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山茶花
Ⅰ 谁能介绍一下楚雄市
位于中来国云南省中部。面积自4482平方千米。1990年人口40.53万,汉族为主,有彝、回等少数民族 楚雄市区
。元设威楚县,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楚雄县。隶楚雄府,1914年裁府为县,1983年设市。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产品有稻、小麦、油菜籽、烟草、薯类、核桃、蚕茧等,富森林资源,并产茯苓等药材。有煤矿。工业有化肥、农药、农机、水泥等。楚雄所产茶花为名种。名胜古迹有龙川公园、峨碌公园、灵秀湖、护法明公德运碑摩崖等。
Ⅱ 为什么 楚雄和昆明的市花是山茶花
楚雄市具有较为丰富的茶花资源...
由于山茶花在云南很多,所以政府在1983年将山茶花定为昆明市的市花。
Ⅲ 云南山茶花的分布范围
自然分布于云南西部山地和滇中高原,如西部的腾冲、永平、景东、凤床、巍回山、大理、丽江和中部答的昆明、嵩明、富民、武定、禄劝、禄丰、楚雄、陆良、曲靖、易门等县,尤以腾冲为多。多生于海拔1900-2600米沟谷两侧或背阴湿润地段。因栽培历史较久,一些寺庙还保留有元、明等朝代的古对。
Ⅳ 昆明市的市花是什么花
昆明的市花--山茶花居云南八大花之冠,1983年3月10日,昆明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将云南山茶花定为昆明市花。云南山茶花既是昆明市花,也是云南群芳之首。
昆明市花山茶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也是世界名花。云南是我国茶花的主要产地。
昆明市花山茶花原产云南西南部腾冲一带。早在唐宋云南南诏、大理时期,就在宫廷和昆明民间推广栽培。到元明时,茶花已在云南西部、中部城乡广种植,尤其是昆明佛寺道观、风景胜地,茶花成为普遍栽培的观赏植物。
昆明山茶花品种繁多,云南山茶花传统品种有72个。 昆明杨慎在诗中说:“山国山茶太繁品, 春盘春菜先此筵”,“海光珠树无颜色,羞把琼枝照玉台。”陈佐才称:“浪蕊浮花数万种,寒枝冷叶几千丛。” 丽江的玉峰寺院内有一株500多年树龄的“环球第一树”和“万朵茶花”,两株不同品种,并蒂开花,花开万朵。
清代丽江诗人杨丙诗称:“烛龙倒走迥空朦,玉龙迎战寒无功。鳞甲怒裂进光怪,化作片片山花红”。1963年, 郭沫若多次赋诗赞美云南山茶花, 其中一首:“艳说茶花是省花,今来始见满城霞。人人都道牡丹好,我道牡丹不如茶”。
(4)楚雄山茶花扩展阅读:
云南山茶花也叫滇山茶,属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原产云南。其树体较高大,荫浓叶阔,花朵硕大。生长过程中的叶子,有其典型的特性云南山茶花,是中国传统花木之一。
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八大名花"中最享有盛名的一种,现在是昆明市的市花。是本油料植物和培育茶花新品种有用的种质资源。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常绿乔木,高8一16米,胸径达50厘米;树皮灰褐色;小枝黄褐色,无毛或被细柔毛。叶互生,革质,长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云南山茶花长5一15厘米,宽3-7厘米,先端渐尖至短尖,基部楔形至近圆形,边缘具细锐锯齿,下面主脉有毛或无毛;叶柄长4一15毫米,有柔毛或无毛。
