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鸡飞翔
A. 哪种鸡炖汤好
什么鸡煲汤最好吃?这个问题我放到后面将详细的一一列举给大家,我先讲如何煮鸡汤最好吃,
如何煮鸡汤更香? 首先把鸡洗净冷水如果加入老姜片料酒过水, 就是把血水煮出来去掉腥味,然后用鸡油加菜籽油加姜片翻炒过水后的鸡块,这一步目的是激发鸡肉深层的香味和收紧水分,最后再上锅炖煮,方法是先开大火烧开,然后转中小火慢炖四个小时,就可以吃了,如果你说四个小时鸡都炖没了?那恭喜你,你从来没有吃过真正的土鸡,正宗土鸡养殖9个月以上的根本炖不烂。
然后我来介绍一下土鸡的品种和如何分别是不是土鸡,先从品种开始介绍,依次排名,
一,《藏香鸡》生活在海拔4200米到海拔5000米肉质紧实 味道鲜美是所有土鸡里面排名第一的绝世珍宝,产地 云南 西藏 四川 等地区。
二,《原鸡》原鸡是所有中国鸡的祖先 能飞翔的鸡可想而知她的肉质是多么鲜美 产地云南 海南,毛色光亮非常漂亮。
三,《茶花鸡》体型很小但是味道极为鲜美,是土鸡里面排名第三好吃的土鸡,分布在 云南 湖南 海南 福建等地。
四,《剑阁土鸡》 剑阁土鸡只分布在四川 和贵州地区 是常见的土鸡品种 味道鲜美可口有一股甘甜的味道。
五,《北京油鸡》 老北京油鸡可是当年老佛爷最喜欢每天喝的鸡汤原材料 历史悠久品种稳定 是鸡汤之极品原料 分布 北京 河北 。
六,《海南黑鸡》说起海南黑鸡知道的朋友不是很多,但是我说绿壳鸡蛋大家一定都知道吧,又名椰子鸡 文昌鸡。
七,
《瑶鸡》一种古老的土鸡品种,生活在广西,湖南,云南,都有分布,体型很小不超过4斤,但是味道非常棒👍🏻。
好了品种我们就介绍完毕,现在开始介绍如何挑选土鸡,《老鹰嘴,老鼠腿,口红冠,喜鹊身》我首先申明所有资料是我自己一个字一个字编辑的,我来解释我说的土鸡标准的三字口诀,
老鹰嘴,顾名思义就是土鸡的嘴巴非常锋利而尖,
老鼠腿,长期到处运动散养的土鸡,腿是非常细的,
口红冠,鸡冠鲜红而不要买发乌的暗红色
喜鹊身,真正的土鸡身上没有那么多肉,别买个胖鸡当土鸡吃
B. 世界上飞的最远的鸡,原鸡一次能飞行上百米远
鸡虽然属于鸟类,但是我们知道拥有翅膀的它们却不擅长飞行,往往它们笨拙地一跃而起之后,不出几秒就坠落到了地上,跟世界上飞的最远的鸟比起来简直不堪一提。不过在我国南部地区有一种原鸡,它们是家鸡的野生祖先,具有较强的飞行能力,一次能飞行数十米甚至上百米远。
形态特征
原鸡又名茶花鸡,与家鸡的体型大小相似。雄性原鸡与家养公鸡羽色也很像,最显著的差别是前者头和颈的羽毛狭长而尖,前一部分为深红色,后面转为金黄色,相比之下,原鸡雄性的羽色会更华丽,并且具谨手闷有金属光泽。雌性原鸡的羽毛则较为暗淡,体色多为棕色至黑褐色。
生活习性
野生原鸡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山区的密林中,在我国云南、广西及海南省有它们的分布。这种鸡主要以植物的花叶、果实和种子等为食,也吃小型昆虫,它们的觅食方式也和家鸡相似,用爪刨和用嘴啄,常常边走边觅食。它们虽然在地面取食,但是夜晚栖息祥弯在树上。原鸡的飞行能力较强,危急时刻会振翅飞翔,每次飞行数十米甚至上百米远。
