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伊梅花
㈠ 桓伊演奏“梅花三弄”用的是什么乐器(最早的梅花三弄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最早为横笛来。晋隋以来有源此笛曲,一般认为是东晋大将桓伊所作。后经唐代琴家颜师古改编为琴曲,流传至今。曲谱初见于《神奇秘谱》,其中简明记载:“是曲也,昔桓伊与王子猷闻其名而未识,一日遇诸途,倾盖下车共论。子猷曰:‘闻君善于笛?’桓伊出笛为梅花三弄之调,后人以琴为三弄焉。”
所以现在梅花三弄以琴曲为主。
㈡ 《梅花三弄》的典故是如何由来的
一个10岁的小男孩,跟随父亲从谯国铚县千里迢迢宦游蒸湘,便寓居在云锦庵,读书习武,观梅吹笛。小男孩渐渐长大成人,初任淮南太守,后迁升豫州诸军事、西中郎将,豫州刺史。
这个男孩长大之后仍然酷爱梅花,常常以梅谱曲,以笛演奏,音韵悠扬。夜幕降临万籁俱寂时,他吹起梅笛,婉转清幽,经久不息,人们常以为是仙乐。
晋成帝常召这个男子吹梅笛,其间成帝一边听梅笛,还一边做梅舞。他就是桓伊,东晋名将。
《晋书》称赞他:
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
383年,前秦王符坚率百万大军进犯东晋,桓伊同谢安、谢石、谢玄等率8万晋兵迎战秦军于淝水,史称淝水之战,以一当十,打得秦兵一败涂地。战后,桓伊功成身退,于385年,带着心爱的柯亭笛又一次旅居衡阳云锦庵。
这个柯亭笛可不是普通的笛子。它是由东汉文学家、书法家,才华横溢的蔡邕精心制成的。据说当年,蔡邕全家曾到会稽高迁。那里竹子成林,引起了蔡邕的逸趣,想取竹制笛以消除旅途之劳累。
一天午后,蔡邕独自到竹林里挑竹料,可是并没有找到合适的,只好扫兴而归,不觉来到柯亭,这个小巧玲珑的竹亭子却吸引住他。他迈步踏了进去,四边瞧瞧,忽然对着屋檐下的竹子数了起来,数到第十六根就停住了,睁大眼睛呆呆地看着,好似想到了什么。
蔡邕马上搬来了一把梯子爬上去对着那根竹子又看又抚摸,越看越爱,并一边喊着:“来人!快来人!把这第十六根竹子给我拆下来!”
随从不解地说:“亭子昨天才盖好,拆不得啊!您要竹子,后面竹林有的是我给你去砍来。”
蔡邕着急地说:“我要的并非普通的竹子,而是丝纹细密,又圆又直,不粗不细的竹子。你看这竹子光泽淡黄又有黑色的斑纹,从里到外都是一根再好不过的制笛材料,林子里的竹子我都找遍了,就没有这么好的,请你还是给我拆下来吧!”
随从砍下竹子后,蔡邕用它制成的笛子果然不同凡响。由于竹子取材于柯亭的缘故,因此取名“柯亭笛”。桓伊对这个柯亭笛爱护得很,常想着何时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竹林,能得老天垂爱作出更多优美的曲子。
但比起竹林,桓伊更爱云锦庵的梅香,爱得如痴如醉。一个冬夜,云锦庵所在的山上下起了大雪。清晨时桓伊放眼窗外,梅枝上的花蕾傲雪待放,好一幅“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的画面。
桓伊灵感突袭,立即兴致勃勃地手握笛管,吹奏起当年在江边即兴为王徽之创作的《梅花引》。那清雅、悠然的笛声绕过殿宇,穿过梅林,直上云霄。夜幕降临,万籁俱静,桓伊又吹起这首曲子,似乎要献给天地聆听。
不期然间,桓伊的笛声不再孤独,他听到禅房里有古筝的声音正在附和这首曲子。桓伊没想到在这荒山上还能有幸遇到知音,惊喜万分的他循声寻去,筝声却又停住。桓伊急忙问起寺僧,寺僧却说寺院根本就没有会弹奏古筝的人。
桓伊失落地返回房中,笑自己太过痴傻,在荒山中寻得知己,那是伯牙与子期千古难得的幸事。可自己不过平平凡凡一位赏乐之人,哪能有如此荣幸?也许是自己赏梅太久,出了幻觉。
不久后的一个清晨,雪后初晴,桓伊推窗望见梅花依然迎雪绽放。梅与雪融为一体,梅中有雪,雪中有梅。红梅在白雪的映衬下,如刚出浴的少女,羞红的脸庞更加妩媚。桓伊即景生情,由情入神,又谱成梅花二调,与梅花前一调“合头”,紧密衔接。
桓伊握笛吹奏,在另一徵位上用泛音重吹两次,此时,如宁静的西湖掀起万顷碧波,跌宕起伏;又如草原异军突起铁马奔驰,曲调节奏此起彼伏,重复变幻,把傲骨铮铮、斗雪绽放的伊山梅花描写得淋漓尽致。《梅花引》由此变得更加引人入胜。
夜里,当桓伊再次奏起《梅花引》,某间禅房里又飘出古筝声与其相附和。在寂静的夜色里,这声声圆润的音色越发清晰。这一次,桓伊又急忙循声寻至窗下,但还没他找到人,筝声却又一次戛然而止。
初春,又是一场大雪,寺中梅花竟然二度绽放,舞玉翻银,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桓伊情不自禁,再谱成梅花三调,与二调“合头”,自此梅花三调遂成,《梅花引》已经被改进到令桓伊认为尽善尽美的程度了。
桓伊握笛吹起,泛音曲调在不同的徵位上重复三次,并在一调、
二调不同的徵位上重复一调,三调浑然一体,节奏渐趋平稳,然而意境更加深邃。通过音调变化,把音乐推向高潮,然后又渐趋悠扬,余音袅袅。
到了晚上,一位老僧月下敲门,携筝求见桓伊。桓伊立即起身相迎:“老禅师为何姗姗来迟?”
