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梅花
㈠ 梅花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有什么特点
梅,古之“四君子”之一。“四君子”是古代文人从物与环境的结合中提炼出的具有特别的精神象征的意象。
古人借用这些意象往往有这样一种模式:竹,多以画骨,而境界全在其中,些许文字,以竹之斑驳融文之参差,所谓景中写意。松,以画,画姿则联想尽在松姿中;以诗写神,则松姿尽在想象中,以画以诗,展姿现神,皆谓借物言志。兰,以植,植之盆庭院,飞香于书斋,兰香清,书香雅,谓之淡泊,谓之文雅。而梅,亦如松,可诗可画,不同的是松以画传神,梅以诗传神。另外,梅似乎具全了其它三“君子”的特征:如竹般清瘦,如松般多姿,亦如兰而有芳香。因而,“四君子”中就梅在诗中表达的意境尤为丰富。王安石的《梅花》以寥寥几句诗句略出了几枝梅,恰把这几个特征都写出来了。在意象中,松往往唱独角戏,环境只是作为一种陪衬,主要还是看松姿,而梅不同,梅往往要与环境结合,当然在墨画中环境可以是空白,然而这就是一种环境,只不过比较朦胧。
《梅花》中以“墙角”两字点出环境,极其鲜明,极具意境。墙角显得特别冷清,看似空间狭小,其实作者以墙角为中心,展开了无限的空间,正是空阔处在角落外,见角落便想到空阔。“数枝”与“墙角”搭配极为自然,显出了梅的清瘦,又自然而然地想到这“数枝梅”的姿态。“凌寒”两字更是渲染了一种特别的气氛,寒风没模糊掉想象中的视线,反而把想象中的模糊赶跑了,带来了冬天的潭水般的清沏。所以,不管它是曲梅还是直梅,读者总会觉得脑海中有一幅有数枝定型的梅的清晰的画。“独自开”三字就如一剑劈出分水岭般巧妙地将梅的小天地与外界隔开了,梅的卓然独“横”(梅枝不“立”),梅的清纯雅洁的形象便飘然而至。“遥知不是雪”,雪花与梅花——自然界的一对“黄金搭档”,两者相映成辉,相似相融,似乎是一体的。而作者明确“看出”“不是”,并且是“遥知”。为什么?“为有暗香来”。“暗香”无色,却为画面上了一片朦胧的色彩。清晰与朦胧交错,就像雪中闪烁着一个空洞,造成忽隐忽现的动感。也像飘来一缕轻烟,波浪式的前进,横拦在梅枝前。作者用零星的笔墨层层展开意境,几笔实写提起无限虚景,梅之精神也被表达得淋漓尽致,此作者之神往,亦令读者神往。
㈡ 宋代写梅花最多的诗人是谁
梅妻鹤子。
北宋处士林逋(和靖),隐居杭州孤山,不娶无子,而植梅放鹤,称“梅妻鹤专子”,被传为千属古佳话。他的《山园小梅》诗中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梅花的传神写照,脍炙人口,被誉为千古绝唱。典出——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人事。后比喻清高或隐居时也作:梅鹤因缘、妻梅子鹤。
㈢ 宋代王安石的梅花古诗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㈣ 《梅花》的作是宋代诗人谁
《梅花》是北宋诗人王安石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以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品版格喻示那些权像诗人一样,处于艰难、恶劣的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为国家强盛而不畏排挤和打击的人。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㈤ 《梅花》的作者是宋朝的王安石对吗
古诗《梅花》为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王安石所作。全诗仅20字,却写出了内梅花独处墙容角、凌寒怒放、色洁如雪、幽香清远的特点;赞美了梅花孤傲高洁、倔强坚贞的性格。诗里洋溢着作者情思并暗寓象征寄托,故意境幽远,为咏梅之佳作。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沈德潜的《清诗别裁集》卷二十九收宋匡业咏梅诗两首。第二首即《梅花》
不染纷华别有神,乱山深处吐清新。
