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花随笔
⑴ 山茶独殿众花丛——咏山茶花古诗词赏析(四)
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浣溪沙·与客赏山茶,一朵忽坠地,戏作》,借赏花寄托忧国情怀:
酒面低迷翠被重,黄昏院落月朦胧。坠髻啼妆孙寿醉,泥秦宫。
试问花留春几日,略无人管雨和风。瞥向绿珠楼下见,坠残红。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抗金将领,著名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其词风“激昂豪迈,风流豪放”,代表着南宋豪放词的最高成就。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此词是词人闲退时期的作品。虽然写的是赏花的闲情,但其中也隐含着词人对国事的殷忧。
词的首句“酒面低迷翠被重”,描写山茶花色和花叶。山茶花以红色为主,其粉红的颜色很像人们酒醉后脸上的红晕,因此词人称之为“酒面”。后边“翠被”二字是写花叶的颜色,“重”字点出它茂密繁盛的状态。那“酒面”后的“低迷”两字从何说起呢?词的第二句是最好的注脚:“黄昏院落月朦胧。”因为时间是黄昏之后,月色朦胧之时,所以院中的山茶自然要“低迷”,看起来有点模糊了。这第二句描写,不仅明确交待了词人赏花的具体时间,同时又使首句对山茶花的描写有了着落,实在是一举两得。
此后三、四两句,词人使事用典,以古代美人为喻,极言山茶花之美:“坠鬓啼妆孙寿醉,泥秦宫。”孙寿是后汉梁冀之妻。《后汉书梁冀传》载:“(朝廷)封冀妻孙寿为襄城君,……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唬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以为媚惑。……冀爱监奴秦宫,官至太仓令,得出入寿所。寿在宫辄屏御者,托以言事,因与私焉。”这里词人以孙寿之艳冶多媚来形容山茶花之美,而“孙寿醉”三字又正好与开头“酒面”二字相照应。后边又用了“泥秦宫”三字,由秦宫为孙寿美色所迷来进一步表现山茶花的美艳动人,形象鲜明,引人入胜。
词的下片,词人笔锋一转,由上片描写山茶之美转而描写它凋落时的情状。开头两句“试问花留春几日,略无人管雨和风”,含义颇深。从字面上看,词人是在为花感慨:花期总是有限的,它的妙龄能有几日呢?它带给人们的春色能存多久呢?不过现在已没有多少人关心这可贵的花期了,没有人理会风风雨雨摧残这美丽的春色了。实际上,词人这是借山茶花来感慨现实,词人常以风雨落花象征国家时局,如在《摸鱼儿》一词中,词人就用“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这样的词句,表现自己对国事的忧虑。本词也是如此,词人借山茶在风雨中凋谢而无人理会的现象,感慨、影射当时南宋朝野没有多少人关心国家时局,没有多少人关心国家的命运。
结尾两句“瞥向绿珠楼下见,坠残红”,接着前面的描写,更具体地展现出花落春残之状。“绿珠”是晋代石崇之妓。《晋书 ·石崇传》载:“崇有妓曰绿珠,美而艳,善吹笛。孙秀使人求之,崇勃然曰:‘绿珠吾所爱,不可得也。’秀怒,矫诏收崇。崇正宴于楼上,介士到门,崇谓绿珠曰:‘我为尔得罪。’绿珠泣曰:‘当效死于官前。’因自投楼下而死。”后世之人大都对绿珠之死深感惋惜,唐代诗人杜牧就曾有诗说:“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题桃花夫人庙》)。词人在这里借绿珠坠楼来形容山茶花凋落的情状,表现出他深深的惜花之情。其实,这是词人忧国之情的曲折表现,在辛词中,借风雨落花寄托自己的忧国情怀是比较常见的,此处不再赘举。
这首词在艺术上的突出特点是含蓄委婉,与辛词常见的豪放风格有所不同,如写山茶花色,词人不直写“红”字,而用“酒面”二字来表现。感慨南宋朝野没有多少人关心国家时局用“试问花留春几日,略无人管雨和风”来显示,委曲婉转,含蓄有味,令人百读不厌。
南宋诗人刘克庄的《山茶》,在对山茶形象的描绘中融进了个人的际遇情怀:
青女行霜下晓空,山茶独殿众花丛。
不知户外千林缟,且看盆中一本红。
性晚每经寒始拆,色深却爱日微烘。
人言此树尤难养,暮灌晨浇自课童。
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居士,官至龙图阁学士。南宋诗人、诗评家。诗属豪放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应民生之作。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著有《后村长短句》。是最早的《千家诗》编选者。
