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樱梅茶花 » 梅花铜鹿

梅花铜鹿

发布时间: 2024-03-12 12:27:47

① 关于北京天坛的导游词

北京天坛导游词:
一、天坛简介
(一)涉及内容
1、 天坛的“世界之最”判定语
2、 天坛的建造时间
3、 天坛的位置
4、 园内概况
5、 历史沿革

(二)介绍位置:天坛南门内简介牌前

(三)导游词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天坛,首先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天坛是世界上现存的规模最大的古代皇家祭祀性建筑群,它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及祈雨的地方.天坛完工于公元1420年,位于紫禁城的东南方向,全园占地273公顷,是紫禁城面积的4倍。在中轴线上有三组非常重要的建筑,自南向北依次是圜丘坛、皇穹宇及祈年殿。另外,园中西侧有斋宫等建筑,全园遍植古松、庄严肃穆,是一处非常理想的祭祀场所。
在明代,天坛初建之时,实行天地合祭,不仅祭天,而且祭地,其位置便是今天祈年殿所在的祈谷坛上。后来,在京城的北面设地坛,专门祭地,又在祈年殿的南侧修建了圜丘坛及皇穹宇,专门祭天,从而形成了今天的格局及规模。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天坛也未能幸免于难。侵略者在此胡作非为,盗走并破坏无数珍贵文物,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
最后一个在这里祭天的人是窃国大盗袁世凯,但天不随人愿,袁某只做了83天皇帝瘾便一命归西了。解放后,国家多次拨款重修天坛,但不再是为了祭天,而是为了给世人、给世界留下一份遗产。
1998年天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遗产目录。好!下面我就带大家参观。

二、圜丘坛

(一)涉及内容
1、 圜丘坛的作用
2、 建造时间及地点
3、 建筑特色
4、 周围的陈设
5、 天心石

(二)介绍位置:圜丘坛门内东南角

(三)导游词
各位!现在我们来到了圜丘坛景区,其实呀,它才是真正的“天坛”,因为这里才是皇帝在冬至祭天用的祭天台。圜丘坛建于明嘉靖年间,即公元1530年,位于整个院落的南端,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圜丘坛院落中的陈设。请看西边,那里有一杆很高的木杆,它叫望灯杆,是祭天的时候挂灯笼用的。各位也许要问:祭天挂什么灯笼呀?当然要挂啦 !因为当年祭天的时间不是在白天,而是在日出前七刻,即零晨四点一刻。您想想,在漆黑的冬夜,老百姓都在被窝里熟睡的时候,皇帝来祭天,也真是够辛苦的,挂个灯笼照个亮,不过分吧?不过,皇帝照亮,非同一般,那必须是“吉灯高照”。那么现在请大家猜一猜这座灯竿有多高?现在我来宣布正确答案:灯杆的高度是九丈九尺九寸,为什么不再加点凑够10丈呢?肯定有原因,不错,请各位先猜猜看,待会儿我再告诉大家。不仅灯杆不一般,那灯笼也不一般,高有两米,直径两米六,够气派吧!但最不一般的还得说那灯笼中的蟠龙通霄宝蜡,长有一米三,直径三十厘米,可连续燃烧12个小时,既不用剪蜡花,也不流蜡油,是当年皇帝祭天的专用宝蜡。
再看看东边的这个绿色建筑物,它的名字叫燔柴炉,是在祭天大典结束后,焚烧祝板及祭品的地方。这是铁镣炉,在进行大典的时候炉内燃烧松杆、松柏,同时还烧些檀香木,一时间火光冲天,香烟缭绕,不但增加了神秘庄严的气氛,而且在寒冷的冬夜给皇帝带来了一丝暖意,真是一举多得呀!
现在,言归正传,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圜丘坛,它是一座三层的圆形石台,为什么要将祭天台设计成圆形呢?因为古代人们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既然是祭天台,自然要设计成圆形了。普通人看这座祭天台是用大理石建制的,但设计者们是用数字“九”建成了这座神秘的祭天台,现在我们一起来找找那些神秘的“九”看它们藏在何处。
(走近圜丘坛,在圜丘坛的近前)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在这儿咱们不妨来个脚踏为实,请大家一边登上这一组台阶,一边数数这组台阶有多少级(自地面层到底间层,因为这里人少,面积大)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正好九级(把客人带到底层平台的东侧)。往上还有两组台阶,每组也是九级,整个圜丘坛东、南、西、北各开一口,每个登坛口都有上、中、下三组台阶,每一组台阶都是九级,现在我们已经找到了12个“九”了。我们再找找看,脚下底层祭坛的坛面直径21丈,没有“九”,中层直径15丈,也没有“九”,顶层“九”丈,有一个“九”,如果把三层直径相加,便是四十五,五九四十五,不但有“九”还有“五”,象征皇帝的“九五”之尊。真是巧夺天工!那么,别的地方还有“九”吗?有!请各位更上二层“九”,我们到最上层看一看。
(在圜丘坛顶端,东侧无人处)
各位,现在有没有感到“九”的气味儿更浓了?大家请看坛面中心,有块圆形石块,它叫天心石,被一层一层的扇形石板所环绕,这第一环是九块,第二环是二“九”一十八块,第三环是三九二十七块,直到最边上一环为九九八十一块。再看一看中层,它由十个九块开始至十八个九块,底层至十九个九块至二十七个九块,即三层坛面,每层铺九环石板,每环石块又都是九的倍数,自一倍至二十七倍,这样,上、中、下三层坛面共铺石板3402块,即378个“九”。
还记得吗?刚才我们看到的望灯杆高九丈九尺九寸,燔柴炉两侧台阶各九级,皇帝还嫌不够,祭天时还要向皇天上帝敬酒,可见皇帝对九的崇敬,为什么?咱们下坛再说。
(天心石讲解)
各位请看,在祭天台中心有一块突起的圆形石块,它叫“天心石”,又叫“亿兆景从石”,为何叫天心石呢?据说这块石头是宇宙的中心,是皇帝与天上诸神们相互交流的“天界”,故心有灵犀者,便可在此与“神”交流一番。那为什么又叫“亿兆景从石”呢?“亿兆”是多的意思,“景从”是象影子一样随从,所以说白了“亿兆景从石”就是“一呼百应石”,这是一组奇妙的声学现象,即当你站在圆心石上,轻声说话时,声音不仅宏大,而且有共鸣及回音。那么,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现象呢?请看,由于坛面十分光洁平整,声波传到周围的石栏杆后能迅速地被反射回来,据声学专家测验,从发音到声波再回到圆心石的时间仅为0.07秒,说话者根本无法分清它是原音还是回声,所以有一呼百应的感觉。 当皇帝站在天心石上说话的时候,感到不仅有神助——声音宏亮,又有人助——一呼百应,身为人君者便把这一呼百应的回声当成是天下万民对自己的无限忠心及一致响应。以前只有皇帝才能站在这里说话,现在我们也可以蹬上天心石许下一个美好的愿望。不过,别贪心,每人只能许下一个心愿,现在我们推举一名德高望众的朋友为我们大家许个愿吧!
(九的揭密,在走下圜丘坛后的东北侧讲解)
各位朋友,现在是我们解开“九”的秘密的时候了,我问问大家,自然界最大的东西是什么?对了,是天;自然数里最大的数字是什么?是“九”。根据阴阳学说,在天地间,天为阳,地为阴;在数字中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在方向上南为阳,北为阴,所以“九”与“天”都属阳,都是老大,所以古代用“九”象征天,于是用“九”来筑祭天台便是天经地义的事了。
祭祀完毕,皇帝回宫,那么皇天上帝的牌位何去何从?当然,也要回宫,不过它可不回人间的宫殿,而是人间的天宫,在哪里呢?那就是我们前面的那座建筑---皇穹宇,好!我们现在便去天宫拜访一下皇天上帝。

三、皇穹宇

(一) 涉及内容
1、 皇穹宇的作用
2、 院内建筑
3、 回音壁
4、 三音石
5、 对话石

(二)介绍位置:皇穹宇院内东南角

(三)导游词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皇穹宇。这里是在祭天大典后存放皇天上帝及其它诸神牌位的地方,即皇天上帝和诸神的寝宫,除大典外,其余时间,众神便在这里休息,即人间的“天堂”.皇穹宇建于公元1530年,位于圜丘坛之北,整组建筑由一堵圆形的墙所环绕,院内有三座建筑,即存放皇天上帝牌位的正殿---皇穹宇及存放日月星辰、风云雷电诸神牌位的东西配殿。
正殿皇穹宇象一把巨大的雨伞,其殿顶呈圆形,基座为圆形,院落的围墙也是圆形,这些“圆”都是敬天礼神的象征,但也正是这些“圆”及建筑,造就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即皇穹宇院内的三大声学现象。首先,我们来看一看这院落的圆形围墙,它就是闻名中外的建筑——回音壁。那么回音壁有何神奇之处呢?其现象是这样的:如果两人站在两座配殿后的围墙下,均面部朝北对墙小声说话,都能非常清晰地听到对方所讲的话。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呀,整个围墙是圆形的,又磨砖对缝,墙面十分光滑,再加上围墙顶部盖有檐瓦,声音不宜散失,于是声波便沿着圆墙连续反射而产生回音.各位可以试一试,我们五分钟后到皇穹宇前集合。
下面请各位看看第二个有趣的现象。请看皇穹宇丹陛下有三块石头,如果站在第一块石头上拍手,会听到一次回音;如果站在第二块石头上拍手,可以听到二次回声;如果站在第三块石头上拍手,可以听到三次回音,故称此石为三音石。其实据声学专家测量,如果这里足够安静,在三音石上拍手,其回声是无限次的,只是我们人类只能听到三声。这又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如果你站在三音石上环顾一下四周,你会发现,噢!原来我站在了整座院落的中心,那里是回声产生的最佳位置。
第三个有趣的地方是从丹陛上往南数的第十八块石头,它被称为对话石,其奇特之处是:如果一人站在该石板上,另外两人分别站在东西配殿的西北角及东北角,那这三个人轻声说话就象打电话一样清晰,这是因为他们三人所处的位置恰巧是一个边长为36米的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尖上,故产生了这种奇特的现象。在这个充满神奇的小院里,可能还会有其它的“秘密”等待着我们去发现,也许您就是发现者,好!下面请各位感受一下三音石及对话石的妙趣,5分钟后我们在门口集合。