物种情况
原鸡是家鸡的野生祖先,家鸡的各个品种都是由原鸡驯化培育而来,中国驯化原鸡的历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不过现在野生原鸡数量不比从前,栖息地的破坏和人类的乱捕滥猎导致了它们物种数量的减少。为了保住家鸡的祖先,原薯察鸡在我国已经被列为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C. 鸡苗到下蛋要多久
矮脚鸡:属蛋肉兼用型鸡种。体躯匀称,羽毛松软紧贴矮。公鸡为红黄色羽毛,主副翼羽和腹、尾羽为黑翠绿色。单冠,虹彩橘黄色,喙短,背宽平,尾翘。母鸡以黄麻色为主,白色、黑麻色次之。喙、胫、爪为黑色,少数杂有黄色。胫短,整个体躯似匍匐地面。公鸡胫长6.5cm,母鸡5.9cm。成年鸡体重:公2300克,母1700克。成年鸡屠宰率:半净膛,公83.4%,母82.5%;全净膛,公74.4%,母72.5%。开产日龄150~180天,年产蛋120~150个,蛋重48克,蛋壳白色。
坝上长尾鸡:偏向于蛋用型鸡种。头中等大,颈较短、背宽、体躯较长、尾羽高翘、背线呈V形。全身羽毛较长,羽层松厚。母鸡按羽毛颜色可分为麻、黑、白和白花四种羽色,其中以麻羽为主。麻鸡的颈羽、肩羽、鞍羽等主要由镶边羽构成,羽片基本呈黑褐相间的雀斑。公鸡羽色以红色居多,约占80%。尾羽较长,公鸡的镰羽约长40~50厘米,长尾鸡便由此得名。冠型以单冠居多,草莓冠次之,玫瑰冠和豆冠最少。成年鸡体重:公1800克,母1240克。成年公鸡屠宰率:半净膛,75.5%,全净膛,68.5%。开产日龄270天,年产蛋100~120个,蛋重54克,蛋壳呈深褐色。
上饶白耳黄鸡:属我国稀有的白耳蛋用早熟鸡种。白耳黄鸡的选择以三黄一白的外貌为标准,即黄羽、黄喙、黄脚、白耳。单冠直立,耳垂大,呈银白色,虹彩金黄色,喙略弯,黄色或灰黄色,全身羽毛黄色,大镰羽不发达,黑色呈绿色光泽,小镰羽橘红色。皮肤和胫部呈黄色,无胫羽。成年鸡体重:公1450克,母1190克。成年鸡屠宰率:半净膛,公83.3%,母85.3%;全净膛,公76.7%,母69.7%。开产日龄152天,年产蛋184个,蛋重55克,蛋壳呈深褐色
北京油鸡:属蛋肉兼用型鸡种。其中羽毛呈赤褐色(俗称紫红毛)的鸡体型偏小;羽毛呈黄色(俗称素黄色)的鸡体型偏大。初生雏全身披着淡黄或土黄色绒羽,冠羽、胫羽、髯羽也很明显,体浑圆。成年鸡的羽毛厚密而蓬松, 有冠羽和胫羽,有些个体兼有趾羽。多数个体的颌下或颊部生有髯须,冠型为单冠,冠叶小而薄,在冠叶的前段常形成一个小的“S”状褶曲,冠齿不甚整齐。虹彩多呈棕褐色,喙和胫呈黄色,少数个体分生五趾。成年鸡体重:公2049克,母1730克。成年鸡屠宰率:半净膛,公83.5%,母70.7%;全净膛,公76.6%,母64.6%。性成熟较晚,开产日龄210天,年产蛋110个,蛋重56克,蛋壳呈褐色,个别呈淡紫色。