这首《山茶》是一首咏物抒情的七律诗作。
开篇“青女行霜下晓空”,状写霜雪女神“青女行霜”施雪,点明节令处于冬季,“下晓空”,具体指出时间是在早晨,同时渲染了山茶花盛开的特定环境和特有气氛。“山茶独殿众花丛”,山茶花独自开放,殿守在百花争妍之后,更加神采飘逸,光采照人。盛赞山茶花固有的艳美形象和独秀品格。一般咏花诗作,常是赞其花事早发,领异标新。此《山茶》诗,偏却赞赏“后发”之美,倍加可爱。诗人运用写实手法,挥动饱蘸感情之笔,赞颂山茶这种不争先艳,独甘后荣的高贵品格,令人叹服,耐人寻味。
颔联“不知户外千林缟,且看盆中一本红”,以“户外”与“盆中”、“千林”与“一本”、“缟”与“红”对举,状写了一种内外各异、远近不同的错络层次,描绘了千林万木的整体和一本独株的个体间的数量反差,强调了霜雪缟素与山茶花红的颜色对比,创造了一个富有个性特征的明快艳丽的图画,给人以“犹有花枝俏”的具体生动的视觉形象,令人心旷神怡。“户外”是远见,“盆中”是近观;“千林”是泛写浩茫旷远,“一本”是特写独株挺立;“缟”是状写漫天遍野银装素裹,“红”是状写山茶花怒放似火如血。加上“不知”与“且看”的有意侧重,既紧扣了诗题,又突出了山茶花的红艳笑貌。“不知”,实为已知,乃故作耳。“且看”,实为偏爱,乃由衷也。“不知”而“知”,犹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春眠不觉晓”(《春晓》)句中的“不觉”,是“不觉”而“觉”,因为已闻啼鸟处处了。“且看”之“看”,令人注目,一经强调和侧重,便将山茶花凌霜傲雪的盎然兴致和欺霜压雪的无畏气概,豪爽地表现了出来。对仗工稳,抒发了诗人深厚的赞誉之情。
颈联“性晚每经寒始拆,色深却爱日微烘”,山茶花性爱晚,开在岁末寒冷之时,想其品格,犹胜“岁寒后凋”之“松柏”吧!山茶花色深重,且喜微烘暖照之光,观其性情,恰如葵藿向日之特点吧!“每经”句,道出喜寒之意,“却爱”句,道出逐暖之好。这种冷暖感觉对举,将事理辩证法与艺术辩证法和谐地统一起来。组对工巧,赞赏了山茶本性不改、芳香如故的特有风貌。花,尚且如此;人,亦当这样。
结尾二句“人言此树尤难养,暮灌晨浇自课童”,写山茶如此艳美坚贞,却有人说它尤为难以栽养,认为此不足取;而诗人却简明地回告:只要自己别忘了指使童仆早晚浇灌些水肥就行了。如此反驳“难养”之说,饶有情趣。“尤难养”的“尤”字,可见责难之重,而“自课童”的“自”字,足见栽养之易,深切地表明了诗人对山茶的特殊喜爱和坚定维护,蕴含深邃。
通览全诗,首联起势凛然,概括赞赏山茶秀标众花的气质;颔联对比承接,具体赞赏山茶艳丽从容的姿态;颈联深入探幽,极力赞赏山茶耐寒喜阳的本性;尾联问答作结,深情赞赏山茶简朴易养的品格。对工情切,首尾圆合。诗人巧妙地将对山茶的形容描绘和性格刻画,融进了个人的际遇情怀,寄托了自己的雅洁情思,别具兴味。对山茶,似孕含着一种孤芳自赏、与世无求的赞誉;于个人,似透露出一种洁身自好、与人无争的慨叹。
南宋诗人俞国宝的《山茶》,通过赏花写人,抒发诗人孤高淡泊的情怀:
花近东溪居士家,好携樽酒款携茶。
玉皇收拾还天上,便恐筠阳无此花。
俞国宝是南宋江西诗派著名诗人之一。号醒庵。性豪放,嗜诗酒,曾游览全国名山大川,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锦词佳篇。著有《醒庵遗珠集》10卷。
这首《山茶》,字面似极平淡,但稍加吟味,便觉“语少意多,有无穷之味。”(南宋洪迈《容斋随笔》)这“味”,即在诗人别有一种反常合道的“奇趣”。
此诗取材便与一般赏花诗大不相同。赏花者中爱山茶者颇多,因它经冬耐寒又繁茂浓艳。高品如寒梅,而花容不似梅的清瘦疏淡。绚丽如牡丹,又不像牡丹的不堪风雨。可谓劲节芳姿,丽质高韵。因山茶品色俱佳,不同的人对它有不同的理解和寄托。常见者大体两路,一是赞其不避霜雪,一是绘其花之形色。这首小诗却别有情味地写诗人欲携酒携茶,往东溪赏花的优游而又专注的情状,从侧面赞美山茶。
首句写前往赏花,先点出山茶生长之地。这一笔,大有深意。诗人出于自己的奇趣,深解山茶的高韵。这株山茶不依雕栏,不伴亭榭,又不与群芳众卉为伍,而是“花近东溪居士家”。东溪,不确指某处,但可以知道这是一个极僻远清幽的山明水秀之地,这里没有尘世的喧杂,而有居士隐此以避世。山茶正是临清流而伴幽人。这是写山茶的生长环境,以“东溪”、“居士”点染离凡出俗的超尘之境,突出山茶的不涉尘界,为下文张本。
