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媛莆仙戏梅花奖
⑴ 莆仙戏的知名人物
1、黄文狄:1957年,任莆田戏曲学校教师兼艺术顾问,并着手编写《莆仙戏科介》一书。
2、林栋志:凭着对莆仙戏表演艺术的满腔热忱和一股刻苦学习的犟劲,撰写了《谈莆仙戏生旦净丑的母步艺术》、《多姿多彩的莆仙戏舞步(蹀步)》、《我对佾生性格的探索》、《熔传统与生活于一炉》等表演艺术论文,为后辈人留下了莆仙戏表演艺术的珍贵遗产。
3、黄宝珍:2008年1月16日,被文化部公布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莆仙戏代表性传承人。
4、王少媛:1964年出生,福建仙游县
⑵ 莆仙戏著名表演艺术家
著名莆仙戏表演艺术家游金锁,是福建省莆田市秀屿人,曾担任莆田县实验剧团团长。1962年,他晋京演出,受到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他是我国莆仙戏的杰出代表,以其精湛的演技,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赏。
被誉为“莆仙戏第一旦”的王少媛,出生于1964年10月,仙游县盖尾镇仙华村人。她是中共党员,擅长青衣,同时兼攻闺门和花旦,是国家一级演员,并荣获第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王少媛自幼热爱戏剧,13岁时考入仙游鲤声剧团,但由于剧团忙于排练,她被暂寄在莆田市艺校学习基本功。当剧目《春草闯堂》在京演出成功后,她才正式成为剧团的演员。
王少媛表演的最大特点是举重若轻,富有个性,独具风格,她善于将复杂的角色表演得淋漓尽致。在扮演《晋宫寒月》中的骊姬这一角色时,她通过唱腔、说白、表情和动作,展现了骊姬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她的表演艺术给首都观众和专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福建省戏剧界的一颗耀眼的新星。
王少媛在表演中展现了独特的个性和艺术魅力。她扮演的角色不仅“形似”,而且“神似”,体现了她在艺术修养方面的提升。在《戏巫记》中,她成功塑造了惹人喜爱的阿秀角色,赢得了观众和专家的好评。在《乾佑山天书》中,她扮演的茜桃角色,展现了女诗人的才情和深明大义,她的唱腔设计更是得到了省会演评委会的专家的一致好评。
王少媛不仅在表演艺术上有所成就,她还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撰写论文发表在《福建艺术》、《福建文化报》等报刊杂志上。1997年,她被任命为仙游县鲤声剧团团长,更加珍惜剧团的声誉,始终保持严谨的艺术作风。她关心青年演员的成长,经常与他们促膝谈心,手把手地教他们演技,带领青年演员在业务上有所长进。
多年来,王少媛辛勤耕耘,不断创新,为莆仙戏艺术赢得了广泛赞誉。她先后荣获了多项荣誉,包括1983年福建省青年演员比赛优秀表演三等奖、1984年莆田市第一届戏剧节优秀演员奖、1989年12月在福建省第二届优秀中青年演员比赛中获“金牌奖”、1999年福建省第二十一届戏剧会演中获最佳演员奖等。
王少媛面对荣誉并不自傲,始终保持对艺术的追求。她表示,只有奉献和追求才能让生命不息,追求不止。尽管调离了仙游县鲤声剧团,她依然对莆仙戏艺术情有独钟,愿意倾尽毕生所学,培养后备人才,使莆仙戏艺术薪传不息。
(2)王少媛莆仙戏梅花奖扩展阅读
莆仙戏是福建的古老剧种之一,莆仙戏原名“兴化戏”,流行于古称兴化的莆田、仙游二县及闽中、闽南的兴化方言地区。其戏班足迹遍及福州、厦门、晋江、龙溪、三明等地市和海外华侨聚居地。据考证,它是在古代“百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