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樱梅茶花 » 梅花袖箭

梅花袖箭

发布时间: 2021-02-02 04:58:15

⑴ 武侠小说中谈虎色变、杀人于无形的暗器,其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武侠小说的黄金时代,在小说中都离不开的一种武器——暗器,暗器顾名思义,就是暗中突发性武器,它短小精悍、隐蔽性高,令人防不胜防,杀人于无形,有时武力不行,凭借暗器就能脱身,甚至于反败为胜。如金庸小说中著名的暗器如霹雳雷火弹、生死符、玉蜂针、金蛇锥、飞燕银梭等等,它都有一个好听又响亮的名字。

暗器可以追遡到原始社会,史前时代原始人猎杀野兽所用的武器许多就是暗器的祖师爷,如澳大利亚土人所用的“飞去来器”及加那利人和藏人所用的抛石皮囊都是暗器的一种。华夏民族先秦时期在娱乐时的“投壶”所用的短箭也是抛掷武器的变种。专诸刺杀吴王所用的“鱼肠剑”及荆轲刺秦王的匕首更是中国古代暗器使用的著名例子。秦以后,暗器的使用有所扩展。三国时代手戟也是一种很厉害的暗器,董卓曾“拔手戟掷布”,幸亏吕布躲闪迅速,差一点被击中。这种手戟很短小,在直刃一侧有一个横出的斜枝,手柄缠绕细绳,单手掷击,“严锋劲枝,擒锷耀芒”,威力确实很大。东吴名将孙策就精于用手戟击敌。

暗器的广泛发展,是在宋元以后。北方女真、契丹等游牧民族在对宋战争中,骑兵相逐,长兵使用不便,因此发明了很多马上使用的暗器,如飞抓、背弩、犁花枪种种。蒙古人的到来更将暗器进行了充分发挥,如短标枪、套索、飞刀及乾坤圈等兵器,在征宋、西征等战争中,这些暗器得到了广泛运用,效果明显,穆斯林和欧洲骑士的长枪弯刀对付这些灵活的武器特别力不从心,在其历史记录中大多对此心有余悸。

暗器可分为手掷、索击、机射、药喷四大类,每一大类中均包括若干种。

一手掷类暗器有:标枪、金钱镖、飞镖、掷箭(甩手箭)、飞叉、飞铙、飞刺(包括三棱刺、峨眉刺)、飞剑、飞刀、飞蝗石、鹅卵石、铁橄榄(枣核箭)、如意珠、乾坤圈、铁鸳鸯、铁蟾蜍、梅花针、镖刀(三尖两刃)等。

在所有暗器中,手掷类暗器应用最广泛,式样也最多,下面择要介绍几种。

飞镖,又名“脱手镖”,有三镖,有三棱、五棱、圆柱等形状,前面均为尖头。镖长约10厘米,重约0.2公斤。镖的末端常系有红绿绸布,叫做“镖衣”,长约8厘米,有助于镖稳定飞行。相传飞镖源于西域,北宋时,四川僧人性圆家得此技,后传至中原。到了清代,武林中几乎人人都学此技,至民国时依然流行。

金钱镖,即把旧时的方孔铜钱当镖来用。一般的金钱镖,多是将铜钱的周边磨得锋利,犹如刀刃,掷出时飞旋而前,仗恃其边刃伤人。功力深者,可不用磨刃,直接凭腕力而掷出伤人。但铜钱分量极轻,能练好此技殊非易事。清末民初,银元为通行货币。银元分量较重,平时多有携带,因此也有人以银元代替铜钱作为暗器。

掷箭又名“甩手箭”或“摔手箭”,因必须甩腕发出,故名。掷箭完全用细竹制成,箭杆浑圆,前端削尖,后不加羽,犹如一根削尖的竹筷。因此物取材甚易,制作简便,所以武林中人学者极多。艺成之后,又可举一反三,凡细短之物,如筷子、树枝之类,皆可顺手掷出御敌。但竹箭轻飘,练成不易。一般是先练较重之铁箭(重约0.3公斤),再练装有铁镞之竹杆箭(重约0.1公斤),最后才能练竹箭(重约0.01公斤)。相传掷箭源于嵩山少林寺,至清初才流传到社会上。

