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樱梅茶花 » 遥夜开梅花

遥夜开梅花

发布时间: 2024-11-25 06:24:21

⑴ 咏梅诗有哪些

1、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近现代〕

原文: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译文:

风雨将春天送走了,飞雪又把春光迎来。正是悬崖结下百丈冰柱的时节,但仍然有花枝俏丽竞放。

俏丽但不掠春光之美,只是把春天的消息来报告。等到满山遍野开满鲜花之时,梅花却在花丛中欢笑。

2、卜算子·咏梅

陆游〔宋代〕

原文: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着同:著)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译文:

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3、点绛唇·咏梅月

陈亮〔宋代〕

原文:

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

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君知否?雨僝云僽,格调还依旧。

译文:

整夜思念着远方的知音,在清澈的池水边,横斜着清瘦稀疏的梅花影子。

小窗外被月光照得如同白昼一样,那一缕缕情思、一阵阵暗香,都透出在这幽静的夜晚。

那清淡的月光,那疏梅的幽芳,将伴人进入梦乡,梦中很可能见到远在千里外的长久思念的知音。

你知道不,纵然屡遭风吹雨打的摧残,梅的品格还是依然如故。

4、西江月·咏梅

苏轼〔宋代〕

原文:

马趁香微路远,沙笼月淡烟斜。渡波清彻映妍华。倒绿枝寒凤挂。

挂凤寒枝绿倒,华妍映彻清波。渡斜烟淡月笼沙。远路微香趁马。

译文:

马追赶,香微吹,路遥远,沙笼罩,月淡照,炊烟斜。渡水清彻映照着美艳的梅花。倒垂着的绿枝,深寒的凤栖在上头。

凤栖在寒枝上与绿树相映。鲜艳梅花映照着透彻的清波。渡口斜烟,蒙着淡月,托着笼沙。远远的道上,微微的香气,追赶着马儿。

5、眼儿媚·咏梅

纳兰性德〔清代〕

原文:

莫把琼花比澹妆,谁似白霓裳。别样清幽,自然标格,莫近东墙。

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与凄凉。可怜遥夜,冷烟和月,疏影横窗。

译文:

不要认为琼花淡雅素装,谁又和素白的神仙衣服相似呢。是那样的清新幽静,自然是风姿摇曳,仪态优美,不要靠近东边的墙垣。

梅花的颜色风姿是上天的恩赐,都带着一些孤寂冷落。可怜漫漫的长夜,花在月光相伴下耐寒而艳丽,稀疏的梅花花影散落在窗前。

⑵ 清香传得天心在——咏梅花古诗词赏析(下)

清香传得天心在

——咏梅花古诗词赏析(下)

王传学

元、明、清三代,咏梅之风历久不衰,各朝著名诗人,皆有咏梅佳作。特别是这一时期涌现了大量的题画诗,许多画家在热心画梅的同时,也在画卷上留下了咏梅佳作。

在题画诗中,当首推元代画家王冕的《墨梅》:

  我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是元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墨梅》是一首题画诗 ,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写的。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清代朱方蔼曾说:“宋人画梅,大都疏枝浅蕊。至元煮石山农(王冕)始易以繁花,千丛万簇,倍觉风神绰约,珠胎隐现,为此花别开生面。”这一幅“墨梅图”即是繁花的代表作。此图作倒挂梅,枝条茂密,前后错落。枝头缀满繁密的梅花,或含苞欲放,或绽瓣盛开,或残英点点。正侧偃仰,千姿百态,犹如万斛玉珠撒落在银枝上。白洁的花朵与铁骨铮铮的干枝相映照,清气袭人,深得梅花清韵。干枝描绘得如弯弓秋月,挺劲有力。梅花的分布富有韵律感。长枝处疏,短枝处密,交枝处尤其花蕊累累,勾瓣点蕊简洁洒脱。

开头两句“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诗人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名的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人们是这样称赞王冕的。现实中的王冕与他笔下的梅花一样,坚贞不屈、孤芳自赏。相传由于王冕的画画得特别的好,当地的县官和一个有权势的大财主慕他之名,几次想见他都遭到了拒绝,最后,当县官亲自下乡见他时,他听到消息后赶紧躲了起来,又让县官吃了闭门羹。因而《墨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诗人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再看王冕的《白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乾坤万里春。