花粉红色至深红色,常单生或2-3朵着生于枝梢顶端叶腋,直径5一18厘米,无梗或花梗极短;苞萼片5一7,有毛;花瓣5一7,重瓣花可达30一60;雄蕊多数,基部连合成筒状;子房上位有3一5个花室,有丝状茸毛。蒴果扁球形,直径4-8厘米,外壳厚木质,成熟时3一5瓣裂,每室有种子1一3粒;种子直径1一1.5厘米。
茶花的开花期:茶花的花期较长,一般从10月份始花,翌年5月份终花,盛花期1~3月份。但有的茶花品种开花较早,有的开花较晚,总体来说,可历时7~8个月之久。茶花持久的花期,使它成为了一种很好的观赏植物。
云南山茶花的特点是花期长,花形硕大而美,花色以红色为主调。有条件的地方若成片栽植,当花期繁花满枝头时,灿若彩云南山茶花霞,景色异常美丽。
用于盆栽时装饰一些如宾馆,商厦、大中型园景等公共场所也非常好。 云南山茶花是云南省的"省花",1983年,云南山茶花被定为昆明市市花。是云南特产的多年生木本观赏植物。云南山茶花属山茶科常绿乔木。
山茶树姿虬劲优美叶色常绿,四季不凋。花形大而且色彩鲜艳花期长达百余日。盛开时如火如荼,灿如云霞,深受人们喜爱。山茶花一般在冬春之际开放,勃勃生机为春天的到来传递着信息。明代诗人杨慎曾作词咏道:"正月滇南春色早,山茶处处齐开了,艳李妖桃到压倒,桩点花,园林处处红云岛"。
著名散文家杨朔在《茶花赋》中写道:"今年二月,我从海外回来,一脚踏进昆明,心都醉了。""心都醉了"仅仅四字就把作者对山茶的喜爱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云南栽培山茶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早在明代就有"云南山茶甲天下"的说法。现今山茶的品种已达一百多种。其中较为著名的品种有童子面、早桃红、狮子头、恨天高、松子鳞、牡丹茶、大玛瑙、大理茶、紫袍、菊瓣等。
在广西省花色为金黄色的金花茶也是茶花中名贵品种。在云南最为著名的山茶有安宁关庄清泰庵的"九心十八瓣"茶花,晋城盘龙寺药师殿的"松子鳞"和"狮子头"丽江玉峰寺的"万朵茶",腾冲的"红花"油茶,以及思茅镇沅有2700多年历史的古茶树王。
Ⅳ 在云南什么地方可以购买到大量山茶花
云南的腾冲、永平、景东、凤床、巍山、大理、丽江、昆明、嵩明、富民、武定、禄劝、禄丰、楚雄、陆良、曲靖、易门等县,尤以腾冲为多。
Ⅵ 2012楚雄国际茶花大会英文怎么说
the 2012 international camellia congress and 8th china camellia expo in chuxiong china.
忽略大小写问题~
Ⅶ 云南山茶花的名贵品种
狮子头,大理茶,松子鳞等
Ⅷ 楚雄州特色植物有哪些
云南是世界植物王国。
云南楚雄的植物太多,有特色的,列举一些吧:
冬虫夏草、川贝母、专胡黄莲、秦艽、珠属子参、雪上一枝蒿、羌活、三尖杉、藁本、山慈菇、大黄、法罗海、三分三等。家种品种主要有云木香、当归、天麻等。
茯苓、三七、党参、红花、附子、白术、山药、川芎、川牛膝、百合、泽泻、木瓜、枳壳、乌梅等。野生药材主要有龙胆、黄芩、半夏、天南星、草乌、猪苓、杜仲、防风、何首乌、茯苓、金银花、香附、天冬、贯众、黄精、玉竹、鸡血藤、前胡、红芽大戟、百部、柴胡、仙茅等。
砂仁、肉桂、草果、白豆蔻、槟榔、苏木、儿茶、胡椒、檀香及吴茱萸、蔓荆子、木蝴蝶等。野生品种主要有红豆蔻、草豆蔻、诃子、板蓝根、狗脊、骨碎补、荜茇、马槟榔、龙血树、芦荟、千年健、大风子、乌药、紫胶、琥珀等。
Ⅸ 楚雄是哪个族的
云南楚雄介绍
楚雄彝族自治州位于滇中高原,土地面积29258平方公里,其中,大多数地区海拔在-1900米之间;总人口为245万多人,其中彝族人口60多万,占总人口的24.6%;州府楚雄市距昆明只有160公里。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楚雄素来有“千里彝山”、和“中国人内的发祥地”之称。