飞蝗石是有棱角的细长状坚石,因其外形略如蝗虫,所以叫“飞蝗石”,飞蝗石每块重约0.2公斤,平时贮于袋中,悬于腰间。鹅卵石就是河滩上的椭圆形石块,因其外形、重量都和鹅卵差不多,所以叫“鹅卵石”。飞蝗石和鹅卵石都是易见之物,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在武林中十分流行。

梅花针也是一种罕见暗器。其构造是五枚钢针在根部相连,击中敌身后,分刺五点,状如梅花五瓣。针的长度约为3厘米。梅花针在武林中的历史相当久远,但今日已近绝迹。

乾坤圈是铁制圆圈,直径约15厘米,内外沿全部开刃,抛出后以旋飞击敌。艺精者可一手抛出两圈,但练成不易。曾有人掷出一圈,将丈余外的十支蜡烛一下齐腰截去,令观者大为赞叹。

如意珠即人们随手把玩的钢球或玉球,也可用山核桃。今日武林中人所用的如意珠,多为形制较小的钢珠,重量较轻,便于携带,多取于废轴承之中。

二索击类暗器有:绳镖、流星锤、狼牙锤、龙须钩、飞爪、软鞭、锦套索、铁莲花等。

在索击类暗器中,最常见的是绳镖、流星锤、飞爪、软鞭四种。

绳镖是在钢镖尾部系一长索。钢镖比普通飞镖略大,长约0.2米,重约0.3公斤,头尖尾广,尾部为圆形,有一铁环,用以系索。绳索长约6.7-10米。平时可将绳镖缠于腰间。绳镖是用臂腕的抖甩之劲将镖发出,可击较远之敌,发出后又可立即收回。只是由于绳索较长,取准不易。清末民初时,河南卫辉府(府治在今卫辉市)有一董姓镖师颇精此技,曾在煤油灯的白瓷罩外斜放一枚铜钱,董某于两丈外骤放绳镖,应声击中铜钱,而灯罩完好无损。董某自言,他拳脚功夫平常,惟此绳镖一技,但终于未能在江湖上立足,镖局歇业,他也流落四方。民国初年,北京天桥有个叫孟继永的武师专门表演绳镖。孟继永是河北武邑人,当时六十多岁,人称“孟傻子”,也是镖师出身,他把绳镖叫做“甩头一子”。

流星锤是将长绳末端系上铁锤,掷出以伤敌。铁锤外形,或作浑圆,或作瓜形,或作多棱,重约1.5-2.5公斤,最重者可达4.5公斤。铁锤后部有两眼,穿以铁环,长绳即系在铁环上。绳长约7-10米。因铁锤冲力很大,所以不宜用一般麻绳,多用蚕丝、人发及鹿脊筋细丝混编而成,使长绳既柔且韧,不易断裂。民国初年,陈萝夔善用流星锤,曾于两丈外击石柱,每发必中,接连击断四柱。陈萝夔所用流星锤,是以熟铜铸成,重3.5公斤,长绳粗过拇指。陈萝夔对友人说,他练此技已有十年,但仅右手尚可,左手取准稍差,还需苦练。

飞爪是一种很厉害的暗器。爪为钢制,略似手掌,有五个钢爪,每个爪又分三节,可张可缩,其最前一节末端尖锐,犹如鸡爪。钢爪掌内装有机关,可控制各爪。钢爪尾部系有长索,与机关相连。以飞爪击人,只要将长索一抽,钢爪即猛然内缩,爪尖可深陷入肉,敌人万难摆脱。清代时,山西大盗荣康以此闻名,号称“飞爪天王”,后将此技传给天津镖局毛某。毛某艺成后,走镖时竟不插镖旗,只在镖车上悬一飞爪。群盗一见此物,即自行退避。民国以来,武林中所用飞爪已无机关,只是固定的三爪或五爪,多用于爬越高墙。

三机射类暗器有:袖箭、弹弓、弩箭、紧背花装弩、踏弩、雷公钻等。

机射类暗器以袖箭最为常见。

手杖刀又名“二人夺”,杖身中空,内藏窄身长刀一把。杖柄上装有机括,如遇人夺杖,按动机括,即可抽刀刺敌。手杖柄即为刀柄,为便于实战,手杖刀的杖柄多为直形,而不像普通手杖那样做成半弯形。

