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无意分春色
1. 《卜算子-咏梅》写了梅花什么特点
《卜算抄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上阙集中写梅花的困难处境,其实句句是写自身的处境,既是景语,也是情语。下阙托梅寄志,写梅花无意争春,却有群芳暗妒,写物暗喻人事。表现出标格孤高,决不争宠邀媚的品格和坚贞自守的崚嶒傲骨。最后把梅花的“独标高格”再推进一层,写梅花即便被摧残践踏成灰尘,却仍是永远“如故”,不改其高洁本质。末句具有扛鼎之力,它振起全篇,把前面梅花的不幸处境,风雨侵凌,凋残零落,成泥作尘的凄凉、衰飒、悲戚,一股脑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2. 陆游卜算子咏梅赏析为什么梅花无意苦争春
陆游卜算子咏梅赏析为什么梅花无意苦争春:
下半阕写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梅花生在世上,无意于炫耀自己的花容月貌,也不肯媚俗与招蜂引蝶,所以在时间上躲得远远的,既不与争奇斗妍的百花争夺春色,也不与菊花分享秋光,而是孤独地在冰天雪地里开放。但是这样仍摆脱不了百花的嫉妒,可能会被认为“自命清高”、“别有用心”甚至是“出洋相”……。正像梅花“无意苦争春”一样,对他物的侮辱、误解也一概不予理睬,而是“一任群芳妒”,听之任之: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同时,不论外界舆论如何,我以不变应万变,只求灵魂的升华与纯洁,即使花落了,化成泥土了,轧成尘埃了,我的品格就像我的香气一样永驻人间。这精神不正是诗人回首往事不知悔、奋勇向前不动摇的人格宣言吗!“群芳”在这里代指“主和派”小人。 这两句表现出陆游标格孤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崚嶒傲骨。
卜算子·咏梅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原文: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译文
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3. 梅花无意分春色下联是什么_谢谢
上联:梅花无意分春色
下联:明月有心许秋声
上联:梅花无意分春色
下联:明月有心里韶光
上联:梅花无意分春色
下联:明月有心许蓝天
4.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中心思想
词的开头第一句“驿外断桥边”,便透着一片冷落的景象;第二句“寂寞开无主”,直接说出梅花的孤独。接下来的“黄昏”和“愁”字,更加强了那种孤独的色彩,连上“风和雨”,就不仅仅是孤独了,更是动荡艰难环境中的孤独。
下片头二句“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作者不说梅花先春而开,反而说梅花无意苦苦争取在春天开放,只是我行我素地于苦寒中独自芬芳,任由那些随波逐流、经不起风雨的群芳忌妒。写出了梅花独行特立的性格,立足点很高。接下来再进一层,就算“零落成泥”、就算被“碾作尘”的粉身碎骨,梅花的幽香依然“如故”,这就是说,不管别人怎么样,也不管环境怎么样,我还是这个样子!初衷不改。
这是多么的傲岸!多么的坚韧!多么的自信!
南宋时期,强敌入侵,小朝庭偏安一隅,不思抵抗。陆游一向是反对投降妥协、坚持收复中原失地的,这种信念,贯彻毕生,始终不变。可是,面对小朝庭的不抵抗政策,面对议和派的排挤打击,他的感觉是多么的孤独、寂寞,这与苦寒中怒放的梅花,又是多么的相似!这首词虽是咏梅,其实却是作者的心头呐喊!
这首词之所以写得成功,是把物象充分升华的结果,作者不斤斤计较于梅花形态的叙述,而是把梅花上升为人的高尚品格来描写,梅花与人,是二又是一。
作者首先确立了一个中心思想——“孤芳不变”,上片着重于“孤芳”,下片突出“不变”。这不禁令人想到屈原的两句话:“众人皆醉我独醒”和“虽九死其犹未悔”。这个中心思想的确立很重要,因为,客观事物通过个人意识的改造,必然染上个人主观的色彩,问题在于,你是怎么样去改造它,给它染上什么样的色彩。梅花,你可以把它看作是脱俗的高人隐士,也可以把它看作是寒冰美人,这也只是从梅花这个特定的物象上来提升,然而,最好还是要写出这个特定物象的性格来。如何把握好这一点,还得看作者个人的修养与情操。
这应该就是这首诗的中心思想
5. 梅花无意分春色下联是什么
上联:梅花无意分春色
下联:明月有心许秋声
上联:梅花无意分春色
下联:明月有心版里韶光
上联权:梅花无意分春色
下联:明月有心许蓝天
上联:梅花无意分春色
下联:明月有心引秋声
上联:梅花无意分春色
下联:柳絮有心引秋声
6. 对联的练习题训练答案53
1、下面是一副励志联,上联是“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请选择最合适的下联( )
A、望梅止渴,何苦煎熬自己 B、守株待兔,还是丰衣足食
C、走马观花,胜若行云流水 D、隔岸观火,莫若前与帮忙
解析:A。在对仗方面,四个选项均较工整,A项略显有诗意,境界高远。因此,可以考虑与上联意思的联系,在意境等方面进行区别。由此可知,除了加强对对联知识的积累外,还须知加强对生活的感悟。