边鸡(右玉鸡):属蛋肉兼用型鸡种。体型中等,身躯宽深,前胸发达,背平而宽,胫长且粗壮。冠型以单冠为主,间有少量的草莓冠、豌豆冠与个别的冠羽。公鸡冠形直立,母鸡冠形较小,有明显的S状弯曲,冠色鲜红。虹彩呈红色或黑红色,脸、肉垂、耳叶均呈红色,有胫羽,胫多呈黑色。公鸡的羽色主要分为红黑和黄黑色,个别为黄白和白灰色。母鸡的羽色有白、灰、黑、浅黄、麻黄、杂色七种类型。成年鸡体重:公1825克,母1505克。成年鸡屠宰率:半净膛,公79.0%,母73.8%;全净膛,公73.0%,母67.5%。开产日龄240天,年产蛋100个,蛋重66克,蛋壳深褐色占70%,其余均呈褐色或浅褐色。
藏鸡:体型小,较长而低矮,匀称紧凑,头高尾低、呈船形。胸部发达,向前突出,性情活泼,富于神经质,好斗性强。翼羽和尾羽发达,善于飞翔,公鸡大镰羽长达40~60厘米。冠多呈红色单冠,少数呈豆冠。公鸡的单冠大而直立;母鸡冠小,稍有扭曲。肉垂红色。喙多呈黑色,少数呈白色或黄色。虹彩多呈橘红色,黄栗色次之。耳叶多呈白色,少数红白相间,个别红色。胫黑色者居多,其次白色,少数有胫羽。公鸡羽毛颜色鲜艳,色泽较一致,主、副翼羽、主尾羽和大镰羽呈黑色带金属光泽,颈羽、鞍羽呈红色或金黄色镶黑边羽,身体其他部位黑色羽多者称黑红公鸡,红色羽多者称大红公鸡。此外,还有少数白色公鸡和其他杂羽公鸡。母鸡羽色较复杂,主要有黑麻、黄麻、褐麻等色,少数白色,纯黑较少。成年鸡体重:公1145克,母860克。180日龄屠宰率:半净膛,公76.4%,母74.6%;全净膛,公71.4%,母69.6%。开产日龄240天,年产蛋40~80个,蛋重34克。蛋壳呈褐色或浅褐色。
茶花鸡:体型矮小,羽毛紧凑,体躯匀称,近似船形,性情活泼,机灵,好斗,能飞善跑。头小而清秀,多为平头,少数凤头。多为单冠,少数豆冠。喙黑色,少数黑中带黄色。虹彩黄色居多,也有褐色和灰色。耳垂、肉垂红色。皮肤白色者多,少数浅黄色。胫、脚黑色,少数黑中带黄色。公鸡羽毛除翼羽、主尾羽、镰羽为黑色或黑色镶边外,其余全身红色,颈羽、鞍羽具有鲜艳光泽,尾羽发达。母鸡除翼羽、尾羽多数是黑色外,全身是麻褐色。成年鸡体重:公1190克,母1000克。180日龄屠宰率:半净膛,公75.6%,母75.6%;全净膛,公70.4%,母70.1%。开产日龄180天,年产蛋70~130个,蛋重38克。蛋壳呈浅褐色。
崇仁麻鸡:母鸡分黄麻和黑麻两种类型,单冠,头清秀,羽毛紧凑,冠与肉垂呈鲜红色。公鸡色彩鲜艳,羽毛棕红色,尾羽绿色,胸腹部羽毛红中带黑,单冠直立而红润,肉垂长而薄,体形成菱形。成年鸡体重:公1457~1627克,母1153~1161克,屠宰率:半净膛,公85.9%,母85.0%;全净膛,公76.3%,母67.1%。开产日龄145天,500日龄产蛋192个,蛋重50克,蛋壳呈浅褐色。
大骨鸡(庄河鸡):是属蛋肉兼用型品种。大骨鸡体型魁伟,胸深且广,背宽而长,腿高粗壮,腹部丰满,墩实有力,以体大、蛋大、口味鲜美著称。觅食力强。公鸡羽毛棕红色,尾羽黑色并带金属光泽。母鸡多呈麻黄色,头颈粗壮,眼大明亮,单冠,冠、耳叶、肉垂均呈红色。喙、胫、趾均呈黄色。成年体重公鸡为2900—3750克,母鸡为2300克。开产日龄平均213天,年平均产蛋164枚左右,高的可达180枚以上。平均蛋重为62—64克,蛋壳深褐色,蛋形指数1.35。