既然是这样的一株奇花,怎不让人心向往之?于是诗人要前去观赏了。赏花这原是极普通之事,无须细说。而此诗诗人却津津乐道,细写了欲往赏花时的不寻常的举动:“好携樽酒款携茶”,携樽带酒地专往他处赏花,已足见其爱花情意之盛,而他另外还要携茶,看来是要在花前流连多时了。对山茶百般赏爱的奇趣不可自抑,而“好”与“款”两个形容词,更写出对观赏山茶特有的殷切、钟情之状。至此,诗人为我们绘出了一个人物小象,他喜事将临,不禁悠然陶然,简直要手舞足蹈了。
但这毕竟是外在情状,他那样的殷切钟情,想来还别有奥秘吧?是的,他正想着,“玉皇收拾还天上,便恐筠阳无此花。”这又是出于奇趣的奇特想象,极写这株山茶的奇异非凡。山茶确为人间奇花。它有常花的袅娜婆娑,又高大丰腴,“孤根拔地”,“威仪特整”。它可从暮秋开至早春,伴雪怒放,而其花朵又烂熳如火,所以人们赞它“禀金天之正气,非木果之匹亚”(北宋黄庭坚),“不是寻常儿女花”(南宋王十朋)。山茶有这许多奇特,一首绝句如何写得出?诗人非常高明,以虚笔暗点,让读者以自己的想象把它补足。诗只在奇字上用笔,只强调自己为何酷爱这茶花,原来,它本是天国之物,偶到人间,得以一览芳容,实为万幸。再则,仙界奇花,怎能久留人间,一旦玉皇收还天上,人间便永无此花。一个仙凡之别,道尽了山茶迥于众花的特质。玉皇天上的种种奇想,把诗人赏爱山茶的情感推向高潮,也把对山茶的盛赞推至极点,“反常合道”,新颖自然,不落凡近。
这首七绝作为咏花诗,它通篇不及花姿花色,只写赏花。而赏花,又全从赏花人着笔,写赏花人,又只写赏花时携酒携茶的举动及当时的心理意念,用笔非常简约。但“象中有兴,有人在,不比死句”(清·方东树《续昭味詹言》),所以包蕴多重。“好携樽酒款携茶”是主句,逼真欲现地写出赏花者殷勤、钟情之状,而首句、三四句又从不同角度把这一行动的原因补足,于是,全诗都写诗人对山茶的赏爱之情,这一重表现是非常有力的。
除此,小诗还有隐含的第二重意蕴,这恰是诗旨所在。这第二重意蕴又有两层:一是赞山茶的高格,塑造了山茶弃俗离尘、超凡若仙的形象,通过写别具奇趣的赏花人的厚爱激赏,侧写山茶的奇姿高格。这即所谓咏花。第二层是通过赏花写人。描绘其优游恬淡之状和偏爱东溪山茶之高韵的奇情异趣,审美追求,写诗人孤高淡泊的情怀。此诗实是咏花以言志。
前人评王维诗说:“王右丞如秋水芙蓉,依风自笑。”(南宋魏庆之《诗人玉屑》)这里的东溪山茶,不正是流连溪山、翘首出尘的诗人的比照么?
俞国宝赏花归来后还写有一首《山茶花》,抒发自己赏花的感受:
玉洁冰寒自一家,地偏惊此对山花。
归来不负西游眼,曾识人间未见花。
诗中赞美山茶开花于玉洁冰寒之时,生长于偏远绝尘之地。自己西游赏花大开眼界,认识了人间从未见过的花。赏花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⑵ 散文随笔:山茶花
【山茶花简介】山茶花又名茶花、耐冬、玉茗、海红花等,为山茶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革质,绿色有光泽,花多数着生枝顶,冬春开花,有白、粉、紫红、红等色。有单瓣、重瓣、复瓣之别,品种繁多,全世界山茶花品种已发展到5000种以上,我国的山茶花品种约在300个以上。
山茶花生长适温在15℃~32℃之间,要求有一定温差,环境湿度60%以上,29℃以上时停止生长,35℃时叶子会有焦灼现象。大部分品种可耐-8℃低温(自然越冬,云茶稍不耐寒),在淮河以南地区一般可自然越冬。
在我国民间,山茶花象征着吉祥,是中国的十大名花之一。
海南岛地处热带,省会椰城的冬天犹如故乡的春天,温暖宜人。回到家,走到阳台赏阅红城湖景,不经意间发现盆栽的山茶花开了。看着这含苞待放的山茶花,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远在湘南故乡的山茶花。
“东园三月雨兼风,桃李飘零扫地空。唯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这是宋代诗人陆游吟咏赞美山茶花的诗句。我的故乡满山遍野的山茶花在季节的轮回中灿烂了一个又一个的漫长的冬季,开放着一个又一个草长莺飞的春天,却鲜为人知的事实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在童年的记忆里,山茶花在故乡的山野间是随处可见的。在“孤高不合压群芳,枉把香魂贮入霜”的菊花凋零之后,在“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梅花未开的寒冬季节,山茶花就在深山中独自绽放自己生命,不随波逐流,如乡村里清纯而富有个性的女子。