铁扇的扇骨为纯钢制成,扇面为绢质,打开可作普通扇子用,合住即可劈砍点戳。手杖刀和铁扇目前仍比较流行。

⑵ 古代最强暗器是什么

冷兵器自出现开始,就经过了不断的发展,作为古代战场上不可或缺的武器,在当时古人对冷兵器的打造到达了一种巅峰状态。后来经过不断的演变,对冷兵器的使用不再是满足于主流的刀、剑身上,越来越多奇形怪状,功能各不相同的武器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而暗器也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而来了。

对于暗器的使用在战场上的作用并不明显,暗器指的便是暗中使用的武器,小巧便携是它的特性,《小李飞刀》的作者古老便是将主角李寻欢的任务特点完全的描写出来了,而李寻欢所用的飞刀便是暗器的一种,虽然体积不大,但出其不意的攻击也能让大部分的高手无法抵挡。在世界上,也有着许许多多的暗器,但被称为最强的还是这三样。

3.吹箭:看电视上我们可能看到过吹箭的使用,只要将利箭放置于吹管之中,对准目标用力一吹便可将利箭吹出。利箭最早出现在美国的原始部落当中,制作简单,操作简单的吹箭是狩猎时的神器,虽然经过改良体积逐渐的减少,但威力却逐渐的增强。

