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樱梅茶花 » 梅花山国际度假公园

梅花山国际度假公园

发布时间: 2021-02-04 06:09:51

梅花山 简介

南京梅花山是梅花节连续九年的主会场,也是国内唯一一处位于世界遗产景区内的赏梅胜地,在全国八大赏梅胜地中,无论是按植梅的历史、规模、数量还是品种排比,皆堪称魁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梅山”。

据史料记载,六朝时南京植梅已盛,明朝时候灵谷寺东南一里有一处赏梅胜地,叫梅花坞,是明代宫廷专设的梅园,其间植梅不下千株,所结的梅子专供太庙祭礼皇帝的祖宗之用。梅园里的每株梅树上都悬挂着书有“御用”二字的木牌,由于明代刑律严酷,故而虽然游客众多,但绝没有人敢私自攀枝。

三十年代初,当时的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将梅花山一带辟为中山陵园植物园的蔷薇花木区,开始植梅,到抗战前夕,这里已经形成一片梅林,每逢梅花盛开之际,游人常常络绎不绝。1944年这里正式称为梅花山。

近年来,梅花山的植梅规模不断扩大,新的品种不断出现,如今的梅花山有梅园面积400余亩,形成了3大梅花体系、5大种类、18个花型、230多个品种,总数约15000株。其中精品荟萃,如红妆淡抹的“宫粉型梅”,状如游龙的“龙游梅”,萼似翡翠的“绿萼梅”、花如堆雪的“玉蝶型梅”、胭脂点珠的“朱砂型梅”、以及珍奇品种“别脚晚水”、“南京红”等。另外,“单瓣跳枝”、“水红小朱砂”等60余个品种已进行了国际登录。常言到“花是将开未开好”,在梅花含苞欲放之时去梅花山“探花”别有一番情致。而当梅花盛开时节,繁花似锦的梅花山更让游客沉醉在如诗如画的美景之中。

梅花山对南京而言,已不是一座普通的小山,而是一处重要的“文化空间”它是南京梅花节重要的文化空间。公元252年,吴大帝孙权71岁时病故,下葬于钟山南麓的高岗上,陵寝史称“蒋陵”,葬处得名“孙陵岗”,即今天的梅花山。

孙权此举开启了以后历代在南京定都的著名帝王或政治家喜爱以钟山作为陵址的先河,即他还是钟山陵寝文化的开创者。葬于钟山的“帝王”级人物不下于10位,但能葬于主位即钟山主峰或东、中、西峰下的只有孙权、朱元璋、孙中山先生。

⑵ 六盘水梅花山海拔高度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梅花山度假公园

海拔:2340米~2350米

⑶ 梅花山在哪里

在南京市中山门外钟山南,处于明孝陵神道环抱中。因山上多红梅而得名。旧名孙陵岗,亦名吴王坟,因东吴 的孙权葬在这里而得名。三国时吴帝孙权与步夫人葬此。1946年国民党政府将汪坟炸毁,并在墓地建了一 座“观梅轩”即现在上顶上的这座建筑。梅花山 位于明孝陵、石象路旁,内外梅花繁茂 现有面积近140000平方 米,栽植了200多个品种的13000余株梅花。 ,每当春日,来此赏梅的游客络绎不绝。

