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樱梅茶花 » 梅花桩壶

梅花桩壶

发布时间: 2024-07-16 05:42:57

❶ 怎么辨别 汪寅仙的紫砂壶

此壶为低仿。这样的壶,在宜兴当地遍地都是。 真正汪大师的壶,价值50万以上,更何况是套壶。

❷ 如何辨别汪寅仙的紫砂壶

汪寅仙紫砂壶特点分析,专业紫砂壶拍卖机构 鉴定 鉴别。

汪寅仙,女,1943年生于江苏宜兴丁山丁南村,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专委会顾问。汪寅仙紫砂壶特点 紫砂壶拍卖

其制壶态度一丝不苟、谨慎严密,并长期对创作题材深入观察体会进行艺术的提炼。使作品展现包括形象、神韵与气质上的美感。她以写实的手法刻划自然生态美于花货上,诠释田园中旺盛的生机和饱满盎然的精神。仿真形象惟妙惟肖,在运色上汪寅仙有其独特的美学观念,她尽量保持紫砂特有的光华质感,而不求颜色与实物相同。仅于局部做颜色处理,形成一种画龙点睛的效果,也更能突显作品造型特色及优雅气韵。其光素器则讲究整体结构慎密及线条流畅,以简练的形式表达紫砂器特有的美感与深度。汪寅仙紫砂壶特点 紫砂壶拍卖

❸ 明,清时期紫砂历史名人有哪些

紫砂陶器发端于北宋中期,至明清便逐渐形成强大的创作传统,随着紫砂壶艺的兴起,紫砂百品竞妍、名家辈出、流派纷呈,陈壶以时间为轴,带您看遍明清紫砂历史名人。

明弘冶、正德年间(1488~1521年),宜兴湖汱九里山金沙寺僧,常与缸瓮匠户来往,熟谙制陶术,功课之余,选练细泥,烧造容量颇大的圆形壶器,既不留款,也不钤印,以指脶纹为标识,附近窑户竞相仿效,一时流传。宜兴籍四川参政吴颐山入仕前,曾寓居金沙寺读书。随侍家童供春(亦书龚春或龚供春)见寺僧抟泥为壶,深悟其法,创制树瘿壶式,极为精致。树瘿壶呈栗式,如古金铁,嘴及把,仿树枝弯曲形状,壶体朴雅古茂,酷肖百年树瘿。供春还改进不少制壶工具,如竹刃木模等。明正德八年(1513年),壶器形制出现菱花,菊花等式,成型采用手工捏制、泥条盘筑、泥片镶接、木模或泥模镶接等法,但壶坯与缸瓮类仍混装入窑,焙烧时壶体容易溅上釉泪或产生火疵熔孔。

嘉靖、隆庆年间(1522~1572年)名工辈出。见诸记载的著名制壶艺人有董翰、赵梁、元畅、时朋四人,号称四家。当时所制壶器分龙蛋、圆珠、莲房、六瓣圆囊、八瓣扁菊、高把提梁等式,惟赵、元、时三家谨守供春以来的传统,变化不多。董翰、李茂林则另辟文丽工巧的途径,朴中带艳,风格别具。自李茂林之后,紫砂壶焙烧已摒弃陈旧的“裸胎露烧法”,采用匣钵套装坯件入窑,使壶器色泽光润。

万历年间(1573~1620年),时朋之子时大彬精选上等紫砂泥,调配成各种泥色用以制壶。其作品古朴雄浑,不尚妍媚。早期作品多模仿供春大壶,自从听取太仓名士品茶施茶之论以后才改制小壶。此后时大彬挟其绝技,交接公卿,才名益盛,壶艺也日渐精进。主要作品有僧帽、竹节和各式筋纹器。

时大彬广收门徒,紫砂界几乎半数是时派弟子。其中以李仲芳徐友泉最为著名,时有“壶家妙手称三大”之说。“三大”即时大彬、李大仲芳、徐大友泉师徒三人。李仲芳制壶注重文巧,制品的嘴、把端庄、口盖严谨;徐友泉制壶,以仿古铜器造型和调配色泥见长。

