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炭疽
1. 如何防治茶花炭疽病
如何防治茶花炭疽病
茶花是山茶科,山茶属的优良花灌木或小乔木。其具有花期长,花朵瑰丽、繁多,且花色多样,姿态优美的特点,故其观赏性很丰富,被广泛地栽植于各个城市。茶花往往与其它的花灌木配置而作为花坛、花境的植材来使用,或是作为配景的材料,种植于林缘、墙基和角落等处。除此之外,茶花也经常被栽植于盆内,来供室内观赏。山茶的病虫害不算多,但近年来,经过观察,发现其会发生一种比较严重的病害——茶花炭疽病。
发病原因
茶花炭疽病是由病菌侵入叶片组织而发生的病害。该病原属真菌中的子囊菌类,病菌会在感病植株的枝梢病部,或者是已脱落的病枝、病叶上,以菌丝体越冬。待翌年的春季,当气温上升到20摄氏度左右时,就还能产生分生孢子。孢子借助风雨再进行传播。且多数是从伤口、自然孔口侵入寄主,或者是直接侵入到植株组织细胞内。在生长的季节里,茶花炭疽病的病菌是可以重复、多次的侵染,从而造成大面积的山茶患上炭疽病。
患上炭疽病的大致原因在于:通风不良,加上空气湿度的偏大,造成病部的湿润,进而形成有利于该病菌孢子的生存环境,使其得以加快繁殖速度。所以,在降雨量较多的季节里,特别是在大风、多雨、温度多变的季节里,茶花炭疽病的发生也更加的容易。一般情况下,受到侵染的植株10天左右就会出现病害症状。
一般茶花炭疽病的发病期是每年的5月至10月。而如若是成片栽植的茶花,在圃地裸露,地被物少时;或是在植株树势比较衰弱时;或者是当土壤干旱,砂质且贫脊时,即使到了炎热、干旱的夏季,炭疽病也可能易发,或者发病比较严重。7月至9月,是茶花炭疽病发病的高峰期。但是在9月以后,炭疽病的病情会有一定的减轻。
发病位置
茶花炭疽病主要是发生于植株的叶片上。幼叶时偶有发生。植株的叶片在遭受到了炭疽病侵染以后,大多是自叶缘或叶尖开始发病,初时为大小不一的不规则病斑,褐色至黑褐色,边缘隆起。以后病斑中心变灰白色、病斑上长出黑色小点,轮生或散生。当湿度大时,还可能会溢出粉红色粘质团,进而最终造成病叶的干枯和不同程度的脱落。
枝条在感病时,多是发生在嫩梢、幼芽或伤口等处。初时,病部出现圆形或椭圆形褐色斑点,病斑黑褐色,略凹陷,以后逐渐扩大,最后枝干干枯,病部产生出许多小黑点,最终造成植株生长势的衰弱。茶花炭疽病发病较重的时候,如果不及时开展防治工作,往往容易造成整株山茶幼苗的枯萎和死亡。即使茶花炭疽病发病比较轻,也会极大地影响茶花的正常生长。
防治方法
一般在通风不良、管理粗放、土壤瘦瘠且施肥又不足的情况下,茶花炭疽病的发生会更加的严重。所以在平时,应当加强栽培管理,并要合理地控制栽植密度,以利通风、透光。此外,要尽可能做到适地适树,有目的选择在土壤肥力适中、排水良好的地方种植茶花植株。日常需要注意加强抚育管理,提高栽植的质量。如在土质较差地方栽种幼苗时,可以适当地作追肥压青,促进幼苗生长的旺盛。应当重视增施磷、钾肥以及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以利于植物的健壮生长和植株的树势及抗病性的增强。
因为山茶是喜酸性的花木,如是长期生长在偏碱性土壤中就会影响其根系对铁元素及其它微量元素的吸收。可在土壤中施一些硫酸亚铁,或者是在叶面喷0.1%至0.2%硫酸亚铁溶液,以调正树体及土壤的酸碱度,使植株逐步得到恢复。
需要注意的是,在购买苗木的时候,务必要重视植物的检疫工作,务必购买健壮无病的植株。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杜绝病害的病源。
平时还应当多从养护、管理等多个环节上面着手,认真的贯彻好“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在病害发生不严重时,可适时开展剪除发病叶片的工作,用来减少侵染源。同_,也可以结合修枝、清园工作,来彻底清除病株、病叶,清除枯枝、落叶,剪除有病的枝条,并用波尔多液浆涂刷伤口。这里务必要注意的是:清除的病株,剪除的病枝、病叶,一定要在带离出种植的区域以后,再集中进行销毁,以减少侵染病菌的来源。
在家里摆放茶花或者茶梅时,花卉的放置千万不要过密,要注意将其摆放在空气流通好的地方,周边环境的温度也应保持其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好。在浇水的时候,不要从植株的顶部当头淋浇茶花、茶梅。
