木质化阶段,枝体内营养物质丰富。气温和湿度也比较适宜。扦插后的成活率相对提高。 但是,茶花母株上的夏梢,一般成熟较晚,不能立即取用。
(3)插穗选择繁殖茶花用的插穗,应该是无病虫害的阳枝,长度8厘米左右。枝体上保留1--2张叶片,有利扦插后的光合作用。
(4)茶花扦插后的管理: 茶花喷雾全光照扦插,要在苗床上方2米处,安装一个喷头。有条件的可以在喷头旁边,安装定时开关,可让它自动喷雾,自动关闭。如果只装喷头,要人工管理。一般日照而开,日落而关,阴雨不开。
这样管理一般半月生根,一个半月移栽。 决定茶花发根快慢的主要因素是枝体内营养物质的多少和转化能力。如何促使其转化,这是由外界的因素---------光照,介质,空气湿度决定的。
* 光照:可保持插穗的枝叶通过光合作用继续制造养分,供应株体。
* 喷雾:可保持插穗叶片一定的湿度,避免因无根所引起的供水不足。
* 介质:可保持插穗地下部分的湿度,暗度。促使茶花枝体内生理组织的调整。
* 同时又要防止湿度过大,引起胚根的腐烂。所以介质要疏松。
2、嫁接
选用生长健壮的实生苗或扦插容易成活的山茶品种做砧木,在距地径4~5cm处截断,通过髓心劈开约1.5cm深,用1~2年生枝条作接穗,接穗上部保留1~2片叶,下部削成楔形,插入砧木劈开的裂口中,双方的形成层要密切接合,然后用塑料带绑紧。
接后管理接后在接穗上面罩上塑料袋,下面用带子绑上,但不要太紧,这样在袋内形成水滴,并不断滴在砧木上。再在塑料袋外面加上一个包装纸袋,以遮蔽阳光直射。
山茶花属山茶科常绿灌木,但该花无论扦插还是圈枝繁殖,其生长速度都较缓慢,一般盆栽最快也需三、四年才能成型观赏。南方地区利用油茶高砧嫁接,成活率在90%以上,当年接苗新梢达50厘米以上,两年内就能开花。现将其嫁接技术介绍如下:
1、砧木选择:山茶花与白花油茶是同科植物,亲和力较强,而且白花油茶适应性强,生长快,萌芽力较强。因此,选择其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分枝多的白花油茶作砧木最好。
2、接穗选择:接穗应选用优良无性系和树冠中、上部外围的枝条。茶花应选用所需品种树上生长健壮、腋芽饱满、叶色正常、无病虫害的枝条。夏季用当年生春梢,秋季用当年生的春梢或夏梢作接穗。于清晨采集,放置于盛水的盆或杯中,以免失水干枯。接穗最好是随采随接,忌取阴枝、老枝和病虫枝。
3、嫁接时间:为提高嫁接成活率,必须在砧木水分、养分游动、吸收旺盛时期,一般在5-9月份均可嫁接,据试验结果表明,以6-7月为最佳嫁接时间。这时气温适宜,当年山茶花接穗已木质化,移栽的油茶砧木苗已成活,嫁接成活率可高达90%以上。
4、嫁接方法:一是断砧。每株油茶树选择2-4枝不同方向、杆直皮光滑、无病虫的主枝作嫁接砧木。砧木在离地面40-80厘米处截断,断砧时防止砧木撕裂,断砧后切口略加修光。每树留2-3个枝作营养枝和遮阴用,多数枝锯掉。二是切砧。按接穗大小和长短,用单面刀在砧木断口处往下切,带点木质部,若一只砧木上要接2个以上接穗,要在砧木两边平行往下切两刀。切砧刀口的方位要考虑接活后新枝生长的方向,以有利形成茶花的优点树姿为宜。三是削接穗。将削接穗的枝条放在木板上,一手按住枝条,一手拿单面刀片在芽的反面从芽基部下方3-5毫米处平直往下削一刀,削面上2厘米,稍见木质部,向内倾斜,在接穗基部斜到髓心。在接穗另一面基部切一短切口,切成20-30度斜面,在芽上方5毫米处切断即成1芽1叶接穗。接穗上留1叶(叶片大的留1/2-2/3片)。接穗削好后放入清水中待用。四是插入接穗。接穗长削面向内,皮对皮(形成层对形成层)插入砧木切口,然后把砧木切开的皮覆盖在接穗短切面,使双方皮贴合好。五是绑扎接穗。用宽1-1.5厘米的塑料薄膜带,自上而下绑扎接口,并注意防止接穗移动和遮阴保湿。
5、嫁接后的管理
⑴截干:在嫁接后20-30天应及时观察其愈合情况,愈合好的植株即用小锯在接穗2-3厘米处将砧木原保留的主干截断1/2-2/3,并将其压低。一般不要立即截断主干,因为接穗还没有吸收养分的能力,留回部分的主干继续吸收水分和养分供给接穗生长,70天后接穗腋芽开始萌动长出,这时可将主干全部截掉。
⑵松绑:当接穗腋芽长出,即可将原密封包扎的薄膜解开。再过20天左右将扎紧的绑带割断,使其正常生长发育。
⑶除萌芽:高砧嫁接砧木上萌芽枝多而且长得快,必须及时摘除,否则会影响接穗的生长,轻则导致生长缓慢,重则黄萎干枯。除萌芽要直至接穗生长占优势为止。⑷整形:嫁接成活后,应适当整形、根据茶花树形和枝条位置的需要,用绳捆绑定向整形。
3、芽插
以每个芽节为一段,保留一片叶子,长约1.5cm,下部斜剪,然后插入介质中,深度以盖没枝条为度。此法可充分利用枝条,适于大量繁殖需要。
1、露地栽植
1)土壤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上,PH值在5.5~6之间。
2)种植时间2~3月春植以小苗为主;11月后秋植,效果较好。
3)施肥茶花不喜肥,一般花前10~11月,花后4~5月,施肥2~4次。肥料主要采用复合肥、堆肥,并结合适量磷肥;(施肥原则薄施多施。壮苗多施,弱苗少施或不施)。
4)茶花生长缓慢,不宜强度修剪;树冠发育均匀,也不需特殊修剪,只需剪除病虫枝,过密枝,弱枝和徒长枝。新植苗,为确保成活,也可适度修剪。摘蕾是栽培管理的重要一环,一般每枝最多保留3个花蕾,并保持一定间距,这样可减少植株养分消耗过大,影响开花。茶花花期长达半年,及时搞去调萎的花朵,减少养分消耗,增强树势大有好处。