老僧回答说:“听到将军用笛吹奏《梅花三调》,老衲剽学已成,因此我冒昧前来,想与将军笛筝合奏,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桓伊高兴地说:“我正有此意,请老禅师赐教。”于是二人笛筝合奏《梅花三调》,珠联璧合,其音浑厚质朴,韵味隽永,更加优美动人。
奏完一曲,桓伊惊喜万分。询问之后才知道,原来老禅师是寺院住持,法号“智凯”,俗名”孝廷”,是伯牙弟子的后人,筝技出神入化。
后来,桓伊逝世后,《梅花三调》广为流传。到了唐代,著名琴师颜师古将《梅花三调》改为同名琴曲。明代朱权将《梅花三调》列入《神奇秘谱》辑中,并改曲名为《梅花三弄》。
㈢ 梅花三弄作者是谁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早在唐代就在民间广为流传。
相传《梅花三弄》原是笛曲,为东晋大将桓伊所作。桓伊“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有蔡邕柯亭笛,常自吹之。”桓伊善吹笛在当时很有名气,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慕名已久,但一直没有机会听其演。一次,徽之乘船赴京师,中途泊舟,巧遇桓伊从岸上走来,于是徽之使人请桓伊吹奏,桓伊也久仰微之名,便欣然下车,吹了一曲《梅花三弄》,笛声悠扬悦耳,清亮激烈,奏罢不交一言,扬长而别。明代有人认为是唐人颜师古把它改编成琴曲,流传至今;
㈣ 《梅花三弄》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梅花三弄》的历史典故,是东晋大将桓伊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调的故事。《晋书•列传五十一》曾记载了这段典故:
王徽之应召赴东晋的都城建康,所乘的船停泊在青溪码头。恰巧桓伊在岸上过,他与王徽之并不相识。这时船上一位客人道,这就是桓野王桓伊。王徽之便命人对桓伊说:“听说先生善长吹笛,请为我吹一曲吧!”
桓伊此时已经是高官贵胄,但他也久闻王徽之的大名,便下车上船。桓伊坐在胡床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调,高妙绝伦。
吹奏完毕,桓伊立即上车走了。宾主双方没有交谈一句话。晋人的旷达不拘礼节、磊落不着形迹,由此事可见一斑。
桓伊敦和风雅,王徽之狂狷博闻,二人相会虽然没有说一句话,却是难得的机缘。正是由于桓伊和王徽之的不期相遇,才使千古佳作《梅花三弄》诞生。
㈤ 桓伊是如何创作《梅花引》
东晋时的一个清晨,一艘船静静地停泊在秦淮河的青溪边。船头站立着几个表情严肃的侍卫。
岸上来往的行人们早已猜到船中坐的必定是某位官职不小的人,却也不敢走近前去探查一番。偶有几个胆大的,也只是神色匆匆地往船里瞥一眼,就在侍卫冷峻的注视下慌忙走开。
船中坐着的王徽之眯着眼懒洋洋地打了个哈欠。这次赴皇帝之召赶赴京师,本来在常人看来算是件要紧事,可谁让他王徽之生性清高又孤傲,一路上随心所欲不紧不慢,船停停走走,昀终又在秦淮河边停靠了。
久坐不免无聊。王徽之从船中的暗处看着一个个带着满脸憧憬与敬畏神色向船中窥视的人,不禁暗暗觉得好笑。
一朝为官,各种规矩束缚多得很,还不如以前自己无官一身轻的时候,想去饮酒便饮酒,想去游玩就去游玩,多么随性!可惜自己如今一身官服,就连没有着装整齐都要被人指指点点,好不麻烦!如此累赘的苦差事,为何他们就如此向往呢?
王徽之注视着平静又带些微绿的水面,思绪又转到了他酷爱的那一片竹林上。浪费这大好的时光千里赴京城,昀后也不过又要得一个更加麻烦的官职,还不如回家寻一片竹林,安安心心每日赏竹,吹箫饮酒,也不枉虚度年华啊!