万历末,江西景德镇造瓷名工陈仲美,至宜兴改业紫砂器,运用瓷雕技术创制各式花货(塑器类),所制壶器大都重镂叠刻,精雕细琢,或摹拟花果,或缀以草虫。其中束竹紫圆、蟠桃寿星、龙戏海涛等壶,时称精品。

天启时(1621~1627年),壶器盛行铭刻和署款、一般名手几乎无不注意书法,如陈用卿,俗名陈三呆子,明万历至清顺治年间人,制品工整规范,不落俗套,如莲子汤婆、钵盂、圆珠诸器,能做到不规而圆,这次带来供大家欣赏的美人肩壶,即体现这一风格,其落款直接运用刀工,有钟繇贴意,当然也不能排除印钤。陈用卿的书法造诣也很深,其款字有晋唐风格。

崇祯年间(1628~1644年)士人倡导浅尝低斟,自斟自饮的茶风,这种饮茶方式使茶壶趋向小型化。惠孟臣创制的小型水平壶可容水60至80毫升。陈六如、陈正明、徐次京、王友兰等人的壶作,玲珑纤巧,精致雅丽。

清康熙、雍正年间(1622~1735年),壶工陈鸣远吸收明代著名工匠徐友泉、沈子澈的壶艺风格,丰富造型,发展品种,从壶器造型到雕刻,形成独特的工艺风格。所作浴后妃子壶,泥色纯朱,光润自露,薄如纸片;所作梅桩壶,梅桩皮皱枝缠,极富生态,壶上点缀梅花,以有色泥浆印贴而成,整件作品犹如雕塑。陈鸣远手制的壶器还有南瓜壶、螺甸壶、束腰方壶、束柴三友壶、四方掇球壶等,造型奇异,变化多端,雕镂精美,书刻雅健。

期间,仿古铜器的壶形也相继俑现,如小扁觯、小云雷、提梁 、分档索耳等式,采用的泥色有白、黄、天青、乌黑、桃红、沙白、栗色、朱砂、紫砂等。乾隆初年,传统的方壶、圆壶,逐步得到完善,筋纹器也日渐流行,壶工竞相施艺,高矮胖瘦各呈其貌,精细入微而至繁缛。

乾隆七年(1742年),王南林、杨友兰、杨继元、邵基祖、邵德馨、邵玉亭、陈汉文、张怀仁等制壶高手,被选入承德山庄行宫,为朝廷制作一批精美壶器。

乾隆二十三年,有四件精制茶具被遴选入皇宫。这些贡品用珐琅彩、堆雕或泥绘装饰,典雅华丽。其中邵玉亭所制壶器,式度精严,一面饰以堆花荷莲,一面饰以乾隆诗句。朝廷收藏的陈汉文、邵德馨的四件四方小壶,制作奇巧,堆塑阳文篆字和山水人物、式如天鸡,足如传炉,称为传世之作。

至乾隆中期,壶器制作已大体可分普通日用壶和特制工艺壶两大类。普通壶采用手工成型,其嘴把附件用陶模印制,待壶成型后,需经多次压匀磨光再安嘴把,十分讲究壶的形神气质。而特制工艺壶的装饰,集工艺美术之大成,交替运用书法、绘画、篆刻、浮雕、贴花、镂空、泥绘、彩釉、搅坭、磨光等工艺,因器而异、变化无穷。

嘉庆年间(1796~1820年),陈鸿寿(号曼生)出任溧阳县宰。自创壶式18种,绘制成图,由制壶名手杨彭年等为其制作,并请友人饰以书法、刻文,主要造型有石铫、横云、井栏、合欢、方山、瓜形、覆斗、扁石等式。为便于刻画装饰、壶身以几何造型为主,线条简练,可供装饰之面较大。

曼生壶四周,多铭刻文字,铭文很多出于幕僚江听香、郭频伽、高爽泉、查梅史之手,间有曼生自作。所刻铭文有篆、隶、楷、行诸体。镌刻时,一般多用“双入正刀法”,有时也用尖竹、片刀,在未干的壶坯上直接刻画。陈曼生在篆刻、书法、绘画、诗文等方面颇有成就,由此“壶随字贵,字依壶传”。曼生壶底部常用“阿曼陀室”、“桑莲理馆”等印记。他在溧阳任职3年,督制的壶不下千百把。