5)病虫害防治与中耕除草茶花的主要病害有褐斑病、黄化病及枝上苔藓寄生.虫害为红蜘蛛。各种介壳虫、刺蛾。蔷薇叶蜂等。病虫害的发生,大大影响树势及其观赏性。防治方法分别为:褐斑病在春季萌发前喷洒波尔多液,以后每半个月继续喷洒预防,并注意排水与施肥,除去被害叶并烧毁。黄化病主要由土壤缺微量元素引起,可经常酒施硫酸亚铁或硫酸镁溶液加以防治。红蜘和各种介壳虫防治喷施松脂合剂并加强通风。各类刺蛾.蔷薇叶蜂等用40%氧化乐果400~155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1200倍液喷施防治。中耕除草,清洁园地也可有效防治病虫害,增强树势,使花朵肥大。全年需进行中耕除6~7次。
2、盆栽
1)盆土选择选用微酸性、疏松、肥沃的混合土作盆土.混合土的比例为园土6份、松叶腐殖土3份,砂质l~2份。
2)盆的选择培育以泥瓦盆为好,盆的尽寸大小与苗的比例为:苗高40~50cm,冠幅20~25cm的茶花,盆的口径在20cm左右。其它大小的以此类推。商品苗用紫砂盆较好,可提高观赏效果。
3)盆苗选择选择生长健壮、主干、单干无分枝,树冠优美,叶片嫩绿,无病虫害的植株。
4)浇水管理 新植苗,第一次浇足透水,2个月内勤浇水,保持盆土湿润。以后同其它花木盆苗一样进行浇水。次数观气候情况而定,以保持土壤湿润的原则。春天多浇,满足发芽抽梢的需要;夏季宜在早晚,雨季防积水,秋旱要及时浇水,冬季为防冻,浇水在中午进行。
5)蔽萌与防寒茶花春天与雨季要给予充足的阳光,夏秋时节进行蔽荫降温;冬季气温下降到零度时,需搬入室内防寒。
6)花期控制主要是通过品种选择、温度控制和激素处理等手段来达到提早开花或延迟开花的目的。如为了延迟开花,可选择晚花品种,并对其进行低温控制(2~3度以上的冷库,贮藏经包扎防寒处理的植株),可延迟一月开花。为使其提早开花须选择早花品种如小桃红、雪塔、四面景等,再经过追施重肥和激素处理。方法是在茶花春季生长停止。花芽形成后,追施重肥,使花后嫩枝及早充实成熟,及早停止生长;在7月中或8月初用毛笔点涂500~1000PPm赤霉素到花蕾上,三天一次,伴以合理水肥;9月份视花蕾肥大情况再点涂赤霉素,在达不到要求时,酌量强加点涂次数,继续伴以喷水追肥,则花蕾迅速增长,可提早在9月下旬至11月开花。
7) 漂浮育苗是农业生产中的一项常用科技,经常运用与烟苗等作物的培植,但是,这种科技手段已经被用在了大理的茶花幼苗的培植上了。在花繁育中,砧木是必不可少的材料,要进行茶花规模化种植,就需要有足够多的华东茶、红花油茶等来作嫁接砧木,但是,砧木苗必须从外地买进,慢慢的,市场上的砧木苗越来越少,价格越来越高,远远满足不了茶花规模化种植的需要。
漂浮育苗实验成功以后,只需从砧木苗上取一个芽插在培养介质里,一两个月就能生长出可供移栽的砧木壮苗,成活率在95%以上,而且繁育速度极快,一个大棚每年可以培育出几万株砧木苗。
8)茶花的习性,对光照方面的要求,是喜半阴,忌烈日。在上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栽培时,夏秋季应防止烈日曝晒,尤其是对一些产自我国云南地区的名贵茶花,如皇冠、花宝珠和十八学士等。否则,易出现叶片的白烧病,即出现不规则的、大小不一的枯焦斑块,正像来信所述的这种毛病。那么前几年没有出现这种毛病,而在同一地点,同样的夏天,却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对此,其原因之一,是今夏上海高温烈日来得比往年早,刚生长不久的新叶,还未完全老化,却被突如其来的强阳光曝晒,经不住了,于是就出现灼伤的斑块。另一原因,可能受到过环境的变化。如以前斜上方有其他树木遮荫,夏天茶花处在半阴的环境。种在茶花旁边的树木,进行了修剪,于是减少或失去了炎夏遮荫条件,那么就加重或增加了茶花叶面的灼伤程度,从而也就出现更多的枯焦斑块了。
那么被灼伤枯干的叶片怎么办呢?要它由枯变绿,这已不可能。如仍把它留在茶树上,这样又会影响整体欣赏价值,唯一办法,只有随着时间的推移,结合树形修剪时,逐步又分批地把枯叶剪去之。
茶花秋季扦插与老枝嫁接:
家庭盆栽山茶之都的秋季扦插一般在9~10月进行。秋插最好是利用夏季留养的枝条,因为这些新枝已经半木质化,在能量方面能够充分满足其愈合、生根的需要,因此,有的品种当年还会生根,但是一般当年不能发枝,要到来年春季才能发枝、放叶。入冬,需采取防寒防旱措施,加强管理。
茶花嫁接是茶花产业中一项很重要的生产手段。将一株优良茶花品种植株上的芽或枝,嫁接在另一株带有根系的茶花植株上,使这株优良茶花品种的枝条接受砧木的营养,成长发育成一株独立的优良品种茶花。 茶花是我国著名的花卉之一,原产南方各省。其花色艳丽,品种繁多且正逢春节开放,深受人们的喜爱。冬季养好茶花应注意以下几点:
光照。山茶之都为半阴性花卉,夏季需搭棚遮阴。立秋后气温下降,山茶进入花芽分化期,应逐渐使全株受到充足的光照。冬季应置于室内阳光充足处,若室内光线太弱,山茶则生长不良,并易得病虫害。
温度。山茶之都喜温暖,怕寒冷。室内温度不能低于5℃。温度在10℃至15℃的房间内,其他措施得当,春节即可开花,花期可至3月份。 湿度。一般冬季室内较干燥,应经常向山茶叶面喷水,以形成一个湿润的小气候。但阴雨天忌喷水。