故乡的村庄,群山环绕,三面环山,一年四季,野花次第开放,把山间点缀的如诗如画。山茶花便是众多花朵中特别引人注目的一种。每年冬天到春天,深山野岭中山茶花蓬蓬勃勃地开放起来了。远远看去,茂密的叶子中点缀着红色的白色的茶花,红的红得像一簇簇燃烧的火焰,白的白得像一朵朵洁白的云朵,粉色的小花似苹果一般大,中间的淡黄色花蕊就更是可爱。深绿色的树叶把原本就美丽的花朵打扮得更加花枝招展。这些茶花争先恐后的盛开着,给如画的山坡增添无限的诗意,一丛丛、一树树、一朵朵开得那么活泼,那么热情奔放富有生机,无论在哪里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朵朵的笑脸,开得那么向上,那么灿烂,仿佛青春迷人的乡间少女般不施粉黛,素面朝天,却饱含楚楚动人的风韵;最数那含苞欲放的花蕾沾上几滴露珠,娇嫩欲滴,美丽动人,恰似二八芳龄的山妹子回眸一笑的娇羞。在山野里行走,远远地就可以嗅到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淡淡的,雅雅的,沁人心脾,令人陶醉在她营造的世界里。
我特别迷恋故乡深山中的那些灿然开放的山茶花。读初中的时候,在小寒至清明时节,山茶花星星点点地开放在山坡上,与山间热情似火的杜鹃花交错开放在绿树丛中,犹如工笔勾勒的国画。偶尔,我会邀约一群志趣相投的小伙伴爬上村边不远的山岗,采撷一束盛开的花朵插在教室里自己座位旁边的墙壁上欣赏;有时放学回家的路上,与伙伴们相约一起同行,走在路上,看着路边的大片大片山茶花,让目光大快朵颐一千次一万次地抚摸它们,抑或攀上花树,用土制的稻草吸管贪婪地吸允着树上的花蜜,之余,还折一把山茶花带回家,小朵的插在自家的小玻璃瓶里,放在窗台上;大朵的插在院子里的墙上,慢慢地欣赏花开的美丽。
不少人对山茶花情有独衷,明代苏伯衡写到:“山茶优花红锦装,中有一支并蒂香,苻采烂若双鸳鸯,嫣然占尽三春光。”诗人杨升庵赞美山茶为:“绿叶红英斗雪开,黄蜂粉蝶不觉来,海边柱树无颜色,羞把琼枝照玉台。”有人说,喜爱莲子的净洁,出自于淤泥而不染,濯清涟却不妖。有人爱雪梅高尚的品格,傲立雪中,独自绽放,不畏严寒。还有人甚爱牡丹的鲜盛,花繁叶茂,国色天香,百花之首。而我独爱山茶,爱它含蓄芳香的花语,爱它花姿丰盈端庄高雅的姿态,更爱它纯真无邪的本质和红红似火的激情,更爱卓绝的姿态与风骨。
山茶花是生长在山里的花朵,只要给它阳光、空气、水份、泥土,它就花盛叶茂。山茶花的花期在冬春,它不畏严寒霜雪而花姿丰盈,骨子里又流淌着谦让、包容、飘逸、淡然的高洁品性,从不与别的花抢风争宠,这正是山茶花憾我心魄之魅力所在。
山茶与梅花、水仙和迎春并称为雪中四友,但是,山茶花枝繁叶茂,花姿雍然,虽然在强冽的北风里会偶有摆动,但终不会有颤抖和畏缩战栗。它坚挺着傲物般的矜持,让你感到它胸有成竹。面对傲然挺立风姿绰约的茶花,你会感知,冬天终将过去,寒冷也会过去,困境与苦难也会过去。
寒风里昂然挺立的茶花,仿如困境中的母亲,肩挑着贫穷和苦难,以默默的坚守,用她不屈不挠的坚持,用她勤奋刻苦的劳作,告诉世人,只要我坚持,我的愿望就能达到。山茶花宛如母亲,有着傲物的脊梁和不屈的意志,在与苦难与岁月的对抗中,尽管生命是一天天地老了,尽管精力是一天天地少了,尽管身体是一天天地弱了,但是,她的意志她的典雅她的一颗不屈的心,却没有老化,不因生命的衰老有任何惶惑。茶花,母亲一样的花,端庄秀美,高贵典雅。
在岁月的磨砺下,山茶花也会慢慢衰老,慢慢凋谢。但是,它不像梅,不像菊,不像水仙,与绝大多数花木的整花凋落不一样,它的凋落也书写着坚强和无畏。立在寒风里,衰老的花瓣一片片地慢慢飘落,没有殒落的花瓣则依然矜持着它的雍然和华贵,那怕只剩下最后一片花瓣,它也保持着茶花的本色,高贵典雅,不因生命的终结而有丝毫的倦态。
一年又一年,眼下又是山茶花盛开的时节,我多想回到久别的故乡,穿行于绿丛又放数枝红的山坡,采撷一束美丽的山茶花插在家里的花瓶里,倾心感受她迷人的芬芳。
⑶ 冬雨随笔散文
冬雨随笔散文1
任凭雨水侵噬着我的身体,冲刷走内心那一块垢泥。望着往来不息的车辆,急于奔走的行人,我将自己赤裸于天地之间。曾几何时,嘶哑的战马咆哮声在这片黄土地上响起,我置身在浩瀚的苍穹当中,却再也找不到那雄伟壮观的盛景。
记得某时,我还喜欢过一个人,间接的告白却遭到了婉拒,看着她牵着别人的手,我的心如刀扎,被这个冬雨所埋葬。苍天是贯会开玩笑的,他给了你希望,但很快来临的即是绝望,或许,这延绵不绝的雨水,那孤冷的发抖的孤木残影,是苍天泪水的慰藉。
当我醒转时,雨已经悄然离去了,如同一个王朝的覆灭,悄无声息,又或者浩浩荡荡,却少了号角作伴的雷声。亦复如是的,当这场冬雨走过,又会有一场白洁降临秦川,那时,我的心便会被封起来的,而我,也终将死去;如同一具行尸走肉,空有这一具躯壳,当度过这个冬天,我这具躯壳也会重新发芽,如果没有枝芽的呻吟娇声,那我便是真的死去了。准确的说,那是一颗被冬雨所囚禁的还未醒转的心,又或者,已经傻掉了的脑袋。