思绪已定,王徽之决定上岸去再买一壶酒打发这平淡的时光。他随手抄起手边的一件外衣就套上了,也没有在意自己是否穿戴齐整。一旁侍候的书童见状面露难色,但在看到王徽之的目光后立即低头,欲言又止。王徽之撇了一下嘴。蓬首散带,不综府事,随你世人怎样说,我自这样潇洒来去,你又奈我何?
还没等步出船头,王徽之立即被岸上的一位驻足赏景的行人吸引了注意力。那位路人不是别人,正是担任过豫州刺史进督豫州十二郡和扬州之江西五郡军事,任建威将军、历阳太守等的名将桓伊。
虽为将军,但桓伊并不是粗野之人。恰恰相反,谦逊文雅的桓伊不仅有着文韬武略,而且音乐素养颇为深厚。世人皆知桓伊昀擅长的是吹笛,据说他使用的竹笛,是东汉著名音乐家蔡邕亲手制作的“柯亭笛”,音色清雅柔和,十分珍贵。
这下可有意思了。王徽之高兴地想,想必是上天看我无聊,赐了位名士来为我奏乐取乐。他想马上走出船去叫住桓伊,却看见桓伊转身上了辆马车。
这可不行!王徽之皱眉望着桓伊的马车,立即回身坐下,抓起毛笔速写了一封拜柬,随后往目瞪口呆的书童手里一塞:“去,让他回来给我吹个曲子听。”
书童慌忙冲出船,在路人惊讶的目光中小跑几步拦住马车,硬着头皮高声说:“我家主人方才在船中闲坐,见到桓野王路过,又知道您擅长吹笛,想请您为他吹奏一曲,不知您可否愿意?”一边说,书童一边递上了拜柬。桓伊从马车中探身出来,亲手接过拜柬。他看着紧张得脸红脖子粗的书童,有点忍俊不禁。真不知道是哪家的士人,如此冒失地就派人过来,又是追车又是拦截递拜柬,就为了能听自己吹一首曲子?也难怪把小小一个书童紧张成这样。
打开拜柬,桓伊深吸一口气。虽然这拜柬笔迹潦草,显然是在仓促之下完成,但那笔墨之间,分明是一股压不住的豪气。
拜柬上,字字笔法多变,妍美流畅,绝不是出自普通人的手笔。细看其行迹,竟然和书圣王羲之有几分相似。
再打量神色拘谨的书童几眼,桓伊心中有了底。想必这家书童的主人就是那传闻中的王徽之了。作为书圣王羲之的第五个儿子,这位王徽之可是出了名的狂傲和散漫,但书法功力也绝对不屈于人下。
虽然早就听说过这位名家不修边幅,是个随性之人,但自己名声显赫,毕竟也是有些地位的显贵,真没想到他会不顾礼仪贸然叫人来拦车递拜柬,果真是位性情中人。
桓伊一向随和文雅,也不计较这些官场上的礼数琐事。自己早就听闻过这位王徽之的多种事迹了,如今碰见也是缘分,既然想听,那就去吹一首好了。
想到这,桓伊走回王徽之的船边,叫随从拿出胡床,然后取出心爱的柯亭笛,一言不发地坐在胡床上吹奏了起来,笛声悠扬,曲调优美。
一位著名将军坐在岸边为神秘的船中人吹笛。岸边的百姓哪里见过这么怪异的场景,一个个目瞪口呆,既心存疑惑,又不想开口惊扰了桓伊的笛声,思绪纷飞间又渐渐被乐声陶醉了,谁也不敢出声。
一曲完毕,桓伊站起身轻轻地拍拍身上的土,把柯亭笛仔细地收了起来。他没有再往船的方向看,也没有说任何话,转身就往马车走去。随从见状赶紧收起了胡床,也随着马车渐渐远去了。停泊的船依然安静。从始至终,两方都一言不发。
船中的王徽之仍然坐在原地,微微一笑。他看着桓伊远去的身影,仍然没有任何走出船相送的意思。拿起身边的一壶残酒,王徽之对着书童,又像是自言自语地说:“不错,是不是?”
书童再次愣住,还没想好如何回答,又听到王徽之吩咐了一声:“开船吧!”马车和船都远去了,但岸边的人却未散尽。这首曲子悠扬的旋律久久在他们心中耳畔回响。桓伊当时即兴为王徽之吹奏的这一首曲子,就是后来著名的《梅花引》也叫《梅花三弄》。
㈥ 《梅花三弄》作者的简介是怎样的
此曲传说为东晋音乐家桓伊所作。
桓伊,字叔夏,小字野王。东晋谯国(今安徽宿州西)人。他曾与名将谢玄、谢琰一起在历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战”中大败秦军,立下赫赫战功。《晋书》中称他“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到了唐代,相传琴人颜师古将《梅花三弄》改编为同名琴曲,从此《梅花三弄》便在古琴音乐中保存下来,最早载有这首琴曲曲谱的古琴曲集是明代琴谱《神奇秘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