四、九龙柏

(一)介绍位置:九龙柏前

(二) 导游词
1、各位朋友,这里有棵古树,名叫九龙柏,因其树干形状象九条盘旋腾飞的龙而得名,这棵树在建天坛之前就已存在,有八九百年的树龄了,据说是专门在此侯驾的,又此书又称“九龙迎圣柏”。

五、丹陛桥
(一)涉及内容
1、 丹陛桥的用途
2、 具服台
3、 “鬼门关”
(二)介绍位置:丹陛桥南端
(三)导游词
各位请看!在我们眼前豁然出现一条平坦、宽阔的大道,它叫海墁大道,有叫丹陛桥。它是天坛内坛的主轴线,起着连接南端圜丘坛及北端祈谷坛两组建筑的作用,全长360米,宽约30米,分为三路,中间宽阔的路面为神道,就连皇帝也不能走,东侧的窄路为“御”道,供皇帝专用,西侧为“王”道,为随同皇帝祭祀来的文武大臣们而设。整个路面底部由南向北逐渐升高,最北端与最南端相差2米,而路面上部看起来很平坦,这种设计方法的妙处是象征皇帝步步升高,寓为升天、祈福。可又没有真的让皇帝“步步升高”走斜坡而受累,于是采取了“上平下斜”的形式,既让皇帝舒服地走着平道,免去“登高”之苦,又不失其“登高”之实,真是令人叫绝!
说到这儿呀,大家可能会有点儿纳闷儿,这明明是一条宽阔的大路,你怎么会称之为桥呢?其实各位有所不知,在前面桥下有个“桥洞”,不是误称,而的确是座桥,为何开个“桥洞”,说出来您别害怕,这个桥洞人称“鬼门关”。事情是这样的,在丹陛桥的西侧有一个专门为祭祀而饲养动物的机构,称“牺牲所”,在丹陛桥的东侧又有一专门为祭祀而宰杀动物的机构,称“宰牲亭”。在祭祀前要把西侧牺牲所内所养的动物赶到东侧宰牲亭内宰杀,做成供品,可自西向东无路,又不能让那些祭祀用的牛呀、羊呀的走上丹陛桥,玷污了神路,故在桥下开一洞,让那些等侯被屠宰的动物们通过。只要动物通过桥洞就必死无疑,均被制成供品,从未有生还者。所以我们不是误称,而的确是座桥,叫它“鬼门关”,不为过吧!好!现在我再带大家去看看皇帝的“小金殿”。
(在具服台前)
各位!这里是具服台,在举行祭祀大典时,在此临时搭起帐篷,人称“小金殿”。那么,设这座小金殿有什么作用呢?原来呀,皇帝在大典前,要在这里换衣服,脱去黄色的龙袍,换上蓝色的祭服,以示对皇天上帝的尊敬。此外,皇帝还要在此洗手,恭侯大典的开始。“小金殿”内设宝座、宝桌、香炉、炭盘等,典礼完成后便将“小金殿”拆除,就只留下一座空空的具服台了。好!现在请各位随我来,我们去参观天坛内最精华的部分---祈年殿景区。
六、祈年殿
(一)涉及内容
1、 祈年殿的用途
2、 历史沿革
3、 象征意义(内部及外部)
4、 左右配殿的陈设
(二)介绍位置:在祈年殿院内东南角
(三)导游词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祈年殿景区,它是皇帝在孟春祈雨的地方。整个景区位于天坛的北端,由祈年殿及两厢的配殿组成院落。祈年殿是我国古代建筑的典范之作,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当年的祈年殿是座长方形大殿,由于当时天地合祭,故这里不仅是祈谷的场所也是祭天的场所。自1530年,明嘉靖九年以后实行天地分祭,在天坛的南端设圜丘坛,又在北郊设方泽坛,这里便成为祈谷坛了,而且还将原来的长方形大殿改成今天我们看到的圆形大殿。清朝光绪年间,祈年殿毁于雷击,后来重修。解放后,政府对其进行多次修缮,使得祈年殿焕发出比昔日更美的光彩,也成为北京旅游的象征。
各位请看,高耸的祈年殿端坐于三层汉白玉筑成的6米高的祈谷坛上,殿高32米,直径30米,三层圆形的殿顶上遍铺蓝色琉璃瓦,以蓝天为背景显得协调优美。原来三层殿顶所铺的琉璃瓦自上而下为蓝、黄、绿三种颜色,象征天、地及万物,后来为了突出敬天之意,统统换成了蓝色。祈年殿不仅外形优美,其内容结构更是令人拍手叫绝。整座大殿俗称无梁殿,完全靠28根擎天柱支撑,更无铁钉、水泥等建筑材料,全由木料卯合,使国内外参观者无不称奇。
祈年殿的东西配殿是存放日月星辰及风云雷雨诸神位的地方,正殿是在祭祀典礼中恭放皇天上帝牌位的地方。不仅如此,里面的陈设还有很多,特别是支撑大殿的巨柱,个个都有说道,过一会儿,我们到祈谷坛上给大家仔细讲解,现在各位可以在这里留个影,这里是照祈年殿的最佳位置。
(在祈谷坛上)
各位!现在请大家看看祈年殿内的景观,殿内正中供奉着皇天上帝的牌位,东西两侧共设8个配位,是供奉清代皇帝祖先牌位的地方,在典行祈谷大典时作为陪祭,每个神位前都设有供桌,陈设24种食品及牛犊、五谷杂粮等.大殿内有四根镏金大柱,叫龙井柱,俗称通天柱,象征一年之四季,中层的十二根红漆柱象征一年的十二个月,外层的十二根红漆柱象征一天的十二个时辰,中层12根红漆柱与外层12根红漆柱相加为24,代表一年当中的24个节气,加中间4根为28根,象征天上的28星宿,再加上大殿上方的8根被称为童子柱的短柱,共计36根,象征三十六天罡,宝顶下的雷公柱象征皇帝一统天下。
怎么样?了不起吧!整座大殿不仅建筑精美,而且寓意深刻,可见我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大家是不是也都为身为炎黄子孙而感到自豪呢?
七、皇乾殿
(一)介绍位置:在皇乾殿前
(三) 导游词
各位朋友,这里是皇乾殿,是在祈谷大典完毕后恭放皇天上帝及祖先牌位的地方,又被称为祈谷坛寝宫。
好啦,中轴线上的建筑我们就介绍到这里,最后我们去参观一下“七星石”。
八、七星石
(一)介绍位置:七星石景区旁
(二)导游词
各位朋友,这里是我们要参观的最后一处景观——七星石,关于它的传说可真不少,现在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据传说,永乐皇帝在迁都北京时想找个地方建天坛,可是总也找不到合适的位置,正在发愁。有一天梦中,忽然见天上天门顿开,北斗七星落在紫禁城之东南。按阴阳学说南为阳,天也为阳,正是建天坛之理想场所,故降旨修天坛于此。其实呀!这七星石乃是明朝嘉靖年间经人工雕凿后放在这里的,有心的朋友可能要问,不对呀!我数来数去怎么是八块而不是七块呀!您没有数错,那为什么七星石却变成八块了呢?原来清朝统治者为了纪念祖先的功德,又在七星石的东北方向另放了一块小一点的石头。为何放在东北角呢?因为满清是在我国的东北成长、壮大起来的一个民族。
好啦!各位朋友,天坛讲解到此结束,感谢各位对我工作的支持及协助,在讲解中的不足之处,请各位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参考资料:北京导游网

② 故宫太和殿铜狮子尺寸

1.《故宫珍宝》全册13枚。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出版。1985年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文物出版社,印 张1• 787乘1092。书号:8314•013。内容:(1)古稀天子之宝.八徵耄念之宝、(2)金立佛、(3)金嵌珠宝饰件青金石象、(4)青玉盆染牙山水仙盆景、(5)杂宝双凤金盆、(6)水晶双鱼花插、(7)翡翠白菜花插、(8)天球仪、(9)翠太平有象磬、(10)金胎烧兰嵌钻石匕首、(11)玛瑙荷叶洗、(12)红宝石梅花盆景、(13)象牙雕刻群仙祝寿龙船(与封皮同图)。〔注:彩色摄影册式片。〕

2.《故宫珍宝》全套20枚。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出版。文化教育出版社印刷。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一九九三年十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定价:10元。书号:故宫isbn7—80047—184—5/j•82内容:明•掐丝珐琅缠枝莲象耳炉、清•玉翠竹盆景、清•金天球仪、清•金錾花如意、清•白玉瓜棱形提梁壶、清•各色釉瓷瓶、明•皇后凤冠、明•德化窑达摩立像、清•崇庆皇太后金发塔、清•黄杨木雕活环链葫芦、清•翠太平有象磬、清•铜镀金盆红宝石梅花盆景、清•金嵌珠“金欧永固”杯、清•画珐琅山水人物提梁卣、明•红雕漆穿花龙双耳瓶、明•犀角雕仙人槎盂、清•彩云蝠金龙朝袍(女礼服)、商•青铜酗亚方尊、清•青玉.象牙水仙花盆景、清•象牙雕〈月曼清游〉册。(注:彩色摄影豪华片,尺寸规格150×100mm。)

3.《故宫》全册10+2枚。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北京东长安街6号)。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1201厂制版印刷。1982年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印数:1—100000。统一书号:(汉英)8179•305。定价:2.50元。内容:1.养心殿藻井(注:封面)、2.太和殿宝座、3. 养心殿、4.储秀宫东房、5. 太极殿内景、6. 养心殿寝宫、7. 储秀宫西间、8.天球仪乾隆年间、9.喜字宫灯、10.高宗纯皇帝、11.孝恭仁皇后、12. 乾隆的甲胄、13.乾清宫、14.光绪大婚图(注:封底)。(注:彩色摄影册式片,全片尺寸规格252×100mm,可拆切线尺寸规格150×100mm。)

4.《故宫》全套25枚。文物出版社编辑 出版 发行(北京五四大街29号。百花印刷厂制版 印刷。1986年3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统一书号:8068•1490。封底有目录。内容:1太和门前金水桥、2太和门前铜狮、3太和殿前铜龟、4太和殿远景、5太和殿近景、6太和殿内景、7中和殿、8中和殿内景、9保和殿、10保和殿后石陛、11乾清门、12乾清宫前江山社稷、13乾清宫、14乾清宫内景、15天一门前铜麒麟、16御花园内万春亭、17御花园内浮碧亭、18御花园内承光门、19漱芳斋院内小戏台、20养心殿内景、21养心殿东暖阁垂帘听政处、22储秀宫前麒麟、23储秀宫前铜鹿、23斋宫、25角楼。(注:彩色摄影片,尺寸规格149×97mm。)[注:第一版无格式,1988年10月第二版第二次印刷,编号:ISBN-7-5010-0259-2/j•116有格式]