浇水。冬季浇水要视室内温度而定,一般3天左右一次,保持盆土湿润,忌积水或浇半截水。用自来水应先在水桶中存放一两天,让氯气挥发掉。水中最好放百分之一的硫酸亚铁,以利于改善水质。
施肥。山茶之都喜肥。一般在上盆或换盆时在盆底施足基肥,秋冬季因花芽发育快,应每周浇一次腐熟的淡液肥,并追施1次至2次磷钾肥,氮肥过多易使花蕾焦枯,开花后可少施或不施肥。
缺少各种元素的病态表现
茶花的生长,发育,开花需要各种元素作营养物质。但一般茶花爱好者只知道浇水施肥,很少了解茶花出现的许多病态是因缺少某些元素造成的。今作简要介绍: (1)缺少氮元素的表现 茶花枝叶的生长。需要足够的氮元素肥料,否则枝叶不能茂盛,若在生长旺期内缺乏氮质肥料,表现茶花老叶发黄。若氮质肥料过多,则茶花表现枝叶徒长,导致花蕾不孕等现象。所以适当施肥是莳养茶花的重要一环。
(2)缺少磷元素的表现 磷元素是茶花开花结实的主要养料,若磷质肥料不足,导致花蕾不壮,花朵萎缩,严重者落蕾,落花。磷质肥料不足,也影响茶花细胞的形成和增生。导致茶花植株生长缓慢,老叶出现暗紫色。
(3)缺少钾元素的表现 钾元素可促进茶花干健壮,增强对外的抵抗力。一旦植株内缺乏这类元素,其病态表现为:叶尖和叶缘枯焦,叶面皱曲,老叶发黄等现象。
(4)缺少铁元素的表现 茶花植株内一旦铁元素不足,其病态表现为:茶花植株缺乏生机,叶色由绿变黄,进而变淡色,枝叶生长缓慢。
(5)缺少硫元素的表现 茶花株内若缺少硫元素肥料,叶色由原来的深绿色,进而变为灰白色。
(6缺少镁元素的表现 镁是组成叶绿素的重要成份。若是茶花枝叶缺少这类元素,叶片的中央和边缘就失绿变白,并在叶脉上出现白斑。
(7)缺少钙元素的表现 钙元素具有促进茶花幼根的生长功能。若土壤中含钙量不足,茶花的表现是:嫩叶失绿,叶片的边缘向上卷曲,并有白色条纹出现。
山茶之都
(8)缺少硼元素的表现 盆土中缺少硼元素,茶花的叶片失绿变淡,叶之边缘呈卷曲状,顶芽萎缩不长。
(9)缺少锌元素的表现 茶花枝叶内锌元素不足,其病态表现为:茶花叶色变黄,有时出现白斑,枝干软件,叶小质薄。
(10)缺少钴元素的表现 茶花枝叶内缺少钴元素,其病态表现为:叶色由绿变淡,全叶向上弯曲,但非卷曲。
观察中发现茶花缺乏(1)至(4)中的某些元素,应及时施肥补足。若缺少(5)至(10)中的某些元素,不必单纯去补肥,因为这些微量元素,茶花需求不大,只要翻盆换土就可解决,因为新土中都具有这些微量元素。
莳养茶花歌:
1.酸性腐殖土,栽花花飞舞;若用盐碱土,十栽十要补。
2.地栽要高畦,浅栽易透气;低地要积水,烂根无处医。
3.大盆栽小苗。盆土难干燥;久湿烂根系,茶花命不保。
4.不干不浇水,见于浇透水;平时若乱浇,茶花半路矢
5.若要花鲜妍,及时疏蓓蕾。一枝留一朵,年年有花开
6.春施氮肥催新叶,夏施磷肥促孕蕾,秋施钾肥强枝干,冬扣肥水根土培,
7.重肥大水是病源,薄肥勤施花有绿;酷暑施肥薄又薄,严冬扣肥最安全。
8.茶花本是肉质根,土松气透叶振振。瓦盆多孔栽花好,磁盆存水要遭瘟。
9.四季摆盆要认真,摆后一季莫转身;最忌月月盆身转,徒劳尤遭花儿目真。
10.茶花冬季休眠期,气孔关闭呼吸微,根不吸水怕土湿,叶不蒸腾需水稀,
更加冬土蒸发少,紧扣肥水最相宜。
11.秋要注意初霜来,鲜枝嫩叶遭摧残;春暖幼芽皆萌发,更防晚霜造成灾。
12.冬季外室莫放茶,通风不良易染瘥;长江以南冰冻少,朝南檐下可放
花。
Ⅳ 茶花的简介
一、基本简介
茶花,又名山茶花,耐冬花,是杜鹃花目山茶科植物,原产我国西南,现世界各地普遍种植。茶花为中国传统名花,世界名花之一,是云南省省花,重庆市、浙江宁波市等市市花,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州花。花瓣呈碗形,单瓣或重瓣,有十八学士、六角大红等多种名贵品种,可采用扦插和靠接法种植。由茶花制成的养生花茶有治疗咳血、咳嗽等疗效。茶花因其植株形姿优美,叶浓绿而光泽,花形艳丽缤纷,而受到世界园艺界的珍视,其花语为可爱、谦逊、谨慎。花瓣柔软
二、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碗形花瓣,单瓣或重瓣。花色有红、粉红、深红、玫瑰红、紫、淡紫、白、黄色、斑纹等,花期为冬春两季,较耐冬。
三、分布范围
我国山茶花的栽培早在隋唐时代就已进入宫廷和百姓庭院了。到了宋代,栽培山茶花之风日盛。南宋诗人范成大曾以“门巷欢呼十里寺,腊前风物已知春”的诗句,来描写当时成都海六寺山茶花的盛况。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王象晋《群芳谱》,清代朴静子的《茶花谱》等都对山茶花有详细的记述。到了七世纪时,山茶首传日本,十八世纪起,山茶多次传往欧美。
四、生长习性
茶花生长适温在20~25 ℃之间,29 ℃以上时停止生长,35 ℃时叶子会有焦灼现象,要求有一定温差。 环境湿度60%以上,大部分品种可耐-8 ℃低温(自然越冬,云茶稍不耐寒),在淮河以南地区一般可自然越冬。喜酸性土壤,并要求较好的透气性。以利根毛发育,通常可用泥炭,腐锯木,红土,腐植土,或以上的混合基质栽培。茶花春秋冬三季可不遮阴,夏天可用50%遮光处理。茶花的花期较长,一般从10月份始花,翌年5月份终花,盛花期1~3月份。
养殖方法
放置场所:茶花宜放置于温暖湿润、通风透光的地方。春季要光照充足,夏季宜注意遮荫,避开阳光直射与西晒,若放置阳台上,往往一不小心,就被晒死。
