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梅花解析
『壹』 梅花古诗译文 注释
梅花古诗如下:
梅花 / 梅
王安石 宋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贰』 王初《梅花二首》咏梅花诗赏析
《梅花·梅花二首》咏梅花诗鉴赏
王初
应为阳春信未传,固将青艳属残年。早宴
东君欲待寻佳约,剩寄衣香与粉绵。
迎春雪艳飘零极,度夕蟾华掩映多。
欲托清香传远信,一枝无计奈愁何。
梅花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传统题材。《梅花二首》在同题材的诗歌中不算佼佼者,但也有独到之处。
阳春指温暖的春天。信是音讯。残年即岁暮。春天的消息还没有传来,梅将其青青的枝,艳丽的花展现在人们面前。
东君指的是春神。欲待,是说春天还没有到来。寻,有重温的意思。粉,白色。绵,延续。待到春意盎然的时刻,梅花要和春神重温美好的盟约。仿佛她曾经对东君说:你到来之前,我装点这世界。春天来临了,她还要奉献出余香,把不算色彩的白色融入万紫千红的春光中。
由此可见,梅花的品质可谓高贵矣。她只在大自然没有花儿香,没有柳丝绿的隆冬时节现其青艳。她并非要与百花争妍,争占春光,只是让人们赏心悦目,向人们传送春天来临的消息。
飘零,坠落之意。夕即祀月(农历十二月)。蟾为月之代称。蟾华也就是月华。如: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一枝即一枝春,代指梅花。刘宋时陆凯寄赠范晔诗云:“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见《荆州记》)迎春之飞雪落尽了,梅更显其艳。月光映照下的梅又显其朦胧美。她还托付清香把春之信息传向远方,让万物都知道陆冲银:春天就要来了,春天就要判拆来了。一枝还兼有数量词的作用。作数量词解,就有嫌其少的意思,所以她产生了愁。梅花大概希望有更多的姊妹吧,使隆冬时节胜似春光。
由此又可见梅花的美好心愿:把人间装扮得更美丽。
本篇中的梅花,谦和,无意惹人喜爱,而人甚爱之。
『叁』 《梅花》的诗和诗意
这首诗是北宋王安来石所做。自
原文如下: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白话译文: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梅花》这首诗的意思是: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3)望梅花解析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王安石上《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主张“发富民之藏”以救“贫民”,富国强兵,进行全面改革。而反对者谤议不断,熙宁七年(1074)春,天下大旱,饥民流离失所,王安石罢相。次年二月,王安石再次拜相。
熙宁九年(1076),再次被罢相后,心灰意冷,放弃了改革,后退居钟山。此时作者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傲雪凌霜的梅花有着共通的地方,因此写下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