望着车水马龙的街道,那往来不息的人们,有忙碌的,闲逸的,各色各样的人。却又有多少人是同一具行尸走肉般,空有一具躯体,而少了自己的真实,只有一颗永恒的被寒冬所囚封的心。当某一天,这颗心被召唤出来时,已经看不到自己乃至这个世界的真容了。
冬雨随笔散文2
一场冬雨淅淅沥沥地下了两天,细细的雨丝漫天飘舞,肆意挥洒着,意犹未尽。
整日上班忙忙碌碌,下班行色匆匆,却从未在意到这场雨,今日才发现,它有些美、有些诗意。
下班了,在漫长的回家路上,车内音乐流淌,温暖如春,车外车水马龙,寒意浓浓,行人车辆川流不息在城市的幕色中。不是急驰赶路就是耐心等红灯,似乎不知车外已是初冬季节,偶尔遇到堵车的路段,还要抱怨这样的雨天,时不时的总结经验:在这个熙熙攘攘的城市,每到交通高峰期,某些路段必然堵车,何况雨天。所以有时对雨天的怨言要多一些,即使不是驾车一族,骑电动车、自行车,甚至步行,在雨天的活动也有诸多的不便。
焦急、烦燥、忧怨,一直充斥着生活在快节奏现代都市里的人们的心。
这场冬雨来得及时、持久。晚饭后,撑起雨伞独自漫步于雨中,才发现,这个冬天不是想象的那样寒冷,反倒感觉有些惬意,心中安静了许多,夜色中的城市笼罩在斜风细雨之中,经过了一天的喧嚣,此时一切都沉寂于平静了,不必说满眼的店面和高楼大厦,只看路边各类树木的枝叶,沐浴在充满温情的冬雨里,在路灯或车灯的照耀下,透着光亮,清新而自然。
偶尔一辆汽车路过,在车灯的照耀下,细密的雨丝好象从黑夜里剥离出来,见得分明。此时,我将雨伞移开,让自己浸润在这雨中,雨丝打在身上、头上、脸上,浑身的感觉似春雨润物般清爽,再浮燥的心也都能够安静下来,再匆匆的脚步也会驻足停留,一时间,似乎周围的一景一物都溶入这幕雨之中,凝滞了似的,只有这从高天上飘落下来的冬雨默默地肆意挥洒给大地,沉淀尘世的浮燥,洗尽人生的铅华。
踽踽而行,看到路边的一些景色:孤独斜立在雨中的法桐树、簇拥丛生且黑魆魆的冬青……,以永不改变的姿态伫立在浮华的尘世之中,独守芳华。虽然普通的使我们平日里不曾注意它们,在此时却显得异常美丽,驻足观看许久,陷入沉思:在一个城市中,有多少这样的风景使我们不曾注意呢?而它们能够在岁月长河的荏苒中,无论风吹雨淋还是严寒酷暑,一直不曾改变初衷,一直以执着的信念守望着岁月,而我们在深受尘世繁华的熏染而无法沉淀自己时,应该如何面对?
路边,雨丝打落的满地秋叶,静静地躺着,与这场绵绵不断的冬雨合奏着一曲悦耳动听的旋律,时而能看到几片随风缱绻的树叶,做着生命最后的一次悦动。
回到家,站在窗前良久,外面的声音有些嘈杂,但能听得到细密的雨声,这是寂静的声音,这是用心听的声音,偶尔一两声敲打玻璃的声音让人知道外面还有飘着雨,温馨的床头灯光下,翻开一本散文集,静听风雨声,卧读春秋录,就这样,一帘冬雨,一册书本,在寂静的夜里,慢慢陪自己入梦……
冬雨随笔散文3
相濡以沫,亦或相忘于江湖?
喧嚣的一天终于沉寂下来。
这是属于我的静夜。一个人的静夜。我是真心喜欢。舍不得睡。在静默清冷的空气里,哪怕只是冥想,也是一种特别的享受。
今夜喝了酒。微有些醉意。开着车回家的路上,手机响起,是他。问我喝酒了没有?车就不要开回去了,万一明早叫不到车,就开他的车去上班。我边开着车,边晕晕乎乎地回答,好。他远在千里之外,不愿意让他白白担心。
他一会儿去山东、一会儿去安徽、一会儿去杭州,现在他又去了重庆。他总是步履匆匆,好像习惯了四处奔波,而我,也渐渐习惯了没有他的日子。
这日子,晃晃悠悠,漫长而又沉寂。
看着身边朋友的爱情故事,分分合合。有时想想,我和他牵手十多年了,居然还能如此风平浪静地相亲相爱,实属不易。其实我的脾气不好,又总是耽于幻想不肯长大,所幸,他是了解我、宠溺我的。他知道我内心对自由的渴望,所以从不干涉我的交友和交往。
有时,我会耍赖说:“如果我犯错,是因为你给我的自由过了火,怪不得我哦!”他也总是好脾气地笑笑,凑过脸来:“行啊!那我们一起犯错吧……”“你敢!”我假意生气,不再理睬他。“我是说我和你一起犯错啊。我是和你犯错啊……”他一脸坏笑,手臂拥上我的肩。我轻巧地一闪躲,丢下一句:“我才不愿和你犯错呢!……”
那一天清晨,我醒了,却不愿意睁开眼。我蜷缩在他的臂膀里轻轻地叹息着:“转眼我也成了奔四的人了,可是,我还是不想长大。怎么办?”“那就不要长大好了,有什么关系?”他的一只手臂被我枕在头颈下,另一只手臂环圈着我的腰。“可是,亲爱的,你会不会感觉特别累?”“没事。就当我多养了一个女儿好了!”……说着听着,我的眼泪忽然就莫名地流下来了。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幸福。而这幸福,我能拥有多久?很多时候,我是不知福不惜福的人,上帝,会责罚我吗?