浇水:茶花盆景的培养要保持土壤湿润状态,但不宜过湿,防止时干时湿。一般在春季可适当多浇,以利发芽抽梢;夏季坚持早、晚浇水,最好喷叶面水,使叶片湿透,不要用急水直浇、满灌,不宜浇热水,避开中午前后高温时浇水;秋季浇水要适量;冬季则宜在中午前后浇水,可每隔二三天喷一次水。
施肥:茶花喜肥,在上盆时就要注意在盆土中放基肥,以磷钾肥为主,施用肥料包括腐熟后的骨粉、头发、鸡毛、砻糠灰、禽粪以及过磷酸钙等物质。平时不宜施肥太多,一般在花后4~5月间施2~3次稀薄肥水,秋季11月份施一次稍浓的水肥即可。用肥应注意磷肥的比重稍大些,以促进花繁色艳。
修剪:茶花的生长较缓慢,不宜过度修剪,一般将影响树形的徒长枝以及病虫枝、弱枝剪去即可。若每枝条上的花蕾过多,可疏花仅留1~2个,并保持一定距离,其余及早摘去,以免消耗养分。此外,还要及时摘去接近凋谢的花朵,也可减少养分消耗,以利植株健壮生长,形成新的花芽。
翻盆:茶花盆景可1~2年翻盆一次,新盆宜大于旧盆一号,以利根系的舒展发育。翻盆时间宜在春季4月份,秋季亦可。结合换土适当去掉部分板结的旧土,换上肥沃疏松的新土,并结合放置基肥。
病虫害防治:茶花的病害主要有黑霉病、炭疽病等,可喷洒0.5度波尔多液进行防治。虫害主要有茶梢蛾,防治方法可剪除虫梢,一般在4~6月进行为宜。
五、名贵茶花品种名称
1.十八学士
2.六角大红
3.赤丹
4.壮元红
5.皇冠
6.绯爪芙蓉
7.茶梅
8.花鹤令
9.粉霞
10. 红露珍
11.杜鹃红山茶
12.金花茶
13.贝拉大玫瑰
14.红叶贝拉
15.云斑大元帅
16.黑魔法
17.新凯蒂
18.暴徒
19.天娇
20.埃尔西
21.花佛鼎
22.赛牡丹
23.伊丽莎白
24.花脑
25.新松花
26.达婷
27.大朱砂
28.香太阳(香型)
29.金边可娜
30.克瑞墨大牡丹(香型)
31.孔雀椿
32.大卡特
33.小松子
34.大松子
35.美国大红
36.花牡丹
37.秋牡丹
38.花仙子
39.火瀑布
40.大海伦
41. 雪塔
42.复色大海伦
43.艾丽牡丹
44.帕克斯先生
45.金奖牡丹
46.情人节
47.杰作
48.格兰那特
49.红叶贝拉
50.拉力皮特
51.蜡叶
52.皱叶奇花
53.皇家天鹅绒
54.鱼尾茶
55.凹脉金茶
56. 鸳鸯凤冠
57.帝国之辉
58.大菲丽斯
59.可娜
60.客来邸
61.魔术城
62. 斑色情人节
63. 红珍珠
六、栽培
茶花平常要用中性或偏酸性的地表水浇灌,浇水要掌握见干见湿,干了再浇,浇要浇透,但要注意不能过干。一般在春梢末期着蕾前要适当扣水,以利向生殖生长转化,花前不能断水。
但是要注意,如果生长在一般居室客厅,容易枯死。
平常施肥可用-30cm盆)10g/盆;复合肥2g/盆;也可用0.1%尿素加0.1%磷酸二氢钾,每10~20天一次,以上肥料要轮换使用。如发生新梢缺铁黄化可用0.2%硫酸亚铁每周浇施一次,直到恢复为止。北方预防黄化病、根腐病,要每15~30天施0.2%硫酸亚铁一次。
七、繁殖方法
茶花的繁殖方法很多,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均可采用,其中扦插和靠接法使用最普遍。
1.扦插法
此方法最简便,扦插时间以9月间最为适宜,春季亦可。选择生长良好,半木质化枝条,除去基部叶片,保留上部3片叶,用利刀切成斜口,立即将切口浸入200~500ppm吲哚丁酸5~15分钟,晒干后插入沙盆或蛭石盆,插后浇水40天左右伤口愈合,60天左右生根。用激素处理后扦插比不用激素的提早2~3个月出根。用蛭石作插床,出根也比沙床快得多。
2.靠接法
选择适当的品种如茶盅茶或油茶作砧木,靠接名贵的茶花。靠接的时间一般在清明节至中秋节之间。先把砧木栽在花盆里,用刀子在所要结合的部位分别削去一半左右,切口要平滑,然后使双方的切面紧密贴合,用塑料薄膜包扎,每天给砧木淋水两次,60天后即可愈合。到时可剪下栽植,并置于树阴下,避免阳光直射。翌年2月,用刀削去砧木的尾部,再行定植。
3.叶插法
茶花通常采用枝条扦插繁殖法,但有些名贵品种由于受到枝条来源的限制,或考虑到取材后会影响其树形,所以也可采用叶插法。以山泥作扦插基质,可拌入1/3的河沙,以利通气排水,基质盛在瓦盆中,然后进行盆插。在雨季,可取一年生叶片作叶插材料,太老不易生根,过嫩又易腐烂。插入土深约2cm,插后压紧土壤,浇足水,然后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一般3个月可以发根,第二年春可以发芽抽枝。
4.高插法
高空插条法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将茶花上本应修剪掉的弱小枝条,全部赋于新的生命。且此法成活率高,复壮快,开花早。其方法是:将需要修剪掉的瘦弱枝条,在适当的位置进行环剥,(一般上部可留成15~25cm枝条)环剥长度可在5~8mm之间,绑扎大小适当的塑料膜,膜内添入经消毒杀菌的草炭土或腐叶土,过7~10天后,在塑膜的下部再环剥5~8mm,这叫双环剥高插法。
八、茶花的花语
谦逊、理想的爱、美德、可爱、了不起的魅力。
白茶花 :纯真无邪
红茶花 :天生丽质
Ⅵ 山茶花的资料
山茶花又名茶花,为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山茶花花姿丰盈,端庄高雅,为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也是世界名花之一。是中国重庆市.温州市、金华市和昆明市的市花。
