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花郭沬若
1. 郭沫若是个什么样的人
郭沫若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一生当中创作了很多知名的作品,比如说《女神》《长春集》《骆驼集》等。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原本这样一个文豪,还是会被很多人尊重的,不过现在人们提到他却并不是尊重,反而是骂他的多。
在那个时期很多文人都是要遭到唾弃的,就像当前的鲁迅也受过威胁,像郭沫若这种是只不过为了自保而说些阿谀奉承的话而受到很多人的唾弃。其实所有人都是灰色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的优点,私生活紊乱的他却是个就战士的文人,只能说人无完人。
2. 郭沬若写哪两部诗集
如下:
郭沫若, 原名郭开贞,生于四川乐山沙湾,幼年入家塾读书,1906年入嘉定版高等学堂学习,开始接受权民主思想。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
郭沫若诗集《女神》。郭沫若作。收入1919年到1921年之间的主要诗作。连同序诗共57篇。多为诗人留学日本时所作。
第二部诗集《星空 》中 1923年 春 自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毕业。随即回国从事文学活动,编辑出版创造社刊物。
3. 郭沬若的名言既…又…
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在无穷的宇宙长河中去探索无穷的真理吧!
4. 郭沬若如何评价鲁迅
郭沫若(诗人、学者):“鲁迅是革命的思想家,是划时代的文艺作家,是实事求是的历史学家,是以身作则的教育家,是渴望人类解放的国际主义者。”
5. 郭沬若写的有哪些爱的名言
爱情包括的灵和肉两个方面应该是同等重要,要不爱情就有完备,因为我们不是神,也不是野兽。 —— 冈察洛夫
6. 郭沬若原名叫什么
郭沫若 (1892-1978)四川省乐山人。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版沱,高汝鸿,权羊易之等。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学者,社会活动家。著述颇丰,主编《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中国新诗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公认的文化领袖。
7. 郭沫若给哪种树题词
银杏。郭沫若有诗曰:“亭亭最是公孙树,挺立乾坤亿万年.云去云来随落拓,当头几见月回中天”。在答1942年,郭沫若在《新华日报》上发表文章,首次提出了将银杏定为国树的倡议,文中写道:自然界中已经是不能有你的存在了,但你依然挺立着,在太空中高唱着人间胜利的凯歌!你这东方的圣者,你是中国人文的有生命的纪念塔.是随中国文化以俱来的亘古证人。你是只有中国才有呀!你是应该称为中国的国树呀!在郭老偕夫人于立群亲手移栽在庭院内的银杏树旁的标牌上,至今还写着“中国的国树”几个大字。这是郭沬若先生推选银杏为国树所投下的第一票.
8. 求《山茶花》-郭沫若的赏析
求《山茶花》-郭沫若的赏析:
《山茶花》短小凝练的篇幅中,包含着整个采花、插花、养花、赞花过程,语言凝练简洁,结构完整。文字清丽流畅,一气呵成。
短小凝练的篇幅中,描述的意境含蓄淡远,妙趣横生。状物抒情,融情于景。文中描写从山中带回居室作装点的山茶花时,以茨实、秋楂、铁壶作陪衬,主次分明,景致错落有致。楂子、茨实衬着山茶花,同插在铁壶里,挂在壁间。透着精致、恬静之感。恰似一幅淡致幽雅的静物画,给人以淡远、清幽、宁静、平和之感。然而,作者的描写并不使静物画因物静而呆板。“鲜红的楂子”,“嫩黄的茨实”,“浓碧的山茶叶”,“黑色的铁壶”,“苔衣深厚”,“白色的鲜花”,画面色彩缤纷,明丽畅快,给人以跳跃、灵动之感。小小居室里漾着缕缕清香花气,山茶花中那静中带动的灵性跃于纸面。静物画中的灵动秀气,山茶花的清香灵气,无不显示着作者那欢悦的心情。看着洁白的山茶花,闻着缕缕清香,不由惊叹:“啊,清秋活在我壶子里了!”
读完《山茶花》,不由得不对作者那状物、抒情之本领深深折服。细事微物,小小一株,山茶花,经作者描述,竟变得如此趣意盎然。小小一株山茶花,竟寄寓着作者那满腹情怀:追求平和,珍重美与青春!作者对美和青春的珍重与激情在山茶花的灵动秀气中呼之欲出。山茶花的灵气与作者的才气珠联璧合。
9. 郭沬若归国杂吟是哪年写的
郭沬若归国杂吟是2012年写的
10. 郭沬若评价薄松林的对联
这副对联是郭沫若1962年为蒲松龄在山东淄博市淄川区蒲家庄蒲松龄故居题写的。其联回为: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答刺虐,入骨三分。
写鬼写妖: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聊斋志异》于详尽之外,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此指《聊斋志异》题材的特点是描写鬼狐花妖的。高人一等:既指蒲松龄在小说中塑造的鬼狐形象比“人”更生动,又指蒲松龄的写作才能不同常人。刺贪刺虐:贪虐:指贪官污吏。联语指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的主题思想是讽刺封建统治阶级的贪婪和暴虐。入骨三分:化用成语“入木三分”,比喻见解、议论的深刻,指《聊斋志异》对罪恶社会的揭露深入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