5.《故宫》全套10枚。1988年紫禁城出版社。书号: ISBN 7-800047-012一1/j•5。内容:太和殿内宝座、中和殿内景、乾清宫内宝座、储秀西次间、交泰殿内宝座、养心殿后皇帝寝宫、倦勤斋内小戏台、养心殿内三希堂、坤宁宫内洞房、储秀宫内景。

6. 《故宫祥瑞动物》全套10枚。书号:ISBN7-80047-039-3。1987年紫禁城出版社。内容:御花园承光门内鎏金铜象、体和殿前铜凤、储秀宫前铜鹿、太和殿丹陛上的铜龟、慈宁门前鎏金麒麟、乾清门前鎏金铜狮、太和门前铜狮(可制极限片)、太和殿丹陛上的铜鹤、储秀宫前铜龙、雨花阁屋脊镀金铜龙。

7.《故宫》全套20枚。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出版。星达印刷有限公司印刷。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一九九三年六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书号:故宫ISBN 7—80047—151—9/j•77。定价:10元。内容:宁寿宫花园内祈赏亭、养心殿内三希堂、乾清门广场、透过皇极门看九龙壁、宁寿宫花园内祈赏亭内流杯渠、御花园内万春亭、珍妃井、御花园内堆秀山、保和殿后大石雕、乾清宫内宝座、坤宁宫内洞房、养心殿正间宝座、铜鹤、宫殿之海、大石雕细部(二龙戏珠)、太和殿、太和殿内藻井、交泰殿内大自鸣钟、养心殿东暖阁“垂帘听政”处、太和殿内景。(注:彩色摄影豪华片,尺寸规格150×100mm。)

8.《故宫》全套20枚。摄影:胡锤。题字:董正贺。编辑设计:郑志标。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出版(北京景山前街故宫博物院内)。星达印刷有限公司印刷。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1993.6.第一版第二次印刷。内容:宁寿宫花园内祈赏亭、养心殿内三希堂、乾清门广场、透过皇极门看九龙壁、宁寿宫花园内祈赏亭内流杯渠、御花园内万春亭、珍妃井、御花园内堆秀山、保和殿后大石雕、乾清宫内宝座、坤宁宫内洞房、养心殿正间宝座、铜鹤、宫殿之海、大石雕细部(二龙戏珠)、太和殿、太和殿内藻井、交泰殿内大自鸣钟、养心殿东暖阁“垂帘听政”处、太和殿内景。(大封套)

9.《故宫》全套20枚。摄影:胡锤。题字:董正贺。编辑设计:郑志标。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出版(北京景山前街故宫博物院内)。星达印刷有限公司印刷。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1993.6.第1版第3次印刷。内容:宁寿宫花园内祈赏亭、养心殿内三希堂、乾清门广场、透过皇极门看九龙壁、宁寿宫花园内祈赏亭内流杯渠、御花园内万春亭、珍妃井、御花园内堆秀山、保和殿后大石雕、乾清宫内宝座、坤宁宫内洞房、养心殿正间宝座、铜鹤、宫殿之海、大石雕细部(二龙戏珠)、太和殿、太和殿内藻井、交泰殿内大自鸣钟、养心殿东暖阁“垂帘听政”处、太和殿内景。(大封套)

10.《紫禁城》[大封套图:坤宁宫东暖阁内景]全套10枚。新世界出版社出版发行。深圳现代彩印有限公司印刷。ISBN 7-80005-221-4/j•052。1993年第一版。1993年第一次印刷。内容:养心殿前殿/故宫、养心殿后殿/故宫、养心殿东暖阁/故宫、太和殿/故宫、皇后座席/故宫、长春宫/故宫、储秀宫/故宫、天井/故宫、坤宁宫/故宫、交泰殿/故宫。

11.《故宫藏画》全套10枚。ISBN 7-80005-222-2/j•053。1993年第一版。1993年第一次印刷。新世界出版社出版发行,深圳现代彩印有限公司印刷。内容:对弈、浴马图、浴马图、宫妓图、韩熙载夜宴图、韩熙载夜宴图、韩熙载夜宴图、康熙御赏万寿图、观赏名画、步辇图。

12.《故宫》全套10枚。北京市邮政局印制。内容:故宫太和殿、故宫太和门、故宫乾清门、故宫交泰殿、故宫一角、故宫御花园、故宫神武门、故宫养心门、故宫乾清宫、故宫角楼。(注:彩色摄影布纹版片,尺寸规格148×100mm。另一套是普通纸)

13.《故宫 第2辑》故宫博物院编。中国科学院印刷厂印刷。文物出版社出版。各地新华书店经销。1973年7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统一书号:7068•293(50开,12张)。定价:0.65元。内容:承光门铜像、太和门铜狮、乾清门铜缸、太和殿日晷、乾清宫嘉量、太和殿铜龟、太和殿铜炉、皇极门九龙壁、太和殿铜鹤、保和殿后云龙阶石、御花园铜炉、御花园铜麒麟。(注:彩色摄影片,尺寸规格150×100mm,片名只用汉字书写。)

14.《故宫博物院藏工艺品选(一)》(玉器、料器)全套10枚。故宫博物院编。文物出版社编辑出版。中国国际书店发行。1978年2月 中国 北京。书号:87-CE-263。封面:清乾隆 嵌宝石鱼式翠玉盒 长24.8厘米。内容:明 弦纹玛瑙炉、 明 陆子冈款梅花纹茶品花插、 清乾隆 嵌宝石白玉碗、清中期 鹅式青玉水丞、清乾隆 婴戏纹碧玉山子、清乾隆 双耳黄玉盖瓶、清中期 白菜式翡翠花插、清乾隆 活环水晶瓶、清乾隆 荷花纹陶红料缸、清乾隆 花卉纹套天蓝料瓶。

15.《故宫博物院藏工艺品选(二)》(漆器、珐琅)全套10枚。故宫博物院编。文物出版社编辑出版。中国国际书店发行。1978年2月 中国 北京。书号:87-CE-264。封面:清乾隆 嵌螺甸朱漆攒盒 高10.5厘米。内容:明永乐 牡丹纹剔红盖碗、明宣德 林檎鹂鸟纹剔彩盒、明宣德 牧牛图剔红盘、明宣德 花鸟纹剔红提盒、清中期 金漆三层套盒、明宣德 掐丝珐琅花觚、明景泰 掐丝珐琅龙耳瓶、清康熙 画珐琅小瓶、清雍正 画珐琅三足炉、清乾隆 掐丝珐琅多穆壶。

16.《故宫博物院藏工艺品选(三)》(雕刻、镶嵌、编织)全套10枚。故宫博物院编。文物出版社编辑出版。中国国际书店发行。1978年2月中国 北京。书号:87-CE-265。封面:明 尤通款犀角槎杯 高11.7厘米。内容:明 濮仲谦款松树纹竹雕壶、明嘉靖 马纹犀角杯、 清乾隆 人物纹竹雕笔筒、清乾隆 嵌玉棕竹盒、清中期 黄杨木雕葫芦 、清乾隆 牙雕挂灯、清中期 牙雕花篮纹插屏、清乾隆 花果纹紫檀镶嵌盒、清中期 丝竹编织提篮、清中期 牙丝编织纨扇。

17.《故宫建筑》(第一集)全套10枚。1958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1963年1月第一版第三次印刷。故宫博物院。内容:太和殿、乾清门、承光门、弘义阁、斋宫、承乾宫、太极殿、慈宁宫、紫禁城角楼、太和门铜狮。(注:彩色摄影无格片,尺寸规格140×90mm,四周有白色边框,边框下写有片名。)

18.《故宫建筑》(第二集)全套10枚。1958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1963年1月第一版第三次印刷。故宫博物院。内容:天安门、午门、太和门、中和殿丹陛栏板、乾清宫、文渊阁、九龙壁、宁寿门、养心门、雨花阁。(注:彩色摄影无格片,尺寸规格140×90mm,四周有白色边框,边框下写有片名。)

19.《故宫建筑》(第三集)全套10枚。1957年1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1963年2月第一版第二次印刷。故宫博物院。内容:太和殿前铜鹤、铜龟、嘉量、铜鼎、慈宁门前铜麒麟、乾清宫前江山社稷、日晷、承光门内铜像、钦安殿前神亭、天一门前铜炉。(注:彩色摄影无格片,尺寸规格140×90mm,四周有白色边框。)

20.《故宫建筑图片(第一集)》全套10枚。一九五四年故宫博物院编。内容:1.太和门铜狮、2.太和殿侧面、3.弘义阁、4.乾清门、5.承光门、6.斋宫、7.承乾宫、8.太极殿、9.慈宁宫、10.紫禁城角楼。(注:彩色摄影无格片,尺寸规格140×90mm,四周有白色边框,边框下写有序号和片名。)

21.《故宫建筑图片(第二集)》全套10枚。一九五六年故宫博物院编印。内容:天安门、午门、太和门、太和殿、文渊阁、九龙壁、宁寿门、养心门、雨花阁、中和殿丹陛栏板。

22.《故宫建筑图片(2)》全套10枚。 56年故宫博物院版。内容:天安门、午门、太和门、太和殿、承光门、文渊阁、九龙壁、宁寿门、养心门、雨花阁。(注:与上一套同名同图,编号形式不同。)

23.《故宫珍品包装艺术》全套12枚。中国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监制。内容:《威弧获鹿图》画套、竹根雕芒果形御制诗文盒、黑漆木匣“大清帝国之玺”、红雕漆五屉“御制诗花卉紫毫笔”匣、红雕漆文房用具套装、蓝地錾金云龙纹印匣、识文描金银花卉纹方套盒、铜镀金佛窝、楠木盒套装檀香佛龛及银镀金组供、花梨木蟠螭纹镂空提梁食挑盒、香水瓶铜架装、乾隆大阅胄盒。〔注:彩色摄影片,尺寸规格165×104mm。〕

24.《紫禁城》全套10枚。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北京建国门内大街甲九号)。1998年4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印数:20,000-40,000。统一书号:125032•1139。售价000001000(即10元)。内容:鸟瞰神武门、太和门和金水桥、御花园内长春亭、紫禁城角楼、故宫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养心门、乾隆画像、乾清门前鎏金铜狮、太和殿内景。