安静下来沉思的时候,我也会想,也许这也是我始终离不开他的原因所在。他总是毫无原则地迁就着我、宠爱着我。我就像是一只渴望飞翔渴望自由的风筝,即便飞得很高、飞得很远,线总是在他手里拽着。
前些天,看《将爱进行到底》,尘封已久的属于我的青春岁月忽然间也历历在目。跟他牵手真的是偶然中的偶然。那时候,我想到过会跟甲去澳大利亚;也设想过会跟乙成为高中同学羡慕的情侣伴侣……就是没有想到过会认识他、跟他牵手,且已经十多年,也许一辈子。人世间的事,就是这样的难以捉摸。
至今还记得那年夏天他牵着我的手去领结婚证时说的话:“我知道你最爱的人不是我,我不介意,因为我爱你。”因为爱,就真的不会介意吗?可为什么,我越爱的时候,我就会越介意呢?也因此,我自作主张地放手了自己的最爱。当初的我,在害怕什么?……现在的我,不太能正视自己当初的决定,那个被我深深伤害的他,其实依旧占据着我心深处最柔软的那个领地,一直,从未远去。……
我也会想:婚姻终究是不同于爱情的。爱情是飞蛾扑火,义无反顾,不计后果;而婚姻是细水长流,风平浪静,居家度日。因为不是自己的最爱,所以能消解或有或无的矛盾冲突,反而能相安无事吗?谁知道?谁又能说得清楚?
如果能回到过去,一切都是从前的模样,我的选择,也许还会如此:与最爱,相忘于江湖;与次爱,相濡以沫。
冬雨随笔散文4
“立冬”刚过,冷空气频频来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天空没了明朗,阴沉沉的,太阳偶尔探出头来,便羞涩地躲进了云层,风儿乍起,落叶簌簌,满地金黄。这瑟瑟寒风,拂去了深秋的色彩,吹来了初冬的冷峻,留下了满目的凄凉。银杏树下的我,面对枯枝败叶,一脸的惆怅。。。。。。
这时,天更暗了,灰蒙蒙一片,似乎要下雨了。我多么渴望能有一场蒙蒙细雨,将满天的雾霾冲散,把我心中的浮尘漂净。果真,一会儿,那寒风挟裹着些许小雨点时不时“向我问好”,落在发梢上,飘在脸颊上,和我玩起了“捉迷藏”,我想抓住她,可她瞬间没了踪影。于是,我窃喜,在这初冬的清晨,邂逅了冬雨,遂敞开心扉,听冬雨绵绵絮语。
沙沙沙。。。。。。那冬雨,断断续续,时有时无,如落叶般轻,似绸缎般的滑,像针尖般的细,如丝一样的柔,一缕缕,一片片,密密麻麻向大地飞洒开来。那雨打在落叶上,滴答滴答的,节奏鲜明,像一曲和谐的轻音乐;落在我的身上,轻轻柔柔的,拂去了我满身的疲惫;打在我的心坎上,荡起了一阵阵幸福的涟漪。这是一曲久违的冬雨,她面含羞涩,怀揣柔情,悄无声息来到我的身边。。。。。。冥冥中,只觉得清晨的冬雨真美!
冬雨来到了校园。那雨点打在屋顶上,织成一团雨雾,烟雨朦胧;那雨点拍在树叶上,簌簌作响,叶儿飘零;那雨点飘在脸颊上,倏地消失,凉飕飕的;那雨点落在地上,悄无声息,湿漉漉的一片。几个可爱的小姑娘打着花伞,在雨中嬉戏;几个调皮的小男孩光着头,在雨中追逐。瞧,他们多么开心!雨中的校园多美呀!这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羞答答的,静悄悄的,神秘秘的。真美呀!冬雨。
冬雨来到了田野。教室窗外,天空明朗,空气清新。那丝丝细雨,那条条雨线,密密麻麻,错落有致,像织女为大地编织的面纱,飘飘渺渺,若隐若现。近处,油菜,麦苗吮吸着甘露,生机勃勃;远处,冬雨滋润着鲤鱼山,秀丽俊美。是冬雨拂去了浮尘,是冬雨驱散了雾霾,是冬雨滋润了干燥,我想说:冬天因你而美丽!农民要说:冬雨兆丰年!
冬雨,是轻盈美丽的,是生机盎然的。我喜欢冬雨,喜欢她的含蓄,宁静,不疾不徐,涓涓如丝。那雨点滴在心坎上,稀释了我的愁思,增添了点点诗意,那嘀嗒的音符飘进耳窝,驱走了我的烦闷,带来了丝丝温柔。冬雨,你是冬日里一首小插曲,你是冬日里一首赞歌,我在欣赏你美丽的倩影,我在品读你淡淡的韵味。
不知何时起,滴嘀嗒嗒的声音渐渐消失了。此时的我,心情多么舒畅,好美的一个冬日!