⑶ 古代暗器有哪些

在所有暗器中,手掷类暗器应用最广泛,式样也最多,下面择要介绍几种。
飞镖 又名“脱手镖”,有三镖,有三棱、五棱、圆柱等形状,前面均为尖头。镖长约10厘米,重约0.2公斤。镖的末端常系有红绿绸布,叫做“镖衣”,长约8厘米,有助于镖稳定飞行。相传飞镖源于西域,北宋时,四川僧人性圆家得此技,后传至中原。到了清代,武林中几乎人人都学此技,至民国时依然流行。
金钱镖 即把旧时的方孔铜钱当镖来用。一般的金钱镖,多是将铜钱的周边磨得锋利,犹如刀刃,掷出时飞旋而前,仗恃其边刃伤人。功力深者,可不用磨刃,直接凭腕力而掷出伤人。但铜钱分量极轻,能练好此技殊非易事。清末民初,银元为通行货币。银元分量较重,平时多有携带,因此也有人以银元代替铜钱作为暗器。
掷箭又名“甩手箭”或“摔手箭”,因必须甩腕发出,故名。掷箭完全用细竹制成,箭杆浑圆,前端削尖,后不加羽,犹如一根削尖的竹筷。因此物取材甚易,制作简便,所以武林中人学者极多。艺成之后,又可举一反三,凡细短之物,如筷子、树枝之类,皆可顺手掷出御敌。但竹箭轻飘,练成不易。一般是先练较重之铁箭(重约0.3公斤),再练装有铁镞之竹杆箭(重约0.1公斤),最后才能练竹箭(重约0.01公斤)。相传掷箭源于嵩山少林寺,至清初才流传到社会上。
飞蝗石是有棱角的细长状坚石,因其外形略如蝗虫,所以叫“飞蝗石”,飞蝗石每块重约0.2公斤,平时贮于袋中,悬于腰间。鹅卵石就是河滩上的椭圆形石块,因其外形、重量都和鹅卵差不多,所以叫“鹅卵石”。飞蝗石和鹅卵石都是易见之物,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在武林中十分流行。
梅花针 其构造是五枚钢针在根部相连,状如五刃形或多刃形,比现今的针略大击中敌身后,分刺五点,状如梅花五瓣。针的长度约为3厘米。藏于口袋内,近战时抛出,但威力不大,也有逃时撒于地上,伤对方的脚部。 梅花针在武林中的历史相当久远,但今日已近绝迹。
乾坤圈 乾坤圈是铁制圆圈,直径约15厘米,内外沿全部开刃,抛出后以旋飞击敌。艺精者可一手抛出两圈,但练成不易。曾有人掷出一圈,将丈余外的十支蜡烛一下齐腰截去,令观者大为赞叹。 如意珠即人们随手把玩的钢球或玉球,也可用山核桃。
今日武林中人所用的如意珠,多为形制较小的钢珠,重量较轻,便于携带,多取于废轴承之中。
在索击类暗器中,最常见的是绳镖、流星锤、飞爪、软鞭四种。
绳镖是在钢镖尾部系一长索。钢镖比普通飞镖略大,长约0.2米,重约0.3公斤,头尖尾广,尾部为圆形,有一铁环,用以系索。绳索长约6.7-10米。平时可将绳镖缠于腰间。绳镖是用臂腕的抖甩之劲将镖发出,可击较远之敌,发出后又可立即收回。只是由于绳索较长,取准不易。清末民初时,河南卫辉府(府治在今卫辉市)有一董姓镖师颇精此技,曾在煤油灯的白瓷罩外斜放一枚铜钱,董某于两丈外骤放绳镖,应声击中铜钱,而灯罩完好无损。董某自言,他拳脚功夫平常,惟此绳镖一技,但终于未能在江湖上立足,镖局歇业,他也流落四方。民国初年,北京天桥有个叫孟继永的武师专门表演绳镖。孟继永是河北武邑人,当时六十多岁,人称“孟傻子”,也是镖师出身,他把绳镖叫做“甩头一子”。
流星锤 流星锤是将长绳末端系上铁锤,掷出以伤敌。铁锤外形,或作浑圆,或作瓜形,或作多棱,重约1.5-2.5公斤,最重者可达4.5公斤。铁锤后部有两眼,穿以铁环,长绳即系在铁环上。绳长约7-10米。因铁锤冲力很大,所以不宜用一般麻绳,多用蚕丝、人发及鹿脊筋细丝混编而成,使长绳既柔且韧,不易断裂。民国初年,陈萝夔善用流星锤,曾于两丈外击石柱,每发必中,接连击断四柱。陈萝夔所用流星锤,是以熟铜铸成,重3.5公斤,长绳粗过拇指。陈萝夔对友人说,他练此技已有十年,但仅右手尚可,左手取准稍差,还需苦练。
飞爪 飞爪是一种很厉害的暗器。爪为钢制,略似手掌,有五个钢爪,每个爪又分三节,可张可缩,其最前一节末端尖锐,犹如鸡爪。钢爪掌内装有机关,可控制各爪。钢爪尾部系有长索,与机关相连。以飞爪击人,只要将长索一抽,钢爪即猛然内缩,爪尖可深陷入肉,敌人万难摆脱。清代时,山西大盗荣康以此闻名,号称“飞爪天王”,后将此技传给天津镖局毛某。毛某艺成后,走镖时竟不插镖旗,只在镖车上悬一飞爪。群盗一见此物,即自行退避。民国以来,武林中所用飞爪已无机关,只是固定的三爪或五爪,多用于爬越高墙。

机射类暗器以袖箭最为常见。
袖箭 袖箭有单筒袖箭和梅花袖箭两种。
这两种袖箭都是将箭筒缚于小臂处,筒之前端贴近手腕,用衣袖遮盖。箭筒内有弹簧,筒上装有机关,一按机关,筒内小箭即向前射出。单筒袖箭每次只能装入一箭,射出后必须再装箭。梅花袖箭一次可装入六支小箭,正中一箭,周围五箭,排列成梅花状,可连续发射。袖箭的箭杆用细竹削成,长约20厘米,前端装铁质箭头。单筒袖箭的箭筒长约24厘米,直径约2.4厘米,用铜铁铸成,筒顶有孔,为装箭处。筒前开孔,为箭射出处。梅花袖箭的箭筒稍粗,直径约3.5厘米,长度也是大约24厘米。筒内装有六个小管,每管可装一箭。 袖箭用机括发射,取准既易,力道又猛,而且极难防范,所以最受武林中人欢迎。相传单筒袖箭为北宋云阳(今属四川省)白鹤宫霞鹤道人所创。
清末民初,山东泰安徐石荪精于此技,人称“小养由基”。徐石荪先向空中射出一箭,旋即装箭再射,第二支箭正好击中第一支箭的箭镞,第三支箭又击中第二支箭的箭镞。连发五箭,箭箭如此,人称“对口箭”。
梅花袖箭相传为明人刘纟延 所创,从此风行武林,山东李儿洼的李姓最精此技,有李天寿号称“神箭”。李天寿的七世孙李佩更是技艺惊人,凡死靶活靶,无不百发百中。李佩早年曾入绿林,后改行保镖,群盗震慑,呼之为“穿云箭”。
雷公钻 雷公钻是一种笨重暗器,今日已经绝迹,这里也附带介绍一下。 雷公钻由锤、钻两部分构成。锤为铁质,长约17厘米,木柄长约20厘米,锤全重约1.5-2公斤,与普通小铁锤相似,只是柄较短而锤较重。钻为钢质,有四棱,前尖后粗,前端极为锐利,末端最粗处为正方形,边长约3厘米。钻的重量在0.5-0.75公斤之间。使用时,用左手执钻,右手执锤,自后猛击钻底,钻子即可飞出。因为钢钻有棱,敲击时震力之大,所以左手必须戴上软皮套子,以防受伤。发射雷公钻时,必须两手并用,而且锤钻两物本已笨重,在攻敌时缺乏隐蔽性,所以旧时武林中也很少有人练习此技。但雷公钻发射之力甚大,在15米内可重伤敌人,其威力又是许多暗器比不上的。