25.《紫禁城》[封面:太和殿]。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北京建国门内大街甲九号)。全套10枚。1996年4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印数:20,000-40,000。统一书号:125032•1140。售价00000600(即10元)。内容:鸟瞰神武门、太和门和金水桥、御花园内长春亭、紫禁城角楼、故宫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养心门、乾隆画像、乾清门前鎏金铜狮、太和殿内景。[注:此套可能是盗版]

26.《故宫珍宝馆藏品选》[封面:一条龙]故宫博物院编。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印刷。全套10枚。内容:明 万历 凤冠、清 康熙 金编钟之一——黄钟、清 乾隆 金塔、清 乾隆 稠龙袍、清 乾隆 金玺“天子之宝”、清 乾隆 珍珠梅花金瓶、清 乾隆 翡翠“太平有象”磐、清 乾隆 请玉水仙盆景、清 乾隆 金佛像、清 嘉庆 “金瓯水固”金杯。

27.《故宫》[封面:太和殿]全套10枚。中国世界语出版社。北京博诚印刷厂。北京市邮政管理局监制9857。1997年(50开)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定价:01000。统一书号:825052.245。编辑:望天星。摄影:高明义、罗文发、胡锤、牛蒿林、望天星、李玉维。内容:乾清宫、太和殿内景、畅音阁-戏楼、保和殿、角楼、午门-故宫正门、太和门、御花园、故宫鸟瞰、太和殿。[注:1997年(50开)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片后的邮政编码框是黑色; 1998年(50开)第二次印刷,片后的邮政编码框是红色。]

28.《故宫》[封面:太和殿内景]全套10枚。中国世界语出版社出版。外文印刷厂印刷。1994年(50开)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编号:85052•222。定价:003700。编辑:姜尚礼、王一川。摄影:陈志安、任诗吟、林京。翻译:邵海明、郝宝禄、王郁。设计:姜尚礼、甘星华。内容:角楼、交泰殿内景、储秀宫寝宫、慈禧着色照、鎏金狮子、畅音阁大戏台、西二长街夜景、神武门、翊坤宫、皇极殿。

29.《故宫(内景)》[封面:太和殿内藻井]全套10枚。文物出版社出版。精美印刷厂印刷。新华书店发行。统一书号:8086•1435。定价:1.00元。内容:太和殿内景、中和殿内景、乾清宫内景、交泰殿内景、坤宁宫东暖阁内景、养心殿内景、养心殿东暖阁垂帘听政处、养心殿后皇帝卧室东里间、养心殿西间—闻名书苑的三希堂、长春宫正间内景。

30.《故宫》[封面:太和门和金水桥] 全套10枚。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出版总发行。北京利丰雅高长城印刷有限公司印刷。1996年3月第1版第3次印刷。编号:ISBN7-80501-185-0/j•180。定价:000320。条形编码:9 787805 0111851。内容:故宫角楼、慈禧太后油画像、故宫交泰殿、太和殿金銮宝座、故宫御花园、乾清宫内景、故宫养心门、故宫雨花阁、坤宁宫内景、太和殿。

31.《故宫》[大封套图:太和殿] 全套10枚。china today press。东城、崇文新华书店发行。编号:(京)新登字132号 85072•2。内容:紫禁城角楼、储秀宫东间内景、御花园内长春亭、太和殿前的铜龟、养心殿正殿、太和殿宝座、养心殿东暖阁、三大殿、从景山远眺神武门、少一枚

32.《故宫钟表》[封图:故宫钟表]全套10枚。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建内大街甲九号)。责任编辑:杨茜。美术编辑:夏至。译文:孟宪玉。书号:85032•1381。定价:3元。内容:故宫藏钟表、故宫藏钟表、故宫藏钟表、故宫藏钟表、故宫藏钟表、故宫藏钟表、故宫藏钟表、故宫藏钟表、故宫藏钟表、故宫藏钟表。

33.《故宫》[大封套图:故宫角楼] 全套10枚。海南出版社出版。统一书号:880590•019。内容:乾清宫内景、太和殿、故宫铜狮、故宫角楼、故宫鸟瞰、乾清宫、御花园雪景、太和殿宝座、太和殿内景、云龙阶石。

34.《紫禁城》[封图:角楼]全套10枚。紫禁城出版社出版(北京故宫博物院内)。北京胶印二厂印刷。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一九八六年四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书号:8314•022。定价:一元。摄影:胡锤、宗同昌。内容:养心殿东暖阁——垂帘听政处、养心殿正殿、御花园养性斋、太和殿、太和殿宝座、角楼、畅音阁、坤宁宫喜房、雨花阁、养心殿后寝宫。

35.《中国古皇宫》[大封套图:故宫鸟瞰]全套15枚。香港心源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精美彩色印刷有限公司制版印刷。1997年1月第1版。1997年1月第1次印刷。编号:ISBN-962-8065-45-9•dj / 。定价:000550。编著:胡维标, 责编:沈平。内容:乾清宫正殿、世宗宪皇帝朝服像、雨花阁内景、坤宁宫洞房喜床外侧挂的“五彩百子帐”、储秀宫东阁内景、钦安殿内景殿内供奉道教真武大帝、故宫俯瞰全貌、午门和金水河、钟表内陈列的钟表、慈禧像、天安门广场面积4.4万平方米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城楼一角、明清两朝皇城的正门——天安门、太和殿。

36.《故宫》(3)全套10枚。1977年6月文物出版社出版。内容:养性斋、绛雪轩、万春亭、千秋亭、钦安殿、堆秀山、天一门铜炉、浮碧亭一角、漱芳斋、浮碧亭。

37.《故宫》全册12枚。故宫博物院编。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地址:北京东长安街六号。1979年第一版。,印数:100000。书号:(汉、英)8179 . 039。定价:00200。内容:太和殿、太和殿内景、太和殿宝座、太和门前铜狮、保和殿后的云龙阶石、乾清宫、养心殿——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地方、长春宫、储秀宫、坤宁门、御花园千秋亭、角楼。〔注:彩色摄影册式片,尺寸规格147×99mm。〕

38.《故宫》[封图:神武门]全套30枚。文物出版社编辑出版(北京五四大街29号)。文物出版社印刷厂印刷。1982年5月。编号:806 8 .907。内容:午门(俗名五凤楼)——紫禁城的正门、太和门和金水桥、太和门铜狮、太和门近景、太和殿近景、太和殿内景——明、清皇帝登极坐天下的宝座、太和殿内巧夺天工的藻井、中和殿近景、中和殿内景、乾清门、乾清宫近景、乾清宫内景——清代皇帝召见臣工举行内廷受贺 赐宴礼仪活动的地方、交泰殿内景——陈列乾隆十三年选定分别用于政治、经济、军事、司法、外交等方面的廿五颗宝玺、坤宁宫东暖阁——清代皇帝结婚时的洞房、养心殿正间内景——清雍正以后,皇帝居住和处理军政大事的地方、养心殿东暖阁——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地方、养心殿后皇帝卧室东里间——皇帝寝室中的龙床、养心殿西间——闻名书苑的三希堂、长春宫近景、长春宫西间——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储秀宫正间的内景、体和殿近景、斋宫、漱芳斋院内小戏台、雨花阁、御花园绛雪轩琉璃花坛、御花园千秋亭、御花园浮碧亭、御花园堆秀山御景亭、御花园承光门。〔注:彩色摄影片,尺寸规格149×99mm。〕

39.《御花园》全套11枚。紫禁城出版社出版。北京故宫博物院内。北京胶印二厂印刷。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一九八六年三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书号:8314 . 042。定价:1.20元。内容:园东之浮碧亭(封图)、园东之万春亭、园西之井亭、钦安殿、天一门雪景、承光门西侧镀金铜像、延晖阁花坛上的石荀 翠竹与墨牡丹、通向后三宫的坤宁门、养性斋前叠山雪景、绛雪轩琉璃花坛、园西之澄瑞亭(应该是:园东之浮碧亭)。〔注:彩色摄影片,尺寸规格147×99mm。〕

40.《御花园》[封图:万春和浮碧亭]全套5枚。故宫博物院编。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地址:北京东长安街六号。1979年第一版。印数:50000。书号:(汉、英)8179•040。内容:银装素裹的千秋亭、翠峦叠嶂的堆秀山、山石嶙峋中的养性斋、雄踞天一门前的鎏金铜麒麟、四神祠外古柏森森。〔注:彩色摄影片,尺寸规格145×99mm。〕

41.《故宫藏清代帝后服饰》全套15枚。紫禁城出版社出版(北京景山前街故宫博物院内)编 出版。ISBN7-80047-418-6 J.204。定价:15:00元。撰文、翻译:罗文华。摄影:刘志岗、马晓旋。责任编辑:万均。北京瑞宝画中画印刷有限公司印制。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开本 787×1092 1/45。2003年3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印数:1-5000册。内容:石青色纱绣四团金龙衮服(皇帝祭祀用)、明黄色纳纱彩云金龙单朝袍(皇帝朝会用)、大红色缎绣彩云金龙袷(jiá)朝袍(皇帝祭祀用)、蓝色缂丝彩云金龙袷朝袍(皇帝祭祀用)、明黄色缎绣彩云金龙皮龙袍(皇帝吉庆用)、明黄色缎绣彩云金龙袷朝袍(皇后朝会用)、石青色缎绣彩云金龙袷朝褂(皇后朝会用)、石青色缂丝彩云金龙袷朝褂(皇后朝会用)、明黄色缂丝八团彩云金龙夹龙袍(皇后吉庆用)、石青色缂丝八团龙褂(皇后吉庆用)、雪灰色缎绣四季花卉绵袍(后妃日常用)、浅绿色缎绣博古花卉绵袍(后妃日常用)、明黄色缎绣葡萄蝶袷衬衣(皇后日常用)、藕荷色缎绣折枝藤萝袷衬衣(后妃日常用)、红色绸绣蝶金双喜单氅衣(后妃日常用)。〔注:彩色摄影片,尺寸规格155×99mm。〕