道光初年,出现砂胎锡壶,嘴、把、的,采用白玉琢成,工艺精湛别致。作者朱坚,书画兼长,工鉴赏,尤精铁笔铭文,曾著有“壶史”。申锡也是制壶名手之一,善雕刻,精捏塑,他和杨彭年合制的茶壶,敦朴如古铜器,被誉称“申扬”。杨彭年、杨凤年兄妹精通壶嘴捏法,虽任意拍捏,宛若天成。杨凤年所制“风卷葵壶”,形态生动,口盖严密,泥色和润。

咸丰年间(1851~1861年),许多文人墨客酷好砂壶题款,并把紫砂壶作为馈赠好友或同僚的礼品,因而壶器身价颇高,收藏者与日俱增。有些收藏者以“陶”为号,自称“壶公”。南壶公名瞿应绍,字子冶,初号月壶,又号老冶、陛春,原籍上海,工诗词、书画、篆刻、鉴古,常自制茶壶,至今流传的石瓢壶式,即是其精心之作,他常托好友邓奎,专程到宜兴监制茶壶,带回壶坯亲自撰铭、刻文、镌画,他的壶作时人称之为“三绝壶”。北壶公张之洞,同治二年探花,号无竟居士,也常命人前往宜兴定制壶器,自撰壶铭,所藏砂壶底部均有壶公印章。

其时,砂壶形制“方非一式、圆不一相”,呈现争妍斗巧的局面。传统造型大体可分三类:第一类属于几何型,基本由圆、方、锥、椭圆等几何形状变化而成。第二类是筋纹型,主要采用花果形态设计,其中包括葵式、菱花、筋瓢等。第三类是自然仿生型,即仿动物形、仿植物形、仿实用器物形或其他物状造型。比较风行的新颖壶式为邵大亨的“鱼化龙”。其壶体浮雕鲤鱼、蛟龙和波涛,并用6条S形纹线回旋组合,壶把琢龙尾翻卷状;壶嘴、壶盖分别饰以云纹和伸缩自如的龙头,斟茶时龙舌会向下伸出,寓意鲤鱼化龙,前程无量。另有一种“石榴多子壶”,以菱角为把手,莲藕为嘴,冬菇为盖,并在石榴构成的壶体外,贴饰荔枝、白果、红枣、瓜子等果品,寓意多子多孙,构思精巧、雅俗共赏。这里的邵大亨掇只壶是其流传民间的壶式,其嘴、把匀称自然,口盖直而紧密,注茶无落帽之忧。邵性格孤傲,清介正直,非到其困乏时,虽一壶千金,亦不可得。

光绪七至十六年(1881~1890年),国内外兴起紫砂收藏热,前代留存下来的“区区藏器不足以供无尽的取求”(寂园:《陶雅》)于是仿造古器之风盛行,一些收藏家还专请有名壶工上门制作,历任广东、湖南巡抚的吴大徵,特请名工黄玉麟依式仿制“供春树瘿壶”,并模仿吴府收藏的钟鼎及古陶器,制作掇球、书扁、石瓢等壶,其款式精气浑成不失古意。以后吴大徵又请名工俞国良特制传炉、橄榄等式、壶底钤“客斋”阳文印,古篆朴雅,非前代壶印可及。一代金石书画家吴昌硕、任伯年、吴远等人也曾定制紫砂壶,并亲自在壶上铭刻书画。