山茶花又名茶花,为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山茶花花姿丰盈,端庄高雅,为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也是世界名花之一。是中国重庆市.温州市、金华市和昆明市的市花。
山茶花是山茶花科的常绿灌木。耐冬、曼罗等。属山茶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3一4米。树干平滑无毛。叶卵形或椭圆形,边缘有细锯齿,革质,表面亮绿色。花单生成对生于叶腋或枝顶,花瓣近于圆形,变种重瓣花瓣可达50-60片,花的颜色,红、白、黄、紫均有。花期因品种不同而不同,从十月至翌年四月间都有花开放。蒴果圆形,秋末成熟,但大多数重瓣花不能结果。茶花具有“唯有山茶殊耐久,独能深月占春风”的傲梅风骨,又有“花繁艳红,深夺晓霞”的凌牡丹之鲜艳,因此自古以来就是极富盛名的木本花卉,在唐宋两朝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境,直到十七世纪引入欧洲后,造成轰动,也因此获得“世界名花”的美名。其性喜冷湿气候,不耐高温。对土质不苛求,但以含湿度高之砂质土壤较合适,全日照半日照均适宜。花果实为蒴果,果大皮厚,内含1~2或2个以上的种子。
山茶花花语
可爱、谦让、理想的爱、谨慎、了不起的魅力白山茶花纯真无邪你怎能轻视我的爱情红山茶花天生丽质11月11日白色山茶花(Camellia)花语:含蓄
山茶花产于中国,浙江、江西、四川及山东;日本、朝鲜半岛也有分布。为常灌木或小乔木。喜半阴、忌烈日。喜温暖气候,生长适温为18~25℃,始花温度为2℃。略耐寒,一般品种能耐-10℃的低温耐暑热,但超过36℃生长受抑制。喜空气湿度大,忌干燥,宜在年降水量1200mm以上的地区生长。喜肥沃、疏松的微酸性土壤,PH以5.5~6.5为佳。一年有2次枝梢抽生,第一次为春梢,于3~4月开始夏梢7~9月抽生。花期长,多数品种为1~2个月,单朵花期一般为7~15天。花期2~3月。别名山茶、茶花、曼佗罗树、晚山茶、耐冬、檀、洋茶、菇春、山椿
山茶是常绿阔叶灌木或小乔木。枝条黄褐色,小枝呈绿色或绿紫色至紫褐色。叶片革质,互生,椭圆形、长椭圆形、卵形至倒卵形,长4一10厘米,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至近半圆形,边缘有锯齿,叶片正面为深绿色,多数有光泽,背面较谈,叶片光滑无毛,叶柄粗短,有柔毛或无毛。花两性,常单生或2-3朵着生于技捎顶端或叶腋间。花梗极短或不明显,苞萼9-1片,覆瓦状排列,被茸毛。花单瓣,花瓣5-7片,呈1-2轮覆瓦状排列,花朵直径5-6厘米,色大红,花瓣先端有凹或缺口,基部连生成一体而呈简状;雄蕊发达,多达100余枚,花丝白色或有红晕,基部连生成筒状,集聚花心,花药金黄色;雌蕊发育正常,子房光滑无毛,3-4室,花柱单一,柱头3-5裂,结实率高。荫果圆形,外壳本质化,成熟茹果能自然从背缝开裂,散出种子。种子淡褐色或黑褐色,近球形或相互挤压成多边形,有平面和棱角,种皮角质坚硬,种子富含油质,子叶肥厚。
云南山茶叶片较山茶为大,长6-14厘米,宽3-7厘米,叶缘具锐锯齿。花比山茶更大,径8-16厘米,亦有达22厘米者;子房3-5室,密被丝状绒毛。茹果扁球状,表面有毛。金花茶为小乔木,高2-6米,叶薄革质,叶长圆形,缘具骨质小锯齿或纫锯齿,两面光滑,有时有毛。花瓣7-8枚,多的可达17枚,金黄色至淡黄色,具蜡质光泽,花径3-5.5厘米;子房多3室,无毛或有毛。蒴果扁球形或近球形。
山茶除原种外,园艺品种很多。当今世界上山茶品种已发展到5000余个。中国山茶的品种约300余个,现正在整理研究中。根据雄蕊的瓣化,花瓣的自然增加,雄蕊的演变,萼片的瓣化,概分为3大类、12个花型:
一、单瓣类花瓣排列1-2轮.5-7片,基部连生,多呈筒状,雌、雄蕊发育完全,能结实。(一)单瓣型:特征如上。
二、半重瓣类花辩排列3-5轮,20片左右,多者近达50片(包括雄蕊瓣化的花瓣)。(一)半重瓣型:花瓣排列2-4轮,雄蕊小瓣与维蕊大部集中于花心,雄蕊大部趋向退化,偶能结实。如'白绵球,、'猩红牡丹'等。(二)五星型:花瓣排列2-3轮,花冠呈五星形,雄蕊存,雌蕊趋向退化。如'东洋茶,等。(三)荷花型:花瓣排列3-4轮,花冠呈荷花型,雄蕊存,雌蕊趋向退化或偶存。'十样景'、'虎爪白'等为代表种。(四)松球型:花瓣排列3-5轮,呈松球状,雌、雌茁均存在。64.松子,、'大松子'为代表种。
三、重瓣类大部维蕊瓣化,花瓣自然增加,花瓣数在50片以上(包括雄蕊瓣)。
山茶花为常绿阔叶灌木。枝条黄褐色,小枝呈绿色或绿紫色至紫色至紫褐色。叶片革质,互生,椭圆形、长椭圆形、卵形至倒卵形,长4--10厘米,先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至近半圆形,边缘有锯齿,叶片正面为深绿色,多数有光泽,背面较淡,叶片光滑无毛,叶柄粗短,有柔毛或无毛。