梅花,是南京市花(1982年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八届二次会议通过)。探梅、赏梅是南京的民俗。而南京植梅与赏梅的历史悠久,历六朝至今不衰。据史实,城南梅岭岗、城北钟山脚下梅花坞,均为植梅、赏梅之佳地。明末徐渭画《钟山梅花图》,绘出“龙蟠胜地,春风十里梅花”之景观。当今南京,珍珠泉旅游度假区(万株梅海)、古林公园(梅岭)等处均有梅观,而尤以中国四大梅园之一梅花山为最佳。每当春季梅花盛开之时,梅花山的万株梅花竞相开放,层层叠叠,云蒸霞蔚,繁花满山,一片香海,前来探梅、赏梅者多达四、五十万人 中山陵园管理处在梅花山大量植梅。1958年以后,开辟了一百多亩荒山,大量栽植了猩猩红、骨里红、照水、宫粉、跳枝、千叶红、长枝、胭脂、玉碟、送春等珍贵品种,其中“别角晚水”全国独此一株,尤为珍贵。春季梅花盛开之时,繁花满山,香飘数里。来此赏梅的游人摩肩接踵,高潮时节每天都在十万以上。为了方便游人,1982年陵园管理处又在梅花山东北新建了一座旅游餐厅,以宋代诗人林逋的咏梅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命名为“暗香阁。”餐厅为二层建筑,用餐时可凭窗欣赏梅花山的醉人景色。楼下还有咏梅斋、疏影堂和知春亭,亭、阁之间有曲折、跌落的回廊相接,整个建筑面积约1540余平方米。 1992年以来,中山陵园管理处又在梅花山东侧开辟了一座新梅园。新梅园是梅花山的延续,又是自成一体的自然山水型梅花专类园。全园面积72309平方米,新植梅树2500余株,与原梅花山合在一起形成了千亩园万株梅。同时,新梅园还配植了樱花、合欢、池杉等观赏植物,并铺设草坪,弥补了季节变化而造成的空白,使全园四季有景。园内还开辟了人工水面6672平方米,分成若干小的池塘,形成独特的水景。临池还筑有一座香无涯亭和一座冷香亭,均饰以彩绘,亭顶覆盖黄色琉璃瓦。 史料记载,梅花山原为东吴孙权墓所在地。为了纪念这一史迹,1993年,陵园在梅花山东麓新建了一座孙权故事园。同时在孙权故事园中还引种了一百多种日本的梅品种,为梅花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品种资源。现在梅花山占地420亩,拥有梅花品种200余种,梅花1.3万株,南京梅花山正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优势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人,逐渐成为全国的梅文化中心。

⑷ 梅花山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梅花谷位于南京市中山门外的紫金山南麓。南京植梅,始于六朝时期,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梅花山梅园始建于1929年,植梅面积1533余亩,有近400个品种的13000余株梅树,被称为“天下第一梅山”和“中国第一梅花山”,与上海淀山湖梅园、无锡梅园和武汉东湖磨山梅园并称为“中国四大梅园”,居四大梅园之首。梅花山梅园以品种奇特著称,来此赏梅的游人摩肩接踵,高潮时节每天都在十万以上,南京梅花山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优势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人,逐渐成为全国的梅文化中心。
梅花,是南京市花(1982年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八届二次会议通过)。探梅、赏梅是南京的民俗。而南京植梅与赏梅的历史悠久,历六朝至今不衰。据史实,城南梅岭岗、城北钟山脚下梅花坞,均为植梅、赏梅之佳地。明末徐渭画《钟山梅花图》,绘出“龙蟠胜地,春风十里梅花”之景观。当今南京,珍珠泉旅游度假区(万株梅海)、古林公园(梅岭)等处均有梅观,而尤以中国四大梅园之一梅花山为最佳。每当春季梅花盛开之时,梅花山的万株梅花竞相开放,层层叠叠,云蒸霞蔚,繁花满山,一片香海,前来探梅、赏梅者多达四、五十万人 中山陵园管理处在梅花山大量植梅。1958年以后,开辟了一百多亩荒山,大量栽植了猩猩红、骨里红、照水、宫粉、跳枝、千叶红、长枝、胭脂、玉碟、送春等珍贵品种,其中“别角晚水”全国独此一株,尤为珍贵。春季梅花盛开之时,繁花满山,香飘数里。来此赏梅的游人摩肩接踵,高潮时节每天都在十万以上。为了方便游人,1982年陵园管理处又在梅花山东北新建了一座旅游餐厅,以宋代诗人林逋的咏梅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命名为“暗香阁。”餐厅为二层建筑,用餐时可凭窗欣赏梅花山的醉人景色。楼下还有咏梅斋、疏影堂和知春亭,亭、阁之间有曲折、跌落的回廊相接,整个建筑面积约1540余平方米。
1992年以来,中山陵园管理处又在梅花山东侧开辟了一座新梅园。新梅园是梅花山的延续,又是自成一体的自然山水型梅花专类园。全园面积72309平方米,新植梅树2500余株,与原梅花山合在一起形成了千亩园万株梅。同时,新梅园还配植了樱花、合欢、池杉等观赏植物,并铺设草坪,弥补了季节变化而造成的空白,使全园四季有景。园内还开辟了人工水面6672平方米,分成若干小的池塘,形成独特的水景。临池还筑有一座香无涯亭和一座冷香亭,均饰以彩绘,亭顶覆盖黄色琉璃瓦。 史料记载,梅花山原为东吴孙权墓所在地。为了纪念这一史迹,1993年,陵园在梅花山东麓新建了一座孙权故事园。同时在孙权故事园中还引种了一百多种日本的梅品种,为梅花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品种资源。现在梅花山占地420亩,拥有梅花品种200余种,梅花1.3万株,南京梅花山正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优势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人,逐渐成为全国的梅文化中心。