2、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感世事对对子”,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项目的活动,请你根据上联“寸步优游知远近”选择最合适的下联( )
A、一生坎坷知冷暖 B、世事艰辛识人心
C、一生坎坷晓高低 D、人事沧桑见冷暖
解析:C。四个备选项从对联的知识来考虑,一眼可以排除A项,因其犯了重字的错误,上下联同一位置不能重字。B项犯了语法错误,同位置词语词类和结构都要相同是对联艺术的精髓所在。“人心”是名词,与远近结构也不同。D项对仗工整,对联音律讲究仄超平收,然“暖”为仄,不妥,且语意也没有C项衔接之自然。
3、以“近月江楼听水韵”为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写它组成对偶句?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
A、临水楼台听涛声 B、逢春枯木又发芽
C、临风野陌醉花香 D、临日山崖观海潮
解析:C。C项属于工对,野是田野,陌是小路。与“江楼”对得上。A项犯重字,B项“又”与“听”字词性对不上;D项“日”与“月”都是仄声,而且“合掌”,即上下联所表达的意思重复了。
4、为上联“莺啼柳影琴声戚”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
A、蝶恋花丛舞步欢 B、蜂鸣花间叫声欢
C、燕舞杨枝倩影赞 D、虎鸣山澜发雄姿
解析:A。这属于反对型对联,情景相反,但又和谐统一。相比较之,A项最符合。B项平仄不对,C项赞是动词,戚是形容词。D项平仄以及词组“发雄姿”不对。
5、为上联“梅花无意分春色”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
A、白雪怎能掩傲骨 B、流水有心歌秋声
C、柳絮含情传风情 D、明月有心照客愁
解析:D。A项还以梅花为内容,就是“合掌对”了。B项“秋”和“春”都是平
声。C项中有两个“情”字,而且“风”与“春”也都是平声。
6、为上联“笔传天下事”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
A、画留尘世情 B、琴抚世间愁 C、棋开胜局行 D、书读无字处
解析:B。其他三项平仄都不对。C项“先”字在词性上与“事”不对。
7、晚上,上旬月忽明忽暗地挂在天空,刘老师家访手,走在乡间的田梗上,诗兴大发,随口说出一联,上联是:“三分月色不嫌瘦”,最合适的下联是( )
A、一 片蛙声更觉闹 B、十里清风倍感静
C、一片清幽更觉闹 D、十里清风犹觉幽
解析:D。上下联的最后一字必须平仄相反。因此备选项中只有D项符合。(“觉”
字是古入声,是仄声。学生也许知道,但根据最后一字应该选D)
8、为上联“心思淡处如山静”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
A、感情好时似水深 B、情意浓时似水深
C、感情浓时似水动 D、情意浓时似水动
解析:B。A和C项“情”与“思”平仄不对,C与D项“动”是仄声。
9、请为一位曾饱经磨难的成功老者补写下联,上联是“经多风雨已无痛”,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
A、历尽苦难犹有甜 B、历尽沧桑却还伤
C、历尽霜雪犹有香 D、尝遍苦难心已伤
解析:C。首先可以排除D项的对仗有错,“已无痛”难对“心已伤”。A、B项对
仗工整,但缺少“雅”,而且“难”是仄声,而上联“雨”也是仄声。另外,上下联的意义一定要有变化,或相关相承,或相辅相成,或相为因依,或互为表里。D项意义不合语境。
10、以“吟诗”为话题,撰写一副对联,上联:“笔端山水淬成句”,下联: 下面最合适的一项是( )
A、眼中风雨化作诗 B、袖下沧桑演为史
C、管中声律唱作曲 D、梦里风烟熔作诗
解析:D。“淬”对“熔”,绝妙之对,而且对仗又工整,平仄相对。其它三项逊
色多了。A、B、C三项明显平仄有不对的地方。
11、某一名山胜地,石壁上一对联折射岁月之匆匆,“孤峰立做苍颜叟”是上联,依稀可辨,下联已模糊不清,下面补上的几项中最合适的一项是( )
A、双溪卧成诱人女 B、明月吟醒瘦老樵
C、碧水流成翠色姑 D、落日归来老苏仙
解析:C。A项“双溪”与上联“孤峰”都是平声,“女”是仄声;B项“醒”和
“做”也都是仄声;B项“瘦老樵”和D项“老苏仙”都与“苍颜叟”有重合之意。
12、一私塾先生在学生的习作后写下一对联提出要求。上联是“囊中诗句少风月。。”为之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
A、笔下文章多患忧 B、杯里酒水缺春秋
C、笔下文章有才华 D、文中豪情冲云霄
解析:A。B项内容不符,且B项“水”是仄声,与上联“句”不合;C项“有”
与 上联“少”都是仄声。D项“中”字与上联重了。
13、为上联“月下孤舟一叶远”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
A、树上秋蝉一只闹 B、乡间弃妇盼夫归
C、诗中意境十分新 D、山下柳树几枝新
解析:C。A项和D项出现重字,且A项平仄相同。B项意境平淡,结构不对。
14、逍遥山位于京畿道东豆川市逍遥洞,虽然规模小但山势奇特,云蒸霞蔚。一网友游历逍遥山后欣然作联。上联是:“逍遥去雾绕”,请你为其找出下联( )
A、幽泉水横树 B、幽涧水烟横 C、仙侠人游迷 D、仙侠游人迷 解析:B。“横”对“绕”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意境深远,极富想象空间,经典之对。A项“泉”仄声,最后一字是名词;C项除平仄有问题外,“人游”与“云雾”词性不对结构上也不相同;D项“游人”是偏正结构,而“云雾”是并列结构。