42.《故宫藏传佛教造像》全套15枚。紫禁城出版社出版(北京景山前街故宫博物院内)编 出版。ISBN 7-80047-418-6 J.204。定价:15:00元。撰文、翻译:罗文华。摄影:刘志岗、马晓旋。责任编辑:万均。北京瑞宝画中画印刷有限公司印制。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开本 787×1092 1/45。2003年3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印数: 1-5000册。内容:大持金刚、坐像触地印释迦牟尼佛、双身大威德金刚、双身十二臂上乐金刚、持噶布拉喜金刚、无量寿佛、阿閦佛、立像无量寿佛、转轮王坐莲花手观音菩萨、转轮王坐莲花手观音菩萨、立像弥勒菩萨、白度母、立像度母、智行佛母、六臂大黑天。〔注:彩色摄影片,尺寸规格155×99mm。〕

43.《故宫》(建筑)全套10枚。1985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精美印刷厂印刷。新华书店发行。统一书号:8068.1434。定价:1.00元。内容:太和门和金水桥、太和殿近景、太和殿远景、乾清门、乾清宫、御花园养性斋前山石、御花园内万春亭、御花园内浮碧亭、承光门、角楼。〔注:彩色摄影片,尺寸规格149×100mm。〕

44.《故宫》全套10枚。韩若峰 编,○c外文出版社,外文出版社出版(中国北京百万庄路24号)邮政编码 100037,天时印刷(深圳)有限公司印刷995年(32开)第一版(汉、英、日)ISBN 7-119-01748-9/J•1283(外)定价:01800。内容:天安门、神武门、角楼、午门、太和殿、乾清宫内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御花园万春亭、太和殿内景、深宫长街。〔注:彩色摄影片,尺寸规格150×100mm。〕

45.《故宫》全套10枚。[封图:午门]。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版权所有。翻版必究。1998年4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统一书号:880105•12。内容:鸟瞰神武门、紫禁城、大浮雕、御花园内长春亭、铜亭、香炉、紫禁城角楼、保和殿内景、太和殿、保和殿内景。〔注:彩色摄影片,尺寸规格150×99mm。〕

46.《御花园》全套12枚。[封图:千秋亭]紫禁城出版社编。紫禁城出版社出版。(北京景山前街故宫博物院内)北京京华彩色包装印刷厂印刷。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1998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1-10000册。ISBN7-80047-285-X/J.141。责任编辑:陈坡。摄影:林京。封面设计:郑志标。内容:乾隆花园碧螺亭、乾隆花园一角、乾隆花园景祺阁、乾隆花园古华轩、乾隆花园禊赏亭、御花园天一门、御花园堆秀山、御花园内花池、御花园内石子路、御花园一角、御花园内鎏金铜亭、御花园千秋亭。〔注:彩色摄影片,尺寸规格150×101mm。〕

47.《故宫》全套10枚。[封图:神武门]。 Hong Kong Inspiration Art Press。书号:ISBN-962-8065-45-9/J06.0010。内容:养心门、故宫角楼、故宫鸟瞰、钦安殿、养心殿、储秀宫、天球仪、故宫全景、故宫太和殿、午门鸟瞰。规格:151×101mm。

48.《故宫》全套10枚。 [封图:金水桥和太和门]。海洋出版社 出版。(10008)北京海淀区大慧寺路8号)。北京新华彩印厂印刷。1999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印数:1 – 2000。统一书号:5027-1422。责任编辑:王兆辉。装帧设计:王兆辉。封面题字:张崇范。摄影:赵军、张大明。文字:张大明。内容:乾清宫、故宫雪景、午门、御路石雕、镏金狮子(铜狮)、乾清宫内景、角楼、宫廷内设计精巧的通道、太和殿、三大殿四周的护栏 望柱。〔注:彩色摄影片,尺寸规格148×98mm。〕

49.《故宫风景油画》全套8枚。紫禁城出版社出版(北京故宫博物院)。文物出版社印刷厂印刷。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一 九九O年九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ISBN 7-80047-099-7/J•51。定价:2.00元。绘画:李剀。摄影:林京。黄昏、螭首、雄狮、紫禁城、逆光、宫门、晨光、夕阳。〔注:彩色绘画片,尺寸规格148×98mm。〕

50.《故宫博物院藏陶瓷选(2)》全套10枚。故宫博物院编。文物出版社出版。中国国际书店发行。1978年2月 中国 北京。书号:87-CE-247。封面:宋 黑釉剔花瓷瓶 高24、口4.3厘米。封套上有目录。内容:宋 定窑孩儿瓷枕、宋 汝窑瓷樽、宋 官窑弦纹瓷瓶、宋 钧窑瓷花盆、宋 龙泉窑双耳瓷瓶、宋 青白瓷刻花瓶、宋 登封窑双虎纹瓷瓶、宋 龙泉窑瓷壶、宋 青花釉花卉纹瓷盖罐、宋 兰釉白龙纹瓷盘。〔注:彩色摄影片,尺寸规格149×99mm。〕

③ 关于梅花的现代诗!

1、梅花

作者:纪材尚 现代

冰天雪地里

谁高举火把

带人们向春进发

刺骨寒风下

谁抛洒暗香

惹众花草竞发芽

梅花呀

你鞠躬尽瘁

终将自己的青春年华

化作初春的第一抹朝霞

2、覆雪之下白色的梅花

作者:蝶衣 现代

覆雪之下

白色的梅花

它的美妍 白色而神秘

泥土里凝然静止

谁听着它曾追慕着阳光

热烈的声音 多么切望

周遭惟是寒烟漠漠

忧伤的殇逝之灵

返回原野上 只有徒劳无奈

昏黄朦胧里 永桓孤独在

终是无望

在映满星子微光

水边雪地里

灵魂已然下沉

3、梅花

作者: 真情独钟 现代

在百花凋零的时候

唯有她开的十分妍丽

独占了花园里的景色

使冬日的园林显出勃勃的生机

她那疏落有致的影子

横斜地倒映在清浅的水里

清清的,淡淡的幽香

在朦胧的月色中飘飞

寒空中飞翔的小鸟啊

总爱偷看她的丽容美姿

粉蝶若晓她有这般的香气

定会高兴得如醉如痴

幸好我可以写上几句诗

成为她的亲密的伴侣

她根本不需要击板唱歌

更不要些庸俗的酒徒

玷污她高洁的身姿

4、一树梅花

文/范彩萍 现代

问路的寒风吹倒了树叶

吹皱湖水和天上的云朵

哦,还有你加快的脚步

多好,一树梅花开在路边

守着记忆的你开成其中一朵

我在香气里寻觅

寻那年,我们并肩走在早春二月

我的长发绕过你的耳畔

现在,我在写一首诗

写一朵一朵香气从冬天

脱颖而出

写到你时

我又盛开了一次

5、初度春梅花

文/小孩

乍暖

轻寒

风、把枝头的梅花弄醒

那被丢下的几朵雪片

融化、轻抚柔柔花蕾

你来了、一双穿过严冬的手

将香风舞动

淡雅的清晨

芙蓉出水

高傲的开放

把春的缠绵绽放在晨光

你亭亭娜娜

轻述春笑暖

渡步嗅香颜

老树

梅花

春来报、春的红

写一首诗

围着花树放飞高喊

在温柔的花雨里

沉淀馨香

追梦远方

寻觅那一朵红艳艳的深情

思、一朵红梅映眸中

似心动

破寒冬、品春风

追那梅花半树红

6、梅花中国

文/杨炳阳 现代

以伟人的姿态君临天下

满树希望在风雪和红岩上摇曳

一个寒冷而向阳的春天

枝干曲折缔结

历史最有名的都会和城池

自红旗的经纬中香透中国

在长城的每一个垛口喷薄喷薄

于是自远古的战场

自青铜雨的图腾中

传来最原始的奋争与呐喊

最美的国色最浓的天香

排成每一片天空每一块土地

每一次崭新崭新的生命

从此天下最辉煌的国土上

梅树生长永新生长

历史最高大的城楼上

梅花开放蓬勃兴旺

④ 画中国画梅花时红梅的颜色怎么调

朱膘和曙红就可以了,最基本的是红、黄、蓝三种,称为原色。以这三种原色按不同比回例调配混答合而成的另一种颜色,称为复色,例如红+黄=橙;蓝+绿=青;橙色和青色称为复色。

在配色中,加入白色将原色或复色冲淡,就可得到“饱和度”不同的颜色;加入不同分量的黑色,可得到“明度”不同的各种色彩。补色加入复色中会使颜色变暗、甚至变为灰色或黑色。



(4)梅花铜鹿扩展阅读:

中国画起源古代,象形字,奠基础;文与画在当初,无歧异,本是一个意思。我国夙有书画同源之说,有人认为伏羲画卦、仓颉造字,是为书画之先河。文字与画图初无歧异之分。

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产物,陶器分黑陶、白陶和彩陶。在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彩陶上,画有互相追逐的鱼,跳跃的鹿。甘肃永靖出土的一件摹拟船形的陶壶,使我们如身处岸边,情景历历;

还有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发现的舞蹈彩盆上,绘有三组五人携手踏歌图,表现出青春的活力,它是研究中国画史的根源。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辛店和龙山诸文化遗址中,发现了我国最早的青铜器,它是器物,又是工艺美术品。

常见的青铜器饰纹,有晏吞纹、云雷纹、夔纹、龙纹、虎纹等,也有用人体作为装饰的花纹。双夔合成的容谷纹,尾部多上卷,极富美观。

⑤ 描写梅花的诗句

墨梅
墨梅•王冕(元)
吾家洗砚池边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流清气满乾坤。

译文:
我家画中洗砚池边的梅树,花开朵朵,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美好,只要留下充满乾坤的清香之气。

疑难点注释: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②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

[注释]
1. 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2. 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3.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漠、浓墨、焦墨。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
4.清气:清香的气味。
5.乾坤:天地。
[简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妍,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墨梅]单用墨画的梅花。 [池头]池边。 [洗砚(y4n)池]洗毛笔、砚台的池塘。[淡墨痕]淡黑色的痕迹,指花的颜色。[清气]清香的气味。[乾(qi2n)坤(k&n)]指天地。
诗意:
这幅画画的是我家洗砚池旁边的一棵树,每一朵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黑色,没有鲜艳的色彩。我不需要别人夸它颜色多么漂亮,只要它能在天地之间留下清淡的芳香。