⑸ 福建梅花山、鸳鸯溪景区的景点和特色

梅花山
在南京市中山门外钟山南,处于明孝陵神道环抱中。因山上多红梅而得名。旧名孙陵岗,亦名吴王坟,因东吴 的孙权葬在这里而得名。三国时吴帝孙权与步夫人葬此。1946年国民党政府将汪坟炸毁,并在墓地建了一 座“观梅轩”即现在上顶上的这座建筑。梅花山 位于明孝陵、石象路旁,内外梅花繁茂 现有面积近平方 米,栽植了200多个品种的余株梅花。 ,每当春日,来此赏梅的游客络绎不绝。

梅花,是南京市花(1982年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八届二次会议通过)。探梅、赏梅是南京的民俗。而南京植梅与赏梅的历史悠久,历六朝至今不衰。据史实,城南梅岭岗、城北钟山脚下梅花坞,均为植梅、赏梅之佳地。明末徐渭画《钟山梅花图》,绘出“龙蟠胜地,春风十里梅花”之景观。当今南京,珍珠泉旅游度假区(万株梅海)、古林公园(梅岭)等处均有梅观,而尤以中国四大梅园之一梅花山为最佳。每当春季梅花盛开之时,梅花山的万株梅花竞相开放,层层叠叠,云蒸霞蔚,繁花满山,一片香海,前来探梅、赏梅者多达四、五十万人 中山陵园管理处在梅花山大量植梅。1958年以后,开辟了一百多亩荒山,大量栽植了猩猩红、骨里红、照水、宫粉、跳枝、千叶红、长枝、胭脂、玉碟、送春等珍贵品种,其中“别角晚水”全国独此一株,尤为珍贵。春季梅花盛开之时,繁花满山,香飘数里。来此赏梅的游人摩肩接踵,高潮时节每天都在十万以上。为了方便游人,1982年陵园管理处又在梅花山东北新建了一座旅游餐厅,以宋代诗人林逋的咏梅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命名为“暗香阁。”餐厅为二层建筑,用餐时可凭窗欣赏梅花山的醉人景色。楼下还有咏梅斋、疏影堂和知春亭,亭、阁之间有曲折、跌落的回廊相接,整个建筑面积约1540余平方米。 1992年以来,中山陵园管理处又在梅花山东侧开辟了一座新梅园。新梅园是梅花山的延续,又是自成一体的自然山水型梅花专类园。全园面积平方米,新植梅树2500余株,与原梅花山合在一起形成了千亩园万株梅。同时,新梅园还配植了樱花、合欢、池杉等观赏植物,并铺设草坪,弥补了季节变化而造成的空白,使全园四季有景。园内还开辟了人工水面6672平方米,分成若干小的池塘,形成独特的水景。临池还筑有一座香无涯亭和一座冷香亭,均饰以彩绘,亭顶覆盖黄色琉璃瓦。 史料记载,梅花山原为东吴孙权墓所在地。为了纪念这一史迹,1993年,陵园在梅花山东麓新建了一座孙权故事园。同时在孙权故事园中还引种了一百多种日本的梅品种,为梅花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品种资源。现在梅花山占地420亩,拥有梅花品种200余种,,南京梅花山正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优势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人,逐渐成为全国的梅文化中心。