旷如魏晋之间士,高比羲皇以上人。
独立风前惟素笑,能超世外自归真。
孤芳合与幽兰配,补入离骚一种春。
㈥ 梅花北宋王安石的诗
梅花
王安石 〔宋代〕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译文
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远远的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因为有梅花的幽香传来。
注释
凌寒:冒着严寒。
遥:远远地。知:知道。
为(wèi):因为。
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鉴赏
此诗共有三层含义。
表层含义写处所偏僻。全诗可这样理解:孤馆寒梅初发,春风款款来迟。故园花已落尽,江上一枝才开。诗人通过江上孤馆与故园梅花两相对比,说明此处之山高水远、地僻人稀,时分季节也与一般地方不同。这与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诗意略同。
中层含义写乡思之情。因江上寒梅迟发想到故园梅花早已开过,引起乡思之情。此情又从两方面露出。其一,在故园梅开早、孤馆春来迟的对比中流露出春是故园早,月是故乡明的意识。其二,用“一枝春”典故寄托情怀。陆凯《赠范晔》诗云:“折梅逢驿使,寄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后人多以“一枝春”或“一枝”代指别后相思之情。汪中这里写了“江上一枝开”,犹说,虽然迟了,但此地也终于绽开了能够代达游子相思之情的“一枝”寒梅。联系全诗,诗人对春风之来迟,“一枝”之迟开不无怨艾,也正是通过这种怨艾之情曲达诗人乡思之深挚与急切。
第三层含义是表达高标逸韵的情怀。这是一层象征意义。诗人在选择用以表达自己心曲的事物的时候,总是经过一番选择的。梅花素称“花中君子”,具有“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陆游诗)的品格。汪中歌咏梅花这本身就说明了这点。据史载,汪中生性孤僻,桀傲不群,潜心经学,作文古怪。从某种意义上讲,那不凑热闹,开在故园花尽之时的江上寒梅正是汪中自身品格的写照,或者说是他自我情怀的寄托。而前后呼应的“孤馆”“一枝”等字眼都非常明显地带有独立不群的人格投影。陆游有首《梅花绝句》其一云:“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迟,高标逸韵君知否?正在冰层积雪时。”把它与汪中此诗相联系,就更不难看出汪中在诗中寄托的高标逸韵的情怀了。
㈦ 宋代陈亮的梅花解释
《梅花》[南宋]陈亮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消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陈亮(1143~1194),南宋思想家、文学家。字同甫,原名汝能,后改名亮,人称龙川先生。
陈亮的这首《梅花》诗吟咏的是早春之梅。全诗虽仅4句20字,却较为形象地刻画了早春梅花的神韵和香色。诗翻译全文如下:
稀稀落落地梅树枝条歪歪轻斜地挂满那洁白如玉的雪花,使得枝条上一朵又一朵的梅花花萼泛着斑斑点点的雪花在阳光照射下闪着晶莹的光采。忽然有一朵梅花最先绽开放了,这使得想要在春天竞吐芳香的种种百花都落在梅花的后面了。梅花要想把春天悄然而来的信息传递出去,又怎么会害怕被厚厚的积雪所深深埋藏呢!请玉笛不要再吹奏那令人伤感的古曲《梅花三弄》了,让主宰春天的神东君为梅花留住春天,不要让开在早春的梅花因一支悲伤曲调而过早地凋谢。
[注释]疏:稀疏,稀落。玉瘦:点:闪着,泛着。休:莫,不要。
三弄:指古曲《梅花三弄》,全曲主调出现三次,故称三弄。
东君:司春之神。主张:当令,作主,主宰春天。
这首诗的[注释]里的字词是我查阅相关唐诗的注释,很准确。这首诗翻译是我自己原创的,因为查阅网上所有关于这首南宋的陈亮《梅花》诗翻译其意思都不准确,所以我逐字逐句认真揣摩,翻译出来的这首诗,希望你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