药剂防治:因为茶花炭疽病具有传染性,所以在病害发生之前,或者是发现病害之后,应当及时的进行施药。可在发病之前,选用波尔多液,以及代森锌进行喷洒。其浓度一般可为:波尔多液1%,或者代森锌68%。喷洒的频率周期,以每月进行2次至3次为宜。在茶花炭疽病的发病初期,可以选择喷施:50%炭疽福美600至800倍液,或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配比方式。通常,隔10天至15天,可施药1次,并且连续地施药4次至5次,就可以有效地控制住该病害的发生与蔓延了。在喷施药液进行防治时,还建议在施药时混喷0.3%至0.4%硫酸二氢钾溶液,也可以提高它的抗性。还需要注意的是,施药时,几种药剂宜交替使用,对于防治该病会更好。在病害发病严重的地区务必要及时地拔除染病严重的植株,并且用杀菌剂浇灌土壤两次至三次,以用来消毒土壤。
来源:林业与生态
2. 茶花炭疽病病菌低温多少度能杀死
茶花炭疽病的防治。
发病原因
茶花炭疽病是由病菌侵入叶片组织而发生的病害。在降雨量较多的季节里,特别是在大风、多雨、温度多变的季节,茶花炭疽病易发生。一般情况下,该病原菌孢子萌发的适温范围是 10℃~ 35℃,最适的温度范围为20℃~ 30℃。当温度、湿度合适时,受到侵染的植株 10 天左右就会出现病害症状。在江苏地区,每年 4 月中下旬,茶花炭疽病便会开始发生。一般茶花炭疽病的发病期是每年 5 ~ 10 月。而成片栽植的茶梅,在圃地裸露、地被物少时,或在植株树势比较衰弱时,或当土壤干旱,沙质且贫瘠时,即使在炎热、干旱的夏季,也可能发病甚至发病较重。7 ~ 9 月是茶花炭疽病发病的高峰期。但 9 月以后,炭疽病会有所减轻。
茶花炭疽病主要发生在植株叶片,幼叶偶有发生。叶片在遭受炭疽病侵染后,多是自叶缘或叶尖开始发病,初时为大小不一的不规则病斑,褐色至黑褐色,边缘隆起。以后病斑中心变灰白色、病斑上长出黑色小点,轮生或散生。当湿度大时,还可能会溢出粉红色黏质团,最终造成病叶干枯和不同程度的脱落。枝条感病时,多是发生在嫩梢、幼芽或伤口等处。初时,病部出现圆形或椭圆形褐色斑点,病斑黑褐色,略凹陷,以后逐渐扩大,最后枝干干枯,病部产生出许多小黑点,最终造成植株生长势衰弱。在茶花炭疽病发病较重时,如果不及时防治,往往造成整株山茶幼苗枯萎、死亡。
炭疽病
防治方法
一般在通风不良、管理粗放、土壤贫瘠、施肥不足的情况下,茶花炭疽病的发生更加严重。在平时,应加强栽培管理,并合理控制栽植密度,以利通风、透光。此外,要尽可能做到适地适树,选择在土壤肥力适中、排水良好的地方种植。在日常,注意加强管理,提高栽植质量。如在土质较差地方栽种幼苗时,可适当作追肥压青,促进幼苗生长。重视增施磷、钾肥,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以利于植物健壮生长。另外,山茶喜酸性,如长期生长在偏碱性土壤中,会影响根系对铁元素和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可在土壤中施一些硫酸亚铁,或向叶面喷0.1%~0.2%硫酸亚铁溶液,以调节树体及土壤的酸碱度。此外,在购买苗木时,务必要重视植物检疫工作,购买健壮无病的植株。如遇有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可于栽植之前,对植株施药,以达到防治目的。
平时应多从养护、管理等多个环节着手,在病害发生不严重时,可适时剪除发病叶片,以减少侵染源。同时,结合修枝、清园工作,清除病株、病叶,剪除有病的枝条,并用波尔多液涂刷伤口。清除的病株,剪除的病枝、病叶,一定要在带离出种植的区域以后,再集中销毁,以减少侵染病菌的来源。另外,在家里摆放茶花时,放置不要过密,要注意通风,周边环境温度不能太高或太低,保持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好。室内浇水时,不要从植株的顶部当头淋浇茶花。
药剂防治
茶花炭疽病具有传染性,在病害发生前或发现病害后,应及时施药。可选择在病害发病前期或初期,选用波尔多液以及代森锌进行喷洒,浓度为波尔多液 1%,或代森锌 68%。每月 2 ~ 3 次。另外,在茶花炭疽病发病初期,可选择喷施 50% 炭疽福美 600 ~ 800倍液,或 50% 咪鲜胺可湿性粉剂 1000倍液,或 7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 +25% 戊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 ~ 2500 倍液,或 40% 多·福·溴菌腈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 24% 腈苯唑悬浮剂 1000 倍液,或 50% 多菌灵800 倍液等,隔 10 ~ 15 天施药 1 次,连续 4 ~ 5 次。