楚雄旅游资源以“恐龙之乡”、“腊玛古猿”、“元谋猿人”、元谋土林、狮山牡丹、紫溪山茶、彝族十月太阳历、彝族风情和冬暖夏凉的宜人气候而著称。踏上楚雄这块神奇的土地,在禄丰恐龙山,你会看见全球保存数量最多、最完整的恐龙化石,你甚至会有一种站在恐龙骨架上的感觉;在元谋,你不仅可以目睹距今170万年以前元谋猿人的生活环境,而且还可以通过土林发现地表的苍桑之变及其根源。
(一)楚雄民族简述:
楚雄州是以彝族为自治民族的多民族居住的地区。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州内共有彝、汉、僳僳、苗、傣、回、白、哈尼、壮等36个民族。在这36个民族中,已在楚雄州境定居百年以上的有彝、汉、僳僳、苗、傣、回、白、哈尼8个民族,人口均在4000人以上。其中汉族和回族主要聚居于城镇、坝区或交通沿线,彝族、白族、僳僳族、哈尼族主要聚居或杂居于山区和半山区,苗族主要聚居于冷凉或高寒山区,傣族主要分布于武定、永仁、大姚3县的金沙江河谷地带。其余28个民族在楚雄州境定居时间一般在百年以下,大多数是在本世纪50年代前后来州境经商、教学、服兵役、当工人或干部而定居下来的,因而也主要分布于城镇、矿山或交通沿线。就民族人口分布的总格局而言,约占人口总数70%的汉族居住于全州总面积不到30%的坝区和半山区;而占总人口30%的各少数民族,居住于占全州总面积70%以上的山区、半山区、河谷地区。相对他说,汉族聚居区土地肥沃,人口众多,水利、交通条件较好;而各少数民族地区则地广人稀、山高谷深、交通不便,但资源比较丰富。
楚雄州境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长期以来,各民族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怠,相互依存,创造了自己的历史文化。自新石器时代以来,楚雄州境活动者氏羌、百淄、百越三大族群,他们频繁迁徒、融汇发展,到秦汉时期,形成以滇文化(其后是辍文化)为主要特征的人们共同体。唐宋之际,各民族渐次进入封建领主制阶段,元、明时期实行土官制度,楚雄州境分布有楚雄高氏、姚安高氏和武定凤氏等40多个土官。明初以来,大量汉族进入州境屯垦,带来了较领主制先进的地主制经济,以及先进的农耕技术,促进了楚雄州各民族社会经济的发展。自此汉族人口剧增,成为州境人数最多的民族。并逐渐演化成了大致与现今相同的民族分布格局。
楚雄州境各民族社会经济的发展历来是不平衡的。相对而言,居住于坝区的汉族与回族发展较快,明代地主经济已经形成,明末清初改土归流基本完成后,地主经济得以确立。随着商品经济的出现,矿产(主要是盐、银、铁)的开发,产生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居住于山区、半山区与河谷地区的彝、僳僳、哈尼、傣、苗等民族,则相对地后进,这些地区的封建领主制被长期延袭下来,土司制度到本世纪30年代末才基本退出历史舞台。同时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地域分割,信息闭塞,长期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封闭的自然经济,生产力十分低下。直至50年代前,在一些少数民族居住的边远高寒山区,仍是刀耕火种,迁徙无常,加之土司、地主或头人的重重剥削和压迫,生活极端困苦。
(二)楚雄少数民族节日:
火把节