鸳鸯溪位于屏南县东北部,全长14公里,附近山深林密,幽静而清净,每年秋季有上千只鸳鸯在此地过冬,这里有我国目前唯一的鸳鸯保护区。屏南也因此被称为“鸳鸯之乡”。 鸳鸯溪共分白水洋、鸳鸯溪、叉溪、水竹洋、考溪和鸳鸯湖5个游览区。白水洋游览区在鸳鸯溪上游,在溪流两岸的有诸多瀑布和岩洞,还有奇绝“十里长街”景点,它是由三块平坦的巨石铺于水底而成,最大的一块面积达4万平方米。人行其上,水只淹到脚背。白水洋下游有一条50多米长的天然滑道,平整光洁,人在上面滑不会被刮伤。 鸳鸯溪游览区为鸳鸯溪的中心景区,它以野生动物鸳鸯、猕猴和稀有植物为特色,融溪、瀑、峰、岩、洞等山水景观为一体,成为不可多得的综合性游览区。 叉溪游览区位于鸳鸯溪下游,那里有数千亩原始次森林,另外还有美丽的河谷景观。 水竹洋--考溪游览区位于叉溪游览区西面,它以险峰幽谷和黄山松为主要特色。 鸳鸯湖游览区位于双溪镇,以湖光、小岛、野鸭群及四季杜鹃花和寺庙、古塔等组成。

⑹ 梅花山简介

梅花山原是三国吴大帝孙权的葬地。孙权18岁掌握东吴政权后,为对付曹魏,他听取了诸葛亮等人建都秣陵的建议,并改秣陵为建业。孙权对古代南京城市的发展贡献很大,他大大拓建了南京城,从当时建业的规模来看,“东凭钟山,北倚后湖(玄武湖),南近秦淮,西临石头。”孙权还疏浚和拓宽了秦淮河,开凿了青溪、运渎和破岗渎等运河,同秦淮河沟通在一起,解决了南京的排水和用水问题。根据文献记载,孙权死后葬在朝阳门外第三个山岗,这个山岗因而被称为孙陵岗。孙陵岗葬有孙权和他的夫人步氏及后妻潘夫人,太子孙登也葬在孙陵附近。

相传朱元璋修建地宫时,主持建陵工程的中军都督府佥事李新奉命把附近所有建筑迁往别处,孙陵也在这一范围内。李新为慎重起见,就迁移孙陵的问题专门请示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说,孙权是一位好汉,把他的墓留下来,给我看大门吧。这样,孙陵得到完整保存。

梅花山因梅花闻名,山上植梅数千株,品种繁多。春天梅花盛开时,遍山梅花争芬斗艳,游人如织。1982年山上新建一组清新淡雅的仿古建筑,名“暗香阁”,取自北宋诗人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咏梅诗句。此阁造型优美,独具特色,把梅花山点缀得更加丰姿多彩。

南京植梅,始于六朝时期,相沿不衰,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1929年孙中山先生奉安中山陵后,当时的国父陵园管理委员会决定在孙陵岗建中山陵纪念性花木区,栽培了大片梅花,后来梅园面积不断扩大,品种逐年增多,成为广大游人赏梅胜地。孙陵岗一名在人们的记忆中渐渐湮没,代之而起的名称是梅花山。今日梅花山上的“观梅轩”所在地,原是汪精卫的坟墓。1946 年1月,何应钦派74军工兵炸墓开棺,平掉墓地。1947年春,陵园在此建亭,名日“观梅轩”,上有一联:“天阙远瞻鸣鹤舞,孝陵啁望伏龙眠”。

南京自1996年始,每年的春季都举办国际梅花节。通过一系列大型旅游、商贸、文化、娱乐活动,向世界多方面多层次地展示南京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南京市民喜欢探梅、赏梅。梅花迎雪怒放,百折不挠,被人们誉为高洁的化身。1982年,南京市将梅花定为“市花”。

⑺ 请问南京2013年公园年卡包括南京梅花山景区吗

2013年度游园年卡一共包含30个景点,分别为明孝陵景区、灵谷寺景区、音乐台、白马回石刻公园、中山植物答园、紫金山天文台、莫愁湖公园、红山森林动物园、古林公园、燕子矶公园、“总统府”、阅江楼景区、中华门城堡、九华山公园、瞻园(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台城(明城垣史博物馆)、朝天宫景区(市博物馆)、甘熙宅第(市民俗博物馆)、宝船厂遗址、白鹭洲公园、珍珠泉旅游度假区、珍珠泉名石艺术馆、明文化村(阳山碑材)、汤山古猿人洞、长江观音景区、大金山风景区、傅家边农业科技观光园、金牛湖风景区、天生桥风景区、毗卢寺景区等30家景点。

梅花山景区包括在明孝陵景区范围内!