冬雨随笔散文5
今天天亮得比寻常时候晚些,走到阳台上的时候,才发现正下着蒙蒙细雨,滴滴答答的响声,像一片经久不衰的低鸣,许久都没有下雨了,而这雨,已下在冬天。
似冬天的雨,总是惹人讨厌的,只要一点点,就能将这种寒意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已经习惯了躲在雨后,有风的时候躲在风后,阳光炽烈的时候躲在阳光后,而这一切,也都是因为我们自己内心的选择,这么多年过来了,有时候我在想,生命不就是无休止的躲避,再加上少数的迎接吗?不就是一次次欲拒还迎的无力吗?不就是这许许多多无法言说的苦难与痛吗?
小时候我喜欢雨,因为有雨的时候可以一家人都在家里,可以什么都不做,只是看着那雨,大了或是小了。下雨太多几近成涝的时候,记得奶奶站在门边对着天空说,老天爷,你下差不多就行了,不要再下了。而我总是无知,总是想着下雨好,因为它让我可以什么都不做,专就看着这雨,玩着这雨。
也记得每次大风刮的时候,奶奶总是将每年吃过了的骨头放在火里烧,她说这是给风神的,我们不懂,每次只觉得好玩,每次都挨近了去看,看骨头在火里烧出不一样的颜色,而屋外的大风,总是要刮够了才停。那时候的雨,可以将我丢在家里,虽然没什么玩的,但看电视和弟弟们玩耍也觉得很好。而现在,雨似乎已经留不住我的脚步,每次决定出去的时候,也不管是不是下雨了。就是在家里,下雨了也再没有小时候那种感觉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发变得冷漠,对很多东西冷眼旁观,对那雨,有时候痴痴呆呆,看对面山上的山泉水已经连成白茫茫的一片,才知道已经下了很久。而母亲一句温暖的问候,父亲一个宽厚的笑容,现在却是我在外乡温柔的思念。
拿着伞,走出门,才发现雨也并不是很大,记得小时候当我第一次去学校的时候,我因为充满着抵触,是不想去的,母亲给我一张塑料纸以做挡雨之用,我呢本就是不想去学校,就算太丑了不去,后来母亲生气了,骂了我一通之后又给我说,下次赶集就给我买伞,后来终于还是把我交给一个本地的姐姐,在那段长长的布满泥泞的路上,不情不愿带着害怕走进了教室。那时候的母亲还年轻,二十几岁的年纪,我也忘了哪天她穿什么衣服,也忘了一旁给我说话的奶奶到底穿什么衣服,这许多年来,我都不曾回忆过那段记忆,但是它确实从此将我拉上了一条不回头的路。
或许是人越大越容易回忆过去,或许是已经好久不曾回家了,或许是和雨总有解不开的情节。十几年时间就这样一箭而去,如今我已不小,但爷爷奶奶他们确实已经老了,父母也被岁月刻上痕迹,只是这么多年的雨,似乎总是没有什么变化。
想着想着,不觉之间,公交已经走了好远,窗外的银杏,在细雨之中已落下了不少的叶子,或已被洗净,这雨却不大,连有些地面都还是干的。但这毕竟是冬天的第一场雨,所以不免有些恍然。
岁月,总是带着它的轻盈,有情还是无情已不再重要,只是时光一如既往地走,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到下一个路口,一般来说,下一个路口的时光依旧还是如此,只是不知道已是几次分离!
天终于还是亮的,雨终究还是停的,这冬雨一场,也只不过是一场空痕旧梦,一觉醒来而来,亦将一觉醒来而去。如这茫茫人生,也不过几分转折,几分婉转停留。
冬雨随笔散文6
阴绵的雨季拉开了这个冬天的帷幕!空气中漂浮着淡淡的阴冷的味道,让我的`鼻子一触到外边的空气,就会变得痒痒的,酸酸的,就会抑制不住的打喷嚏。一早就是阴阴蒙蒙的天,孩子懒懒的坐在窗边,望着窗外的世界发呆,似是不愿相信新的一天要在这样的雾蒙中开始。雾白色笼罩着天地万物,隐藏了不远处的建筑和风景,平日里亮堂堂的世界变得迷蒙。我记得夏日的雨天,那是阴云笼罩,电闪雷鸣,疾风骤雨,宛如家长会之后爸爸的脸色和脾气。而冬日的雨天,则多是这样,成日里阴郁着,如同失恋的女子一般,就那样多愁善感的拉起了天地的幕帘,深藏了自己的心扉,独自孤寂。 不,不是独自,还有我们这些天幕之下的生灵陪她孤寂,陪她落寞。
其实大部分时间,都是细雨沥沥,而且常常都是夜里不经意时,会听到窗外的滴答声,或者整齐的“哗哗”声,而放眼望去,却是无影无踪的。而白日里,只是偶有雨丝飘飞,打湿了女孩儿的发梢,迷蒙了老先生的镜片,滴落在湖面的涟漪中。路边的树叶已经是五彩缤纷,灰色,黄色,金色,绿色,集体在风中摇曳,据说已到了赏枫最好的季节呢。花坛里有被雨打风吹后的残花,花瓣上有雨滴,有泥土,更有生命的坚强与绽放,不禁想起小时候唱的歌谣“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地面湿漉漉着,花坛里的绿草被雨水冲刷的绿的洁净,叶片上洒落着晶莹剔透的雨滴,那该是这个迷蒙世界最为清亮的角落。有风吹过时,叶上的雨滴便随风滑下叶片,滴到土里。泥土的芬芳格外清新,提醒着人们,不要被这迷蒙的世界蒙蔽,其实生机依然勃发。
美丽的夏阳湖也安静了许多,远远近近的建筑都被涂上了灰白的色调,那是心情的色调。
气温还不很低,在北方而言,还是很好地温度呢。风还不很冷,只会凉了孩子的脸蛋和小手,人们的心却都冷了,于是早早的包裹了棉装,索性的,就觉得冬真的已经很冷了。
有老人牵着小狗在湖边溜达,小狗跑跑跳跳,偶尔漫无目标的吠叫两声。垂钓的人们依然安静的洒下长钩,安静的坐在湖边,安静的守护这四季轮回,一湖,一杆,便是一世界了。心中有世界的人,有何惧心外世界的变幻呢?