山茶花花单生或2~3朵着生于枝梢顶端或叶腋间。花单瓣或半重瓣。重瓣。花梗极短或不明显,苞萼9--13片,覆瓦状排列,被茸毛。花单瓣,花瓣5--7片,呈1--2轮覆瓦状排列,花朵直径5--6厘米,色大红,花瓣先端有凹或缺口,基部连生成一体而呈筒状;雄蕊发达,多达100余枚,花丝白色或有红晕,基部连生成筒状,集聚花心,花药金黄色;雌蕊发育正常,子房光骨无毛,3--4室,花柱单一,柱头3--5裂,结实率高。蒴果圆形,外壳木质化,成熟蒴果能自然从北缝开裂,散出种子。
山茶是常绿阔叶灌木或小乔木。枝条黄褐色,小枝呈绿色或绿紫色至紫褐色。花两性,常单生或2-3朵着生于技捎顶端或叶腋间。花梗极短或不明显,苞萼9-1片,覆瓦状排列,被茸毛。花单瓣,花瓣5-7片,呈1-2轮覆瓦状排列,花朵直径5-6厘米,色大红,花瓣先端有凹或缺口,基部连生成一体而呈简状;雄蕊发达,多达100余枚,花丝白色或有红晕,基部连生成筒状,集聚花心,花药金黄色;雌蕊发育正常,子房光滑无毛,3-4室,花柱单一,柱头3-5裂,结实率高。种子淡褐色或黑褐色,近球形或相互挤压成多边形,有平面和棱角,种皮角质坚硬,种子富含油质,子叶肥厚。云南山茶叶片较山茶为大,长6--14厘米,宽3--7厘米,叶缘具锐锯齿。花比山茶更大,径8--16厘米,亦有达22厘米者;子房3--5室,密被丝状绒毛。蒴果扁球状,表面有毛。金花茶为小乔木,高2--6米,叶薄芏质,叶长圆形,缘具骨质小锯齿或细锯齿,两面光滑,有时有毛。花瓣7--8枚,多的可达17枚,金黄色至淡黄色,具蜡质光泽,花径3--5.5(10)厘米;子房多3室,无毛或有毛。蒴果扁球形或近球
山茶花原产中国。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怕高温,忌烈日。山茶花的生长适温为18~25℃,3~9月为13~18℃,9月至翌年3月为10~13℃。当温度在12℃以上开始萌芽,30℃以上则停止生长,始花温度为2℃,适宜花朵开放的温度在10~20℃。山茶花的耐寒品种能短时间耐-10℃,一般品种-3---4℃。夏季温度超过35℃,就会出现叶片灼伤现象。
山茶花适宜水分充足、空气湿润环境,忌干燥。高温干旱的夏秋季,应及时浇水或喷水,空气相对湿度以70%~80%为好。梅雨季注意排水,以免引起根部受涝腐烂。
山茶花属半阴性植物,宜于散射光下生长,怕直射光暴晒,幼苗需遮荫。但长期过阴对山茶花生长不利,叶片薄、开花少,影响观赏价值。成年植株需较多光照,才能利于花芽的形成和开花。露地栽培,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排水性好,酸碱度出5~6最为适宜,碱性土壤不适宜茶花生长。盆栽土用肥沃疏松、微酸性的壤土或腐叶土。
栽培特性
山茶花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忌烈日,喜半阴的散射光照,亦耐阴。山茶花为常灌木或小乔木。喜喜温暖气候,生长适温为18~25℃,始花温度为2℃。略耐寒,一般品种能耐-10℃的低温耐暑热,但超过36℃生长受抑制。喜空气湿度大,忌干燥,宜在年降水量1200mm以上的地区生长。喜肥沃、疏松的微酸性土壤,PH以5.5~6.5为佳。一年有2次枝梢抽生,第一次为春梢,于3~4月开始夏梢7~9月抽生。花期长,多数品种为1~2个月,单朵花期一般为7~15天。花期2~3月。
常用繁殖方法
有扦插、嫁接、播种(1)扦插华东地区的扦插适期是6月中、下旬。第2次扦插在8月下旬一9月初进行。这两个时期气温均在30°C左右,采取遮荫设施,气温可控制在25°C左右。插穗应选取树冠夕外部组织充实、叶片完整、叶芽饱满和无病虫害的当年生半成熟枝。插穗长度一般4一10厘米,先端留2个叶片,剪取时工部要带踵。扦插密度一般行距10一14厘米,株距3一4厘米,要求叶片相互交接而不重叠,插穗入土3厘米左右,浅插生根快,深插发根慢,插后要喷透水。从扦插至生根,一般需要30天左右。‘成活的关键是扦插前期要保持足够的湿度,采取措施以减少热气对流,切忌“阳光直射,并注意叶面喷水,保持叶面经常覆盖一层薄薄的水膜。生根后,要逐步增加阳光,10月份以后要使幼苗充分接受阳光,加速木质化。(2)嫁接苗砧芽嫁接,种子播于砂床后约经2个月生长,幼苗高达4一5厘米,即可挖取用劈接法进行嫁接。接穗选择生长良好的半木质化枝条,从下至上1芽1叶,一个一个地削取。将接穗削成正楔形,放入湿毛巾中。将挖取的砧木幼苗,去净泥砂,然后在幼苗子叶上方1一1.5厘米处剪断,顺子时合缝线将茎纵劈一刀,深度与接穗所削的斜面一致;将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劈口之中,对准一边形成层,用塑料薄膜带扎紧。将接好的苗子,以8厘米乘以2厘米的行株距种植于苗床中。床上以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为宜。种植后的苗床要搭塑料棚保温,一般10一15天开始愈合,20一25天可在夜间揭开薄膜,使其通气。其后逐步加强通风,适当增加光照,至新萌动以后,全部揭去薄膜。半熟枝嫁接,利用粗种山茶或油茶成年植株作砧木,进行换减少腹接,1一2年内即可培育成名种山茶的大型植株。选择植株健康,芽眼饱满而无病虫害的植株作砧木,夏接在2月底以前进行修整,秋接在6月上、中旬进行修整,剪除病弱枝、下垂枝、交叉枝和过密枝。嫁接适宜温度为5一30°C。对直径1厘米以上的枝条,均采用拉皮接,即在砧木的适当部位,上、左、右各刻一刀,深达木质部,将皮拉下,其长度与接穗的削面一致,然后将削好的接穗贴在砧木拉皮处,将皮拉上包住接穗,然后用塑料带缚住,露出芽子,再套上塑料袋,以增加湿度,促进愈合,30天后解除包扎,待接穗抽出新梢,逐步木质化后,解除绑扎。断砧分3次进行,第1次在绑扎时剪除梢顶;第2次在接穗的第1次新梢充分木质化后,剪去砧木上部的1/3;第3次在接穗第2次新梢充分木质化后,于接口处断掉砧木。高温季节进行嫁接,成功与否要取决于对高温的控制。必须搭荫棚,盖双层帘子,使棚内基本上不见直射阳光,中午前后要喷水降温,使局部气温控制在30°C左右。(3)播种10月、上、中旬,将采收的果实放置室内通风处阴干,待蒴果开裂取出种子后,立即播种。若秋季不能马上播种,需行砂藏至翌年2月间播种。播种前可用新高脂膜拌种,一般秋播比春播发芽率高。常用扦插、嫁接、压条、播种和组培繁殖。