❹ 都有哪些紫砂壶款式

谈文玩鲜事儿 最受欢迎图文公号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文玩大事我先知
自明以始,自清以盛,紫砂壶经历数百年的发展,器型何止万千,而其中最耐看的,正是那些经典造型的壶。这些经典壶式自其创制后,就成为各时代壶艺家们喜欢制作的品种,并不断衍生出新意。
紫砂壶中最耐看的,如:西施壶、石瓢壶、德钟壶、仿古如意壶、井栏壶、掇球壶、报春壶、供春壶、秦权壶、竹段壶,等等,这十几种壶型几乎所有制壶艺人多做过。
造型经典的紫砂壶为什么那么有魅力?因为紫砂壶造型得以流传至今的,都是经历了时间的考验,经受历代爱壶人审美的洗礼而终成经典。
鉴别紫砂壶,懂得紫砂壶之美的第一步是辨别紫砂壶的造型。如何从紫砂壶造型方面鉴别好坏优劣?首先要学会看懂历代紫砂名家的上乘佳作,根据自身的喜好去欣赏、感受。
“圆器”讲究“圆、稳、匀、正”,圆中要有变化,壶体本身和线条的大小、曲直要匀称,比例要恰当。如石瓢壶、西施壶、仿古壶、掇球壶、井栏壶、德钟壶、秦权壶等都是驰名中外的典型作品。
【 石 瓢 】
传统经典款式,历代名家制作较多,风格各异。细分为子冶石瓢,景舟石瓢,汉棠石瓢等。各家的“石瓢”尽管面貌稍有差别,但其整体三角形、底置三足、平盖桥钮却是构成“石瓢”的基本要素,虽历经几百年,还是推崇倍致,一直延续下来,深受人们喜爱。
石瓢造型的要点在于力道,要达此目的,则要协调好石瓢各个线条所构成的三角形的比例关系,身筒、流、把,甚至钮都要相互配合,形成最佳比例,才能最终突出其独特的力度与气韵。
【 西 施 】
西施壶,首创者徐友泉,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自小拜时大彬为师。言壶之形若美女西施之丰乳。此壶象丰满的乳房,壶纽象乳头,流短而略粗,把为倒耳之形,盖采用截盖式,可能后人觉得“西施乳壶”不雅,就改称“西施”或“倒把西施”。
【 井 栏 】
井栏壶是传统款式之一 ,顾名思义,其造型源于井栏。古人掘井多置井栏,有的还置井盖,井顶,井亭,它们即可护井,又能起到美化环境作用。 可分为高井栏、低井栏和方井栏(六方、八方) ,但于壶的整体形式却没什么大的改变。 只是在细节 :如钮、 流、 把、 盖上的处理却有着细微的变化 ,也可以从是看出历史的痕迹 。另外井栏壶简单的形式留下很大的发挥的空间, 在装饰手法上的运用也层出不穷, 诗书画印皆可点睛 。
井栏壶流大多数是一弯嘴, 也有的以短直嘴出流 。长似鲸虹, 短如鹰喙, 曲直皆微妙 。 此壶式也应属曼十八之列 。一改当时繁琐, 守旧, 题材狭窄贫乏的局面 ,以其造就简洁 、明快、 新颖的壶式 耐人寻味 。搏得当时文士的青睐。 多少年来经历时间考验, 终成紫砂壶式中的传统经典。 后来之匠师从井栏之中汲取了不少灵感 。
【 掇 球 】
典型的几何型传统圆壶式,也是最优秀的紫砂壶代表款式之一。它的基本造形是壶钮,壶盖,身壶,由小中大三个顺序排列的球体组成,壶腹为大球,壶盖为小球,似小球掇于大球上,故称掇球壶。掇球壶在盖沿和口沿各塑一条粗细不同的烧线,这种上粗下细复合在一起的双线,称为天压地或文武线,子母线.民国时期程寿珍所作掇球壶为掇球中的精品。
【 仿 鼓 】
仿鼓壶可以说是现代每个制壶人学徒时期学的第一把壶。身扁、腹鼓、颈高、盖板平滑,壶盖与口沿子母线吻合严密,合成圆线饱满,扁钮有力,虹钮有势,二弯流胥出自然 ;圆圈把匀势而起,有些款把圆下有垂,富于灵动,整体骨肉亭匀,收展有度,有一气呵成之畅。
【 德 钟 】
典型的传统壶型,清代邵大亨初创,德钟壶,大亨所创光素造型代表作中的又一佳器。器形端庄稳重,比例协调,结构严谨,技艺手法的表现已达紫砂传统基础技艺的巅峰。壶身手感极佳,触摸舒服,造型简洁质朴,一洗清季宫廷之繁缛习气。
【 秦 权 】
秦统一六国后统一了度量衡,“权”就是用来称量重量用的秤砣;“秦权”壶就是仿其外型。谁最早创制了秦权壶,不得而知。但在晚清梅友竹与韵石合作,一如当年陈鸿寿与杨彭年的传奇。紫砂题铭,直追曼生,神采翻飞。“载船春茗桃源卖,自有人家带秤来。” 桃源卖茶,以壶为秤。充满了想象的意境和潇洒不羁的情趣。
秦权为壶,气度泰然,刚正不阿。光面古拙中意象万千,紫砂泰斗顾景舟更是将秦权做成了素器的巅峰典范。
【 美人肩 】
美人肩是个传统器形。由清代的老作品修改而来,以体现圆润的壶身为主,壶盖与壶身仿佛合为一体,没有空隙,勾勒出“美人肩”的圆润,用手抚摸上去,仿佛能感受到她的温暖。
窈窕秀美的壶身,漂亮匀称的壶肩,肩项及腹,骨肉匀亭。纤细绰约的壶把和壶嘴,自然舒展,曲线优美。好似美人盈盈而动,清扬婉兮,美目盼兮。
【 供 春 】
在中国紫砂文化史上,供春是一个开创性的人物。明代正德年间,为求读书清净,县官吴颐山带着书童供春读书于宜兴(旧称阳羡)南部山区的金沙寺中,闲暇时供春看到寺内老和尚用当地特有的紫砂泥捏制茶壶,饮茶参禅,此时已成佛界习俗。也许是出于好奇吧,偷偷地跟着寺里的老和尚抟坯制壶,他见寺后山上一颗千年银杏古树,树身结着树瘿,像团起来的圆瘤,奇特可爱。于是供春用寺里老和尚制壶后洗手沉淀在缸底的紫砂泥,用茶匙挖空壶身,(那时候还没发展到拍身筒这个工艺步骤吧?呵呵)再接上与树瘿纹路相似的壶嘴、把,用手指按揿壶身表面并留下许多指螺印,烧成后果然生动异常,连老僧与吴颐山见了都连声称赞。供春之壶,胜于金玉。
往期精彩内容:
这种纪念币没有流通,只发行了666套,存世量很少,假的很多(视频)