药喷类暗器以袖炮使用最广。 袖炮 袖炮是一种混用火药的特殊暗器。它由古代的前膛火炮演变而来,实际上是一种小型前膛火器,因其细小,故名“袖炮”。袖炮用一根酒盅粗细的竹管制成,长约40厘米,竹管外加三道铁箍。竹管一端为炮口,周边包以薄铁皮;竹管另一端为药凹,也套以薄铁。先将火药填入竹管,务要匀实,再将石珠(黄泥珠也可)填入。使用时,左手持竹管,用右掌猛击药凹部,激发火药爆炸,石珠即疾射而出,有较大杀伤力。清末民初时,护院们常使用袖炮,镖局中也有人用。 喷筒也属于药喷类暗器,它的构造类似孩子们玩的喷水唧筒,也是用竹子制成,前有喷孔,后有推杆,筒内装石灰粉。向前猛推推杆,石灰粉就从喷孔喷出,可迷住敌人眼睛,使其失去抵抗能力。但此技卑鄙拙劣,属“下三滥”勾当,武林中人大多不屑用之。
梅花针 指针 点穴针 排针 指针 指针:藏于手指间,用于刺伤对方面部。
点穴针:有三个尖,也有带勾的,专击对方穴道要害。
排针:也叫鞋针,置于鞋尖,专用踢打对方要害,多用于女子。
需要指出的是,许多暗器都可以喂上毒药,击中对方后,毒药可随血液流布全身,迅速致人死亡。但武林中讲究的是堂堂正正的打斗,凡在暗器上喂毒者,凡使用薰香致人昏迷者,无不被视为败类,为武林同道所不齿。
旧时,即使是那些江洋大盗,也极少使用喂毒暗器和薰香。
有一种东洋镖,叫做“鬼影”,也称“海星镖”,乃忍者常备的飞镖暗器,为武士道精神所不齿。镖上常常涂有剧毒,中镖者非死即伤。
弹弓:声音极小,威力视乎皮筋的拉力,皮筋拉力越大,弹弓的威力也越大。

弩机 弩由弓和弩臂、弩机三个部分构成:弓横装于弩臂前端,弩机安装于弩臂后部。弩臂用以承弓、撑弦,并供使用者托持;弩机用以扣弦、发射。使用时,将弦张开以弩机扣住,把箭置于弩臂上的矢道内,瞄准目标,而后扳动弩机,弓弦回弹,箭即射出。 弩机 弩箭有方头的(方镞箭)、角锥头的、梯形的等,有的带倒钩。西方学者认为中国战国时期的弩机可以和近代的来复枪相媲美,是古代工程技术的杰出成就之一。

⑷ 请问梅花袖箭哪里有卖或制作价格在多少上下或者制作方法,谢谢

『寿阳城』 杂货店有卖的,480左右

⑸ 现在世上能买到梅花袖箭吗

你想要知道,现在网上能不能买到梅花袖箭一般是需要对它的制作工艺有认识才行?