这首诗歌咏了白梅的高洁品格。她生长在冰天雪地的严冬,傲然开放,不与桃李凡花相混同。忽然一夜花开,芳香便传遍天下。诗人既是咏物,也是歌咏人的精神品格。

这也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诗人以梅自况,借梅花的高洁来表达自己坚守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格远志。诗将混世芳尘的普通桃李与冰雪林中的白梅对比,从而衬托出梅花的素雅高洁。

元代诗人陶宗仪也有一首《题画墨梅》:

明月孤山处士家,                        湖光寒浸玉横斜。                        似将篆籀纵横笔,                        铁线圈成个个花。

诗人描写画中的梅花似铁线圈成,突出了梅花不畏严寒、凌寒怒放的英姿。

元代诗人冯子振写有一首《西湖梅》:

苏老堤边玉一林,                        六桥风月是知音。                        任他桃李争欢赏,                        不为繁华易素心。

全诗描写了西子湖畔的美丽梅花,与清风明月为知音,不与桃李争欢赏的清幽纯美,不为繁华改变素心的素雅高洁的品质,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与赞美。

冯子振还写有一首《鸳鸯梅》:

并蒂连技朵朵双,                        偏宜照影傍寒塘。                        只愁画角惊吹散,                        片影分飞最可伤。

诗中描写了寒塘边的并蒂梅花,成双成对、恰似鸳鸯的美丽形状。  “只愁画角惊吹散,片影分飞最可伤”,只可惜军营的号角吹散了并蒂梅花的花瓣,最让人伤心。隐喻动乱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对时事的忧伤。

明代咏梅诗中,首推高启的《梅花诗》:

琼枝只合在瑶台,                        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                        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                        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                        东风愁绝几回开。

高启是元末明初的著名诗人,咏梅是他诗歌中的一个重要题材。此诗写梅花有着仙风道骨,来到人间,栖居在大雪铺满的深山里,只有到那清风明月的林泉之下,才能见到它清秀动人的姿容。月下梅花之状又何其高洁绝尘!诗中将雪与梅当作是匹配的高士美人,塑造出一个孤高、隐逸的梅花形象。梅伴雪生,正生出梅的坚强与高洁;雪为梅衬,又衬出梅的美丽与多情。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诗人将自己的人生经历与心态变化融入梅花形象,赋予梅花崭新的情感内涵,具体表现为孤高中的激愤之情、乱离惊惧之感和故友挚交之情。他打破了两宋以来重复单调的咏梅模式,为咏梅诗的发展开辟出一片新天地。高启的梅花诗对传统的新变主要表现为其浓厚的主体色彩、复杂化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思悟。

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的刘基也写有一首《题墨梅》:

夭桃能紫杏能红,                        满面尘埃怯晚风。                        争似罗浮山涧底,                        一枝清冷月明中。

刘基是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的开国元勋。他在诗中将梅花与桃花杏花对比,突出梅花的高洁雅致,表现了对梅花的赞美之情。

再看明代诗人方孝孺的《画梅》:

微雪初消月半池,                        篱边遥见两三枝。                        清香传得天心在,                        未话寻常草木知。

方孝孺的《画梅》描写了微雪初消时的美丽梅花,写出梅花的清幽纯美,清香宜人。“清香传得天心在”,极写梅花的清香溢满人间,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与赞美。

再看明代画家徐渭的《题画梅》:

从来不见梅花谱,                        信手拈来自有神。                        不信试看千万树,                        东风吹着便成春。

徐渭是画家,又是诗人,可谓诗、书、画俱佳。这首诗,是诗人为自己的“墨梅”画题诗。诗人画梅,从来没有参照,或者说没见过“梅花谱”,所画的梅花,都是信手拈来,但又神形兼备、自有风韵。如果不信,就请看千千万万条树,冬天还是光溜溜的,东风一来,就染上了春绿。

洒脱不羁,率意而为,妙趣天成,这就是徐渭写诗、画画乃至做人的信条,这就造就了他崇尚自由的性格特征,以致后来造成性格扭曲,自残自辱的现象出现。

从这首诗来看,似乎告诉人们,不要拘泥于一些条条框框,而是要勤于实践,大胆创新。“东风吹着便成春”一句,本来是形容“不拘一格”,崇尚自然法则的创作方法,但现在,也用来形容春天生机勃勃、生动活泼的景象,是一曲春的赞歌。

清代咏梅诗词也有不少佳作。先看清代诗人袁枚的两首咏梅诗:

一般玉露总无私,                        山北山南分早迟。                        恰使人心怜旧雨,                        最开多是隔年枝。

(《看梅四首》 选一)

为惜繁枝手自分,                        剪刀摇动万重云。                        折来细想无人赠,                        还供书窗我伴君。

(《折梅二首》 选一)

诗中赞美梅花无私开放,装点江山,怡人心情的风范,表现自己爱花、惜花、赏花的情致。

袁枚是清代著名诗人,乾隆进士。曾任江宁等地知县,辞官后侨居江宁,筑园林于小仓山,号随园。袁枚主张作诗应直抒胸臆,师法自然,强调独创,重视从民间语言中汲取营养。他有两联咏梅佳句:  “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只怜香雪梅千树,不得随身带上船。'都是受百姓语言的启发而成的。

清代画家李方膺也有一首《题画梅》:

挥毫落纸墨痕新,                        几点梅花最可人。                        愿借天风吹得远,                        家家门巷尽成春。

挥毫纵横,水墨淋漓,那纸上俨然是几朵绽开的梅花,美丽的梅花呵,但愿天风把你吹到千家万户,门前屋后都能见到你报春的身影,让家家户户都能享受到你的清香,感受到春天的温暖。

李方膺所画梅花“以难见工”,“为天下先”,用笔倔强放纵,不拘成法,而苍劲有致。画梅时以不剪裁为剪裁,不刻划为刻划,顺乎梅之天性,不见人工雕琢的艺术经验。

李方膺也喜爱画风。他“自笑一身浑是胆”,蔑视传统,蔑视权威,爱画狂风,以此寄托自己与恶劣环境坚决斗争的不屈精神。

李方膺的笔下,狂风固然是不屈精神的象征,但这仅是画家性格的一个方面,体现了他跟恶势力斗争的一面;他的性格的另一方面,即对下层人民的关怀和同情,《题画梅》中的天风便是与狂风完全不同的暖风、和风,体现出他对劳苦百姓的体恤之情。

清代诗人宁调元写有一首《早梅》:

姹紫嫣红耻效颦,                        独从末路见精神。                        溪山深处苍崖下,                        数点开来不借春。

这首诗从“早”字入手,含蓄蕴藉,寄托深远。 梅花耻于像百花那样在春风艳阳下竞相开放,而是早于百花在寒冬的溪山深处苍崖之下傲然开放, 赞美了梅花不惧严寒的大无畏精神。

清代著名书画家、扬州八怪之首的金农写有一首《画梅》:

老梅愈老愈精神,                        水店山楼若有人。                        清到十分寒满把,                        如知明月是前身。

金农的《画梅》描绘了梅花的傲霜挺拔和清丽脱俗,赞美了梅花如明月般纯洁的美丽,抒发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再看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眼儿媚·咏梅》:

莫把琼花比澹妆,谁似白霓裳。别样清幽,自然标格,莫近东墙。            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与凄凉。 可怜遥夜,冷烟和月,疏影横窗。

梅花冰肌玉骨,斗寒开放,清幽高洁,自然标格,不与凡花为伍,向来受到诗人的赏爱。故诗词中诗人每以梅花之品格喻人之品格。本篇亦是花品、人品合一的咏叹之作。在这首咏白梅的词中,通过对白梅雅淡孤高品格的赞赏和对它孤独凄清处境的同情,表现了词人一种自足,一种孤往的性格与情怀;但也不乏孤高自赏,清凄自适的孤傲之情,寄托了诗人的心志,产生了“高远有味”的艺术效果。

热点内容
梅花金元宝 发布:2024-11-25 08:32:49 浏览:905
荷花误歌曲 发布:2024-11-25 08:27:33 浏览:890
薛网的兰花 发布:2024-11-25 08:15:35 浏览:459
紫罗兰细糯种翡翠 发布:2024-11-25 08:09:08 浏览:667
7头粉百合 发布:2024-11-25 08:07:35 浏览:732
美沫艾莫尔白玫瑰喷雾 发布:2024-11-25 08:04:22 浏览:286
七夕跟钱过 发布:2024-11-25 07:47:32 浏览:47
宜昌樱花谷 发布:2024-11-25 07:45:51 浏览:842
小盆栽起名 发布:2024-11-25 07:40:02 浏览:725
南京地区耐寒好养的绿植盆栽 发布:2024-11-25 07:38:27 浏览:893