神了,橄榄核雕刻十八罗汉手持法器五坐骑*(视频)

视频讲解,梅花桩、飞碟桩,对比一下金刚菩提手串(视频)

❺ 姓吴的做紫砂壶的都有谁

1、吴介春

【姓名】:吴介春

【年代】:现代

【代表作品】:《似锦》、《青蛙荷花》 等

【职业】:紫砂壶艺人、陶瓷艺人、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人物简介】:

吴介春,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青年陶艺家,70年生于宜兴,91年毕业于江苏省宜兴轻工业学校(现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于95年创立了“介春砂壶”工作室。

作品曾多次在《茶与壶》《紫玉金砂》《紫泥如今》《当代中国紫砂图典》等海内外专业书刊登载,所创作品在港、澳、台、国内外客商和收藏家所珍爱。

2、吴菊芳

【姓名】:吴菊芳

【年代】:现代

【家乡】:江苏·宜兴

【代表作品】:《国色君子》、《集玉壶》等

【类别】:紫砂壶艺人、陶瓷艺人、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宜兴紫砂陶优秀承传人

【人物简介】:

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优秀中青年陶艺家

1966年出生于陶艺世家

1984年进入紫砂工艺厂从事紫砂壶的制作

1992年进江苏宜兴轻工业学校进修美术造型设计

2003年进江苏省广电工艺美术班学习并结业

2007年进江苏省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大专班学习并结业

2013年首届清华美术学院高级研究班毕业

2015年南京师范大学本科毕业

在传统基础上融入现代气息,工艺上神工巧 夺,具集精、气、神一派的儒生风格,作品深得其中妙味,具有较高的技艺功底和艺术含量,杰作《集玉壶》荣获《全国中青年陶艺家收藏精品大奖赛》金奖,其作品深受客户的喜爱和珍藏,升值潜力巨大。

3、吴小平

【姓名】:吴小平,又名吴小萍

【年代】:现代

【代表作品】:《秋韵》、《葫芦》等

【职业】: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工艺美术学会陶艺专业委员会委员

【人物简介】:

吴小平,1972年生,自幼跟随父母吴亚平、钱丽媛学艺,酷爱制壶艺术。

1990年进入中国美术家协会韩美林工作室工作,随后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

1995年到南京工艺美术学院进修。

作品以光素器为主,造型新颖、线条得体、具有时代气息。部分作品曾被《壶锦》、《紫砂风采》、《当代陶艺名家集》、《跨世纪知名陶艺家集》、《中国当代工艺美术精品集》、《中国紫砂名壶珍赏》收入。设计新作被台湾《茶与壶》杂志报道。

1998年在香港参加“中国名人名壶展”、“中国四大陶瓷产品名作展”。

1999年创作喜迎澳门回归的“普天同庆壶”参加上海“翠玉斋”举办的“紫砂茶具五朵金花展”。

4、吴贞裕

【姓名】:吴贞裕

【年代】:现代

【代表作品】:《朱坭葵八瓣壶》、《大彬提梁壶》等

【职业】:紫砂壶艺人、陶瓷艺人、工艺师

【人物简介】:

1965年生于江苏宜兴,工艺美术师(无锡市职改办评定)。

1988年毕业于江苏宜兴轻工业学校,1981年起师从谈耀坤学艺,从事紫砂雕刻。

2002年作品《朱坭葵八瓣壶》获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银奖,现宜兴陶瓷博物馆个人工作室从艺。

吴贞裕,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毕业于江苏轻工业学校(现改名为轻工业专科学院)。先后从师老艺人谈耀坤和全国人大代表、工艺美术大师谭泉海,并深得二老真传。在长期从事紫砂创作过程中,尤以雕刻和筋纹器制作见长。

作品融古贯今,显示了极强的艺术张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承传统,富创意,蕴书画、金石之气,体现出一种清秀、明快、灵巧、流畅之感,让人观赏之余心旷神怡。

5、吴扣华

【姓名】:吴扣华

【年代】:现代

【代表作品】:《梅椿松椿对壶》、《供春壶》、《喜上眉梢壶》等

【职业】:国家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工艺美术大师、世界艺术家

【人物简介】:

1964年7月生,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工艺美术大师,世界艺术家。

1982年涉足紫砂行业,师承徐秀堂、邵新和、吴汝莲等名师,系统学习了书画艺术、紫砂陶刻、紫砂雕塑、紫砂制壶等工艺。造型设计中讲究作品的形神兼备、新颖别致。在实践中创新全手工“贴梅花法”、“塑竹根法”等新工艺。

1993年参加香港93紫砂精品展,作品由港台多家报刊杂志报道。

1996年参加上海紫砂精品展,展出紫砂艺术届最大对壶 《八运壶》、《鸿运壶》

1998年,作品《一条龙组合壶》,由四壶组合,合则为龙,分则是壶,为行家所称道获首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 “金奖”。

2000年,作品《田园秋声》系列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银奖”。

2001年,作品《珍品三友壶》系列获两岸四地澳门文化艺术交流展“银奖”。

2003年,参加广州国际茶文化节,作品《大生春梅桩壶》被广州茶文化促进会收藏。

2004年,作品《喜上眉梢壶》获第二届中国(无锡)太湖博览会、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展 “金奖”。

2005年和邬梦兆先生合作的《雅韵茗陶——百首茶诗百把壶》,(集名壶、名诗、名书、名刻、名印于一体),获第四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评比 “一等奖”。

同年, 作品《束柴三友壶》获中日韩国际茶文化会 “特别金奖”。

2006年,作品《如意供春壶》获第三届中国民间艺术博览会民间工艺 “山花奖” (民间工艺最高奖),得到无锡政府与文联的嘉奖和奖励。

热点内容
海棠多大了 发布:2024-11-26 08:57:30 浏览:775
城市黄玫瑰 发布:2024-11-26 08:53:25 浏览:98
进化樱花树 发布:2024-11-26 08:33:41 浏览:721
嘉兴梅花洲房价 发布:2024-11-26 08:29:22 浏览:397
怎么制作玫瑰花标本 发布:2024-11-26 08:27:51 浏览:26
荷花园的英文 发布:2024-11-26 08:16:07 浏览:426
阜宁荷花 发布:2024-11-26 08:01:47 浏览:969
过年是情人节 发布:2024-11-26 08:01:41 浏览:239
七夕节祝福语怎么说 发布:2024-11-26 08:01:36 浏览:713
兰花能施草木灰吗 发布:2024-11-26 07:56:35 浏览: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