一“淡”一“满”尽显个性
——《墨梅》赏析
梅花,开放在万花凋零的严寒季节,她傲冰斗雪既有清肌玉骨的仙姿,又能先于众花报春,寒气愈重,其清香愈加芬芳。因此古人常把她作为坚强品格和高贵气节的象征。本课的墨梅,指只用水墨不用颜色画成的梅花,看上去十分的高雅大方。本诗作者王冕是元末明初人,被称为“画梅圣手”。这是一首作者自己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诗中所描写的墨梅劲秀芬芳、卓然不群。
古人写诗,注重炼字。诗中(亦指画中)的梅花生长在作者日日洗涤笔砚的池水边,那一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墨痕。一、二两句运用白描手法写梅花的形态,一个“淡”字既道出画梅花的技法,又刻画出梅花朴素淡雅、傲立于严寒的风骨,令人耳目为之一新。
再看末句,诗人为什么特别爱画不着颜色的淡墨梅花呢?原来他并不希罕那些庸俗的人们夸奖梅花的颜色艳丽,只求保留那清新的香气充塞在天地之间。一个“满”字,不仅传神地写出了梅香的充盈激荡,而且使得诗人人格魅力的凸现与辐射分外的耀眼!这种不流于世俗、傲骨铮铮的气节正是作为诗人的王冕的志趣所在,这种不追求虚浮绮丽的外表而钟情于梅花精神的表现方法正是作为画家的王冕的巧夺天工之处。
“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人们是这样称赞王冕的。现实中的王冕与他笔下的梅花一样,坚贞不屈、孤芳自赏。相传由于王冕的画画得特别的好。当地的县官和一个有权势的大财主慕他之名,几次想见他都遭到了拒绝,最后,当县官亲自下乡见他时,他听到消息后赶紧躲了起来,又让县官吃了闭门羹。因而《墨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在这首诗中,一“淡”一“满”尽显个性,一方面,墨梅的丰姿与诗人傲岸的形象跃然纸上;另一方面令人觉得翰墨之香与梅花的清香仿佛扑面而来!从而使“诗格”、“画格”、人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小连接——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乾坤万里香。
梅的创始,和文学有密切关系,先是北宋林和靖、苏东坡等诗人热情地歌颂梅花的丰神和风骨,使人们对梅花产生了无限珍爱的感情,“无声之诗”的画继之而起,侮花也就成为画坛上盛极一时的题材了。

当时对画梅最有创造和贡献的当推释仲仁和扬补之。仲仁又名华光和尚,一日,他因月光映梅影于窗纸上而得到启发,创作了用浓浓淡淡的墨水晕染而成的所谓墨梅。

王冕正是接受了华光、扬、汤一派的传统,孜孜不倦地学习梅花谱和梅花篇,在这基础上,发挥了他的艺术才能。

王冕的墨梅,是和他的思想感情分不开的。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此诗最大的特点是托物言志。
诗先在一、二句描绘墨梅的形象,然后在三、四两句写墨梅的志愿,一个外表虽然并不娇妍,但内在气质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形象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
我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七律·悼止斋王先生 其二
元·王冕
文采风流今已矣,夫何能见紫芝眉?

中天气黯星河惨,南国春寒草木悲。

政事堂堂传两省,论谈娓娓动诸司。

老成如此多关系,青琐诸公泪亦垂。

七律·悼止斋王先生 其三
元·王冕

三月燕山听子规,追思令我泪垂垂。
虽然事业能经世,可惜文章未际时。
霜惨晴窗琴独冷,月明秋水剑双悲。
山河万里人情别,回首春风说向谁?

七律·即事 其一
元·王冕

滦水城头六月霜,东华门外草皆黄。
旌旗影动千官惨,斧钺光沈万马忙。
青象不将传国玺,紫驼只引旧毡房。
诸郎不解风尘恶,争指红门入建章。

七律·即事 其二
元·王冕

白草黄沙野色分,古今愁恨满乾坤。
飞鸿点点来边塞,寒雪纷纷落蓟门。
风景凄凉只如此,人情浇薄复何论。
知机可有桑乾水,未入沧溟早自浑。

七律·纪梦
元·王冕

十有一月三十夜,清梦忽然归到家。
对母徐徐言世事,呼儿故故问生涯。
庭前修竹不改色,溪上老梅都是花。
起坐山窗听茶鼎,又思风雨客三巴。

七律·会友
元·王冕

昨夜朔风吹地动,起看长剑雪花明。
读书空堕英雄泪,得酒时浇磊块情。
相见抵须言客况,论交殊不愧前盟。
汉家四海承平久,何必区区论贾生。

七律·过渔浦
元·王冕

十八里河船不行,江头日日问潮生。
未同待诏于金马,却异看花在锦城。
万里春风归思好,四更寒雨一灯明。
故人湖海襟怀古,能话旧时鸥鹭盟。

七律·即景
元·王冕

江北春深野草芳,江南春浅柳枝黄。
凫鸥得水竞出没,寒雀受风相颉颃。
适意漫提如意舞,醒时不异醉时狂。
昨朝孺子拦街笑,笑杀人间马子长。

七律·送宇文子贞
元·王冕

郊居暂辍簿书劳,尚植忠良翊圣朝。
风月一坛光滟滟,天人三策锦飘飘。
清声足重江潮望,直笔宁辞馆阁招。
洛下诸郎竞才俊,岂能无意说渔樵?

七律·次韵 其一
元·王冕

老吾濩落忘机久,江湖鸥鸟弗猜疑。
黄花围宅如元亮,白雪满床无子期。
身后虚名定何益,世间多事不须知。
故人有约来招隐,莫待秋风老桂枝。

七律·次韵 其二
元·王冕

野人住处无车马,门外蓬蒿抵树高。
石脚云生三伏雨,屋头松撼五更涛。
田园入画真堪笑,薪水供厨只自劳。
匣底豪曹苔欲满,夜来忽作老龙号。

七律·雨中遣兴 其一
元·王冕

黯黯阴阴没大荒,髑髅无语剑生芒。
青山有梦客千里,明月故人天一方。
鹿走平原沙莽莽,龙飞沧海雨浪浪。
相望多少相思意,倚遍危楼尚慨慷。

七律·雨中遣兴 其二
元·王冕

故人何日是归年,又听刚风洗瘴烟。
骄马北驰沙似雪,冥鸿南去水如天。
莫愁弦绝蒲萄馆,且喜歌生□□田。
好在岳阳楼上望,洞庭明月正婵娟。

七律·雪后
元·王冕

今日登高不见山,乾坤混混太清寒。
旧时月色无人识,新岁梅花正好看。
多苦将军居塞北,更怜羁客在长安。
老夫欲语不忍语,倚遍危楼十二阑。

七律·满目青山轩
元·王冕

满目青山似画图,道人于此即安居。
不知世上功名好,但觉门前车马疏。
风月四时同笑傲,乾坤千古一蘧庐。
我生亦有林泉癖,欲老衡茅愧不如。

七律·次韵
元·王冕

生民日日叹零丁,惟听中朝说太平。
万里江山云莽荡,五更风雨剑悲鸣。
桓温岂解知王猛,徐庶从来识孔明。
箫管莫吹关塞曲,野花闲草不胜情。

七律·竹西轩
元·王冕

青山隐隐带江流,江上轩窗面面幽。
来客不辞三径雨,乘凉常得四时秋。
青天影动朝阳凤,落月光移隔水楼。
夜半梦回环佩响,却疑歌吹在扬州。

七律·江月楼
元·王冕

永嘉城郭如斗样,魁峰兰若倚青霄。
江空月色上楼白,风挟海声连地摇。
高僧居此兴不浅,闲客登临思亦饶。
我欲与君飞舞去,更呼仙子共吹箫。

七律·林壑亭
元·王冕

会稽林壑东南胜,结构新亭亦壮哉。

树密不知云出没,山深常听水喧豗。

清幽可许渔樵隐,游赏岂无王谢来?

我欲题诗追李杜,风流不是出群才。

七律·送僧归闽
元·王冕

九月三吴树叶红,闽中浑未觉秋风。
上人忽动乡关念,对客莫辞途路穷。
白发岂无诸老在?青山还与旧时同。
到家检点经行处,应喜庭松雨露浓。

作品注释
注释:
[1]清气:清香之气。
[2]颜色:指水墨画梅花的淡淡的墨色。

代:元
作者:王冕
作品:梅花
内容:

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滴。
年代:元
作者:王冕
作品:墨梅
内容:
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年代:元
作者:王冕
作品:白梅
内容:

冰雪林中著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发,
散价乾坤万里春。

⑥ 颐和园里每个景物的资料,越全越好!!!

颐和园占地面积达293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

颐和园风景 (28张)
分组成。各种形式的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间,大致可分为行政、生活、游览三个部分。

以仁寿殿为中心的行政区,是当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会见外宾的地方。仁寿殿后是三座大型四合院:乐寿堂、玉澜堂和宜芸馆,分别为慈禧、光绪和后妃们居住的地方。宜芸馆东侧的德和园大戏楼是清代三大戏楼之一。
颐和园自万寿山顶的智慧海向下,由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宇坊,构成了一条层次分明的中轴线。山下是一条长700多米的“长廊”,长廊枋梁上有彩画8000多幅,号称 “世界第一廊”。长廊之前是昆明湖。昆明湖的西堤是仿照西湖的苏堤建造的。
万寿山后山、后湖古木成林,有藏式寺庙,苏州河古买卖街。后湖东端有仿无锡寄畅园而建的谐趣园,小巧玲珑,被称为“园中之园”。
颐和园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是举世罕见的园林艺术杰作。[5]

政治区
仁寿殿
仁寿殿(清漪园时名勤政殿),在乾隆与光绪两个历史时期均为皇帝临朝理政之所,其陈设主体布局大致相同,均为皇家宫殿特定的陈设形式。但陈设的物品各异,颐和园时期较清漪园时期陈设豪华很多。现殿内陈设中心部分沿续了光绪时期的原样,其余陈设略有变化,原殿内的文物、图书、家具,除在殿内展出外,大部分收入文物库房保存。[6]