东乡绿壳蛋鸡:属蛋肉兼用型鸡种。羽毛黑色,喙、冠、皮、肉、骨、趾均为乌黑色。母鸡单冠,头清秀。公鸡单冠,呈暗紫色,肉垂深而薄,体型呈菱形。成年鸡体重:公1655克,母1307克。成年鸡屠宰率:半净膛,公78.4%,母81.8%;全净膛,公64.5%,母71.2%。开产日龄152天,500日龄产蛋160~170个,蛋重50克,蛋壳呈浅绿色。
峨嵋黑鸡:属蛋肉兼用型鸡种。体型较大,体态浑圆,全身羽毛黑色,着生紧密,具金属光泽。大多呈红色单冠,少数有红色豆冠或紫色单冠或豆冠。虹彩橘红色,少数栗色。部分有胫羽,喙、胫、趾黑色,极少数颔下有胡须。皮肤白色,偶有黑皮肤个体。成年鸡体重:公2832克,母2226克。成年公鸡全净膛80.3%,胸腿肌占41.3%,成年母鸡全净膛71%,胸腿肌占39.2%。开产日龄186天,年产蛋120个,蛋重54克,蛋壳呈褐色或浅褐色。
高脚鸡:属中型肉用鸡种。公鸡全身羽毛红黄色,腹、翅羽黑色,尾羽墨绿色而带有光泽;多为单冠,间有玫瑰冠,虹彩橘黄色。母鸡羽毛多为麻黄色和黑褐色,多为单冠平头,少数为玫瑰冠,部分鸡有胡须。公鸡胫长13.1cm,母鸡10.7cm。喙、胫、爪多为黑色。成年鸡体重:公2400克,母1900克。成年鸡屠宰率:半净膛,公83.1%,母78.6%;全净膛,公70.9%,母66.0%。开产日龄240天,年产蛋50~60个,蛋重48克,蛋壳呈浅褐色。
D. 原鸡和家鸡有什么区别
一、形态特征不同
1、原鸡:后颈和上背的羽毛均呈矛状,特细而长,覆盖着整个背部及两翅覆羽的表面;这些矛翎从后颈的羽基量起,长达150毫米。它们的基部暗红,而大部分呈金橙色,各羽并具明显的轴纹,在前为白色,向后转为褐色。
二、生活习性不同
1、原鸡:除繁殖期外,常成群生活,大多为3-5只或6-7的小群活动,有时亦集成10-20中的大群。性机警而胆小,看见人或听见声响便迅速钻入林中或灌丛中逃跑,危急时也振翅飞翔,每次飞行数十米至上百米远,落地后又继续潜逃。晚上栖息于树上。
2、家鸡:抗寒力差。初出壳的雏鸡,体温比成年鸡低3℃,要10天后才能达到正常体温,加上雏鸡绒毛短而稀,不能御寒,所以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强,必须依靠人工保温,雏鸡才能正常生长发育。
三、分布环境不同
1、原鸡:原鸡是一种热带森林鸟类,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热带雨林、常绿和落叶阔叶林、混交林、次生林、竹林,以及林缘灌丛、稀树草坡等各类生境中,有时甚至出现在村落附近的耕地上。特别喜欢在灌丛间活动。
2、家鸡:主要分布于鸡舍,鸡舍要求天棚、墙壁的保温性能良好,地面要求为水泥地而且要稍微有一点坡度,这样便于冲洗和消毒,鸡舍的墙壁上要设有进出气窗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