还是会刻意的把双手插回衣兜,还是会觉得脚尖的凉意,还是会想慵懒的赖在被窝里, 只是,提醒自己,千万别惰了自己的心性。心中有世界的人,就不会被迷蒙了心的世界。
冬雨随笔散文7
当冬雨在南方清冷里弥漫的时候,几乎万花凋零去,而洁白的山茶花却静静地盛开。心中那一点点伤感的情愫,被枝头一簇簇的山茶花冷傲的开放而惊艳,惊喜瞬间淹没了伤感,为冬天增添了一丝新意,美了江南,使得冷雨的江南冬天也诗意。
想起北方冬天的萧杀和苍茫,虽然缺少了南方这样的绿色和冬花,却多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豪情与壮美。
这也许就是大自然对地域的公平。让大江南北的风光各有特色、各领风骚。
都道江南好,江南冬日也清寒。只是在满目凄风冷雨里,总有一处山茶花冰清玉洁的盛开。古今文人对秋冬都赋予太多的感怀,大抵是因为内心背负了沉重的心事,希望这点点山茶花能点亮了那些惆怅的目光。
秋去无痕,冬来匆匆,却在不经意间发现坚强冷傲的山茶花,在风雨中骄傲的绽放。挣扎着弱小的身躯努力坚强地开在冬天里,似在昭示人们:不要小看花的坚强。
看着它洁白的花瓣,心莫名的感动。我还在伤感时光的薄情,山茶花却在无人注目的角落里静静地生长,淡淡的开放。不畏风霜来袭,不悔香色短暂,只求对生命不负真诚。
站在山茶树旁,倾听茶花的心事,那些零落在时光深处的碎语,剪辑成一页墨香生暖的书简,撩拔着我的记忆。
穿行在时光的隧道里,细数往事,却忽然觉得自己还没来得及懂得生活,就已承载了太多的艰辛和心酸。那些过往如浮云般散了又聚,聚了又散,反反复复地重叠着浮在眼前。
行于岁月的长廊,我风雨兼程。我们边走边忘记那些称为“痛苦”的往事,却发现生活本就是苦乐交融的,在痛中让自己的灵魂不死,而沉淀于心的,是永远都无法抹去的记忆。经年过后,有些依稀可辨,有些清晰如昨。即便随风飘散,也会留存一缕愁绪刻在浅浅的眉弯。
原来,百花看尽皆思念,花到荼蘼,情未阑珊,忘不了流年中的那些人和事,断不了一些牵绊。虽说不是所有付出都有回报,而对于那些至亲挚爱来讲,一切都是无怨无悔。曾经开辟的心灵花园里开着幽幽兰花,来抵御人世的荒凉。从未想过在冬天的冷雨中,这一朵朵的山茶花以清雅、冷傲、芳菲了我的世界。
望尽天涯,我在天涯思远人。把思念收藏在山茶花的花蕊中,馨香生暖。指尖翻过的日子,勾画成回忆的画,收藏在那年、那月、那时。
流年,我不是锦瑟,氤氲的心事也渐渐地陈旧了许多。不再艳羡莺歌燕舞,不再怨恨孤鸾哀鸣,征雁别泣,只愿做一朵坚强的山茶花,安静地开在枝头,看一庭蓝天,照一池碧水,独自盛放。不问谁是谁的缘,不问谁是谁的错。在渐远的岁月里,何曾留下谁的身影,又何曾有谁执手相看。谁能无悔一生,谁又能不负来世,万千惆怅系在心头,流露在笔下。
停下回忆的脚步,看身边的景色,心素若花的意蕴,飘荡在时空里,不再为时光的凉薄而写意成诗,只为岁月恬淡着墨,在云淡风清的日子里采撷一朵山茶花,插在季节的案角,旖旎生香。
慢踱脚步,回屋泡一杯淡淡的菊花茶,恰好斜阳照在窗前,一抹暖色晕开纱幔,烘托着庭前婆娑的老樟树,朦胧似一幅水墨画,轻彩勾勒的是浮云,飘飘渺渺,淡墨描绘的是茶花,洁白淡雅、素净。萧瑟的冬日因茶花而生香温暖,诗意了江南。
想来,在这个充满诱惑的俗世中,谁又能真正做到放下名利,摒弃浮华呢?唯有静心释怀,才可清凉世界,这就是山茶花怒放的样子。
我的心并不宽广,只是悠然间白云浮在心头;看不尽大千世界,就保存一道属于自己的风景。让那些浮世的喧嚣,人世的繁华与苍凉都付之笔下;如烟的往事静静地湮没在素色的年华里。
我愿做一朵洁白的茶花,开在微风的黄昏,摇曳在岁月的清寒里,依然冷艳,依旧孤傲。淡淡地开,轻轻地落,开在静美的时光中,落在纯净的土地上,为平淡的人生增添一抹素雅的颜色,在悠远的岁月中,安守一份淡泊的心境,悄然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