生活区
乐寿堂
乐寿堂是颐和园居住生活区中的主建筑,原建于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被毁,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重建。乐寿堂面临昆明湖,背倚万寿山,东达仁寿殿,西接长廊,是园内位置最好的居住和游乐的地方。堂前有慈禧乘船的码头“乐寿堂”黑底金字横匾为光绪手书。乐寿堂庭院内陈列着铜鹿、铜鹤和铜花瓶,取意为“六合太平”。院内花卉植有玉兰、海棠、牡丹等,名花满院,寓“玉堂富贵”之意。[7]
玉澜堂
玉澜堂在仁寿殿西南临昆明湖畔而建,是一座三合院式的建筑。正殿玉澜堂坐北朝南,东配殿霞芬室,西配殿藕香榭。东殿可到仁寿殿,西殿可到湖畔码头,正殿后门直对宜芸馆。后檐及两配殿均砌砖墙与外界隔绝,是颐和园中一处重要的历史遗迹。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慈禧发动宫廷政变后,曾把主张变法的光绪皇帝囚禁于此,是光绪皇帝的寝宫。[8]
宜芸馆
宜芸馆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修。清漪园时为乾隆皇帝的书库,陈设精雅,颐和园时为光绪皇后隆裕的寝宫,由于建筑功能和主人身份的不同,陈设的布置有了很大变化。1979年,古建维修后,室内仅陈放家具。1992年,根据清漪园时的陈设档案布置陈设,整组院内陈列文物百余件。[9]

游览区
万寿山
万寿山属燕山余脉,高58.59米。建筑群依山而筑,万寿山前山,以八面三层四重檐的佛香阁为中心,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从山脚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形成了一条层层上升的中轴线。东侧有“转轮藏”和“万寿山昆明湖”石碑。西侧有五方阁和铜铸的宝云阁。后山有西藏佛教建筑和屹立于绿树丛中的五彩琉璃多宝塔。山上有景福阁、重翠亭、写秋轩、画中游等楼台亭阁。在居中部位建置一组体量大而形象丰富的中央建筑群。这组大建筑群包括园内主体建筑物──帝、后举行庆典朝会的“排云殿”和佛寺“佛香阁”。与中央建筑群的纵向轴线相呼应的是横贯山麓、沿湖北岸东西逶迤的“长廊”,共273间,全长728米,这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前山其余地段的建筑体量较小。
后山的景观是富有山林野趣的自然环境。除中部的佛寺“须弥灵境”外,建筑物大都集中为若干处自成一体,与周围环境组成精致的小园林。后湖中段两岸,是乾隆帝时摹仿江南河街市肆而修建的“买卖街”遗址。后山的建筑除谐趣园和霁清轩于光绪时完整重建之外,其余都残缺不全,只能凭借断垣颓壁依稀辨认当年的规模。谐趣园原名惠山园,是摹仿无锡寄畅园而建成的一座园中园。这组大建筑群包括园内主体建筑物——帝、后举行庆典朝会的“排云殿”和佛寺“佛香阁”。[10]
昆明湖
昆明湖是颐和园的主要湖泊,占全园面积的四分之三,约220公顷。南部的前湖区碧波荡漾,西望起伏、北望楼阁成群;湖中有一道西堤,堤上桃柳成行;十七孔桥横卧湖上,湖中3岛上也有形式各异的古典建筑。昆明湖是清代皇家诸园中最大的湖泊,湖中一道长堤──西堤,自西北逶迤向南。西堤及其支堤把湖面划分为三个大小不等的水域,每个水域各有一个湖心岛。这三个岛在湖面上成鼎足而峙的布列,象征着中国古老传说中的东海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西堤以及堤上的六座桥是有意识地摹仿杭州西湖的苏堤和“苏堤六桥”。西堤一带碧波垂柳,自然景色开阔,园外数里的玉泉山秀丽山形和山顶的玉峰塔影排闼而来,被收摄作为园景的组成部分。从昆明湖上和湖滨西望,园外之景和园内湖山浑然一体,这是中国园林中运用借景手法的杰出范例。湖区建筑主要集中在三个岛上。
东宫门
东宫门区在颐和园最东边。这一带原是清朝皇帝从事政治活动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包括朝见大臣的仁寿殿和南北朝房、寝宫、大戏台、庭院等。门楣檐下全部用油彩描绘着绚丽的图案。六扇朱红色大门上嵌着整齐的黄色门钉,中间檐下挂着九龙金字大匾,上书“颐和园”三个大字,为光绪皇帝御笔亲题。门前御道丹陛上的云龙石雕刻着二龙戏珠,为乾隆年代所刻,是从圆明园废墟(安佑宫)上移来的,它是皇帝尊严的象征。东宫门当年只供清朝帝后出入。仁寿殿在颐和园大门东宫门内。是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会见外宾的大殿。原名勤政殿,光绪时重建,改称仁寿殿。东向,面阔七间,两侧有南北配殿,前有仁寿门,门外为南北九卿房。[11]
大戏楼
大戏楼在德和园内,与承德避暑山庄里的清音阁、紫禁城内的畅音阁,合称清代三大戏台。德和园大戏楼是为慈禧60岁生日修建,专供慈禧看戏。高21米,在颐和园中仅次于最高的佛香阁。戏楼共三层,后台化妆楼二层。顶板上有七个“天井”,地板中有“地井”。舞台底部有水井和五个方池。[12]
佛香阁
佛香阁位于在万寿山前山中央部位的山腰,建筑在一个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是一座八面三层四重檐的建筑;阁高41米,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原阁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后,光绪十七年(1891年)花了78万两银子重建,光绪二十年(1894年)竣工,是颐和园里最大的工程。阁内供奉着“接引佛”,供皇室在此烧香。[13]
排云殿
排云殿在万寿山前建筑的中心部位,原是乾隆为他母亲60寿辰而建的大报恩延寿寺,慈禧重建时改为排云殿,是慈禧在园内居住和过生日时接受朝拜的地方。“排云”二字取自郭璞诗神仙排云山,但见金银台”,比喻似在云雾缭绕的仙山琼阁中,神仙即将露面。从远处望去,排云殿与牌楼、排云门、金水桥、二宫门连成了层层升高的一条直线。排云殿这组建筑是颐和园最为壮观的建筑群体。[14]
智慧海
智慧海是万寿山顶最高处一座宗教建筑,是一座完全由砖石砌成的无梁佛殿,由拱券结构组成。建筑外层全部精美的黄、绿两色琉璃瓦装饰,上部用少量紫色、蓝色的琉璃瓦盖顶,尤以嵌于殿外壁面的千余尊琉璃佛更富特色。“智慧海”一词为佛教用语,本意是赞扬佛的智慧如海,佛法无边。该建筑虽极像木结构,但实际上没有一根木料,全部用石砖发券砌成的,没有枋檩承重,所以称为“无梁殿”。又因殿内供奉了无量寿佛,所以也称它为“无量殿”。[15]
长廊
长廊位于万寿山南麓,面向昆明湖,北依万寿山,东起邀月门,西止石丈亭,全长728米,共273间,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1992年被认定为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廊上的每根枋梁上都有彩绘,共有图画14000余幅,内容包括山水风景、花鸟鱼虫、人物典故等。画中的人物画均取材于中国古典名著。
清晏舫
清晏舫俗称石舫,在长廊西端湖边,是一条大石船,寓“海清河晏”之意,是颐和园唯一带有西洋风格的建筑。它的前身是明朝圆静寺的放生台。乾隆修清漪园时,改台为船,更名为“石舫”。石舫长36米,船用大理石雕刻堆砌而成。 船身上建有两层船楼,船底花砖铺地,窗户为彩色玻璃,顶部砖雕装饰。下雨时,落在船顶的雨水通过四角的空心柱子,由船身的四个龙头口排入湖中。[16]
画中游
画中游是万寿山西部一组景点建筑。它依山而建,正面有一座两层的楼阁,左右各有一楼,名“爱山”、“借秋”。阁后立有一座石牌坊,牌坊后边的是“澄晖阁”。建筑之间有爬山廊。由于地处半山腰,楼、阁、廊分别建在不同的等高线上,青山翠柏中簇拥着一组由红、黄、蓝、绿琉璃瓦覆盖着的建筑群体。[15]
听鹂馆
听鹂馆原是乾隆皇帝为其母所建,内有两层的戏台,因古人常借黄鹂鸟的叫声比喻音乐的优美动听,故名之为“听鹂馆”。在德和园大戏楼建成前,慈禧经常在这里看戏,宴饮。咸丰十年(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光绪时改建。听鹂馆饭庄是著名的宫廷菜系饭庄。[17]
宝云阁
铜亭是中国目前尚存的工艺最精致、体量最大的铜铸品之一。建在佛香阁西侧的五方阁院中一座高4米的汉白玉石座上始建于乾隆年间,高7.5米,重207吨。四面有菱花扇。虽为铜制,但完全按照木构架结构而做。东、南、西三面有门,门为四扇格扇门,北面是八扇格扇窗。门窗格扇均有菱花格扇心,帘架上部也有格扇心,所有格扇心均为内外二层。[18]
文昌阁
文昌院位于文昌阁之东,文昌院博物馆是中国古典园林中规模最大、品级最高的文物陈列馆。文昌阁在颐和国昆明湖东堤北端。原是一座城关,为清漪园的园门之移动图片一。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现存城楼为光绪时(1875-1908)重建。城头四隅角廊平面呈"人"字形,中间为三层楼阁。中层供奉文昌帝君铜铸像及仙童塑像,旁有铜骡一个。[19]
谐趣园
谐趣园在万寿山东麓,是一个独立成区、具有南方园林风格的园中之园。清漪园时名叫惠山园”,是仿无锡惠山寄畅园而建。嘉庆十六年(1811年)重修后,取“以物外之静趣,谐寸田之中和”和乾隆皇帝的诗句“一亭一径,足谐奇趣”的意思,改名为“谐趣园”。园内共有亭、台、堂、榭十三处,并用百间游廊和五座形式不同的桥相沟通。园内东南角有一石桥,桥头石坊上有乾隆题写的“知鱼桥”三字额,是引用了庄子和惠子在“秋水濠上”的争论而来的。[15]
苏州街
苏州街又称“买卖街”。苏州街是后湖两岸仿江南水乡——苏州而建的买卖街。清漪园时期岸上有各式店铺,如玉器古玩店、绸缎店、点心铺、茶楼、金银首饰楼等。店铺中的店员都是太监、宫女妆扮。皇帝游幸时开始“营业”。后湖岸边的数十处店铺1860年被列强焚毁。1986年重建。[20]
后山后湖
后山后湖位于颐和园最北部,建筑较少,林木葱笼,山路曲折。有一组西藏建筑和江南水乡特色的苏州街。日台,象征着日月环绕佛身。[5]
十七孔桥
十七孔桥坐落在昆明湖上,位于东堤和南湖岛之间,用以连接堤岛,为园中最大石桥。石桥宽8米,长150米,由17个桥洞组成。石桥两边栏杆上雕有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石狮500多只。
铜牛在昆明湖东岸,十七孔桥东桥头北侧,为镇压水患而设。1755年用铜铸造,称为“金牛”。[21]
铜牛与织女图
在颐和园昆明湖东岸有一个被喻为牛郎化身的镇水铜牛,在西岸有一处被喻为织女化身的耕织图,它们隔着昆明湖遥遥相望,这两个景观的来历也缘于牛郎织女的故事。
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初建清漪园(颐和园的前身)时,乾隆皇帝也自比天上的玉皇大帝,并传下御旨,要把御园修成“天上人间”,那佛香阁要建得雄伟华丽,象征着天宫里的凌霄殿,昆明湖要宽阔,好比天河,并在湖(河)的东西两侧修了一个铜牛和一个耕织图。铜牛的身子朝东,头朝西,正好对着织女图,这样一来就更像天河了,天上有织女(耕织图),地上有牛郎(铜牛),遥遥相望。
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三山五园”,颐和园里的耕织图也遭到毁灭性破坏,只留下乾隆皇帝御题的“耕织图”石碑。解放后耕织图被划出了颐和园大墙之外,成为生产与生活混杂的大杂院。1998年底才被颐和园收回,并逐步按照原貌恢复建设,突出了“耕”与“织”的景题寓意。[22]