⑻ 梅花谷的梅花山

东吴的孙权葬在这里而得名。三国时吴帝孙权与步夫人葬此。1946年国民党政府将汪坟炸毁,并在墓地建了一座“观梅轩”即现在上顶上的这座建筑。梅花山位于明孝陵、石象路旁,内外梅花繁茂 现有面积近14万平方 米,栽植了200多个品种的13000余株梅花。 ,每当春日,来此赏梅的游客络绎不绝。
梅花,是南京市花(1982年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八届二次会议通过)。探梅、赏梅是南京的民俗。而南京植梅与赏梅的历史悠久,历六朝至今不衰。据史实,城南梅岭岗、城北钟山脚下梅花坞,均为植梅、赏梅之佳地。明末徐渭画《钟山梅花图》,绘出“龙蟠胜地,春风十里梅花”之景观。当今南京,珍珠泉旅游度假区(万株梅海)、古林公园(梅岭)等处均有梅观,而尤以中国四大梅园之一梅花山为最佳。每当春季梅花盛开之时,梅花山的万株梅花竞相开放,层层叠叠,云蒸霞蔚,繁花满山,一片香海,前来探梅、赏梅者多达四、五十万人 中山陵园管理处在梅花山大量植梅。1958年以后,开辟了一百多亩荒山,大量栽植了猩猩红、骨里红、照水、宫粉、跳枝、千叶红、长枝、胭脂、玉碟、送春等珍贵品种,其中“别角晚水”全国独此一株,尤为珍贵。春季梅花盛开之时,繁花满山,香飘数里。来此赏梅的游人摩肩接踵,高潮时节每天都在十万以上。为了方便游人,1982年陵园管理处又在梅花山东北新建了一座旅游餐厅,以宋代诗人林逋的咏梅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命名为“暗香阁。”餐厅为二层建筑,用餐时可凭窗欣赏梅花山的醉人景色。楼下还有咏梅斋、疏影堂和知春亭,亭、阁之间有曲折、跌落的回廊相接,整个建筑面积约1540余平方米。
1992年以来,中山陵园管理处又在梅花山东侧开辟了一座新梅园。新梅园是梅花山的延续,又是自成一体的自然山水型梅花专类园。全园面积72309平方米,新植梅树2500余株,与原梅花山合在一起形成了千亩园万株梅。同时,新梅园还配植了樱花、合欢、池杉等观赏植物,并铺设草坪,弥补了季节变化而造成的空白,使全园四季有景。园内还开辟了人工水面6672平方米,分成若干小的池塘,形成独特的水景。临池还筑有一座香无涯亭和一座冷香亭,均饰以彩绘,亭顶覆盖黄色琉璃瓦。 史料记载,梅花山原为东吴孙权墓所在地。为了纪念这一史迹,1993年,陵园在梅花山东麓新建了一座孙权故事园。同时在孙权故事园中还引种了一百多种日本的梅品种,为梅花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品种资源。现在梅花山占地420亩,拥有梅花品种200余种,梅花1.3万株,南京梅花山正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优势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人,逐渐成为全国的梅文化中心。

热点内容
插花艺术壁纸 发布:2025-04-24 12:40:43 浏览:602
剧本百合文 发布:2025-04-24 12:40:41 浏览:894
佛山花卉租摆 发布:2025-04-24 12:31:20 浏览:894
樱花丙烯 发布:2025-04-24 12:17:19 浏览:225
浙江大型盆栽 发布:2025-04-24 12:09:41 浏览:839
七夕湖南 发布:2025-04-24 12:08:14 浏览:337
宫廷计玫瑰 发布:2025-04-24 12:08:10 浏览:302
三月樱花俳句 发布:2025-04-24 11:57:43 浏览:172
兰花草种哪里 发布:2025-04-24 11:53:26 浏览:340
锦花店名 发布:2025-04-24 11:42:35 浏览: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