六月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哈尼拉祜普米等族人民共同的传统节日,节期为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日间,一至三天不等。节日活动内容应民族而不尽相同,但点火把则无一列外。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语支的民族都要过火把节,火把节又叫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相当于彝历的新年。火把节的主要活动在夜晚,人们或点燃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或烧起篝火,兴行盛大的歌舞娱乐活动。火把节期间,还要举行传统的摔跤、斗牛、赛马等活动。这些活动,来源于一个有关英雄战胜魔王(或天神)的传说,这位英雄与魔王摔跤、角力,还教人点燃火把烧杀恶灵所化的蝗虫,保护了村寨和庄稼。为纪念这一事件,每年火把节,就要象征性地复演传说中的故事,渐渐成为节日活动的主要内容。
虎节
双柏县小麦地冲一代的彝族,农历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五日过虎节,彝语称为“罗麻”。是日,全村成年男人于村后祭拜土主后,经巫师占卜择出8人。这8人披上画有虎斑纹的披毡,脸、脚、手上绘上虎纹,化妆为虎,在黑虎头率领下跳各种摩拟生产、生活、生殖的舞蹈,到全村为各家各户驱鬼除祟,彝族语称为“罗麻乃轰”。
居住在双柏县小麦地冲一代的彝族属罗罗濮支系,自称“阿罗”。据说阿罗人的祖选居住再生山密林中,常被豺豹蟒蛇惊扰,阿罗人防不胜防。后来阿罗人把猎到的虎皮剥下来,套在身上跳起“虎舞”,以守卫寨子,并表示阿罗人都像虎一样勇猛,不惧怕任何邪恶,阿罗人得到动物之王的守护,寨子安宁了,庄稼有了好收成,牛羊也平安了,寨子中出现一片吉祥景象。从此他们就把跳虎作为节日固定下来,并伴以乐曲和大锣笙,使之更生动活跃。
虎舞(又称老虎笙)从正月初八开始,每日增一虎(伊始为8虎)增至15虎,即到正月十五日。虎舞中以手执以“崩咚”铃的长者作前导(也称垛西)伴虎者都作全身虎纹,披虎皮。如一时难得众多虎皮,就用毡子代替。跳虎节时,前村户户敬香供“虎神”,每户从门前到屋里都要跳一场虎舞,以驱邪除祟,求虎神守卫。夜晚,田间村寨置起火堆,虎笙绕寨而舞。15只虎都出场后,雌雄老小一应俱全(喻后又来着)全村为来日的兴旺景象摆酒庆祝,狂欢一夜。彝族虎节属虎图腾的遗风,作为民族民间活动,跳虎笙受到群众喜爱。
插花节
农历二月八日,海拔3600米的大姚县华山开满了山花。当地彝族摘来各色鲜花,编扎成花团锦簇的牌坊、花棚,象征吉祥如意;在房前田间和牛羊上插花,祈愿五谷丰收,六畜兴旺;人们也互相插花,寄托和顺安康,情长意远的祝福。林下花间,男女老少和着芦笙围成圆圈“打歌”,青年情侣则相偎而歌,欢声笑语。插花节的来历说法很多,流传最广的是咪依鲁传说。相传咪依鲁是位聪明美丽的彝族姑娘,为使众姐妹免遭恶霸凌辱,假意身许,在婚礼上与恶霸共饮放有马缨花的毒酒,牺牲自己,为民除害。为此,每年马缨花开花之时,昙华山彝族就要举行盛大的插花节,纪念美丽善良的咪依鲁。
赛衣节
大姚彝族的赛衣节又叫服装节,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举行,传说是纪念一位叫米波龙的彝族姑娘。她舍身除霸,死后变为美丽的小鸟。节日期间,当地彝族姑娘们身带数套花衣,齐聚在三台区跳歌场,围成圆圈,撒上松毛在小伙子的月琴、唢呐伴奏下挽手起舞。跳一会,退出跳舞场,换套新装,又来跳,以此比试姑娘的灵巧、富足和美丽。
到彝族赛装节会上观光,是一次赏心悦目的享受。赛装场上,色彩缤纷,满眼都是花花绿绿的鲜艳服饰,令你目不暇接。彝族妇女不光是在帽子、衣服、围腰上绣花,而且还在挎包、鞋子鞋垫上绣满了各种图案。并且各人的工艺、构图、用色都互不相同,各有千秋。风雨雷电,日夜星辰,山水木石,花鸟禽兽,各种人物都可以入绣。其构图上的繁简虚实,形象的夸张变形,色调上的对比反差,令人叹为观止。
花山节
滇东北和滇南一带苗族,每年农历六月六日过“踩花山节”。传说古时苗族战败流落异乡,想起祖先东逃西散的苦,伤心落泪。一年六月初六,祖先显灵,劝他们不要太难过,应该到高山顶上吹芦笙、唱歌跳舞给我们看。说完天上落下一朵花,挂在一棵树上。大家围着这棵树歌舞,吹芦笙,这年的庄稼长得特别好。从此后,每年六月六,苗家都要穿上节日盛装,到高山上栽一棵花树,举行对歌、跳芦笙舞、斗牛、跳狮子舞、爬花杆等活动。其中,引人注目的是爬花杆,谁爬得高,就把一个猪头和好酒奖给谁。