园藏文物
编辑
清漪园时期,乾隆皇帝对文玩多有搜罗,商周铜器、唐宋元明瓷玉及书画很多,当时著录的陈设达四万余件,清廷内务府专门设立《陈设清册》,建档管理。
鸦片战争后,由于清朝国力转衰,清漪园陈设有所裁撤,至咸丰五年(1855)时实有陈设三万七千五百八十三件。咸丰千年(1860),包括清漪园在内的北京西北郊的五座大型皇家园林,皆遭英法联军野蛮焚掠。据英法联军劫掠后的清册载,清漪园各处陈设物品只剩有五百三十件,而且多残破不整。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颐和园再遭浩劫,园藏文物又被毁掠一空。1902年,慈禧再次修复颐和园并大力充实园内陈设。
新中国成立后,颐和园园藏文物计有四万余件,品类涉及铜器、玉器、瓷器、木器、漆器、书画、古籍、珐琅、钟表、竹器、乐器、根雕、杂项等,几乎涵盖了中国传世文物的所有门类,并有不少外国文物;从价值上看,国家级文物有二万余件,其中包括虢宣公子白鼎、三牺尊、缂丝长轴佛像图等国宝级珍品。[23]

公园管理
编辑

科研科技
截至2005年,颐和园参与局级、中心级课题多项,其中7项获得局科技进步一等奖,《皇家园林建筑装饰纹样的研究(包括砖雕纹样、彩画纹样、石雕、木雕、木装修)》课题,砖雕纹样1999年获园林局科技进步一等奖,2000年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课题成果出版图书《颐和园砖雕艺术》,《颐和园建筑彩画历史信息的研究与保护》课题成果出版图书《颐和园建筑彩画艺术》。[24]
课题名称 主持单位 课题名称 主持单位
颐和园建筑彩画历史信息的研究与保护 颐和园设计室 中关村海淀科学城建设中的世界遗产——颐和园保护问题研究 颐和园供配电及煤改电工程
城市绿地地被植物开发应用 颐和园管理处 古柳新型树体保护和修补技术 颐和园园林部
特殊条件下大规格苗木栽植及养护技术的探讨 颐和园园林部 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保护的研究 颐和园文物部
颐和园德和园大戏楼与听鹂馆戏台声学测量及分析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颐和园文物部 皇家园林建筑装饰纹样的研究 颐和园
颐和园冷季型草坪建植管理模式研究 颐和园 关于恢复清漪园时期绿化布局的探讨 颐和园
关于古树濒危原因的初探 颐和园 颐和园计算机网络与图文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 颐和园办公室
北京地区桂花露地越冬的研究 颐和园园林部 以昆明湖底沉积物探讨北京西山地区气候变化和环境变迁 中国地矿部、颐和园管理处

公园出版
截至2013年,《颐和园杂志》已推出第9期,推出的其余书籍主要介绍了颐和园的历史、文化等。[25]
《北京志·世界文化遗产卷·颐和园志 》 《颐和园杂志》
《颐和园建园250周年纪念文集》
《颐和园排云殿佛香阁长廊大修实录》

《颐和园建筑彩画艺术》
《颐和园文物菁华》 《颐和园志》 《颐和园砖雕艺术》
《颐和园导览》 《名人情系颐和园》 《颐和园文化研究》 《明清家具》
《颐和园趣闻》 《颐和园研究论文集》 《无双风月—图鉴乾隆颐和园生活》
《颐和园古典园林夜景照明技术研究》
《清代皇帝咏万寿山清漪园风景诗》 《胡博华士绘慈禧油画像:历史与修复》 《仁和万寿—乾隆诞辰三百年颐和园珍宝展》

遗产保护
1998年12月2日,颐和园以其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优美的自然环境景观,卓越的保护管理工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誉为世界几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颐和园于1987年被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颐和园如下:
“北京颐和园,始建于1750年,1860年在战火中严重损毁,1886年在原址上重新进行了修缮。其亭台、长廊、殿堂、庙宇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堪称中国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杰作。”[18]

文化活动
编辑
●活动名称:清代古籍展
活动内容:共展出50部清代宫廷藏书,这些书籍曾藏于清代帝王办理朝政的仁寿殿的北配殿,为经籍史著、方舆图志、农医术数、诗文杂录、御制鸿章等五部分,从儒家经典、中国古代的地理学、农业、医学、天文、算术等科技书籍、文学艺术以及御用书籍为游客介绍皇家内院的宫廷藏书。
●活动名称:颐和园生态效益评价与低碳生活
活动内容:
1、爱护环境节能减排游客签名活动。
2、活动现场为游客演示碳排放测试
●活动名称:第三届两梅展
活动内容:宣传颐和园传统特色花卉,向广大游客展示树形优美的梅花、腊梅盆景,节日期间为游客增添文化活动场所。
●活动名称:“颐和秋韵”桂花文化展
相关内容:
1、菊花等新优品种特色花缸展示。
2、菊花及秋季特色盆景展示。
3、“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科技成果展示。
●活动名称:“庆演昌辰”慈禧与德和园演剧文物展
活动内容:展出来自故宫、颐和园、中央美院美术馆、国家图书馆、第一历史档案馆的128件精美展品,解读慈禧和德和园大戏楼为背景的国粹京剧发展史。展品主要包括升平署的木印、档案,伶人使用的衣箱、道具、腰牌、照门、戏服,德和园大戏楼的图纸、模型,京剧在宫廷中发展到高峰期的图册、剧本等。[26]

历史事件
编辑
颐和园是晚清最高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与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
光绪十六年(1890),在颐和园东宫门外右侧建一小型发电厂,称“颐和园电灯公所”,供给颐和园电灯照明。该所与城内“西苑电灯公所”同为北京最早的发电设施。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西苑、颐和园电灯公所两套发电机组及电灯设备均被毁坏。1902年,清政府筹银12.49万两重修西苑与颐和园两处电力设施。光绪三十年(1904年),西苑电灯公所恢复发电;同年五月,电灯重新在颐和园亮了起来。[27]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二十八日(6月16日),光绪帝在颐和园仁寿殿召见康有为,命康在总署章京上行走,并许其专折奏事。自四月二十三日宣布变法后,光绪帝曾连赴颐和园12 次,召见维新派人士,筹划变法事宜。八月初四日(9月19 日),慈禧太后自颐和园回宫。两天后,她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逮捕杀害维新派人士,戊戌变法失败。在变法期间(6月至9月间),慈禧一直住在颐和园。颐和园成为守旧派反对变法、准备政变的中枢。变法失败后,光绪被长期幽禁在园中的玉澜堂。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七月二十一日(8月15日),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经颐和园出逃。七月二十五日(8月19日),俄国军队首先侵占颐和园。以后,日、英、意军又相继占据。颐和园在被占期间,所存珍宝被侵略者抢掠一空,不少建筑再遭焚毁。
1914年,颐和园曾作为溥仪私产对外开放。
1927年6月2日,中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终年50岁。[28]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内政部正式接收管理,成为国家公园正式对外开放。[29]

旅游信息
编辑
开放时间
旺季(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
大门开放时间:6:30——18:00
园中园开放时间:8:30——17:00
静园时间为:20:00
淡季(每年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
大门开放时间:7:00——17: 00
园中园开放时间:9:00——16:00
静园时间为:19:00[30]
门票信息
颐和园门票:30元/张(旺季),20元/张(淡季),有半价票。
颐和园联票:60元/张(旺季),50元/张(淡季),没有半价票。
颐和园联票包括颐和园门票和园中园门票(园中园包括文昌院、德和园、佛香阁和苏州街)。
旺季时间 :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淡季时间:每年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31]

全景图去网络地图查看全景>>

拍摄日期: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三山五园

国家级旅游景区

北京市旅游景区
参考资料
1. 颐和园历史概况 .中国文物网[引用日期2014-04-2]
2. 北京十大中秋赏月胜地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引用日期2014-03-26]
3. 热点聚焦:解密颐和园佛头为何被斩首?【2】 .人民网[引用日期2014-03-26]
4. 颐和园焚毁经过 .新浪网[引用日期2014-03-16]
5. 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 .人民网[引用日期2014-03-29]
6. 仁寿殿陈设 .颐和园官网[引用日期2014-05-4]
7. 颐和园景点推荐:乐寿堂 .新浪旅游[引用日期2014-03-29]
8. 玉澜堂陈设 .颐和园官网[引用日期2014-05-3]
9. 宜芸馆陈设 .颐和园官网[引用日期2014-05-4]

热点内容
歌词我是一朵有故事的小红花 发布:2025-01-20 22:29:34 浏览:89
茉莉花养活 发布:2025-01-20 21:58:52 浏览:678
见鬼鲜花店全文阅读 发布:2025-01-20 21:56:26 浏览:599
奇香兰花 发布:2025-01-20 21:53:58 浏览:841
茶花直营店 发布:2025-01-20 21:41:12 浏览:888
鸡跟西兰花 发布:2025-01-20 21:40:26 浏览:250
鲜花康乃馨婚车装饰图片大全 发布:2025-01-20 21:35:20 浏览:591
力高花卉 发布:2025-01-20 21:25:19 浏览:719
茉莉花批发成都 发布:2025-01-20 21:25:04 浏览:652
缘定花店 发布:2025-01-20 21:21:01 浏览: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