⑹ 梅花袖箭的历史渊源

梅花袖箭相传为明人刘纟延所创,从此风行武林,山东李儿洼的李姓最精此技回,有李天寿号称“神箭”答。李天寿的七世孙李佩更是技艺惊人,凡死靶活靶,无不百发百中。李佩早年曾入绿林,后改行保镖,群盗震慑,呼之为“穿云箭”。

⑺ 求袖箭设计图

古代暗器之一。用时藏于袖中,一按机括,箭即发出,故名袖箭。袖箭的构造包括箭筒和箭。箭筒为直经2.7厘米、长18厘米的金属圆筒,筒盖上有射孔,距盖3.3厘米处装有"蝴蝶翅",筒内装一弹簧,其下端连于尾盖,上连一圆铁片;箭为竹杆铁头,箭长约15厘米。袖箭,其发出不靠手劲而全靠机械的力量。袖箭可分为单筒,三星,梅花,七煞数种。单筒袖箭,每次只能发出一箭。筒的外廊为铜铁所铸,长约八寸,直径约八分,筒顶有盖连接筒身不能启闭。盖的中央有一小孔,为装箭之处。盖旁一寸处,有钢制活动蝴喋翅一片,用来控制箭的发射。当箭插于筒中,关住蝴喋翅,即将箭卡住。若将蝴喋翅开启,箭立即射出。筒内有用纯钢丝盘成的弹簧,长与筒长相等,直径略小于筒径。弹簧顶端连结着圆铁板,大小与筒的内缘吻合。弹簧末端有一盖,略大于筒身,以螺丝与筒身扣紧。因弹簧的每一回旋处,两钢丝间相距约一分,故弹力甚大。 箭杆为竹制,长约七寸,细如筷子,不可有节。杆上装一棱形铁箭头。箭杆上部,有一凹陷处,以利于蝴蝶翅关锁。另外,再备一个箭插,每插存箭十二支。 藏于袖中的暗箭。可暗减在袖中的特制箭匣中,箭杆短轻,箭镞较重。射出后可杀伤30步内的敌人。除了在两军交战白刃格斗时使用外,还可作为镖客、拳师、技击家的防身武器。袖箭有单发袖箭和梅花袖箭两种。单发袖箭,每次只能发射一支箭。箭简长8寸,周径8分,筒顶有盖,连于筒身,盖的中央留一/孔,出此装箭。筒盖旁一寸处有一一活动的蝴蝶片,专司开闭。镀底装设弹簧,簧上有一一块圆铁板,装箭后,弹簧医下,用蝴蝶板将箭关在筒中,发射时,拨开蝴蝶片,弹簧弹起,筒中的箭就能弹肘出去。箭长7寸,嫉长l寸,每简装箭
12支。梅花袖箭,每次装箭6支,可连续发射。箭简径约为1·2一-1·5寸,览单发袖箭略粗。筒内有6个小管。中间1支,周露5艾,状如梅花瓣。每个筒上各有一蝴蝶汁控制芳关,匣盖之后有-」铁圈,发射一箭之后,须将筒劈旋砖一一矩角度,使之连续射出。

⑻ 制作袖箭的步骤

藏于袖中的暗箭。可暗减在袖中的特制箭匣中,箭杆短轻,箭镞较重。射出后回可杀伤答30步内的敌人。除了在两军交战白刃格斗时使用外,还可作为镖客、拳师、技击家的防身武器。袖箭有单发袖箭和梅花袖箭两种。单发袖箭,每次只能发射一支箭。箭简长8寸,周径8分,筒顶有盖,连于筒身,盖的中央留一/孔,出此装箭。筒盖旁一寸处有一一活动的蝴蝶片,专司开闭。镀底装设弹簧,簧上有一一块圆铁板,装箭后,弹簧医下,用蝴蝶板将箭关在筒中,发射时,拨开蝴蝶片,弹簧弹起,筒中的箭就能弹肘出去。箭长7寸,嫉长l寸,每简装箭 %D%A12支。梅花袖箭,每次装箭6支,可连续发射。箭简径约为1·2一-1·5寸,览单发袖箭略粗。筒内有6个小管。中间1支,周露5艾,状如梅花瓣。每个筒上各有一蝴蝶汁控制芳关,匣盖之后有-」铁圈,发射一箭之后,须将筒劈旋砖一一矩角度,使之连续射出。