15、一茶社高价征联一对,入围上联是:“华灯初上钩如月”,请你为其选定下联( )
A、小院新敷雪若诗 B、茶社常开客似云
C、小院新敷雪若梅 D、茶社常开云似客
解析:B。D项明显不合,B项没有A 、C意境深远,但比较合乎对联所要求的情境,虽平淡无奇,但恭维之意,非常得体,老板当然会喜欢。
16、有一书生有一下联,想了好多年都没找到合适的上联。一天傍晚偶见一渔翁垂钓江边,灵感大发,上联顺手拈来,知道他的上联是什么吗?上联: ,下联:落笔意连四海春( )
A、收竿肩挂一壶月 B、下竿钩触一江天
C、垂钓江沉一轮月 D、收竿钓起数条鱼
解析:A。B项意境较深,但“触”与“连”都是平声。C项“钓”与“沉”和上联相对应的字平仄一样,不合格律。D项“钓起”与“意连”结构不同,一是动补,一是主谓,意思也大直白。
17、为上联“抚琴弹落西江月”选择下联,最适合的下联是( )
A、把酒醉归东山云 B、横笛吹升东方红
C、临水吹开白雪天 D、击剑振飞金凤钩
解析:D。上联是双关联,西江月即是景物,又是词牌。A、B两项意思皆可,而且“东方红”是歌名,但“山”与“红”字与“江”都是平声。C项格律合,意思不明。D项与之语意相连,平淡清新,对仗工稳,“金凤钩”也是词牌名,如果学生不了解,可以从格律和意思角度综合判断。
18、为“一管寒音撕碎夜”选择下联,最适合的下联是( )
A、两行秋雁赋新诗 B、数杯淡酒切断月
C、两行秋雁赋成诗 D、数杯淡酒唤醒月
解析:C。上联中“碎”补充说明“撕”的程度,充当补语,这样可以排除A项,A项“新”是“诗”的定语。C项与B项、D项相比,在语意上略显强一些,而且B、D两项第六字都是仄声,不合格律。
19、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蕖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A )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
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 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20、(2007?浙江卷)下列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寿辰的一联是: ( B )
A、碧桃献岁宜家受福;花甲逢春获寿延年。B、为学有宗古稀成庆;诲人无倦恩重及门。
C、乐道安贫音容宛在;因材施教手泽犹存。D、执掌教坛垂七十载;载培桃李满三千株。
21、面的对联,内容不符合高考考场情景的一联是 ( C )
A十载寒窗天道酬勤九州唯斯多才俊 百万学子壮志凌云社稷于今择栋梁 B盛世重英才问谁可展卷挥毫抒壮志 岭南多俊彦看我能扬鞭策马上征程 C夫子儒雅授业解惑教诲无涯倾厚爱 后生聪敏焚膏继晷书山有路攀高峰 D多年蕴蓄志远功深日日攻坚期获益 一卷推开神驰畅笔科科游刃庆有余
22、下面是旅居台湾的孔子第77代嫡传孙孔德写给在大陆的二姐的对联中的上联,其下联是( C )
上联:风雨一杯酒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A.天涯共此时 B.羁危万里身 C.江山万里心 D.千里共婵娟
7. 梅花无意分春色怎么对
白雪怎能掩傲骨
8. 诗中哪两句最适合做对联,表达怎样的情怀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版性,潭影权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对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独特体现,它常常可以用来寄托志向,抒发情怀。诗中哪两句最适合用作对联?表达怎样的情怀?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最适合用作对联。
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宁静的内心感受,也隐约流露了对现实的愤慨和反感。
9. 白雪怎能掩傲骨对联关于梅花的对联
为上联“梅花无意分春色”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D )
A、白雪怎能掩傲骨
B、流水有心歌秋声
C、柳絮含情传风情
D、明月有心照客愁
10. 卜算子咏梅 陆游的那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呀
1:中心思想:(陆游版)
这首词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专花,暗喻了自己的坚贞不屈,属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那时陆游正处在人生的低谷,他的主战派士气低落,因而十分悲观,整首词十分悲凉,尤其开头渲染了一种冷漠的气氛和他那不畏强权的精神。
2:中心思想(毛泽东版)
此词的目的主要是鼓励大家蔑视困难,敢于战胜困难。毛泽东借咏梅来言志,鼓舞广大的无产阶级人民群众,鼓励他们要有威武不屈的精神和革命到底的乐观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