此外,在喷施药液时,混喷 0.3% ~ 0.4% 硫酸二氢钾溶液。在病害发病严重的地区,及时拔除染病严重的植株,并用杀菌剂浇灌土壤2~3次。
3. 茶花的叶子有那种像烧焦的样子,请问是怎么回事
这是种病理现来象。此病为茶自花炭疽病,是茶花的常见病害之一,主要为害茶花的叶片,多发生在叶尖和叶缘处。是一种真菌病害,由山茶刺盘孢侵染引起的。防冶方法:1、及时摘除病叶销毁。2、防止日灼、虫害及冻害造成的伤口。3、合理施肥和浇水。4、保护好新梢,在芽刚萌动时,喷洒50%代森铵1000倍液。5、发病期间,喷洒50%托布津8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方可防冶此病。(此药市场上可以买到)
4. 茶花叶子出现红、黑斑点,是炭疽病还是红蜘蛛,怎么解决
茶花叶子出现红色、黑色斑点是植株的病害,不是红蜘蛛。从题主所提供的图片来看,应该是炭疽病和烟煤病,并且上面还有药斑的痕迹。估计是在治疗后没有什么太大效果。下面我就结合我养殖茶花的经验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结合以上两种茶花病害,从最经济成本考虑,我建议题主使用波尔多液进行综合防治。一药治两病,但是后期管理也要加强,尤其是修剪这块。
以上就是我对茶花炭疽病和烟煤病的一点建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更多养护疑问,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交流探讨。
5. 茶花叶片上出现黑褐色小斑点,叶片掉落,怎么回事
根据你的描述我想你的茶花应该是爆发了炭疽病。炭疽病在花卉病害中,发病率还是很高的,危害也比较重。一般叶片受害率为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三十,严重的可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
茶花发生炭疽病时,除根部以外的所有部位都可能会被侵染。病斑上后期病菌的分生孢子盘成熟后,产生散生的黑色小粒点,造成叶片脱落,甚至会造成枯梢。
炭疽病以分生孢子盘在茶花病株上,或随病落叶进入土壤越冬,翌年春季条件适宜时,病菌在病部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借风雨或浇水溅射传播,从伤口或直接侵入。分生孢子萌发的适温是20至25℃,空气相对湿度80%以上,pH4~8时发病率最高。
当茶花的生长环境湿度大且不通风时或植株瘦弱抗病性下降时,都有利于病菌的侵入。而且该病还有潜伏浸染的特点,有时侵入后一直不发病,在环境条件适宜,植株衰弱时才显出.
茶花炭疽病的防止措施,合理施肥,除去病枝,病叶,和枯梢,焚烧掉。把盆栽茶花放在透光和通风的地方,不要放置过密。或打药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水溶液,或25%的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被水溶液。每隔10天喷一次药,连续防治3至4次就可以了。
6. 茶树炭疽病怎么防治
防治方法:①加强茶园管理,选用抗性品种,合理施肥,均可抑制病回害发生。②药剂答防治,可选用75%百菌清800~1000倍液(每亩70~100克)、50%多菌灵800~1000倍液(每亩75~100克)、70%甲基硫菌灵1000~1500倍液(每亩50~75克)茶园喷施。非采摘期可选用0.6%~1%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进行防治,秋季结束后,茶园喷施45%石硫合剂150~200倍液(每亩375~500克),也有抑制病害蔓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