跳狮子舞也是节日的重要活动之一,如果哪一架狮子跳的好,爬得高,也有酒和猪头奖赏;节日期间还进行斗牛,届时,斗牛爱好者从各地牵来高大雄壮的大黄牛,一头头精神抖擞,开上去难估胜负。优胜牛由主人牵到花杆前,绕杆一周,然后披红挂彩。
(三)彝族三道酒介绍:
彝族对人诚恳,待客热情,每有客至,必以酒待客,“三道酒”是彝族接待贵客的礼节。
第一道酒为栏门酒,即在门口迎接客人,彝家人吹响长号、唢呐,弹起月琴,载歌载舞,欢唱“迎客调”,客人一下马,就由盛装的彝家姑娘捧上一杯美酒,如果酒杯内放有木叶,则表明要客当场回唱一首酒歌。
第二道酒为祝福酒,即在酒宴上向远方高贵的客人敬上双杯美酒,同时还要献上祝酒歌。酒歌有现成的曲调,声调热烈高亢,唱词内容有传统词,也有即兴发挥的创作,根据客人的身份唱一些祝赞、吉利的话语。敬酒歌可一人独唱,也可也数人集体唱。
第三道酒为留客酒,即客人要离开主人家时,主人送客到门口时请客人喝下离别时最后一杯酒。敬酒时长号、唢呐同时吹奏“留客调”,男女青年欢歌起舞,主人手捧酒杯,唱起送客人的酒歌,内容为祝福客人幸福、吉祥,以及主人的牵挂、挽留。客人必须把这杯酒喝掉,才能启程。敬三道酒是彝家接待贵客的最高礼仪。
地里概况:
楚雄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干夏湿,温度平稳,雨季集中,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5.6℃,无霜期242天,四季如春。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面积已达32%以上,境内有哀牢山和紫溪山自然保护区。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6.78万亩,林地5.96万亩。其中常绿阔叶林5.81万亩,森林覆盖率为87.9%。由于森林茂密,水源充足,食料丰富,人迹罕至,为野生动物栖息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区内有鸟兽460种,两栖爬行动物46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26种。1988年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区,并列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察站。紫溪山自然保护区离城20公里,总面积2.61万亩,森林覆盖率91%,地下水补给量1231.5万立方米,是城区主要水源之一。除此之外该保护区楚雄山茶花更为出名,经调查,仅树龄在200年以上人工栽培的茶花母树有60多株,特点是叶厚、枝壮、品种多、花期长,成为特有品系,为云南茶花中的奇葩。有一株“童子面”茶花母树,基围285公分,树龄在600年以上,一树开红、白两色花,蔚为奇观。城区的文庙是一组规模宏大的明代建筑,南山雁塔与西安大雁塔同属一个时代,新建和修复的龙江公园、峨碌公园、灵秀湖、西灵宫、兴隆寺等风景名胜令人向往。
地理资源
据普查,在楚雄这块440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长着云南松、华山松、油杉、栓皮乐、麻栗、清香、红椿、红椎、香樟等40多种珍贵木本植物和旱茅、茜草、古野、龙须、蕨类等20多种草本植物及641种中药材。香菌、木耳、鸡纵、松茸等近30种可食菌,一直畅销国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