⑼ 怎么制作袖箭;求图

藏于袖中的暗箭。可暗减在袖中的特制箭匣中,箭杆短轻,箭镞较重回。射出后可杀答伤30步内的敌人。除了在两军交战白刃格斗时使用外,还可作为镖客、拳师、技击家的防身武器。袖箭有单发袖箭和梅花袖箭两种。单发袖箭,每次只能发射一支箭。箭简长8寸,周径8分,筒顶有盖,连于筒身,盖的中央留一/孔,出此装箭。筒盖旁一寸处有一一活动的蝴蝶片,专司开闭。镀底装设弹簧,簧上有一一块圆铁板,装箭后,弹簧医下,用蝴蝶板将箭关在筒中,发射时,拨开蝴蝶片,弹簧弹起,筒中的箭就能弹肘出去。箭长7寸,嫉长l寸,每简装箭

⑽ 古代暗器 袖箭 怎样制作的

袖箭

袖箭概述

古代暗器之一。用时藏于袖中,一按机括,箭即发出,故名袖箭。袖箭的构造包括箭筒和箭。箭筒为直经2.7厘米、长18厘米的金属圆筒,筒盖上有射孔,距盖3.3厘米处装有"蝴蝶翅",筒内装一弹簧,其下端连于尾盖,上连一圆铁片;箭为竹杆铁头,箭长约15厘米。最早记载见于《元史·顺帝纪二》:"辛末,禁弹弓、弩箭、袖箭。"茅元仪《武备志》卷120称:"袖箭者,箭短而簇重,可御人三十步之远。"使用前,将箭杆压入筒内,弹簧被压紧,蝴蝶翅将杆凹陷处卡住。发射时,拨动蝴蝶翅,箭被弹射而出。袖箭的种类有很多:分为单筒、双筒、三才袖箭(三个箭筒相连)、四象袖箭(四个箭筒相连)和梅花袖箭(六个筒相连并组成梅花形)等数种。

袖箭,其发出不靠手劲而全靠机械的力量。袖箭可分为单筒,三星,梅花,七煞数种。

单筒袖箭,每次只能发出一箭。筒的外廊为铜铁所铸,长约八寸,直径约八分,筒顶有盖连接筒身不能启闭。盖的中央有一小孔,为装箭之处。盖旁一寸处,有钢制活动蝴喋翅一片,用来控制箭的发射。当箭插于筒中,关住蝴喋翅,即将箭卡住。若将蝴喋翅开启,箭立即射出。筒内有用纯钢丝盘成的弹簧,长与筒长相等,直径略小于筒径。弹簧顶端连结着圆铁板,大小与筒的内缘吻合。弹簧末端有一盖,略大于筒身,以螺丝与筒身扣紧。因弹簧的每一回旋处,两钢丝间相距约一分,故弹力甚大。

箭杆为竹制,长约七寸,细如筷子,不可有节。杆上装一棱形铁箭头。箭杆上部,有一凹陷处,以利于蝴蝶翅关锁。另外,再备一个箭插,每插存箭十二支。

使用单筒袖箭时,需先将箭插入筒内,将弹簧极力压下,用蝴蝶翅将箭锁住。一旦将蝴蝶翅拨开,因弹簧的力量而将箭发出。发箭的远近,决定于弹簧的弹力大小。

袖箭的取准方法,与绳镖、脱手镖相比,较为容易。其练法,可以参看脱手镖。也即在墙上、木板上画出大小不一的圆圈,由近及远的练习,至准确命中为止。

单筒袖箭的携带,与绳镖、脱手镖不同。在衣袖内的近小臂处,以三段扣带缚住箭筒,蝴蝶翅向内,筒的前端接近手腕。需发射时,将手缩入衣袖,握住箭筒,以中指食指伸出,大拇指扳蝴蝶翅,箭即向中食二指指的方向射出。