扦插繁殖
山茶花
以6月中旬和8月底左右最为适宜。选树冠外部组织充实、叶片完整、叶芽饱满的当年生半熟枝为插条,长8~10厘米,先端留2片叶。剪取时,基部尽可能带一点老枝,插后易形成愈伤组织,发根快。插条清晨剪下,要随剪随插,插入基质3厘米左右,扦插时要求叶片互相交接,插后用手指按实。以浅插为好,这样透气,愈合生根快。插床需遮荫,每天喷雾叶面,保持湿润,温度维持在20~25℃,插后约3周开始愈合,6周后生根。当根长3~4厘米时移栽上盆。扦插时使用0.4%~0.5%吲哚丁酸溶液浸蘸插条基部2~5秒,有明显促进生根的效果。
嫁接繁殖
常用于扦插生根困难或繁殖材料少的品种。以5~6月、新梢已半质化时进行嫁接成活率最高,接活后萌芽抽梢快。砧木以油茶为主,10月采种,冬季沙藏,翌年4月上旬播种,待苗长至4~5厘米,即可用于嫁接。采用嫩枝劈接法,用刀片将芽砧的胚芽部分割除,在胚轴横切面的中心,沿髓心向上纵劈一刀,然后取山茶接穗一节,也将节下基部削成正楔形,立即将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裂口的底部,对准两边的形成层,用棉线缚扎,套上清洁的塑料口袋。约40天后去除口袋,60天左右才能萌芽抽梢。
压条繁殖
梅雨季选用健壮1年生枝条,离顶端20厘米处,行环状剥皮,宽1厘米,用腐叶土缚上后包以塑料薄膜,约60天后生根,剪下可直接盆栽,成活率高。
播种繁殖
适用于单瓣或半重瓣品种。种子10月中旬成熟,即可播种。以浅播为好,用蛭石作基质,覆盖6毫米,室温21℃,每晚照光10小时,能促进种子萌发,播后15天开始萌发,30天内苗高达到8厘米,幼苗具2~3片叶时移栽。
组培繁殖
外植体常用实生苗,经常规消毒后切成1厘米长接种在添加激动素1毫克/升、6-苄氨基腺嘌呤1毫克/升和吲哚乙酸0.1毫克/升的MS培养基上,经4周培养只形成愈伤组织,而不形成芽。再转移到新的培养基后,开始形成4厘米的单个枝条,然后在吲哚丁酸0.5毫克/升溶液中浸泡20分钟,再转移到1/2MS培养基上,4周后长根。在长根培养基上生长8周后将苗移栽到装有珍珠岩和泥炭的盆中。
栽培方式
地栽山茶花又分为园林栽培与圃地栽培。如作园林绿化栽培,要有蔽荫树作伴,圃地栽培要成行种好遮荫树。温暖地区一般秋植较春植好。施肥要掌握好三个关键时期,即:2一3月间施追肥,以促进春梢和花蕾的生长;6月间施追肥,以促使二次枝生长,提高抗旱力;10-11月施基肥,提高植株抗寒力,为翌春新梢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清洁园地是防治病虫害、增强树势的有效措施之一。冬耕可消灭越冬害虫。全年需进行中耕除草5一6次,但夏季高温季节应停止中耕,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山茶花的主要虫害有:茶毛虫、茶细蛾、茶二叉蚜等。主要病害有:茶轮斑病、山茶藻斑病及山茶炭疽病等。防治方法是:清除枯枝落叶,消灭侵染源。加强栽培管理,以增强植株抗病力,药物防治。盆栽山茶花盆子大小与苗木比例要适当。所用盆土最好在园土中加入1/2一1/3经1年腐熟的切断松针。于11月或翌年2一3月上盆,高温季节切忌上盆。上盆后水要浇足,平时浇水要适量。浇水量要随季节变化,清明前后植株进入生长萌发期,水量应逐渐增多,新梢停止生长后(约5月下旬)要适当控制浇水,以促进花芽分化。6月是梅雨季节,应防积水。夏季高温季节叶面蒸发量大,需叶面喷水,喷水宜在清晨或傍晚进行,切忌中午喷水。冬季植株逐渐进人体眠,浇水次数宜相应减少。切忌在高温烈日下浇冷水,以免引起根部不适应,而产生生理性的落叶现象。气温高或大风天,叶面蒸发量大,应多浇水或喷水。空气湿度大时,要减少浇水量。如遇干旱脱水,枝叶萎蔫,要立即将植、株置于阴处,浇透水,同时进行叶面喷水。一般茶花大叶大花种和生长迅速的品种需水量大,应多浇水。名贵品种如:十祥景、鸳凤冠、洒金宝珠、凤仙、绿珠球等水分蒸发量少,浇少过多会引起落叶、落蕾。夏、秋高温季节要及时进行蔽荫降温。冬季要采取防冻措施。盆株在室内越冬,以保持3一4℃为宜,若温度超过16℃,就会促使提前发芽。盆栽茶花的施肥、修剪以及病虫害防治等,与露地栽培基本相同。
栽培管理