练习袖箭,先练装箭。若习惯于左手执筒,则右手装箭。反之亦可。只有能熟练的装箭,才能在交战的匆促之间,既不感到不便,又不易为敌所窥破。然而,真正使用时,应学会单手装箭法。一手与敌交兵,一手可同时发箭袭人,于己有利。单手装箭须有腕力。箭插悬在腰间,箭头向上,拔出箭时,以臂压住箭筒,用大中食三指捏住箭杆前端用力插入箭筒,用蝴蝶翅锁住。

袖筒的取准全在中食二指。练习时先以无名指小指拢住箭筒外侧,掌心与箭筒上侧相贴,大拇指居箭筒内侧,紧按蝴蝶翅,中食二指指向目标。扳机发箭,必能射中。唯有在发箭时手不可摇动,若一动,则箭会偏离目标。

发箭时举手向前,使箭从平面而出为正射,翻掌上射或折臂向后发箭为反射,向左右两旁发箭为侧射。因为袖箭用力既微,取准亦易,故有一年纯功,技艺则会大有可观。

袖箭有单筒袖箭和梅花袖箭两种。这两种袖箭都是将箭筒缚于小臂处,筒之前端贴近手腕,用衣袖遮盖。箭筒内有弹簧,筒上装有机关,一按机关,筒内小箭即向前射出。单筒袖箭每次只能装入一箭,射出后必须再装箭。梅花袖箭一次可装入六支小箭,正中一箭,周围五箭,排列成梅花状,可连续发射。袖箭的箭杆用细竹削成,长约20厘米,前端装铁质箭头。单筒袖箭的箭筒长约24厘米,直径约2.4厘米,用铜铁铸成,筒顶有孔,为装箭处。筒前开孔,为箭射出处。梅花袖箭的箭筒稍粗,直径约3.5厘米,长度也是大约24厘米。筒内装有六个小管,每管可装一箭。

袖箭用机括发射,取准既易,力道又猛,而且极难防范,所以最受武林中人欢迎。相传单筒袖箭为北宋云阳(今属四川省)白鹤宫霞鹤道人所创。清末民初,山东泰安徐石荪精于此技,人称“小养由基”。徐石荪先向空中射出一箭,旋即装箭再射,第二支箭正好击中第一支箭的箭镞,第三支箭又击中第二支箭的箭镞。连发五箭,箭箭如此,人称“对口箭”。梅花袖箭相传为明人刘纟延 所创,从此风行武林,山东李儿洼的李姓最精此技,有李天寿号称“神箭”。李天寿的七世孙李佩更是技艺惊人,凡死靶活靶,无不百发百中。李佩早年曾入绿林,后改行保镖,群盗震慑,呼之为“穿云箭”。

所谓袖箭以暗藏于衣袖内而得名。它可分单筒与多筒二种,即一次发射与多次发射两种。袖箭的筒体是用铜或铁铸成,中间空心,内径约2.5厘米,筒体长26厘米。在筒盖上装一蝴蝶形钢片,可掩住筒盖上的一圆孔,此钢片正是起到扳机的作用。袖箭箭体长约24厘米,以竹制成,前有铁簇,箭头之下有一小缺槽。箭体从筒盖小孔装入筒内,压紧筒中的弹簧,这个小槽正好为筒盖钢片卡入,袖箭由此进入待发状态。使用时,一启钢片,箭由弹力的作用飞出伤人,其射程由弹簧的力量而定。

热点内容
花语黑暗系 发布:2025-04-16 16:26:10 浏览:77
绶溪荷花池 发布:2025-04-16 16:21:03 浏览:253
紫罗兰木手串辨别 发布:2025-04-16 16:19:38 浏览:850
七夕李廌 发布:2025-04-16 16:14:18 浏览:796
康乃馨鲜花可以放卧室吗 发布:2025-04-16 16:10:21 浏览:286
仿真布百荷花 发布:2025-04-16 16:10:16 浏览:951
新冠病毒丁香 发布:2025-04-16 16:07:48 浏览:957
鲜花酝酿蜜糖 发布:2025-04-16 15:58:21 浏览:345
好一朵迎 发布:2025-04-16 15:53:16 浏览:64
看紫罗兰永恒花园的感受 发布:2025-04-16 15:53:10 浏览: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