山茶花盆栽常用15~20厘米盆。山茶花根系脆弱,移栽时要注意不伤根系。盆栽山茶,每年春季花后或9~10月换盆,剪去徒长枝或枯枝,换上肥沃的腐叶土。山茶喜湿润,但土壤不宜过湿,特别盆栽,盆土过湿易引起烂根。相反,灌溉不透,过于干燥,叶片发生卷曲,也会影响花蕾发育。春季山茶花换盆后,不需马上施肥。入夏后茎叶生长旺盛育期,每半月施肥1次或用"卉友"21-7-7酸肥。9月现蕾至开花期,增施1~2次磷钾肥,配合喷洒花朵壮蒂灵促使花蕾强壮。在夏末初秋山茶开始形成花芽,每根枝梢宜留1~2个花蕾,不宜过多,以免消耗养分,影响主花蕾开花。摘蕾时注意叶芽位置,以保持株形美观。同时,将干枯的废蕾随手摘除。生长期应保持充足水分,同时叶片每天喷水1次,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夏季遮荫50%。每月施水肥一次,同时抽新梢前后追施浓肥,8月以后开始逐步控肥,9月以后停肥,以促进花芽形成,待花蕾形成后再追液肥。
病害防治
有茶花炭疽病、茶花饼病;常见虫害有红蜘蛛及介壳虫类。山茶在室内、大棚栽培时,如通风不好,易受红蜘蛛、介壳虫危害,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防治或洗刷干净。梅雨季节空气湿度大,常发生炭疽病危害,可用等量式波尔多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防治。
春季花卉常见病虫害
春季气温乍暖还寒,且空气湿度大,目前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呈中等偏重程度,花卉的病虫害也较多,一般4-5月份危害较严重的有以下几种:蚜虫木槿、碧桃、扶桑、月季、金银花等都容易受蚜虫的危害。随着气温的升高,蚜虫也日益增多。防治方法:1.40%的氧化乐果或多或50%的亚胺硫磷对水1200-1500倍后喷洒。2.少量盆花还可喷70-100倍的中性洗衣粉液。红蜘蛛对茉莉、扶桑、文竹、月季、大丽花等从4月上旬开始出来的危害。防治方法:1.可喷施速扑杀1000倍液。2.少量盆花经常用自来水冲洗叶正、背面,或者喷、蘸经煮沸并冷却的100-150倍的面糊水,过一两天再用清水冲一次,可收到明显的效果。介壳虫(花虱子)白玉兰、月季、黄杨、海桐上的介壳虫大都在4月中旬至5月中、下旬开始孵化。防治方法:1.在其孵化前人工轻轻地把虫体刷掉。2.在幼虫孵化期喷洒40%的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立枯病当气温达到20℃时,新播种的花卉、树苗以及一些易烂根的花卉在土壤湿度大时极易发生立枯病。防治方法:1.播种前每苗用70%的五氯硝基苯1.5-4公斤均匀拌在土壤里。2.在小苗期控制浇水,勿使土壤过湿。3.发病初,浇灌1%的硫酸亚铁或200-400倍50%的代森铵液,每平方米浇灌2-4公斤药水。锈病玫瑰锈病于玫瑰花含苞待放时侵害。防治方法:1.在玫瑰发芽时应及时将先萌发的黄色病芽摘掉烧毁,消灭传染病源。2.在初侵害期喷洒15%的粉锈宁700-1000倍液。白粉病月季白粉病、凤仙花白粉病大多发生在5-6月,夏季易造成黄叶、枯叶、嫩梢弯曲等症状。防治方法:1.注意花卉的通风透光。2.少施氮肥,多施些磷钾肥。3.初染期喷1次15%的粉锈宁700-1000倍液即可。
Ⅶ 山茶之都茶花品种如何
培育芳香茶花:用有香味的茶属植物杂交,形成有香味的茶花品种,如美国已培育出的“香粉红"Fragrantpin k,以及"辛迪玉桂"CinnamonCindy等多个具有香味的茶花品种。不同茶色茶花的选育:茶花的花色仅有红色(从粉红、银红、桃红到深红)或白色,60年代发现了黄色的金花茶,以后又发现了20多种开黄花的种类,但黄色花的花型较小,花瓣较少,观赏价值不太高,国内外正在将黄色花的种类与茶属其它植物杂交,希望能得到有较高观赏价值的黄色品种;茶花具牡丹之绚丽,梅花之风骨, 不仅适宜于家庭盆栽,而且也是很好的园林绿化树种,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因此,它已被列为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也日渐成为世界适宜于栽培茶花的国家和地区的流行花卉。茶花品种很多,我国茶花品种数量总计的约500多个,全世界茶花品种总数量多达2万个以上,随着世界各国茶 花育种工作的开展,每年茶花新品种的数量正以50- 80个的速度增加着。
Ⅷ 山茶花是哪里的市花
10个市的市花:宁波、温州、景德镇、重庆、万县、昆明、青岛、金华、衡阳、威海
因为市花可代表一个城市,是一种形象,且在该城市比较常见才行。山茶花的适应能力强,栽培比较广泛,有很多个城市都将其作为市花。例如重庆,成都,武汉,昆明,青岛,南方和北方地区都有,它都能旺盛生长,如期开花。不仅能用来观赏,还有一些其他用途,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都比较高,因此很受欢迎。
(8)山茶之都茶花扩展阅读:
山茶花开花于冬春之际,花姿丰盈,端庄高雅,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也是世界名花之一。郭沫若盛赞曰:“茶花一树早桃红,百朵彤云啸傲中。”山茶花,既具有“唯有山茶殊耐久,独能深月占春风”的傲梅风骨,又有“花繁艳红,深夺晓霞”的凌牡丹之鲜艳,因此自古以来就是极富盛名的木本花卉,在唐宋两朝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境,十七世纪引入欧洲后也造成轰动,也因此获得“世界名花”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